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一、判断题1、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是指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的视在功率。

×2、变压器接负载后,主磁通是由一次侧和二次侧电流共同产生的。

√3、负载变化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4、电源电压变化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5、变压器空载和负载时,主磁通基本保持不变。

√6、变压器可以用来进行频率变换。

×7、变压器可以用来进行功率变换。

×8、自耦变压器的电压比越大,共用绕组中的电流越小。

×9、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线径较一次侧绕组粗。

×11、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线径较一次侧绕组粗。

×10、由于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基本不变,所以变压器的铜耗称为不变损耗。

×二、选择题1、对于电阻性和电感性负载,当变压器副边电流增加时,副边电压将( b )。

(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2、变压器对( c )的变换不起作用(a)电压(b)电流(c)功率(d)阻抗3、变压器是通过( a )磁通进行能量传递的。

(a)主(b)一次侧漏(c)二次侧漏(d)一次、二次侧漏4、一台电压比为2的单相变压器,二次侧接有8Ω的负载;若从一次侧看,其负载为( d )Ω。

(a)4 (b)8 (c)16 (d)325、变压器的负载变化时,其( c )基本不变。

(a)输出功率(b)输入功率(c)励磁电流(d)输入电流6、变压器电源电压升高,空载时其励磁电流( b )。

(a)略有增大(b)增大较多(c)基本不变(d)反而减小7、变压器的同名端与绕组的(c )有关。

A、电压(b)电流(c)绕向(d)匝数8、工作时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不能(b);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不能()。

(a)短路;短路(b)短路;开路(c)开路;短路(d)开路;开路9、自耦变压器的共用绕组导体流过的电流( a )。

(a)较大(b)较小(c)为一次二次边电流之和(d)等于负载电流10、变压器的铁损耗称为“不变损耗”,是因为铁损耗不随( a )而变化。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属于力的性质是: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面积答案:A、B、C(2) 能够使物体发生位移的只有: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和悬挂力D. 正确答案全部都对答案:C(3) 法拉第一定律指出的是:A.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答案:C2. 填空题(1) 一个力从右往左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左往右(2) 一个力从上往下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下往上(3) 一个物体受到A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如果力A的大小不变,改变作用方向,则产生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a3. 解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解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大小表示力的强弱程度,方向表示力作用的直线方向,作用点表示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2) 什么是合力?如何求合力?解答:合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共同效果。

求合力的方法是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按照大小和方向合成,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图示法来求解。

(3)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并用实例说明其应用。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张光滑的桌子上的书时,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适当,书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这说明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时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总结: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主要涉及力的性质和作用、法拉第一定律等内容。

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解答题展开思考和拓展。

8章 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8章 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A
3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理由是(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B
3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用几何平均法的目的在于考察( )。
A.最初时期发展水平B.全期发展水平
C.最末时期发展水平D.期中发展水平
B
3.发展速度属于( )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
C
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
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
B
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7
月初人数(人)
280
284
280
300
302
304
320
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
A 296人B 292人C 295人D 300人
A.0.33倍B.0.50倍C.0.75倍D.2倍
D
16.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3%×5%×8%B.103%×105%×108%
C.(3%×5%×8%)+1D.(103%×105%×108%)-1
D
17.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8%,2003年比2001年增长了12%,则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
时间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销售额万元10001100130013501400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a第二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二定基增长速度10b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二逐期增长量200万元c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d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4万元e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35万元ace7

第8章习题答案

第8章习题答案

Ee = j
60πI el e 60πI el e − jkr sin 900 e − jkr eϕ = j e eϕ λr λr
磁基本振子产生的辐射场为
I ml m Em = j sin θ e − jkr eϕ 2λ r
同样,由题设条件可得
x
Im 60πI el e I ml m = λr 2λ r Ie⊙ O
F (θ , ϕ ) = sin θ = 0.707
所以
θ = 45 0 、 135 0 、 225 0 、 315 0
取 θ = 45 ,则
0
5
2θ 0 E=180 0 − 2 × 45 0 = 90 0
(2)磁基本振子的 E 面图为电基本振子的 H 面图, H 面图为电基本振子的 E 面图。所
第 8 章天线基础知识习题答案
8-1 如题 8-1 图所示基本振子如图放置在 Z 轴上,请解答下列问题: (1)指出辐射场的传播方向、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 (2)辐射的是什么极化的波? (3)指出过 M 点的等相位面的形状。 (4)若已知 M 点的电场 E ,试求该点的磁场 H 。 (5)辐射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指出最大辐射的方向和最小辐射的方向。 x (7)指出 E 面和 H 面,并概画方向图。 解:当电基本振子放置于 Z 轴上时,其空间坐标如下图所示。 O ϕ
Ee = j
60πI el e sin θ e − jkr eθ λr
磁基本振子产生的辐射场为
I ml m I ml m − jkr 0 − jkr E = −j sin 90 e eα = − j e eα 2λ r 2λ r
m
由于两个天线在各自的最大辐射方向上远区同距离点产生的场强相等,则有

单片机 第八章 习题参考答案

单片机 第八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MCS-51外扩ROM、RAM或I/O时,它的地址总线是 P0、P2 口。

2、12根地址线可寻址 4 KB存储单元。

3、微机与外设间传送数据有程序传送、中断传送和 DMA传送三种传送方式。

4、 74LS138是具有3个输入的译码器芯片,其输出作为片选信号时,最多可以选中 8 块芯片。

5、74LS273通常用来作简单输出接口扩展;而74LS244则常用来作简单输入接口扩展。

6、并行扩展存储器,产生片选信号的方式有线选法和译码法两种。

7、在存储器扩展中,无论是线选法还是译码法,最终都是为了扩展芯片的片选端提供信号。

8、起止范围为0000H-3FFFH的存储器的容量是 16 KB。

9、11根地址线可选 2KB 个存储单元,16KB存储单元需要 14 根地址线。

10、32KB RAM存储器的首地址若为2000H,则末地址为 9FFF H。

11、假定一个存储器有4096个存储单元,其首地址为0,则末地址为 0FFFH 。

12、除地线公用外,6根地址线可选 64 个地址,11根地址线可选 2048 个地址。

13、单片机扩展的内容有程序存储器扩展、数据存储器扩展及 I/O口的扩展等。

二、选择题1、当8031外扩程序存储器8KB时,需使用EPROM2716( C )A、 2片B、 3片C、 4片D、 5片2、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数是( C )A、 11根B、 12根C、 13根D、 14根3、 74LS138芯片是( B )A、驱动器B、译码器C、锁存器 D、编码器4、 MCS-51外扩ROM、RAM和I/O口时,它的数据总线是( A )A、 P0B、 P1C、 P2D、P35、6264芯片是( B )A、 E2PROMB、 RAMC、 Flash ROMD、EPROM6、一个EPROM的地址有A0----A11引脚,它的容量为( B )。

A、2KBB、4KBC、11KBD、12KB7、单片机要扩展一片EPROM2764需占用( C )条P2口线。

结构力学 第八章 作业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 第八章 作业参考答案
基本体系
D
Z2
B
2I 2FL/9 I
M图
D
L
B
A
L
B
2FL/9
A
L
FL/9
B
解: (1)该结构为有两个基本未知量,分别为 Z1 和 Z 2 ,如图。 (2)可以得到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r11Z1 + r12 Z 2 + R1P = 0 ⎨ ⎩r21Z1 + r22 Z 2 + R2 P = 0
(3)做出基本结构的各单位内力图和荷载内力图。令 其中系数: r11 = 14i 自由项: R1 p = 0 (4)求解出多余未知力。
4
1m
E
E
E r12 2I
4m
I
I
4m
I
I
1m
0.75 E
1m
结构力学 第八章 习题 参考答案
(2)可以得到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r11Z1 + r12 Z 2 + R1P = 0 ⎨ ⎩r21Z1 + r22 Z 2 + R2 P = 0
(3)做出基本结构的各单位内力图和荷载内力图。 其中系数: r11 = r22 =
8-7 试用位移法计算连续梁,绘制弯矩图。 EI = 常数
A Z1 B 6m 6m
基本体系
Z1 C 6m
A B 6m 6m C 6m
D
D
解: (1)该结构为有两个基本未知量,分别为 Z1 和 Z 2 ,如图。 (2)可以得到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r11Z1 + r12 Z 2 + R1P = 0 ⎨ ⎩r21Z1 + r22 Z 2 + R2 P = 0

《土力学》第八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八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八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第8章土压力一、填空题1.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向压力称。

【同济大学土力学99年试题】2.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定是、。

3. 人们常说朗肯土压力条件是库仑土压力条件的一个特殊情况,这是因为此时、、三者全为零。

4.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为、、。

5. 当墙后填土达到主动朗肯状态时,填土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6. 静止土压力属于平衡状态,而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属于平衡状态,它们三者大小顺序为。

7. 地下室外墙所受到的土压力,通常可视为土压力,拱形桥桥台所受到的一般为土压力,而堤岸挡土墙所受的是土压力。

8.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根据半无限土体中各点应力处于状态,由平衡条件求解土压力。

9. 挡土墙达到主动土压力时所需的位移挡土墙达到被动土压力时所需的位移。

10. 在相同条件下,产生主动土压力所需的墙身位移量Δa与产生被动土压力所需的墙身位移量Δp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三峡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二、选择题1.在影响挡土墙土压力的诸多因素中,()是最主要的因素。

(A)挡土墙的高度(B)挡土墙的刚度(C)挡土墙的位移方向及大小(D)挡土墙填土类型2. 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适用条件之一是 ( )。

(A)墙后填土干燥(B)墙背粗糙(C)墙背直立 (D)墙背倾斜3. 当挡土墙后的填土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挡土墙()。

(A)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土体(B)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C)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D)受外力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4. 当挡土墙后的填土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挡土墙( )。

(A)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土体(B)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C)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D)受外力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5. 设计仅起挡土作用的重力式挡土墙时,土压力一般按( )计算。

(A)主动土压力(B)被动土压力(C)静止土压力 (D)静水压力6.设计地下室外墙时,土压力一般按( )计算。

形势与政策习题答案第8章

形势与政策习题答案第8章

第八章港澳台问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1840年,中英签订(),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惨败。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随后,中英又相继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占领了九龙半岛和新界。

英国通过刺刀、洋枪与大炮的野蛮征服,实现了对中国香港地区领土的占领。

知识点:香港问题的产生难度级别:12.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A.武力统一B.一国两制C.社会主义本质D.改革开放答案:B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知识点:一国两制的提出难度级别:23.(),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A.1998年7月1日B.1999年12月20日C.1997年7月1日D.1997年10月1日答案:C解析: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基本法开始实施。

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香港同胞与内地民众共享伟大祖国的尊严与荣耀,共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知识点:香港回归难度级别:14.1997年,刚刚回归的香港GDP约为1774亿元,人均GDP约为2.73万美元。

2019年,香港GDP达到了()万亿元,人均GDP 约为4.88万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习题
本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失业
二、判断√ ×√ √ ×√√
1、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每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
2、由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 )
3、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 )
4、平衡和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以及产量和就业。

( )
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反向关系。

( )
6、以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会引起失业率上升。

( )
7、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显著上涨。

( )
三、选择题
1、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由于()
A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B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价值量
C 货币发行量太多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升
D 以上都不是
2、在通货膨胀中利益受损的人是()
A 债权人
B 债务人
C 养老金收入者
D 雇工
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包括()
A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B 需求膨胀推动通货膨胀
C 货币过度发行通货膨胀
D 部门间生产率增长差别导致通货膨胀
4、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会给下列那些人带来好处()
A养老金收入者B 领固定工资者 C 持有现款的人 D 身负重债的人
5、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
A 需求拉动
B 成本推动
C 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D 上述都对
6、引起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各部门工资相继上升
B 货币需求过大
C 部门间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
D 国际市场上的不稳定
7、导致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因素有()
A 投资需求增加
B 货币供给减少
C 政府支出减少
D 政府收入增加
8、根据价格调整方程,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可以()
A 人为制造衰退
B 减少货币发行量
C 降低实际GNP
D 以上都对
9、下列哪一个不是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分类的()
A 平衡的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B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C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D 结构性通货膨胀
四简答
1、通货膨胀是如何分类的?
2、治理通货膨胀有那些方法?
3、简析结构性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4、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5、试述通货膨胀的原因。

6、试析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形成?对此应如何治理?
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条反映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2. 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3. 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4.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5.是指在劳动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二.判断题
√ ×√ √ ×√√
三选择题
DAADD CADA
四简答题
1.(1)从价格上升的不同速度,可以分为
温和的通货膨胀
奔腾的通货膨胀
超级的通货膨胀
(2)按价格影响的差别,可以分为
平衡的通货膨胀
平衡的通货膨胀
(3)按人们的预期,可以分为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4)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可分为: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2.答:由于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有相当的不利影响,主要的治理措施有: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

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
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

3. 答: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所出现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一个国家中一些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另一些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
(2)一个国家中,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的开放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与世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封闭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
(3)一个国家中各部门的产品供求关系不同,也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发生。

4. (1)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当发生未预期通货膨胀时,有固定货币收入的人以及债权人遭受损失。

相反,对于非固定收入者及债务人都是受益者。

(2)对财产分配的影响。

由于通货膨胀侵蚀着货币购买力,使任何以固定货币数量计算的资产的真实价值也受到影响。

对于持有不变价格财产的人来说其拥有的债券、银行存款的票面价值是相对固定的,实际价值将随物价上涨而下降。

对于持有可变价值财产的人来说,他们则会因通货膨胀而受益。

(3)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

通货膨胀造成人们对货币贬值的预期,导致流通中的囤积居奇,企业不再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是抬高物价,粗制滥造,结果形成资源浪费,生产能力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4).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短期看,当有效需求不足而且社会存在闲置生产能力时,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政府的投资性支出,扩大总需求,从而能够刺激经济增长。

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风险,提高经营成本,使生产投资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5).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国家,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商品价格也上涨,从而影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口减少。

而本国货币贬值,必然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增加,致使国际收支恶化。

5. 答:通货膨胀的原因简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3)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
一是国内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大宗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导致价格猛涨,并且只涨不跌,进而扩散到其他部门产品的价格,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二是国内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后,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引起价格上涨,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
三是开放型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而趋于提高时,会波及到非开放型经济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6. 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对上述需求的刺激都会对社会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拉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总需求持续增加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治理对策: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

这主要通过实施正
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