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播下爱的种子 播下爱的种子,收获爱的希望

合集下载

撒播爱的种子 收获爱的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 收获爱的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硕果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在每一个细微的瞬间感受到爱的存在。

爱是一种美好的力量,它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使我们变得更加友善和包容。

爱的存在给予了我们力量和勇气,让我们相信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而爱的种子需要我们不断撒播,用心和耐心去付出,最终我们将会收获爱的硕果。

爱的种子,需要我们用真诚和善意去播撒。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用各种方式去表达对他人的爱和关怀,无论是一句问候、一份礼物、一份关心,都是爱的种子。

这种种子需要我们去用心栽培,去用爱和耐心灌溉。

只有在我们的用心和付出中,这些种子才会慢慢生根发芽,最终茁壮成长。

撒播爱的种子,不仅需要我们去关爱亲人和朋友,更需要我们去包容和理解他人。

在人际关系中,很容易出现意见不合和矛盾,如果我们能够用包容和理解对待他人,这就是爱的种子在生根发芽。

一个微笑、一句道歉、一次体谅,都是爱的种子,它们需要我们去用心和耐心种植,最终收获的将是深厚的友情和亲情。

在社会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撒播爱的种子,来促进社会和谐。

事实上,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平等和矛盾,如果我们能够用爱和包容对待不同的人和事情,这就是爱的种子在社会中发芽。

无论是向弱势群体伸出援手、还是对待不同文化和观点持包容态度,这都是爱的种子。

这些种子需要我们用关爱扶持,用善意包容,最终我们将会收获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爱的种子不仅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中,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去栽培。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公益活动,去传递爱的力量。

参与志愿者活动、捐款助学、绿色环保,这些都是在用爱的种子去传递温暖和美好。

当我们用心去参与这些活动时,就是在为爱的种子注入生机和活力。

撒播爱的种子,也需要我们在家庭中用心去培育。

与家人共度时光、关心老人和孩子、家庭和睦共处,这些都是在家庭中播撒爱的种子。

家庭是爱的温床,只有在亲情的滋养中,爱的种子才会茁壮成长,最终变成硕果累累。

当我们不断地撒播爱的种子时,最终我们将会收获爱的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 收获爱的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 收获爱的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硕果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是一种无私的情感,是人类社会最为崇高的情感之一。

爱可以让人感到温暖,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

爱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所以我们要学会撒播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硕果。

我们要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撒播爱的种子。

爱并不一定要表现得很张扬,有时候它可以表现得非常微妙。

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时,可以伸出援手,给予一些帮助;当我们看到有人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时,可以给予一些赞许;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做出一些善举时,可以表达一些鼓励。

这些都是撒播爱的种子的小事,它们可以激发他人的爱心,让爱在身边蔓延开来。

慢慢地,这些小事会集聚成一种力量,引领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爱的行动当中。

我们要学会用行动来传递爱的信息。

爱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通过行动来体现。

我们可以积极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我们可以关注一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弱势群体的行列中来;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耐心,去促进同事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些都是行动传递爱的信息的方式,它们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的温暖,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被感动,然后加入到爱的行列中来。

我们要学会用宽容来滋养爱的种子。

爱是一种宽容的情感,只有宽容才能让爱的种子生根发芽。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分歧,但是我们要学会宽容对待,包容彼此的不足,这样才能让爱的种子在心中生根,茁壮成长。

只有宽容,才能让爱的种子在心中长成硕果,然后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们要学会从内心发出真诚的爱。

爱是一种内心的情感,只有内心真正的爱了,才能向外传递。

所以,我们要学会培养自己内心的爱,让它成为我们做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只有真诚的爱,才能让我们在别人的灵魂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也才能收获到别人真挚的爱。

撒播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硕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让爱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024年演讲稿范文:播下爱的种子

2024年演讲稿范文:播下爱的种子

2024年演讲稿范文:播下爱的种子我今天想和大家谈论的,是关于爱的话题。

当我们谈到爱时,我们会想到很多不同的事情:亲情、友情、爱情,甚至是对陌生人的善意。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一种更深沉、更宽广的爱——一种我们称之为“播下爱的种子”的爱。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爱。

因为爱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也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之一。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爱,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呢?是的,那会是一个没有冲突、没有争斗的世界。

那会是一个每个人都愿意为他人付出,每个人都愿意理解和接纳他人的世界。

但是,这样的世界并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的,它需要我们去创造,去播种,去培育。

那么,如何去播下爱的种子呢?首先,我们需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我们需要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尊重自己。

因为,只有当我们真正爱自己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去爱别人。

其次,我们需要去理解和接纳别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

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差异,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他们。

因为,真正的爱,就是接纳和理解。

再次,我们需要用行动去表达我们的爱。

无论是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还是向我们的亲人、朋友表达我们的关心和爱意,都是播下爱的种子的方式。

因为,爱是需要行动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句名言:“爱是理解的别名。

”这句话出自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别人,才能真正地去爱他们。

当然,播下爱的种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精力和耐心。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去,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收获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爱,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呢?那会是一个每个人都愿意为他人付出,每个人都愿意理解和接纳他人的世界。

那会是一个没有冲突、没有争斗,只有和平与和谐的世界。

撒播爱的种子 收获爱的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 收获爱的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硕果爱是我们的心灵长久的滋养,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是所有人渴望得到和拥有的力量。

我们都渴望自己的生命之旅充满爱,因为爱可以赋予我们勇气、力量、希望、喜乐和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撒播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硕果,让爱成为我们生命的主旋律。

撒播爱的种子,不仅仅是对别人的传递和奉献,更是对自己的磨炼和提升。

只有懂得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只有善待自己,才能真正地善待别人。

一颗播种爱自我的种子,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坚强,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欣赏美好、享受生命,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向往生命的美好与幸福。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需要经历很多种种的历练,需要面对很多种种的困难和磨难,只有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意志、信念和力量,才能更好地面对一切,不抛弃,不放弃。

当我们愿意撒播爱的种子,尽心尽力给别人分享自己的爱时,我们就会发现爱的回报是如此的丰富和甜美。

当我们看到那些因为自己的爱而获得帮助和关爱的人,他们面带微笑,心中充满感激,你会感到爱无比美好。

因为你付出的爱,你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帮助,更是一种久久留存的心灵滋养。

在爱中,我们生命的意义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我们的人性得到了升华,我们的社会得到了净化。

撒播爱的种子,是可以传承的,更是可以传播的。

在有爱的家庭中,爱的传承是由父母传递给孩子的;在关爱的社会中,爱的传播是由每个人努力传递的。

我们可以用行动和心态,将爱带给每一个人。

不要去关注别人的不足和缺点,不要去批判别人的错误,相反,去欣赏他们的长处、发掘他们的优点、了解他们的需要,让爱成为沟通的桥梁,让它成为彼此间的情感纽带。

在爱的相伴中,大家可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塑造更美好的人生。

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祝福,是人类灵魂的寄托。

我们应该在炎热的夏日里撒播爱的种子,在寒冷的冬日里收获爱的硕果。

让爱伴随我们的生命之旅,成为我们最美好的拥有。

播撒爱的种子,收获“心”的希望

播撒爱的种子,收获“心”的希望

播撒爱的种子,收获“心”的希望班主任工作既琐碎又庞杂,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志。

在这六年的班主任之路上我一直用“心”耕耘,精心育人,班级工作也是井井有条。

一、用“心”浇灌每一棵幼苗。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棵幼苗,如果你爱他们,那么就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阳光、空气、水分的空间,让他们迎风展姿,争奇斗艳。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精心的播种者,应该去扶正那些在成长中的幼苗和脆弱的细根,去爱护每一片急需阳光的绿叶。

”作为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寻找着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这神秘的钥匙就是老师“真诚的爱”。

只有真诚的爱,才能有动情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激励,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班里“小瓶盖”同学不但学习成绩不好,作业写的很乱,问他交没交作业,一会儿说交了,一会儿说没交,总是被他搞得一头雾水,拖拉作业更是家常便饭,还经常在上课时讲话,排队不好好排,拉着别人说话,经常走到队伍外面去。

轮到做值日,就拿扫把当玩具玩,在他身上很难看到他闪光的一面。

经过数次批评教育,都不见效。

后来经过了解得知,他的二姐由于身体原因一直休学在家,父母既要照顾住院的女儿,又要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

面对他,我知道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一种强大的责任感让我下定决心:心灵的空缺要用爱来抚平。

我多次找他谈心,利用家长会与他的妈妈沟通,并打电话告诉他的妈妈他的点点滴滴的进步……渐渐地,这位同学变了,他不再沉沦,努力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好,关心班级,在班里有什么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

是爱,感化着一个个学生,是爱,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天天向上,爱无需多言,无需远行,但它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从此你不再孤单……”每当听这首歌时,我的心中便会升腾起一种庄严:爱无界,爱无限。

我愿把我的一腔热爱,奉献给我的学生们。

师爱,是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无异于母爱,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

【优秀教师发言稿】师德演讲稿:播下爱的种子收获明媚的希望(优质)

【优秀教师发言稿】师德演讲稿:播下爱的种子收获明媚的希望(优质)

师德演讲稿:播下爱的种子收获明媚的希望(优质)有一位母亲说: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啥长啥;有位诗人说:孩子的心是片晴朗的天空,云过留影,雁过留声。

我说,我是一个快乐的农人,在心灵的田地里耕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使我对这一点坚信不移。

特别是去年我应聘到xx高新一小,我对教育有了更高更新的领悟,那就是:孩子的心灵是块洁净的圣地,只要播下爱的种子,就会结出报恩的果实。

去年开学初,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面对着45张陌生的小脸,我在想:这是45张白纸,我该如何去描画?这是45棵小树,我该怎样去修枝剪杈?我暗暗告诉自己:要当一个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就要从“人之初”在他们的心田里播下爱的种子,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细细品味,经历的过程便是一种幸福。

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此起彼伏的喝彩。

有的只是和孩子们平实的相处。

回望来路,我发现,爱,一直都伴在我们左右。

班上有一个叫xx的小男孩,从见面那天起,我便发现他与众不同。

课堂上,一双小眼睛总是直直地望着窗外。

“xx,能告诉我你在看什么吗?”“看小鸟呗!”“看见了吗?”“没有。

”“那是因为小鸟见你上课不注意听老师讲话,生气了,就不出来了。

别让小鸟生气,等下课了,老师和你一起去看好吗?”他眨眨眼睛,看也没看我一眼。

记得上学期我们进行了一次紧急疏散演练,事前我在班上讲了相关的知识,当火险警报声响起时,孩子们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跑出了教室,可xx却慢慢吞吞,嘴里还嘟嘟囔囔:“没着火,还说着火了,骗人,我最讨厌谁骗人了!”我用心观察着这个特殊的孩子。

我并不为他每次考试成绩都落后而发愁,我为孩子怪异的行为言谈而苦恼。

课间,他从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还经常一个人挥舞着拳头,做着“铠甲勇士”的各种造型,在小院子里跑一圈又一圈,还不停得自言自语。

有人问:“xx,你跟谁玩呢?”“空气。

”他会突然很生气地大叫,不论是在升国旗仪式,还是在大课间队伍里,他说:“讨厌的健美操。

撒播爱的种子 收获爱的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 收获爱的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硕果爱,是人类最为真挚的情感之一,也是我们作为社会生物所必需的情感需求之一。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有勇气、更有耐心和更有爱心。

因此,我们需要不仅仅是接受爱的存在,还需要让我们的生命中渐渐地充满着爱的种子,去播撒那些小小的爱,让其中不断地生长、发芽、长成树,直到开花结果,最终收获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需要我们去尝试着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不论是家人、朋友、同事还是陌生人,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发现了他们处于困境之中,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走过难关。

这些小小的举动并不需要多么大的代价,有时仅仅是一句问候,一份关注,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足以打动对方心灵,让他们从此产生深深的感激与信任。

在这些生命被关爱的光芒沐浴之下,那些小小的爱的种子便开始在他们心中发芽,充满生机,不断繁衍。

收获爱的硕果,则是需要我们耐心的持续去努力,让那些小小的爱的种子透过光蕴,在时间和空间的流逝中,慢慢生长,并开花结果。

这些果实不仅能够带给自己深深的感动,也能够好像一个波纹一样,让爱传递、扩散到更多的人中间,互相渗透,相互滋养。

当某一天,我们把收获到的这些果实连城成行,捐助给那些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或是无助病人,甚至是一些浪迹天涯的孤儿,我们就能够真正的感受到那些无数的爱的循环流转,互相滋养的力量。

在这个任何时候都充满着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那些虚幻的光鲜吸引了眼球,而忽略了生命中那些真正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东西。

然而,爱并不是虚幻的,它要求我们去热爱身边的人、热爱生命,去尝试着用自己的行动去向那个世界撒播爱的种子,去让它们开花结果、不断扩散。

这是一种持久而深刻的感情,是一种可以回馈我们自己,也可以回馈整个世界的情感。

撒播爱的种子 收获爱的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 收获爱的硕果

撒播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硕果【摘要】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撒播爱的种子,用爱心去感染周围的人,从而收获爱的硕果。

培育爱的意识是关键的一步,我们必须意识到爱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行动传递爱的力量,可以通过帮助他人、关心他人来传递爱的信息。

构建和谐关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只有用爱心对待他人,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倡导社会爱的文化,让爱成为社会的共识和信念。

感悟爱的意义,明白爱是连接人心的纽带,只有用爱心播种,才能收获爱的果实。

撒播爱的种子,必将收获爱的硕果,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爱传递开来,让世界充满温暖和美好。

.【关键词】关键词:爱的种子、爱的力量、和谐关系、社会文化、爱的意义、人心纽带、爱心播种、爱的果实、撒播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硕果。

1. 引言1.1 撒播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硕果在这个充满忙碌和压力的社会里,爱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它可以化解矛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为连接每个人内心的纽带。

撒播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硕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爱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它可以温暖人心,点亮灰暗的生活。

只有在爱的滋养下,我们的心灵才能茁壮成长,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培育爱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爱的力量,让爱在我们中间流淌,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爱的温暖。

爱也是一种分享的情感,只有通过行动传递爱的力量,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爱的价值和意义。

建立和谐的关系是爱的重要体现,只有通过建立真诚、尊重和包容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爱的力量和美好。

倡导社会爱的文化,让社会充满爱的正能量,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爱的温暖和力量。

要深刻地感悟爱的意义,明白只有用爱心播种,才能收获爱的果实。

撒播爱的种子,必将收获爱的硕果,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爱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2. 正文2.1 培育爱的意识培育爱的意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爱的重要性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地去传播和传递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19-01
引言作为一名教师,对陶行知先生并不陌生,记得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经常学习到关于他的“教学做合一”、“乡村教育”、“平民教育”的理论知识,而最近有幸读到了《走近陶行知》,从书中我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对孩子们的爱,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也对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爱满天下”有了一些理解。

在读书的同时,我亦在思考,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教育中的爱,什么是生活中的爱,这些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也对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有了一些想法。

一、何为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让我们明白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应该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教育中的爱。

孩子们的心敏感而纤细,我们要用爱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大门,让孩子们在教育中感受到爱,教师应该学会用孩子们的眼光去看问题,把爱融进教育中,让教育充满爱。

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

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

陶行知先生他以德立教,“爱满天下”,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榜样。

他爱
国、爱民、爱教育。

我们应该走近陶行知,用心去感悟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让自己将爱播撒出去。

二、播撒爱的种子
在《走近陶行知》中虽然没有一个专题是专门讲爱的,但是陶行知先生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他对学生的喜爱,他对工作的热爱,他对生活的热爱。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我想,同样的,只有我们先给孩子们爱,孩子们才会把爱传递给我们。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更应该把爱带给学生,因为孩子们有一颗敏感而纤细的心。

我在去年实习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孩子,当时我刚刚进入这个班级实习,并不了解孩子们的性格。

在我去实习的没几天了,孩子们的告状就接踵而至,“老师,雷雷他打我”,“老师,雷雷他又捏我”,这样的告状几乎每天都有好多。

当我把他叫到我面前时,跟我搭班的老师向我介绍了一下,雷雷在小班的时候也经常打人,抓人,有的时候还会将老师的手臂抓花,听上去她也并不喜欢这个孩子。

我听了之后百感交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通常跟他的家庭有关,在多方打听后我发现,雷雷的家庭美满,应该不是家庭问题。

直到有一天,雷雷犯了一个大错误,看到他我就火冒三丈,我平息了一下怒火,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是跟他说话的语气还是不好,而他却跟我说“我让我妈妈打你!”听到这话我的火气一下子消失了,因为我终于找到雷雷有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了,因为妈妈支持他打人!
知道原因之后,我就开始两方面的做工作。

第一,与家长沟通,雷雷妈妈是一个直爽的家长,跟她说明情况之后,她表示以后会在家中对雷雷进行一定的教育。

第二,把爱传递给孩子。

每天早上雷雷来的时候我总是走过去跟他打招呼,并且跟他来一个抱抱,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也不再对他板着脸,而是用笑脸对着他,希望他能够感受到我对他的爱,该严厉的时候我也依旧严厉。

果然,有付出就是有收获的,在我做了很多努力之后,雷雷不太打人了,并且看到我就粘着我,而我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孩子。

实习结束之后,雷雷也经常通过他妈妈的微信告诉我,他很想我。

看来,孩子们虽然小,但是他们的心很纤细,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们都理解,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爱,但是一句简单的我想你,却代表了他们满满的思念和满满的爱。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风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

他对儿童、青少年、教育、科学、真理、祖国都饱含热情,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也会将我们的爱传递给孩子们。

三、收获爱,收获希望
常言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却觉得,我们应该成为孩子们的老师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

当我们面对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学生的时候,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从孩子们的角度看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我们就应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孩子,不能一棒子将孩子们的思维全部打死,也许若干年后他们会成为最有名的科学家,也许若干年后他们也会无名无就,作为孩子们的启蒙者,将爱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在爱的路上行走,在爱的海洋里遨游。

就拿我们班上的调皮分子小奕来说,他很调皮,但他很聪明。

平时带领孩子们学本领的时候他一学就会,然后他就开始捣乱,让我不得不停下话语来整顿纪律。

记得有一次,小奕的拉链出了问题,我已经观察了他很久,他一直把拉链拉上拉下的,所以拉链经不住折腾,坏了。

小奕很伤心,于是我走过去,没有批评小奕,也没有大声跟小奕说话,而是问小奕拉链为什么会坏,小奕听了我的话,低下头轻轻的说“因为我一直在碰它。

”后来,我告诉小奕,拉链要跟你做好朋友,所以我们不能老是弄它,拉链坏了,就不能继续跟你做朋友了。

经过了这样一个事情,小奕真的不再乱碰拉链了。

我们要善于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看问题,在孩子们心中,老师是无所不能的。

正确对待孩子们的错误,也是老师的一种艺术,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思想,体会孩子们的想法,孩子们犯了错,我们更应该学会分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的感恩也接踵而至。

放学的时候,小朋友拉着我们的手,跟我们一一道别;平时孩子们围着我们,跟我们说说他们的小秘密;吃东西的时候,孩子们会跑过来,将手里的东西伸向你……这些小小的事情里面,浸润了孩子们无限的爱和无限的感激。

我坚信,播撒了爱,收获的同样是爱,还有希望。

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心灵
相融的纽带。

魏书生先生说“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

我们应该对孩子们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用心,多一点思考,只有和他们心灵相通,我们的育人之路才能越走越宽,真正做到“爱满天下”!
陶行知先生用他的一生做教育,用他的生命在写书,而仅仅读一本书去领会他远远不够。

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慢慢向陶行知先生靠近,继续读他的生命,读他的教育,不为了爱而爱,而是发自内心的去爱我们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创造幸福的明天,让爱遍布我们心中!
参考文献
[1] 周科宏.《“爱满天下”――走在行知路上》.2016
[2] 阮秋瑾.《构筑心桥融汇师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