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资源材料学 第07章 木材的环境学特性
第七章 木材的热、电性质

第八章 木材的环境学特性
第一节 木材的视觉特性
一 木材的反射特性 二 木材的视觉特性 (一)木材的颜色 (二)透明涂饰 (三)木纹图案和节子 (四)木材对的冷暖感 二 木材表面的粗滑感 (一)粗糙度与粗糙感 (二)光滑行与摩擦阻力 三 木材表面的软硬感 四 木材触觉特性的综合分析
四 热膨胀 五 木材的耐热性和热分解 六 热对木材材质的影响
第二节 木材的电学性质
一 木材的直流电传导 (一)电阻率和电导率 电阻率表示单位长度、 电阻率表示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的均匀导线的 电阻值,其倒数称电导率。 电阻值,其倒数称电导率。 影响电阻率和电导率的因素有:木材含水率、 影响电阻率和电导率的因素有:木材含水率、温 密度、纹理结构、化学组分。 度、密度、纹理结构、化学组分。 (二)木材的导电机理 (三)利用木材直流电传导性测定木材含水率
6 声强级:声音的强度进行比较时用声强级, 声音的强度进行比较时用声强级, 一个声音的声强级是指将它的强度与听阈的强度相 比之后再取其常用对数的10倍 比之后再取其常用对数的 倍,即 β=10log10I/I0 (dB) 式中: 式中: β—强度为 的声音用分贝表示的强度级 强度为I的声音用分贝表示的强度级 强度为 的声音用分贝表示的强度级(dB) ; I—声强度( w/cm2 ); 声强度( 声强度 I0—听阈强度,为1×10-16 w/cm2 。 听阈强度, 听阈强度 × 按分贝计,人耳听阈的声强级为0dB ,痛阈的声 按分贝计,人耳听阈的声强级为 强级为120dB 。 强级为
木材对声的反射、 三 木材对声的反射、吸收和透射 (一)反射 (二)吸收和透射 木材的吸音性能用吸声系数表示, 木材的吸音性能用吸声系数表示,它是吸收和透 射的声能与入射的声能之比的百分数。 射的声能与入射的声能之比的百分数。 (三)隔声 木材的隔声性能用隔音量表示, 木材的隔声性能用隔音量表示,它指透射的声强 度损失的分贝数。单层墙的隔音量D取决于墙的重 度损失的分贝数。单层墙的隔音量 取决于墙的重 量和声音的频率: 量和声音的频率: D = 20 log10 (0.004 w f ) (dB) 式中:w—单位面积墙的重量( Kg/m2 ); 式中: 单位面积墙的重量( 单位面积墙的重量 f —频率( Hz ); 频率( 频率 D—隔音量(声透射的强度损失) (dB) 。 隔音量( 隔音量 声透射的强度损失)
木材学:木材环境学特性

木材调湿原理
木材调湿功能是其独具的特性之一,是其作为 室内装饰材料,家具材料的优点所在。木材及 其它一些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在某种程度上 能起到稳定湿度的作用,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喜 欢用木材作室内装饰材料及用木制品贮存物品 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厚度木材含水率的变化过程(白桦)
木材调湿效果与厚度间的关系
如云杉为白色;乌木为黑色;香椿、厚皮香、红柳、桃花心 木、翻白叶、红豆杉为红色;黄柳、黄胆、野漆、菠萝蜜、
黄莲木、桑树为黄色或黄褐色。
颜色的三属性:明度、色调和色饱和度
明度表示人眼对物体明暗度的感觉。随着明度值的升高,人们心理中明 快、素雅、轻松的感觉增强。明度高的木材,如白桦、鱼鳞云杉、白榉、 枫木,使人感到明快、华丽、整洁、高雅和舒畅;明度低的木材如红豆 杉、紫檀,使人有深沉、稳重、肃雅之感,说明了材色明度值的改变对 心理感觉产生影响。
色调表示区分颜色类别、品种的感觉(如红、橙、黄、绿等)。木纹颜 色值与视觉心理量温暖感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材色中,暖色调的红、黄、 橙黄等色调给人以温暖之感。
色饱和度是表示颜色的纯洁程度和浓淡程度,其数值与一些表示材料品 质特性的词联系在一起。色饱和度值高的木材,给人以华丽、刺激之感; 色饱和度值低的木材,给人以素雅、质朴和沉静的感觉。
木材给人视觉上的和谐感,不仅仅是其柔和 的反射特性,更重要的是因为木材可以吸收 阳光中的紫外线(380nm以下),减轻紫外 线对人体的危害;同时木材又能反射红外线 (780nm以上),这一点也是木材使人产生 温馨感的直接原因之一。
木材的触觉特性
木材表面的冷暖感
用手触摸材料表面时,界面间温度的变化会刺激 人的感觉器官,使人感到温暖或凉冷。人对材料 表面的冷暖感觉主要由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大小决 定。导热系数大的材料,如混凝土构件等呈现凉 的触觉,导热系数小的聚苯乙烯泡沫、轻木和软 质纤维板,呈温热感。
《木材环境学特性》课件

湿气性质
木材对湿气的吸湿和释湿性能会导致尺寸和 性能的变化。
热性质
木材的热传导性能和热膨胀系数决定了其在 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
气体交换性质
木材可以吸附和释放气体,影响着木材与环 境的交互作用。
木材的化学性质
淀粉质
淀粉是木材的主要碳水化合物之一,影响木材 的可降解性和应用属性。
蛋白质
木材中的蛋白质是木材生物学性质的重要组成 部分。
纤维素
木材的纤维素含量和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力学性 能和耐久性。
鞣质
木材中的鞣质可以增加木材的硬度和耐久性。
木材的生物学性质
1
木材的细菌菌落
2
细菌在木材中的存在会导致腐朽和质
量降低。
3
木材的昆虫危害
4
昆虫能够危害木材的结构和性能,对 木材的保护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 木材的加工和使用
4 新型木材材料的开发
通过切削、粘接和涂装等加工技术,改善 木材的性能和外观。
利用木材的特性,在材料科学领域开发具 有特殊功能的木材新材料。
总结与展望
木材环境学致力于深入理解木材在不同环境中的特性和行为,为木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 依据。
木材的生长机理
木材的生长机理涉及树木的光合作用、 水分吸收和生长环境对木材形成的影 响。
木材的真菌菌落
真菌是木材的天然分解者,它们的存 在对木材的质量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木材环境学的应用
1 木材的保护和处理
2 木材的贮存和运输
通过对木材的防腐、防蛀和防霉处理,延 长木材的使用寿命。
控制木材的湿度和温度,合理贮存和运输 木材,保持木材的质量。
《木材环境学特性》PPT 课件
木材学:木材环境学特性

木材表面的粗滑感
(1)木材表面的粗糙度与粗糙感
粗糙感是指在粗糙度刺激作用下人们的触觉,它 源于材料表面具有的各种细微形态以及在其表面 上滑移时所产生摩檫力的变化。一般说来,材料 的粗滑程度是由其表面上微小的凹凸程度所决定 的。
木材表面粗糙度,一般用触针法测定。触针针 头曲率半径为2~10μm,用最大深度Rmax及 均方根粗糙度Rrms来表示。针叶材Rrms和 Rmax分别为2.3~5.7μm和21~50μm;阔叶 材为1.2~17.8μm和31~262μm。
色饱和度是表示颜色的纯洁程度和浓淡程度,其数值与一些表示材料品 质特性的词联系在一起。色饱和度值高的木材,给人以华丽、刺激之感; 色饱和度值低的木材,给人以素雅、质朴和沉静的感觉。
木材的视觉心理与木材材色物理量的关系
4.7.1.2 木纹图案和节子
木纹(木材表面纹理)是天然生成的图案,它 是由生长轮、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等解剖分 子相互交织,且因其各向异性而当切削时在不 同切面呈现不同图案。
(2)木材表面光滑性与摩擦阻力
用手触摸材料表面时,摩擦阻力大小及其变化是影 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子。摩擦阻力小的材料其表 面感觉光滑。木质地板上行走,人们的步行感觉平 稳,不象其它地面装饰材料滑感强,就与木材表面 适度的摩擦力和适度的光滑性有关。
木材顺纹方向上,针叶材早材与晚材光滑性不同, 晚材光滑性好于早材。木材表面的光滑性与摩擦阻 力有关,它们均取决于木材表面的解剖构造,如早 晚材的交替变化、导管大小与分布类型、交错纹理 等。
木材给人视觉上的和谐感,不仅仅是其柔和 的反射特性,更重要的是因为木材可以吸收 阳光中的紫外线(380nm以下),减轻紫外 线对人体的危害;同时木材又能反射红外线 (780nm以上),这一点也是木材使人产生 温馨感的直接原因之一。
木材的环境学特性

木材的环境学特性1、视觉特性※木材的横切面上呈现同心圆状花纹,径切面上呈现平行的带荆条形花纹,弦切面上呈现抛物线状花纹。
木材表面上这些互不交叉、平行条形花纹构成的图案,给人以流畅、井然、轻松、自如的感觉,并且木材不同部位的木纹图案呈现着“涨落”周期式变化节律(1/f谱分布形式)暗合人体生物钟涨落节律(如α脑波的涨落、心动周期的变化也为1/f 谱分布形式),给人以多变、起伏、生命运动的感觉,充分体现了造型规律中变化与统一的规律。
※木材给人视觉上的和谐感,不仅仅是其柔和的反射特性,更重要的是因为木材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同时木材又能反射红外线,这一点也是木材使人产生温馨感的直接原因之一。
2、木材的触觉特性※木材表面的冷暖感:用手触摸材料表面时,界面间温度的变化会刺激人的感觉器官,使人感到温暖或凉冷。
人对材料表面的冷暖感觉主要由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大小决定。
导热系数大的材料,如混凝土构件等呈现凉的触觉,导热系数小的聚苯乙烯泡沫、轻木和软质纤维板,呈温热感。
※木材表面的粗滑感:用手触摸材料表面时,摩擦阻力大小及其变化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子。
摩擦阻力小的材料其表面感觉光滑。
木质地板上行走,人们的步行感觉平稳,不象其它地面装饰材料滑感强,就与木材表面适度的摩擦力和适度的光滑性有关。
3、木材的听觉特性声波作用在木材表面时,一部份被反射,一部份被木材本身的振动吸收,还有一部份被透过。
被反射的占90%,主要是柔和的中低频声波,而被吸收的则是刺耳的高频率声波。
因此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中,适当应用木材,可令我们感受到听觉上的和谐。
4、木材的调湿特性※相对湿度在人类居住环境中有着重要作用,对人体通过皮肤所进行的新陈代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木质资源材料学双语教案 第7章 木材的环境学特性

§8-3 木材的调湿特性
的危害;
• 同时木材又能反射红外线,这是木材使人产生温暖 感觉的直接原因之一。
• 各种公共场所以及住宅,用木材装饰后,装饰表面 的大小与人的温暖感、沉静感和舒适感有着密切的 联系。
• 木材的视觉特性是多方面因素在人眼中综合反映。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
• 模仿木材视觉特性制造人造板表面装饰材料,现又 成为一个新兴行业。
二、木材表面的粗滑感
• 材料的粗滑程度是由其表面上微小的凹凸程度所决定的。 • (一)木材表面的粗糙度与粗糙感
• 虽木材表面经刨切或砂磨,但木材表面不是完全光滑的。 木材细胞组织的构造与排列赋予木材表面以粗糙度。粗 糙感是指在粗糙度刺激作用下人们的触觉;木材组织的 类型也刺激人的视觉,由于触觉和视觉的综合作用使人 感到木材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7 木材的环境学特性 (The Environment Properties of Wood)
• 木材不同于其它材料,自古以来,人们就偏爱它, 并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家具等工作和生活环境之 中。有木材存在的空间会使人们感到舒适和温馨,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学习举和生活乐趣,改善人 们的生活质量。本章从木材的环境学角度出发, 介 绍 木 材 与 人 类 和 环 境 有 关 的 应 用 特 性 —— 木 材 的视觉特性、触觉特性、调湿特性和空间声学特 性。
• 2.节子(knot):自然存在于木材表面,东西方 人看法不一。东方人一般对节子有缺陷、廉价的感 觉;西方人则有自然、亲切的感觉。
《木材学》课程教学问题比较与思考

《木材学》课程教学问题比较与思考闫丽【摘要】In this paper ,teaching methods of wood science are compared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rom method of choosing course in class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 ,referencing from the merit of American teaching methods , combining with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practice of wood science curriculum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teaching plan in class teaching and group projects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wood science curriculum were presented.The suggestions for reforming pro-fessional course choos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recommend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wood scienc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China.%从选课方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考评方式等方面对中美“木材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借鉴美式教学方法优点,结合当前《木材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木材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方案及实践教学的小组项目设计方案,并对专业课的选课方式和考评方式提出了改革建议,以期为我国木材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木材学(8.2.1)--木材的环境学特性(2)

1 木材的室内环境湿度调节特性
木材的调湿特性是木材具备的独特性能之一,也是其作为 室内装修材料、家具材料的优点所在。所谓材料的调湿特性 就是靠材料自身的吸湿及解吸作用,直接缓和室内空间的湿 度变化。
人们居住的室内空间,不希望湿度有过大的忽高忽低 的变化,应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对于人身健康及物 体的保存都是非常有利的。木材及其它一些室内装修、装饰 材料,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稳定湿度的作用,这也是人们为 什么喜欢用木材来装点室内及用木制品贮存物品的重要原因
对于隔声材料,要减弱透射声能,阻挡声音的 传播,相反它的材质应该是密实无孔隙或缝隙,如钢 板、铅板、砖墙等一类材料。隔声材料材质的要求是 密实无孔隙或缝隙,有较大的重量。由于隔声材料难 于吸收和透过声能,所以它的吸声性能较差。
3 木材的生物体调节特性
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人 类于室内环境的时间可长达人生命的三分之二的时间 ,室内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关 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显然室内环境的研究尤为重 要,尤其研究不同的居室材料对人体生存与健康的影 响更为重要。
2 木材空间声学性质
对建筑空间内声音的要 ( 1求):. 能自由的发出声音 ---- 隔音性好;
( 2 ) . 能听到想听的声音 ---- 房间的音响特性 好; (包括传播特性及合适的余响时间等)
( 3 ) . 能隔绝不想听到的声音 ---- 隔音性好;
2.1 木材的声吸收特性
通常坚硬、光滑、结构紧密的材料对声波的发 射能力强,吸声能力差;而粗糙松软、具有相互贯穿 内外微孔的多孔材料吸声能力好。
1.1 木材的湿度调节功能
相对湿度:
H (%)
P P0
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木材的触觉特性
7.2.1 木材表面的冷暖感 7.2.2 木材表面的粗滑感
7.2.3 木材表面的软硬感 7.2.4 木材触觉特性的生理反应 7.2.1.1 木材表面的冷暖感
7.2.5 木材触觉特性的综合分析 7.2.1.1 木材表面的冷暖感
7.2.3 木材表面的软硬感
树种不同木材表面的硬度也不同。 多数针叶树材称为软材;多数阔叶树材称为硬材。 国产材的端面硬度平均为53.5MPa: 针叶树材平均为34.3MPa;阔叶树材平均为60.8MPa。 针、阔叶树材——端面∶径面∶弦面约为 1∶0.80∶0.83。 不同树种、同一树种的不同部位、不同断面的木材硬度 差异很大,因而有的触感轻软,有的触感硬重。
7.2 木材的触觉特性
7.2.1 木材表面的冷暖感 7.2.2 木材表面的粗滑感 7.2.1.1 木材表面的软硬感 7.2.3 木材表面的冷暖感 7.2.4 木材触觉特性的生理反应 7.2.5 木材触觉特性的综合分析
7.2.4 木材触觉特性的生理反应
人与木材接触时,人的生理指标是有一定的变化,如 人体血压略有升高,但幅度不大,且很快恢复到原位;心跳 间隔略微减小,交感神经活动略增强,但副交感神经的活动 并未有多大的减弱,甚至有增强趋势;脑电的α波减少、β 波增加,显示兴奋性增强。
相对湿度:
H (%) P 100 % P 0
H为相对湿度,P为实际水蒸汽压力,P0为饱和蒸汽压。 室内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温度的变化使室内空气中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 (P0)发生变化; 二是由于开门、窗等产生水分的流入或流出,使室内空 间的实际水蒸汽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实际水蒸汽压力 (P)发生变化。
7.3.1 室内环境的湿度变化
在一个密闭空间内, 假设所有材料都不产生 吸湿或解吸,结果在一 定的绝对湿度下,相对 湿度的对数log H (T)随 着温度T的升高呈线性下 降趋势。对于不同的绝 对湿度,直线的斜率十 分接近。
7.1.1.1 木材颜色
木材的视觉心理量与木材材 色物理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理感觉随着明度值的升高 而增大,明度高的木材使人感 到明快、华丽、整洁、高雅和 舒畅;明度低的木材使人有深 沉、稳重、肃雅之感,说明了 材色明度值的改变对心理感觉 产生影响。 “温暖”心理量与木材的色调值 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
7.1.1.2 木材表面纹理
目前学者们正在运用计算机视觉与数 字图像处理的知识对木材表面纹理进行定 量化描述和分析,探求与视觉心理量积极 相关的木材表面纹理特征参数,尝试运用 特征参数预测纹理的视觉心理效果,指导 木材的应用,已取得一些积极的进展。
7.1.1.3 木材表面光泽感
光泽的最大峰值都出现在反射角为60°时,但不同材料 的波峰大小有很大差别。人眼感到舒服的反射率为40%~ 60%。
7.2.5 木材触觉特性的综合分析
木材及各种材料触觉特性综合分析
类 Ⅰ Ⅱ 别 材 料 水磨石、大理石、不锈钢(0.2mm厚)、不锈钢(0.05mm 厚)、铝板(0.3mm厚)、铝板(0.5mm厚)、大理石 (粗磨)、透明玻璃
环氧树脂板、P瓷砖、三聚氰胺板、聚丙烯板、聚酯板 混凝土板、型面玻璃、石膏板、塑料水磨板、瓷砖水泥 刨花板、水泥石绵、压花瓷砖
7.1.1.2 木材表面纹理
木纹给人以良好感觉的原因: (1)在色度学上,绝大多数树种的木材表面纹理颜色都 在YR(橙)色系内,呈暖色,是产生“温暖”视觉感的 重要原因。 (2)图形学上,木纹是由一些平行但不等间距的线条构 成的,给人以流畅、井然、轻松、自如的感觉;赋予了木材 以“华丽”、“优美”、“自然”、“亲切”等视觉心理感 觉。
水泥木丝板 柏木、熟皮、泡桐、被褥、柳桉、软质纤维板、硬质纤 维板 草垫、席子、鹿皮 绒毯(羊毛)、绒毯(丙烯类)、毛皮
Ⅲ
Ⅳ Ⅴ Ⅵ Ⅶ
7.3 木材的室内环境湿度调节特性
7.3.1 室内环境的湿度变化
7.3.2 木材的湿度调节功能
7.3.3 木材的湿度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
7.3.1 室内环境的湿度变化
7.1.1.1 木材颜色
用主观评价的方法测得木纹颜色值与视觉心 理量“温暖感”之间的关系,表明了材色中属暖 色调的红、黄、橙黄系能给人以温暖之感。 色饱和度值则与一些表示材料品质特性的词 联系在一起,木材色饱和度值高则给人以华丽、 刺激之感;木材色饱和度值低则给人以素雅、质 朴和沉静的感觉。
7.1.1.2 木材表面纹理 木材表面纹理(木 纹)是天然生成的图案, 它是由生长轮、木射线、 轴向薄壁组织等解剖分 子相互交织,且因其各 向异性而当切削时在不 同切面呈现不同图案。
7.1.1.2 木材表面纹理
(3)在生理学上,木材纹理沿径向的变化节律暗合人体生物钟 涨落节律。木材构造所呈现的功率谱符合的1/f分布方式。
木材横切面显微图片水平扫描得到的黑度功率谱密度图 心脏率动涨落的功率谱密度图
木材色调、纹理、年轮间隔的这种 1/f谱分布形式与人 的生理指标1/f的谱分布形式均相吻合。给人以“运动的” 、“生命的”韵律感及“和谐的”、“流畅的”自然感。
7.2.3 木材表面的软硬感
7.2.4 木材触觉特性的生理反应 7.2.5 木材触觉特性的综合分析
7.2.1 木材表面的冷暖感
木材的导热系数能够影响热量在木材中的热流量密度、 热流量速度,影响皮肤-木材界面间的温度、温度的变化,归 根到底影响木材的接触冷暖感。
木材冷暖感与木材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其触觉特性呈 温暖感,导热系数大的材料,则呈 凉冷感觉。,所以 木材的纵切面比横断面的温暖感略 强一些。 (由于木材顺纹方向的导热系数一 般为横纹方向的2~2.5倍)
7.1 木材的视觉特性
7.1.1 木材的视觉物理量与视觉心理量
7.1.2 木材对紫外线的吸收性与对红外线的反射性
7.1.3 节疤对木材视觉特性的影响 7.1.4 透明涂饰对木材视觉特性的影响
7.1.2 木材对紫外线的吸收性与对红外线的反射性
紫外线(330nm以下);红外线 (780nm以上)是肉眼看不见的。 强紫外线刺激人眼会产生雪肓病; 人体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高 于眼睛。 图中:木材可以吸收阳光中 的紫外线,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 危害;同时木材又能反射红外线, 这一点与人对木材有温暖感有直 接联系。 木材率的高低与人的温暖感、 稳静感和舒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7.2.1 木材表面的冷暖感
手接触试件后手指温度因所用的材料不同而异,温度以不 同方式变化。 对于聚苯乙烯泡沫和轻木,其温度极为缓慢地增加, 对于混凝土和密度高的木材,如栎木其温度在缓慢地降低; 对于中等密度的木材,如落叶松其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皮肤-木材界面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手指和材料接触时指尖温度的变化过程
7.2.2 木材表面的粗滑感
木材表面粗糙度与粗糙感 的关系在针、阔叶树材之间有 差异。 粗糙感的分布范围针叶树 材比阔叶树材树材的窄。 对于阔叶树材来说,主要 是表面粗糙度对粗糙感起作用, 木射线及交错纹理有附加作用。 而针叶树材的粗糙感主要来源 于木材的年轮宽度。
木材表面粗糙度的物理尺度 和心理尺度
几种材料的光泽特性 1.平行于纤维方向入射,涂饰;2.垂直入射,涂饰;3.平行入射,未涂饰;4.垂直入射,未涂饰
7.1.1.3 木材表面光泽感
木材具有较柔和的表明光泽特性的原因: 木材具有独特的微观构造,木材是多孔性材料,木材 表面是由无数个微小的细胞构成,细胞切断后就是无数个 微小的凹面镜,在光线的照射下,木材具有各向异性的内 层反射现象,会呈漫反射或吸收部分光线,这样不但会使 令人眩晕的光线变得柔和,而且凹面镜内反射的光泽还有 着丝绸表面的视觉效果。
木材颜色是反映木材表 面视觉特性最为重要的物 理量,人们习惯于用颜色 的三属性即明度、色调和 色饱和度来描述木材的材 色。
H
树种的数目
色 饱 和 度 C
树种的数目
木材孟塞尔色调标号(H)与色饱和度(C)测量值的统计分布图
1.针叶树材;2.阔叶树材;3.全体树种
7.1.1.1 木材颜色
色调值主要分布在2.5Y~9.0R(浅橙黄~灰褐色),以 5YR~10YR(橙黄色)居多; 明度值主要分布在5~8之间; 色饱和度值主要分布在3~6之间。 针叶树材与阔叶树材的对比表明,针叶树材的材色偏重于 明度较高的橙黄色和浅黄白色,而阔叶树材的材色测量 值则分布在一个较宽的空间范围内。
几种室内装修材料的分光反射曲线 1、3、4、5未涂饰的木材;2、6涂饰的木材; 7-13为其它材料
7.1 木材的视觉特性
7.1.1 木材的视觉物理量与视觉心理量
7.1.2 木材对紫外线的吸收性与对红外线的反射性
7.1.3 节特性的影响
7.1.3 节疤对木材视觉特性的影响
7.2.2 木材表面的粗滑感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子: 摩擦阻力的大小及其变化。 日本学者研究各种材料得出: 摩擦阻力小的材料其表面感觉光滑。 在顺纹方向针叶树材的早材与晚材的光滑性不同。 晚材的光滑性好于早材。 木材表面的光滑性取决于木材表面的解剖构造, 如早、晚材的交替变化、导管大小与分布类型、交错 纹理等。
7.2 木材的触觉特性
7.2.1 木材表面的冷暖感 7.2.2 木材表面的粗滑感
7.2.3 木材表面的软硬感
7.2.4 木材触觉特性的生理反应 7.2.5 木材触觉特性的综合分析
7.2.5 木材触觉特性的综合分析
一般常以冷暖感、软硬感、粗滑感这三种感觉 特性加以综合评定。 如果以W、H、R分别代表这三种感觉特性的心 理量,则可形成一个直角坐标空间(简称为WHR空 间)。在WHR空间位置上越接近的材料,其触觉特 性越相似。
7.2 木材的触觉特性
木材给人以冷暖感、粗滑感、软硬感、干 湿感、轻重感等,一般常以冷暖感、粗滑感、 软硬感综合评价某种物体的触觉特性。木材的 触觉特性与木材的组织构造,不同树种的木材, 其触觉特性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