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_甄别和反通货膨胀政策_一个文献研究
我国通货膨胀类型的甄别_来自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_彭方平

菲利普斯曲线时, 主要是为了反映厂商劳动需求竞价行为所导致的工资与失业率之间的负向关系 。 Samuelson & Solow ( 1960 ) 进一步研究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并据
* 彭方平,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 510275 , 电子信 箱: pengfp@ mail. sysu. edu. cn ; 樊 海 潮, 香 港 科 技 大 学 经 济 系, 电子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邮 政 编 码: 510275 , 电 子 信 箱: arlionn @ 163. com ; 展 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 信箱: fhxac@ ust. hk ; 连玉君, 济贸易学院 。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1002056 ) 、 教育部人文社会 科 学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 11 YJC790261 ; 09YJC790269 ) 、 中山大学优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高等研究院 李 勇 博 士 和 匿 名 审 稿 人 的 宝 贵 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王少平教授 、 建议, 当然文责自负 。 ① 论进展 。 范志勇( 2010 ) 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做了很好的综述, 本文着重以菲利普斯曲线为主线梳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
一、 引
言
通货膨胀一直是各国央行 所 关 注 的 首 要 问 题, 也是近年来我国政府所面临的主要宏观问题。 然而, 不同于上世纪 90 年代,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伴随着国内工资水平同期的大幅度上涨 。 在上述背景下, 学界对导致当前通货膨胀的根源颇具争议 。 一种流行观点认为, 此次通货膨胀是典 , 型的工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该 观 点 特 别 强 调, 中 国 经 济 已 经 或 即 将 跨 过“刘 易 斯 拐 点 ” 未来 并成为通货膨胀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在很大程度上促 使 整 体 物 价 上 涨 , 。 另 一 种 观 点 则 认 为, 的主要推动力, 从而形成“工资成 本 推 动 型 通 货 膨 胀 ” 此次通货膨胀仍然是 。 由于治理不同类型的通 由宽松性宏观政策所导致的过度需求造成的, 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 货膨胀所采取的政策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治理的手段在于采取紧缩需求 的宏观政策 。 而面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时, 紧缩的政策则可能造成有效供给不足, 从而加剧经济 2008 ) , 收缩压力( 范志勇, 从而应更多关注供给管理 。 因此, 有效甄别我国通货膨胀的类型无疑具 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由于不同学派关于通货膨胀根源的论述都可以通过不 同 的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形 式 得 以 体 现 , 这使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C1、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3、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国际信贷方式G1、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
2、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间转移,或者说,资本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作单向、双向或多向流动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否则反之。
4、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根据资本的使用或交易期限的不同,可以将国际资本流动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H1、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2、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对称。
是指以一年以内的票据和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3、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以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d=Ms4、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对策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对策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总物价或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贷币供应超常规增长,较多的贷币追逐较少的商品,投资和消费过旺,社会信用膨胀,生产过热。
通货膨胀的特征是供不应求。
通货膨胀的成因有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结构失调型、输入型与综合型导致的通货膨胀。
一、建国初期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基本原因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元券,采取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用发行贷币的办法搜刮民财打内战,维持其腐败统治。
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仍然上涨的基本原因。
另一方面,在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人民币的最初一年里,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人民政府的财政支出、军费支出大增;而且生产又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少数不法分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新中国人民政府正确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措施,统一财经工作,整顿经济秩序,打击不法商贩,尽快组织恢复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制止了持续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通货膨胀。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通货膨胀1、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50年代,由于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195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刮“共产风”和“浮夸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瞎指挥,追求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连续下降,财政出现虚收实支。
1958年到1960年,财政累计赤字高达169、4亿元。
银行系统采取“全额信贷”,需要多少,贷多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贷,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都可以贷。
出现指山买柴,指水买鱼,划地为矿的怪现象。
基建规模过大,财政连年赤字,导致银行信用大膨胀。
政府采取纠正“左”的错误思想的政策,并实施“调整经济比例,压缩基建战线,控制贷币投放”的经济方针,通货膨胀很快得到治理。
具体采取的措施是:⑴大力压缩预算内、预算外基本建设投资规模;⑵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⑶大量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⑷严格控制财政管理,压缩财政支出;⑸控制贷币发行,组织回笼贷币。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影响
对就业的影响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会导致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减少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进而减少企业 雇佣工人的数量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还会导致企业提高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减少企业雇 佣工人的数量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还会导致企业提高工资水平,从而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进而减少企业雇 佣工人的数量
等不良影响
类型及特点
类型: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推动型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特点:成本上升、需求增加、利润扩大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
原材料价格上涨
原材料供应不足:市场上的原材料供应量减少,导致价格上涨 运输成本增加:运输过程中的费用和成本增加,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上升: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材料,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动价格上涨 供需关系失衡: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失衡,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
国际贸易环境变 化:国际贸易环 境的变化也可能 导致劳动力成本 上升,例如进口 关税的提高或贸 易保护主义的加 强等。
运输费用增加
燃油价格上涨导致运输成 本增加
人力成本上升,如工资、 福利等
物流拥堵和运输延误增加 运输成本
运输距离和运输量增加也 会推高运输费用
生产效率降低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 增加
提出应对未来成本推动型通货 膨胀的政策建议
探讨未来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的治理措施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通货膨胀预期: 成本推动型通货 膨胀可能引发通 货膨胀预期,进 而影响消费者和 企业的行为
资源配置效率: 成本推动型通货 膨胀可能导致资 源配置效率下降, 因为价格信号可 能失真
浅析通货膨胀的类型、原因和成本

浅析通货膨胀的类型、原因和成本作者:李传奎来源:《卷宗》2017年第28期摘要:目前,房产、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成本费用越来越高,通货膨胀也成为了热点。
为了深刻理解通货膨胀,本文从我的消费状况入手,列示消费金额的上涨,分析通货膨胀,以达到认识通货膨胀的目的。
关键词:通货膨胀;类型;原因;成本以我2008年和2017年的消费账单为例,我也感觉到了通货膨胀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一是吃方面,每周花费已经从80元上升到200多元,该数据的上升与胃口无关,是各种食品价格一路上升的影响;二是房子方面,在县城同一个小区,08年房子的房价是每平方米2000元,而现在每平方米已经超过了6000元;三是工资收入方面,同一个岗位的工资收入略有增长,但没有翻倍。
通货膨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但过热过强过快的通货膨胀也会让百姓感到一定的压力,关于通货膨胀简要介绍如下:1 通货膨胀的类型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一是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二是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100%之间;三是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一是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二是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加以区分:一是为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二是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2 通货膨胀的原因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为货币数量论的解释,这种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性;二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给的角度的解释;三是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
1.作为货币想象的通货膨胀货币数量论在通货膨胀方面是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
交易方程为MV=Py,MV是经济中的总支出,Py是名义收入水平。
中国通货膨胀现状、原因、处理措施

中国的通货膨胀以及应对措施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之一。
通货膨胀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还关系到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简略介绍通货膨胀同时、还将进一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此外,本文将对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就业水平的对策提出建议。
Inflation is one of the eternal themes of macroeconomics. As a monetary policy of our government, Infl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stability,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household living standard and social stability, so the rise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flation also, will also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infl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impact on the economy. In addition, the paper will be to curb inflation, improve employment levels of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关键词:经济;通货膨胀;影响;解决economic; inflation; influence; solve通货膨胀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货币银行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第⼀篇: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摘要: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较复杂,既有短期因素,⼜有长期因素。
受到的影响也是多⽅⾯的,包括内外需求、⾃然因素、市场波动、资源价格、经济结构调整等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益加快,现阶段正是⼤⼒推动经济发展⽅式转变是我国加快宏观调控,取得经济改⾰的重⼤历史阶段。
从短期看需要经历阵痛期,从长期看,必须深化⾦融体制改⾰,完善货币调控机制,才能处理市场经济中各种各样的⽭盾,迎接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对策分析2008年全球⾦融危机爆发。
我国经济也经历过了巨震。
当时采取了⼀系列应对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反危机成效。
但2010年下半年通货膨胀果然来临并逐步加剧,经济回落速度持续加⼤,经济多次触底,其迅猛之势波及到各⾏各业。
如何应对成为党和国家、政府、经济学家的最关⼼的问题。
各界都在为通货膨胀的形成与治理寻找出路与对策。
⼀、我国通货膨胀现状(⼀)消费者价格指数指数呈现上升态势截⾄2016年3⽉,CPI虽然以前有过⼀个阶段的⼩幅下降,但整体⽔平⼀直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在2016年1⽉以来,CPI始终处于较⾼⽔平。
再加上新常态下因为经济下⾏的压⼒央⾏采取了多种稳健宽松政策以刺激国内需求,通货膨胀压⼒出现了增加的情况。
(⼆)⽣产价格指数呈现上升⾛势随着外资资本的流⼊,我国⼈民币呈现了升值态势。
2016年1⽉以来央⾏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持续增加,促使国内投资需求开始回暖,使得从2015年10⽉到2016年3⽉PPI同⽐增幅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通货膨胀特点(⼀)我国的通货膨胀与世界很多国家是同步的本轮通货膨胀出现了全球⼀体化的特征。
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平要⾼于我国⽬前的发展⽔平,因此衡量标准会有所不同。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百分之三是⼀个分界线,低于这个数字即为温和型通货膨胀,⽽对于我国来说,这个数字是百分之五。
以美国为例,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际,其CPI出现⼤幅波动,⼀度达到了百分之四以上,在采取了⼀系列措施之后,虽然有所下降,但不久就⼜抬起头来,上升接近到百分之六。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16章 通货膨胀)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第16章 通货膨胀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影响1.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人们一般采用价格指数来计算通货膨胀率,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价格指数和GDP 紧缩指数。
通货膨胀率即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1=100%1t t t t --⨯-年的价格水平年的价格水平通货膨胀年年的价格水平2.通货膨胀的类型(1)按照严重程度不同,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三类: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
①低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为一位数的通货膨胀。
其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愿意签订以货币形式表示的长期合同。
②急剧通货膨胀是指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二位数或三位数的速率上涨时的通货膨胀。
这种急剧的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扭曲。
其特点为:一般地说,大多数经济合同都会实行指数化;货币贬值非常迅速,人们仅在手中保留最低限度的货币以应付日常交易所需;金融市场逐渐消亡,资本逃向国外;人们囤积商品,购置房产,而且绝对不会按照很低的名义利率出借货币。
③恶性通货膨胀是指各种价格以每年百分之一百万,甚至百分之万亿的惊人速率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
(2)按是否可预期,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两类: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和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①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甄别和反通货膨胀政策:一个文献研究范志勇*内容提要理论上将通货膨胀区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不仅反映了通货膨胀特征的潜在差异,而且隐含着不同的政策含义。
本文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研究成果,包括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传导渠道、甄别方法和反通货膨胀政策等。
研究表明需求拉动因素在成本冲击传导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理性预期条件下,相机抉择的补偿性货币政策并非是应对成本冲击的最优选择,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规则为应对成本冲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新思路。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需求拉动货币政策一问题的提出2006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出现了持续的高通货膨胀现象。
与以往历次通货膨胀不同,2006年通货膨胀率上升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初级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出现的,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代表的最终消费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同时,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在此期间也表现出类似的上涨趋势。
除此之外,国内工资水平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并且在少数地区出现了劳动供给不足现象。
在此背景下,国内*范志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100872电话:82500265电子信箱:fz y8410@。
本文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通货膨胀中的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因素研究及其政策选择0 (08C J L010)和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0的资助。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杨林洁对本文的帮助,文责自负。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甄别和反通货膨胀政策:一个文献研究关于此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形成了多种观点。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此次通货膨胀是典型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类观点虽然并不否认货币和信贷资金供给可能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但更倾向于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农产品价格和工资上涨是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更重要原因。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次通货膨胀仍然是由过度需求造成的。
¹对于通货膨胀类型的认定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治理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政策是不同的。
根据一般的观点,对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治理的手段在于采取紧缩性宏观政策。
而在面对成本冲击时,紧缩的政策有可能造成有效供给不足,从而加剧经济收缩压力,因此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治理难度也更大。
国内关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早期的研究着重考察了在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绝对比重背景下,为保证企业盈利和财政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转嫁现象,例如金重仁(1987)。
此后亦有经济学家结合当时经济体制的状况利用上下游价格传导关系来分析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如樊纲(1995)。
然而胡小平等(1994)、吕江林(1995)均对成本转嫁渠道提出质疑,并且强调指出市场供需状况可能会对成本传导渠道造成影响,特别是在供给相对过剩的条件下价格传导渠道是不畅通的。
李云林(1997)分析了工资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的三个渠道,一是工资增长所形成的消费需求扩张;二是工资向资本转化所形成的投资需求扩张;三是工资增长所形成的供给成本上升。
但作者同时也指出工资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并不必然引发通货膨胀。
就经验研究而言,Ko ji m a等(2005)发现从1978至2004年中国名义单位劳动成本与通货膨胀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作者据此判断工资上涨可能是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重要因素,而导致工资上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工资政策调整,而不是生产率或者劳动供需发生变化。
范志勇(2008)通过研究进口价格、超额工资和货币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2000至2007年超额工资并非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也未发现存在工资和价格螺旋上升的有力证据。
贺力平等(2008)对2001至2008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关系进行研究,作者发现在所研究的样本期间内,消费者价格指数是生产者价格指数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时滞为1~3个月,因此作者认为/在影响以消费者价格指数来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中,需求方面的因素相对大于供给方面的因素0,但作者并不排除需求和供给因素共同影响通货膨胀走势。
¹刘元春(2008)对国内关于此轮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就各种观点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
范志勇针对目前国内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研究尚不系统的现状,我们发现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首先是关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问题。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成本越高,产品价格也越高。
但是在一个包含垄断、非充分就业以及宏观政策干预的一般均衡框架下,要素成本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复杂得多。
生产成本向产品价格的传导渠道也变得更加复杂。
其次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甄别方法。
目前国内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认定大多局限于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以及上游产品价格上升,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完全区别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依据。
最后是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措施问题。
在成本冲击条件下,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可能使经济陷入滞涨状态,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
进一步,面临成本冲击时最优的货币政策应该是什么?是否存在既能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本文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进行总结。
下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二部分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传导渠道的研究进行总结;第三部分总结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甄别方法;第四部分讨论面临成本冲击时最优的货币政策选择问题,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和传导机制对于通货膨胀的根源,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见解。
Friedm an(1963)认为/通货膨胀随时随地总是一种货币现象0。
而新剑桥学派则认为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报酬率日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变动(艾慧,2007)。
现有的理论研究一般将通货膨胀区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其中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由工资成本上升和利润上升推动的通货膨胀。
研究发现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字面含义并不足以全面反映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特征,并为检验通货膨胀的类型造成了困难。
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理解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
事实上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斯图亚特时代。
K i b ritÔioÏlu(2001)提供了一个简要的文献回顾,作者发现结构主义(包括斯勘的那维亚模型)、后凯恩斯主义和非均衡经济学都支持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观点。
所不同的是,结构主义强调低生产率部门通过垄断力量获得高生产率部门工资所造成的工资增长过快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后凯恩斯主义和非均衡经济学则注重强调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甄别和反通货膨胀政策:一个文献研究成本加成和相对价格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那么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具体含义分别是什么?M ach-l u p(1960)对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概念进行细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被细分为自发型、引致型和补偿型(au tono m ous,induced,co m pensatory),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被细分为响应型、防御型和进攻型(responsive,defensi v e,aggressive)。
自发型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完全由需求因素造成,与前期或者预期未来成本上涨无关;引致型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上升导致企业贷款需求上升或者工资收入增加,进而推动对投资品和消费品需求增加造成的;补偿型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由于政府为避免成本冲击导致失业上升所采取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结果。
响应型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在非完全竞争环境下由垄断因素(如工会)造成的;防御型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由生活成本或者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而由利润上升或者个别部门工资上升带动整体工资水平上升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则被称为进攻型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此外,M achlup还特别指出有效需求增加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发生的必要条件。
H o lz m an(1960)认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仅会发生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
作者将成本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解为成本推动效应、直接成本拉动效应和间接成本拉动效应三个方面。
成本推动效应是成本冲击对价格的直接影响;直接成本拉动是指在要素价格上升背景下,要素所有者收入和支出变化对价格的影响;间接成本拉动是指在成本冲击下,投资、出口和公共支出等其他变量改变对价格的影响。
B r onfenbrenner和H o lz m an(1963)指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本意是强调由于垄断因素所导致的工资和价格高于均衡水平的现象,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过程中并不排除货币供给、收入和支出增长对价格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在政府试图避免产出和就业下降风险的情况下。
此外,作者还特别强调了成本加成定价以及利润推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Frisch(1977)在M achlup(1960)基础之上将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分别细分为自发性(autono m ous)和引致性(i n duced)通货膨胀,即无论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还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都可以细分为自发性和引致性两种。
其中引致性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就是由于要素价格上升所导致有效需求增加造成的;自发性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则是在总需求不变条件下,由于工资、价格或者利润提高造成的,引致性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则是由总需求增长造成的成本上升。
众多学者进一步研究了从成本冲击发展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条件。
A ckley (1959)强调在成本加成定价条件下,成本推动价格上涨的必要条件是短期内需求对于价格变化不敏感,否则需求下降将切断成本传导渠道。
在Fried m an(1968)和Phelps范志勇(1970)提出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中,价格根据经劳动生产率调整后的工资加成得到,名义工资根据通货膨胀预期设定,从而在价格和名义工资之间形成螺旋上升过程。
除此之外,一些经济学家注意到政府公共政策在成本冲击导致通货膨胀过程中的作用。
H icks(1975)在一个开放经济模型中强调了货币供给增加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M ishk i n(1984)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10年中,理论研究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观点渐趋一致:通货膨胀被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弗里德曼关于通货膨胀无论何时总是货币现象的观点已经得到广泛认同。
进一步,M ishk i n认为成本冲击之所以导致通货膨胀是由于政府在面临成本冲击时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
类似的,贝纳西(1997,中译本)也认为/实际工资的一个自发增加会导致成本型通货膨胀,不过只有当政府有一个货币创造的调节政策时,它才可能无限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