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中的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的用途

榫卯结构的用途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木结构工艺,它在建筑、家具和工艺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通过凸榫与凹卯的结合方式,使得连接件在力学上更加牢固和稳定。
榫卯结构不需要使用钉子、螺丝或胶水等外部固定材料,因此具有更好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榫卯结构在建筑、家具和工艺品制作中的用途。
1. 榫卯结构在建筑领域的用途榫卯结构在建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木质建筑的搭建。
榫卯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承载力,使得建筑更加稳固耐用。
在古代,榫卯结构常被用于建造寺庙、宫殿、桥梁等重要建筑中。
榫卯结构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木屋搭建:榫卯结构适用于各种木质建筑的搭建,如木屋、小屋、亭子等。
榫卯结构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稳定性,还可以提升建筑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桥梁建设:榫卯结构通常被用于建造古老的木质桥梁。
榫卯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担桥梁上的载荷,并且在桥梁长时间使用后也更加容易进行维护和修复。
•寺庙建筑:榫卯结构在古代寺庙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榫卯结构的牢固性可以保证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稳定性,同时也符合佛教追求简朴和环保的思想。
2. 榫卯结构在家具制造中的应用榫卯结构在家具制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家具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榫卯结构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椅子和桌子:榫卯结构在椅子和桌子的制造中广泛应用。
通过采用榫卯结构,可以使得椅子和桌子的结构更加稳固,并且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和负荷。
•橱柜和书架:在橱柜和书架的制造中,榫卯结构可以确保家具结构的牢固性。
橱柜和书架通常需要承载大量的物品,通过采用榫卯结构可以增强其承重能力。
•床和衣柜:床和衣柜是家具制造中常见的应用榫卯结构的家具。
榫卯结构可以使得床和衣柜的结构更加稳定,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 榫卯结构在工艺品制作中的应用榫卯结构不仅在建筑和家具制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还在工艺品制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榫卯结构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木雕工艺品:榫卯结构广泛应用于木雕工艺品的制作中。
榫卯结构种类

榫卯结构种类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且经典的木工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和工艺品制作等领域。
榫头和卯眼的精密搭配,使得结构稳固牢固,承载能力强,同时也美观大方。
根据不同的形状和用途,榫卯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榫卯结构种类。
1.榫榻结构榫榻结构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榫卯连接方式,常用于家具制作中。
榫头和卯眼的形状通常为方形或圆形,榫头插入卯眼后通过木榫或木钉固定,使连接更加牢固。
这种结构简单易操作,适用于桌椅、床等家具的制作。
2.榫卯榫结构榫卯榫结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榫卯连接方式,通过榫头和卯眼的搭配,再加上另一对榫头和卯眼的连接,形成了更加稳固的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梁柱连接或横梁与立柱连接,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卯榫结构卯榫结构是一种将卯头直接插入榫眼的连接方式,常用于门窗框架、围栏等结构的制作。
卯头通常为圆柱形,榫眼为圆形或方形,通过卯头的插入使得连接更为紧密,结构更加坚固。
4.榫榫卯结构榫榫卯结构是将两根木材榫头相互嵌合后,再通过卯头连接的方式,形成了更加复杂的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梁柱连接或横梁与立柱连接,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牢固。
5.榫卯榫卯结构榫卯榫卯结构是一种将多个木材通过榫头和卯眼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梁柱连接或横梁与立柱连接,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总的来说,榫卯结构种类繁多,每种连接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无论是简单的榫榻结构还是复杂的榫卯榫卯结构,都体现了木工匠人对于木材的理解和对于结构的把握。
通过精湛的木工技艺和精密的榫卯连接,木材得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创造出优美稳固的建筑和家具。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榫卯结构的应用,传承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木工传统。
榫卯结构在现代木制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榫卯结构在现代木制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榫卯结构是古代中国木结构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也是优秀传统工艺的代表。
榫卯结构在现代木制家具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结构,能够增强家具的稳定性、耐久性和美观度、实现木质家具的精细化、高质量化。
一、榫卯结构的优点1. 稳定性好。
由于榫卯结构具有榫头榫尾的设计,因此结构非常牢固,不容易出现松动,更加稳定可靠。
2. 耐久性强。
木家具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连接方式和木材本身的品质,榫卯结构连接密合牢固、不易松动,可以保证家具结构的强度持久。
3. 容易拆卸维修。
榫卯结构采用榫头与榫尾的凸凹配合,拆卸方便,维修时更易于操作。
4. 美观度高。
榫卯结构的设计可以使家具产生整体感,更具有装饰性。
1. 前腿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中,椅子是榫卯连接的最常见的部件之一。
前腿榫卯结构是椅子稳定性的关键,采用榫卯结构,使坐垫和底部稳固地连接,“正交形状”坚固耐用,不容易发生断裂。
抽屉是现代家具中常见的部件。
通过榫卯结构设计,可以使抽屉的结构更加稳固,抽屉不易掉落,更加耐用。
同时,抽屉面板的一个榫头和进口的一个榫尾结合,确保完美的平滑运行,轻松地打开和关闭抽屉。
对于台灯、茶几、书柜等家具,榫卯门结构也被广泛运用。
榫卯门的连接方式将门框稳固地固定,保证家具的整体结构牢固并美观。
三、结语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表明了优秀传统工艺的重要性和价值。
对于厂商而言,更加节省制作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家具更为美观,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因此,未来还应更加重视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家具·榫卯结构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篇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一、中国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在中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二、明清家具常用榫卯结构钢筋城市里,大到高架、地铁,小到家中的任意一件家具,都需要铁钉、螺帽来做“关节”;可这些关节并非铮铮铁骨,温差变化、遇水潮湿,金属容易变形、生锈,造成螺帽松脱,而家具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齐整”了;中式的传统实木家具就毫无此类后顾之忧;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便是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不用铁钉,不破坏木质本身生长结构,依靠测量、切割、打磨、安装等纯手工制作,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凹凸结合的处理方式,完成一件家具;古人讲究纯天然、无添加,光用木头打造家具,钉子、胶水一概不考虑,遂也用木头巧夺天工地制成了榫卯;凸起的榫与凹进的卯,但相互间的匹配更浑然天成,更天衣无缝,就这样把一件大家具捣鼓成了一副“七巧板”;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三、榫卯结构类型榫卯结构从宋代开始愈趋成熟,自宋历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组合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美观与实用并驾;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适合用于板与板的结拼合或者大板与边框的结合;槽口榫燕尾榫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扶手、脚踏、搭脑都需要用到这种结合法,因结合材料的粗细、形状不同,还有多种细分;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楔钉榫”、“半榫榫眼不凿穿”、“通榫”等等;格角榫圈椅楔钉榫第三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桌粽角榫四、明榫与暗榫明榫是指制作好家具之后在表面能看到榫头,而暗榫是在家具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因为两部件结合后不露榫头,所以也叫闷榫;明榫与暗榫所用的部位不同,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明式靠椅和扶手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的转角处常用暗榫;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单就直材角结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单闷榫是在横竖材的两头一个做榫舌,一个做榫窝;双闷榫是在两个拼头处同时做榫头和榫窝;两接头的榫头一左一右,榫窝亦一左一右,与榫头相反,这样两侧榫头就可以互相插进对方的槽口;还有一种闷榫结合方法,横竖材都切出45度斜面,在斜面上凿出榫窝,再用一块方木块插入两边的榫窝,用胶粘牢;直材角结合还有不用45度斜面的,它是把横材下面做出榫窝,直材上端做出榫头,将横材压在竖材上,这种做法俗称“挖烟袋锅”;不同时期明榫与暗榫的使用上也多有不同;明式家具中多使用明榫,包括凳、椅、桌、床、柜等;能用明榫的地方皆用明榫并配以破头楔,以达到坚固并维修方便的目的;清中期宫廷家具的制作多使用暗榫,不论是广式风格还是苏式风格,都极少见到明榫,这显然是当时主理造办处的官员做了统一规定;但是暗榫的制作难度要远大于明榫,其要求榫卯的结合必须严丝合缝,因为暗榫加明楔是要不得的;暗榫加暗破头楔是绝活儿,永远拆不下来的,除非将其破坏;随着暗榫结构在家庭家具中的使用,清中期的民间硬木家具也有相当一部分使用了暗榫结构;明榫与暗榫在家具使用及审美上,各有优点及长处;以暗榫相接,不破坏材料的光润感,而明榫能使家具具有自然天成的乡村田野风格;明榫从眼中穿出来与外边平,在外侧面可明显见到榫头,榫头中间还可见到木销的痕迹,其优点是榫头深而实,可在榫头中间加木销,即使木材收缩,榫也不会脱落;弥补了古代加工技术、加工工具和粘合剂的不足;而暗榫比明榫更加美观,可以尽显宫廷家具的高贵和与众不同;缺点是容易产生虚榫,即眼深而榫短,或眼大而榫小,用胶来填塞,影响结合牢度和耐固性;五、家具榫卯结构的价值1. 比汉字更早的手工智慧榫卯的起源始自河姆渡时期,先祖们为了造木房,灵机一动而产生可拆卸的创意,因此,榫卯结构比起汉字发源更早;几千年间,榫卯衍生出千百种花样,但都各有妙处,适用不同的家具,基本形制有近百种,而派生极多;有一种叫做“霸王枨”的榫卯结构,专用它来衔接八仙桌的桌面和四条腿;正因为能把桌面的承重分摊给四足,有很大的撑托之劲,才得了“霸王”的名字,寓有举臂擎天之意;燕尾榫在中国古代家具中使用最普遍,如木锅盖、缸盖、房子的木梁相接等;它的形状就像飞燕的尾巴,外小里大;以椅子来说,靠背用的是半燕尾榫卯,上面大、下面小,由上往下插,椅靠背与扶手达到相扣紧;靠座面的榫是直榫,这样使靠背连着扶手,靠背就不会后移,也不会断;又如,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如圈椅的扶手:它把弧形材截割用上下两片出榫嵌接,再在中部插入平行四边形的楔钉,能使连接材上下、左右不错移而紧密地结合连成;2. 与家具同生共长因与木制家具是相同材质,榫卯就像是出自于家具身体里的一部分,所以与其有着同样的使用寿命;比之金属部件,木质榫卯具有极好的弹性,木制构件会通过榫卯传力,均衡地分配给家具其他部件,使得家具站立得稳如泰山;无论南热北冷,还是南湿北干,榫卯都能随机应变,它热胀冷缩的程度与家具的其他零部件相仿,能和整把椅子或整张梳妆台一起“发胖”或“缩水”,保证不会让木板豁开一个口子;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间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因为长寿至今的明清家具,即便拖着“老胳膊老腿”,大小关节——榫卯,却坚韧非凡;中国的居家用品历史上留存下无穷丰富的传统手工艺,榫卯无疑是其中最让人为之惊叹的手艺之一;榫卯的技艺无法完全依照书本学习,需要根据不同的材质、形态,计算其比例、重量,而采取不同的榫卯方式,其中分毫,便全凭师傅的经验与判断,再代代相传; 3. 抗氧化、易运输、便于维修的品质榫卯结构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结实耐用;第一,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就做不到;其次,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而真正的红木家具,可以使用几百年或上千年;如果用铁钉组合,很可能木质完好,但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疲劳、老化而使家具散架;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运输;红木家具是拆装运输的,到了目的地再组合安装起来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铁钉连接家具,虽说可以做成部分的分体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较多的家具,就做不到了;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维修;无论什么样的家具,使用长久了都会出现问题,都需要维修维护;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拆卸更换就不如榫卯结构家具容易;由于红木木质坚硬,而铁钉是靠挤和钻劲硬楔进去的,此过程极易造成木材劈裂;使用榫卯连接红木家具比使用铁钉优势更大,能够大大提升红木家具的内在品质;附录:现代家具榫卯结构图例。
榫卯结构家具知识点总结

榫卯结构家具知识点总结1. 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榫卯结构是一种利用榫头和卯子相互嵌合的结构方式。
榫头是一种凸出的部分,通常为方形或圆形,榫卯结构中的榫头通常是由榫子上面冲洞出来的部分。
而卯子则是一种凹陷的部分,其形状一般与榫头相对应,以便于两者的嵌合。
通过榫卯的配合,可以将两块木材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固的结构。
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榫头和卯子相互嵌合,通过摩擦和压力使其相互固定。
榫头和卯子的形状和尺寸需要相互协调,以确保两者能够完全嵌合在一起,从而保证家具的稳固和承重能力。
2. 榫卯结构的优点榫卯结构作为一种古老的家具结构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榫卯结构可以减少使用金属配件,使家具更加环保。
其次,榫卯结构能够增加家具的稳固性和耐用性,使家具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此外,榫卯结构还可以增加家具的美观性,因为榫卯结构可以隐藏在家具的内部,使家具更加整洁美观。
3. 榫卯结构的应用榫卯结构在家具制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中国家具中,榫卯结构的应用尤为常见,如明清家具中的桌椅、柜架等家具,几乎都采用了榫卯结构。
而在现代家具制作中,虽然采用了许多新的工艺和材料,但榫卯结构仍然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仿古家具和古典家具中。
4.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榫卯结构的制作需要经过许多工艺步骤。
首先,需要设计和制作榫头和卯子的形状和尺寸,以确保两者能够完全嵌合在一起。
其次,需要对榫头和卯子进行精准的加工,以确保其尺寸和形状的精准度。
最后,需要进行榫卯的配合和安装,以确保家具的稳固和牢固。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因此制作精良的榫卯结构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在制作榫卯结构时,需要考虑榫头和卯子的形状和尺寸,以确保两者能够完全嵌合在一起。
此外,还需要考虑木材的选择和加工,以确保家具具有良好的稳固性和耐用性。
5. 榫卯结构的维护和保养榫卯结构的家具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
首先,需要定期检查榫卯的嵌合情况,以确保家具的稳固性。
榫卯结构在现代木制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榫卯结构在现代木制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木工连接方式,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
它通过将两个或多个木材件互相嵌入,形成牢固的连接。
榫表示凹槽或窝,卯表示凸状或榫头。
榫卯结构具有简单、稳固、美观等特点,并且可以使结构更加耐久。
榫卯结构在现代木制家具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将介绍榫卯结构在现代木制家具中的几个经典案例。
首先是榫卯结构在桌子设计中的应用。
桌子一般由桌面和支撑结构组成,榫卯结构可以将桌面与支撑结构牢固地连接起来。
一个圆形的桌子,可以在桌面和支撑结构的交接处设计一个几何形状的榫卯结构,不仅美观,而且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
其次是榫卯结构在椅子设计中的应用。
椅子是家具中的一种重要的座椅,榫卯结构在椅子的座椅和腿部连接处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把椅子的座椅和腿部可以采用榫卯结构连接,这样可以增加椅子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再次是榫卯结构在书架设计中的应用。
书架是一种用于摆放书籍和展示物品的家具,榫卯结构可以在书架的横梁和立柱之间进行连接,使整个书架更加坚固稳定。
榫卯结构还可以在书架的隔板之间进行连接,达到固定和分隔书籍的效果。
最后是榫卯结构在床设计中的应用。
床是家具中的一种重要的睡眠工具,榫卯结构可以用于连接床头板和床尾板,床头板和床架,床架和床腿等部分。
采用榫卯结构连接的床更加牢固稳定,能够提供更好的睡眠体验。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例子,榫卯结构在现代木制家具设计中还被广泛应用于柜子、衣柜、茶几、橱柜等家具中。
榫卯结构不仅可以提供牢固的连接,还能够增加家具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榫卯结构在现代木制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家具的36种基本榫卯结构

传统家具的36种基本榫卯结构1、方材丁字形接合之直肩榫,又称齐肩膀榫。
此种榫卯是最基本的榫卯,被广泛应用。
别的榫卯结构都是根据此种榫卯结构不断演变而来的。
方材丁字形接合方材丁字形接合2、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大格肩虚肩是格肩结构的最佳结构,做成虚肩的目的是使榫头接触面大,达到榫卯牢固的目的。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3、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榫头的肩是弧形的,肩的弧度大小和相交圆材的接触面弧度一致。
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4、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为使两根相交的料受力均匀,而且受力最大化,需要做成大进小出榫。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5、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两个面都不要明榫,还想让两根料受力比较均匀,而且把榫头做到最长,可采用此种结构。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6、圆材丁字接合圆材丁字接合圆材丁字接合7、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8、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这种格角攒边榫结构是最讲究的最牢固的榫卯,是家具制作中最精细的做法。
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9、燕尾格角攒边榫燕尾格角攒边榫燕尾格角攒边榫10、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这种双面格肩榫做成柜门后竖料上下端有横茬露出,待柜门装到柜子上时横茬就不明显了。
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11、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制作烟袋锅榫可以理解为正方形的方材直肩丁字接合,然后倒圆而成。
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12、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13、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14、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15、粽角榫粽角榫因其外形仿佛粽子角而得名。
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榫卯,读作sǔn mǎo,榫卯结构是实木家具中通常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一种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
榫卯结构起源非常早,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就发掘出了大量的结合完好的多种式样的榫卯结构遗物,可以说是我国木构技术史上一件伟大的发明!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中国木结构建筑和家具中榫卯一直在广泛应用,但二者技术层面上侧重不同,建筑上侧重结构稳定,因为榫卯结构在几个方向都可以开卯口,可以兼顾结合在同一点上不同方向的受力,合拢时成为一个高强度的完美的整体。
家具中的榫卯结构则成就了中国含蓄内敛的审美观,接合处由于有略微松动的余地,当无数榫卯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极其复杂而微妙的平衡,除了木材延展力外,主要是由于一个个的榫卯富有韧性,不致发生断裂。
“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
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
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index.htm金艺尊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来源:名鼎檀红木家具网作者:名鼎檀红木专家发布时间:2010-07-19 查看次数:864榫卯结构在中国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红木家具的一大特色。
许多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距今已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略显陈旧,但家具整体的结构仍然完好如初,其中,榫卯结构可是功不可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具中的榫卯结构
龙凤榫加穿带
将不够宽的薄板加宽时,就用到了“龙凤榫加穿带”。
将薄板的一段刨出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长榫,再将其相邻的薄板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方法将两板拼合,可不使其从横的方向拉开。
拼合粘牢之后,在其上开一个上小下大的槽口(带口),里面穿嵌的是一个一面是梯形长榫的木条(穿带),穿带的梯形长榫一面稍宽一面稍窄,为了使其穿紧,长榫都是从宽的一边推向窄的一边。
穿带两边出头,留做榫子。
攒边打槽装板
(一)中的“龙凤榫加穿带”拼成的板可用“攒边打槽装板”的方法装入攒边的木框。
其具体做法:木框四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眼的叫“抹头”。
在木框的里口打好槽,以便容纳木板的边簧(在拼板的四周刨出的榫舌)穿带出头部分则插入大边上的卯眼内。
这样即可以用“攒边打槽装板”的方法把木板装入木框。
楔钉榫
两种不同的楔钉榫
用来连接弧形弯材,例如:圈椅的扶手。
基本做法:两片榫头交搭,同时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然后在搭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也不能左右
移动即可。
抱肩榫
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
具体做法:以有束腰的方桌为例,腿足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出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条的45度斜肩及三角形的榫舌拍合。
斜肩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面为半
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挂套。
霸王枨
桌子上常常用到这种方法。
霸王枨的上端托着桌面的穿带,用销钉固定,下端交代在腿足中部靠上的地位。
枨子下端的榫头向上勾,并且做成半个银锭形。
腿足上的榫眼下大上小而且向下扣。
榫头从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向上一推,便勾挂住了。
空隙垫塞木楔,使之固定。
夹头榫
案形家具中最常见的榫卯结构。
如图可见,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结构稳固,桌案和腿足角度不易变动,又可将桌面的重量分担到腿足上来。
插肩榫
除夹头榫之外,插肩榫也是案形家具的一种榫卯结构。
其结构和夹头榫的结构相似,也是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不同的是在插肩榫中,腿足的上端外侧被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
当腿足与牙条相结合时,槽口便与斜肩正好契合。
当腿足承受桌案压力的同时,牙条便和斜
肩咬合的更紧。
这样,桌案的结构便愈发牢固起来。
走马销
罗汉床围子与围子之间或围子与床身之间常用到走马销。
是“栽销”的一种,指用一块独立的木块做成榫头栽到构件上去,来代替构件本身做成的榫头。
一般按在可装卸的两个构件之间。
独立的木块做成的榫头形状是下大上小,榫眼的开口是半边大,半边小。
榫头由大的一端插入,推向小的一边,就可扣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