大学本科(选修)古罗马文明

合集下载

世界古代史课件9(罗马共和国文明)

世界古代史课件9(罗马共和国文明)

北部是肥沃的波河平原,称山南高卢或内高卢; 中部包括伊达拉利亚、拉丁姆、坎佩利亚、萨莫奈等, 是古代意大利居民活动的主要地区,东部狭长地带背山 面水,适宜畜牧,西部山势展开,有些平原,适宜农耕; 南部包括阿普里亚、卢卡尼亚和西西里岛,也宜于农牧 业,古希腊人长期在这里移民,又称大希腊。
半岛上多河流,以波河、第伯河最为重要。
2、希腊人的城邦文明: 公元前8—6世纪,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 建立的城邦文明。著名的城邦有他林敦、 叙拉古、克罗顿、洛克里等,他们把母邦 的政治制度移植到了这里,以经营农业为 主,也从事手工业与海上贸易。在罗马兴 起前,在意大利南部形成了文明中心。罗 马兴起后被征服。
三、罗马的 “王政时代”
(一)罗马兴起的传说——狼孩故事
(2)创设百人队会议,凡能服兵役者都可参加。
取代库里亚会议的宣战、选举、审判等重要职能,每个 百人队有一票表决权。
(3)废除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按地区划分为四 个区域部落。
影响:
通过改革,地域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以财产 差别为基础建立了等级制度,并设立了新的权力 机关,标志着国家的完全形成。
第二节
1、第一阶段以争取政治权力为中心,导致保民
官的设立与十二铜表法的制订
公元前494年,平民通过撤离运动迫使贵族让步, 承认平民有权选出保民官。
保民官的职责是保护平民不受贵族高级官吏的横暴欺压, 如贵族通过违反平民利益的法令,保民官可以否决。 不
过保民官当时的作用仅限于依据当时的法律保护平民不受迫害。
当时的罗马法律为不成文的习惯法,解释权操纵在 贵族手中。贵族法官常利用此为贵族谋利益,于是平民 强烈要求制订成文法。
(三)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影响
(1)平民的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与权利得到了基本的 保障——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了调整,扩大罗马共和 国的基础。 (2)债务奴隶制的废除,强化了公民兵制度——为罗马 对外扩张提供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3)新官职的设立和新法律的颁布——使罗马共和国的 上层建筑日臻完善。 (4)债务奴隶制的废除——为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开辟了 新的途径。 总之,自由民内部关系的调整,政治、经济、军事力 量的增强,为罗马的对外扩张、发展为大帝国创造了条 件。

《古罗马文化》课件

《古罗马文化》课件

经济繁荣:农业 、手工业、商业 发达
文化繁荣:文学 、艺术、哲学、 建筑等领域都有 重要成就
罗马帝国的崛起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疆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罗马帝国实行共和制,后转为帝制 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
罗马帝国的衰落
原因:政治腐败、 经济衰退、军事 失败
过程:公元3世 纪开始,罗马帝 国逐渐衰落
共和制:古罗马 的政治制度,强 调公民权利和民 主参与
军事制度:古罗 马的军事制度, 强调纪律和团队 合作
宗教信仰:古罗 马的宗教信仰, 包括多神教和基 督教等
04
古罗马的科技 发展
THEME TEMPLATE
农业与工程
农业:古罗马 农业发达,采 用轮耕、灌溉
等先进技术
工程:古罗马 建筑技术高超, 如罗马斗兽场、
Ppt
古罗马文化
THEME TEMPLATE
目 录
CONTENT 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古罗马的历史背景
02
古罗马的文化特色
03
古罗马的科技发展
04
古罗马的社会生活
05
古罗马的影响与传承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THEME TEMPLATE
02
古罗马的历史 背景
THEME TEMPLATE
罗马的起源
哲学思想:古罗马的哲学思想对现代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 学派等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古罗马文化的传承:通过书籍、建筑、雕塑等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 发扬
艺术与工艺
建筑:罗马式建筑,如罗马斗兽场、万神殿等 雕塑:罗马雕塑,如《奥古斯都》、《拉奥孔》等 绘画:罗马壁画,如庞贝壁画、罗马壁画等 工艺:罗马工艺,如玻璃、陶瓷、金属等

4古典文化课件古罗马文化

4古典文化课件古罗马文化

古罗马/尼禄/第纳尔银币/
2、马可·奥利略(121-180年) 《沉思录》
第三节 建筑艺术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
一、建筑 1、哥罗赛姆大竞技场(圆形大剧场)
2、罗马万神殿
二、雕刻
1、《奥古斯都立像》
约创作于公元1世纪初, 1963年在罗马附近出土,高 204厘米,现藏于罗马梵蒂冈 博物馆。雕像中的奥古斯都身 披铠甲,一身戎装,左手握权 杖,右手平举前方,正在指挥 千军万马战斗。他的面容清瘦 严肃,充分显示了他那种坚忍 不拔的性格和遇事不惊的个性。 骑在海豚上的小爱神丘比特象 征着他的神圣和尊严。是罗马 英雄雕像的典范,也是希腊艺 术和罗马艺术的完美结合。
第二章
古罗马文化
(古典文化之二)
“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反过 来俘虏了野蛮的胜利者,文学艺术被搬进 了荒僻的拉丁地区。” —贺拉西
一、古罗马的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
东为亚德里亚海,南为爱奥尼亚海,西为第勒尼安海,北为 阿尔卑斯山。 中部是南北走向的亚平宁山;北部是肥沃的波河平原;东部狭 长地带背山面水,适宜畜牧,西部山势展开,有些平原,适宜农耕, 南部和西西里岛也宜于农牧业。半岛上多河流,以波河、台伯河最 为重要。
大卫· 休谟 David Hume
西塞罗评《高卢战纪》: “此书叙事明快,开门见山,而且引人入 胜,因此,它理应受到最高的赞赏。它的文 章质朴自然,绝无半点雕琢的痕迹,这恍如 天生丽质,无需衣饰增美。”
英语12个月份的来历
January:1月,来源于罗马双面门神的雅努斯(Janus)。 February:2月,来源于罗马菲勃卢姆节(Februarius)。 March:3月,来源于罗马战神马尔斯(Mars) 。 April:4月,来源于拉丁文Aprilis (“开花的日子”)。 May:5月,来源于罗马万物生长女神玛雅(迈亚 Maius)。 June:6月,来源于罗马天后朱诺(Junius)。 July:7月,来源于儒略·凯撒(Julius)之名。 August:8月,来源于奥古斯都·屋大维(Augustus)。 September:9月,来自拉丁文“Septem”( “第七”)。 October:10月,来自拉丁文“Octo ”( “第八”)。 November:11月,来自拉丁文“Novem”(“第九” )。 December:12月,来自拉丁文“Decem”(“第十”)。

第二讲 古罗马文化

第二讲 古罗马文化
约8BC—6BC 埃特鲁斯坎人 末代塔克文王朝 政体:军事民主制 国王rex:选举产生,非世袭;终身制 元老院:氏族长老组成;辅助国王 库里亚大会:氏族 胞族 部落
(二)罗马共和国时期: 前510年,拉丁(罗马纳)人推翻塔克文王朝统治,
建立罗马共和国。 前265年,统一亚平宁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 前3世纪开始,不断发动对外扩张战争,发展成地
程序法:对司法诉讼程序、审理制度和刑罚内容的规定
(二)十二铜表法
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于公元前450年制定,因刻 在十二块铜牌上而得名,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 惯法的汇编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分别为:传唤、审判、求偿、 家父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 地、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之补充、后五 表之补充等十二篇。
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罗马内战 时代,骑士阶层崛起,军事独裁制到来:
1. 公元前73年—前71年,罗马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
2. 前60年,罗马庞培、克拉苏、恺撒结成“前三头 政治同盟”,共同对付元老院。
3. 前49年,恺撒击溃庞培与元老院同盟,成为终身 独裁官;前44年遇刺身亡。
讲求实用的功利主义天性使罗马人善于模仿 和吸收东西方文化,特别是希腊文化;同时 也形成了自己富于实用主义和秩序主义的文 化传统,特别表现在建筑和法律上
“罗马曾三次统治世界.第一次是罗马帝国, 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罗马法”(耶林)
图 拉 真 凯 旋 柱
纪 念 柱 细 部 ( 一 )
细 部 ( 二 )
细 部 ( 三 )
万 神 庙
万 神 庙 内 部
庞 培 古 城 的 罗 马 浴 场
庞 培 古 城 的 街 道
古罗马引水渠(法国普罗旺斯加尔桥)

华东理工选修课 世界文明及其遗迹——05古罗马文明

华东理工选修课 世界文明及其遗迹——05古罗马文明

古罗马文明:共和时代
罗马人的征服事业
• 公元前406年,罗马开始征服伊达
拉里亚的维爱城,这是罗马征服 意大利的第一步,战争的胜利使 罗马人控制了台伯河流域及右岸 的广大地区。
古罗马文明:共和时代
罗马人的征服事业
• 公元前390年,罗马人在与高卢人的战争中,屡遭败绩,
罗马城一度失陷。但罗马人的雄心并未因此而受挫,他 们很快重整旗鼓,迈出了对征服意大利具有决定性的一 步——与萨漠奈人作战,征服中部意大利。
古罗马文明:竞技活动
• 罗马时代最兴奋、最刺激的事,是为庆祝
宗教节日而举行的动人的大型竞技活动。 • 最简单的大众活动通常是在体育场举行的 运动竞赛,参加人员大多是职业选手及外 国人。 • 更加刺激的是赛马,骑师、马车都要化妆, 驭者大多是奴隶,穿着鲜艳的紧身战袍, 在赛车时碰撞的情形时有发生,有时也造 成引人注目的悲剧。
• 罗马征服意大利后,并没组成统一的国家,而是依据被
征服地所处的经济和战略地位,以及对罗马征服者的态 度,采取“分而治之”的统治形式。诸如有公民权的自 治市、无投票权的公社、拉丁移民地、“同盟者”等等。 这种统治政策,确保了罗马周边地区的稳定,在以后的 马文明:文学
• 公元前6世纪,立国初期的罗马人通过伊达拉
里亚人的中介来吸收希腊文化的营养。古罗马 文学是在摹仿和继承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不过,罗马文化并非希腊的翻版。它 是古希腊和后世欧洲文学的桥梁,在文学发展 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 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的欧洲人,主要通过古 罗马文学认识了古希腊文学。17世纪的古典主 义作家受罗马文学的影响远远大于受希腊文学 的影响。
帝国时代
•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共和国内部发生了多次
内战,结果行成了以凯撒和屋大维为首的 军人当政。 •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就任国家元首,正式宣 布共和时期的结束和帝国时期的开始。 • 屋大维对外继续扩张,基本确定了它的疆 土:东起幼发拉底河,西至大西洋,北至 英德国,南至北非。建国两世纪是比较平 静的时期。

古罗马(古代文明)

古罗马(古代文明)

王政时代
帝国时代
根据传说,当特洛伊城遭到希腊人进攻的时候(约为公元前1300-1190年),维纳斯女神的儿子埃涅阿斯及 其追随者逃出来,沿北非西行穿过迦太基,来到古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有拉丁姆,国王拉丁奴斯进行统治。埃 涅阿斯击败图尔奴斯,建立王国(阿尔巴)。后来其子孙罗穆路斯建立罗马,立下罗马之根基Mundus Trench成 为第一任国王。后来确立了议会制,称为共和时代。
文化

0 1
语言
0 2
自然科学
0 3
农业
0 4
医学
0 6
地理学
0 5
天文学
0 1
史学
0 2
法学
0 3
建筑
0 4
文学
0 5
哲学
0 6
宗教
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亦是意大利地区的当地语言。拉丁语在帝国时期至少分为两类:即古典拉丁 语和通俗拉丁语。古典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而通俗拉丁语一般作为口语。古典拉丁语非常稳定,从帝国时期一 直到中世纪都没有发生改变。通俗拉丁语在帝国的各部分都有方言,改变非常多,逐渐演变成罗曼语族诸语。
尽管拉丁语是帝国的官方语言,但希腊语是帝国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尤其是在帝国东部的省份。甚至在罗马 城,希腊语也成为了教育用语和上流社会的语言。希腊语是宗教(基督教)、科学和艺术领域中常用的语言。
4世纪时,希腊语在帝国的西部逐渐失势,拉丁语占了上风。5世纪早期,标准拉丁语译本的圣经的出版反映 了这一情况。西罗马帝国也逐渐开始排斥会说希腊语的人。这造成了后来帝国东西两部分在文化上的分裂。希腊 语则从610年以后作为东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经济
古罗马经济工商业发达,奴隶制经济繁荣。早期罗马的经济似于希腊的。可在帝国时期,由于对外征战,获 得大量奴隶,他们流入罗马,大批地投入劳动,出现了奴隶经济,它对自由民经济构成了竞争;随着奴隶劳动的 扩大,奴隶成为了社会的基础,罗马的大地产大规模地使用奴隶,在工业中奴隶劳动也占重要地位,奴隶之所以 被如此广泛地使用,一来是由于奴隶的来源源源不断,二来是由于使用奴隶劳动比使用自由民劳动更为有利可图, 因为奴隶可以被不停地驱使去劳动,价格又便宜,而且他们不用服军役。这样,大规模的奴隶劳动就出现了。它 具有极大的竞争性,严重地排斥着小农经济。我们看到了罗马经济的繁荣,实为奴隶经济的繁荣,在这段时期内, 它表现得非常具有“经济性”;与此同时,小农劳动由于无法与之竞争,独立的小农被逼得走投无路,他们抵押 了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迁往别处,或者流落在城市中做城市流氓无产者。农民破产,农业开始衰败,整个帝 国的经济基础被破坏了。罗马的征战结束了,奴隶来源不再广泛,价格上升,而且奴隶表现得更为不具有积极性; 同时整个帝国的产品市场不再存在,这时,奴隶制经济不再有利可图了,而农业基础又破坏了,帝国无可奈何地 衰落下去了。帝国统治者此时想挽救它的农业了,于是将大土地分成了小块的土地让农民去耕作,不许他们流动, 希望能稳定税收和剥削。这些耕作者成为了农奴或隶农,于是“自由的人只剩下无产者、乞丐和强盗”。但是这 并未能改变现实,罗马终于还是为人所灭。

大学西方文明史-西方文明史 复习概要 中英对照+重点+部分答案

大学西方文明史-西方文明史 复习概要 中英对照+重点+部分答案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西方文明史复习概要中英对照+重点+部分答案①考试题型:选择、填空各20XXXX分,共30分;英文简答题共4道,20XX分;中文论述题,三道共50分。

②复习策略:书本为主,所考内容为每一章开章引言,以及每张重点(下文会具体交代);PPT用来贯穿主线索,便于理解史实。

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考试不会太难,大家掌握必要常识和单词即可。

③下面是我对知识点的总结,如有纰漏,还望指正。

总目录:Part 1古希腊第一章:亚历山大和他的时代(古希腊文明)Part 2 古罗马第二章:古罗马共和国兴衰史(古罗马文明)第三章:凯撒与耶稣(早期基督教)第四章:罗马和平和帝国的衰亡(罗马后期,帝国时代)Part 3中世纪第五章:信仰之刃--中世纪的繁盛期(中世纪西方文明)Part 4 现代国家的滥觞第六章:“朕即国家”--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第七章:“勇于求索!”--科学革命(文艺复兴后的科技发展)第八章:启蒙运动第一章:本章讲述的是古希腊时期的民主制度和文化(哲学与神话),以及希腊化时代。

重点掌握古希腊著名哲学思想,以及亚历山大主要事迹。

引言:(此处只是简单概述翻译,具体内容还望大家读书。

下面几章的此部分内容亦是如此。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城邦(the Greek city-state Athens,城邦还可以称为the polis)诞生了最早的民主制度,由此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大繁荣,那个世纪便被称为古希腊的“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堪称是西方文明的滥觞。

此后由于政治经济的最巨大差异,古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Sparta)陷入了长期的内战,直到公元前420XXXX年雅典战败才结束,史称“伯罗奔尼撒的战争”(Peloponnesian War)。

但是由于斯巴达自身政治制度的落后,它的盟主地位(hegemony,盟主权)终于在公元前371年被底比斯城邦取代(Thebes)。

大学本科(选修)古罗马文明

大学本科(选修)古罗马文明

天主教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天主教亦称 “公教”,公教一词源于希腊文Catholic,意
思是“普世的”、“大公的”,所以被称为公
教;因为它以罗马为中心,所以又称“罗马公 教”;Catholic一词按音译,又称“加特力 教”,有时也被称为“旧教”,以区别于基督 教新教。
天主教的基本教义
天主教相信天主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 也相信圣母马利亚。其基本教义是:宣扬圣父(天 主)创造天地和人类;圣子降生成人,为救赎人类 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复活、升天,将来再次降临, 审判世界;圣灵来自圣父和圣子,是赋予生命之神。 宣称教会为耶稣基督所创立,是唯一、至圣、至公、 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有权赦免世人的罪。宣传诸 圣相通功、人的肉身可复活和永生。还说善人得享 永福,恶人要受永苦等。

基督教。
罗马神话中的12主神
古罗马
朱庇特Jupiter 朱诺Juno 宙斯Zeus 赫拉Hera
古希腊
涅普顿Neptune
密涅瓦Minerva 阿波罗斯 狄安娜Diana
波塞冬Poseidon
雅典娜Athena 阿波罗Apollo 阿忒弥斯Artemis
罗马神话与希腊神话的主神对照
古罗马
维纳斯Venus 默丘利Mercury




4、信救赎。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 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项,从 而拯救了全人类。 5、因信称义。人类凭信仰就可得救赎,而且这是在上帝面前成为义人的 必要条件。 6、信天国和永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灵魂会因信仰而重生,并 可得上帝的拯救而获永生,在上帝的国——天国里得永福。 7、信地狱和永罚。人若不信或不思悔改,就会受到上帝的永罚,要在地 狱里受煎熬。 8、信末世。相信在世界末日之时,人类包括死去的人都将在上帝面前接 受最后的审判,无罪的人将进入天堂,而有罪者将下地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和国繁荣时期文学
(公元前3世纪中叶~前1世纪中叶)

古罗马文学发展和繁荣时期。
李维乌斯· 安德罗尼库斯(约公元前280~前 204)—将荷马的 《奥德修纪》(一译《奥德 赛》)用萨图尔努斯诗体译成拉丁文 。
共和国繁荣时期文学


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年— 公元前43年) ---- 最杰出的演说家。 他的演说辞讲究程式,注意修辞技巧,描写生 动、优美、句法严谨、行文流畅、音韵和谐、 雄辩透彻,他的文体一直被视为拉丁文学的典 范。此外,他还写了许多哲学论文、修辞学著 作和书信,对罗马散文的发展和拉丁语文学语 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拉丁语:西方世界的普通话


整个帝国世界的普通话以及官方文字。 直至17世纪末,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尤其是西欧和 南欧地区的政府文牍还是以拉丁文为主,学者们 著书立说更是如此。 拉丁文的字母(亦称“罗马字母”)由受到腓尼基 字母和希腊字母影响的埃特鲁里亚文字母发展而 来。
拉丁语:西方世界的普通话
文学
对希腊的模仿持续了若干个世纪。

形成并发展于共和国时代 。
诗歌、戏剧、演说、散文等。
拉丁语和希腊语同时使用。 在这种模仿与创作中,罗马文学日趋成熟。
早期文学(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


古罗马文学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 主要是口传的歌谣、谚语和故事,流传下来的 不多。 流传的诗歌或戏剧以翻译和模仿希腊文学居多, 处于借鉴阶段。



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 灭。
古罗马文化
古罗马文化在自身的传统上广泛吸收东方文明、希腊 文化的精华并融合而成。 文学:以凯撒 、西塞罗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维吉 尔、贺拉斯、奥维德等人为代表的罗马诗歌。 建筑:古罗马建筑与雕塑发展迅速,现存的建筑有: 罗马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庞培城 、万神庙 。 文字:拉丁文字母成为许多民族创造文字的基础。 法律:罗马法和法学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出现的背景

最初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犹太人故土——巴 勒斯坦。

罗马统治者对犹太人和犹太教压迫的结果。
希腊化运动对于基督教,特别是基督教思想的出 现产生了影响。
耶稣基督


耶稣(Jesus of Nazareth,约公元前6年—公 元30年)-基督教的创立者。 30岁时在约旦河由约翰施洗,并开始传教。 他劝告穷苦人们忍受苦难,说能忍受现实世 界一切苦难而安分守己的人,死后会升入天 堂。有钱的人和剥削别人的人要想进入天堂, 却比“骆驼穿过针孔”还要难。


罗马人创造的拉丁字母是世界各种文字系统中使 用最为广泛的字母体系。 日耳曼诸语言的共同文字字母。 当代中国的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的也是拉丁字母。 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也借用了拉丁字母作为 本民族的书写方式。
拉丁语:西Leabharlann 世界的普通话
拉丁文最初为罗马人使用,随着罗马的扩张, 而传布到西欧和南欧大部地区,在罗马帝国时 代便成为国际性通用语言。 罗马帝国崩溃后分化为意大利语、法语、西班 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 世界上的学术用语。 天主教祈祷用语。
天主教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天主教亦称 “公教”,公教一词源于希腊文Catholic,意
思是“普世的”、“大公的”,所以被称为公
教;因为它以罗马为中心,所以又称“罗马公 教”;Catholic一词按音译,又称“加特力 教”,有时也被称为“旧教”,以区别于基督 教新教。
天主教的基本教义
天主教相信天主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 也相信圣母马利亚。其基本教义是:宣扬圣父(天 主)创造天地和人类;圣子降生成人,为救赎人类 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复活、升天,将来再次降临, 审判世界;圣灵来自圣父和圣子,是赋予生命之神。 宣称教会为耶稣基督所创立,是唯一、至圣、至公、 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有权赦免世人的罪。宣传诸 圣相通功、人的肉身可复活和永生。还说善人得享 永福,恶人要受永苦等。
古希腊
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赫耳墨斯Hermes
玛尔斯Mars
席瑞斯Ceres 伏尔甘Vulcan 维斯塔Vesta 狄克Dice 普鲁托(Pluto)
阿瑞斯Ares
狄蜜忒Demeter 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 赫斯提亚Hestia 艾斯特莱雅Astraea(意即“星女”) 哈迪斯Hades
帝国后期文学(公元3世纪-5世纪)
罗马文学的衰落时期。

涅墨西安(3世纪)的狩猎诗和牧歌比较出色。 罗马文学的最后一个高峰是基督教文学的出现, 《圣经》的“新约”部分是它的结晶。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神话与宗教

对外来神话的移植 ----希腊文化的影响使 得罗马诸神融入奥林匹斯山的神族里。罗马 各个主要神灵的功能及象征也完全借鉴了希 腊人的神话,就连性别也基本一致。
第三讲
古罗马文明
(Ancient Rome Civilization )
古罗马文明

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 历经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 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 马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基督教经典



犹太教的《圣经》(在基督教中被称之为《旧约全书》) 外加《新约全书》部分。 基督教正式经典不同于犹太教正式典籍的主要是它的 《新约》部分。 《新约》(共27卷,260章)最初用希腊文写成,按其组 成可分为福音书(4卷)、使徒行传(1卷)、使徒书信(21 卷)、启示录(1卷)四个部分。据认为(新约)全书写于 公元50至125年之间,其内容在公元330年得到正式确 认,从而完成《新约》的正典工作。
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
教皇
现任教皇本笃十六世
基督教新教

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又称“更正教”、“抗罗 宗”,在中国称为“耶稣教”,通常又把“基督教” 作为“新教”的专有名称。
新教教义来源于《新约圣经》,认为它是信仰的最 高权威。

基督教新教的特点
1. 2.
3.
4. 5.
6.
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不接受罗马教廷的统一领 导,反对天主教复杂的教阶制度,主张教会制度多样化。 认为教牧人员与信徒之间没有根本的对立,信徒可直接 与上帝沟通而无须教会与神父作中介。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和圣礼,废除禁止神职人员婚娶的规 定,取消隐修制。 不培训修道士,强调社会服务。 不承认玛丽亚为天主之母及“炼狱”,没有崇拜圣母、 圣徒、天使、圣像、圣物的礼仪。 圣事只有两项:洗礼和圣餐礼。
基督教神学思想

罗马帝国时期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初始时期,逐渐 发展起来的神学思想对后来基督教神学理论具有 决定性的影响。 哲罗姆(Jerome,约公元340~420年) 提出了最完 美的基督徒是严格的苦行者,他的这一思想成为 基督教的隐修制度的基础。

基督教产生的意义
基督教思想作为一种超越了民族与历史局限的上 帝救赎的启示,鼓舞着早期基督徒走出耶路撒冷, 向外邦人传教,使最早由犹大人提出的一神思想 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与此同时,随着罗马 帝国的灭亡,基督教的存在对欧洲文明而言有深 远的意义。
帝国前期文学(公元1世纪-2世纪)



古罗马文学的“白银时代”。 塞内加的取材于希腊神话的悲剧是保留至今的 唯一完整的罗马悲剧。 卢卡努斯的史诗《法尔萨利亚》(一称《内战 记》)歌颂庞培和小卡托,具有明显的共和色 彩。
帝国前期文学(公元1世纪-2世纪)


佩尔西乌斯的讽刺诗抨击了社会道德的堕落。 佩特罗尼乌斯的诗文间杂的讽刺小说《萨蒂利 孔》是流传至今的罗马的第一部小说。 塔西佗是帝国初期重要的历史作家,他在《历 史》、《编年史》等著作中把古代社会理想化, 反映了他的共和倾向,而在风格方面则有他的 特色,其中也含有新派的一定的影响。
共和国繁荣时期文学



凯撒(公元前100-前44)—《高卢战记》和《内战 记》。 萨卢斯提乌斯(约公元前86-前35)—《卡提利那暴 乱记》。 奈波斯(约公元前100-前27)的《名人传》。 卡图鲁斯(Catullus,约公元前84年—公元前54年)。 卡图鲁斯的抒情诗委婉动听,情感炽烈,对近代诗歌 产生一定影响。 卢克莱修(Lucretius,约公元前99年--公元前55年)。 卢克莱修以哲理诗见长,其《物性论》是古典时期流 传下来的惟一一部完整哲学长诗。




古罗马建筑
君 士 坦 丁 凯 旋 门
罗马斗兽场 罗马万神庙 庞培城
古罗马文化



宗教:在罗马帝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对整个 人类特别是欧洲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历史:塔西佗的《编年史》、《历史》、《日耳曼尼 亚志》;李维的《罗马史》;阿庇安的《罗马史》; 凯撒的《高卢战记》等。 科学:哲学家卢克莱修著作的《论物性》是流传至今 唯一阐述古代原子论的著作,著名学者老普林尼所写 的《自然史》是研究古罗马科技史的重要文献。
天主教
天主教领导中心设在梵蒂冈,首脑是教皇,
实行集权制,教皇掌管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地的传 教事业,有权任命各地的主教,是大部分天主教徒 的精神领袖。据教会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天主教 徒9亿多人,占世界人口总数18%强,其中欧洲约2 亿多人,拉美约3亿多人,北美洲约1亿多人,亚洲 约8000多万人,非洲约9000多万人,大洋洲约700 多万人。
基督教的发展史上的两次大分裂

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16世纪宗教改革后,西欧形成新教和天主 教并存的局面。
哈 尔 滨 尼 古 拉 大 教 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