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化脓性脑膜炎

合集下载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超高脑脊液白细胞数1例报告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超高脑脊液白细胞数1例报告

[ ] 白汉 玉 .化脓性 脑膜 炎 [ ] 3 J .中 国临床 医生 ,05 3 2 0 ,3
( 1 :2 1 ) 1.
[] 秦 4
炯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 ] J .中华 医学信
息 导 报 ,04 1 )2 . 2 0 (3 :1
[ ] 诸福 棠 .化脓 性脑 膜炎概述 .实用 儿科 学 [ .第 7 5 M]
与化 脑预 后有 关 的 因素 。
障功能也差 , 多数化脑 由于体内感染灶的致病菌通过血行播散
至脑膜。临床表现多数起病急 , 发病前数 日常有上呼吸道感染
或 胃肠 道 症 状 、 感 染 中毒 症 状 、 热 、 全身 高 头痛 、 神 萎 靡 、 乏 精 疲 无力 、 关节 酸痛 、 肤 出血 点 、 斑 或 充 血 性 皮 疹 等 。神 经 系 统 皮 瘀 表 现 : 刺 激 征 、 内压增 高 、 脑膜 颅 惊厥 、 识 障碍 、 灶 体 征 。 由 意 局
吉林 医 学 2 1 00年 1 月 第 3 卷 第 3 1 1 l

59 6 3・
小 儿化 脓 性 脑 膜炎 超 高脑 脊 液 白细胞 数 1例 报告
祝 贺 ( 吉林 省 长 春市 儿 童 医院 , 林 吉 长春 10 6 ) 30 1
[ 键 词 ] 化脓 性脑 膜 炎 ; 脊液 白细 胞 数 关 脑
1 病 历 摘 要
脑脊液常规检查 : 典型 的化脓 性脑膜 炎脑脊液 急性期 压力增 高、 外观浑浊多呈米泔样 ; 白细胞总数 明显增 多 , 可达 300X 0 1 L以上, O/ 分类急性 期 以中性 粒细胞 为主 , j 糖含量 明显降 低, 常在 11m o . m l/L以下 ; 白质含 量增 高 , 蛋 多在 1gL以 /

幼儿脑部疾病 (3)

幼儿脑部疾病 (3)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作者:吴惠兰作者单位:317000 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儿内科【关键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简称新生儿化脑)是新生儿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是降低新生儿化脑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对本院2006年1至8月42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化脑的患儿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2例新生儿化脑,占同期住院新生儿总数的4.8%。

其中男31例,女11例;胎龄≤37周8例, > 37周34例;剖宫产13例,经阴道分娩29例。

患儿病时日数< 4d 3例, 4 ~7d 18例, 8~14d 2例, 15~28d 19例。

住院天数1~39d。

农村32例,城市10例。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发热39例,拒乳34 例,嗜睡、反应低下27 例,惊厥23 例,呕吐22 例, 前囟门饱满、紧张19例,少吃、少哭16 例, 肝脾肿大12 例, 肌张力增高11 例,黄疸6 例, 肌张力下降5例,青紫4 例,颅缝裂开1 例。

1.2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WBC < 10 ×109 /L 5 例, ( 10 ~15) ×109/L 9例, (15~20) ×109 /L 17例, > 20 ×109/L 11例。

N > 60% 38例, HGB < 120 g/L 13例,PLT < 100 ×109 /L 2例。

血培养结果2例阳性,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 42例脑脊液外观呈清亮、微混或混浊,同时伴有黄疸者呈淡黄色,WBC(20~100) ×106 /L 19例, (100~1000) ×106 /L 20例, > 1000 ×106/L 3例, 其中N 60% ~70% 13例,70%~80% 17例,> 80% 9例,L>85% 3例。

儿科学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

儿科学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

严重性
免 疫功 能低
血脑屏 障功能 差
发病率高 预后差 后遗症多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
脑膜炎 肺炎双 流感杆 双球菌 球菌 菌
国内 (1093例)
国外 (401例)
1/3 23.2%
22% 21.4%
9.1% 37.9%
草绿色 金黄色 大肠杆 链球菌 葡萄菌 菌



5.7% 5.5% 6.3%
•严重者出现惊厥、前囟饱满、布氏征阳性时重要体征。
临床表现 • 中枢神经系统症候群
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期
•起病隐匿,常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 •较常见的情况是出生时婴儿正常,数日后 出现肌张力低下、
少动、哭声微弱、拒食、呕吐、黄疸、发绀、呼吸不规则等非特异
性症状。查体仅见前囟张力增高,而少有其它脑膜刺激症 。 •惟有腰穿检查脑脊液才能确诊
临床表现
• 脑膜刺激征
– 颈项强直 – 克氏征 – 布氏征
临床表现 • 中枢神经系统症候群
化脓性脑膜炎
儿童时期
•发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食欲不振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起病时神志一般清醒,病情进展可发生嗜睡、谵妄、惊厥和昏迷。 严重者在24小时内即出现惊厥、昏迷
•体检可见患儿意识障碍、谵妄或昏迷、颈强直、克氏征与布 氏征阳性。 •皮肤出血点多见于流脑
请给予合理的检查并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定义
• 中枢感染 各种病毒、细菌 或其他微生物通 过各种途径入侵 脑实质或脑膜而 引起的颅内急性 感染
定义 •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 病毒性脑炎 (Viral Encephalitis)
• 病毒性脑膜炎 (Viral Meningitis)

最新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及医治标准流程

最新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及医治标准流程

化脓性脑膜炎(2021年版)一、化脓性脑膜炎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ICD-10︰)。

(二)诊断依据。

按照卫生部“十二五”计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儿科学》第8版(卫生部“十二五”计划教材,主编王卫平,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发烧、头痛、精神萎靡、疲惫无力等。

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可有惊厥、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或感觉异样等。

2.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脑脊液外观浑浊,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在500-1000×106/L以上,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蛋白质明显增高;涂片、培育可发现致病菌。

(三)医治方案的选择。

按照卫生部“十二五”计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儿科学》第8版(卫生部“十二五”计划教材,主编王卫平,人民卫生出版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1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国卫办医发〔2021〕43 号)。

1.病原医治: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遵循初期、足量、足疗程、敏感、易透过血脑屏障的原则。

2.一般及对症医治: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

保证足够液体量、热量及电解质。

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颅内高压时给予20%甘露醇,应用进程中注意对肾脏的损伤。

3.重症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映,降低颅内压,减少炎症粘连,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4.并发症的医治。

(四)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化脓性脑膜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置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育、抗酸染色、墨汁染色+涂片等;(3)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凝实验、血糖;(4)血培育、CRP、PCT;2.按照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气分析、遗传代谢病筛查、自身免疫检查。

64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64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1 . 助检查 3辅
1 .血常规 : .I 3 白细胞< x 0L3 ,4 1) 19 9例,1~0 X 4 l ̄ 例 (— 0 × oL1 / (O2 ) 1札 3 例 ,2 x0 1 例 。 中性 粒 细胞 比值 >0 1 例 。 O 1 >0 1礼 1 8% 9 1. .2血电解质 :血 清钠离子浓度< 3m o L1 例 (81%) 3 10 m  ̄ 8 2. 3 ,
宁夏石 嘴山市 第一人 民 医院(500 7 30 )
21年 l月 2 01 O 2日收稿
'J化 脑 临床 以发热 、 吐 、 痛及 精神 改变 等症状 、 膜刺 bL 呕 头 脑 激征 和脑脊 液 改变 为特 征I 本 组病 例 以发热 、 、 l 】 。 抽搐 呕吐 、 痛为 头 主要 症状 。 常见致 病 菌有 脑膜 炎双球 菌 、 肺炎链 球菌 、 嗜血杆 流感 菌等 。小儿 化脓 性 脑膜 炎起 病 多较 急 ,S C F常规 检查是 确诊 的依 据 ,S 培 养是 诊 断化 脓性 脑膜 炎 的金 标 准[ CF 3 1 。而本 组 5 例 患儿 2 行 C F培养 , 3 S 仅 例阳性 , 其中 1 例为肺炎球菌 , 例为金黄色葡 2 萄球菌, 低于文献报道值 S 。C F培养费时长 , 不能起到早期诊断 的 目的 , 因此需 根 据患儿 临 床症 状 、 征 , 体 同时结 合脑 脊液 典型改 变做 出诊断 。典 型化 脓性 脑膜 炎 C F 力高 , S压 外观混 浊 , 白细胞> l0x OL 以中性 粒 细胞 为 主 , 含 量低 , < . m l , 至测 O 0 lq , 糖 常 1 m o L甚 1 / 不 出 , 白含 量增 高 , 蛋 多在 1 g ./ O L以上 发 病早 期 C F可正常 。 。 S 近 年 由于抗生 素 的广泛 应 用 , S C F可呈 不典 型改 变 。这可 能与 不合 理地使用抗生素导致化脑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不典型 ,尤其是 C F 果不 典型 有关 。有报 道 指 出 , 抗生 素治 疗对 于 C F中 S结 虽然 S 白细 胞数 有 明显 影 响 , 对糖 及 蛋 白质 含量 影 响不 大i 因此 , 但 6 1 , 临 床医师分析 C F结果时应综合考虑 C F常规及生化 ,而不能因 S S 为 白细胞 数正 常或者 较 低就 轻易放 弃 对化脑 的诊 断 。 本组脑 脊液 白细胞 总 数 > 0 x0 L4 50 lq 8例 (8 9 )总 蛋 白定 量 ≥11 0 7. % , 6 . L 5 例 ( 1 7 )葡 萄 糖 定 量 < . m o L4 8. % , 9 2 4 m l 9例 (03%)符合 化 脑 2 / 8. 3 , 典 型 C F特点 。本组 病 例血 钠降 低 占 1 例 ( 2, %) 急 性化 S 8 占 81 。 3 脑 时 出现低 钠 血症 的机 制 尚不完 全清 楚 , 目前认 为主要 与抗 利尿 激 素 异常 分 泌综 合 征 (I D 和 脑性 失 盐 综合 征 ( S V 关 。 SA H) C W)1 有 本组 有 1 血钾 高 于 10 m Y , 原 因考 虑可 能 为严 重酸 中毒 例 5m oL 其 造 成钾离 子 由细胞 内转 移 到细胞 外造 成 。因此 , 临床治 疗 中应 在 密切 监测 电解 质变 化并 及 时纠正 , 少并 发症 的出现 。 减 脑 C 查 并非 化脑 的主要 诊 断依 据 , 数是 在 怀疑有 并 发 T检 多 症 时 才进 行 此项 检 查 。本 组 4 患儿 行 脑 C 检 查 ,8 正 常 6例 T 1例 (9 3 ,8 3. %)2 例异常(0 7 。D e 1 6 . %) rd等同 5 例化脑进行头颅 8 i 对 8 C T检查 ,T异 常 2 例 , 4%。 目前认 为 化脑 影像 学检 查 的阳 C 7 占 7 性 率高 低与 临床 并发 症 出现有 密切 关 系。 国内有学 者认 为【 化脓 8 】 性脑膜炎 C T异常率与病程及检查指征掌握有关,但颅脑 c T是 诊断 化脑颅 内并 发症 的准 确指 征 。 来认 为化脑 早期 磁共振 可表 近 现为 大脑 凸面软 脑膜 一 网膜炎 及硬 膜炎 ,故对 化脓性 脑膜 炎患 蛛 儿应 放宽影 象学 检查 指征 。 化脑 抗菌 药 应用 原则 是 对病 原 菌 敏感 、 C F中浓 度高 、 在 S 能 快速杀菌达到无菌化 。 目前广谱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是最合适的经 验性选择。 本组患儿治疗初始即选用最佳易透过血脑屏障的广谱 抗生素。 以覆盖革兰阴性与革兰阳性等所有可能引起感染的致病 菌, 迅速控制感染 ,87 h 4 — 2 后根据细菌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再调整 相应 的抗生素1 9 ] 。头孢曲松与头孢噻肟对化脑有足够的脑脊液渗 透作用 , 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茵均有强有力抗菌性 , 且对 B内酰胺 酶稳定 。 本组患儿基本应用头孢 曲松钠。其中 2 例患儿根据 C F S 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 , 选用万古霉素 , 均治愈。国外学者曾报道[ 1 O l 应用 利奈 唑胺 治愈 1 C F培养 阴性但 血 培养 为凝 固酶 阴性葡 例 S 萄球菌的化脑患儿 , 该患儿合并硬膜下脓肿。 综上所述 , 临床工作中对于提高化脑诊断的准确性必须注意 以下几点 : ①全面分析、 判断病情 ; s  ̄c r常规不典型时 , 可及时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键词 】 白细 胞介 素一 8 脑脊 液 化脓 性脑 膜 炎 儿 童 关 中图分 类号 :R 4 .4 4 6 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7 -8 9 (0 8 1 0 2 0 6 1 1 4 2 0 )0 - 2 - 2 q检 验 。
化 脓 陛脑膜 炎是儿科 临床常见 的 中枢神 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 , 由 可 各种 细菌感染 引起 。 细菌及 其成分 可刺 激 中枢 神经 系统在 局部产 生各
量检测 , 并探 讨其 临床意 义 , 临床诊 断和治 疗提供 一些理 论依 据。 为
1 。资料 与方法
11一 般资 料 .
化脓 h脑膜 炎患 ) 4 例 作为 观察 组 , 生 t4 为我 院 2 0 年 1 0 7 月一 2 0 07
年 l 月住 院病 儿 , 符合 《 0 均 诸福 堂实 用儿 科学 》 6 第 N化 脓性脑 膜炎 的诊断 标准 , 均在 起病 三天 内入 院 , 经正 规治疗 中男 2 例 , 未 其 4 女
且明显高于恢复期 ( < .5 。 P 00 ) 恢复期患儿 C F中I ~ 8 S L 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00 ) P .5。结论 I 8 L 作为一种免疫因子参与了化脓
性脑 膜 炎 的病 理 过程 ,且 与 该 病 的发 生 、 发展 密 切 相 关 ,可 作 为 临 床诊 断 指标 之 一 。
指征 。
[】 积恩 . 容 手术 图解 [ 】北 京 :新 时代 出版社 ,l 9 : 2王 美 M . 9l
441.
先 天性斜 颈患 者手 术矫 正术 后 ,除非年 龄太小 ,不能配 合锻 炼
[ 易传 勋 . 3 】 畸形斜颈手术治疗 的美容探 讨[ 1 二届上海 国际整 。. 第

化脑

化脑

【预防】

1.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加 强体格锻炼,经常到户外活动。及时彻 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 及皮肤感染的患儿。
【预防】
2.抗生素类药物预防: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出院前服利福平4天,20mg/ kg· -1 ,凡家中 d 有4岁以下小儿接触者则全家成员均应同样服用; 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患儿的全部接触者均应使用利福平,20mg/ kg· -1 ,或磺胺类药物2日。 d 3.被动免疫预防:(主要针对流脑) 注射流脑疫苗。
三、神经系统表现: 1.脑膜刺激征 2.颅内压增高 3.意识障碍:如烦躁、嗜睡、昏迷、惊厥。 4.限局性神经系统体征: Ⅱ、Ⅲ、Ⅵ、Ⅶ、Ⅷ颅神经受累或肢体瘫痪。 新生儿和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脑膜炎:常缺乏 典型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感染中毒症状、神志的 改变及前囟饱满,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年龄小于3个月的幼婴和新生儿化脑的特点:
病 脑 正常或 稍高

-~+
正常~数百 正常或 淋巴为主 稍高
正常
病毒抗体 正常 阳性 病毒培养时 有阳性

急性中毒性脑病 在急性感染性 疾病的过程中突然出现类时脑炎的表 现,而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其 他无明显改变。Fra bibliotek【治疗】
一、抗生素 1.用药原则:早期、足量、联合、静脉用药、穿 透性高、杀菌 。 2.病原菌未明确时的初始治疗: 任何年龄 ① 氨 苄 青 霉 素 300mg/ kg· -1 + 氯 霉 素 100mg/ d kg· -1 d ②氨苄青霉素300mg/kg· -1+青霉素40~80万u/ d kg· -1 d ③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100mg/ kg· -1 ; d ( 或 ) 头 孢 噻 肟 钠 ( cefotaxime ) 200mg/ kg· -1 d 10 ~14天无好转——除外脑内合并症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代 医药 , 2 0 1 1 , 1 8 ( 3 4 ) : 5 2 — 5 3 .
[ 3 ] 姚 爱 萍. 氨 溴索 雾化 吸人 治 疗 ̄ J , J L 支 气管 肺 炎疗 效观察 [ J ] . 中国
基层 医药 , 2 0 1 1 , 1 8 ( 1 0 ) : 9 7 — 9 8 .
临床推广 。 参 考 文献
[ 1 ] 胡锦 华 . 盐酸 氨溴 索 治疗/ j , J L 支气 管肺 炎 的疗效 观察 [ J ] _ 中国 民
族 民 间医药 , 2 0 1 1 , 1 O ( 4 ) : 1 2 3 . [ 2 ] 曾卫 娟. 盐酸 氨溴 索治疗 / j  ̄ . I L 支气管 肺炎 的疗 效 观察 [ J ] . 中国 当
囡眶|臣—盈同
2 0 1 3年 1 月第 1 1 卷 第 3期
表 l 治疗 组和 对照 组 临床 症状 、体征 缓解 情 况比 较

临床研 究 ・ 5 0 1
发展 中国家则 以细菌为主 。 盐 酸氨溴 索又名沐 舒坦 ,是 目前临床 常用 的黏痰 溶解剂 ,为溴 己 新 代谢 生 成而 来 ,对 降低痰 黏度 ,促 进 呼吸道 纤毛 上皮 细 胞再 生有 良好效果 ,使 纤毛摆 动功能恢 复正常 ,恢复 其运送 和促排能力 ] 。因 此 ,利用 盐酸氨溴索 良好的排 除作用及分泌 物溶解特 性 ,充分溶 解分 泌物 ,促进黏 稠分泌 物的排 除,减少粘液在 呼吸道 内滞 留 ,改善 呼吸 状 况 。 同时 ,盐酸 氨溴索 的抗氧 化作用 通过抑制 白细胞 和肥大 细胞 释放组 胺 、白三烯和各类 细胞 因子 ,防止肺损 伤进一步发 生 ,降低 氧 自由基对 组 织损 害 ,减轻 肺部 炎症 反应 。 盐酸氨 溴索 与其 他抗 生素 ( 如阿莫 西林 、头胞呋辛等 )合用 可产 生协 同作用 ,使抗生 素在肺 内 浓 度增 高 。本研 究表 明 ,对 支气管肺 炎患儿使 用盐 酸氨溴索静 脉注 射 治疗 ,在 体温恢复 正常时 间 ,气急消 失时间 、咳嗽咳痰消 失时间 、 听诊 干湿 a 音 消失 时间、平均住 院天数均 明显改善 ,临床疗效显 著 , 与常 规治疗相 比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综上 所 述 ,对 支气 管肺 炎 患儿使 用 盐酸 氨溴 索静 脉 注射 治疗 , 起 效快 、疗 效好 、作 用 时 间长 、安全 可靠 、使 用方便 等特 点 ,值 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脓性脑膜炎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是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部分患者病变累及脑实质。 本病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随着脑膜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和 对本病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治疗被延误的婴儿 病死率和致残率高 患儿在有效抗生素治疗下发热不退、京剧、意识障碍不改善、 进行性加重的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脑脊液始终无法正常化, CT见脑室扩大时,需考虑本症 确诊: 侧脑室穿刺
3、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加剧脑水肿 惊厥和意识障碍加重 警觉发作
4、脑积水
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惊厥发作 头颅进行性增大,颅缝分离,前囟扩大饱满、头颅破壶音、头皮静脉扩张 晚期进行性智力下降、神经功能倒退
5、各种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性耳聋 智力低下 脑性瘫痪 癫痫 视力障碍 行为异常
五、诊断
临床表现+ 脑脊液检查 明显颅压增高者先降低颅压再腰椎穿刺,避免脑疝 婴幼儿、不规则治疗者:表现不典型,后者脑脊液改变可不明显
六、治疗 1、抗生素治疗
原则: 选择对病原菌敏感且能较高浓度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急性期静脉用药,用药早、剂量足、疗程够 明确病原菌前的选择: 对3种致病菌皆有效的抗生素 目前主要选择三代头孢: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氯霉素 明确病原菌后的选择: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时——青霉素 不敏感时——按上述 脑膜炎球菌:青霉素/三代头孢 流感嗜血杆菌:氨苄西林/(三代头孢+美罗培南)/氯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萘夫西林/万古霉素/利福平 革兰阴性杆菌:三代头孢/氨苄西林/美罗培南 抗生素疗程: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静滴10-14天 脑膜炎球菌:7天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21天以上 有并发症/经过不规则治疗:适当延长
一、临床表现
90%的患儿为5岁以下儿童 1岁以下是患病高峰 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多集中在2个月~2岁儿童 一年四季均有 肺炎链球菌 :冬春多见 脑膜炎(双)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春秋多见 (☆三个主要致病菌) 大多急性起病 部分病前数日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病史 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有时伴有关节痛
1、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
发热、烦躁不安、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 随病情加重,逐渐从精神萎靡、嗜睡、昏睡、昏迷到深度昏迷 反复的全身或局限性惊厥发作 脑膜炎双球菌:常有瘀点、瘀斑和休克
2、颅内压增高表现
头痛、呕吐、 婴儿:前囟饱满与张力增高、头围增大 合并脑疝:呼吸不规则、突然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
2、其他
血培养 皮肤瘀点、瘀斑涂片:脑膜炎双球菌 外周血象: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血清降钙素原:>5ng/ml提示细菌感染 神经影像学:脑实质病变
四、并发症和后遗症 1、硬脑膜下积液
主要发生在1岁以下婴儿 凡经化脓性脑膜炎有效治疗48-72h后脑脊液有好转, 但体温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再升高; 或一般症状好转后又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前囟隆起或颅压增高等症状, 首先怀疑本症 协助诊断: 头颅透光检查、CT 确诊与治疗: 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 积液常规送检,与硬膜下积脓鉴别。
3、脑膜刺激征
以颈项强直最常见 Kerning和Brudzinski征阳性 <3个月的幼婴和新生儿表现多不典型 : a.体温可高可低或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 b.颅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 c.惊厥可不典型 d.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二、致病菌入侵途径
2/3以上患儿是由 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3种引起
1、通过血流,即菌血症,抵达脑膜微血管
最常见 致病菌大多由上呼吸道入侵血流 或通过新生儿的皮肤、胃肠道黏膜或脐部
2、邻近组织器官感染扩散波及脑膜
如中耳炎、乳突炎
3、通过与颅腔的直接通道进入蛛网膜下腔
如颅骨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皮肤窦道或脑脊膜膨出
三、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确诊的重要依据 压力增高 外观混浊似米汤样 白细胞总数增多,≥1000*10的六次方/L,中性粒细胞为主 糖含量降低,蛋白含量增高 确认致病菌: 涂片革兰染色 药物敏感试验 乳胶颗粒凝集试验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地塞米松
3、并发症的治疗
硬膜下积液:少量无需处理 引起颅压增高时:硬膜下穿刺 迁延不愈:手术引流 脑室管膜炎:侧脑室穿刺引流+抗生素脑室内注入 脑积水:手术治疗
4、对症和支持治疗
及时处理颅内高压,预防脑疝 控制惊厥发作,防止再发 维持水、电解质、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
七、预后
婴幼儿死亡率10% 10%-20%幸存者遗留各种神经系统严重后遗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