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第一章木材的生成1.1.木材的优点:木材的视觉,触觉,听觉,吸湿性能等。

1.2.木材的缺点:1.干缩和湿胀;2.木材易发生腐朽和受到虫蛀;3.木材作为沿海水工建筑材料或木船时,容易被海生钻孔动物所侵害;4.木材易于燃烧;5.木材的变异性差别很大;6.木材有很多天然的缺陷。

1.3.树干的组成(由外向内)(一)树皮:1 表皮:幼茎最外边的保护层;2 皮层:表皮内侧的薄壁组织,有贮存养分及通气的作用;3 韧皮部:俗称内树皮,由形成层产生,是植物中输导养分的组织。

4 周皮:成熟树干最外边的保护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俗称外树皮;(二)形成层: 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包裹着整个树干、树枝和树根的一个连续的鞘状组织层。

(三)木质部: 位于形成层和髓之间,是形成木材的主要部分,根据细胞的来源分为:初生木质部: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由原形成层分生形成。

与髓紧密相连,占树木的体积很少;次生木质部:是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占树木体积的绝大部分,是木材利用中最主要的部分。

(四)髓:位于树干的中心,是被木质部包围的薄壁组织,其功能是贮存养分供树木生长,在木材利用上价值很小,但其颜色、大小、形状、质地因树种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在木材识别上有特征意义。

1.4.形成层带:形成层原始细胞的重复分裂产生木质部母细胞和韧皮部母细胞,这些母细胞和形成层原始细胞形态相似,也可以进行几次分裂,然后才进入到成熟阶段,所以把这层未分化的细胞带叫形成层带,一般有6~8层细胞。

1.5.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即长高,是顶端分生组织分生的结果;1.6.直径生长(次生长):即长粗,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平周分裂的结果。

1.7.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区别:(一)在结构方面:1 幼龄材的纤维长度短,直径小;2 幼龄材晚材百分率低;3 幼龄材出现螺旋纹理的倾向较大;4 幼龄材细胞次生壁中层的微纤丝角较大。

(二)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1 幼龄材的密度低;2 由于S-2微纤丝角度大,造成它的纵向收缩大,横向收缩小,干燥时容易翘曲,降低锯材质量;3力学强度降低约15%~30%,由于由于S-2微纤丝角度增大,顺纹抗拉强度明显降低。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构造心材、边材、早材、晚材、管孔、纹孔、穿孔、井字区、螺纹加厚、结晶区、无定形区、氢键、树脂道、导管、管胞、木射线、纤维、木纤维、同胞射线、异胞射线、同型射线、异型射线木材的特点树木来自种子植物,可分为两大类:裸子植物,针叶树材,无孔材,软材;被子植物,阔叶树材,有孔材,硬材;树木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和侧向分生组织分生活动。

表皮原——表皮※顶端分生组织皮层原——皮层初生韧皮部〔高生长〕中柱原——中柱初生维管束维管束形成层髓初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维管束形成层〔直径生长〕次生木质部形成层原始细胞的种类及功能针叶树材韧皮部的细胞:筛胞、韧皮纤维、韧皮轴向薄壁细胞、韧皮射线、石细胞,其特有细胞是筛胞阔叶树材韧皮部的细胞有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轴向薄壁细胞、韧皮射线、石细胞,其特有细胞是筛管、伴胞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分布;阔叶树材轴向薄壁组织的分类〔宏观、显微〕;检索表类型和特点:对分检索表,穿孔卡检索表,计算机木材识别系统。

对分检索表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韧皮部形成:〔1〕由顶端〔原〕分生组织向外分生初生韧皮部〔与表皮、皮层很难分开〕。

〔2〕由形成层射线原始细胞向外分生次生韧皮部。

〔3〕由皮层的最外侧形成木栓形成层向外、内分生木栓层、栓内层,形成周皮。

木材形成: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子〕细胞;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树木的从小到大构造单元:纤维素大分子〔链〕—根本纤丝—微纤丝—纤丝—大纤丝—薄层—各层—细胞壁—细胞—组织—器官—树干—树木层次厚度比例/% 薄层数/层化学组成/% 纤丝倾角/°壁层构造:P S 1 <1%10~22%/ 4~6木素60~90%木素40%;半:阔>针纤:针>阔松散不规章50~70°S 2 70~90% 早30~40晚150纤为主阔:半>木;针:木>半10~30°S32~8% 1~6层纤维素>半>木素60~90°分别描述针、阔叶树材组成细胞分子:针:轴向:厚壁:轴向管胞树脂管胞索状管胞薄壁:轴向薄壁细胞轴向树脂道泌脂细胞伴生薄壁细胞横向:厚壁:射线管胞薄壁:射线薄壁细胞横生树脂道泌脂细胞伴生薄壁细胞阔:轴向:厚壁:导管管胞木纤维薄壁:轴向薄壁细胞轴向树胶道的泌胶细胞横向:厚壁:无薄壁:射线薄壁细胞横生树胶道的泌胶细胞木材化学性质木材的化学组成:木材化学成分,有细胞壁物质和非细胞壁物质之分,或称为主要化学成分和少量化学成分。

木材学复习

木材学复习

纤维素的物理性质:吸湿性、吸湿滞后; 3、半纤维素:
命名方法、针阔叶树材的不同、与纤维素 的区别; 4、抽提物:作用;
5、木材的PH值范围4-6,弱酸性;
6、三大素在细胞壁中的分布;
第六章 1、木材密度:分类(按水分含量、细胞壁密 度、实质密度、空隙度) 密度的测定方法、密度的影响因素 2、木材和水分:三种水、位置、对木材的影 响 含水率的分类-木材工业中常用的含水率、定 义、计算; 木材的不同含水率状态—不同含水状态木材 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定义、测定、意义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定义、特点、等温吸着 曲线-影响因素
木材纹理、花纹;
材表的特征;
髓斑;
树皮的构造;
木材宏观识别方法;
木材检索方法
第三章 叠生形成层、非叠生形成层、形成层的分 裂
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三大物质、基本 纤丝、微纤丝、两个相态
细胞壁的壁层结构、微纤丝排列、厚度百 分比 纹孔—类型、组成部分;阔叶树具缘纹孔、 针叶树具缘纹孔、纹孔对的类型; 胞壁上的其它特征-
绪论:木材的优缺点,森林的三大效益 第一章: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基本阶层;树木 的分类;树木以及木材的名称(学名); 树木的组成; 树木的生长(高生长和直径生长-组织 ,过 程) 木材形成的过程 树干的组成:木质部(初生木质部、次生木 质部)、形成层、髓 幼龄材:认识的两个误区,定义,木材中的 位置,界定。
轴向薄壁 少数树种有,数量较少,排列较 丰富,排列类型多种多样. 组织 简单. 分离管类与傍管类。 矿物质 仅少数树种细胞含有草酸钙 在不少树种细胞中含有草 结晶,不含二氧化硅。 酸钙结晶,结晶形状多样。 有些热带树种细胞中含有 二氧化硅。 少数树种具有.
乳汁管、 不具有 乳汁迹

木材学复习

木材学复习
则,早晚材之间差异不大, 部分树种纤维状管胞有螺纹
加厚。
具射线管胞,组成射线的细胞 都是横卧细胞,多数是单列。 具有横向树脂道的树种会形 成纺锤形木射线。交叉场纹 孔在树种间变异是微观识别 的重要特征。射线管胞内壁 的齿状加厚是重要识别特征.
不具射线管胞。组成射线的 细胞都为薄壁细胞分为横卧 直立与方形细胞。根据组成 细胞的不同分为同型及异型 射线组织。射线仅为单列的 树种少,多数为多列射线,有些 含聚合射线。
射线中。
于木射线中。
轴向薄壁 少数树种有,数量较少,排列较 丰富,排列类型多种多样.
组织
简单.
分离管类与傍管类。
矿物质
仅少数树种细胞含有草酸钙 在不少树种细胞中含有草
结晶,不含二氧化硅。
酸钙结晶,结晶形状多样。
有些热带树种细胞中含有
二氧化硅。
乳汁管、 不具有 乳汁迹
少数树种具有.
第五章:
木材的化学成分:三大素(主要)、抽提物、 灰分、针阔叶树材的比例;
组成分子 针叶树材
阔叶树材
胞间道
仅松科六属具有正常树脂道, 具有树胶道。某些树种具
其轴向树脂道分布多为星散, 有轴向和横向两种。有些
或短切线状(正常树脂道为两 仅有轴向,而多数仅有横
个树脂道隔着木射线并列,而 向。轴向胞间道的排列有
创伤树脂道呈短切线状弦向 同心圆状、短切线状或星
排列)。径向树脂道存在于木 散状等。径向树胶道存在
命名方法、针阔叶树材的不同、与纤维素 的区别; 4、抽提物:作用; 5、木材的PH值范围4-6,弱酸性; 6、三大素在细胞壁中的分布;
第六章 1、木材密度:分类(按水分含量、细胞壁密
度、实质密度、空隙度) 密度的测定方法、密度的影响因素 2、木材和水分:三种水、位置、对木材的影 响 含水率的分类-木材工业中常用的含水率、定 义、计算; 木材的不同含水率状态—不同含水状态木材 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定义、测定、意义

木材学复习要点

木材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木材及木材学的概念;木材是来源于森林的主产品-----树木的一种各向异性的多孔性的毛细管胶体。

2.学习木材学的重要意义。

(1)木材作为一种资源所具备的优点:可更新性、可选育性、无污染性不足:投资周期长,占地面积大;产品质量与数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认为很难控制。

(2)木材作为一种材料或原料所具备的优势:强重比高、热导性能低、回弹性好、声学效果好、绝缘性能良、触觉效果佳。

不足:亲湿性、耐侯性、抗虫性、木材缺陷及各向异性等(3)资源状况要求对木材有正确的认识:国产资源锐减、进口渠道渐窄、天保工程的启动、人工林木材材性下降(4)环境保护对装饰材料要求提高:要求开发绿色环保型、低甲醛或无甲醛释放的材料、加工剩余物的回收及高效利用(5)木制品的性能与木材优化加工:木材与胶粘剂及油漆的相互作用机理、木制品性能与木材之间的关系、木材抗性的提高的机理与方法第二章(1)1.树木及木材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1)树木的组成部分:树根、树冠、树干,功能...(2)树干的组成:树皮、形成层、髓、木质部2.树木的生长:高生长与径生长3.木材的三个切面横切面:与树干长轴或木纹相垂直的断面,亦即树干的端面径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一致或通过髓心的纵切面弦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相垂直或与以髓为圆心的同心圆相切的纵切面4.生长轮的概念及其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树木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形成一层木材,围绕髓心呈同心圆状,称为生长轮;在温带或寒带地区,树木每年只有一个生长期,只形成一个生长轮,则称之为年轮。

生长轮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同心圆状或波浪形/平行的条状/倒“V”形5.早、晚材概念6.心、边材概念及其在加工利用上的差异:边材:成熟树干的任一高度上,新生成的颜色较浅,水分较多的木质部。

心材:位于树干中心部位,颜色较深,组织死亡,水分较少,比较耐腐的木质部,硬度有时比边材高。

心材在利用上的优点:特征颜色、渗透性低、耐侯性强、耐腐性及抗菌抗虫性佳7.木射线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辐射状线条/平行带状/纺锤形或细线状木射线对加工利用的影响优点:防护溶剂易渗入;装饰效果较好缺点:易导致木材开裂8.管孔式、管孔的组合、侵填体:概念:阔叶材的纵行细胞——导管分子在横切面上呈圆孔状,称为管孔;在纵切面上呈沟槽状,称为导管槽。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木材的基本特性
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制造和其他行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木材的特性和性能,我们需要对木材的基本特性进行复习。

1. 木材的物理性质
a. 密度:木材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木材所含的质量。

不同的木材种类具有不同的密度,如软木的密度较低,而某些硬木的密度较高。

b. 吸湿性:木材具有吸湿性,可以扩大或缩小。

这是由于木材细胞内的纤维结构,在湿度改变时会发生变化。

c. 导热性:木材是一种较差的导热材料,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d. 弹性:木材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弯曲而不断裂。

e. 颜色和纹理:不同种类的木材具有不同的颜色和纹理,这些特点与树种的基因有关。

2. 木材的力学性质
a. 强度:木材的强度是指其能够承受的外力。

不同的木材具有不同的强度水平,因此在工程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木材种类。

b. 刚度:木材的刚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能力。

某些硬木具有较高的刚度,适用于需要较高承载能力的结构。

c. 延展性:木材在承受外力时能够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够吸收冲击和振动,降低结构的破坏风险。

3. 木材的耐久性
木材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原始性能的能力。

a. 天然耐久木材:某些木材具有天然的耐久性,能够在室外环境中长时间使用而不腐烂或受虫害侵蚀。

b. 防腐处理:为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可以通过防腐处理来延长其使用寿命。

木材学复习总结材料

木材学复习总结材料

木材学复习总结材料(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贵州大学林学院木材学复习材料舒德远第一章木材宏观构造1、木材都有哪些主要的宏观特征?木材三切面:横切面、径切面、弦切面年轮、生长轮早材、晚材边材、心材木射线管孔胞间道轴向薄壁组织2、木材宏观特征的意义是什么?为木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木材材质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为识别和坚定木材提供科学依据为植物分类提供解剖学证据3、树皮的形态有哪些?平滑、粗糙、纵裂、横裂、纵横裂、鳞片裂、刺凸4、三切面的定义横切面:是与树干主轴或木材纹理成垂直的切面,及树干的端面或横断面。

径切面:是顺着树干长轴方向,通过髓心与木射线平行或与年轮相垂直的纵切面弦切面:是顺着树干主轴或木材纹理方向,不通过髓心与年轮(生长轮)平行或与木射线成垂直的纵切面。

5、年轮、生长轮的概念。

年轮:温带、寒带及亚热带地区树木一年内仅生长一层木材,所以称为年轮生长轮:热带或南亚热带地区,部分树木生长季节仅与雨季和旱季的交替有关,一年内会形成几圈木质层,所以称为生长轮。

6、早晚材的概念及差异早材:亦称春材。

在一个生长季中,早期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由于这时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均匀,形成层活动旺盛,所形成的细胞较大,形成的导管细胞多,管腔大,木纤维成分少,细胞壁较薄,材质显得疏松。

晚材:亦称秋材,得名来自其生长时期。

是在生长季后期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这时期气候逐渐变得干冷,形成层活动减弱,以至停止。

所形成的细胞较小,细胞壁厚而扁平,材质显得紧密、坚实。

7、边材、心材的概念边材:位于树干外侧靠近树皮部分的木材。

含有生活细胞和贮藏物质(如淀粉等)。

边材树种是指心与边材颜色无明显差别的树种。

心材:在木材横切面上,靠近髓心部分,木材颜色较深的木材。

由边材演化而成。

心材树种是心材和边材区别明显的树种。

8、木射线的概念及其在三切面上的表现形式木射线:木材横切面上可以看到一些颜色较浅或略带有光泽的线条,它们沿着半径方向呈辐射状穿过年轮,这些线条称为木射线。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㈠材结构:(每个概念的后的数字为在书本的页数,本答案仅供参考)1、概念(名词解释):(1)心材:在木质部中,靠近树皮(通常颜色较浅)的外环部分,含水率高,立木时具生理功能的木材称边材,担负着由下往上输送水分和养分。

29(2)边材:在靠近髓心周围与边材之间(通常颜色较深)的木质部,在立木时已不具有生理功能的。

28(3)早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髓心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浅,组织松软,又称为春材。

26(4)晚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树皮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深,组织紧密,材质坚硬,又称为秋材。

27(5)管孔:导管在横断面上的孔穴状称管孔。

30(6)纹孔:通常指木材细胞壁增厚产生次生壁过程中,初生壁上局部没有增厚而留下的孔隙.45(7)穿孔:两个导管分子直径底壁相通的孔隙.62(8)#字区:(9)螺纹加厚:在细胞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凸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

48(10)螺纹裂隙:是应压木中一种不正常的构造特征,其管胞内壁上具有一种贯穿次生壁并且呈螺旋状的裂隙.49(11)结晶区:沿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纤维素大分子链的排列状态并不都相同。

在大分子链排列最致密的地方,分子链规则平行排列,定向良好,反映出一些晶体的特征,所以被称为纤维素的结晶区。

43(12)非结晶区——当纤维素分子链排列的致密程度减小、分子链间形成较大的间隙时,分子链与分子链彼此之间的结合力下降,纤维素分子链间排列的平行度下降,此类纤维素大分子链排列特征被称为纤维素非结晶区(有时也称作无定形区)。

44(13)氢键::当氢原子以主价健与电负性很强的氧原子结合后再以付价键与另一电负性很强的原子相结合所形成的键。

(14)树脂道:在针叶材中,由泌脂细胞围成的特殊孔道。

57具有正常树脂道的针叶树材主要有松属、落叶松属、云杉属、黄杉属、银杉属及油杉属。

(15)导管:阔叶材各类纵向细胞中有一种直径较大,专门承担输导作用的组织.60(16)木射线等各种细胞:在针叶材中木射线由射线薄壁细胞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木质资源包括:木材、竹材、灌木、藤本、作物秸秆类。

2、我国第一本关于木材的书是1936年唐耀的《中国木材学》。

3、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8.21%4、我国的森林资源特点: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森林资源少;森林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均匀;树龄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不足;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单位面积蓄量较低。

5、木材的特点:易于加工;强重比高;热绝缘和电绝缘特性;有漂亮的花纹和颜色,光泽;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对红外线的发射作用;良好的声学性质;纤维素的主要来源之一;可提供一些保健药品;具有吸收能量和破坏先兆预警功能;具有湿胀干缩性;可燃烧;易病性;具有天然缺陷。

6、木材科学的定义:是指木质化天然材料及其制品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生产,加工工艺的科学依据。

第1章树木的生长与木材的形成1.常用的植物分类的等级包括界、门、亚门、纲、目、科、属、种。

2.植物命名:以拉丁学名作为命名,采用拉丁文双名法(表示属+种),如:红松:pinus koraiensis。

属名+种加名+命名人构成一个完整的学名。

3.当一树种已知属名,而种名不确定时,可记作:属名+sp。

例如:松木——pinus sp.4.树木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由树根、树冠和树干三部分组成。

树根占5%-25%,树冠占5%-25%,树干占50%-90%。

5.树木的生长是初生长(高生长)与次生长(径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6.次生长:形成层原始细胞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7.径生长(次生长):形成层细胞的平周方向分裂和垂周分裂8.树干由树皮、木质部和髓三部分构成。

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

9.幼茎或成熟树干嫩梢的树皮包括表皮、周皮、皮层和韧皮部等部分。

10.表皮即行脱落,代之以新生的保护层——新生周皮。

周皮可分为3层,位于周皮中层的组织为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木栓形成层,向内分生栓内层,统称为周皮。

11.形成层的分生功能在于直径加大,故又称为侧向分生组织。

12.形成层都是由纺锤形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两种形成层原始细胞构成。

13.木质部可分为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是形成层分生出来的,是木材的主体。

第2章木材的宏观构造1.木材的宏观构造是指在肉眼或借助10倍放大镜所能见到的木材构造特征。

2.心材树种(显心材树种):心材和边材颜色区别明显的树种,如松属、红豆杉属、柏木属、紫杉属等针叶树材,水曲柳、桑树、漆树、刺槐等阔叶树材边材树种:心、边材颜色和含水率无明显区别的树种,如桦木、杨木、槭属等阔叶树材熟材树种(隐心材树种):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区别,但在立木中心材含水率较低,如云杉属、冷杉属、水冈青3.生长轮:同心圆和波浪状。

年轮不等同于生长轮:温带和寒带:生长轮即年轮为1个;热带:一年有好几个生长轮,不等同于年轮。

4.早材:温带或寒带的树种,通常在生长季节早期所形成的木材,由于环境温度高,细胞分裂速度快,所形成的细胞腔大壁薄,材质较松软,材色浅,称为早材5.晚材:到了秋季营养物质流动减弱,形成层细胞活动逐渐减低,细胞分裂速度变慢并逐渐停止,于是形成了腔小壁厚的细胞,这部分材色深,组织较致密,称之晚材。

6.晚材率:晚材占年轮的比例。

是衡量环孔材强度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

P=(b/a)×100% b——一个年轮中晚材的宽度(cm)a——年轮总宽度(cm)7.导管:是绝大多数阔叶树材具有的中空状轴向输导组织8.管孔:在横切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大小不等的孔眼9.导管线:导管在木材纵切面上呈现的沟槽状10.导管分子:是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11.管孔的有无是区别阔叶树材和针叶树材的重要依据12.管孔的组合: 单管孔径列复管孔管孔链管孔团13.管孔的排列及分布在横切面上,散孔材或环孔材的晚材带的管孔排列方式:(1)星散状(2)径列或斜列状(3)弦列状14.管孔的大小及分布:根据管孔在横切面上一个生长轮内的分布和大小情况,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1)散孔材(2)半散孔材(3)环孔材15.管孔的内含物:是指在管孔内的侵填体、树胶或其他无定形沉积物(矿物质或有机沉积物)16.侵填体:在一些阔叶树材的心材导管中,常含有一种泡沫状的填充物17.侵填体多的木材,因管孔被堵塞,降低了气体和液体对木材的渗透性,增加了木材的天然耐久性,但也难以进行浸渍处理和药剂蒸煮处理18.轴向薄壁组织:是指由形成层纺锤状原始细胞分裂所形成的薄壁细胞群,即由沿树轴方向排列的薄壁细胞所构成的组织19.轴向薄壁组织的排列:根据在横切面上,轴向薄壁组织与导管连生情况,将其分为离管型轴向薄壁组织和傍管型轴向薄壁组织两大类20.木射线:在木材横切面上有颜色较浅的,从树干中心向树皮呈辐射状排列的细胞构成的组织,来源于形成层中的射线原始细胞。

21.胞间道:系分泌细胞围绕而成的长形细胞间隙。

分树脂道(针叶材)和树胶道(阔叶材)。

22.属、落叶松属、云杉属、黄杉属、银杉属、油杉属,其中油杉属树种无横向树脂道23.创伤树脂道:指生活的树木因受气候、损伤或生物侵袭等刺激而形成的非正常树脂道,如:铁杉属、冷杉属、雪松属、水杉属等24.树脂道在木材识别方面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同时树脂道在木材利用方面是利弊兼之。

一方面可采取树脂,同时木材燃烧热力较高;另一方面,具有树脂道的木材在材面上常具有深色油性线条,它影响木材的胶合和油漆。

当在炎热的夏季,树脂外益,会污染衣服,因此,家具用材很少使用具有树脂道的木材。

树脂道含量大的树种,不利于纤维分离,其木材的透水性和吸湿性较小,而容积重,发热量和耐久性增大。

因此,树脂道对木材的物理、机械性质和木材的利用都有一定的影响。

第3章木材细胞1.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木材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骨架)、半纤维素(基体物质)和木质素(结壳物质)3种成分构成的。

2.木材细胞壁的壁层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通常可将细胞壁分为初生壁(P)、次生壁(S)以及两细胞间存在的细胞间层(ML)3.复合胞间层=胞间层+初生壁4.次生壁的微纤丝排列:在次生壁上,由于纤维素分子链组成的微纤丝排列方向不同,可将次生壁明显地分为3层,即次生壁外层(S1)、次生壁中层(S2)和次生壁内层(S3)5.次生壁S1和S3层较薄,S2层最厚,在管胞、木纤维细胞中可占细胞壁厚度的70-90%,对木材的结构和性质有很大影响。

6.S1层:微纤丝平行排列,与细胞轴成50-70°角。

S型或Z层。

S2层:微纤丝排列的平行度最好,与细胞轴呈10-30°角,几乎平行于细胞轴S3层:微纤丝呈不规则排列。

与细胞轴成60-90°角。

7.木材细胞壁的各级构造:葡萄糖基→纤维素分子链→基本纤丝→微纤丝→纤丝→粗纤丝→薄层→细胞壁→导管、管胞、木纤维等8.木材细胞壁上的特征:纹孔、螺纹加厚、锯齿状加厚、眉条、瘤层9.纹孔:指木材细胞壁加厚产生次生壁时,初生壁上未被增厚的部分,即次生壁上的凹陷。

10.纹孔存在的意义a.立木中是相邻细胞间进行水分和养料交换的通道;b.对木材的渗透性影响很大——如:木材干燥、胶接、木材染色、防虫处理、防腐处理、阻燃处理以及木材改性;c.可能影响木材的强度。

11.纹孔的类型:单稳控和具缘纹孔12. 螺纹加厚:在细胞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凸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的加厚组织。

13.锯齿状加厚:在部分针叶树材射线管胞内壁的次生加厚有锯齿状的突起,称锯齿状加厚。

只存在于针叶材松科木材中14.眉条的功能是加固初生纹孔场的刚性15.瘤层:瘤层系细胞壁内表面微细的隆起物。

通常存在于细胞腔和纹孔腔内壁。

阔叶树材针叶树材16.细胞→组织→输导组织导管早材管胞→机械组织木纤维晚材管胞→薄壁组织轴向、射线→分泌组织分泌细胞泌脂薄壁细胞第4章木材显微结构阔叶树材的显微结构1.导管:是由一连串的轴向细胞形成的无一定长度的管状组织2.导管分子的形态:形状:鼓形、圆柱形、纺锤形、矩形3.穿孔:两个导管分子纵向相连时,其端壁相通的孔隙。

4.穿孔板:两个导管分子之间连接部分的细胞壁。

5.根据纹孔膜消失的情况,穿孔可分为两大类型:(1)单穿孔(2)复穿孔:梯状穿孔、网状穿孔、筛状穿孔6.导管壁上纹孔的排列:(1)梯状纹孔(2)对列纹孔(3)互列纹孔7.导管的内含物主要有侵填体与树胶两类,以侵填体为常见8.木纤维约占木材体积的50%。

9.木纤维的种类:(1)韧型纤维:有单纹孔的纤维(2) 纤维状管胞:具有具缘纹孔的木纤维(3) 分隔木纤维:是具有比侧壁更薄的水平隔膜组织的木纤维,常出现于有较大单纹孔的韧型纤维上。

常见的有桃花心木、黄檀、柚木等(4) 胶质木纤维:指尚未木质化的,胞腔内壁呈胶质状的纤维。

即次生壁胶质化的韧型纤维和纤维状管胞。

主要存在于应拉木。

10.木射线的种类:(1)单列木射线(2)多列木射线(3)聚合木射线(4)复合木射线11.根据射线薄壁组织类别及组合,可分同形射线和异形射线两类12.同形射线:射线组织全部由横卧细胞组成的射线13.异形射线:射线组织全部或部分由方形或直立细胞组成针叶树材的显微结构1.木射线:1-分类:单列木射线和纺锤形木射线2-由射线管胞与射线薄壁细胞组成2.交叉场纹孔交叉场:在径切面上,射线薄壁细胞与早材轴向管胞相交的平面,为交叉场。

又称“井字区”,在这个区域内的纹孔称为交叉场纹孔。

3.交叉场纹孔是针叶树材最重要的识别特征之一4.交叉场纹孔可分为5种类型:窗格状、松木型、云杉型、杉木型和柏木型5.树脂道(1)树脂道的形成:是生活的薄壁组织的幼小细胞相互分离而成的(2)树脂道的组成:树脂道由泌脂细胞、死细胞、伴生薄壁细胞和管胞所组成6.第5章木材的化学性质1.纤维素占木材细胞壁的50%左右,是细胞壁的骨架物质。

纤维素大分子是由许多D-葡萄糖基相互以1,4-β-苷键连结构成的线形聚合物。

纤维素是单一的不溶于水的均一聚糖,系由大量的葡萄糖基所构成的直链大分子化合物。

纤维素分子中的葡萄糖基与葡萄糖基之间通过1,4苷键连接构成的链状分子,是线型结构的天然聚合物。

纤维素大分子链之间的连接是由有分子间力和氢键二者的存在而形成的。

纤维素的结构理论:纤维素是由结晶区与无定形区交错联接而成。

纤维素物料的结晶度:是指纤维素结晶区所占纤维素整体的百分率,它反映纤维素聚集时所形成结晶的程度X-射线衍射法是测定纤维素的结晶度使用最广泛的方法2.纤维素的物理性质:1.吸湿性2.干缩与湿胀3.吸湿滞后现象3.吸湿滞后现象:在同一相对湿度下,纤维素纤维吸湿时水分的吸着量低于解吸时水分的蒸发量,也就是说吸湿时的平衡含水量总比解吸时为低,这种现象叫吸湿滞后现象。

4.干缩与湿胀:在解吸或吸湿过程中,引起纤维素分子之间尺寸的减小或增加叫干缩与湿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