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拌种剂防治花生田蛴螬的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 株 效%=鱼 菩 害 防 ( 窒 妻 篓 )
×1 0 0
( ) 口密度 调查 : 土取 样 调 查 , 2虫 挖 每小 区“ ” 型 5 z字
点 取样 , 每点调 查 l m X 0m 土样 内幼 虫 数 量 , 算 m X e l 3 计 虫 口防治 效果 。
一
6 /6 m ; 0g67 2处理 7 高巧 3 L67 处理 8 空 白 : 0 m /6 m ; :
种植 第一 大县 的称 号 , 由于 连续 重茬 、 树造 林 、 秆 返 田 植 秸
对照 。
等综合因素的影 响, 花生地下害虫 ( 蛴螬、 针虫 、 金 蝼蛄 ) 尤其是蛴螬 的发生量逐年加重 , 给我县花生生产造成了严
4日) 每小 区 … ’ , Z 字型 5点 取样 , 分别 调 查 样点 内花 生 总 株 数 和被 害株数 , 算被 害株 防效 。 计
1 材 料与 方法
11 试 验 田选择 . 试 验 田选 择 在河南 省 正 阳县 真 阳镇 邹 楼 村刘庄 村 民组 , 田块 地势平 坦 、 胶土 、H值 63 , 该 黄 p .7 花 生 品种为 远 杂 9 0 , 茬小 麦 , 灌 方 便 , 年地 下 害 虫 12 前 排 常
区面积 6 m , 0 重复 3次 ,6 m 播 花 生 种 1. k , 前 拌 67 2 5g 播 种 。处理 1稼 中 + 衣俏 2 0/ 6m ; 理 2 佳 田佳盛 : 红 9 g67 处 :
粒 剂 +3 %苯 醚 甲环 唑 悬 浮种 衣 剂 +助 剂 , 京达 世 丰 生 北
1 7 实际测产 .
21 0 0年 1 0月 5日花生 收获 时 , 采用 随机
取样 , 小 区 取 2 每 0株 进 行 测 产 , 对 各 小 区 产 量 进 行 并
几种药剂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

毒 农药用于防 治花生 田蛴螬 ,防治适期 内用药 宜早 不宜迟 ,不必 随意加 大药量 ,关键是 均 匀撒施 。撒 施毒土后 , 若 明显 以晴好天 气为主 ,则应及时浇水,以利 药效充分发挥 。
在 出土前 或出土后 发病 ,种芽或 茎叶腐烂 。幼 苗出土后 多
在 根茎部 发病 ,根 部呈水 浸状 ,变细 ,苗木倒伏 。病 菌从 根部 侵入 ,病苗枯死而不倒伏 。
4 2 发病 条件 .
此病病原 菌随病 株残体 在土 中过冬或 在土壤 中的腐 殖 质中残存腐生过冬 ,病菌腐 生性 强 ,能在土壤 中长期存在 , 有 机 质含 量 多的土壤 存在的较 多 。病 菌在 1 ~1  ̄ 5 6C下繁 殖 较快 ,土温较 低时 也能存 活。苗床 温度 低 、湿 度大 、幼苗 过密 、光照弱或连阴雨天易发病 。
7 .2 43 %;后者治虫效果与控害效果分别为8 . 和8 .7 52 51%。
2 12 不同用药 时间比较 .. 用药量相 同 ,每6 7 m 1% 6 用 0
为 7 .3 0 3%,控 害效果则高用量 优于低用量 ,低用量控 害效 果为7 .4 18%,高用量控害效果为8 .2 2 2 %。
3 3 防 治 措 施 .
() 除林地周 围虫源木 ,集 中后药 物熏蒸 ,减少 感染 1清 源。() 林木加强水肥管 理 ,提高树 木抗性 。() 2对 3做啄 木鸟
叉处 ,发 病初期病 部呈 暗褐色水 渍状斑 ,病部 皮层组织 腐
烂变软 ,直至糟 烂 ,用 手压之 有水渗 出 ,后病 斑失水 ,树 皮干 缩下 陷 。有 时呈 龟 裂状 ,病斑 有 明显 的黑褐 色边 缘 ,
2种杀虫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2种杀虫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吕卫东;朱志良;陈永明;郭庆海;张秀成;宋邦兵;陈晓玲【摘要】[目的]为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杀虫剂拌种,研究其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种剂量处理杀虫效果、保果效果高于或相近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种处理.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处理、1 125 ml/hm2处理杀虫效果分别为78.26%和78.57%.[结论]建议生产上推广应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或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 500 ml/hm2土壤处理.【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762-764)【关键词】杀虫剂;花生蛴螬;防治效果【作者】吕卫东;朱志良;陈永明;郭庆海;张秀成;宋邦兵;陈晓玲【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植保植检站,江苏滨海224500;江苏省滨海县植保植检站,江苏滨海224500;江苏省盐城市植保站,江苏盐城224002;江苏省滨海县植保植检站,江苏滨海224500;江苏省滨海县植保植检站,江苏滨海224500;江苏省滨海县植保植检站,江苏滨海224500;江苏省滨海县农业干部学校,江苏滨海224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3蛴螬为害花生、玉米、大豆、甘薯、苗木、草坪、蔬菜等,以花生受害最重,是一种世界性的地下害虫。
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花生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蛴螬的为害连年加重,成为花生生产的主要障碍[1-2]。
花生生育期长达120 d,而蛴螬主要为害期在开花结荚期,播种期施用杀虫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明显,为解决地下害虫的为害问题,推广以化学防治为主的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技术,并验证该项技术的防治效果以及增产作用,开展本次示范。
1.1 试验材料供试花生品种为天府3号、花育28。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研究

技. 0 () 0. 2 52: 8 0 1
次 每 亩喷 施 多效 唑 4 , 大 反而 减产 。大 豆 生长 时 0g 量 期 喷 施 不 同 量 多效 唑 对 大 豆 的株 高 、底荚 高 度 都 有 降低 的作 用 . 大 豆 的 分枝 数 有 增 加 的作 用 , 对 主 对 但
摘要: 通过 田 间试 验 , 究 了吡 虫啉 悬浮 种 衣剂 不 同用量及 与 其他 杀 虫剂 、 茵 剂混 合拌 种 对 花 生 研 抗
蛴螬 的防 治 效果 。 结果表 明 : 各吡 虫啉 悬浮 种 衣剂 拌种 处 理对 花 生蛴 螬 均有 一 定的 控 制和 防 治 效
果 , 中以 “0 / 其 6 0g L吡 虫啉 悬浮 种 衣 剂 4 / 5 0ml亩+ %氯 虫苯 甲酰胺 悬 浮剂 4 n+水 2 0ml 处理 5rl 0 ”
豆 通 报 ,0 1 5) . 2 0 ( : 6
3 小 结
大 豆 喷 施 多 效 唑应 于 分 枝 期 喷 施 效 果 较 好 ; 每
【】 2 陈新 红 , 吉 凤 , 志 新 . 效 唑对 大 豆 株 型 的调 节 作 用 及 增 蔡 董 多
产 效 果 [. 疆 农 业 科 学 ,9 8 1 : — 8 J新 ] 19 ( ) 6 3 . 3
治 虫 效 果 更 好 。 6 0g 1 虫啉 悬 浮 种 衣 剂 4 / + %氯 虫 苯 甲酰 胺 悬 浮 剂 4 l 水 2 0 + “0 / 吡 0ml亩 5 5r + n 0
硅 唑 多菌灵 (0 5 %多 茵灵+ %氟硅 唑 ) 0g 亩” 效 荚果 产量 更 高。 5 5 / 有 关 键 词 : 生 ; 螬 ; 虫啉 悬浮种 衣 剂 ; 治效果 花 蛴 吡 防
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总结

花生是项城市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8万亩左右,蛴螬等地下害虫、根腐病是花生上的主要病虫害,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60%以上,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及根腐病等病害的预防是困扰广大花生种植户的难题。
为筛选出防治花生地下害虫、预防花生根腐病的新型药剂,笔者在项城市秣陵镇一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田块进行了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验证了用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进行花生拌种对蛴螬、金针虫、根腐病、白绢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佳使用剂量,并评价出苗情况及安全性。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试验对象:蛴螬(以蛴螬为主调查)、金针虫、地老虎、蝼蛄。
病害:花生根腐病(以根腐病为主调查)、白绢病。
试验作物:花生。
品种:远杂9847。
1.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于2020年6~9月进行。
试验设在秣陵镇白沟行政村一种植大户刘长建花生田内,试验地土壤为两合土,肥力中等,pH 7.0。
栽培条件均匀一致,供试田块常年蛴螬为害较重,面积6亩。
播种密度一致,平均密度为1.28万穴/亩。
1.3试验药剂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由河北威远生化提供;对照为45%烯肟·苯·噻虫悬浮种衣剂,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南通)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4试验设计和方法1.4.1试验设计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附表),3次重复,共18个小区,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220m 2。
1.4.2施药方法按规定用量准确吸取药剂,加少量水,充分摇匀,再将种子装入塑料袋中,边倒边摇拌,直至拌匀,晾干。
1.4.3施药时间和次数施药时间为2020年6月13日,上午包衣,下午播种。
作者简介:韩景红(1975-),女,推广研究员,从事植物病虫害测报防治及新农械的示范和推广工作。
电话:137****4816;E-mail:****************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总结韩景红(项城市农业农村局河南项城466200)摘要:为验证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脂悬浮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预防花生根腐病等病害的效果及用药量,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项城市秣陵镇一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田块进行了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
10%精甲霜灵·噻虫胺FS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i!I蹈钿究M3l机砗2020年第3期总第180期10%精甲霜灵•噻虫胺F S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尚亚丹(河南省农业信息中心河南郑州450000)中图分类号: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5-6114(2020)03-026-002摘要:本实验开展了 10%精甲霜灵•噻虫胺FS的田间防效研究,验证其对花生蛴螬的防虫 效果及适宜用量。
结果显示,10%精甲霜灵•噻虫胺FS在花生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不影响花 生出苗时间,能提高花生出苗率,对花生安全;对蛴螬具有一定防虫效果,保果效果显著。
推荐 使用剂量为 1 500mL~2 000mU100kg种子(ai 150g~200g/H)0kg种子)。
关键词:10%精甲霜灵•噻虫胺FS;花生;蛴螬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害花生的地 下害虫主要是蛴螬,其严重影响花生品质和效 益。
近年来随着花生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蛴螬 的危害连年加重,一般造成减产20%~40%,严重 地块减产70%~80%,甚至颗粒无收。
本试验明 确10%精甲霜灵•噻虫胺FS对花生蛴螬的防虫 效果、适宜用量及对花生的安全性,为各地花生 生产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安徽省萧县龙城镇苗山村村民孟 平的生产花生田内,品种为“百日红”。
试验田面 积1667m2,前茬小麦,小麦收获后秸杆粉碎还田,旋耕整地,全田施17-17-17%复合肥100kg做基 肥。
试验花生田地势平坦,土质为沙土,肥力中 等,有机质含量1.5%左右,pH值为7.8。
花生于 2018年7月5日人工穴播,行穴距0.4m X〇.3m,每 穴播种4粒。
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农业生产实践 相一致。
田间为害蛴螬种类为暗黑鳃金龟Holo-收稿日期:2020-作者简介:尚亚丹(1984-),女,助理农艺师,长期从事植物保护工作。
^•ic/^aparaWeZa、小阔腔絹金龟 M aZadera omtu/a、东方絹金龟Serica orienfafc等混合种群。
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评价

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评价鞠倩;李晓;苏卫华;陈浩梁;谢明惠;姜晓静;曲明静【摘要】为寻找轻简、高效、安全控制花生主要害虫蛴螬的技术模式,连续4年对六种防治方法进行了评价,对解决蛴螬防治难题、提高防治技术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辛硫磷微囊悬浮剂(辛硫磷CS)+性诱剂及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死蜱CS)+性诱剂的防虫效果、保果效果、产量及增产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连续使用4年后,两混剂与单独使用辛硫磷CS或毒死蜱CS的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辛硫磷CS+性诱剂及毒死蜱CS+性诱剂对蛴蝤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51%和82.4%,保果效果分别为79.99%和79.46%.不同施药方式下,花生产量均有所增长,但各处理间稍有差异.辛硫磷CS+性诱剂配合使用,产量较高,达到204.5kg/667m2,增产23%.辛硫磷CS+性诱剂或毒死蜱CS+性诱剂两混剂的农药用量均为250g/667m2,分别比单独使用两化学农药低100g/667m2;成本为37元/667m2,比单独使用两化学农药高2元/667m2.在不降低防冶效果的前提下,前者能降低农药用量,符合国家两减趋势.【期刊名称】《花生学报》【年(卷),期】2016(045)001【总页数】5页(P43-47)【关键词】花生;蛴螬;施药方法;辛硫磷CS;毒死蜱CS;性诱剂【作者】鞠倩;李晓;苏卫华;陈浩梁;谢明惠;姜晓静;曲明静【作者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52;S433.8+3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地下害虫蛴螬的为害是制约花生高产、高品质的关键因素[1]。
几种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

几种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
谢吉先;王书勤;陈志德;赵向阳;韩桂琴;沈一;刘永惠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2(40)1
【摘要】防治花生蛴螬对于花生生产有重要意义.采用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等诸多优势.本研究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分析不同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拌种对花生蛴螬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50 mL/hm2+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75 mL/hm2+水7 500 g/hm2,摇匀后混合拌种225 kg,防治效果最好.【总页数】3页(P128-130)
【作者】谢吉先;王书勤;陈志德;赵向阳;韩桂琴;沈一;刘永惠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江苏泰兴225433;江苏省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泰兴22543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泰兴225433;江苏省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江苏泰兴22543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51.1;S433.8+3
【相关文献】
1.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研究
2.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研究
3.几种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的研究
4.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药效
5.45%氯虫苯甲酰胺·噻虫胺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试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拌种剂防治花生田蛴螬的药效试验
【摘要】本文选用几种花生拌种剂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以求筛选出防效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高效拌种剂,以为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拌种剂;蛴螬;保果率;纯增产值
以铜绿金龟甲幼虫、暗褐鳃金龟幼虫为主要种类的花生田蛴螬是我地花生上的常发性害虫,因其虫口密度高、发生面积大,对花生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重发年份可使花生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对此,笔者选用几种花生拌种剂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以求筛选出防效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高效拌种剂,以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与防治对象
(1)供试药剂共6种,分别为“地鹰”(河南省农贝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定满”(河南省锦绣之星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高巧”(德国拜耳农药厂生产),“护丰”(江苏东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勤农”(南京红太阳集团有限公司生产),“40%毒死蜱微胶囊”(山西上格之路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2)防治对象为花生田蛴螬(铜绿金龟甲、暗褐鳃金
龟甲等)。
1.2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在河南省社旗县兴隆镇腰庄行政村米起营自然村
农户杜龙堂责任田进行,田块位置在北纬32°57′24.89″、东经112°56′13.74″,海拔为93.5m;试验地土质为沿河黄壤土,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
试验田块面积为2670?O,花生品种为“远杂9102”,播期为2013年6月5日,采取机播,等行距40cm、穴距15cm ,每穴2粒,每667?O播种量为15kg,随播种每667?O串施N、P、K含量各16%的三元复合肥50kg;出苗期为6月11日,每667?O基本苗20500株;始花期为7月6日;下针期为7月12日;膨果期为7
月下旬至8月下旬;成熟收获期为9月26日。
生长期抗旱浇水2次,第一次于播种后出苗前的6月10日,667?O灌水量约30m3;第二次为8月14日,??667?O灌水量为40m3。
生长期中防治食叶害虫及叶面喷肥4次,时间分别为7月15日、7月28日、8月10日和8月28日,每667?O次用48%毒死蜱乳油30g+2%阿维菌素乳油10g+“老乡”液肥25g+“天脊”硝酸铵钙100g+水15kg,混合喷雾。
试验田花生一直长势健壮,生长良好。
1.3 试验处理
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1)“地鹰”1套200g+水500ml 拌花生种25kg;(2)“定满”1套410g拌花生种15kg;(3)
“高巧”1套300g拌花生种10kg;(4)“护丰”1套450g拌花生种15kg;(5)“勤农”1套450g拌花生种15kg;(6)“4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1套500g拌花生种15kg;(7)清水500g拌花生种15kg。
每试验设重复1次,面积为333.5?O。
于6月4日晚8~9点拌种,6月5日上午播种。
1.4 防治效果、花生保果率及增产效果测定
1.4.1 防治效果测定
药剂防治效果测定于收获前的9月23日进行,每试验处理区共测查3点,每点1?O,共3?O,检查花生总成果数、被害蛀空果数、挖土检查蛴螬残虫(头)数,计算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如下:
防效(虫口减退率)%=
1.4.2 花生保果率测定
花生保果率测定于花生收获前的9月24日进行,每试验处理区共测查3点,每点1?O,共3?O,测查花生总果数、被蛴螬危害(蛀空)果数,计算保果率。
各药剂处理区花生保果率测定结果为:“地鹰”花生拌种剂处理区,测出总果数1232个,被害(蛀空)果数37个,保果率97%;“定满”花生拌种剂处理区,测出总果数1233个,被害(蛀空)果数36个,保果率97.08%;“高巧”花生拌种剂处理区,测出总果数1228个,被害(蛀空)果数38个,保果率96.91%;“护丰”花生拌种剂处理区,测出总果
数1194个,被害(蛀空)果数43个,保果率96.4%;“勤农”花生拌种剂处理区,测出总果数1203个,被害(蛀空)果数43个,保果率96.43%;4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处理区,测出总果数1187个,被害(蛀空)果数47个,保果率96.04%;CK(不施药对照)处理区,测出总果数1048个,被害(蛀空)果数242个,保果率76.91%。
1.4.3 增产效果测定
各试验处理区增产效果测定于收获前的9月24日(随保果率测定)进行,每试验处理区实收3点,每点拔收1?O,共拔收3?O,摘下完好果(虫害蛀空果除外),各处理区单收单放,待晒干后称取干果重,并计算增产效果。
各药剂处理区增产效果测定结果为:“地鹰”花生拌种剂处理区,完好健果1195个,干果重1984g,折667?O产量441.11kg,比CK增产154.30kg,增产为率53.8%;“定满”花生拌种剂处理区,完好健果1197个,干果重1987g,折667?O产量441.78kg,比CK增产154.97kg,增产率为54.03%;“高巧”花生拌种剂处理区,完好健果1190个,干果重1975g,折667?O产量439.11kg,比CK增产152.30kg,增产率为53.10%;“护丰”花生拌种剂处理区,完好健果1151个,干果重1934g,折667?O产量429.99kg,比CK增产143.18kg,增产率为49.92%;“勤农”花生拌种剂处理区,完好健果1160个,干果重1945g,折667?O产量432.44kg,比CK增产
145.63kg,增产率为50.78%;4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处理区,完好健果1140个,干果重1881g,折667?O产量418.21kg,比CK增产131.40kg,增产率为45.81%;CK(不施药对照)处理区,完好健果806个,干果重1290g,折667?O产量286.81kg。
1.4.4 增产效益分析
根据各药剂处理区比(CK)每667?O增产数量,以花生果市场价6元/kg计算出每667?O增收的效益,再扣除各参试药剂每667?O的投资成本,可求得各试验处理区每667?O的纯增收效益。
不同药剂处理区每667?O纯增效益计算结果为:“地鹰”花生拌种剂处理区,每667?O增产154.3kg,增值925.8元,药剂成本27元,纯增值898.8元;“定满”花生拌种剂处理区,每667?O增产154.97kg,增值929.82元,药剂成本40元,纯增值898.82元;“高巧”花生拌种剂处理区,每667?O 增产152.3kg,增值913.8元,药剂成本60元,纯增值853.8元;“护丰”花生拌种剂处理区,每667?O增产143.18kg,增值859.08元,药剂成本45元,纯增值814.08元;“勤农”花生拌种剂处理区,每667?O增产145.63kg,增值873.78元,药剂成本40元,纯增值833.78元;4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处理区,每667?O增产131.4kg,增值788.4元,药剂成本40元,纯增值748.4元;
2 结果与分析
(1)从防治效果看,“地鹰”、“定满”、“高巧”这3种药剂均达87.5%,同居第一位;“护丰”、”勤农”均达83.33%,同居第二位;“40%毒死蜱微胶囊”达79.17%,居第三位。
(2)从保果率和增产效果看,几种药剂均表现出突出的保果和增产性能,特别是“定满”、“地鹰”、“高巧”表现更为优秀。
(3)从纯增效益看:扣除药剂成本后的每667?O纯增效益,以“地鹰”纯增值898.8元居首位,“定满”纯增值889.82元居第二位,“高巧”纯增值853.8元居第三位,“勤农”纯增值833.78元居第四位,“护丰”纯增值814.08元居第五位,“40%毒死蜱微胶囊”纯增值748.4元居第六位。
3 结论
“地鹰”、“定满”、“高巧”、“勤农”、“护丰”这5种花生高效拌种剂拌种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比较显著,增产增效效果明显,且方法简便、省工省时、易于推广应用,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但在具体使用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药剂产品说明进行科学使用,以发挥药剂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