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疗效观察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美罗培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危急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婴儿死亡或长期神经系统并发症。
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的研究,以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目的:
1. 评估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
2. 观察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安全性。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至2021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范围为0-28天,平均年龄为12.3天。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美罗培南治疗,剂量为30-60mg/kg,每8小时一次,持续7-14天。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发热时间、神经系统表现、脑脊液改变、细菌培养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研究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平均发热时间为3.5天,最长发热时间为7天。
治疗后,90%的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没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为70%,菌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
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美罗培南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及时给药,患者的发热时间明显缩短,并且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美罗培南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由于脑膜炎病情的严重性,本研究并未设置对照组,因此无法与其他抗生素进行直接比较。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化脓性脑膜炎是儿童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急性细菌性感染之一。
针对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技术不断提高,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方法被广泛采用,但其治疗难度依然很高。
美罗培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
本文旨在探究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的新生儿(<28天),临床上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入组标准:临床症状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标准;脑脊液涂片及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未使用其他抗生素;参加研究时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同意提供信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接受标准化的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方案,包括美罗培南、头孢呋辛及庆大霉素,其中美罗培南剂量为20-30 mg/kg每14-24小时一次静脉注射,维持疗程2周,病情稳定后转口服头孢呋辛。
治疗期间进行血培养、脑脊液培养、血常规等检查,1个月内随访观察疗效。
判断标准1.体温正常,神志恢复正常,症状消失1周以上,血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细胞、蛋白含量及糖浓度已较术前恢复正常。
2.疗效不佳:经治疗病情无好转,或体温持续发高。
3.死亡:死亡。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5例新生儿,其中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14.3±6.5天。
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疗程1-3周,平均2.1周。
观察期内,49例患儿治愈,4例治疗无效,2例死亡。
治愈率为89.1%,有效率为92.7%。
治愈时间平均为15.2±2.8天,有效时间平均为18.5±3.5天。
结论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来验证该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和不当使用,对于预防病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管膜炎疗效观察

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管膜炎疗效观察目的:就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管膜炎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51例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管膜炎患儿,本组全部患儿都符合脑室管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且经3-5天常规静脉使用抗生素疗效不佳,病情进展。
51例患儿依家属依从性分为两组,全部患者都先行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所选用的种类基于病史情况进行选择,如头孢菌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等。
实验组经家属知情同意,在此基础上鞘内注射1~2 mg/次地塞米松+5~10mg/次万古霉素或头孢曲松(罗氏芬)+5ml生理盐水,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2-5次。
对照组为不同意鞘内注射患儿。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脑脊液血细胞降至正常时间、周围血象降至正常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都明显更加短一些,病死率明显降低,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 0.05)。
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都先行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所选用的种类基于病史情况进行选择,如头孢菌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鞘内注射1~2 mg/次地塞米松+5~10mg/次万古霉素或头孢曲松(罗氏芬)30~50mg/次+5ml生理盐水,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2-5次。
对照组仅静脉用抗生素治疗[2]。
1.3疗效评价由于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脑室液(合并脑室管膜炎者)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周围血象、体温四项指标呈正相关,故疗效评价指标选这四项指标,远期疗效指标选为后遗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3]。
2结果2.1 两组间各项疗效指标比较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脑脊液血细胞降至正常时间、周围血象降至正常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都明显更加短一些,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 < 0.01)。
表1两组间评定指标至正常所需平均天数的比较(d,± s)组别n 体温平均住院天数周围血WBC 合并脑室炎者脑室液WBC 脑脊液WBC℃天109L-1 /㎜3 /㎜3实验组267.2±2.5 11.3±4.3 8.6±3.5 11±4.6 9.6±3.3对照组25 16.4±3.719.8±5.8 16.5±4.2 10±4.8 18.7±5.2t 14.6 8.4 10.2 0.5310.5p P<0.01 p<0.01 p<0.01 P>0.05 p<0.012.2 随访2年,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出现后遗症情况,实验组出现神经性耳聋1例、精神发育迟滞1例、癫痫1例、语言障碍0例、运动障碍1例,死亡病例1例;对照组出现神经性耳聋3例、精神发育迟滞2例、癫痫1例、语言障碍1例、运动障碍1例、死亡病例2例。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新生儿感染疾病,其病程急剧并且致死率较高。
目前,对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仍然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评估美罗培南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共收集了2010年至2015年期间住院的10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美罗培南治疗,其中有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美罗培南治疗,并接受了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另外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其他治疗方法但未使用美罗培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6%,对照组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发热和脑脓肿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呼吸窘迫、精神异常和发作性抽搐的频率和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
美罗培南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
其治愈率高、发热、脑脓肿吸收时间短、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美罗培南的使用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及婴儿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出生后前三个月的新生儿,发病急剧,病情变化迅速。
该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临床症状包括高烧、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
目前,对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治疗,然而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传统抗生素已经失去对某些致病菌的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危重病情,常常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
当前常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探讨美罗培南在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2. 正文2.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需要包括研究设计、研究对象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内容。
我们采用了回顾性研究设计,通过分析医院档案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来观察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我们选择了符合以下标准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1)年龄在28天以内的新生儿;2)患有化脓性脑膜炎并接受美罗培南治疗;3)完整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可供调阅。
在观察指标方面,我们主要关注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体温下降时间、白细胞计数变化等临床指标,并追踪并记录患者的随访情况。
治疗方案上,所有患者均接受美罗培南治疗,剂量和疗程根据临床情况进行调整,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我们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情况,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验证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2.2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年龄范围为0-28天的新生儿。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一、研究对象本次临床观察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儿科病房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
年龄范围在28天以下,年龄最小者10天,最大者28天,平均年龄13.5天。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了详细的临床检查及相关检验,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并符合美罗培南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入选。
二、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美罗培南的治疗。
美罗培南的给药剂量为20-40mg/kg·d,分次静脉滴注,每日3次,疗程一般为14-21天。
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临床观察指标1. 临床疗效:观察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并根据国际脑脊液感染治疗标准对症状进行评价。
2. 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指标。
3. 不良反应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
四、结果1. 临床疗效:80例患者中,治愈49例,好转24例,无效7例。
治愈率为61.25%,总有效率为92.5%。
2. 实验室指标:治疗后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及炎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敏感菌株占绝大多数。
3. 不良反应观察:治疗期间,5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疹等,均及时处理并未影响治疗进程。
六、结论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及较好的安全性,可以作为该疾病的一线治疗药物。
由于本次观察的样本量有限,且仅进行了单组观察,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仍有待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行验证。
希望未来能够开展更多相关研究,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临床依据。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疗效观察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等情况。
方法选取从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5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治愈13例,好转9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或者转院2例,死亡1例。
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前驱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反复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检查等,早期及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积极将颅压等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疗效;不良反应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of new born)以下简称化脑,是新生儿期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
化脑是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本病常继发于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由于颅内压增高出现晚,患儿常缺乏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较困难,不能及时进行早期诊断,患儿病死率高,并发症较多,后遗症较严重。
所以如何积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进行治疗成为提高本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关键。
本文对从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25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等情况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5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25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中有男13例,女12例;胎龄<37周5例,胎龄>37周20例;患病的日龄出生<7 d的患儿有16例,>7 d但<d的患儿有5例,>d但<28 d的患儿有4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1 d;围产期的不利因素:宫内窘迫的患儿有3例,胎膜早破的患儿有11例,产时窒息的患儿有5例,羊水污染的患儿有6例发病;主要临床表现:发热的患儿有13例,惊厥的患儿有5例,拒乳的患儿有2例,反应低下的患儿有12例,呕吐的患儿有8例,激惹的患儿有4例,体温不升的患儿有3例,黄疸的患儿有10例,肌张力增高的患儿有6例、下降的患儿有3例,原始反射减弱的患儿有16例,颈强直的患儿有8例;实验室辅助检查:所有疑似败血症和化脑的患儿均立即进行CSF检查,CSF的外观一般为淡黄色,微混或浑浊,有的患儿CSF可见黏稠脓性改变;本病发病特点:全年均可发病,并无明显季节性。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32例疗效观察

有资料显示 ,小儿化脑在常规 治疗下 1 王慕邀 . 儿科 学 第 5版 . 京 :^ 民卫 北 加用川芎 唪注射液后其疗效明显提高 ,疗
在广泛的脑血管 痉挛 ,血管 内膜下炎 症 , 重者可有血管壁坏死而出血 ,若发 生脑血
现并发症均予常规 治疗 。 14 疗 效判定 :显效 :治疗 1 内达到 . 5天 治愈标准 ;有效 :治疗 1 ~3 6 0天达到 治 愈标准 ;无效 :治疗 3 0天以上 达不到 治 愈标 准或治疗 1 周病情无好转或加重需改 为其他治疗方案者。 15 统计学方法 :两 组疗效 比较用秩 和 . 检验 ,并发症 比较用 检验 ,疗 程 比较
查脑脊液 常规及培养 ,正常者视 为治愈 , 异常者根据脑脊液情 况随 时复查 ;一旦 发
2 3 两组患儿治疗 天数 :甲组为 (6 6 变性 ,改善檄 循 环 ,拮抗 c2 . 1 .5 a 内流 ,抑 ±24 )天 ,乙组为 (3 0 .8 1 .0±2 5 )天 , 制 自由基 生成 ,并有抗 纤维化 作用 [ .2 卜 。 两组间差 异有显 著性意 义 (£=5 5 ,P 在小儿化脑治疗 中降低脑损伤 ,起到提高 .3 < 0 o ) . 1。 疗效 、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3 讨论 参考 文献
维普资讯
40 ・ 1
Chn s n r l rci , M a 0 2, Vo. i eeGe ea a t e P c y2 0 15No. 5
・
全科 临床荟萃 ・
川 芎嗪 注射 液 治 疗 小J  ̄N- 脑 膜 炎 3 L 性 2例 疗 效观 察
2。 )
体征变化 以及并发 症发生情况 ;治疗 第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等情况。
方法选取从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5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治愈13例,好转9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或者转院2例,死亡1例。
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前驱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反复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检查等,早期及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积极将颅压等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疗效;不良反应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of new born)以下简称化脑,是新生儿期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
化脑是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本病常继发于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由于颅内压增高出现晚,患儿常缺乏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较困难,不能及时进行早期诊断,患儿病死率高,并发症较多,后遗症较严重。
所以如何积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进行治疗成为提高本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关键。
本文对从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25
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等情况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5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25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中有男13例,女12例;胎龄37周20例;患病的日龄出生7 d但 d但30个/mm3,以多核白细胞为主糖含量明显降低,蛋白含量显著升高;csf细菌培养呈阳性或涂片上可见细菌。
④脑脊液阴性或细菌培养阴性,但有前驱感染史,有高颅压临床表现,排除颅内出血等其他高颅压病变应按新生儿化脓性脑膜治疗并严密观察[1]。
13治疗方法一般常选用能快速通过血脑屏障的敏感抗生素进行
静脉滴注,对于病原菌不明确前一般是选用头孢哌酮钠100~200 mg/(kgd)或者头孢噻肟钠100~200 mg/(kgd)加加苯唑青霉素钠50~100 mg/(kgd)分2次进行静脉滴注;对于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化脓性脑膜炎一般会选用美罗培南10~40 mg/(kgd)进行静脉滴注;待明确患儿的病原菌后按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并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即一般是以控制惊厥和脑水肿、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
给氧、改善通气、纠正酸中毒纠正低血糖;保持血压稳定,保证充分的脑血流灌注等,其中早期足量、短程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05~1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
所有患儿均在用药治疗的第3天、第天复查csf常规生化检查,以判断治疗效果,以便及时换用有效抗生素。
2结果
治愈13例,好转9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或者转院2例,死亡1例。
3讨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继发于新生儿感染所致的败血症,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但是早期诊断和治疗又是本病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般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较高。
对患儿有发热或体温不升,拒乳、精神反应差、黄疸、前囟紧张以及末梢血白细胞增高等症状[2],而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时要及时进行csf的检查,以早期诊断。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缺乏典型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出现较晚,其肌肉不发达,肌力和反应均低下,颈强直更少见[3]。
故对于疑似中枢系统感染的患儿,尽早做csf检查,此为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金指标。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易感因素为:败血症、围产期因素(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产时窒息等)、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与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4]。
抗生素治疗原则为求用药24 h内杀灭csf中的病原菌,一般选择对病原菌敏感且能高浓度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进行治疗[5]。
总之,本研究回顾性研究了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得到了早期、足量、足疗程为其治疗的主要原则。
另外及早、短疗程、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积极对症、支持治疗也是提高本病治愈率,降
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9354.
[2]杨胜超,董通,徐瑞贤,等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374.
[3]杨祖钦,刘青梅,林振浪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体会.浙江实用医学,2009,4():0.
[24]王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25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7):4243.
[5]罗华春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1,27(3):4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