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逻辑及批判性思维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指导下《批判性思维》通识课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指导下《批判性思维》通识课教学策略1. 引言1.1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简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尊重学生个性和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需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并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合作共赢。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情感特点。
教师应该关注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方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助力和支持者。
1.2 《批判性思维》通识课概述《批判性思维》通识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课程。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形成独立的见解。
通过学习《批判性思维》通识课,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批判性思维》通识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门课程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到通识课程中。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
2. 正文2.1 理解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理解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应当以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发展为出发点,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和重点。
这一理念强调了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心理状态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理性求真: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导论》教学大纲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通识教育课程。
作为师范专业的的一门重要的跨学科专业融合课,其主要任务是普及逻辑学基本常识,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性思维素养,课程重点和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
二、课程目标通过系统学习与训练使学生了解逻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创造力和创新技能以及交流、合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简明扼要的表达观点,构建、识别以及评价论证等。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和提升全球化时代的思维技能。
本课程先系统介绍逻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然后探讨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
增强学生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2.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思维科学的工具性,增强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素质。
将传授知识与求真务实结合起来。
增加学生科学、理性和怀疑与批判精神。
3.要求学生掌握构建与评价论证的基本要求,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探讨批批判性思维与沟通。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融入教育情怀元素,体现爱国爱家的大爱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传递主旋律,在青年学生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三、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注:毕业要求为1.师德规范 2.教育情怀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5.班级管理 6.综合育人7.学会反思8.沟通合作四、课程学时分配建议课程学时分配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教学方法本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学生必须掌握思维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结合课程现状和特征,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上给出问题,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大学学习课程计划

大学学习课程计划一、课程概述本学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领导能力;4.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1. 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2. 批判性思维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与合作课程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划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文献阅读,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学科知识体系。
2. 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3. 讨论和辩论:通过学生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入和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小组合作和团队项目: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领导能力。
五、课程评估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表现积极性等。
2. 作业和实验报告:包括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内容和质量。
3.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4. 项目成绩:测试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表现和能力。
六、课程管理1. 上课纪律:要求学生按时出席课程,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保证作业的质量。
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大纲

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性思考、分析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审视和评估信息和观点。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提升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判断力,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习惯;2. 培养学生辨别信息和观点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估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提出合理、有根据的论证和解决方案的能力;5. 培养学生在群体中进行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第一模块:批判性思维导论1.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2.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3.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二模块:逻辑推理与论证1. 逻辑推理与常见谬误2.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3. 论证的结构和要素第三模块:信息识别和评估1.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2. 数据统计的误导和使用3. 批判性阅读和信息筛选的技巧第四模块:问题解决和决策1. 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2. 多因素决策和权衡利弊3. 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第五模块:合作与交流1. 团队协作和角色分工2. 批判性思维在小组讨论中的应用3. 有效沟通和反馈的技巧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系统的讲解介绍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锻炼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3. 个案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中的问题;4.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决策能力;5. 课堂演练:设计判断推理、论证与辩论等练习,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 作业评定:评估学生的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Brookfield, S. (2012). "教授批判性思维:理性思考的技术与实践"2. Paul, R., & Elder, L. (2003). "批判性思维发展:教育与自我策略指南"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热爱教学的教师团队进行授课。
解析思维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在众多提升思维能力的课程中,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思维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思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课程概述这门思维课程以提升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思维为核心,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员掌握思维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二、课程心得1. 逻辑思维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思维的基础,它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时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例如,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外,逻辑思维还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使我们的表达更加清晰、准确。
2. 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类比思维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操作中,我尝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了一些工作中的难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对事物进行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不盲从、不轻信。
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和反驳谬误,如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观点,提高了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4. 系统思维的运用系统思维是一种将事物视为整体,关注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思维方式。
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系统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SWOT分析、PEST分析等。
通过系统思维的运用,我学会了如何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5. 团队合作与沟通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谷振诣:男,1962年8月生,职称:教授。
最后学历:哲学硕士简历:1980—1984 吉林大学哲学系本科生1984—1987 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1987—至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主要著作:1.《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
2.《GRE、GMAT、LSAT逻辑论证与分析推理》,东方出版社2002。
主要论文:1. 论文科高校的逻辑教学与思维素质培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2.《墨经》的“援”式类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3. 论《墨经》的“类”概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4. 论《墨经》的“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5.“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求是学刊》2000.6)6. “两可之说”与以毒攻毒的反驳方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3)讲授课程:1.《普通逻辑》1987.9——2000.72.《批判性思维课程》2000.9——至今3.《思维方法论》1988.9——至今主要奖项:1. 获“北京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00.12)2. 在“我爱我师”评比中连续两届被学生评为十佳教师之一(2000;2002)3. 在2000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被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
4. 专著《论证与分析》获2002年度学院优秀著作二等奖。
5. 论文《“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获2000年度学院优秀论文三等奖。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教学大纲总纲一、课程性质批判性思维是一门以对论证的理解、重构和评估为核心而展开的逻辑思维训练课程,它是北美高校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逻辑学基础课之一。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训练,掌握理解、重构和评估出现于自然语言语境(如政治演说、法律诉讼、社会评论、商业谈判等)中的实际推理或论证的逻辑方法和技能,学习如何使用一般的逻辑工具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辨识论证的要素、结构和方法的分析能力以及从论证中提取综合信息的概括能力;培养提出和处理批判性问题(Critical questions)以及评估论证的有效性和论证性(Soundness)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数理逻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严谨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批判性思维在数理 逻辑课程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和解决 数学问题,培养学 生的批判性思维能 力。
批判性思维在数理逻辑课程中的体现
逻辑推理:通过严谨 的逻辑推理,培养学 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引导学生 通过批判性思维解决
实际问题
独立思考:鼓励学生 独立思考,不盲目接
受权威观点
质疑精神:培养学生 的质疑精神,敢于质
思政元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团 队合作效果。
思政元素在数理逻辑课程中的教育价值
培养严谨思维:通过数理 逻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 够严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数 理逻辑的学习,培养学生 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 们能够独立思考,不盲目
接受任何信息。
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数 理逻辑的学习,培养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 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为社会做出贡献。
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理 逻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勇 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知
识和技能。
思政元素在数理逻辑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严谨思维: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严谨思维:通过逻 辑推理和论证,培 养学生严谨的思维 习惯
批判性思维:鼓励 学生质疑、分析和 评估,培养批判性 思维能力
社会责任感:通过 数理逻辑的学习, 让学生认识到逻辑 推理在社会生活中 的重要性,培养社 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鼓励学 生探索新的逻辑方 法和理论,培养创 新精神
02 严谨思维的养成
教学设计:注重 培养学生的思辨 能力,通过案例 分析、讨论等方
式进行教学
评价机制:建立 多元化的评价体 系,包括课堂表 现、作业完成情 况、考试成绩等
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

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核心要素,如问题分析、逻辑推理、证据评估等。
2. 学生能结合教材内容,识别并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批判性思维技巧进行有效解决。
3. 学生能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批判性思维特点,提高跨学科思考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技巧对教材中的观点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提高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批判性思维的兴趣,认识到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增强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3. 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培养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年级,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批判性思维概念:讲解批判性思维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批判性思维概述”2.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分析问题、逻辑推理、证据评估、论证构建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批判性思维的要素”3. 批判性思维技巧:如何识别和分析问题、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如何评估证据的有效性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批判性思维技巧”4. 批判性思维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结合教材案例,介绍不同学科领域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及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前思维能力的考试,在国际上主要有哪些?A、GMAT ,LAST ,GCTB、GRE , GMAT ,LSATC、GRE , MPACC ,GCTD、MBA , GMAT ,GCT正确答案:B2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参加什么考试是目前最现实的能力考察方式?A、GREB、LASTC、国家公务员考试D、MBA正确答案:C3目前国内开考的思维能力的考试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MPAB、MPACCC、MBAD、LSAT正确答案:D4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这门课既是一个思维学科同时是一门能力学科。
正确答案:√5国际大趋势下,逻辑思维能力考察已经不再受到人们关注。
正确答案:×什么是逻辑1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华生说:你既有医生的风度,又有军人的气质,显然是一名军医。
这属于()推理A、并列B、假设C、选择D、否定正确答案:A2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将逻辑和什么联系在一起?B、品行C、智慧D、仁爱正确答案:C3知识是一种力量这是谁提出的观点A、培根B、鲁迅C、福尔摩斯D、正确答案:A4逻辑推理能力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A、智力B、为人处事C、观察能力D、分析能力正确答案:C5要进行推理,首先要进行什么?A、因果分析B、假设C、逻辑演绎D、做出判断正确答案:D6生活中的逻辑包括侦探中的逻辑推理,谈判辩论中的逻辑斗智,文章写作中的逻辑艺术等等。
正确答案:√7“什么是逻辑?”与“逻辑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没区别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8聪明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逻辑能力强的人正确答案:×逻辑的概念与发展(一)1强盗逻辑中逻辑的含义是指()A、客观事物的规律B、人思维中的规律C、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D、逻辑学正确答案:C2古代中国将逻辑这门学问称为()A、逻辑学B、理则学C、论理学D、名辩之学正确答案:D3古代逻辑的发源在印度是()学说A、因明学B、名辩学C、逻辑学D、论理学正确答案:A4以下哪个不是逻辑的发源地A、中国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正确答案:B5逻辑的的含义中最根本的是什么?A、智慧B、核心概念C、思维的规律和规则D、特殊的理论观点正确答案:C6逻辑是关于思维规律和规则的学问。
正确答案:√7在辩论比赛中,能够把握核心概念的人由于思维死板,往往处于劣势,不容易取胜。
正确答案:×8逻辑这个名词是在章士钊之后才在中国推广普及的。
正确答案:√逻辑是什么1逻辑是关于()的学问A、判断B、计算C、联想D、推理正确答案:D2逻辑学,伦理学分别研究什么?A、真、善B、真、美C、智、美D、智、善正确答案:A3他或者是工人或者是干部。
上述判断的情况是()A、真B、假C、或者真或者假D、以上都不一定真正确答案:C4在推理中新的知识是()A、基础B、前提C、条件D、结论正确答案:D5人们的思维活动主要是什么?A、联想活动B、计算活动C、推理活动D、控制活动正确答案:C6有些等于仅仅有些正确答案:×7充分条件的逆否推理就是当否定一个充分条件的后件之后,也一定要否定它的前件正确答案:√8逻辑研究的命题必须要有真假正确答案:√逻辑学的作用1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哪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A、逻辑体系和计算机B、计算机和因果关系C、计算机和工业革命D、逻辑体系和因果关系正确答案:D2逻辑学是论证思想的()工具A、重要B、有力C、必要D、简单正确答案:C3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置于七大基础学科的第()位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B4面对美国记者: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周恩来总理回答因为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
这使用的是()A、矛盾分解法B、借代C、假设法D、归谬反驳法正确答案:D5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是()提出的A、爱因斯坦B、罗素C、列宁D、黑格尔正确答案:C6逻辑学是基础性学科正确答案:√7象是动物,所以小象是小动物,这个推理是对的正确答案:×81977年英国的的《英国大百科全书》将逻辑列为五大学科的第二位。
正确答案:×直言命题的概念和结构1一个直言命题有六种形式是由它的什么项来决定的?A、主项B、变项C、联项D、常项正确答案:D2逻辑常用哪几个元音字母表达六种不同的直言命题A、AEIOB、AEIUC、AIOUD、EIOU正确答案:A3从“量”上看所有的判断句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6.0B、2.0C、7.0D、3.0正确答案:D4张建军教授认为,批判性思维最终离不开哪两个逻辑?A、抽象逻辑和现实逻辑B、语言逻辑和符号逻辑C、简单句逻辑和复合句逻辑D、精神逻辑和物质逻辑正确答案:C5直言命题是什么句子?B、陈述句C、判断句D、疑问句正确答案:C6一个直言命题在结构上主要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正确答案:√7主项、谓项都不是变项正确答案:×8直言命题也叫性质命题,是判断事物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正确答案:√非标准形式的直言命题1“不健康的人都不美”等同于A、有些美的人不是健康的B、美的人都健康C、有些不健康的人是美的D、有些不美的人是健康的。
正确答案:B2玫瑰不都是红色的是想表达A、有些玫瑰是红色的B、有些玫瑰不是红色的C、玫瑰都不是红色的D、玫瑰都是红色的正确答案:B3判断一个句子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要看句中否定概念出现的次数的奇偶性正确答案:√直言命题的真假判断1一个句子是真还是假要看其是否与()相符合A、客观实际C、主观臆想D、经验感觉正确答案:A2以下哪种关系是不相容关系A、真包含B、真包含于C、交成D、全异正确答案:D3若所有S都是P,那么下列哪种情况为真A、S真包含PB、S和P全异C、S真包含于PD、S和P是交成关系正确答案:C4两个对象之间只有几种关系A、4.0B、3.0C、6.0D、5.0正确答案:D5矛盾的语句之间必A、同真B、一真一假C、同假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6人和自私是一种真包含关系正确答案:√7矛盾就是两句话之间不同真也不同假正确答案:√8全同是不相容关系正确答案:×矛盾求解三步法1民警询问公共汽车上的一桩盗窃案的嫌疑人甲、乙、丙、丁的笔录如下:甲说:“反正不是我干的”;乙说:“是丁干的”;丙说:“是乙干的”;丁说:“乙是诬陷”,他们当中只有三个人说真话,扒手只有一个,是A、甲B、乙C、丙D、丁正确答案:B2矛盾关系要求哪些项必须要相同?A、联项和常项B、谓项C、主项D、主项和谓项正确答案:D3矛盾必然是一个肯定句和一个否定句正确答案:√4矛盾的三步法:发现矛盾最重要、绕开矛盾不可少、矛盾之外推理妙正确答案:√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以及与矛盾关系的区分1某单位共有20名工作人员:(1)有人是本科学历(2)单位负责人不是本科学历(3)有人不是本科学历。
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以下哪项正确?A、所有人都是本科学历B、负责人不是本科学历C、只有负责人是本科学历D、所有人都不是本科学历正确答案:A2两个命题之间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的关系是什么?A、从属关系B、矛盾关系C、反对关系D、下反对关系正确答案:A3与“世界上的国家不都是内陆国家”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是A、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内陆国家B、世界上有的国家不是内陆国家C、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是内陆国家D、世界上有的国家是内陆国家正确答案:D4“不同假,可同真”是什么关系?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下反对关系D、从属关系正确答案:C5反对关系中两个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A、一定同真B、一定同假C、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D、不能同假,但能同真正确答案:C6甲、乙、丙、丁四个嫌疑犯口供如下:甲:肯定是乙干的,他有前科。
乙:是丁干的。
丙:那天我在上班,根本不可能去盗窃,不是我干的。
丁:乙诬陷我。
结果显示四人口中只有一人是真的,而且罪犯只有一人,那么谁是罪犯呢?A、甲B、乙C、丙D、丁正确答案:C7矛盾、反对和下反对,必然一个判断是肯定的,另一个是否定的。
正确答案:√8反对关系是矛盾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正确答案:×9从属关系要么全是肯定句,要么全是否定句。
正确答案:√10矛盾关系存在于一般判断和具体判断之间正确答案:×词项的周延性1“卖国者都不是爱国者”这句话的主谓项的周延性是怎样的?A、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B、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C、主谓项都周延D、主谓都不周延正确答案:C2主项周不周延,看它前面的A、谓项B、联项C、主项D、量项正确答案:D3当我们做出一个全程判断的时候,它和它的反例之间就是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从属关系D、下反对关系正确答案:A4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命题是什么?A、SAPB、SEPC、SIPD、SOP正确答案:A5所有学生都是爱国的A、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B、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C、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周延,谓项周延正确答案:A6谓项周不周延看它前面的A、谓项B、联项C、主项正确答案:B7主项和谓项是逻辑概念正确答案:×8联项和亮项是非逻辑概念正确答案:×9联项否定,谓项周延;联项肯定,谓项不周延。
正确答案:√10张三是小偷中的“张三”周延正确答案:√换质和换位1SIP和SOP主项A、周延、不周延B、周延、周延C、不周延、不周延D、不周延、周延正确答案:C2变形推理包括什么?A、换质推理B、换位推理C、换质推理和换量推理D、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以及二者的综合运用正确答案:D3改变()叫换质A、主项B、谓项C、联项D、量项正确答案:C4换质就是()作出变换A、主项B、谓项C、联项正确答案:C5SEP和SAP的谓项A、周延、不周延B、周延、周延C、不周延、不周延D、不周延、周延正确答案:A6所有的S是P换质:A、所有S是非PB、所有S不是PC、所有S不是非PD、有些S是P正确答案:C7我们可以从周延推出不周延,也可以从不周延推出周延。
正确答案:×8改变主项叫换位正确答案:×9“有些人不是共产党员”中的“人”周延正确答案:×10换位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正确答案:√换质位和换位质1换质位是指A、将通过换质得到的结论再进行换质B、将通过换位得到的结论再进行换位C、将通过换质得到的结论再进行换位D、将通过换位得到的结论再进行换质正确答案:C2换位质是指A、将通过换质得到的结论再进行换质B、将通过换位得到的结论再进行换位C、将通过换质得到的结论再进行换位D、将通过换位得到的结论再进行换质正确答案:D3所有人都是会死的,换质位后是A、所有不会死的都不是人B、有些不会死的不是人C、所有不会死的都是人D、所有人都是不会死的正确答案:A4SIP能换质位正确答案:×5换质和换位不可以结合起来运用正确答案:×变形推理应用1“不该走的走了”换质位:A、所有不走的都该走B、有些不走的该走C、所有走的都该走D、有些走的该走正确答案:A2从“这架飞机上所有乘客都是阿拉伯人”可推出以下结论,除了A、有阿拉伯人是这架飞机上的乘客B、并非这架飞机上有乘客不是阿拉伯人C、这架飞机上所有乘客都是阿拉伯人D、有阿拉伯人不是这架飞机上的乘客正确答案:D3将“有的花不是红色的”进行换质推理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为A、SOP-->SIPB、SIP-->SOPC、SAP-->SEPD、SEP-->SIP正确答案:A4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换质:A、有的律师是共产党员B、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C、所有的律师都是共产党员D、所有的律师都不是共产党员正确答案:B5《皇帝的新装》中骗子说:“凡是不称职的都看不见这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