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变现象之三变调

合集下载

汉字的音变

汉字的音变

音变汉字在实际运用中往往要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词语或者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连在一起的字在声、韵、调等方面互相影响,使一些字的读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叫音变。

汉语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三种:轻声、儿化和变调。

一、轻声:当一个音节失去了原来的声调,念得又轻又短,这就叫轻声。

常见的轻声情况有以下几种:(1)名词性词缀“子、头”和表示复数的“们”等。

例如:沙子的子,舌头的头,我们的们(2)用在句末的语气助词“啊、吗、吧、呀、呢、哇”等。

例如:行吧、好吗、谁呀(3)用在句中的结构助词“了、的、得、地、着、过”等。

例如:走了、美丽的花儿、走过、大得很(4)一些口语中的双音节词的后一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地方、口袋、点心、部分(5)双音节动词(第二个字本身是轻声的),重叠后的第二、第四个音节读轻声。

例如:比试比试、比划比划、休息休息(6)人称的第二个重叠字。

例如:妈妈、爸爸、伯伯、爷爷二、儿化:儿化后的词在词义、词性、情感色彩方面都有变化。

(1)区别词义,例如:灯笼(工艺品)——灯笼儿(中药材)(2)区别词性,例如:盖(动词)——盖儿(名词)(3)表示亲切或者喜爱的感情,例如:小球儿、花儿、小猫儿(4)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例如:雪花儿、米粒儿、药片儿三、变调(1)“一”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尾句末或者表示序数时,读第一声。

例如:一、二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的字时要读第四声。

例如:一群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时,读第二声。

例如:一样夹在词语中间要读轻声。

例如:读一读(2)“不”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语末尾时,读第四声。

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字时,读第四声。

例如:不能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读第二声。

例如:不对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

例如:行不行(与“一”的变调类似)。

5.音变— 变调

5.音变— 变调

阴平。
( 2012新版现汉:不变调,只是说带儿尾的儿 前字口语中可读阴平调) 淡淡的 瘦瘦的 大大的
慢慢儿的
远远的
好好儿的
满满儿的
ABB式单音节形容词后面的重叠部分变阴平。 (新版现汉都标注原调,只是个别词说口语中可读成阴平)
亮堂堂 黑洞洞 绿油油 热腾腾 慢腾腾 湿淋淋 湿漉漉
保持原调的ABB式
音变



语流中,由于音节词、音素、及声调的相 互影响,使语音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成为音变。 音变有以下几种形式: 1.变调(上声变调、“一”、“不”变调、叠 字形 容词的变调) 2.轻声
3.儿化
4.“啊”的音变
总 ——总理 水—— 水草 水牛 一——一天、一定、洗一洗 不——不去、好不好 啊 、吃饭啊、认字儿啊 生—学生 嗽 —咳嗽 饼—烧饼 儿 ——鼻尖儿 拐弯儿 玩意儿
2.上声和非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 由214变为211(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书、好心、写诗、语音。 ⑵上声加阳平,例如:买油、好房、两条、语言。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4)上声加轻声,例如:尾巴、宝贝、暖和、晚上。
三个上声相连根据词语的结构变调122
双单格 :手表厂 总统府 展览馆 洗脸水
单双格: 小拇指 米老鼠 买水果 写感想 多个上声相连,先要按语音停顿自然分节, 然后按双单格、单双格规律变调。 表演舞蹈 讲解语法 采访厂长
岂有此理
老老小小
永远友好
上声变调练习
我想有999朵玫瑰花。 我请雨伞厂鲁厂长选两把好雨伞给 李组长。 我想请你给我买五两好米酒。
二、“一”和“不”的变调123
“一”的变调(3)

音变(变调)

音变(变调)

一些 一旁 一手
一朝 一同 一体
三、“一”、“不”的变调(变 调)
▪ 3、当“一”夹在重叠动词之间,“不”夹在动词或 形容词之间以及动词和补语之间时轻读,属于“次轻 音”,声调仍依稀可见,如果“一”、“不”音量稍 有加强,就依后一个音节产生变调,变调规律如前。
听读:
听一听 学一学 写一写
看一看 会不会 拿不拿
“一”、“不”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看一看 走一走 说一说 好不好 差不多 睡不着
发音训练
一概 一身 一头 一准 不便 不断
一瞬 一边 一如 一手 不错 不论
一向 一天 一条 一所 不对 不愧
一致 一经 一年 一缕 不测 不幸
四、形容词AA儿的变调(变调)
▪ 单音形容词重叠并加上“儿尾”,读作“儿化 韵”时,重叠的第二个音节一般变为阴平调。
听读:
好好儿 早早儿
满满儿
自由练习:
慢慢儿 快快儿 饱饱儿 远远儿
五、小结
▪ 1、上声的变调 ▪ 2、“一”、“不”的变
调 ▪ 3、形容词AA儿的变调
六、作业
▪ 将P49-P50的发音训练读10遍
演讲稿 yǎnjiǎnɡɡǎo 管理组 ɡuǎnlǐzǔ
蒙古语 měnɡɡǔyǔ
展览馆 zhǎnlǎnɡuǎn
三个上声相连,如果后两个音节结合得更紧密些, 前一个上声读半上(214→21),第二个上声读阳 平 (214→35)
党小组 dǎnɡxiǎozǔ
纸老虎 zhǐlǎohǔ
李厂长 lǐchǎnɡzhǎnɡ 老保姆 lǎobǎomǔ
音变
——变调
一、音变的主要现象
▪ 1、变调 ▪ 2、轻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儿化 ▪ 4、语气词“啊”的变读

普通话音变现象的分析

普通话音变现象的分析

普通话音变现象的分析音变是指在于六种,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声调因为前后互相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里谈的音变是共时的语流音变,主要是连读音变。

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普通话中的音变!1.什么是音变说话时不可能一个个音节按原有的声音发出来,因为在语流中,音节相连时相互之间会受到影响,产生一些语音的变化,这就是普通话语音的音变。

常见的音变现象有音节的连音变化和声调的变化。

2.音变的种类(1)上声的变调上声是曲折的降升调型214,在实际语言里一般很少发出这样完整的曲折调型,它的变调是随着后面相连音节的声调决定的。

①上声字在阴平、阳平、去声字前面变为211,只降不升,如:阴平前,法规f?guī、美观měiguān阳平前,法庭f?tíng、美德měidé去声前,法院f?yuàn、美妙měimiào②上声字在上声字前面(两个上声相连)变为像35,只升不降。

如:上声相连,法典f?di?n、美好měih?o上声字只有在单独成句或者处在句尾才会读出完整的降升调型。

(2)“一”“不”的变调关于“一”的变调①“一”的基本调是阴平yī,但在实际语言中它和其他声调的音节相连时,会产生变调,一共有三种变调现象。

如:②单念、在词句末尾和作序数时,读原调阴平55。

一、二、三、……长短不一住在一楼(第一层楼或第一号楼)③后一个连续读音节是去声时,读阳平35。

一唱一和一律一件④后一个连读音节是阴平、阳平、上声时,读去声51一生一张一同一层一举一板一眼⑤嵌在尝试态(短时态)动词之间时,读轻声。

听一听看一看关于“一”的变调①“不”的基本调是去声bù,但在实际语言中它和同声调去声音节相连时,会产生变调。

如:②单念,在词句末尾,以及后一个连读音节是阴平、阳平、上声时,“不”读原调去声51。

“不!不!不!”他一连说了三个不。

不!决不!不依赖不同意不管③后一个连读音节是去声时,读阳平35。

一成不变不上不下不去④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与补语之间,读轻声。

声律学上的音变现象

声律学上的音变现象

在声律学中,音变现象是指在语流中,由于音节与音节之间、音素与音素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语音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些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儿化:儿化是普通话中一种特殊的语音流变现象,当人们在发音时,会在韵母的末尾加上一个卷舌的动作。

2. 变音:当一个音节受到语流中前后音节的影响时,其内部因素可能会发生某种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变音。

3. 变调:变调是一种特殊的变音现象,也可以被称为“非音质成分变音”。

它主要表现为声调的异化,即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声调的音节,其中后一个音节的声调受前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总的来说,音变现象是语音在语流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语音更加丰富和复杂。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我们在进行口语交流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不是一个一个孤立地发出每一个音节,而是根据语意的需要将一连串的音节连续发出,:,形成语流。

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使语音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四个方面。

音变是有一定规律的,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把这些规律运用于口语表达中,能使我们的语言更流畅、更自然、更谐调,发音更轻松。

变调在语流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有些音节的基本调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变调”。

其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普通话中比较明显的变调有两种: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

1.1.1上声变调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未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1)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丢掉后半段“14”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变调调值描写为214✍211。

例如:(上声+阴平)=211+55百般bǎibān 摆脱bǎituō保温bǎowēn省心shěngxīn 警钟jǐngzhōng 火车huǒchē(上声+阳平)=211+35祖国zǔguó旅行lǚxíng导游dǎoyóu改革gǎigé朗读lǎngdú考察kǎochá(上声+去声)=211+51广大guǎndà讨论tǎolùn挑战tiǎozhàn土地tǔdì感谢gǎnxiè稿件gǎojiàn上声在轻声前调值也变成半上声211。

例如:(上声+轻声)=211+0矮子ǎizi斧子fǔzi奶奶nǎinai姐姐jiějie尾巴wěiba老婆lǎopo耳朵ěrduo马虎mǎhu口袋kǒu dɑi(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

普通话语流音变

普通话语流音变




当词语的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音节 调值变为35 展览馆 洗脸水 总统府 当词语的结构时单双格,第一个音节读 半上,211;第二个音节读阳平,35。 很理想 撒火种 好领导


三个以上的上声相连,先按语音停顿自 然分节,然后按双音节、三音节的变调 规律变读。一般是停顿前的上声读半上, 最后一个上声读全上。 永远友好 处理稳妥 请你表演两场舞蹈

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他音节之后
一般来说,新词、科学术语没有轻声词。

普通话中常读轻声的词


(1)的、地、得、着、了、过等助词。 红红的 慢慢地 说得对 站着 开了 听过 (2) 吧、吗、呢、啊、嘛等语气词。 快写吧 你好吗 他呢 快来啊 做得好嘛



(3)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 爸爸 姐姐 姑姑 娃娃 听听 劝劝 讲讲 (4)构词用的虚语素,“子”、“头”和 表示多数的“们” 笼子 木头 我们 当“子”和“头”作为实语素时,不读轻声。
普通话测试与培训——
语流音变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许多音节连续发出, 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声调之间 会互相影响,产生一些语音上的变化, 这就是音变。
如:多好看的一束花儿啊! 不要总是想一口能吃成个胖子啊! 我们只有一把雨伞,可怎么走啊?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有: 1、变调 2、语气词“啊”的变读 3、轻声 4、儿化




一阵风吹来,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的落 下来,玉屑似的雪沫儿随风飘扬。 我每天辛苦工作,没时间和你玩儿小孩子的游 戏。 小孩儿默默的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 小山把济南整个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 口儿。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现代汉语音变

现代汉语音变

5)多个上声音节相连时,要根据其词语组合情 况和逻辑重音的不同,做不同的处理。例如: 想买果脯 xiǎng mǎi guǒpǔ 永远美好 yǒngyuǎn měihǎo 小组长请你往北走。 xiǎozǔzhǎng qǐngnǐ wǎng běi zǒu。
(二) “一”、“不”的变调
“一”、“不”都是古清声母的入声字。普通 一 都是古清声母的入声字。 的单字调是阴平55调值 调值, 话“一”的单字调是阴平 调值,“不”的 单字调是去声51调值 在单念、 调值, 单字调是去声 调值,在单念、表序数或处 在词句末尾的时候,不变调。 在词句末尾的时候,不变调。 这两个字的变调取决于后一个连读音节的声 调。
二、“啊”的音变
“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 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a;用于句尾时,作为 助词,由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 读音常常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如下:
1、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含ao、iao)时,读音变为 wa,汉字写作“啊”或“哇”。 在哪儿住啊? 真好啊! 大家跳啊! 2、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时,读音变为na,汉字写 作“啊”或“哪”。 怎么办啊? 加油干啊! 要小心啊!
鬼脸 水果
3)上声音节在轻声前的变调情况
a、当轻声音节由上声字构成时,前面的上声音节的变调有两 种情况: 一是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 嫂子 sǎozi 碾子niǎnzi 姐姐jiějie 二是变读为阳平,调值是35: 等等děngdeng 讲讲 jiǎngjiang 想起xiǎngqi 小姐xiǎojie 把手bǎshou b、当轻声音节由非上声字构成,前面的上声音节变读为半上, 调值是21。例如: 阴平: 打听dǎting 眼睛yǎnjing 比方bǐfang 阳平: 本钱běnqian 老婆lǎopo 老爷lǎoye 去声: 脑袋nǎodai 寡妇guǎfu 本事běnsh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的变调规律 一
一+阴平:一天 阴平: 阴平 阳平: 一+阳平:一年 阳平 +上声 上声: 一+上声:一早 去声: 一+去声:一月 去声 一边 一直 一起 一切 一心 一时 一米 一致 一生 一同 一体 一色 一般 一连 一准 一律
“一”在非去声音节前,读去声调,调值为51; 一 在非去声音节前,读去声调,调值为 ; “一”在去声音节前,读阳平调,调值为35。 在去声音节前,读阳平调,调值为 。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 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 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 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 近了! 近了!……
上声+阴平: 上声 阴平:指出 阴平 上声+阳平: 上声 阳平:指责 阳平 上声+去声:指示 上声 去声: 去声 等车 等人 等候 老师 老头 老爸 手机 手提 手续
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音节前,即在非上声前, 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音节前,即在非上声前, 丢掉后半段“14 上升的尾巴 调值由214 上升的尾巴, 214变为半 丢掉后半段“14”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 上声211。 上声211。 211
综合应用训练
1、读下列句子,请根据语句传达的意义进行 读下列句子, 读下列句子 变调。 变调。
① ② ③
我们一楼的人都很讲卫生。 我们一楼的人都很讲卫生。 我们一连几天都没吃到新鲜的蔬菜。 我们一连几天都没吃到新鲜的蔬菜。 不是他的不是。 不是他的不是。
我们一楼的人都很讲卫生。( A. 我们一楼的人都很讲卫生。(我们住在第
上声变调的基本规律
上声+上声:指导 上声 上声: 上声 等等 老九 手表
两个上声音节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 两个上声音节相连, 为35,与阳平的调值完全一样了。 ,与阳平的调值完全一样了。
上声变调的基本规律
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音节前, 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音节前,即在 非上声前,丢掉后半段“ 上升的尾巴, 非上声前,丢掉后半段“14”上升的尾巴, 上升的尾巴 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 变为半上声211。 调值由 变为半上声 。 上声上声音节, 上声上声音节,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 35,与阳平的调值完全一样。 ,与阳平的调值完全一样。 注意:上声变调作为语流音变,在读、 注意:上声变调作为语流音变,在读、 说时变调,在拼写时一般仍标原调。 说时变调,在拼写时一般仍标原调。
语 流 音 变
轻声 儿化 变调 变 变调 上声变调
变调
变 调 训 练
上声变调训练 “一”的变调训练 “不”的变调训练 重叠形容词的变调训练
上声变调
上声变调:上声的调值为“ 上声变调:上声的调值为“214”,调形 , 为“∨”,上声在口语表达中,只有在 上声在口语表达中, 单念或处在词语、 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 读原调,其余的时候都会产生变调。 读原调,其余的时候都会产生变调。
“不”的变调规律
“不”的变调规律
“不”字只有一种变调。当“不”在第四声音 不 字只有一种变调。 节前变读为第二声。在其它声调音节前都读 节前变读为第二声。 原调第四声。 原调第四声。
“不”的变调练习
不分皂白 不毛之地 不可思议 不共戴天 不伦不类 不屈不挠 不知所措 不寒而栗 不假思索 不见经传 不闻不问 不偏不倚 不堪设想 不成体统 不了了之 不速之客 不干不净 不即不离
变 调 训 练
上声变调训练 “一”的变调训练 “不”的变调训练 重叠形容词的变调训练
“一”的变调训练 一
阴平: 一+阴平:一天 阴平 一+阳平:一年 阳平: 阳平 上声: 一+上声:一早 上声 去声: 一+去声:一月 去声 一边 一直 一起 一切 一心 一时 一米 一致 一生 一同 一体 一色 一般 一连 一准 一律
一 (yí)片 一(yí)粒 一(yí)阵 片 粒 阵 一(yì)缕 一(yì)丝 一(yì)只 缕 丝 只
“一”的变调训练 一
朗诵下列“一字” 朗诵下列“一字”诗: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桢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人独钓一江秋。
题秋江独钓图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一江明月一江秋。
“一”的变调练习
一帆风顺 一毛不拔 一往直前 一见如故 一蹦一跳 一心一意 一刀两断 一成不变 一举成名 一事无成 一分一秒 一颦一笑 一呼百应 一锤定音 一表人材 一念之差 一上一下 一去一来
一层楼的人都很讲卫生)
我们一楼的人都很讲卫生。( B. 我们一楼的人都很讲卫生。(我们全楼的
人都很讲卫生)
综合应用训练
1、读句子,根据语句传达的意义进行变调。 读句子,根据语句传达的意义进行变调。 读句子
① ② ③
我们一楼的人都很讲卫生。 我们一楼的人都很讲卫生。 我们一连几天都没吃到新鲜的蔬菜。 我们一连几天都没吃到新鲜的蔬菜。 不是他的不是。 不是他的不是。
C. 不是他的,不是。(表否定) 不是他的,不是。(表否定) 。(表否定
小鬼
把手
打扫
可以
倒腾
上声在轻声音节前,一般的变化是变为 上声在轻声音节前,一般的变化是变为211, , 即半上, 即半上,但如果这个轻声音节是由上声变来 的,就会有两种不同的变法: 就会有两种不同的变法: 椅子; a、变半上,如:奶奶 姐姐 尾巴 椅子; 变半上, b、变阳平,如:小鬼 变阳平, 倒腾 把手 打扫 可以
许老师 柳老师 李老师
徐老师 刘老师 黎老师
上声变调训练
上声+阴平: 上声 阴平:指出 阴平 上声+阳平:指责 上声 阳平: 阳平 上声+去声: 上声 去声:指示 去声 上声+上声: 上声 上声:指导 上声 等车 等人 等候 等等 老师 老头 老爸 老九 手机 手提 手续 手表
上声变调基本规律
“一”放在词末和作为序数表示“第一”时不变 放在词末和作为序数表示“第一” 调,如:唯一 一连。 一楼 一连。
“一”的读音 一
1.
读第一声: 读第一声:“一”放在词末和作为序数 表示“第一”时读原调; 表示“第一”时读原调;
2.
读第四声: 一 读第四声:“一”在非第四声音节前变 读;
3.
在第四声音节前变读。 读第二声 :“一”在第四声音节前变读。
“一”的变调规律 一
“一”在非去声音节前,变读去声调,调值为51; 一 在非去声音节前,变读去声调,调值为 ; “一”在去声音节前,变读阳平调,调值为35; 在去声音节前,变读阳平调,调值为 ; “一”在重叠词语的中间变读轻声,例如:听一 在重叠词语的中间变读轻声,例如: 听 看一看 瞧一瞧 练一练; 想一想 练一练;
一连串上声相连的变调规律
一串上声音节相连, 一串上声音节相连 , 先根据语意或气 息自然划分为三三两两的“节拍群” 息自然划分为三三两两的 “ 节拍群 ” , 再 按照前面的变调规律读。 按照前面的变调规律读。
上声变调综合训练
读下面的句子或片断,注意需要变调的地方。 读下面的句子或片断,注意需要变调的地方。 1、我请你给我买几把纸雨伞。 、我请你给我买几把纸雨伞。 2、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展览品。 、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展览品。 3、柳厂长批评了管理组的做法,要求他们整改。 柳厂长批评了管理组的做法,要求他们整改。 4、这是五百块钱,你去买两百箱无尘粉笔。 、这是五百块钱,你去买两百箱无尘粉笔。 5、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 、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地,草软绵绵的。 草软绵绵的。
练一练: 练一练: 普通 祖国 巩固 领导 管理 理解 指挥 朗读 反映 演讲 老板 勉强 火车 语言 土地 处理 勇敢 笔挺 首先 总结 考试 广场 也许 只好 体贴 可能 美丽 所以 可以 尽管 本身 以前 努力 粉笔 所有 只得
打听 老婆 姐姐
老爷 伙计 耳朵
委屈 尾巴 马虎
早晨 奶奶 椅子
三音节上声变调
小两口 纸老虎 手写体 管理组
三音节上声变调规律
三个上声音节相连,如果后面没有其他音节, 三个上声音节相连,如果后面没有其他音节, 也不带什么语气,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 也不带什么语气,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开头和当 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 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
当词语的结构是单音节+双音节(单双格) 当词语的结构是单音节 双音节(单双格)时,开 双音节 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读作“半上”,调值 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读作“半上” 变为211,当中音节则按两字组变调规律变为阳平35。 ,当中音节则按两字组变调规律变为阳平 。 变为 当词语的结构是双音节+单音节(双单格) 当词语的结构是双音节 单音节(双单格)时,开 单音节 头、当中的上声音节调值变为阳平35。 当中的上声音节调值变为阳平 。
练一练: 练一练:
展览馆 打靶场 小拇指 孔乙己 请允许 小海岛 洗脸水 选举法 撒火种 纸雨伞 鲁厂长 小组长 苦水井 蒙古语 草稿纸 党小组 很理想 勇敢者 虎骨酒 冷处理 老保守 水彩笔 洗染组 耍笔杆 好总理
一连串上声相连的变调训练
咱俩永远友好! 咱俩永远友好!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① ② ③
我们一楼的人都很讲卫生。 我们一楼的人都很讲卫生。 我们一连几天都没吃到新鲜的蔬菜。 我们一连几天都没吃到新鲜的蔬菜。 不是他的不是。 不是他的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