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课件:第17课《原毁》 (共42张PPT)

合集下载

名师精编--《原毁》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名师精编--《原毁》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 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 周公,吾之病也。” ›焉:代词,他。 ›是人:这些人,指上文所说的“古之君子”。 ›病:缺陷,过错。 舜,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周公, 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这些君子却 说:“赶不上舜,赶不上周公,就是我的缺点。”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既严格又全面吗?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 “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 亦足矣。” › 易:容易。 › 修:学习,求进步。 › 能:学会,掌握。 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掌握 的,他对待别人,却说:“能够有这样的优 点,这就够了。”又说:“能够擅长这个, 这就够了。”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这不也就是对别人要求宽容又简约吗?
2015/11/15 7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 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 是:这 › 足:足够,足以 他对待别人,说道:“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 就足够算是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个,这就足 够算是个有才技的人了。”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懼 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 即:靠近。 (他们)只要求别人有某一个方面的长处,而不 苛求他的其它方面;就他现在的(表现)看,不 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只害怕别人得不到做好 事应得的益处。 2015/11/15 8
2015/11/15 4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严格而全面,所以就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人们就 愿意做好事。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 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 能是!” › 求:寻求。 › 所以:……的原因,……的道理。 › 是:这样。 › 乃:竟然,却。(副词)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 探究舜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 我,也是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17原毁含答案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17原毁含答案

扩步糸统调音第五单元Z7|廡毀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背景链接韩愈所生活的中唐时代,封建士大夫中滋生了一种嫉贤妒能的恶劣风气,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则务求宽容, 即所谓“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为正视听,引起当权者注意,并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韩愈奋笔写下这篇《原毁》。

本文与《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合称“五原”,是韩愈较系统全面地阐述自己思想观点的纲领性论文。

扩步糸统调音♦文脉梳理'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古之君子)K述严丁律人•宽以待己(今之君子)原毁揭示原因一挖掘根源、提醒注意一一写作目的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______ ”通“_____答案:“懼”通“惧”,担心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厂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1)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古代女子称丈夫;古代指普通百姓(2)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戏曲、曲艺、杂技、影视等演员答案:(1)好人(2)有才技的人象。

(1)故人乐为善(2)早夜以思(3)取其一不责其二(4)即其新不究其旧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5)能善是,是亦足矣答案:(1)乐:意动用法,以……为乐;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好事⑵名词作状语,在早晚(3)均为数词活用为名词,一个方面;其他方面(4)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今天的表现;过去的表现(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4.【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病①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②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③将何往而非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⑤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⑥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答案:病:①名词,缺点②动词,生病雲名词, 忧愁④形容词,困苦不堪⑤名词,鑒病立逆扁,第9幸护步糸统调咅5・【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2019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5单元 17 原毁(共32张PPT)

2019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5单元 17 原毁(共32张PPT)

就是韩愈。
二 写作背景
韩愈所生活的中唐时代,在封建士大夫中滋生了一种嫉贤妒能的 恶劣风气,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则务求宽容,即所谓“其责人也详, 其待己也廉”。为正视听,引起当权者注意,并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 风邪气,韩愈奋笔写下这篇《原毁》。本文与《原道》、《原性》、 《原人》、《原鬼》合称“五原”,是韩愈较系统全面地阐述自己思 想观点的纲领性论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赏读:自己要站得住脚,也要设法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事事行得通, 也要设法让别人事事行得通。
返回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 作者视窗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唐朝中期,文坛上出现一场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像巨浪一样摧毁了骈文
的沙堡,这个运动的领袖就是韩愈。
答案
返回
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一、技法赏析
《原毁》与其他“四原”都属“正言垂教”“文从字顺”的议论文体。立
论鲜明,论证有力,说理透彻,举例精当,平易而不浅露,朴实而不枯淡,
展现了韩文格调的又一风貌。具体地说,有如下几方面的特色。
1.古今对比,褒贬鲜明。
《原毁》歌颂古之君子对人对己的正确态度,批判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错
答案
(3)乃 (4)其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_却__ 圣主乃吾辈共事之主_是__ 家祭无忘告乃翁_你__的__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_他__ 去其不如周公者_那__些__
答案
4.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故人乐为善: 好事。 ②详,故人难于为善: 好事。 ③恐恐然惟 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_好__事__。_ ④己未有善:_长_处__。_ ⑤即其新不究其旧: 现在;过去。

17、原毁课件(粤教版)

17、原毁课件(粤教版)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 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 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 及:比得上。 焉:代词,他。 › 是人:这人,指上文所说的“古之君子”。 › 乃:却。 › 病:弊端,缺点。 › 身:自己
舜,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周公,是大 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这些君子却说:“赶不上 舜,赶不上周公,就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对自身要求 既严格又全面吗?
›一、二:数词作名词
›即:动词,肯定、看重。
›究:追究
›之:助词,取独
(他们)只要求别人有某一个方面的长处,而不 要求他的其它方面;就他现在的(表现)看,不 追究他的过去(的表现),谨慎谨慎的样子只畏 惧别人取得不到做好事应得的益处。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 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 › 善:名词,善事。 › 易:容易。 › 修:学习,求进步。 › 能:学会,掌握。 › 乃:却 › 善:动词,善于。 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掌握的,他对待 别人,却说:“能够有这样的优点,这就够了。”又说: “能够善于这个,这就够了。”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这不也就是要求别人宽容又简约吗?
过去的表现 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形作动 善于 取其一,不责其二; 数词作名词
一点优点;别的优点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名词作状语
对外;对内
虚词积累
1、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她、 它 例释:得吾说而存之
(2)动词 今译为:到、往
例释: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3)助词 1>结构助词 今译为:的
吾常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 者,必其人之与1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2同其利者也 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 矣。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五单元课件:第17课《原毁》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五单元课件:第17课《原毁》

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之”,代词他),周公,
是人也,乃曰:“不 如舜,不如周公,吾 之病也。”
是大圣人,后代没有人比 得上他;这人(指上文所
说的“古之君子”)却说:
“赶不上(如:比得上)
舜,赶不上周公,是我的
缺点。”
▪是不亦责于身者 重以周乎?
▪这不也是对自己(者:表 停顿)要求严格并且全面 吗?
▪举出他一方面(的欠缺)不
▪举其一,不计其十,考虑他多方面(的长处),
究其旧,不图其新, 追究他的过去,不考虑他的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 有闻也,是不亦责 于人者已详乎?
今天,谨慎谨慎的样子只怕 他人(别人)(主谓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有名誉(闻: 名声、名誉)。这不也对别
人要求太周全了吗?
▪夫是之谓不 以众人待其身, 而以圣人望于 人,吾未见其 尊己也。
且)简少吗?
第一段(1-4)段意
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
其责己也重以周:高标准、严要求 其待人也轻以约:低标准、不苛求、
与人为善
▪今之君子则不然, ▪现在的君子就不这样,他要
其责人也详,其待 求别人也详尽(详尽、全
己也廉。
面),他要求自己也少。
▪详,故人难于为善;▪(对别人要求)详尽,所以
别人难以做好事;
▪其于人也,曰:
▪他对待别人,说道:
“彼人也,能有是, “那个人啊,能有这点,
是足为良人矣;能善 这就足够算是个善良的人 是,是足为艺人矣。” 了;能善于这个,这足够
算是个有技能的人了。”
▪取其一,不责其 二,即其新,不究 其旧,恐恐然惟惧 其人之不得为善之 利。
▪肯定他某一个方面,而不要 求他别的方面;就是(看重) 他的现在,不追究他的过去, 谨慎谨慎的样子只畏惧别(他) 人(主谓间,取独)得不到做 好事的益处。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五单元 17 原毁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五单元 17 原毁

就是韩愈。
二 写作背景
韩愈所生活的中唐时代,在封建士大夫中滋生了一种嫉贤妒 恶劣风气,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则务求宽容,即所谓“其责人也 其待己也廉”。为正视听,引起当权者注意,并采取措施纠正这 风邪气,韩愈奋笔写下这篇《原毁》。本文与《原道》、《原性 《原人》、《原鬼》合称“五原”,是韩愈较系统全面地阐述自 想观点的纲领性论文。
(3)乃 (4)其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_却__ 圣主乃吾辈共事之主_是__ 家祭无忘告乃翁_你__的__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_他__ 去其不如周公者_那__些__
4.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故人乐为善: 好事。 ②详,故人难于为善: 好事。 ③恐恐然惟 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_好__事__。_ ④己未有善:_长_处__。_ ⑤即其新不究其旧: 现在;过去。
(4)多才与艺人也。 古义: 有技能的人。 今义: 戏曲、曲艺、杂技等演员。
3.一词多义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_缺__点___
(1)病 亮疾病,卒于年_患__病__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_担__心__
(2)善
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_擅_长___ 恐恐然惟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_好__事__ 素善留侯张良_交__好___
“某良士,某良士”为反复句式,“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 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为排比句,“强者必怒 懦者必怒于色矣”为对偶句。这样错综配合,庄重中露活泼,统一 样,一致中呈变化,避免了平板呆滞,富于语言的魅力,也增强了 力量。
二、写作迁移
角度 《原毁》的积极意义 题目:韩愈的《原毁》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请你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理解。
第五单元
17 原 毁
《原毁》通过对比古今君子责己待人的不同态度,批判了当时 普遍存在的毁谤风气,并明确指出“怠与忌”就是产生“谤”的根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原毁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原毁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
3.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
)
4.即.其新不究其旧(
)
5.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
)
答案:1.焉:代词,他 2.病:弊病,缺点 3.足: 足够,足以
4.即:就……看 5.易:容易 修:学习,求进步 能:学会,掌握
二、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
所说的怠惰和忌妒啊。
2.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此,事情办好了,诽谤便随之产生;品德高 尚了,诋毁也就随之而来。
待别人宽容又简约。
2.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懼 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们)只要求别人有某一个方面的长处,而不
四、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1.故人乐为善.(
)
2.详,故人难于为善.(
)
3.恐恐然惟戄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
4.己未有善.(
)
5.即其新.不究其旧.(
)
形容词作动词
6.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 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
2.理清文章的结构,掌握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培养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3.学习对比和排比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体会议论文语言的朴实、严谨、准确。 4.学习作者忧时伤事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人对 己的态度方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律己严 格,待人宽和。
重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掌握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培养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难点: 学习对比和排比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体 会议论文语言的朴实、严谨、准确。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 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 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自谓郡望昌黎,世称 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 孟县)人。
导入新课
《师说》是一篇阐述从师学习的道理的论文,
是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提出来的。 由此可见韩愈是一个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关注现实的人。其实,不仅仅是当时耻学于 师的社会风气,社会中的其他一切不良现象, 他都敢于批判。比如当时社会中还出现了诽 谤的不良现象,韩愈就针对这个现象写了一 篇论辩文《原毁》。那么,《原毁》写了些 什么内容呢?韩愈是怎样批判诽谤的不良现 象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韩愈的《原
第一段段意
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
其责己也重以周:高标准、严要求 其待人也轻以约:低标准、不苛求、 与人为善
第二段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 详:详尽、全面。 › 廉:少。 现在的君子可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周详,他要求自 己很少。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 自取:自己取得(进步或收获)。 (对别人要求)周详,所以别人很难去做好事; (对自己要求)很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 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 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 焉:代词,他。 › 是人:这人,指上文所说的“古之君子”。 › 病:弊病,缺点。 舜,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周公,是大 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这些君子却说: “赶不上舜,赶不上周公,就是我的缺点。”这不 就是要求自身既严格又全面吗?
听录音
注意字音、句读 体会情感
第一段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 责:责备,要求。 › 重:严格。 › 周:周密、全面。 › 以:连词,表并列 › 待:对待,要求 › 轻:宽容 › 约:简少。 古时候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们对待 别人宽容又简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既严格又全面,所以就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别 人就乐意做好事。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 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 我乃不能是!” › 求:寻求。 › 所以:……的原因 › 是:这样。 听说古代的圣人舜,他的做人,是个仁义的人。探究舜 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个人,我 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自己没有什么优点,说:“我擅长这个,这就足够了。” 自己没有什么才能,说:“我掌握了这个本领,这就 够了。”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 身者已廉乎? › 以:来,表目的的连词。 › 欺于人:欺骗别人。 › 少:稍 › 已:太、甚,表程度的副词。 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良心,还没有多少收获就停止 下来,这不就是要求自身太少了吗?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 部。谥号“文”,又称韩 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世盛称其“文 起八代之衰”。 著《昌 黎先生集》四十卷。
韩愈与古文运动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要 开明孔孟之道,以此来反对当时单纯形式的 骈文。他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他重视作家的 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提倡学习先秦两汉 古文,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 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二、释题:
《原毁》
推究、探求
→ 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
诽谤、诋毁
《原毁》是韩愈的“五原”(《原性》《原 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 。
三、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后,建士大夫中滋生一种嫉贤妒 能的恶劣风气,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则务 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 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 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韩愈站在中小地 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 希望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 滋生。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 以:而,连词,表修饰。 › 就:追求,仿效,学习。 早晚都在思考,去掉那不如舜的地方,发扬那些与舜 相似的地方。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也。 (他们)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周公的,他的做人,是 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 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 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探究他之所以成为周公的原因,就要求自己 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 我却不能这样!”早晚都在思考,去掉那不 如周公的地方,发扬那些与周公相似的地方。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 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 人者轻以约乎! › 易:容易。 › 修:学习,做到。 › 能:学会,掌握。 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掌握的,他对 待别人,却说:“能够有这样的优点,这就够了。” 又说:“能够擅长这个,这就够了”,这不也就是要 求别人宽容又简少吗?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 是,是足为艺人矣。” › 是:这。 › 足:足够,足以。 他对待别人,说道:“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足够 算是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个,这就足够算是个有才 技的人了。”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 之不得为善之利。 › 即:根据,以……为根据。 (他们)只要求别人有某一个方面的长处,而不苛求他 的其它方面;以他现在的(表现)为根据,不追究他的过 去,提心吊胆只害怕别人得不到做好事应得的益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