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宅
绿色生态住宅社区规划设计

绿色生态住宅社区规划设计现如今,全球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建筑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绿色生态住宅社区的规划设计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绿色生态住宅社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应采取的关键要素。
绿色生态住宅社区的规划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健康、宜居、节能环保的居住环境,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这种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景观和交通等各个方面,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首先,绿色生态住宅社区的建筑设计应注重节能和资源利用效率。
建筑物应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设备,以减少能源浪费,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在材料选择方面,应优先选用可再生和环保的材料,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其次,社区的景观设计应以生态保护为导向。
应该保留尽可能多的绿地和树木,增加植被的覆盖率,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采用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降低对自来水的需求。
此外,交通规划也是绿色生态住宅社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内应设计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并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同时,社区应与公共交通网络相连,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和降低交通拥堵。
另外,绿色生态住宅社区还应该鼓励居民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社区应提供垃圾分类和再利用设施,并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同时,社区还应提供清洁能源设施,如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地热能利用等,以满足居民的可再生能源需求。
最后,进行绿色生态住宅社区规划设计时,应考虑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合理利用日照和风向等,以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和居住质量。
总之,绿色生态住宅社区规划设计是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迈出的重要一步。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景观规划和交通布局,可以创造一个生态友好、资源节约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这种设计还可以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模式。
对“绿色生态环保住宅”的探讨

对“绿色生态环保住宅”的探讨摘要:从当前我国及全世界的能源、资源、环境的形势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建设绿色生态环保住宅的必要性。
简单介绍绿色生态环保住宅的内涵,并结合当前国内国外的节能技术、方法,介绍说明绿色生态环保住宅的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
关键词:节能生态环保绿色住宅可持续发展1发展绿色生态环保住宅的必要性2009年12月7日—19日,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在哥本哈根举行,虽然最终并未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从中我们看到全球气候的严峻形势。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8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披露的最新研究进展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比以前更加严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2009年创历史新高。
科学家认为,如果地球温度上升在2度以内,是可控的。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需要稳定在450ppm的水平,IPCC最新研究显示,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2009年已达到了387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而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研究表明,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快速融化,并因此造成海平面上升。
此前估计认为,全球海平面在1993到2003年间的上涨幅度约为每年3.1毫米。
而最新数据显示,这一上涨幅度约为3.5毫米。
北极海冰到2100年将可能完全消失,目前北极海冰面积约为1950年时的一半。
2绿色生态环保住宅的内涵2.1何谓绿色生态环保住宅“绿色生态环保住宅”是住宅和环境等有机的结合体,是根据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技手段,对住宅建筑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组织,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创造出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同时通过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以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它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为人们居住生活提供舒适的环境,使人、住宅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介绍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介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以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为目标的新型住宅社区。
它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并结合自然资源的优势,打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生态友好的居住空间。
一、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特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以减少环境负荷、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具有以下特点:1. 主打节能环保: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太阳能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倡导低碳出行:住宅小区内部设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同时提供骑行和步行的便利条件,鼓励居民减少驾车出行,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注重绿化环境: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广阔的绿化带,植被覆盖率高,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和负氧离子的含量,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引入循环利用系统: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立了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拥有先进的设施和便利的服务,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1. 健康居住环境:住宅小区内部注重空气质量和水质安全,采用环保材料和装修方式,确保居民的健康。
2. 公共设施齐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配备了多功能的社区中心、游泳池、健身房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娱乐和休闲场所。
3. 智能化管理:住宅小区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方便居民进行安全监控、报修维护、物业缴费等操作,提升了居住体验。
4. 生态商业区:住宅小区内设有生态商业区,提供有机食品、环保产品等,鼓励居民在生活中选择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
三、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优势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带来了诸多的优势,对居民和社会有积极的影响:1. 增加居民生活品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创造了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室内空间,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提高了居住满意度。
2.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住宅小区内部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参与,增强了居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现代住宅绿色生态设计

现代住宅绿色生态设计摘要:新型的绿色生态住宅目前在世界各国可谓方兴未艾,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本文分析了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概念、要求、以及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的实现策略,旨在为今后的绿色生态住宅建设提供参考。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住宅设计从生存型逐步向功能型、舒适型转变,开始出现体现人文关怀、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理念的住宅。
绿色生态住宅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确保居住着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建成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
l 绿色住宅的基本概念绿色生态住宅不是一般人们认为的就是绿化较好的住宅,实际上较高的绿化率只是绿色生态住宅内容的一个方面,真正的绿色生态住宅的内函是全方位的立体环保工程。
“绿色生态住宅”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安排并组织居住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居住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同时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侯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舒适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它所代表的是多功能、环境好、科技含量高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把居住建筑共生共融于地域的自然生态平衡系统中,与自然共同自由健康地生长。
它是既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还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并具有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和闭合性良好循环的特征。
2绿色生态住宅的要求绿色生态住宅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是开发商不能随意自封的。
绿色生态住宅要求在能源、水、气、声、光和热环境以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等9个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1能源系统,应该避免多条管道入户,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冷热系统进行节能设计,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冬季室内温度处于20℃左右。
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细则

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细则(2020版)前言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50/T-039-2020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
为更好地施行《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50/T-039-2020,细化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评价的技术要求和判定依据,提高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的品质和质量,实现住宅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工作部署,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编写了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细则》(2020版)(以下简称《技术细则》),作为开展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评价的技术依据。
本《技术细则》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细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市建筑节能中心)参编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绿色建筑技术促进中心中衡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万科(重庆)企业有限公司重庆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建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斯励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筑巢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董勇、董孟能、龚毅、程丹、赵辉、杨修明、丁勇、王永超、张陆润、王智、董莉莉、韩幼玲、程吉建、郭长春、何丹、叶强、赵本坤、冷艳锋、杨丽莉、杨元华、李丰、田霞、陈进东、吴俊楠、姚清、皮璐、秦砚瑶、刘军、吴思睿、何开远、彭渤、王聪、贺磊、唐丹、左黎、胡萍、刘晔、陈杰、叶剑军、徐仁忠、边汤正、吴巍宇、郎建军、郭圣志、郭静、钱渝、曹路、张梅、刘颉、王徽审查专家:谢自强、况平、贺超、张智强、陈怡宏、向渊明、李全、姚加飞、童愚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1)3 基本规定 (2)3.1一般规定 (2)3.2评价与等级划分 (5)4 安全耐久 (11)4.1控制项 (11)4.2评分项 (22)5 健康舒适 (33)5.1控制项 (33)5.2评分项 (46)6 生活便利 (66)6.1控制项 (66)6.2评分项 (75)7 资源节约 (93)7.1控制项 (93)7.2评分项 (102)8 环境宜居 (127)8.1控制项 (127)8.2评分项 (137)9 提高与创新 (149)9.1一般规定 (149)9.2加分项 (149)附录A 绿色建筑条文及评价方法 (166)附录B 生态小区条文及评价方法 (188)附录C 生态小区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建设要求 (196)附录D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方式 (197)附录E 重庆市乡土植物推荐名录 (198)1 总则1.0.1 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评价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技术依据,更好地实施《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DBJ50/T-039-2020,制定本细则。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介绍(新)

小区内设有图书馆、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 施,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促进居民之 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PART 02
规划设计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总体规划布局
小区整体布局合理,注重空间 层次感和景观渗透,营造舒适 宜人的居住环境。
采用绿色生态理念,将自然元 素融入规划中,打造生态、环 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APP
提供专门的智能家居APP,方便居 民随时随地管理和控制家中的智能 设备。
物业管理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服务
通过物业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 报修、投诉、缴费等物业服务的
在线办理,提高服务效率。
数据分析与优化
对小区内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收 集和分析,为物业管理提供决策
支持,优化资源配置。
社区互动与沟通
完善的垃圾分类与资源回 收体系
建立了科学的垃圾分类制度, 实现了各类垃圾的分类投放、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 理。通过资源回收,减少了垃 圾对环境的负担。
提升了居民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 感,形成了人人参与环保的良 好氛围。
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
持续推进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
构建社区互动平台,促进居民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社区凝聚
力。
智慧安防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在小区内布设高清摄像头,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监控,保 障居民安全。
智能门禁系统
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实现小区出入口 的安全管理。
紧急报警系统
建立紧急报警系统,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居民可迅速报警并获得 及时响应。
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技术
绿色生态住宅

二、建设部发布的《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1 总则 1.0.1 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 ,加
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精神 ,参照世 界各国在住宅生态环境建设上所采用的技术及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特制定《绿色 生态住宅小区 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本《导则》实施的总体目标是 :以科技为先导, 以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体目标,以住宅小区 为载体,全面提高住宅 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 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
1.0.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以下简称为:生态小区)建设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建设 的总 体方针、政策,并符合地方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1.0.5 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考虑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废热资源等) 的使 用,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应达到一定的水平。使用常规能源时,应进行能源系统优化。
1.0.6 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考虑节地原则。 1.0.7 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约资源原则,尤其要注重节水技术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 1.0.8 生态小区建设应自始至终贯彻环境保护原则。 1.0.9 在生态小区的建设中,应注重推广使用适度超前、优化集成的技术体系和部品体系, 尤其是采用有关节能、节水的绿色环保技术和产品。 1.0.10 生态小区建设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0.11 生态小区建设应达到“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 中3A级商品 住宅环境 性能指标及有关的性能指标要求。
于1:7。 6.2.3 住宅楼梯间的公共照明应使用声控开关或延时开关。 6.2.4 小区道路、停车场上的车灯应避免车灯直射室内,不可避免时,应采取挡光措施
浅谈建筑舒适的生态住宅小区声环境

浅谈建筑舒适的生态住宅小区声环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增加,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生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建筑舒适的生态住宅小区声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声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因此如何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和管理声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的建筑设计往往忽略了声环境的影响,导致居民在住宅小区内面临着各种噪音干扰和不良影响。
随着绿色生态理念的普及和推动,人们对于建筑舒适性的要求逐渐提高,声环境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打造生态住宅小区的过程中,重视声环境的设计和改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建筑舒适的生态住宅小区声环境已经成为业界和社会的共识。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可以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2 问题意义背景介绍中提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中安家落户。
而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中噪音污染的不断加剧,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于建筑舒适的生态住宅小区来说,声环境的问题尤为重要。
声环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建筑舒适的生态住宅小区中,一个良好的声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如何有效地改善建筑舒适的生态住宅小区的声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建筑舒适的生态住宅小区声环境展开讨论,探讨声环境对建筑舒适的重要性以及声环境设计原则等内容,旨在寻找解决住宅小区噪音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建设优质的生态住宅小区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声环境对建筑舒适的重要性声环境对建筑舒适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个优质的声环境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绿色生态住宅
摘要:本文从绿色生态思想的由来入手,从生态住宅的组成要素,生态住宅的类型及特点两个方面,对绿色生态住宅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如何建设生态住宅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健康建设
进入21世纪,伴随中国住宅业的突飞猛进,“绿色生态住宅”这一概念开始引入国内,形形色色的绿色生态住宅涌现于全国。
然而如何定义绿色生态住宅?衡量标准究竟是什么?对这些问题认
识不清,就无法把绿色生态住宅这种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与急功近利的商业炒作区别开来,就难免出现一些见效于国际社会的错误思想。
一、绿色生态思想的由来
绿色生态思想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与人文主义不同,绿色生态思想观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再是自然界中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
绿色生态思想深刻地觉悟到:把人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一味地满足人的欲望,很可能违背生态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上述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伦理出发,生态思想认为要节制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掠夺性索取;要“恩泽鸟兽,惠及子孙”;要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今天,绿色生态思想已成为日益改变整个人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国际思潮。
绿色思想的广泛传播,促成了一系列国际环
保组织的成立,推动着国际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新世纪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现代住宅是从空间的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那么绿色生态住宅则是在现代住宅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的角
度关注人类的生活。
就其建造的基本要素而言,主要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房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2)房屋围护结构要有较好的御寒、隔热功能,门窗密封性能及隔音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3)供暖、制冷及炊烧等要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自然能源或再生能源,全年日照在2500小时以上的地区普遍安装太阳能设备。
(4)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给、排水系统普遍安装节水器具,1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小区,应当设置中水系统,排水实现深度净化,达到二级环保规定指标。
(5)室内装修简洁适用,化学污染和辐射要低于环保规定指标。
(6)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无裸露地面。
三、绿色生态住宅的类型
(1)生态住宅类主要提倡以艺术为本源,最大限度地开
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把这类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
术品去创造,去营造,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2)生态智能类主要是以突出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
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3)其他类型除以上2种外,还有生态宗教类、原始部落类、部分生态类、生态荒庭类住宅。
四、绿色生态住宅的特点——健康
绿色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
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而且,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另外,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
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
生态住宅要把健康落在实处。
房地产不是以卖地皮为最终目的,也不是以卖钢筋+水泥的房子为最终
目的,更不是以卖概念和环境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园为最终目的。
五、如何搞好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的宏观定位中,应从创造生态环境的空间规划布局出发,分析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阻止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应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应最大限度地利用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观生态场地;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应注重动物、植物的引进和生物多样性,创造真正具有良性生态效果的住区环境。
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条件和较强的生态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舒适,使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是基本的要求。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建造绿色生态住宅,不仅要尽量减少和高效利用如煤、电、水等不可再生资源,还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以及废弃物转换为能源如沼气等的回收利用。
随着新能源逐步普遍推广利用,特别是再生能源用于住宅建筑的降温、保温、隔热、采光、炊事以及其它家居生活管理设施的需要,必然促进人类生存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甚至影响住宅建筑的形体和空间的变革。
(3)营造住区的自然生态。
建设生态住宅,一定要注重研究住区内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各种生物之间是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据自然法则来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配置。
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营造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六、结语
面向21新世纪,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绿色生态住宅将是人类必然选择。
在住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高效节能材料,使建筑物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使人类的居住环境能体现出空间环境、生态环境、文化环境、景观环境、社交环境、健身环境等多重环境的整合效应,从而让人居环境品质更加舒适、优美、洁净,让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当代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丛书-居住区景观设计》,作者:章俊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居住区的规划建筑环境设计》,作者:田大方,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3、《中国民居—风水》,作者:孙景浩孙德元,上海三联书店.
4、《园林与庭院设计》,作者:张纵,机械工业出版社.
5、《中国城市住宅设计》,作者:曹善琪费麟,中国计划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