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架空电力线路是指将电力导线、绝缘子及电力设备等架设在空中的电力传输和配电线路。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定和要求。

1. 设计原则1.1 安全性原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1.2 可靠性原则:确保线路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仍能正常供电。

1.3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和可靠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2. 设计参数2.1 电压等级:根据供电区域的需要确定线路的电压等级,一般分为110kV、220kV和500kV等。

2.2 越线距离:根据线路电压等级和情况,确定导线与土地表面、建筑物等的最小安全距离。

2.3 导线选型:根据电流负荷和电阻损耗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线材质、直径和结构。

2.4 支柱设计:确定支柱的高度、间距和材质,保证导线的安全距离和支撑稳定。

2.5 绝缘子选择: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绝缘子类型和串联数量。

2.6 地线安装:保证地线与导线的安全距离,提高线路的接地性能。

3. 施工规范3.1 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作业,包括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采取防护措施等。

3.2 质量控制: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3.3 对地距离:导线与地面的最小安全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避免地面的污秽、湿度等对线路的影响。

3.4 导线张力:导线的张力必须合理,既要保证安全可靠,又要避免牵拉过度导致断线等问题。

3.5 绝缘子安装:绝缘子的安装要牢固可靠,避免出现倒塌或绝缘子串联不同步等情况。

4. 运维管理4.1 定期检查:定期对线路及其附件进行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4.2 维护保养:对线路进行及时维护和保养,包括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清除浮尘和植被等。

4.3 故障修复:对线路故障进行及时处置,保证线路的正常供电。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的实施可以保证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确保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中⿊体字为强制条⽂阅读点击图⽚放⼤阅读1. 总则1.0.1 为使66kV及以下架空电⼒线路的设计做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和检修维护,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于66kV及以下交流架空电⼒线路(以下简称架空电⼒线路)的设计。

1.0.3 架空电⼒线路设计应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发展规划要求,积极地采⽤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艺。

1.0.4 架空电⼒线路的杆塔结构设计应采⽤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1.0.5 本规范规定了66kV及以下架空电⼒线路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政法规的规定执⾏。

1.0.6 架空电⼒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电⼒线路 power line应⽤于电⼒系统两点之间输电的导线、绝缘材料和各种附件组成的设施。

2.0.2 架空电⼒线路 overhead power line⽤绝缘⼦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上的电⼒线路。

2.0.3 输电线路 transmission line作为输电系统⼀部分的线路。

2.0.4 导线 conductor通过电流的单股线或不相互绝缘的多股线组成的绞线。

2.0.5 地线 overhead ground wire在某些杆塔上或所有的杆塔上接地的导线,通常悬挂在线路导线的上⽅,对导线构成⼀保护⾓,防⽌导线受雷击。

2.0.6 档距 span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间的⽔平距离。

2.0.7 弧垂 sag⼀档架空线内,导线与导线悬挂点所连直线间的最⼤垂直距离。

2.0.8 爬电距离 creepage distance在正常情况下,沿着加有运⾏电压的绝缘⼦瓷或玻璃绝缘件表⾯的两部件间的最短距离或最短距离的总和。

2.0.9 机械破坏荷载 mechanical failing load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绝缘⼦串元件应独⽴经受施加在⾦属附件之间的拉伸荷载),绝缘⼦串元件试验时所能达到的最⼤荷载。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2024/2/13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 D工51程37-设200计5 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 设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的设 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 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传输设备,应取得信息产 业部颁发的电信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电信 设备抗震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024/2/13
6
第7页/共148页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 电缆配线方式的选用标准应是经济性好、通融性高、适应性强,一般 有交接配线、直通配线。随着全塑电缆、全色谱电缆的采用,还可采 用自由配线的方式。
2024/2/13
7
第8页/共148页
• 电缆线径应向统一环路设计发展,基本
线径应采用0.4mm,特殊情况下采用
2024/2/13
0 . 6 m m 的 线 径 。 第15页/共148页
14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 统地一通环信路设线计路,工简程化电设缆计品规种范,采用细线径电缆,不仅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降Y低D耗5 1铜3 量7 - 2,0而0 5且由于线径品
接区或配线区、配线电缆的分布和路由
走向,根据用户的发展划分、合理分割
或合并。交接区划定后,应保持稳定。
交接区范围不宜过大,以缩短配线电缆
2024/2/13
21
第22页/共148页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 电缆线序的排列,分线设备的编排应由 远而近,由小到大编排。

工程线路方案设计规范标准

工程线路方案设计规范标准

工程线路方案设计规范标准第一章绪论1.1 编制目的本规范是为了规范工程线路方案设计,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保障工程安全,保护环境,加强对施工、监理和考核的指导。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输电线、变电站、配电线路等工程线路方案设计。

1.3 规范依据本规范依据《电力工程设计规范》(GB 50052)、《电力工程设计技术规范》(DL/T 5039)、《电力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DL/T 5154)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编制。

第二章基本原则2.1 安全可靠原则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遵循“安全第一、可靠为本”的原则,确保工程线路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2.2 经济合理原则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遵循“合理经济、节约资源”的原则,实现经济合理的投资。

2.3 环境保护原则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遵循“依法保护、节能环保”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章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基本要求3.1 设计依据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3.2 工程线路类型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工程线路分为输电线、变电站、配电线路等不同类型。

3.3 线路走向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貌、用地情况,选择合理的线路走向。

3.4 线路参数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根据负荷情况、线路长度、电压等级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线路参数。

3.5 输电塔、变电站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根据线路走向和电气参数确定输电塔或变电站的选址和布置。

3.6 线路安全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考虑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线路安全。

3.7 线路设备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根据线路负荷和运行条件,选用合适的线路设备。

第四章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内容4.1 工程概况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包括工程概况,包括工程性质、工程地点、工程规模等基本信息。

4.2 线路走向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包括线路走向的选取和方案说明。

4.3 线路参数工程线路方案设计应包括线路参数的确定和方案说明。

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电力线路设计规范,是指按照国家关于电力系统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的相关规定,对电力线路设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件。

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力线路设计规范要点。

一、电力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1. 安全:电力线路设计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线路在正常运行、异常情况和重大事故发生时能够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可靠:电力线路设计应考虑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要求,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线路故障和停运。

3. 经济:电力线路设计应以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为目标,尽可能提高利用率和能源效率,同时也要满足质量和技术要求。

4. 环保:电力线路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电力线路设计的技术要求:1. 电力线路的接地:电力线路应设置良好的接地装置,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电线杆的选取:电线杆应满足承载能力和防护要求,同时考虑杆的高度和间距,以保证电线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电力线路的绝缘:电力线路绝缘应满足国家的规定,确保线路在潮湿、污染等环境下仍能正常运行。

4. 电线的导体选取:电线的导体选择应满足电流负荷和绝缘要求,尽可能减小线路的功率损耗。

5. 电线的起伏控制:电力线路设计时应根据地形和风速等因素,合理控制线路的起伏,以减小风挂和工农架设的难度。

6. 线路的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电力线路应设计良好的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快速恢复。

7. 电力线路的监测与检修:电力线路设计中应考虑到线路的监测和检修要求,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线路故障。

三、电力线路设计的管理和运营要点:1. 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查:电力线路设计文件应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编制和审查,确保设计合理和可行。

2. 设计施工的监督和验收:电力线路的设计施工应受到专业人员的监督和验收,以确保施工质量。

3. 线路的日常检修和维护:电力线路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应定期进行,确保线路的安全和运行可靠。

招标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招标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输电线路设计工作,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经济、合理,提高设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输电线路路径、杆塔、导线、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等设计内容。

第三条输电线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性:确保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具备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降低工程造价。

(三)合理性:根据输电线路的用途、负荷、地形、地质等条件,合理选择设计参数和方案。

(四)环保性:在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输电线路路径设计第四条输电线路路径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地形地貌:充分考虑地形起伏、地质条件、地貌特征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路径。

(二)线路长度:在满足安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线路长度。

(三)跨越障碍物:充分考虑跨越河流、铁路、公路、高压线路等障碍物的条件,确保线路安全。

(四)环境影响:充分考虑输电线路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五条输电线路路径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线路应避开地质条件较差、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区。

(二)线路应避开重要生态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三)线路应避开人口密集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杆塔设计第六条杆塔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一)强度:杆塔应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的荷载。

(二)稳定性:杆塔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防止倾覆、滑移等事故。

(三)耐久性:杆塔应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四)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杆塔材料、结构和施工工艺。

第七条杆塔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一)线路等级:根据线路等级,选择合适的杆塔类型和结构。

(二)导线截面:根据导线截面,选择合适的杆塔尺寸和材料。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线路的轨道设计
轨道结构类型选择
钢轨类型选择:根据线路等级、运输需求和车辆类型选择合适的钢轨类型, 如重轨、轻轨等。
轨枕类型选择:根据线路荷重、轨道结构和运营条件选择合适的轨枕类型, 如木枕、混凝土枕等。
道床类型选择:根据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和维护要求选择合适的道床类型, 如碎石道床、沥青道床等。
设计原则:纵断面线形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的原则,尽量减少工程 量,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在纵断面线形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坡度过陡或坡长过长,以减少工程风险和运营维 护成本。同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气候变化对线路的影响,确保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YOUR LOGO
铁路线路设计规 范
韵,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韵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铁路线路的轨道 设计
铁路线路设计的 基本原则
铁路线路的桥涵 设计
铁路线路的线形 设计
铁路线路的隧道 设计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铁路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于大型桥涵,应优先采用预制 桥梁段的拼装施工方法,以提高 施工效率。
在特殊情况下,如地质条件复杂、 工期紧迫等,可采用特殊施工方 法,如喷射混凝土、预制桥梁段 顶推等。
铁路线路的隧道设计
隧道分类及适用条件
隧道分类:根据隧道长度、埋深、施工方法等不同,隧道可分为短隧道、中隧道、长隧道和特长隧道
适用条件:不同长度的隧道适用于不同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短隧道适用于地形简单、埋深较浅的地区;中 隧道适用于地形较为复杂、埋深适中的地区;长隧道和特长隧道适用于地形复杂、埋深较大的地区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10kV 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Erection and acceptance regulations for overhead distribution lines with insulated conductor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器材检验、施工技术要求、工程验收规则。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额定电压6,10kV中压和额定电压 1kV 及以下低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施工及验收。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GB396—84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GB772—97 高压电瓷瓷件技术条件 GB1200—75 镀锌钢绞线GB2694—81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 GB4623—8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GB12527—90 额定电压 1kV 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GB14049—92 额定电压 10kV、35kV 架空绝缘电缆 DL/T464.1,5—92 额定电压 1kV 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线金具和绝缘部件3 器材检验3.1 一般要求3.1.1 器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国家标准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器材,须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采用。

3.1.2 器材须有出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

3.1.3 器材须进行下列检查,且符合: a外观检查无损坏或变形; b型号、规格正确; c技术文件齐全。

3.1.4 发现器材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做试验: a超过规定保管期限; b损伤或变形; c 对产品质量有怀疑。

3.2 架空绝缘线或称架空绝缘电缆3.2.1 中压架空绝缘线必须符合 GB14049 的规定。

3.2.2 低压架空绝缘线必须符合 GB12527 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2) DL/T 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3) DL/T 5219-2005《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

2、参考资料
(1)《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9月);
(2)《35~110KV输电线路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电力线路技术手册》(兵器工业出版社,1991年7月);
(3)《电力金具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6月);
(4)《农村电网35KV线路典型设计方案(浙江省电力工业局》(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10月);
(5)《35KV线路工程标准设计(河北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6月)。

(6)《35~110kV送电线路工程图集》(设计、加工、安装)秦国梅、游峰、郑炜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35kV输电线路分册)刘振亚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