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 分数加减法 单元教学指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 分数加减法 单元教学指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单元教学指导一、教材简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

在五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知识的迁移能力,所以本单元主要是在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架设桥梁,把学生引入探究的学习情境中。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分数加减法,主要包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应用、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应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及大小比较。

教材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结合具体事例来教学分数的加减法。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倍数与因数、通分和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情境,给学生创造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体会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结构教学导航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能把分数化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会运用分数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分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能归纳总结自己所发现的分数加减计算的方法。

2.经历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经历小组交流、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良好思想情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 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 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实际问题的转化与解决。

三、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的转化与解决。

2.分数的加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你家里有几个人?你有几个兄弟姐妹?2.如果你们全家一共有10块蛋糕,你分到了其中的3/10,你分到的蛋糕有几块?3.如果你把你分到的蛋糕分给你的两个兄弟,每人分到几块?通过以上问题,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分数加减法。

2. 讲解新知1.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及公式:同分母相加,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2.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及公式:同分母相减,分子相减,分母不变。

说明: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等,要进行分母的通分,然后再进行运算。

3. 练习1.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如 1/2 + 1/4 =,1/3 - 1/6 = 等。

2.宝宝吃了3/8个苹果,妈妈吃了1/4个苹果,两人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3.李明在一天中的1/4时间里看电视,1/3时间里做作业,其余时间玩游戏,请问他在一天中玩游戏的时间是多少?4. 拓展练习1.晚会上,小明一共唱了5首歌,其中2/5是英文歌,1/4是中文歌,剩下的是乐器演奏,请问小明演奏了几首歌?2.小芳家春节期间做年糕,她先做了1/5,妈妈做了1/4,弟弟做了1/10,姐姐做了1/3,还剩下30斤面粉,请问小芳家一共用了多少斤面粉?以上拓展练习需要进行分母的通分,可以要求学生手绘分数板条或使用铝合金三角板的通分与分数加减法判断。

5. 总结反馈教师让学生自主讨论以下问题:1.分数加减法有哪些应用场景?2.分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有何不同?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作业请学生完成教师分发的练习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1单元 分数加减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1单元 分数加减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包括通分和约分的操作。

2. 分数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到分数的加减运算和结果的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知识。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培养运算能力。

4. 应用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分数加减法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包括例题、计算方法、练习题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

2.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 拓展题:提高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1单元 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1单元 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能够熟练应用。

3. 了解分数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形成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 分数加减法的概念与意义。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 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数加减法教学课件、直观模型、练习题。

2. 学具: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分数加减法的概念与意义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与意义。

2. 新课: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 引入:复习分数加减法的概念与意义,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 引入: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引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 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  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以及能够正确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合作意识,提高其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分数加减运算中,分母不同的分数如何进行加减运算。

2.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并正确求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加减法2. 板书内容:分数的概念、分数加减运算规则、实例演示、练习题、应用题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加减运算练习题,巩固基本运算方法。

2. 提高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研究分数加减法的更多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练习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合作意识,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精品同步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精品同步说课稿)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计算练习:设计一些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应用题实践: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来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促进他们的合作和交流。
4.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会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
(二)媒体资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计算器等资源。多媒体课件能够直观地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实物模型如饼图和水果模型,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器则可以作为工具,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互动方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例如分蛋糕或分水果,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我会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每个人分到的蛋糕或水果是公平的呢?”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作用和意义,激发他们对分数加减法的兴趣。

新北师大版五年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教案

新北师大版五年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一课时折纸教学目标: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教学重点: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

(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长方形白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

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列式表示为:二、启发思考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

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

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作业完成抄题板书设计:折纸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第二课时折纸教学目标: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授法教学重点: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

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教案
要注意:正确使用括号,改变运算的顺序。
要注意: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牢记: =0.5, =0.25, =0.75, =
0.2, =0.125,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分数加减法
一、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异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进行计算。通分时,一般是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 = + =
+ = + =
二、异分母Leabharlann 数的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减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
=4÷5=0.8 =1÷4=0.25 =1÷6≈0.167
2.根据小数的意义,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
(1)小数的意义:像0.1,0.23,0.059,…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为了计算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顺序依次计算。
- + = - + = + =
2.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连减的性质对分数加法和分数减法同样适用。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折纸(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

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

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列式表示为: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

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

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
六、作业
课本P3、4页练一练 1、2、3、4、5、6、7、8
七、板书设计:
折纸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教学反思:
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折纸并涂色,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提任何规定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究列式,并结合作品图探究算法,理解算理,然后教师再对这些做法进行全面评析。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星期日的安排(教材第5~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掌握从1里连续减去两个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1、掌握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0+15-28 26-4+21 45-(18+7)
小结: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新授
1、师;同学们,双休日你们都在干什么?老师通过一次调查了解到我们班同学星期日的活动安排。

2、出示课件(“星期日安排”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
(1)全班男生中有2/7的同学户外活动,3/7的同学参加少年宫活动,其余的同学留在家中。

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男同学的几分之几?
(2)全班女生中有3/8的同学户外活动,1/6的同学参加少年宫活动,其余的同学留在家中。

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女同学的几分之几?
3、引导参与,探究怎样解决问题。

师:要计算留在家中的男同学占全班男同学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4、全班交流。

围绕把男生总数看成单位“1”明确算式的算理。

5、同理计算完成女生部分的问题。

6、教师归纳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时将所有的分数进行通分,再进行计算,二是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

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三、讨论
淘气和笑笑计算4/9+1/4+5/9时用了不同的方法,你能看懂吗?
尽管他们用的方法不同,但是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

说明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四、作业
课本P6页练一练 1、2、3、4、5
五、板书设计:
星期日的安排
1-2/7-3/7 1-(2/7+3/7)
1-3/8-1/6 1-(3/8+1/6)
教学反思: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数学的魅力。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教材第7~8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

2、熟悉用渗透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读出下面各小数。

0.3 0.25 0.14 1.34 4.06 0.08
2、求出下面各题的商
3÷4 15÷45 5÷10 9÷10
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
数的混合运算。

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小数化成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授课程
1、出示情境图,引出本课内容
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1)主要是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

(2)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要统一数的表现形式。

2、比一比“小数王国”里的0.06与“分数王国”里的1/20那个数大?
(1)画图来比较
0.06表示为在含有100个方格的图形中,它占据6个格。

1/20表示为在含有100格方格的图形中,它占据5个格。

此时比较的结果显而易见了。

0.06>1/20
(2)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将分数1/20化成小数,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给出正确的结果,进而对两个小数再进行比较。

(3)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将小数0.06转化为分数,依然利用上学期学过的小数转化为分数的转化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进而对两个分数在进行比较。

如果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统一,首先要进行通分,统一分数单位,在继续进行比较。

3、“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
将分数王国中的分数翻译成小数。

将小数王国的小数翻译成分数。

4、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

对于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是我们上学期的内容。

要引导学生回忆出转化的方法。

三、练一练
在比较分数与小数时,要先统一他们的表现形式。

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为分数。

只有表现形式统一了,才有可能比较大小。

四、作业
课本P8页练一练2、3、4、5
五、板书设计
“小数王国”和“分数王国”
3÷4 15÷45 5÷10 9÷10
=3/4 =15/45 =5/10 =9/10
=0.75 =0.333 =0.2 =0.9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足,如只让学生对课后练习进行了巩固,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