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化脓性脑膜炎
儿科学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

严重性
免 疫功 能低
血脑屏 障功能 差
发病率高 预后差 后遗症多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
脑膜炎 肺炎双 流感杆 双球菌 球菌 菌
国内 (1093例)
国外 (401例)
1/3 23.2%
22% 21.4%
9.1% 37.9%
草绿色 金黄色 大肠杆 链球菌 葡萄菌 菌
?
?
?
5.7% 5.5% 6.3%
•严重者出现惊厥、前囟饱满、布氏征阳性时重要体征。
临床表现 • 中枢神经系统症候群
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期
•起病隐匿,常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 •较常见的情况是出生时婴儿正常,数日后 出现肌张力低下、
少动、哭声微弱、拒食、呕吐、黄疸、发绀、呼吸不规则等非特异
性症状。查体仅见前囟张力增高,而少有其它脑膜刺激症 。 •惟有腰穿检查脑脊液才能确诊
临床表现
• 脑膜刺激征
– 颈项强直 – 克氏征 – 布氏征
临床表现 • 中枢神经系统症候群
化脓性脑膜炎
儿童时期
•发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食欲不振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起病时神志一般清醒,病情进展可发生嗜睡、谵妄、惊厥和昏迷。 严重者在24小时内即出现惊厥、昏迷
•体检可见患儿意识障碍、谵妄或昏迷、颈强直、克氏征与布 氏征阳性。 •皮肤出血点多见于流脑
请给予合理的检查并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定义
• 中枢感染 各种病毒、细菌 或其他微生物通 过各种途径入侵 脑实质或脑膜而 引起的颅内急性 感染
定义 •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 病毒性脑炎 (Viral Encephalitis)
• 病毒性脑膜炎 (Viral Meningitis)
第十一章化脓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讲授内容
旁批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熟悉诊断和鉴别诊断
掌握治疗原则
对于发热患儿,若出现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应及时进行
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不同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脑膜炎在临床表现上有时不易区别,
其鉴别主要靠脑脊液检查。
七、治疗
1、抗生素治疗
原则:正确使用抗生素治疗,尽早、足量、联合和静脉用药,
压增高或局部刺激症状时,则应进行穿刺放液。
脑室管膜炎:全身应用抗生素,同时侧脑室穿刺引流,并注入抗
生素。
脑性低钠血症: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酌情补充钠盐。
讲授内容
旁批
第二节病毒性脑炎
熟悉临床表现特点,和化脑对比记忆
熟悉脑脊液的表现特点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多种病毒可引起脑炎,引起急性脑炎较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
菌代谢产物和死亡的菌体引发脑部严重的免疫反应,致使血管通
透性增加、神经细胞损伤、脑水肿,脑膜和脑组织均出现炎性损
伤。
化脑常见的感染途径有:多数化脑主要是由于分泌物或飞沫
传播,致病菌通过各种感染至脑膜。少数化脑可由于邻近组织感
染扩散引起,如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头面部软组织感染、
颅骨或脊柱骨髓炎、颅脑外伤或脑脊液膨出继发感染等。
新生儿和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化脑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
征,主要表现为少动、嗜睡、易激惹、目光呆滞、哭声弱或尖叫
拒食、呕吐、黄疸、青紫、呼吸不规则、惊厥、休克、昏迷等,
查体可见前囟隆起或紧张,脑膜刺激征少见,发热或有或无,甚
至体温不升,应特别注意。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022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全文)

2022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全文)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菌引起的以脑膜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在小儿,尤其婴幼儿中较常见,是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
抗菌药的使用使其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该病致残率高,治疗后生存者中有不少患儿合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早期诊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目前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取决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脑脊液分析,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精神改变、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化脓性改变。
临床症状及体征各种细菌所致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大致相同。
主要归纳为感染、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症状。
但临床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儿年龄:儿童期化脓性脑膜炎:更容易有典型的症状,例如发热、头痛、呕吐、颈部痛及僵直,意识状态受损以及精神差,查体可有意识障碍、颈抵抗、克氏征与布氏征阳性。
婴儿期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不特异,常先有呼吸或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进食差,后发热,烦躁不安、嗜睡、目光呆滞,部分可有惊厥、摇头,前因饱满、布氏征是重要体征。
另外,患儿如有以下情况需考虑化脓性脑膜炎可能:患儿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如肺炎、中耳炎、乳突炎、骨髓炎、头面部软组织感染或败血症,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患儿有头皮、脊背中线的孔窦畸形、脑脊膜膨出或颅脑外伤,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婴儿不明原因持续发热,一般治疗无效;乳幼儿初次高热伴惊厥,不能用一般热性惊厥解释。
实验室检查1 .脑脊液相关检查:脑脊液检查是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
(1)脑脊液常规检查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典型改变为:外观浑浊、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达500~1000χ10八6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显著降低,蛋白明显增高,氯化物正常。
取脑脊液时,穿刺外伤致脑脊液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增多,要对其进行校正,方法为:当脑脊液存有700×10^6∕L红细胞时,则白细胞总数为原有白细胞总数减去1×10Λ6∕L白细胞。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48
病 例 讨论 1
• 患儿,1个月,已住院半月余 • 发热,呼吸困难,青紫等,血尿培养均有细菌生
长,诊断新生儿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 • 先后给予青霉素类、罗氏芬治疗,渐好 • 十余天后出现抽搐,前囟饱满,CSF:WBC 70,蛋
白稍高,考虑合并化脑 • 颅CT • 转外科手术 • 特别提醒:注意化脑并发症!
•
治疗原则
• 难点:化脑的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3
讲课主要内容
定义
• 病因学 • 病理与发病机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并发症及后遗症 • 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4
定义
•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化脓菌引起的中枢神经
36
3.脑积水:
1.产生:渗出物堵塞脑室内(导水管、侧脑 室、正中孔)脑脊液流出障碍
2.诊断依据:1)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惊厥,头颅进 行性增大、骨缝分离、前囟饱满
2)头颅破壶音(+) 3.预后:智力落后和神经功能倒退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37
脑积水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38
4.低钠血症:
24
禁忌症
• 颅高压时不可测压力 • 局部有化脓感染 • 颅内占位 • 进行性未经治疗的脑积水 • 病情危重如休克 • 视神经水肿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25
腰穿的注意事项:
• 1、 化脑时脑脊液压力高,有明显颅内 压增高症状时应先降低颅内压后再作腰椎 穿刺,放脑脊液时滴速要慢,穿刺后取头 低位并密切观察是否有脑疝的征象
2024年课件化脓性脑膜炎课件

2024年课件化脓性脑膜炎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常见的疾病》中的第6课《化脓性脑膜炎》。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病因、症状、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脓性脑膜炎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健康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
难点: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和症状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显微镜、脑部模型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化脓性脑膜炎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
3. 课堂讲解运用PPT、显微镜和脑部模型等教具,详细讲解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
4. 互动提问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化脓性脑膜炎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即时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化脓性脑膜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化脓性脑膜炎病因:细菌感染症状:高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预防:保持卫生、增强免疫力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
2. 列出预防化脓性脑膜炎的三条建议。
3. 观看一段关于化脓性脑膜炎的科普视频,了解其病因和治疗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病例,让学生了解化脓性脑膜炎的危害,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PPT、显微镜和脑部模型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作业设计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常见的疾病,如流感、肺炎等,了解其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第十一章化脓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课后分析:
参考资料: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班级:学时: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儿科学》单元、章节:第十三章第一、二节
课题: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引起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2、熟悉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难点:两种脑脊液的临床表现特点。
课时安排:
此外还有其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李氏单胞菌等;年长儿的主要
致病菌是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另外小儿肌体免疫力较低,血脑屏障功能差,易受感染,甚
至平时少见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也可引起化脑。
二、发病机制
由于小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或致病菌毒力过强,致病
菌通过各种感染途径侵入脉络膜丛及脑膜,并迅速大量繁殖,细
化脓性脑膜炎1学时
病毒性脑炎1学时
教法设计:采取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方法
教学用具:教材、教案、多媒体
讲授内容
旁批
第一节化脓性脑膜炎
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化脓性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化脑的根本原因。不
同年龄小儿感染的致病菌也常不同:新生儿及出生2-3个月以内
的婴儿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新生儿和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化脑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
征,主要表现为少动、嗜睡、易激惹、目光呆滞、哭声弱或尖叫
拒食、呕吐、黄疸、青紫、呼吸不规则、惊厥、休克、昏迷等,
查体可见前囟隆起或紧张,脑膜刺激征少见,发热或有或无,甚
29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七)健康教育 帮助患儿及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情况,介绍病情、治疗和护理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及信任。 预防化脓性脑膜炎,首先预防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对恢复期的患儿,应积极进行各种功能训练,减少或喊轻后遗症。
13:52:36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三)辅助检查 1. 脑脊液:脑脊液检查为本病确诊的重要依据。
(1)压力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多达1000x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 (2)涂片革兰氏染色找菌(阳性率70% ~ 90%)。 (3)脑脊液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 (4)脑脊液检测细菌抗原。 2.血象 (1)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可高达( 20- 40)x10*/L。 (2)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占80%以上。 (3)严重感染时,白细胞可不增高。 3.其他 血培养、皮肤瘀斑涂片找菌阳性及头颅CT等。
冬春季节感染脑膜炎患儿:肺炎链球菌多见, 春秋季节感染脑膜炎患儿: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化脓性脑膜炎可分为2种: ①暴发型:常见病原菌为脑膜炎奈瑟菌。
患儿起病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抽搐等,脑膜刺激征阳性。 皮肤迅速出现出瘀点或瘀斑,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进行性休克等症状; 治疗若不及时24小时内死亡。 ②亚急型:常见病原菌为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双球菌。 发病前数日可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的症状; 年长儿可诉头痛、肌肉酸痛; 婴幼儿则表现为发热呕吐、烦躁、易激惹、精神萎靡、目光凝视、惊厥、昏迷。
13:52:36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四)治疗原则 早期 、联合、坚持、对症处理; 治疗并发症及支持疗法; 主要采取抗生素进行病原学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常规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以下简称化脑)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
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随诊断治疗水平不断发展,本病预后已有明显改善,但病死率仍在5%一15%间,约1/3幸存者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6月以下幼婴患本病预后更为严重。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90%的化脑为5岁以下小儿,1岁以下是患病高峰,流感杆菌化脑较集中在3月-3岁小儿。
一年四季均有化脑发生,但肺炎链球菌冬春季多见,而脑膜炎球菌和流感杆菌分别以春、秋季发病多。
大多急性起病。
部分患儿病前有数日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病史。
典型临床表现可简单概括为三个方面:(1)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包括发热、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
随病情加重,患儿逐渐从神萎、嗜睡、昏睡、昏迷到深度昏迷。
30%以上患儿有反复的全身或局限性惊厥发作。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易有瘀癍、瘀点和休克。
(2)颅内压增高表现:包括头痛、呕吐,婴儿则有前囟饱满与张力增高、头围增大等。
合并脑疝时,则有呼吸不规则、突然意识障碍加重或瞳孔不等大等征兆。
(3)脑膜刺激征:以颈强直最常见,其他如Kem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年龄小于3个月的幼婴和新生儿化脑表现多不典型,主要差异在:①体温可高可低,或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②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
幼婴不会诉头痛,可能仅有吐奶、尖叫或颅缝开裂;③惊厥可不典型,如仅见面部、肢体局灶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各种不显性发作;④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与婴儿肌肉不发达,肌力弱和反应低下有关。
二、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参见表16-2。
典型病例表现为压力增高,外观混浊似米汤样。
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1000/mm3,但有20%的病例可能在250/mm3以下,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的年龄特征 典型表现 急性感染中毒与 脑功能障碍症状 幼婴及新生儿
急性发热、意识障 体温正常或降低; 碍、反复惊厥。可 不吃、不哭、不 能有休克 动; 微小惊厥 头痛、呕吐、脑疝 尖叫、皱眉、前 囟饱满紧张、颅 缝分离
急性颅压增高表 现
脑膜刺激征
颈阻、 Kernig’s、 不明显 Brudzinski征
精品课件
儿科学 PEDIATRICS
化脓性脑膜炎
目的要求
• 1、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表现, 常见的并发症、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 2、熟悉小儿各年龄时期发生的化脓性脑膜炎的各 种病原菌。 • 3、熟悉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讲课主要内容 • 定义 •病因学 • 病理与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并发症及后遗症
• 1、免疫功能低下:长期营养不良、先天免 疫缺陷病等;
• 2、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
脑膜炎 肺炎 双球菌 链球 菌
国 内 (1093例) 国 外 (401例)
- 病因学 -
流感 杆菌
草绿 色链 球菌 ?
金黄 色葡 萄菌 ?
大肠 杆菌 ?
不明
1/3
22% 9.1%
1/3
23.2% 21.4% 37.9 %
• 治疗
• 定义
• 病因学 • 病理与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并发症及后遗症 • 治疗
定义
• 化脓性脑膜炎——是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
炎症,部分患者病变累及脑实质。临床上以急性 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 征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病因
• 婴幼儿化脑高发的主要原因:
• 病因学
• 病理与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并发症及后遗症 • 治疗
脑膜为主的炎症病理:
蛛网膜、软脑膜炎症,脓性渗出物;
弥漫性脑水肿;
闭塞性小血管炎。
• 病因学
• 病理与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并发症及后遗症 • 治疗
临床表现
• 典型的临床表现:
• <3月的幼婴和新生儿化脑表现多不典型:
①体温可高可低或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
②颅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
③惊厥可不典型;
④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 病因学
• 病理与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并发症及后遗症 • 治疗
●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任何发热,伴惊厥、意识障碍、颅压高或脑膜刺激征, 而原因不明者,均应考虑此病。 ● 注意幼婴、新生儿、不规则治疗后患儿的不典型表现 ● 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常规检查:压力、外观、白细胞数、糖; 生化检查:糖、蛋白、氯化物 寻找病原菌:涂片Gram’s或美兰染色、培养(药敏)
实验室检查
• 1、脑脊液; • 2、其他:①血培养; • • ②皮肤瘀点、瘀斑涂片; ③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明显增 高,中性粒为主,但在严重感染或不规则治疗时, 可能白细胞会减少; • • ④血清降钙素原(PCT); ⑤神经影像学:头颅MRI或CT。
几种主要颅内疾病的脑脊液改变
脑脊液 压 力 (mmH2O) 外 观 <180 < 1.76Kpa 高 高或较高 清 白细胞数 (个/106) <10 Pandy 试验 - 蛋白 (g/L) 0.2 ~0.4 糖 (mmol/L) 2.8~4.5 其它改变 氯化物 110~ 120mmol/L
正 常
化脓性 脑膜炎 结核性 脑膜炎 病毒性 脑、脑 膜炎
米汤 样 毛玻 璃 清、 或不 太清
数百~数 万,多核为 主 数十~数 百,淋巴 为主 正常~数 百,淋巴 为主
++ ~ +++ + ~ +++ ±~ ++
明显增高
明显减少
涂片、培养可发现致 病菌。氯化物可降低。 薄膜涂片、培养可发 现结核菌。氯化物可 降低 特异性抗体增高,可 分离出病毒
5.7%
5.5%
6.3%
__
特殊人群中致病菌:
2个月以下幼婴、营养不良、免疫缺陷者 易发生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甚
至绿脓杆菌等感染.
感染途径
• 1、血行播散:上呼吸道、脐部等; • 2、临近组织感染波及:中耳炎、乳突炎、颅脑外 伤后; • 3、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颅骨骨折、神外手术、 皮肤窦道或脑脊膜膨出;
明显增高 (通常1克 以上) 正常或稍 增加
减 少
正常或较 高
正常
隐球菌 性脑膜 炎
感染中 毒性脑
高
不太 清
清
数十~数 百,淋巴 为主
正 常
+ ~ +++
增多 (通 减 少 常1克以上)
正 常
墨汁涂片、真菌培养 可发现真菌。氯化物 可降低。
正常或稍 高
— 或+ 正常或稍 高
病原菌
好发年龄 发病季节 侵入途径
化脑CSF的改变特征: 早期糖降低、外观脓性、涂片和培养 找到致病菌、WBC显著增高且分叶核为 主、蛋白明显增高。
肺炎球菌
婴儿
流感杆菌
3m~3y 秋季 上感
葡萄球菌
各年龄,新生儿 及年长儿多 夏季 脐、皮肤及各种 化脑性病灶
大肠埃希氏菌
新生儿、早产儿
脑膜炎 双球菌
冬春较多 继发于肺炎、 中耳炎、乳突炎 和颅脑外伤后 临床特点 脑膜刺激不典型 易并发硬脑膜下 积液 或脑积水 易复发
常发生轻度 多伴脓毒症 贫血,可合并 和其他部位 脑膜脑炎,易 化脓病灶, 并发硬脑膜 可见猩红热 下腔积液 样或荨麻疹 样皮疹
脑脊液 特点
脓性、黏稠 不易流出, 涂片比较 容易找到 大量G+双球
涂片有多形 G-杆菌
较稠,易凝, 离心沉淀不 容易打散, 涂片易找到 成堆G+球菌
不定 冬春季 脐部、消化道 中耳、臀部和脊柱 裂部位等 不典型,极易并 普通型:脑 发脑室管膜炎, 膜刺激征典 预后差 型,皮肤瘀 点瘀斑;暴 发型:凶险 ,包括休克 型及脑膜炎 型 可找到G-杆菌 可找到双球菌
• 1、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发热、食欲下降、精
神萎靡、嗜睡;
• 随着烦躁或萎靡的发展,面色可突然发灰及苍白
,提示有脑水肿可能,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 小婴儿可出现烦躁哭闹、易激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临床表现
• 2、神经系统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但 <1岁婴儿常不明显。 多有颅高压、年长儿头痛较为剧烈,常伴喷射状 呕吐。 婴幼儿头痛多不明显,常哭闹不安,可有前囟紧 张或膨隆、骨缝裂开。 重者有视乳头水肿、频繁惊厥、肌张力增高、昏 迷、呼吸不规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