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第一章调查目的和背景1.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人口等基本情况,并对潮汕地区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
1.2 调查背景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沿海,涵盖汕头市、汕尾市和潮州市三个地级市。
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第二章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2.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用于收集广大民众对潮汕地区的认知和评价,实地访谈则用于深入了解地区产业、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2.2 数据收集我们在调查中使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________互联网搜索、公开数据、相关报告和研究、专家咨询等。
第三章潮汕地区的经济状况3.1 潮汕地区的产业结构潮汕地区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
制造业以电子、纺织、家具等为主,服务业涵盖金融、旅游、教育等领域,农业以水果、水产品等为主要生产项目。
3.2 潮汕地区的经济增长近年来,潮汕地区的经济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与全国整体经济发展保持一致。
地区积极推动创新创业,鼓励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为地区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第四章潮汕地区的文化特色4.1 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潮汕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潮剧、潮州音乐、客家文化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地区的历史和人文底蕴,也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资产和文化吸引力。
4.2 潮汕地区的民俗风情潮汕地区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包括潮汕婚嫁习俗、潮汕传统节日等。
这些民俗传统在地区居民中广泛传承,并成为地区社会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潮汕地区的人口和社会发展5.1 潮汕地区的人口规模和分布潮汕地区人口规模较大,在广东省内居住人口排名前列。
人口分布以城市为主,尤其是汕头市作为地区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
5.2 潮汕地区的社会发展问题潮汕地区的社会发展问题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一. 引言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毗邻南海,是中国较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汕头市的环境状况,本报告对该市的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垃圾处理与废物管理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
实地调查涵盖了汕头市的主要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地区,以获得对整个市区的综合了解。
数据收集主要包括汕头市环保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和相关报告。
在分析环境问题时,我们还参考了相关的环保政策和标准。
三. 空气质量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汕头市的空气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
尤其是工业区域和交通密集区域的空气质量较差。
四. 水质调查结果关于汕头市的水质情况,我们调查了市区内的河流和水体。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汕头市的部分河流水质不达标,主要受到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的影响。
建议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确保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五. 垃圾处理与废物管理调查结果本报告还调查了汕头市的垃圾处理与废物管理情况。
我们发现,垃圾分类工作虽然有所推进,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不足,垃圾分类设施缺乏完善等。
此外,废物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包括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和非法倾倒等问题。
建议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并加大对废物管理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六. 结论和建议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在重点区域采取减排措施,控制工业废气和车辆尾气排放。
2.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加强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的治理。
3.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完善垃圾分类设施。
4.加强废物管理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倾倒行为,鼓励企业进行资源化处理。
七. 参考文献1. 汕头市环保局.(2019). 汕头市2018年环境质量报告.2. China Environment News.(2018). 广东汕头市海水水质状况调查.3. 汕头市统计局.(2019). 汕头市统计年鉴.八. 结束语本报告旨在全面了解汕头市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1-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对汕头市的环境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2 调查背景汕头市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经济发展快速,环境保护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根据上级的要求,进行本次环境调查。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2-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涵盖了汕头市的主要区域,包括城区、郊区和周边的农田和水域。
2-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定点观察、野外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收集环境数据和居民意见,进行综合分析。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3-1 空气质量调查结果和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汕头市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在工业区和交通繁忙的地方有部分污染源。
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颗粒物,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2 水质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对汕头市的水质进行了检测,发现部分水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
建议加强水源保护和治理工作,防止水污染进一步扩散。
3-3 噪音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对汕头市的噪音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存在噪音超标问题,主要来自交通、建筑施工和社区活动。
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噪音治理工作。
四、调查结论和建议4-1 调查结论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汕头市的环境状况总体尚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4-2 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污染源管控,控制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
●加强水污染治理,建立健全水源保护制度。
●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和城市生态环境。
●加强噪音治理,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1-调查数据统计表2-调查问卷3-调查地点照片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保护政策:指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环境的法规、政策和措施。
2-污染源管控:包括对工业废气、废水等污染源进行减排、治理和管控的措施。
3-水源保护制度:指建立健全水源保护区、水资源税和水资源补偿机制等制度,保护水源的措施。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开放的窗口城市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汕头市的环境状况并提出可行的改善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环境调查。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并在汕头市的不同区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市民、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
其次,我们还对汕头市的主要污染源、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
三、调查结果1.空气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汕头市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差。
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其中,车辆尾气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这需要加强交通管理,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并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力度。
2.水污染调查显示,汕头市的河流和海域受到严重的水污染。
主要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我们建议加强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增加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3.噪音污染调查显示,汕头市的噪音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
主要噪音源包括机动车辆、施工工地和市区商业区。
我们建议加强对噪音源的管控,增加噪音屏障的设置,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污染。
4.固体废弃物处理调查显示,汕头市的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垃圾堆放点数量不足,导致无序倾倒现象增加。
我们建议加大对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同时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
5.自然环境保护调查显示,汕头市的自然环境保护问题也需要重视。
主要问题包括乱砍滥伐、湿地退化和物种减少。
我们建议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同时加大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
四、改进建议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交通管理,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减少车辆尾气排放。
2.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增加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3.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1. 引言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历史的地方。
本报告旨在对潮汕地区进行调查,并对其人文地理、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 人文地理潮汕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东南沿海,包括潮州市和汕头市两个主要城市,以及部分揭阳市和汕尾市的地区。
这个地区被东江和汕尾湾环绕,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河流、湖泊、港湾等。
潮汕地区还有一条长达500公里的海岸线,是一个重要的沿海经济带。
3. 经济发展潮汕地区的经济以制造业和贸易业为主导,尤其是家电、玩具、纺织品等行业。
这个地区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港口设施,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优势。
潮汕地区还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例如茶叶、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也在地区的经济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 文化特色潮汕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如潮汕方言、潮剧、客家文化等。
潮汕方言是地区常用的语言,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这也是潮汕地区的一个独特之处。
潮剧是一种古老而富有表现力的传统戏曲形式,通过唱、念、做、打的方式展现故事情节。
客家文化也深受潮汕地区的影响,包括客家美食、客家民居等。
5. 社会风俗潮汕地区的社会风俗独特而多样。
例如,潮汕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如潮人节和庙会等。
潮人节是潮州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举办,人们会穿统的潮汕服饰、参与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
庙会是潮汕地区人们举办的传统集市,通过展览、表演、游戏等形式吸引许多人参与。
6. 综合评价和建议,潮汕地区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和历史的地方,拥有独特的人文地理和经济特点。
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和改进。
潮汕地区的经济过于依赖传统制造业,亟需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需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以确保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色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
还应加强旅游开发,提升潮汕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发展。
7. 结论潮汕地区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汕头市是广东省的一个沿海城市,位于广东省东部,东临南海,是中国开放的窗口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环境状况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解汕头市的环境状况,本报告对汕头市的空气、水质和噪音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结果1.空气质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汕头市的空气质量存在较大问题。
在调查期间,大气污染物浓度普遍偏高,尤其是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等污染物。
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同时,城市扩张导致建设工地和道路施工量增加,尘埃污染也成为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2.水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汕头市的水质状况整体较好。
大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或超过国家水质标准。
汕头市积极推进水源保护和水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然而,部分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
3.噪音污染噪音污染是一个常见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调查中,汕头市的主要噪音源包括交通噪音、工地施工噪音和社区娱乐设施噪音。
尤其是交通噪音,由于汕头市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交通密度大,导致噪音污染加剧。
此外,居民普遍对噪音污染表示不满,对噪音源加强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三、问题分析与建议1.空气污染治理针对空气污染问题,应加强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控制,提高监管水平,加强治理力度。
同时,应加强建设工地和道路施工的粉尘污染治理工作,减少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此外,还应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交通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水污染治理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应加强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重点工业和农业企业排放的监管。
此外,应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减少生活、农业和工业污水的直接排放,提高水环境质量。
3.噪音污染管理为应对噪音污染问题,应加强交通管理,控制车辆数量和交通密度,减少交通噪音污染。
汕头小公园周边调查报告

汕头小公园周边调查报告汕头小公园周边调查报告汕头是中国一座具有典型意义的沿海城市,她本身从来也不具备任何封建城市的特征,她从来不存在城墙、城门,但是作为开埠较早且发展较好的近代城市,她很幸运地保留(或者说幸存)了大量优秀的近代建筑、近代街区。
但是可以看到的研究汕头近代建筑的文献并不多,其中主要有钟鸿英的《汕头近代海港城市与近代建筑述略》以及郑松辉的《汕头骑楼商业街及其过番文化遗存研究》。
但是他们大都侧重于对汕头近代建筑整个发展历史和相关文化的研究,而对近代街区和近代建筑本身的并没有较为具体的探究,对其现状也缺乏整体性的了解。
本文就试图以对汕头老城区的中心地带小公园周边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实地调研为基础,通过查阅档案等文献资料和对其中居民进行访谈,对小公园历史建筑片区做整体的把握和较深入的了解,展现其历史、现状及价值,探讨对其保护和更新可能性。
小公园历史建筑片区的调研结论一、街区格局完整、集中,布局具有典型意义。
汕头老城区的基本格局在上世纪30年代已经基本形成,从1931年的汕头市街道图可以看出(附图1),当时的老城以小公园为中心,向四周呈现放射状的道路网格局。
这些道路均延伸至汕头内海(称为牛田洋,汕头也被认为是全国唯一有内海的城市)堤岸。
特别是一直留传至今的四永一升平的说法,在这个地图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四永一升平指的是永安街、永和街、永泰路、永平路和升平路。
可见这五条路所在的区域就构成了老汕头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
这些道路在此街道图上均能够清楚地呈现。
把这个地图和今天汕头老城区的卫星图片(附图2)对比即可看出,汕头至今仍然非常完整而集中地保留了30年代汕头的城市格局(附图51)。
仍然是以小公园为中心,放射状道路网和四永一升平的格局仍然保留,虽然永安街和永和街已经被新建的多层住宅区所切断,但是升平路、永泰路、永平路、安平路、居平路、商平路、至平路、国平路、同平路、外马路等老城主要道路以及一些小巷如打锡一巷、打石巷、顺昌街等都基本完整地保留下来。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潮汕地区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地区,包括潮州、汕头和揭阳三市。
这个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调查报告将对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总结。
首先,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潮州市以其发达的家具和电器制造业而著名,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汕头市则以其发达的制造业和港口经济而闻名,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
揭阳市则以其农业和水产品加工业为主要支柱。
潮汕地区的经济多元化程度较高,不仅依赖制造业和农业,同时还注重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
其次,潮汕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潮汕地区是潮剧的发源地之一,潮剧是中国著名的地方戏曲之一、此外,潮汕地区还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传统工艺,如木雕、银饰和刺绣等。
这些传统艺术和技艺是潮汕地区文化的瑰宝,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再次,潮汕地区还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
潮州市有潮州文昌宫、南山寺和开元寺等历史古迹,汕头市有霞山公园和新圩日光海滩等自然景观,揭阳市有雷峰塔和海滩等独特的旅游资源。
此外,潮汕地区还有丰富多样的潮汕美食,如潮汕牛肉火锅、潮州文昌鸡和汕头潮州粥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品尝。
然而,潮汕地区的旅游产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交通不便的问题,潮汕地区的交通网络还不够发达,需要继续改善和完善。
其次是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升级的必要性,包括酒店、餐饮和旅游设施等。
最后需要加强营销和推广工作,提升潮汕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基于以上调查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潮汕地区在经济、文化和旅游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潜力,需要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提高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并加强营销和推广工作。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潮汕地区将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
陈恩颖 033211010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汕头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东经116°14′40″至117°19′35″,北纬23°02′33″至23°38′50″,地球北回归线与中国海岸线的交汇处。
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沿海岛屿40个,海岸线长289.1公里,原辖汕头市区、潮阳市、澄海市及南澳县;现辖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龙湖区和南澳县,其中最大的岛屿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
全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每年3月,是省内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干湿明显,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左右。
年平均气温21oC-22oC,多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期间,最冷冬季偶有短时霜冻。
二、大气环境
总的来说,汕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为全国5个空气达优城市之一,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API)范围17~91,保持在Ⅰ级和Ⅱ级之间,全年达到Ⅰ级标准的天数为一年的1/3,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和广东省参考评价值。
中心城区酸雨出现频率低于7%。
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和南澳县城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和广东省参考评价值。
潮阳区和澄海区酸雨频率分别为21.6%和20.0%,南澳县城区基本无酸雨。
废气排放方面,年均工业废气排放总量300亿立方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5万吨,工业烟尘排放总量4100吨,粉尘排放总量6.5吨。
工业废气污染的主要行业为电力行业。
全市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0%,烟尘排放量总排放量的85%。
华能汕头电厂是汕头市最大的大气污染源,其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0万吨,占全市总量的38%;烟尘排放量为1500吨,占全市总量的33%。
市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截止2002年6月份,市区共有汽车5.4万辆、摩托车22.4万辆,机动车排气超标率达29.1%,其中二冲程摩托车、公共营运车、微型货车等部分车型超标率较高,机动车排气污染已给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空气质量的主要控制对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各类废气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继续实施《汕头市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质量,全面限制使用高硫煤(油),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排放。
加强烟尘控制区日常监控,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建烟控区8个,总面积为359.88平方公里,全市烟控区覆盖率达100%。
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促进超标机动车污染整治,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增加公交线路和公车班次,积极倡导城市绿色公交。
三、水体环境
汕头市境内独立流入南海的河流有韩江、榕江、练江、濠江等。
其中韩江和榕江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Ⅲ类水质。
韩江部分河段水质类别为Ⅳ类,超标项目有石油类;练江有机污染严重,水质属劣Ⅴ类,超标项目主要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和石油类。
近岸海域水质良好,全市近岸海域5个测点的水质均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相应功能区标准。
废水排放方面,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19200万吨。
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占75%;工业废水占25%。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3.9万吨,其中生活排放量占90%,工业排放量占10%。
纺织行业、造纸行业、食品行业、机械电子行业列全市工业污染负荷前四名,这四个行业COD排放量分别占全市工业COD排放总量的29.19%、27.96%、12.52%、7.81%;其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8.99%、20.93%、8.66%、13.26%。
总的来说,汕头市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
梅溪河和新津河二个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至2004年末,全市拥有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14万吨,全年共处理城市污水4937万吨,其中处理生活污水4747万吨,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33.13%,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62.54%。
全市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数共有293套,处理能力20.38万吨/日,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66%。
四、土壤环境
全市耕地面积约80万亩,土壤多为肥沃的冲积土,由于近海,土壤大多含盐量高,少数地区存在盐渍化现象。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良好,其中镉基本不
存在超标现象。
五、固体废物
1、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5万吨,主要是燃煤产生的粉煤灰和炉渣,其中粉煤灰占60%,炉渣占24%。
粉煤灰和炉渣主要来源于华能汕头电厂、松山电厂、热电一厂和万丰热电厂。
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6%。
工业固废处置量1.5万吨,排放量0.02-0.03吨。
2、汕头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6万吨,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六、人口
全市2004年末总人口487.5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5‰左右。
七、资源
1.森林资源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5万公顷,有林地面积6.3万公顷,四旁植树占地面积5000公顷,森林覆盖率32.6%。
林木年总生长量75000立方米,林木总消耗量2300立方米,占生长量的3%左右。
活立木总蓄积量115万立方米,森林资源保持年生长量超过消耗量的良性循环。
汕头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面积36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890公顷,绿化覆盖率35.
81%。
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5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30.99平方米。
2.水产资源
汕头水产渔业资源包括鱼、虾、蟹、贝类等多种类型。
资源量以鱼类和贝类为主。
资源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明显。
汕头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北回归线贯穿汕头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1ºC,特别有利于海水鱼类、甲壳类、贝类及部分藻类的生长,且生长期长。
加上汕头市海岸线289公里长,40多个岛屿,10米等深线内浅海面积4.95万公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汕头市的鱼类资源、贝类资源等水产资源十分丰富。
影响水产资源的因素有:环境污染、养殖病害、盲目围垦、捕捞强度过大、地理与气候等。
为此,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如采取禁渔措施、加强执法力度。
渔政部门每年查处破坏水产资源的违规作业几百宗。
海洋与水产部门每年还在近海区投放大量虾苗和鱼苗,促进水产资源的恢复和增殖。
八、噪声
汕头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5.6分贝,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
生活噪声和工业噪声是影响我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声源。
潮阳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2分贝,潮南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8分贝,澄海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7分贝,南澳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0分贝,均达到国家2类标准。
汕头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8.3分贝,达到国家《城市区
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标准。
潮阳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4分贝,潮南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6.0分贝,澄海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6.8分贝,南澳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3.6分贝,均达到国家4类标准。
九、环保投资
有关部门着力抓好年度重点项目的落实,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污管网工程建设、城市绿化和河沟整治。
每年投入环保资金十几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
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工程、河沟综合整治、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共投入10亿元,占环保投资的85%;工业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共投入2亿元,占环保投资的15%,环境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综合防污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
十、总结
汕头环境质量良好,环保工作到位,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总得分90分以上,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是人类居住,企业投资的好地方。
参考资料:
【1】广东省汕头市统计局•汕头市统计年鉴•1998-2002年
【2】汕头市环境状况公报•1997-2004年
【3】汕头湿地资源调查报告·2006.1
【4】汕头简介·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