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区域发展阶段

合集下载

必修3第1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学案

必修3第1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学案

必修3第1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学案【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以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

2.知道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

【学习重点】区域的发展演化规律。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和综合性指标分别是什么?2.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因素及其总体发展趋势?3.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发展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特征?4.比较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在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发展状态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9“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材料,回答:(1)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有哪些?(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采取哪些措施?2.读教材P10图1—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区域经济发展的轴线有哪些?形成了哪些经济地带?(3)区域发展中,区域核心是谁?有什么作用?3.阅读教材P12活动3材料,回答:上海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巩固训练】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民收入③人文发展的指数④三大产业产值比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哪几个指数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①预期寿命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③教育程度④国内生产总值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B.平衡-不平衡-平衡 C.不平衡-平衡 D.不平衡-平衡4.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变化是()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5.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方式是()A.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 B.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C.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开发方式 D.只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方式6.下列关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C.拥有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 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许多乡镇从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工业化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转变模式是()A.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B.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C.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D.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8.在工业化阶段,各产业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上升B.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C.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D.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9.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10.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11.下列分别属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是()A.普通服装制造业、水产品加工业、有色冶金工业、电子工业B.木材加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电力工业、印染工业C.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冶金工业D.采矿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飞机制造工业参考答案【合作探究】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呈现出从东部到西部、由沿海到内陆发展的趋势。

1.2区域发展阶段

1.2区域发展阶段
注意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区别
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部 的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发展状态,伴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 要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整个区域呈现出不平衡的加 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 区域处于比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 演化表现出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案例探究---合作学习(三) 成长阶段的问题
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 带陷入困境,在全国的地位大大降低。“钢都”匹兹堡已 失去昔日的辉煌,由于钢铁等主导产业的衰退,20世纪50 年代以来,其钢铁工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5%下降至 1983年的12.4%,1978—1987年制造业失业人数累计达到10 万以上,全市1/4的家庭收入明显下降,市财政和教育部 门的投入都下降了一半。五大湖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大量人口外迁,被称为“冰雪带”,与美国南部与西部蓬 勃发展的“阳光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2
区域发展阶段
课标:能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 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本节需解决的问题: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哪些?区域发 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区域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地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何?
【背景知识】 高收入地区 == 发达地区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1)常用指标
二、 区域的发展阶段
初期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成长阶段
工业化阶段
成熟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比例
起步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1.2区域发展阶段

1.2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空间 结构
区域发展 状态
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 ______的加速发展状态。
代 操 332864522@
盘县二中地理组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产业 结构 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加工制造业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面升 级。 第二、三产业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__________ 第三产业 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 ________ 第二产业 ,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 _______ 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 高科技 _____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 逐步形成。 现代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逐渐缩小 空间结构来看,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_____ , 开放程度 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区域的________
3.下列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 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尚未起步
B.区域内部的差异比较大
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
D.整个区域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
盘县二中地理组
代 操
332864522@
4.关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叙 述,错误的是 D A.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 第二产业 B.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形成 D.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漸扩大
案例探究
匹兹堡的兴起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毛皮贸易站,尽管这里 优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几乎无工业可言。 无烟煤炼铁技术发明以后,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阿 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到开发。1834年,宾 夕法尼亚运河完工和铁路通车后,这里成为水路交通枢纽。 19世纪70年代后位于煤田中心地带的匹兹堡,利用五大湖和 运河廉价的水运条件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石,迅速 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享有“钢都”之称。这里 资源充裕,环境良好,城市与工业发展的空间很大,人地 关系基本协调。

1-2区域发展阶段 课件

1-2区域发展阶段 课件

城市化 资源不断消耗
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
知识点导航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 /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案例三: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国东北部由于 受资源、运输和环境严重污染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工业地位降低,钢铁产量锐 减(美国全国的钢铁产量最高峰时达到1亿多吨, 1989年已减少到8839万吨),而美国的南方和西部 沿海出现了诸如“硅谷”、休斯敦等新的工业中心, 致使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增长速度衰退。
本节 目录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二、工业化阶段 三、高效的益综合发展阶段 四、课堂巩固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 / 衡量区域发展指标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哪些属于发展中国家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日本 印度 古巴 丹麦 尼泊尔 中国 美国 瑞士 埃塞俄比亚 英国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找出匹兹堡的位置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请说出匹兹堡的位置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讨论:
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 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传统农业阶段区域发展特征
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点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点

区域发展有哪三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区域的发展在高中地理必修3中以阅读的形式给出的,然而在一些资料上出现了相关知识这里整理了一点常考内容。

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区域发展指一般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1、初期阶段:概念: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此外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起步时缘于本阶段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

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成长阶段概念: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特点: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地步协调表现的比较明显。

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3、转型阶段概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

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由于区域经济结构还未进行调整,污染进一步加剧。

4、再生阶段: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三分法:初级阶段在区域发展初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在这个阶段,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成长阶段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又集聚走向扩散。

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和变化。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包括几个不同的阶段:1. 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个地区的经济通常是以农业为主导。

人们的生活主要依靠农业生产来维持,经济活动相对简单,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资源利用率低,人均收入较低,劳动力大部分从事农业劳动。

2. 工业化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开始向工业化转型。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重视工业发展,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较高。

同时,城市化也在这个阶段快速进行,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3. 经济转型阶段:当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地区开始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的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4. 服务业经济阶段: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服务业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服务业在一个地区的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持续增加,劳动力从实体经济向服务业转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

5. 高端产业阶段: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些高端产业开始在该地区兴起。

这些高端产业通常是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密集型为特点,产业链较长,附加值比较高。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技术水平较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创新能力较强。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可能有所不同。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政府政策、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读下列材料,回答1-2题。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 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 的农业生产模式。 1、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江三角地区某些地方的塘基栽种 物产生了由桑树到甘蔗再到花卉、蔬菜的变化,这一变 化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C ) A、地形 B、交通 C、市场 D、政策 2000年与1985年相比,珠江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 了深刻变化(如图)。这种变化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某 些因素在减弱。 2、具体地说主要是下列哪个因素减弱导致的( A ) A、廉价劳动力 B、科技水平 C、交通条件 D、信 息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1、初期阶段 ——凭借某一优势因素, 推动区域的初步发展。
思考、讨论P11页“活动”
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 心城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 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 也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了 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当局不仅在当地大规模开采 铁矿和煤炭,而且还从外地输入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 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 也遭受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 布法罗,分析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 在产业结构方面和空间结构方面发生了怎么的变 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讨论P11页“活动”
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 心城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 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 也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了 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当局不仅在当地大规模开采 铁矿和煤炭,而且还从外地输入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 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 也遭受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 些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即使这个 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你 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5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 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2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教案)—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2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教案)—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2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一、区域的发展阶段二、区域产业结构1.概念: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三次产业的划分(1)第一产业指广义的农业。

(2)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

(3)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

4.产业结构描述(1)主导产业。

(2) 一、二、三次产业变化。

(3) 工业结构变化(轻重工业、传统和新兴工业)。

(4)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合理、复杂。

三、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区域空间结构表现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变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四、区域发展的差异性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1)常用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构成等。

(2)人文发展指数(综合性指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地区生产总值。

2.区域开发方式粗放型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精细型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五.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补充:南北差异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范围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北秦岭—淮河以南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有小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土壤黄土高原(黄土)、东北平原(黑土)江南丘陵(红壤)、长三角(水稻土)、四川盆地(紫色土)资源煤、石油、铁丰富水能、有色金属(湘)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耕地类型旱地以水田为主,水稻种植面积广作物小麦、玉米、甜菜、大豆、花生水稻、甘蔗、油菜水果苹果柑桔熟制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占比相对较高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交通铁路、公路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运交通发达房屋顶平、封闭、楼间距大顶尖、敞阔、楼间距小补充: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3. 某区域利用某一优势因素,比如矿产、能 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形成地区经 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 这表明区域处于发展的( A) A. 工业化起步阶段 B. 工业化阶段 C. 综合发展阶段 D. 成长阶段
对外开放程度 发展状态 人地关系
区域发展阶段 /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案例一: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在 17 世纪后叶美国东北部工业地带 发展的初期,匹兹堡还只是一个毛皮 贸易站。匹兹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 19 世纪中叶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建成和 铁路的通达,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入 了苏必利尔的铁矿石,使匹兹堡逐渐 成为了钢铁中心(有“钢都”之称)。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指标
常用指标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人均国民收入 •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预期
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 体发展水平
知识点导航
二、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课堂巩固
2.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 目 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 录 面 策有( C ) 板
开 关
பைடு நூலகம்
A. B. C. D.
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 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课堂巩固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结论: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匹 兹堡附近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小, 区域优势得不到发挥。随着运河的开通和铁 路的的修建,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和对外联 系大大增加,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 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发展 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区域发展阶段 / / 工业化阶段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讨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 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 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些变 化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工业化阶段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讨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 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区域发展阶段 比较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 空间结构 对外开放程度 发展状态
以传统农业为 主体的发展阶 段(前期)
工业化阶段 (中期)
高效的综合发 展阶段(后期)
人地关系
以传统农业为主 区域发展阶 工业化阶段(中 体的发展阶段 段比较 期) (前期) 经济发展 水平 发展水平 人均GDP 、 加速推进。
区域发展阶段 比较
以传统农业为 主体的发展阶 段(前期)
工业化阶段 (中期)
高效的综合发 展阶段(后期)
空间结构
区域内部 区域内部发展 内部的经济差 作用加强,出 差异 异 ,缺乏 现规模较大的 。 城市。 和 现代化交通线 现代化的 。 路数量 , 网络和 分布 。 交通运输建设 网络逐步形成。 。 较低 不平衡 基本协调
知识点导航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 /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案例三: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国东北部由于 受资源、运输和环境严重污染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工业地位降低,钢铁产量锐 减(美国全国的钢铁产量最高峰时达到1亿多吨, 1989年已减少到8839万吨),而美国的南方和西部 沿海出现了诸如“硅谷”、休斯敦等新的工业中心, 致使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增长速度衰退。
区域发展阶段 / / 衡量区域发展指标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哪些属于发展中国家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日本 印度 古巴 丹麦 尼泊尔 中国 美国 瑞士 埃塞俄比亚 英国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人均GDP 人均GNP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衡量区域发展指标
高效益的综合发 展阶段(后期)
工业化、城市化 推进到 水 平。
产业结构
占有 比较大的比重, 处于起 步阶段,以 工业和 加工制造业为主 体。
第 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迅速上 升,第 产业 表现出加速发展 的趋势。劳动力 开始由农业向 和 转移。
第 产业在 GDP中占有相当 大的比重。第 产业的增长速度 和产值明显超过 第 产业。 成为区域发展的 主导力量。
知识点导航
二、工业化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 / 工业化阶段
二、工业化阶段
案例二: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匹兹堡、伯利恒 等中心逐渐向东、向西扩展,出现了芝加哥、底特律、 克利夫兰、布法罗等许多工业中心,区域不断扩展; 同时,产业结构也逐步复杂化了,出现了多种机械加 工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工业部门。生产的发 展,不仅本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被大量开采使用,还从 区域外部输入(包括从国外进出境口)大量资源,以 满足生产增长的需求。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大 量排放出来。因此,区域内的环境(包括五大湖水) 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地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知识点导航
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 退的原因。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美国工业区分布图
知识点导航
四、课堂巩固
区域发展阶段 / / 课堂巩固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1. 有关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叙述正确 的是( C )
A.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大 C. 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 区域内已经出现了众多的城镇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找出匹兹堡的位置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请说出匹兹堡的位置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讨论:
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 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