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笔记(第6章 生产)

合集下载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教材精讲】第6章 生 产 【圣才出品】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教材精讲】第6章 生 产 【圣才出品】

5.劳动生产率 用某个产业或整个经济体系来度量劳动的平均产出,相关结果便称为劳动生产率(labor productivity)。因为平均产出计算的是每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测 量的。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居民的真实的生活水平。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资本存量和技术变迁。 三、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6章 生 产
6.1 本章框架结构图
6.2 重难点解读
1 / 1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一、生产技术
1.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描述的是每一特定的投入要素组合下企业的最大产
在 C 点, MPL APL ,此时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最大。数学证明如下:
Q f L
LL
f
L
L
Lf
L
L2
f
L
0
4 / 1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这是平均产量最大的必要条件,从而 f L f L 。说明平均产量最大时,平均产量必
就有 f x f y 。
(3)凹性
2 / 1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数学形式是: f 0 ,这个性质隐含着边际产出递减。
2.短期和长期 在微观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 短期(short run)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 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短期生产函数可写为: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中文word资料68页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中文word资料68页

第一章复习题1.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因此可以把市场看作决定价格的场所。

行业是出售相同的或紧密相关的产品的厂商的集合,一个市场可以包括许多行业。

2.评价一个理论有两个步骤:首先,需要检验这个理论假设的合理性;第二,把该理论的预测和事实相比较以此来验证它。

如果一个理论无法被检验的话,它将不会被接受。

因此,它对我们理解现实情况没有任何帮助。

3.实证分析解释“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解释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对供给的限制将改变市场的均衡。

A中包括两种分析,批评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是规范分析,批评其破坏了市场的竞争性——是实证分析。

B向我们说明在燃油的配给制下总社会福利的被损坏——是实证分析。

4.由于两个市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商品在两地间的运输是套利实现的条件。

如果运输成本为零,则可以在Oklahoma购买汽油,到New Jersey出售,赚取差价;如果这个差价无法弥补运输成本则不存在套利机会。

5.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鸡蛋的实际价格从1970年至1985年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导致鸡蛋需求的减少,同时也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

在这两种因素下,鸡蛋的价格下降了。

大学教育的实际价格的升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获得大学教育而导致需求提高,同时教育的成本也在升高。

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大学教育费用提高了。

6.日圆相对美圆来说,价值升高,升值前相比,兑换同样数量的日圆需要付出更多的美圆。

由汇率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变化,在日本市场出售的美国汽车,由于美圆贬值日圆升值,持有日圆的消费者将较以前支付较底的价格;而在美国市场出售的日本汽车,由于日圆升值美圆贬值,持有美圆的消费者将面对较以前提高的价格。

第二章复习题1.假设供给曲线固定,炎热天气通常会引起需求曲线右移,在当前价格上造成短期需求过剩。

消费者为获得冰激凌,愿意为每一单位冰激凌出价更高。

平狄克 微观经济学 第七版

平狄克 微观经济学 第七版
1、个人是消费者。个人需要各种消费品和服 务,以获得福利。
2、个人提供生产性服务,如劳动、资本,个 人还可以投资于自己的教育或健康,即人力 资本。
3、个人参与政治过程。个人可以通过投票或 其他政治活动,来表达他对政府提供的商品 和服务的偏好。
2021/10/10
49
研究消费者行为主要是研究需求是怎样形成 的,决定条件是偏好、价格与收入。
Qs
Q
19
从单个供给曲线到市场供给曲线
P
P
P
A S
B S
S
P2
P1
A
A
Q1 Q2
B
B
Q
Q1 Q2
Q
Q1
Q2
Q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生于英格兰,1865 年毕业于剑桥大学,1885- 1908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 学教授,近代英国最著名的
经济学家,剑桥学派和新古 典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末 20世纪初英国乃至世界最著 名的经济学家。
决定人们行为的不仅有理性动机,而且
还有感情、信念和信仰等不属于理性的
因素。
2021/10/10
12
第一章 供求理论
第一节 需求
一、欲望与需求
二、需求函数
决定需求量的因素:价格、相关商品价 格、预期价格、家庭收入、偏好、时间 等
需求函数 Q d f(P ,P r,P e ,I,F ,t, )
14
需求曲线 p
2021/10/10
Qd
Q
15
从单个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P A
D P1
P2
P B
D
P D
A
A
Q1 Q2
B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6章【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6章【圣才出品】
_
(L,K)。
劳动的平均产量 APL 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即 APL=
_
TPL(L,K)/L。
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 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即:
_பைடு நூலகம்
_
MPL=ΔTPL(L,K)/ΔL=dTPL(L,K)/dL
3.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曲线如图 4-1 所示,从图中可以总结出这三个产量之 间的关系:
②当劳动量 L2<L<L4 时,边际产量虽然是正数,但是递减的,MPL 逐渐变小,在 TPL 曲线上表示向上凸;当劳动量 L=L4 时,这时总产量极大,即 D 点是总产量最大值点,MPL 曲线此时与横轴相交于 D′点,即 MPL=0。
③当劳动量 L>L4 时,MPL 为负数,MPL 曲线达到横轴以下,总产量也处于递减阶段, 即当再投入劳动量时,总产量会减少。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将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到 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该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
4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三、短期生产函数 1.短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短期内,假设资本数量不变,只有劳动可随产量变化,则短期生产函数为:Q=f(L,
_
K)。
2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劳动的总产量 TPL 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总产量,即 TPL=f
2.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 生产的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 定不变的生产周期。由此,短期生产的要素投入区分为固定要素投入(如机器设备、厂房等) 和可变要素投入(如劳动、原材料、燃料等)。 生产的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周期。例如,生产者在长期可以通过 对全部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缩小或扩大生产规模,甚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生产。 生产的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是以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数量为标准的。对于不同产品的生 产而言,其短期和长期的时期长度不同。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6章 生产)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6章 生产)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6章生产课后复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什么是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有何区别?答:(1)生产函数的含义生产函数描述的是任意特定的投入要素组合下一家企业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

假定有两种投入要素:劳动L和资本K,生产函数可以表达为:()=,q F K L这个方程显示了产出与劳动和资本这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变作为前提条件。

(2)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的区别生产函数分为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②短期内要素的投入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而在长期内生产者可调整全部投入。

③由于企业的生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所决定的,因此,企业在短期内也就很难改变其生产技术。

企业生产技术的改变主要与其长期决策相联系。

2.为什么在短期生产中,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上升?答:短期内,当资本投入不变时,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会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

这是因为在短期生产中,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

在开始时,由于资本投入量给定,而劳动投入为零,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生产过程中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资本和劳动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组合比例,劳动的边际产量呈现上升趋势。

平狄克第七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中文)教学文案

平狄克第七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中文)教学文案

第一章复习题1.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因此可以把市场看作决定价格的场所。

行业是出售相同的或紧密相关的产品的厂商的集合,一个市场可以包括许多行业。

2.评价一个理论有两个步骤:首先,需要检验这个理论假设的合理性;第二,把该理论的预测和事实相比较以此来验证它。

如果一个理论无法被检验的话,它将不会被接受。

因此,它对我们理解现实情况没有任何帮助。

3.实证分析解释“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解释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对供给的限制将改变市场的均衡。

A中包括两种分析,批评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是规范分析,批评其破坏了市场的竞争性——是实证分析。

B向我们说明在燃油的配给制下总社会福利的被损坏——是实证分析。

4.由于两个市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商品在两地间的运输是套利实现的条件。

如果运输成本为零,则可以在Oklahoma购买汽油,到New Jersey出售,赚取差价;如果这个差价无法弥补运输成本则不存在套利机会。

5.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鸡蛋的实际价格从1970年至1985年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导致鸡蛋需求的减少,同时也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

在这两种因素下,鸡蛋的价格下降了。

大学教育的实际价格的升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获得大学教育而导致需求提高,同时教育的成本也在升高。

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大学教育费用提高了。

6.日圆相对美圆来说,价值升高,升值前相比,兑换同样数量的日圆需要付出更多的美圆。

由汇率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变化,在日本市场出售的美国汽车,由于美圆贬值日圆升值,持有日圆的消费者将较以前支付较底的价格;而在美国市场出售的日本汽车,由于日圆升值美圆贬值,持有美圆的消费者将面对较以前提高的价格。

4.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区别在于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映速度以及可获得的替代品。

对纸巾这样的非耐用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在短期内的反映很小。

但在长期,对纸巾的需求将会变得富有弹性。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答案——第6章生产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答案——第6章生产

第六章生产第六章是三章有关供给理论内容中的第一部分。

复习或总结学过的需求理论对总体观察竞争性供给理论是有帮助的。

复习有助于找出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相似之处。

学生们通常都认为供给理论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们不是很抽象,而且对内容比较熟悉。

学习它可以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更好的理解需求理论。

在本章中,重点要多花时间和精力掌握一些概念,因为它们是下两章的基础。

生产函数的内容并不难,但是有时候数学和图表表达式会引起疑惑。

多做例题会有所帮助的。

在做生产函数坐标图时,纵轴为产量,横轴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表示生产函数是生产规划的范围,即无论投入量在任何水平的最高产量。

技术效率也在供给理论中加以了讨论。

在任何时间你都可以引入讨论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并通过讨论得出内容。

课本中例1和例2都适合做讨论。

由生产函数的坐标图很自然的展开对边际产量和报酬递减的讨论。

强调报酬递减存在是因为一些生产要素已经被定义为固定不变,而且报酬递减并不代表报酬为负的。

如果你还没有讨论边际效用,那么是时候让学生知道平均和边际的不同了。

例如引导学生先从对考试的平均和边际成绩之间的关系来进入讨论。

如果他们上学期期中成绩高于平均成绩的话,这会提高他们的平均水平。

虽然等产量线在本章一开始就已给出定义,但是却是在本章的后面部分才用以分析。

在进行对等产量线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学生对无差异曲线的理解。

]并指出,等产量线是生产函数三维空间的二维表示。

本章最后部分的重点是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规模报酬。

做尽可能多具体的例题用来帮助解释这两个重要的内容。

例和有助于加强理MRTS和规模报酬。

复习题1、什么是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有何区别生产函数代表企业的投入转换成为产出。

我们关注的是厂商的产出,以及生产要素的在一个生产周期内的总投入,例如:劳动力、资本以及原材料。

短期内一个或多个生产要素不会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厂商变有机会对投入的要素进行调整。

长期生产函数中的所有投入都是可变的。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第6章 生 产【圣才出品】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第6章 生 产【圣才出品】

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
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
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4.等产量曲线(浙江大学 2004 研) 答: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 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常数 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 表示投入的劳动数量, 表示投入 的资本数量,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或 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规律,即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 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 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 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
,则为规模报
酬递减。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西安交通大学 2002 研;北京交通大学 2003 研;中国政法大 学 2005 研;厦门大学 2006 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研)
答: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 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 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 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第 6 章 生 产
一、名词解释 1.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厦门大学 2006 研) 答: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又称固定比例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 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里昂惕 夫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6章生产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
行咨询。

1.生产技术
(1)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描述的是任意特定的投入要素组合下一家企业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

假定有两种投入要素:劳动L和资本K,生产函数可以表达为:
(),
q F K L
=
这个方程显示了产出与劳动和资本这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2)短期和长期
短期指的是在此时段内,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是无法变更的。

在此期间,不可变更的投入要素也称为固定投入要素。

长期指的是在此时段内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

在短期内,厂商使用的是固定规模的生产设备,变化的是使用强度;在长期中,企业的规模有了变化,短期中的固定投入要素也是厂商根据以前生产和销售作出长期决策的结果。

短期与长期之间,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区分标准(例如一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一种可变投入要素(劳动)的生产
(1)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一种要素(如劳动)可变下的生产,可用劳动的平均产量(它度量人的平均生产率)和劳动的边际产量(它度量了生产过程中最后一单位劳动的生产率)来描述。

图6-1 一种可变投入情况下的生产
劳动的平均产量L AP 是每单位投入劳动的产量,由总产量q 除以总劳动投入L 得出。

劳动的边际产量L MP 是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概括而言,可用以下关系表
示: 劳动平均产量=产出/劳动投入=q L /
劳动边际产量=产出变化量/劳动变化量=q L ∆∆/
图6-1(a )中的总产量曲线显示了不同劳动投入数量下的产出;(b )图中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直接由总产量曲线推导而得。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劳动(和其他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现象,一般称为边际报酬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的是当使用的某种投入要素(其他投入要素固定)增加时,最终必然会出现一点,在它以后产出下降。

当劳动的投入较小时(资本固定),投入的稍稍增加可以产生专业化的分工,使得产出有较大的变化;但是当有太多的员工时,一部分员工的工作会变得缺乏效率,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出现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

(3)劳动生产率
用某个产业或整个经济体系来度量的劳动平均产量,相关的结果便称之为劳动生产率。

因为平均产量计算的是每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测量的(需要知道的只是投入的劳动和最后的总产出)。

可以在不同的产业间进行劳动生产率的横向比较,亦可与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较。

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居民的真实的生活水平。

3.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
(1)等产量线
等产量线是由生产出同一产量的所有可能的投入要素组合形成的曲线。

等产量线与用来研究消费者理论的无差异曲线非常相似。

无差异曲线将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等产量线则按产出水平的高低作同样的处理。

但与无差异曲线区别的是,每一条等产量线都对应着特定的产出水平,而无差异曲线只是排序意义上的,效用水平越高对应的无差异曲线位置越高,无法像度量产出那样度量效用。

等产量线图是等产量线的集合,其中每一条线表示的是在各种投入品组合下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正如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效用函数一样,等产量图也是生产函数的另一种描述方式,每一条等产量线与某一产量水平相对应。

在等产量线向右上方移动时,产出水平也上升。

(2)边际报酬递减
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劳动与资本都是可变的,生产的两种要素都呈现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这是因为在其他要素不变,一种要素投入增加时,产出的增量越来越小,当更多的资本去替代劳动的时候,等产量线会变得越来越陡;当更多的劳动去替代资本的时候,等产量线会变得越来越平坦。

(3)投入要素间的替代
等产量线一般是向下倾斜的,因为所有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出为正。

每条等产量线的形状可用等产量线上每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 RTS )来描述。

劳动-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在产出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多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可减少的资本投入量。

像MRS 一样,M RTS 也一直为正数,在q 的水平一定时,其公式表达为: M RTS =-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劳动投入的变化量=-/K L ∆∆(q 保持不变) 式中,K ∆、L ∆是资本和劳动沿着等产量线的微小变化。

(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
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由于等产量线是以两要素的相互替代来维持一个固定不变的产量水平,所以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

又由于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向右下方倾斜的等产量线必然凸向原点。

(5)生产函数的特例
关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替代,有两种极端情形的生产函数。

在第一种情形下,两种投入要素之间是完全可替代的。

这里MRTS在等产量线上所有点处均为常数。

另一种情形下,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图6-2显示了这两种极端情形。

图6-2(a)要素完全替代时的等产量线
图6-2(b)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等产量线
4.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变化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1)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双倍的投入产生双倍以上的产出。

例如,当全部的生产要素劳动和
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的增加大于100%。

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2)规模报酬递减
规模报酬递减指的是双倍投入下产出不到原来的两倍。

例如,当全部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的增加小于100%。

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3)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不变指的是双倍的投入产生双倍的产出。

例如,当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也增加100%。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