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提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临床疗效的措施及建议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开展临床研究,探索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确保诊疗质量。
XX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优势病种的种类及数量
优势病种种类:肺癌、肝癌、胃癌、结直 肠癌、乳腺癌等
优势病种数量:共计50种
优势病种的特点及现状
优势病种是指具有明显疗效和优势的疾病种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可以 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优势病种包括多种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神 经系统疾病等。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优势病种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 显著的疗效。
XX公司
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 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
结分析报告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优势病种介绍
02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03
临床疗效总结
04
诊疗方案分析
05
未来展望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优势病种介绍
优势病种的选择标准
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代表性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成熟,疗效显著 病种覆盖面广,具有推广价值 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及卫生需求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我院骨科自2009年对骨科中医优势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方案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优势病种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并于2010年原有方案进行了优化及总结。
通地近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优势病种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方案的实施作出年度总结。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
通过近一年对方案的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使中医疗参与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二实施方案一年多来在中医药治疗参与率提高的前提下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部分我科的中医优势病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些病种使用中医药治疗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和经济优势。
同时也发现一些中药对部分常见病的疗效也存在明显不足需要不断总结和优化诊疗方案及时进行完善和舍失。
所以我们进行经验总结后对于不同的病种和不同疗效制订进一步不同的改进措施现分述如下一颈椎病颈椎病是我科传统的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病种我们在原有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上进一步优化将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为风寒痹阻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不足证并相应制定方药规定为协定处方。
分型进一步规范后使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我科传统中医优势病种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较好效果我们在原有基础上运用科室协定中药熏洗方对伴急性滑膜炎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药熏洗配合原有的金黄散外敷治疗较好的解决了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避免了对关节的反复穿刺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是我科病人较多的病种对需手术内固定的患者我们对椎弓根钉的植入点进行反复研究将小关节间隙下外缘作为进针点既准确又操作方便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疗效评价总结(消渴病)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疗效评价总结2010年消渴一、临床资料消渴是指患者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导致的以多尿、多饮、多食、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糖尿病归属于本病范畴。
我科在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消渴患者合计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67.7±8.3)岁。
二、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措施治疗消渴能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中医症候疗效为89.5096,后期治疗中,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三、分析、总结及评价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下肢麻木、冷痛等异常感觉,我科采用中药足浴疗法治疗此病效果明显,具体方药为黄黄60g,丹参、赤芍、川苟、木瓜、伸筋草、透骨草、桂枝等各50g,加水4000m1,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置于专用的木桶内,先熏患肢,待水温降至35~40°C,浸泡双下肢,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浸泡后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足底反射区按摩,按摩力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1个月为一疗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75肌中医症候疗效为87.5096。
但在出现糖尿病危急重症时,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糖尿病足(坏疽)等,患者及家属对使用中药治疗患者病痛的时效性、耐受性差,我们应在临床过程中制定完善的急救措施,从而更好的解除患者病痛。
2011年度疗效评价总结消渴我科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156例消渴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治疗根据我科《喘证特色病症诊疗方案》,统计发现运用降糖活血方随证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痰瘀互结证70例,总有效率为85.60%,并与单独使用西药对照,结果发现,治疗组在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改善脂代谢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运用七味白术散合生脉饮加减来治疗气阴两虚患者,发现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下降,甘油三酯及胆固醇亦显著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1显著增高。
2023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2023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肿瘤是当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给人类的生命带来了巨大威胁。
传统中医作为我国自古就存在的一种疗法,在肿瘤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和总结2023年肿瘤科中医的诊疗方案,以及对其进行评价。
一、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分析1. 中医辨证施治原则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是基于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制定的。
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经络气血等进行综合辨证,然后采用适合的中药及治疗方法进行施治。
例如,对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患者,会采用补虚益气、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治疗。
2. 中医药联合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中,中医药与西医药并用,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可以缓解副作用、提升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等。
例如,中药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作用,可用于辅助放化疗,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3. 中医融入综合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也融入了中医的其他治疗手段,如针灸、艾灸、推拿等。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对于肿瘤患者的痛症、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推拿则通过推、拿、揉、捶等手法,调节气血,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总结1. 个体化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注重个体化治疗,强调“因病致治”。
通过辨证施治,结合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综合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融合了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形成了综合的治疗体系。
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副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
3. 强调调整心态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注重调整患者的心态,增强患者的自我恢复能力。
中医认为情志与疾病密切相关,通过精神调摄、情志疏导等手段,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抵抗力。
三、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评价1. 疗效显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有效控制肿瘤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轻治疗副作用等。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分析作为一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的医生,我深知中医在治疗某些特定疾病方面的优势。
本文将以我个人经验和临床实践为基础,详细分析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一、感冒感冒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侵袭所致,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针对这两种类型的感冒,我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风寒感冒,我采用了具有温阳解表、发汗散寒作用的桂枝汤加减治疗;而对于风热感冒,则采用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热的银翘散加减治疗。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治疗感冒的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康复周期缩短。
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现代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胃病”范畴,认为是由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原因引起。
我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案以健脾和胃、清热除湿为主,常用中药有党参、白术、茯苓、黄连等。
通过临床观察,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症状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三、失眠失眠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症,中医认为是由心肾不交、心肝火旺等原因导致。
我采用滋阴降火、养血安神的治疗方案,常用中药有生地黄、枸杞子、丹参、夜交藤等。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治疗失眠的效果明显,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白天精神状态良好。
四、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郁病”范畴,认为是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等原因引起。
我采用疏肝解郁、健脾养心的治疗方案,常用中药有柴胡、白芍、甘草、茯苓等。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显著,患者情绪得到稳定,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五、颈椎病颈椎病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中医认为是由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等原因引起。
我采用活血化瘀、养血柔肝的治疗方案,常用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芍、鸡血藤等。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明显,患者症状得到缓解,颈部活动功能恢复。
六、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中医认为是由肾阳虚、湿邪阻络等原因引起。
我采用温阳散寒、祛湿通络的治疗方案,常用中药有干姜、肉桂、独活、牛膝等。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推拿科最早确定的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开展了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诊疗方案的门诊患者共有351例,完成351例,平均治疗10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的35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特色疗法使用率100%,中药饮片使用率 2.78%,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例(2.78%),针灸治疗227例(90.4%),推拿治疗121例(48.2%),中,其他疗法46例(18.3%)。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等。
依从性差的治疗方法有: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 1. 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应用较好;2. 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 3. 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1. 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低,如牵引只适合体质较好的患者; 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

附件2.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一、眩晕〔高血压病〕:(一〕中医分型论治:临证分为阴虚阳亢型、痰浊上蒙型、气血亏虚型、阴阳两虚型四型,分别予以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桂附地黄汤加减医治。
四型中以阴虚阳亢型最为多见,天麻钩藤饮加减医治效果最好,总有效率到达90.5%。
而四型综合起来总有效率为80%左右。
〔二〕疗效评估1、能有效改善患者眩晕、头痛、头昏等主要病症,以及胸闷心悸、心烦少寐、耳鸣恶心、腰酸夜尿等兼症。
眩晕的住院患者应用本方案中药辨证施治,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达84.1%。
2、能有效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
杞菊地黄口服液与苯那普利合用医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100例,观察医治后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分别为医治前的74.5%和74.7%,消退率为25.5%和25.3%,明显优于单用苯那普利组。
3、有效降低晨峰血压。
临床观察120例标准西药医治下晨间血压仍无法操作者,加用天麻钩藤饮化裁之中药,晨峰血压操作有效率达77%。
4、可以增强西药降压疗效,减少西药用量,减少费用,同时有效制约西药降压所致付反响,如减少了西药所致干咳、水肿、口干、纳差等不良反响。
(三〕中医医治难点分析1、疗效欠稳定,可能局部与辨证分型不够完善有关。
2、局部高血压患者无明显病症,表现为无症可辨,但从舌脉又难以把握X。
大大影响这局部患者疗效。
3、中药煎煮不方便,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影响了疗效稳定性。
4、中医一直以来倡导“无病防病,即病防变〞的思想,因此应该重视对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药干预医治。
而临床中对这局部患者重视不够,缺少系统标准的中医诊疗方案,〔四〕应对措施1、开展临床症候群调查,进一步完善分型,优化诊疗方案。
2、开展血压与证型的相关性临床研究,以提高无症可辨患者辨证医治的X性。
3、优化方案的根底上,制定协定处方,制成免煎颗粒剂,并通过临床症候群调查研究,筛选出最常见证型1~2个,争取针对其协定处方做进一步研究,为申请院内X制剂做打算。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研究目的
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 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 系统总结和分析。
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 参考和指导,促进中 医诊疗方案的推广和 应用。
评估不同诊疗方案在 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和 适用性。
02
优势病种介绍
优势病种定义
优势病种是指在一定地区、一 定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医治 疗具有明显优势,且临床疗效 较好的一类疾病。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 方案临床疗效总结 分析报告
汇报人: 202X-01-07
目录
• 引言 • 优势病种介绍 • 中医诊疗方案 • 临床疗效评估 • 总结分析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慢性病和复杂性疾病方面。
临床实践认可度
选择那些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 可,且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更具有实践基础。
优势病种特点
病情复杂
治疗难度较大
优势病种通常病情较为复杂,可能涉 及多个系统、多个器官的病变,需要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治疗。
优势病种通常治疗难度较大,可能需 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 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中医诊疗方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 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了
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中医诊疗方案制定原则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在制定中医诊疗方案时需
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白疕(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一、基本情况白疕(寻常型银屑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15例,完成13例,平均住院日1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薰洗、药浴、紫外光照射、中药湿敷、中药涂药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2.3%,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3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6例(46.2%),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00例(100%),中药熏洗治疗12例(92.3%),紫外光照射13例(100%)。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紫外光照射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中药熏洗、口服中成药、推拿、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清热凉血法治疗白疕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白疕静止期和缓解期,鳞屑较厚的患者;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如推拿治疗在医保规定的适应症中不包括白疕。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患者中,症状改善12例(92.3%),体征改善12例(92.3%),好转12例(92.3%)。
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92.3%。
(二)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1)以皮损严重程度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来判断疗效,分4级判定。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皮损基本消退,临床症状消失,n≥95%。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95%>n≥70%。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n≥50%。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n<50%。
2)以皮损症候评分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来判断疗效,分4级判定。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95%>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证候积分减少≥50%。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证候积分减少不足50%。
2、评价方法1)皮损严重程度评分—PASI评分(表1)表1:PASI评分表PASI评分=头部面积分×头部严重程度分(D+I+E)×0.1 +上肢面积分×上肢严重程度分(D+I+E)×0.2+躯干面积分×躯干严重程度分(D+I+E)×0.3+下肢面积分×下肢严重程度分(D+I+E)×0.42、中医证候的改善,采用中医主要临床症状评估量表(表2)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制定。
表2.主要临床症状评估量表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症状改善、皮损变薄,红斑颜色变淡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
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13例患者中皮损消退≥70%的11例(84.6%);70%≥皮损消退≥50%的2例(15.4%),未改善0例。
总体有效率100%。
案例1:于某,男,48岁。
主因“全身红斑脱屑反复发作30年,加重1月余”入院。
患者于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丘疹、脱屑,后累及四肢、躯干,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银屑病”给于治疗,病情缓解,患者自述本病冬重夏轻,1月前因过敏导致本次病情加重,皮疹泛发于全身,前胸、后背起黄豆大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双小腿及双手呈片状脱屑,无明显瘙痒. 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皮科情况:前胸、后背起黄豆大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双小腿皮损呈斑块状,中度浸润,上覆糠白色鳞屑,双手呈片状脱屑,无明显瘙痒,指、趾甲正常。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白疕(血热证)西医诊断:寻常型银屑病进入路径后立即复方甘草酸苷静滴,中药熏洗,紫外光照射,中药湿敷,给以犀角地黄汤口服,治疗17天后皮损消退80%以上,仅有双胫前小块皮损。
案例2:(略)案例3:(略)病例基本信息表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白疕临床治疗难点分析银屑病是一种顽固且易复发的皮肤病。
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临床医生颇感棘手。
多年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人力物力都投入不少,但仍有诸多问题没有突破。
难点之一:病因方面银屑病的病因尚未清楚,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通过免疫介导的共同路径最后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发生增殖。
但迄今为止,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
难点之二:治疗方面银屑病的治疗进展是我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目前西医治疗用药为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类、维生素类药物等。
部分药物疗效好,但存在极大毒副作用而临床无法推广用之。
中医治疗本病辨病与辨证结合,分型与分期兼顾,临床确有一批疗效甚好的验方、复方,但疗效缓慢,疗程长,且缓解病情者多。
总之,本病的治疗缺乏特效药,没有根治手段。
难点之三:复发问题银屑病不是不治之症,不是没有治愈的可能性,我们所采用的治疗方案能很快能够达到临床治愈,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够预防银屑病的复发。
这是本病难点中的难点。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们今后研究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①进一步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深入研究,只有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有清晰的认识,才有可能找到治疗上和预防复发的突破。
②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扬长避短,取西药见效快的特点与中药疗效满意、安全无副作用等有机结合,研制一批安全特效的药物,同时对目前疗效肯定的中药验方、复方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了解其作用机制。
③用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防治认识教育基础上,将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重视心理因素在本病的发病加重及复发中的作用,医患合作,给患者更多关心和理解,解除思想顾虑,避免精神紧张,合理安排生活,注意饮食调节,工作量力而行。
治疗上要采取针对性防范性措施,避免感染因素,避免用药不当、不慎而造成红皮病或脓疱型银屑病等的发生,合理恰当用药,力求简单有效,仔细观察病情,避免诱发因素。
实验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即使在临床治愈后,其实验室检查亦存在异常,如免疫方面仍存在表皮内免疫复合物沉积;皮肤损害消退处的微循环虽有改善,但仍未恢复正常;电镜发现治愈病例个别棘细胞核仍较大,线粒体聚集仍存在,线粒体嵴模糊。
所有这些都说明经过临床治愈的病例,表皮组织的显微结构仍保留着治疗前病变细胞的特点,表明表皮细胞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这可能是本病易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从疗效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诊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减轻了患者皮肤损害程度,改善了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分析如下:1.清热凉血消斑,迅速改善进行期的症状,防止皮损进一步蔓延。
中医药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情进展速度,进入本路径的血热证患者经过中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中药汤剂口服治疗,配合清热解毒消斑的中药湿敷,紫外光照射,5-7天阻止皮损扩散,无新发皮损。
2.活血化瘀,促进斑块消退。
在银屑病进入缓解期或是静止期,皮损基地已不是鲜红色,再用清热凉血解毒的中药治疗已基本无疗效,这时需加入活血化瘀或是破血逐瘀药物,改善皮肤微循环,加快皮损消退,对于斑块型银屑病尤为明显。
五、方案外本专科中医技术方法应用情况自拟“康银胶囊“的临床应用情况患者长期寒凉中药,损伤脾胃,以致银屑病经久不愈,我科根据老中医经验,以凉血活血,健脾除湿为治则,创制协定方“康银胶囊”,能有效缩短静止期和缓解期的时间,延长复发周期。
附协定方“康银胶囊”地黄20g丹皮15g赤芍15g知母6g拳参15g紫草15g玄参15g白茅根15g槐米12g大青叶15g土茯苓20g茯苓10g防风6g蒺藜6g苍术12g 白术15g党参10g当归6g白芷6g山药15g丹参6g萆薢12g白鲜皮15g 甘草6g黄芩12g陈皮12g枳壳9g板蓝根15g牛膝12g双花炭15g。
共10付浓缩提纯后灌胶囊,共服用2个月。
2013年10月25日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一、基本情况蛇串疮(带状疱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9例,完成9例,平均住院日5.5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半导体激光照射、针刺、拔罐、中药湿敷、火针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9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22%,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9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例(22%),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00例(100%),针刺2例(22%),半导体激光照射15例(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