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法与振法
按摩基础手法4

Your company slogan
第五节
振动类手法
2)俯卧位下肢抖法 ①单腿屈膝抖法:受术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度,下 肢肌肉放松。术者于受术者体侧,以一手置于其小腿下 端前面近踝关节处固定不动以做支点,以一手虎口置于 足跟后方向两侧推抖足跟,使小腿后群肌向左右方向抖 动。
Your company slogan
1、指振法 中指伸直,着力于经络和穴位,食指加压于中指指背, 肘微屈,运用手臂的静止性用力,使肌肉强力收缩, 发生快速而强烈的震颤,集功力于中指并传递到受术 者体内。
Your company slogan
第五节
振动类手法
2、掌振法 用掌面着力于一定部位或捧挟住机体两侧,以腕关节 发力做振颤动作。
Your company slogan
第五节
振动类手法
(2)下肢抖动法 1)仰卧位下肢抖动法 ①单侧下肢抖动法:受术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度。 脚放床上,术者以双手置于受术者膝关节上做左右方向 的推拉动作,使下肢后群肌向左右方向抖动。
Your company slogan
第五节
振动类手法
Your company slogan
第五节
振动类手法
(二)《按摩师》 振法:术者以指端或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意念集中于 指端或掌部, 使前臂及手部的肌肉强烈地静止性收缩,使手臂发出强 烈的震颤,通过指、掌传递给受术者,使施术部位有舒 松和温热感。术时功力要集中于指端或掌心,因此除前 臂和手部肌肉静止用力外,其他部位均应放松。 施术手要紧贴受术部位,不可向下揿压。呼吸要自然, 不可屏气,动作要连贯而持续,频率每分钟300一400 次。 关键词:振法,使之震荡。频率600次/分
Your company slogan
推拿名词解释

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一门传统的经验医学,同时又是一门年轻的,有发【推拿流派】:推拿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古代其推拿手法多为师徒单脉相传,相互交流甚少,加 之地域不同,操作习惯差异,因而形成了具有各自不同特点的推拿流派。
分为一指禅推拿流派,滚法推拿、 内功推拿、指压推拿、点穴疗法,正骨推拿,小儿推拿。
【摆动类手法】:以指、掌或腕关节做协调的连续摆动,使所产生的“波状”力沿着术手着力部位持续不 断地作用于受术部位的一类操作方法。
—亍指禅推 — 术者以拇指相应部位着力点于受术部位或穴位,术者沉肩、垂肘、悬腕,(通过肘关节屈伸,前臂与腕关节有节奏地内、外摆动),通过腕部的连续摆动和拇指关节白丽伸,使所产生耐力 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该部的操作手法。
频率每分钟 120-16厂次。
分为指端推法、螺纹面推法、偏峰推法、缠 推法(缠法200次以上/分钟)、跪推法(屈指推法要求及注意:姿势端正、心和神宁、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松。
【滚法】:是术者以手背部尺侧为着力点,沉肩、垂肘,(以肘关节为支点),通过肘关节屈伸、前臂内外 旋转和腕关节屈伸(有节律)的联合运动,使手背部尺侧(一半以上)部分在受术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 滚动的操作法。
频率每分钟 120-160次。
要求及注意:姿态、心神、沉肩、垂肘、手、腕、臂、着力点、紧推、慢移【揉法】:以着力部位带动受术部位皮肤、皮下组织一起,做柔和而灵活的环旋运动的操作法。
分为掌根 揉法、大鱼际揉法、指揉法、拳揉法和肘揉法。
— —注意事项:压力及频率适中,动作灵活协调而有节律性,带动皮肤和皮下组织一起运动,不可在体表形成 摩擦运动。
【大鱼际揉法】: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
沉肘,屈肘成120°— 140。
,肘外翘,腕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以肘关节为支点, 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进行左右摆动, 使大鱼际 在治疗部上轻柔灵活的揉动,频率每分钟 120-160次。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1推拿:属于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
2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着力,通过前臂的摆动,带动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称一指禅推法。
3扌衮法:以手背部小指着力,通过前臂的旋转和腕关节的屈伸运动,使着力部在治疗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
4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和颈部损伤等因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复杂、影响广泛的临床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
5落枕:由于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失当,致使头颈部肌肉较长时间内处于某一固定姿势,使颈部部分肌肉受到牵拉,导致颈项部肌肉痉挛,出现以疼痛,活动受限,颈部僵直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证。
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或肩胛提肌。
6肩周炎: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主要特征的疾病。
肩痹。
7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的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以腰痛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简称腰突症。
痹证,腰痛。
8扛肩现象:肩周炎后期疼痛减轻而肩关节广泛粘连,致肩关节各方面活动功能受限,尤以外展,内收,内收,内旋及后伸功能受限为甚。
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扛肩现象。
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手法:用手或肢体的相关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体表,以达到治病、防病及保健的目的,将这种特定的技巧动作称为“手法”介质的使用一为起一定的润滑作用,并保持操作部位不受损害,二是使具有药效作用的介质能通过手法操作从皮肤渗透到体内,发挥手法和药效的双重治疗作用。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是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
明代:一是“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二是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
振颤类挤压类手法--

四肢远端。能通经络,活血气, 送奏理,利关节。
七 提抖法
动作要领:
医者以两手紧抱住患者的腹部 或置于两腋下,向里向上进行提 抖。
部位:
腹部及腋部。具有疏通气机之 功。
八 背抖法
动作要领:
医者用上肢挽住患者的上肢, 医者的脊背靠住患者的背脊,使患 者处于环控地位,然后以医者自身 的抖动带动患者而抖动。
各位同学
下午好
推拿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周
第七节课
振颤类挤压类手法
2019-9-28
振法 振 颤 类 手 法
抖法
振法
一、定义
以指和掌吸附于治疗部位,
作频率密集的快速振颤动作的手法。
二、动作要领
第一步 准备姿势 第二步 操作过程 第三步 操作要求
第一步 准备姿势
患者取 坐位或卧位, 医者用单手或 双手指端或手 掌面着力于治 疗部位,意念 集中于指端和 掌心。
按法补充材料
定义:按法是以指或掌按在患者身体的 某 一部位及穴位上,并以一定的压力 进 行操作。
作用:按法具有止痛消肿,疏散气血之 能。 故有“按而散之”。
(1)指按法:
动作:医者以拇指、食指、中指的偏峰或 罗纹在患体穴位上按之。要求有酸胀 感。
部位:常用于穴位上。主治各种疾患和急 救使用。
(2)掌按法:
积导滞、温中理气、调节肠胃功能 等作用。对失眠、健忘、焦虑、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失调及 运动员赛前紧张等有显效。
抖法
一、定义
用单手或双手握住患肢远端,作 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上 下抖动的手法。
二、动作要领
被抖动的肢体 自然伸直。
抖动的幅度要 小,频率要快,上 肢抖动250次/分钟, 下肢100次/分钟左 右。
推拿手法8振法、颤法、抖法、拍法、击法、叩法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动,以免造成患者不适 或避免使用抖法。 或损伤。
05 拍法
拍法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拍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一定 部位做连续的拍击动作。
特点
拍法具有舒筋活血、解痉止痛、 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肉发 达、肌腱坚韧的部位。
拍法的操作要领
姿势
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 宽,手臂放松,肘关节
微屈。
手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施 加适当的力度,进行连
。
抖法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01
02
应用范围:抖法适用于 全身各部位,特别是肌 肉丰厚处,如大腿、臀 部、腰部等。对于肌肉 疲劳、关节僵硬、软组 织损伤等疾病有一定的 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03
04
05
施术者应保持双手温暖,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稳定, 对于有明显疼痛、炎症 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避免突然用力或过度抖 或骨折的患者,应慎用
02 振法
振法的定义和特点
总结词
振法是一种轻柔的按摩手法,通过快速振动和轻拍来放松肌肉和缓解疼痛。
详细描述
振法是一种轻柔的按摩手法,通过快速振动和轻拍来放松肌肉和缓解疼痛。它 具有轻快、舒适的特点,能够有效地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振法的操作要领
总结词
振法的操作要领包括使用指腹或手掌快速振动,力度适中,持续时间根据需要而 定。
叩击时要准确有力,刺激量要适 中,避免过度用力或用力不足。
击法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应用范围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特别是肌肉丰厚 处如腰骶部、肩背部等。
注意事项
叩击时要避开骨骼突起处和重要器官, 以免造成损伤。同时,对于年老体弱、 小儿及孕妇应慎用或禁用。
推拿手法

(一)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法是用大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 锋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通过前臂与 腕部的来回摆动,带动拇指关节作屈伸活动, 使之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的一 种方法。
1.动作要领 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 肘关节略低于腕部。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 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 压力平稳,不可用蛮力,摆动幅度要均匀, 动作要灵活,要紧推慢移。手法频率每分钟 120~160次。
一指禅推法(一):拇指自然伸直,余四指呈 半握拳状,拇指盖住拳眼,用拇指端罗纹面或 拇指桡侧着力于施术处。
沉肩、垂肘、悬腕
手握空拳、拇指自然着力
一指禅推法(二):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主动 左右摆动,带动腕关节和拇指节律性地摆动。
腕部向内摆动
腕部向外摆动
2.临床应用 本手法接触面积小,深透度大, 刺激量属于中等,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 有调和营卫,舒筋活络,健脾和胃,祛瘀消 积,调和脏腑的功能。临床上多用于伤、内、 外、妇、儿各科许多病症。如头痛,胃脘痛, 关节酸痛等病证。
(附)颤 法 定义:以手掌或掌指自然伸直着力于施术部位,用腕 部作急剧而细微的撮动,称为颤法。 一、手法操作及要领 术者以单手或双手的手掌及掌指自然伸直平放于施术 部位,稍施压力与施术部位贴实,将力贯注于施力的 手及臂部,用腕力连同臂部作左右急剧而细微的摆动 (摆动的速度要快,幅度要小)摆而滞为颤。在施颤 中以腕的自然而有节奏的颤摆使施术部位产生温热、 颤动、舒适、松弛的感觉,此法常与振法合用。颤法 根据术者在施颤时发力的不同分为以力施颤法及以气 施颤法。又根据着力的大小分为单掌贴实颤法、虚掌 颤法、叠掌颤法等。
擦法
大鱼际擦法
大鱼际着力于施术 处,腕关节伸直,五指 自然伸开,肩关节为支 点,上臂主动运动,带 动大鱼际做前后或上下 方向的快速直线往返连 续擦动。
04第四讲-第六章振动类 挤压类 扣击类手法

3.屈食指点法:屈食指,其它手指相握,以食指 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拇 指末节尺侧缘紧压食指指甲部以助力。前臂与食指 主动施力,进行持续点压。
本法亦可用屈曲的中指指间关节背侧着力操作。
【要领及注意事项】
1.取穴宜准,用力宜稳。“指针”、“得气”。 2.不可突施暴力。既不能突然发力,也不可突然收 力。 3.点后宜用揉法,以避免气血积聚及点法所施部位 或穴位的局部软组织损伤。 4.对年老体弱、久病虚衰的患者不可施用点法,尤 其是心功能较弱患者忌用。 5.点法具有着力点小、刺激强、操作省力等特点, 与压法基本相同,其区别点在于压法的着力面积较 大,而点法着力面积较小。
四、捏法
定义:用拇指和其它手指在施术部位相对用力 合捏,做一松一紧有节律性的挤压,称为捏法。 捏法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 【操作】
【操作】
1.拇指端点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食 指中节,以拇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前臂 与拇指主动发力,进行持续点压。亦可采用拇指按 法的手法形态、用拇指端进行持续点压。 2.屈拇指点法:半握拳,屈拇指,以拇指指间关 节桡侧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拇指端抵于食指中 节桡侧缘以助力。前臂与拇指主动施力,进行持续 点压。
【手法特点】
【临床应用】 指振法用于全身各穴,掌振法用于胸腹、腰背 部及头部。 各种虚证。
三、颤法
定义:以指掌在施术部位通过腕部做急骤而细 微的颤动。 【操作】
食、中手指或及无名指,全掌置于施术部位,手部 和前臂绑紧主动颤动,使操作部位一起颤动。 1.频率200-300次/min。 2.对施术部位施以合适压力。 3.不可屏息操作。
盲人医疗按摩技术常用手法操作规范

常用手法操作规范一、按法【定义】用指腹、指间关节、掌或肘部着力于受术部位或穴位上垂直用力下压的手法,称为按法。
可分为指按法、指间关节按法、掌按法和肘按法。
【操作要领】1.指按法、指间关节按法宜悬腕,以腕关节为支点,掌按法、肘按法以肩关节为支点,借用身体的重量。
2.按法应垂直向下,力量由轻到重,逐渐增加,不可用蛮力或暴力猛压。
3.用力要沉稳着实,不可偏移。
4.当按压力达到所需力量后,应先停留片刻,再松劲撤力。
【适用部位】全身多个部位。
【注意事项】施力过程中要询问患者感受,及时调整手法刺激量。
二、摩法【定义】用指或掌在受术部位做环形摩动的手法,称为摩法。
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操作要领】1.肩臂部放松,肘关节适当屈曲。
2.指摩时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紧张度,掌摩时腕部要放松。
3.摩动的速度、压力宜均匀、适中。
一般指摩稍轻快,掌摩稍重缓。
【适用部位】全身多个部位,多用于胸腹部。
【注意事项】施摩法时不宜带动皮下组织,与揉法有别。
三、推法【定义】用肢体某一部位如指、掌、肘等着力于受术部位或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动的手法,称为推法。
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等。
【操作要领】1.着力点要紧贴体表,沿经络循行路线或肌纤维走行方向推进。
2.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要平稳适中。
【适用部位】全身多个部位。
【注意事项】1.受术部位可涂以润滑剂等介质,以免损伤皮肤。
2.不宜隔厚衣物操作。
四、拿法【定义】用拇指指腹与其余手指指面相对用力,捏而提起肌肤的手法,称为拿法。
【操作要领】1.用拇指和其他手指相对用力,捏住受术部位的肌肤,腕关节适度放松,以拇指同其余手指的对合用力进行轻重交替、连续不断地提捏揉动。
2.操作时用巧劲提拿受术部位的深层筋肉,协调连贯,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或间断用力,不可用指端内抠。
3.动作要深透、柔和、灵活、连贯、有节律。
【适用部位】头部、颈肩部、胸腹部和四肢部等。
五、扌衮法【定义】用小鱼际、掌背侧或掌指关节部着力于受术部位上,做腕关节屈伸、内外旋转连续往返运动的手法,称为扌衮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应用
振法刺激柔和舒适,指振法常用于胸腹部及头 面部,掌振法则主要用于胸腹部和肩背部。
1.胸腹部应用 具有温中理气、消食导滞等作 用。治疗脘腹胀痛、肠鸣腹泻、消化不良等症
2.头面部应用 具有疏经通络、镇静安神的功 效。治疗失眠和脑震荡后遗症、头痛等病症。
3.肩背部应用 具有活血止痛、疏经通络之功 效。治疗肩背部肌肉酸痛、肿胀等症。
振动类手法
抖上肢法
握腕抖臂法
术者用双手握住患者的手腕部将其上 肢慢慢地向前外侧抬起45°左右,然后稍 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上 下抖动,并将抖动波由腕关节逐渐传递到 肩部,使肩关节和上肢产生舒适的感觉。
抖上肢法
握手抖臂法
术者一手扶其肩,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掌 部,使其患指掌面向外,并将其上肢慢慢地向 前外侧抬起45°左右,然后稍用力作连续的、 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上下抖动,并将抖动波 由腕关节逐渐传递到肩部,使肩关节和上肢产 生舒适的感觉。
抖腕部法
握腕抖手法
患者取坐位,腕关节
放松,术者双手指朝向 患手手指,拇指在上 四
指在下,握住患手手腕, 先稍用力将患手抖起, 幅度可稍大;其后频率 加快幅度渐小,使其作 小幅度快速的、连续的 上下抖动。
抖下肢法
患者取仰卧位,下肢放松 伸直,术者站于其脚后方, 用双手握住患者的踝部,将 下肢抬起离床面约30厘米,然 后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 抖动,使髋部和大腿部有舒 适放松的感觉。
动作要求
1、被抖动的肢体要自然伸直、放松; 2、操作时动作要轻松、连续; 3、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4、抖上肢时频率稍快,约250次/分;
抖下肢时频率稍慢,约100次/分。 5、医者操作时要呼吸自然,不可屏气。
临床应用
抖法具有疏松经脉、通利关节、 松解粘连、消除疲劳的功效,适用于 四肢,以上肢为常用。
治疗时常配合搓法使用。
Hale Waihona Puke 振法以掌或指吸附于治疗部位,作频 率密集的快速振颤动作的方法,称为 振法,也称振颤法。
掌振法
指振法
掌振法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 用掌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意 念集中于掌心,前臂和手部 的肌肉强烈地作静止性收缩, 使手臂发出快速而强烈的振 颤,并使之通过掌心传递到 机体,在治疗部位内产生舒 松和温热感。
指振法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用 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意念集中 于指端,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烈 地作静止性收缩,使手臂发出快 速而强烈的振颤,并使之通过指 端传递到机体,在治疗部位内产 生舒松和温热感。
动作要领
▪操作时要使意念和劲力集中于指端或手掌心; ▪施术时指端或手掌心着力,不可过分用力下压; ▪呼吸自然放松,不可屏气; ▪施术时着力部位不离开施术部位; ▪动作要连贯、连续。最好在3分钟以上; ▪频率要快,每分钟要求300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