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物有机肥生产项目技术1
生物有机肥项目计划书

生物有机肥项目计划书
文字质量要求优秀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是基于生物有机肥料,建立有机肥料的生产线,以及研发具有新型性能的有机肥料,在物料、技术、工艺、设备、生产、经营、质量控制等方面拟实施技术改造,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一般而言,生物有机肥料具有营养物质丰富、能改善土壤质量、调整pH值、降低土壤酸性并保持其碱性,有助于土壤的抗旱性、抗冻性、抗病虫害,同时还可以帮助植物成长,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项目目标
通过该项目,建立起一条完善的有机肥料生产线,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研发出更多新型性能的有机肥料,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项目实施方案
1.物料方面:优化原料搭配,减少成本,提高有机肥料的养分含量;
2.技术方面:利用先进的化学工艺,研发新的有机肥料,以满足市场需求;
3.工艺方面:采用先进的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4.设备方面:采用高科技的设备,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率;
5.生产方面: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6.经营方面:通过网络及实体门店进行的销售,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成为了现代农业中的一种重要栽培技术。
它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能保护土壤环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施肥原理、施肥方法和优点三个方面介绍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
I. 施肥原理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基于一种基本的原理,即通过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为植物提供养分和能量。
这种转化过程通过微生物的活动完成,包括厌氧发酵和好氧堆肥。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为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从而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
II. 施肥方法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有两种:基肥施用和追肥施用。
基肥施用是将生物有机肥料直接施加到土壤中,以提供养分供作物长期吸收。
追肥施用则是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状态和养分需求,适时地追加生物有机肥料,以补充作物缺乏的养分。
III. 优点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生物有机肥施用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并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
2. 改良土壤环境:生物有机肥施用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
3. 促进作物生长:生物有机肥施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全面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和逆境能力。
4. 提高农产品品质:生物有机肥施用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的品质和口感,使农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
它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还能保护土壤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现代农业中广泛推广和应用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实施方案3篇

有机肥料亦称“农家肥料”。
凡以有机物质(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作为肥料的均称为有机肥料。
包括人粪尿、厩肥、堆肥、绿肥、饼肥、沼气肥等。
具有种类多、来源广、肥效较长等特点。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实施方案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实施方案1篇随着人们对生活衣食住行的绿色健康生态的高声呼吁,对追求有机健康生活模式的心情越来越迫切。
生物有机肥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一、农业养殖业、及种植业的背景及现状为满足城镇及周边居民蛋、肉、奶的需求,养殖业在近年来迅速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大批量养殖企业数量也迅速增加。
与此同时每天都产生的大量粪便给养殖场及其周边地区带来非常巨大的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据diao查,目前我国养殖场规模在鸡22000只,猪650头的小型畜禽养殖企业的数量占养殖总量的70%以上,而这些中小型养殖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不能对粪便进行处理利用,因此所造成的粪便污染成为国内养殖业污染的主要构成部分。
由于大量的粪便得不到及时处理,使苍蝇、蚊子大量滋生,一些有害菌群、bing菌也迅速繁殖,给养殖产业造成巨大威胁,使人和畜禽的健康存在潜在危险。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一项diao查显示,1999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达到19亿吨,是当年我国工业废弃物产生量的倍。
一些地区养殖总量已经超过当地土地负荷警戒值,大多数养殖场的粪便、污水的贮运和处理能力不足,90%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大量粪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加速了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
据有关专家估算,到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粪便的排放量将达到45亿吨,这些粪便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占用和污染农田、污染水体、产生恶臭并造成生物污染。
鉴于此,国家环保总局于2001年先后发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了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防治原则。
而国家环保总局同年发布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则提出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bing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
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生物有机肥是指以动、植物繁殖体及其分解产物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腐熟等过程制成的有机肥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物有机肥越来越受到农民和政府的关注。
本项目旨在建立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满足市场需求。
二、项目概述1.项目内容: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
2.建设地点:选址在农田周边,以方便原料的采集和后期产品的销售。
3.项目投资:初步估算总投资为50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4000万元,场地建设及基础设施投资5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500万元。
三、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升级,化肥的使用率逐年下降,而生物有机肥逐渐代替了化肥的使用。
市场需求量稳步增长。
2.竞争分析:目前生物有机肥市场竞争激烈,但是规模较大的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仍然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本项目采取创新的技术和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应对竞争。
四、投资分析1.投资规模:初步估计总投资5000万元。
2.投资回报期:按照年产10万吨的生产规模和市场价格,预计每年可以获利3000万元,投资回报期为1.7年。
3.资金筹措: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政府补贴等方式筹集资金。
五、经济效益分析1.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的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
2.年生产成本为2000万元,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设备及人员成本、包装运输等。
3.预计每年可以获利10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7年。
六、风险分析1.原材料供应风险:生物有机肥的原材料包括动植物繁殖体,需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2.市场波动风险:生物有机肥市场受农业发展和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变化。
3.技术风险:生物有机肥生产涉及到微生物发酵和腐熟过程,需建立规范的生产流程,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4.环境风险:生物有机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气味和废水,需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七、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根据市场需求、投资回报和风险分析,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生物有机肥项目计划书

生物有机肥项目计划书
内容有:
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业日渐受到重视,甚至成为城市发展计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
当前,农业部门正在开发新兴农业产业,以更高的效率实现
耕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有机肥的研发和应用,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成为目前农业部门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二、项目基本状况
1.项目目的:本项目旨在通过开发有机生物肥料,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立项机构:农业部。
3.合作机构:国家科技部、国家农业信息中心。
4.项目投资:3000万元
三、项目研究与实施
1.对现有有机肥料产品的研究:对实行有机肥料研发的成熟产品进行
全面研究,包括配方、应用效果、生产成本等,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
3.研发有机生物肥料配方: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出适合本地生态环境
的有机生物肥料配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友好度。
4.有机生物肥料的生产:根据研究结果,建立有机生物肥料的生产线,供应有机生物肥料产品。
生物有机肥项目生产工艺介绍

生物有机肥项目生产工艺介绍生物有机肥是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植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和复合酶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天然肥料。
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植物养分吸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农田种植、果园种植及花草栽培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生物有机肥项目的生产工艺。
一、原料准备阶段:1.原料采集:收集农作物秸秆、果皮、废弃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作为生物有机肥的原料。
2.废弃物处理:将原料进行粉碎、除杂等处理,去除大块废弃物和其他杂质,以提高发酵效果。
二、发酵前处理:1.原料调配:按一定比例将粉碎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混合,以获得更好的发酵效果和养分配比。
2.调节水分:根据原料的含水率,适量添加水分,保持原料的湿度在50%-60%左右,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过程。
三、发酵阶段:1.堆肥装填:将处理好的原料装填到发酵堆肥堆中,一般采用长条形或宽低状的堆肥方式,保证堆肥体内的通风性和湿度。
2.发酵调控:通过翻堆、覆盖薄膜等方式,控制堆肥堆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性,促进有机废弃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分解,促使养分的释放。
四、发酵后处理:1.发酵期控制:一般情况下,堆肥发酵周期为30-45天,根据堆肥的温度、湿度和臭气等指标来控制发酵的过程,确保堆肥达到合理的发酵程度。
2.粉碎和筛分:将已经发酵完成的堆肥进行粉碎和筛分处理,去除大块和不利于肥料均匀施用的杂质,保证肥料的质量和均匀性。
3.错峰入库: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堆肥和成品肥料的入库,避免存储期过长造成营养损失。
五、包装与销售:1.包装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一般采用编织袋、塑料袋等方式进行包装,并进行标注、防潮和防虫处理。
2.销售渠道:生物有机肥可以通过农资经销商、农田直销、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同时也可以与农产品和果蔬一起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
以上介绍了生物有机肥项目的主要生产工艺,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出优质的生物有机肥产品,为农田种植提供高效、环保的肥料。
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实施方案

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必要性生物有机肥是一种由生物质废弃物制成的有机肥料,其特点是氮、磷、钾含量高、微量元素齐全、有机质含量高、水分保持能力强,是一种优质、高效、安全的肥料。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化肥生产、使用方式也逐渐受到了质疑。
而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新型肥料,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因此,开展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具有深远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项目规划和建设规模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规模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1、选址:生物有机肥加工企业选址应该考虑到回收原材料(如秸秆、菜渣等)的方便性,同时要考虑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成本(如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等)。
一般来说,生物有机肥加工企业应该选择废弃物产生较多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2、生产线: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的生产线可以按照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益分为几个不同的生产线,主要包括:原材料处理线、发酵生产线、粉碎混合装袋线等。
生产线的规模应该从企业的生产需求出发,结合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来综合考虑。
3、设备:生物有机肥加工企业需要的主要设备包括原材料粉碎机、调和机、发酵罐等。
根据企业的生产量和产品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设备。
三、项目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的投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场地选址费用。
2、设备设施费用。
3、生产原材料采购费用。
4、员工工资及福利费用。
5、生产流通及宣传费用。
6、备用金。
通过投资额除以开车成本再乘以12个月来计算年利润,可以大致预测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的经济效益。
四、项目管理和运营1、企业管理:企业应该按照“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精益求精、诚信守约”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维护企业的“良心品质”。
2、生产流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环境温度、pH值、水分等,确保发酵质量。
3、产品销售:企业可以选择通过强大的销售团队,建立客户信任、优质服务、低廉价格的形象,将产品销售到当地的农业、园林、环保等市场。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固肥)

新疆西域牧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固体肥)西域牧歌农业科技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模式,结合沼气生态模式,建立有机肥厂,利用猪粪便及农作物秸杆为原料,运用生物发酵技术,经科学加工处理(厌氧杀菌、生物发酵、陈化、添加菌剂、辅料、造粒、干燥、成品),制成具有品质优良、肥效稳长的绿色、环保高效生物有机肥料。
整个工艺流程可以简单分为前处理、一次发酵、后处理三个过程。
前处理:猪粪水进过固液分离,将固体肥料运到堆场后,送到混合搅拌装置,加入腐熟菌、粉碎后的植物秸秆,并按原料成分粗调堆肥料水分、碳氮比,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一次发酵:将混合好后的原料用装载机送入一次发酵池,用曝气风机从发酵池底部往上强制通风,进行供氧,同时采用机械堆肥发酵采用翻抛机,2天左右进行一次翻堆,并补充水分(主要以厂内有机沼液为主),控制发酵温度在50℃~75℃,进行有氧发酵,本次发酵周期为10-20天,出料后陈化10-20天,陈化好的料准备进入下一工序。
后处理:陈化后的物料湿度在25%,物料通过自动皮带称重系统,将主料、辅料、复合菌剂通过计量配比混料搅拌将各种物料搅拌均匀。
物料通过皮带送至前端筛分机,合格的物料通过输送带进入挤压造粒机,筛分下的粗料进入粉碎机粉碎后返回到造粒机继续造粒。
(造粒机出料温度在60℃-80℃、湿度在20%、粒径为4mm),成品送入由沼气燃烧热风炉组成的垂直立式烘干机进行烘干,再经过后端筛分,成品进入称重包装码垛工序,筛分不合格的物料返回造粒机前端,继续造粒。
成品进行分装,入库销售。
企业生产规范准则符合一下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2、《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NY884-2012;3、《有机肥》国家标准NY525-2012;4、《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标准》国家标准NY1110-2010基本依据。
5、《杂菌率》国家标准NY/T2321-2013;6、《酸碱度》国家标准NY/T2321-2013;7、《有毒有害物质》国家标准NY/T1978-2010;8、《大肠杆菌群》国家标准GB/T19524.1-2004;9、《蛔虫卵死亡率》国家标准GB/T19524.2-2004;10、《有效活性菌》(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NY/T23212013;生物有机肥工艺流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活性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项目建议书2004年4月一、高活性生物有机肥生产项目产生背景1.生物有机肥的定义生物有机肥是根据根际土壤微生态学和植物营养生理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微生物肥料。
它是以特定的多功能微生物活性菌(解磷菌、解钾菌)为核心,以优质肥料型有机质为载体,再配以少量的无机养分及微量元素合理组合,采用先进的工艺加工技术而成的具有无污染、无公害,适于发展绿色食品的新型肥料。
这种新型生物肥料既能向农作物提供养分又能向作物根际土壤中引植有益微生物优势群体,达到肥田壮菌、促生防病、优质高产的目的。
2.推广应用高活性生物有机肥的意义在我国,化学肥料的推广对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多年来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不足,各类养分比例失调,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化学肥料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公害。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农田土壤,1972年国际上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 以推动无公害健康食品的生产和监测。
1989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提出有机农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和自然体系协作,保证有足够数量有机质返回土壤,以促进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循环,达到保持和增强土壤长期肥力及其生物活性的目的。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高产优质农产品和卫生健康食品已成为当前社会和农业生产中的迫切需求。
为此,农业部于1990年召开了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以推动无公害健康食品的开发生产。
这次会议在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中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
国务院关于开发绿色食品的文件指出:“开发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体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都具有深远影响”。
国务院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推广“生态农业”。
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产无污染“绿色食品”,农业生产中的施肥技术必须进行改革,即合理施用化肥,走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发展之路,而生物肥料更应大力提倡和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下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环境资源保护和人民生活健康水平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个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使用,大力发展生物有机肥的时代已经来临,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农业发展中,化肥正被生物肥、生物有机肥等新型高效的无公害、无污染绿色肥料所取代。
在当前的“世界贸易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业产品,要与西方国家和世界其它国家农产品进行竞争,其首要前提,就是要推广实施“绿色无公害”肥料,将农作物的“粮食”——绿色无公害肥料,进行大张旗鼓的推广、实施。
这不但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加入“世贸”以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一个最大、最迫切的问题。
北京市政府日前宣布:农业污染已成为北京市区的最大污染。
而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则是化肥、农药和水源污染。
整治农业污染已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任务。
对此,北京市政府决定,由2001年开始,对北京农业的污染进行彻底整治。
同时对外地各省市供应北京的粮食、蔬菜、畜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一律实施化肥、农药、激素等污染指标检测,对达不到“绿化”标准的产品,一律取消进京销售资格。
这一举措,相信很快将会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效法实施。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借助高科技手段,寻求新的肥源,其中微生物肥料是研究的重点。
随着微生物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农业科学家普遍认为,肥料要向高效、复合的方向发展,即应寻求一种新型生物肥,不仅将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使用,而且要将化肥,微生物肥和有机肥结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以建立良性农田生态循环体系和作物营养综合体系,充分利用土壤潜力,达到使作物增产增收最佳效果。
高活性生物有机肥是结合国内外农业发展状况和将来肥料的发展趋势,总结吸收了我国微生物肥料几十年发展的先进成果,采用多种高效活性菌株,开发生产了代表我国微生物肥料先进水平的高活性生物有机肥。
此种肥料是一种多元的新型微生物有机复混肥,除有高效的解磷、解钾活性微生物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
它既有无污染、无公害,肥效持久,壮苗抗病,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又能克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弊端。
为农业开拓新肥源,改革施肥技术,为发展我国的“两高一优”农业做出贡献。
二、设计思想生物有机肥是根据土壤微生态学原理和植物营养生理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的。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物质组成的主体,既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又是植物无机营养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是土壤供肥、保肥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和防止土壤板结的必要成份。
微生物是土壤中活的有机体,是转化土壤肥力不可缺少的活性物质。
土壤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释放,氮素固定等土壤肥力形成和发育过程。
因此,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能够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特别是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态区系的微生物活性对植物根部营养更为重要。
在根际施用微生物肥料,可增加根层土壤中有益菌类的数量和活性,生物有机肥含有大量有机物可供有益菌类生长繁殖,能有效促进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态区系内有益菌类的活性。
这就是施用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料提高土壤肥力的科学原理。
高活性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在其发酵和土壤内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能够降解土壤中无效营养为有效营养,直接供作物吸收利用,产生肥料效应,同时会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激动素等生理活性物质物质,这些物质在与植物根系接触后,会刺激作物生长,调节作物新陈代谢,从而产生增产效果。
生物肥中的微生物在植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形成优势菌,抑制和减少了病原菌的繁殖机会,有的还具有拮抗病原菌的作用,起到了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生物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一定量的速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养分比较全面。
其中的有机质通过微生物活动后,可不断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因而肥效持久。
丰富的有机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展,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璄。
根据上述思路研制的高活性生物有机肥用于一般农田既能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又可疏松土壤,增强地力,防止土壤板结。
促进土壤肥力的良性循环,比单纯施用化肥更为优越,如用于生产“绿色食品”则更为适合。
施用高活性生物有机肥可以避免过量使用氮素化肥,是保证绿色食品丰收的复合生物肥料,是名符其实的环保型肥料。
三、技术路线高活性生物有机肥研制的技术路线是以土壤有益微生物(包括解磷、解钾作用和刺激作物生长抗病功能的菌类)为核心活性肥源,有机、无机物质和微量元素为基质载体组成的复混生物活性肥料。
其中微生物核心部分和基质载体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肥力条件因地制宜组配。
高活性生物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基质和载体也可因地制宜选用不同原料,长年施用化肥的土壤板结地区,可选用富含有机质的泥炭(草炭)、塘泥、河泥、垃圾污泥、禽畜粪、页岩、煤矸石、燃煤灰、农副产品废弃物等为基质,高温杀菌后加入经液体深层发酵而制成具有特定功效的微生物菌剂,依据科学原理进行配方,经制粒烘干筛分而制成的颗粒肥料。
微生物肥料菌种是耐高温干燥的产芽孢菌类,除有机质和微生物外,还可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条件配加少量速效化肥和微量元素。
缺氮地区需加入少量速效氮肥,缺锌、钼地区加入相应微量元素。
加入少量无机肥的生物肥料,与有机肥源及微生物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不会造成化肥残留公害,此种生物肥料不仅适合于一般农田施肥,更适合“绿色食品”生产用肥。
四、立项依据与项目状况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生产资料。
然而,我国多数地区因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已使土壤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以及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过多施用单质化学肥料,已使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肥力供给能力下降,土壤板结加剧,根际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群大量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产品品质造成了污染,使产品难以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
随着微生物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普遍认为,肥料要向高效、复合的方向发展,寻求一种能将有机、无机和微生物肥料整体优势集于一体的新型生物复合肥。
此项内容在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国家环保局《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以及国家计委、科技部《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等相关文件中,均有重点阐述。
而高活性生物有机肥则是顺应肥料这一发展方向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高活性生物有机肥经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已于2002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属国家优先贷款扶持、重点推广的高科技农业生产项目。
五、高活性生物有机肥的特点和优势1、营养元素全,肥效持久,能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高活性生物有机肥”为全营养元素肥料,不仅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氮、磷、钾三大要素,而且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多种中量、微量元素和多种有机化合物,同时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
是一种既有速效,又有长效,既能全面满足农作物的营养需要,又兼有保水、保肥、缓释、改良土壤、生物活化和生物防治等作用的新型高效生物有机肥。
配方新颖独特,具有化学肥料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2、改善作物品质,降低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本产品施用于长年使用化肥的农田,对消除土壤板结,恢复地力等效果尤佳。
经多年田间肥效对比试验证明,与同基质化肥相比,粮谷作物、果树等增产幅度10%-15%,平均为12%;蔬菜增产幅度15%-26%,平均为20%。
施用此肥,可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各种水果可提高含糖量2-5度,提高果实着色指数,果皮薄、口感好,对蔬菜品质也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并明显降低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
生菜实验硝酸盐含量,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为342﹒6mg/kg,比化肥降低80mg/kg。
施用生物有机肥还可提高蔬菜体内Vc、还原糖含量,降低重金属的含量。
3、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长期施用化肥,使化肥的利用率仅有30%,大量的肥料随雨水淋溶而进入地下水或流入江河湖泊,造成环境污染。
生物肥料不仅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
4、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中低产田改造生物有机肥中富含的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育,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5、抗旱保水,增强作物抗逆性高活性生物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可调节作物气孔的开放度,这些物质与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协同作用,能够提高作物的综合抗御能力,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增强作物抗病耐寒和抗倒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