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
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及治理措施

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及治理措施【摘要】:本文讨论了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两条传导途径,以及发生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根源。
认为,第一条传导途径是结构论下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国际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二是进口原油、铁矿石等价格的上涨,首先推动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然后间接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
针对结构论下输入型通货膨胀,本文提出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以及核能两项治理措施。
文章认为,第二条传导途径是货币论下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具体传导途径为: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外汇占款的扩张,基础货币被迫大量投放,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
但是统计分析表明,外汇储备的增长与我国CPI的上涨并不存在相关性,继而对我国货币传导途径的研究发现,从外汇储备到基础货币的投放,由于央行的对冲措施,导致传导效应被削弱;从基础货币投放到货币供应量,因为货币创造乘数的减小,导致传导效应被削弱;从货币供应量到物价水平,因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减缓,导致传导效应被削弱。
货币传导效应被一步一步削弱,是外汇储备与CPI不存在相关性的真正原因。
针对货币论下输入型通货膨胀,本文提出了改革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系;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建设;完善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加强基础货币回收渠道三项治理措施。
本文还分析了引起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根源,认为是由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不合理性,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享有的特权和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全球流动性泛滥,并作用于以上两条传导途径引起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发生。
文章针对输入型通货膨胀,提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加战略物资的储备量两项治理措施。
【关键词】: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论货币论世界货币体系【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F822.5;F224【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1绪论10-151.1选题背景10-111.2文献综述11-141.3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141.4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14-152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两种理论模型15-182.1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结构论15-162.2输入型通货膨胀的货币论16-183结构论下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18-213.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18-193.1.1原油价格的上涨183.1.2铁矿石价格的上涨18-193.1.3粮食价格的上涨193.2结构论下输入型通货膨胀在我国的传导途径以及分析19-213.2.1结构论下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19-203.2.2结构论下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分析20-214货币论下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21-474.1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21-274.1.1经常账户下的顺差原因分析22-254.1.2我国资本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25-274.2从外汇储备到基础货币的投放27-324.2.1从外汇储备到外汇占款27-284.2.2从外汇占款到基础货币的投放28-324.3外汇储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统计研究32-364.3.1对erw和thpz进行分析研究,看这两个指标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32-364.4传导效应递减的原因分析36-474.4.1外汇占款的增加并未引起基础货币等量增加的原因分析36-384.4.2从基础货币到货币供应量传导效应被削弱的的原因分析38-424.4.3从货币供应量到通货膨胀传导效应被削弱的的原因分析42-475国际货币制度不合理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47-515.1国际货币制度不合理性的形成47-485.2美元享有的特权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的损失485.3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引发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48-516应对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51-556.1国际货币制度不合理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51-526.1.1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516.1.2增加战略物资的储备量51-526.2结构论下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52-536.2.1提高资源使用效率52-536.2.2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以及核能536.3货币论下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53-556.3.1改革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系53-546.3.2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建设546.3.3完善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加强基础货币回收渠道54-557结论55-57参考文献57-60附录60-65致谢65-6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6-6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输入型通货膨胀特点及治理策略

输入型通货膨胀特点及治理策略张兰【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形势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美元贬值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已经感受到来自海外的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输入型通货膨胀正成为中国需要面对的又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输入型通胀压力对推动我国物价走高的影响也是越来越直接,如何应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将会成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名称】《企业研究》【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3页(P76-78)【关键词】输入型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形势;全球流动性过剩;治理;世界经济复苏;通货膨胀压力;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作者】张兰【作者单位】江苏银行苏州分行【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22.5随着中国经济形势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美元贬值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已经感受到来自海外的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输入型通货膨胀正成为中国需要面对的又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输入型通胀压力对推动我国物价走高的影响也是越来越直接,如何应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将会成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输入型通货膨胀,又称斯勘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开放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开放的程度越大,发生的概率越大。
(一)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是否会发生输入型通货膨胀以及输入型通货膨胀程度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国际市场存在通货膨胀或价格上涨。
只有当国际市场存在通货膨胀或价格上涨现象时,它才有可能向国内输入通货膨胀;如果国际市场不存在通货膨胀或价格上涨现象,也就无所谓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国内商品市场价格也是随之上升。
2、国内经济对外开放度或外贸依存度。
国内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越高,受到国际通货膨胀传递的影响越大,输入型通货膨胀发生的机率越高、速度也越快。
关于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

作者: 康波[1];冷崇总[2]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审计厅中级会计师,江西南昌330009;[2]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江西南昌330002
出版物刊名: 价格月刊
页码: 19-23页
主题词: 输入型通货膨胀;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市场价格
摘要:输入型通货膨胀是当今通货膨胀的重要形式之一,一个国家是否会发生输入型通货膨胀以及输入型通货膨胀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
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途径主要是国际贸易、货币供给和成本传导。
当前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表现是:全球通货膨胀带动国内市场价格上涨、成本上升因素推动国内市场价格上涨、货币供给增加拉动国内市场价格上涨。
要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必须把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将货币政策的重点放在控制货币供给规模、控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上,以及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输入性通胀

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就是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并不是一国市场内生的,而是由于外国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贸易的形式传导进入国内的,由外部经济因素传导到一国国内后,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
输入性通货膨胀只发生于开放性经济体系中,途经一第一种途径是通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输入的。
一国国内商品的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可以通过国内生产以及国外进口两条途径满足,若国外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必将推高国内相关商品的价格。
以中国为例,由于美元贬值,其购买力降低,需要更多的美元才能达到以前的购买力,也就是说出现涨价,然而中国为了保证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保持人民币汇率与美元固定在一个很小的幅度上,因此,当美元贬值引起商品价格上涨时,由于没有人民币汇率升值作为对冲,以人民币计价的这些原材料价格也就同时上升了,这样就直接引起了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
在这个时候,由于国内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通货膨胀,因而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商品价格并没有上升,导致整体的生活成本并没有明显上升,最终体现出来就是劳动力货币成本以及国内供应的原材料价格并没有随通货膨胀的出现而提高,这样就是国内物价水平并没有显著的上升,但是当这种价格传导到出口部门,其结果就是出口商品仍然按照通货膨胀前的价格出口,虽然在价格上具有极大的竞争力,但是实际上是在贱卖国内的资源,也就是说出口部门暂时的繁荣是通过国内资源的贱卖换来的,这从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
途经二通货膨胀输入的第二种途径就是通过资本流动而输入的。
近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高速增长,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出口部门的创汇,同时还有相当巨大的部分是国外投机资本的流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热钱,由于美国出现的通货膨胀是由于美联储滥发货币造成的,因而在美国国内拥有充分的流动性,而流动性需要升值机会,而中国便成为了国际投机资本的目标,这些投机资本进入中国国内并不会从事周期过长的投资,因而他们总是涌向资本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当中国国内的证券价格以及房地产价格在他们的带动下炒高后,热钱带着巨大的收益退出,而为他们买单的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人民。
输入型通货膨胀假说的形成机制及实证分析

用一篮子固定产品计算 的价格指数。因此 ,国际商 品偶然 的价格 变化通 过市场传导机制使 我国部分产 品价格升高 , 通过一篮子产 品的价 格加权 平均 ,也不会引起我国消费者价格指 数的大 幅升 高。以 国际油 价为例 , 浙江大学巫金、章华在 《 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来 自 何方》 一文中 , 从美 元本位制这一货币体系出发 ,研究其对 国内物价的影 响。引入相对货 币 供应量 、相对利率、美元 名义汇率 、国际油价和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五 个变量 ,建立 V A R模型 ,得 出了以下结论 :美元 货币供 应量和 美元利 率都对我 国通货膨胀造成了影 响。汇率和国际油价对 国内通货膨胀虽有 定影响 ,但不明显。
输 入型 通 货 膨 胀 假 说 的形 成 机 制及 实证 分 析
张 小 武
摘 要 :本文 归纳总结 了输入 型通货膨胀的主流观点对输入 型通 货膨胀的传 导机制的 分析 ,并认 为输入 型通货膨胀假 说是 不成 立的。 从理论上,输入型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并通过计量模 型检验 了引发输入型通货 膨胀的直接 因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 国通货膨胀 率的影响 ,证 明了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假说 的质疑 。 关键词 :输入 型通货膨胀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居 民消费价格指数
关 于输 入 型 通 货 膨 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 ( I m p o r t e d I n l f a t i o n ),又称斯勘 的纳维亚小 国型通 货膨胀 ,是我国理论界 和实际部 门对 当前通货膨胀 的基本定性。是指 由 于 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 的上涨 ,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 。其 理论依据是价格上涨后 的国际大宗商 品通过商品的进 口输入到 国内,引 起 国内通货膨胀的产生。输入 型通货膨胀与开放经济有密切 的关 系,开 放 的程度越大 ,发生的概率越 大。
当前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_潜在影响和治理对策

当前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_潜在影响和治理对策摘要:为摆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小萧条影响走出经济低谷,使得是国际市场物价不断上升。
2009年开始我国宏观形势突然明朗,强劲的通货膨胀开始出现,在此背景下我国物价的大幅上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因素是输入型通货膨胀。
本文分析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典型的传导途径,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形成的结构性因素及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防范和减轻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字:输入型通货膨胀;开放经济;成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一、引言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中心国充分利用国别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有利条件,一再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增发货币制造通胀预期来摆脱国内通货紧缩,以此向外围国家转嫁危机,换取自己国内的宏观经济稳定。
“印钞机现象”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大量超发的货币进入到黄金和国际大宗产品市场,推动原油、金属、铁矿石等基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1]。
2010年全球棉花就上涨了92%;咖啡上涨了77%;玉米涨52%;钯金涨80%;白银涨100%;镍和铜涨30%多(高潮,2011)[2]。
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给很多经济体带来了明显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从我国情况来看,2009年起国内物价一路攀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1%,为近年来的新高。
物价上涨不仅仅是食品价格上涨所引发的,还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社会需求拉动,以及企业成本增加的推动。
如果把中国经济放在全球化的环境下观察,中国原油进口均价从2009年初至今上涨超过了120%,棉花、小麦、大豆等进口均价也同比增长约70%、35%和20%,输入型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凸显(高潮,2011)。
二、输入型通货膨胀及其传导途径输入型通货膨胀(Imported-Inflation),又称斯勘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

平稳
(C、T、1) -3.117404 -3.470032
不平稳
. (C、T、1) -6.044241
(0、0、2) -1.136108
-3.470032 -1.945199
平稳 不平稳
(0、0、2) -10.57470 -1.945199
平稳
(0、0、1) 11.60520 -1.945199
不平稳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
?系别: 经济学系 ?专业: 统计学 ?年级: 09级
目录
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2
论文框架
3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4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5
主要结论
Back to school
论文框架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分析
2、输入型通货膨 胀的基本特征 1、文献回顾
3、输入型通 货膨胀的 传导机制
Back to school
上述协整关系检验时已经检验出模型中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但是短期内变量可能偏离长期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消费物价指 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进出口差额、广义货币 量间的长期关系以及短期偏离的修正机制,本文建立滞后期 为 2 期的误差修正模型。
D(lnCPI)=-0.03{lnCPI(-1)-0.10lnM2(-1)-0.03lnJCK(-1)-0.41lnYCL(-1) -2.50} +0.27D(lnCPI(-1))+0.19D(lnCPI(-2)) -0.02D(lnM2(-1))-0.11D(lnM2(-2)) -0.001D(lnJCK(-1))-0.001D(lnJCK(-2)) +0.13D(lnYCL(-1))-0.12D(lnYCL(-2)) +0.004
开放条件下我国通货膨胀传导机制分析

开放条件下我国通货膨胀传导机制分析
吴浜源
【期刊名称】《现代管理科学》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输入型通货膨胀主要通过国际产品价格、汇率制度调节机制和国际资本流动这三个路径进行传导。
首先,原油、铁矿砂和大宗农产品等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波动上升的同时,我国对初级品的进口需求不断提高,从而助推了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
其次,人民币升值对国际市场通货膨胀的传递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有限。
最后,我国外汇储备的提高使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进而产生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总页数】3页(P90-92)
【作者】吴浜源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J], 曾洁
2.开放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建议——基于通胀传导机制角度 [J], 霍雨佳;翁志勇
3.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基于传导机制的统计分析模型 [J], 王培勋; 赖明慧
4.开放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建议——基于通胀传导机制角度 [J], 霍雨
佳; 翁志勇
5.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J], 束丹;袁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F检验 值
-2.017285
-6.445249 -3.117404 -6.044241 -1.136108
临界值(5% )
-3.470032
-3.470032 -3.470032 -3.470032 -1.945199
结果
不平稳
平稳 不平稳 平稳 不平稳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
•系别: 经济学系 •专业: 统计学 •年级: 09级
目录
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论文框架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2 3
4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5
主要结论
Back to school
论文框架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分析
2、输入型通货膨 胀的基本特征
1、文献回顾
3、输入型通 货膨胀的 传导机制
Back to school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本文从实质经济和货币两个角度出发, 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入角度下分析模型, 提出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四个传导途径, 并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当前对我国通货膨 胀有较大影响作用的传导途径,进而提出 若干防止或减缓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 的对策建议。
Back to school
5、模型的建 立与检验
4、指标选择、 数据说明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剧烈波动必然会对其它国家产生 不同程度的影响,一国的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可能会通过一定的机 制传入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国家,使他国发生输入型通货膨胀。随着 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和世界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这使得输入型通货膨胀发生的几率也越来越大,而输入型通货膨胀 的发生会对一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制定一系 列的政策措施来防止或缓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产生。基于这一目的, 本文对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因为,输入型通货 膨胀必然是通过一定的机制从国外输入国内的,对于输入型通货膨 胀的发生来说,传导机制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把握了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切断传 导机制或减弱传导机制的传导作用以防止或缓解输入型通货膨胀。
.
(0、0、2)
(0、0、1) (0、0、1) (C、T、1) (C、T、1)
-10.57470
11.60520 -2.285102 -0.552062 -6.771017
-1.945199
-1.945199 -1.945199 -3.470032 -3.470032
平稳
不平稳 平稳 不平稳 平稳
BACK TO SCHOOL
பைடு நூலகம்
P值
0.0009 0.0148 0.3674 0.2582
以CPI为被解释变量,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进出口差额,货币供应量, 外汇储备量为解释变量的一个协整方程为: LNY=2.527966 + 0.405749LNX1+0.043059LNX2+0.184756LNX3-0.068812LNX4 to Back (5.54) (6.82) (2.74) (3.90) (-1.02)
school
实证分析
Johansen 协整检验 ADF
扩充的迪基一富勒 (Augmented Dickey-Fuller) 检验法. 以VAR模型为基础的检验 回归系数的方法
短期偏离的修正机制
Johansen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ADF 单位根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单位根ADF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形式
(C、T、1)
Back to school
上述协整关系检验时已经检验出模型中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但是短期内变量可能偏离长期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消费物价指 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进出口差额、广义货币 量间的长期关系以及短期偏离的修正机制,本文建立滞后期 为 2 期的误差修正模型。
D(lnCPI)=-0.03{lnCPI(-1)-0.10lnM2(-1)-0.03lnJCK(-1)-0.41lnYCL(-1) -2.50} +0.27D(lnCPI(-1))+0.19D(lnCPI(-2)) -0.02D(lnM2(-1))-0.11D(lnM2(-2)) -0.001D(lnJCK(-1))-0.001D(lnJCK(-2)) +0.13D(lnYCL(-1))-0.12D(lnYCL(-2)) +0.004 从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修正系数 =-0.03 < 0,这使得 减少, 说明受到短期的冲击时将有向长期收敛的趋势。
各变量的 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原假设
没有* 最多1个* 最多2个 最多3个
迹统计量
47.74920 32.52651 15.09358 10.91472
特征值
0.475474 0.355672 0.184511 0.137134
5%临界值
34.80587 28.58808 22.29962 15.89210
Back to school
Back to school
总结
中国应该坚持改革开放,通过贸易增加本国福利; 但同时也要不断增强本国 企业实力,特别要关注民营企业; 此外,还应不断提高本国劳动生产效率,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强本国实力,这样才能够在全球贸易链中占据有 利地位,减少外部冲击对本国的不利影响。从当前国内发展形势看,要缓解成 本因素对物价的推动作用,需要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合。首先要积极调整 产业结构,禁止高污染高耗的项目上马,对高新技术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将产 业由价值链的低端逐步向中端、高端转移,减轻不合理产业结构导致对能源和 原材料的刚性需求。从货币供应量出发来看,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之后, 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于1997年国内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因此稳健 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自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贷款, 投资,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紧缩 银根,上调存款准备金和利率。而针对本轮的通货膨胀,我国采取了紧缩的货币 政策,控制货币投放量,并取的一定的成效。
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反映通货膨 胀用Y来表示;选取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指数来代表通货膨胀输入中的价格传递机制因素, 并用 X1 表示;选取进出口差额、广义货币量 M2 来分别代表通货膨胀输入中的总需求——总供给 传导机制因素和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因素并分别 用X2 和 X3 表示选取外汇储备作为代表,并用 X4 来表示。 为了减少异方差,我们分别对上述五个变量取 对数,并用 LNY、LNX1、LNX2 、LNX3、LNX4 表示。对于进出口差额 X2,因为有的数据是负数, 因此我们可以先取绝对值再取对数,之后再进行 正负的调整。 Back to
school
剔除外汇储备之后的协整方程为: LNY=2.46234+ 0.03177LNX1+0.10846LNX2+0.4096LNX3 (7.94) (7.62) (7.11) (5.95)
上述方程中LNX1,LNX2,LNX3 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我们认为 影响LNY的主要因素是LNX1,LNX2,LNX3,即影响CPI的主要因素是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进出口差额,货币供应量,也就说是 价格传递机制,总供给—总需求传递机制,货币供应量传递机制。 这些因素的上升长期来看将带动中国物价水平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