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大连物流行业报告

大连物流行业报告

大连物流行业报告一、概述。

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物流行业发展迅速。

本报告将对大连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二、发展现状。

1. 大连港口。

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拥有丰富的航运资源和完善的港口设施。

大连港口年吞吐量持续增长,已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2. 物流企业。

大连拥有众多物流企业,涵盖了海运、陆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

这些企业在大连港口的支持下,为区域内外的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的服务。

3. 物流基础设施。

大连拥有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机场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特点分析。

1. 区位优势。

大连地处黄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

大连港口连接着日韩、俄罗斯等国家,为大连物流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 多元化服务。

大连物流企业的服务项目多样化,涵盖了仓储、运输、货代等多个领域。

这种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了更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

3. 信息化水平高。

大连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较高,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高效管理。

四、未来趋势。

1. 国际化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大连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拓展国际物流市场,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2. 绿色物流。

大连将加大对绿色物流的推广力度,推动物流行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3. 信息化升级。

大连将进一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物流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提高物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五、结论。

大连物流行业发展迅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

未来,大连物流行业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加快信息化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物流服务。

大连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大连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大连物流产业发展趋势大连物流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物流是指企业在完成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利用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物品从生产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和交换的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物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其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趋势、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大连物流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二、大连物流产业的现状大连物流产业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以港口物流为主导。

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其港口物流业占据着大连物流产业的重要位置。

大连港口物流区域内,有一大批物流企业集聚,形成了完整的物流产业链条。

2. 以制造业配套物流为主。

大连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配套物流需求相对较大。

大连附近有大量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这些园区内的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较高,为大连物流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市场空间。

3. 以对俄贸易为支撑。

大连地理位置优越,紧邻俄罗斯,对俄贸易活动频繁。

这为大连物流企业提供了与俄罗斯企业合作的机会,同时也带动了大连物流产业的发展。

三、大连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连物流产业将向着高效、绿色、智能等方向发展。

在产业结构上,大连物流将逐步走向高附加值、高科技的方向。

例如,大连物流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高科技领域,并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同时,大连物流产业将进一步优化并整合物流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通过物流企业的合并、重组和兼并等方式,提高物流产业的集中度和规模经营能力。

2. 提高服务水平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大连物流产业将加大对物流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大连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并为客户量身定制物流方案。

通过提供快速、稳定、安全、高效的物流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3. 推动物流技术创新大连物流产业将加大对物流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大连港竞争态势分析与政策探讨

大连港竞争态势分析与政策探讨

大连港竞争态势分析与政策探讨一、大连港的发展和竞争态势(一)大连港口群的竞争态势。

大连港始建于1899 年,始建的大连商港设计规模可同时停靠千吨级轮船100 艘,年通过能力520 万吨,是中国当时规模实力较强的港口。

大连因为首先获得了定位优势,但近年来随着青岛港和天津港的逊变速发展,大连港的政策优势逐渐减弱,在三港的竞争中也逐渐显出疲态。

就近年三港占渤海湾货物吞吐总量的比例来看,大连港1991 年与天津、青岛两港所占比例不相上下,到2010 年为止,青岛港所占比例为38.7%,天津港占32.2%,而大连港仅为10.3%,所占比例降至天津、青岛两港的三分之一。

大连港在“三港争霸”的竞争力正走向衰退。

(二)大连港口群内部的竞争态势。

虽然大连在发展策略中被定为“北方航运中心” ,港口群内的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被定为大连港的支线港和喂给港.但近年营口港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也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从2007 年至10 年,特别是2009 年营口港完成吞吐量1.76吨,同比增长1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3.7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6% ,这两项指标的增幅分别高于大连港6.4 和23.5 个百分点。

大连港被支线港分流的趋势越演越烈。

二、大连港比较优势下降的原因分析(一)自然条件未能充分利用。

从航道深度来看,天津港的航运水深最深,其航道水深最深已达-19.5 米,25 万吨级船舶可以随时进港,30 万吨级的船舶可以随潮进港。

以水文波浪条件来讲,青岛港浪潮最小,大连虽然具备建设优质港口的自然条件,但在修建后的港口条件上已经落后于天津和青岛两港。

从港口位置上看,大连位于渤海湾湾口处,进入国际主干航道的距离较短,地理位置优越。

天津港位于渤海湾深处,离国际主航道最远,处在京津城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经济腹地较为广阔。

青岛港则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畔,濒临黄海,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

(二)经济腹地经济增长较慢。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多用途港口之一。

大连港是中国的国际性大港,拥有48个泊位,包括15个万吨级泊位和22个集装箱泊位,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连港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门户港,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货物运输任务,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现状分析1.港口规模大连港总占地面积达到1000多万平方米,岸线超过70公里,拥有13个主要的货物专业码头和3个集装箱专业码头,港口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多种货物的装卸和储存需求。

拥有10多艘5万吨级以上散货船和200多艘集装箱船,能够满足国际大型船只的停靠需求。

2.吞吐量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一直位居中国港口前列,2018年全年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00万标准箱,位居中国港口第四位。

随着中国外贸的不断扩大和大连港物流效率的提升,大连港的吞吐量还将继续稳步增长。

3.物流通达性大连港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北临渤海,南濒黄海,东距日本仅300多海里,是连接中国与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的重要海上通道,由于距离俄罗斯近,是俄罗斯东北部大宗商品的进出口港,因此大连港的物流通达性非常强,具有较强的区域辐射力。

4.港口设施大连港拥有先进的码头设施和各类装卸机械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装卸需求,其中包括集装箱装卸设备、散货装卸设备以及液体化工品等专业装卸设备。

大连港集装箱码头拥有先进的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的集装箱堆存和配载服务。

二、发展趋势分析1.不断增长的外贸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需求不断增长,大连港港口需求量不断扩大。

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外贸易产品种类和贸易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对大连港的货物吞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国家政策支持大连港是国家一级口岸,也是辽宁省的主要国际门户港,享有国家对口支援政策。

大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大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大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物流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而大连港作为中国北方重要港口之一,在物流发展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本文将以大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大连港口的物流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首先,我们来分析大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

大连港口作为我国重要的海运枢纽港口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自然条件。

其港口岸线长达65公里,水深浅,航线多样,为进出大连港的大型货物船只提供了方便。

同时,大连港口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服务,可以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运输服务。

目前,大连港口的物流业务主要以货物装卸、仓储和运输为主,覆盖了大连市及周边地区。

然而,面对全球物流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大连港口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大连港口的物流业务主要集中在海运方面,相比其他港口,陆运和空运的发展较为滞后。

其次,大连港口的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仍有待提升,缺乏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先进的操作技术。

再者,大连港口的物流链条与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对接不够紧密,缺乏协同发展的机制和平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发展战略。

首先,大连港口应加大陆运和空运方面的发展力度。

陆运和空运是现代物流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港口可以加强与内陆交通和航空运输的对接,提供多样化的物流选择。

其次,大连港口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创新,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在线跟踪、实时查询等便捷的物流服务。

再者,大连港口应与上下游产业链条深度对接,促进协同发展。

可以与大连市和周边地区的重点产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此外,大连港口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物流网络。

可以与国内外其他主要港口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源和信息,拓展海运航线,提供更广阔的物流服务。

同时,大连港口还可以发展物流园区,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大连物流的发展趋势

大连物流的发展趋势

大连物流的发展趋势
大连物流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连港口的重要性将继续增加: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大连港口在货物进出口、航运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大连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业务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2. 国际物流网络的加强:大连物流企业将进一步拓宽其国际物流网络,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合作,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优化物流运输路径和模式,大连物流企业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 可持续发展:大连物流企业将积极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加强环保意识和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大连物流企业也将关注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4. 信息化建设:随着物流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大连物流企业将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将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

5. 多式联运的发展:大连物流企业将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加强陆运、铁路运输等与海运的衔接。

通过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大连物流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

综上所述,大连物流的发展将继续朝着国际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和多式联运的方向发展。

大连物流企业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国内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

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东北振兴战略的支持下,大连港在保持传统货物装卸业务的同时,加快港口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多种业务,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助推大连港跨越式发展。

一、现状分析1.物流网络大连港是联合国航运组织认定的北太平洋区域船东交汇处,在进出口贸易和沿海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

大连港涉及到物流领域的全产业链,包括船运、货运、装卸、集疏运、仓储和配送等诸多环节。

大连港拥有岸线长达5089米的十个码头和五处岸线长达2000米的专业化液体和散货码头,年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船舶装卸作业,实现多样化的货物业务。

现有200多条国际海运航线和600多个港口航次,与全球主要港口的交流合作更加方便快捷。

2.板块分布大连港区分为大连港、金石滩港区、大连湾港区和神华港区四个板块。

大连港为全港物流中心,承担大连港集疏中心(主要为港口内大型生产企业和大型货主提供集装箱/拼箱、拖车、仓储、配送等一站式物流服务),是大连港物流节点的关键。

金石滩港区为大连港的重要扩展板块,战略位置优越,可达到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

大连湾港区位于渤海湾北部,设有滚装、汽车、泊位船舶修造等多个功能区,是我国最大的汽车进口口岸之一。

神华港区主要是煤炭物流中心,位于大连市南部的普兰店市。

3.信息化建设大连港强调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海关密切合作电子口岸、中港物流信息平台、港口ERP管理系统、国外货代中心、联合运输平台、出口货代委托书电子平台、物流证照电子市场等一系列信息化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物流信息技术体系。

这些信息化系统和平台可以实现集中化管理和控制,促进港口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物流效率。

4.容量建设大连港近年来加大了各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新增了多个航道、码头等配套设施,不断提高港口吞吐量。

2018年,大连港重点建设了芦屯港区机场互联港口、大连西岗至金石滩快速公路、大连西岗至大窑湾城际高速铁路等多项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加快港口、机场、铁路、高速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和建设,实现以大连港为中心的立体化物流网络。

2024年大连 物流运输,资源多,信息真实(二篇)

2024年大连 物流运输,资源多,信息真实(二篇)

大连物流运输,资源多,信息真实(二)大连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其物流运输行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和真实的信息,大连物流运输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提升运输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大连的资源优势和信息真实性两个方面介绍大连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情况。

首先,大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中国东北沿海地区,与日韩等东北亚国家距离较近,具有天然的港口优势和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

大连港是中国最大的多功能深水港口之一,具有较强的装卸能力和运输能力,成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物流运输枢纽之一。

此外,大连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使得物流运输行业在资源获取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这些资源为大连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其次,大连物流运输行业的信息真实性也是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现代物流运输行业中,信息流的畅通和真实性对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非常重要。

大连物流运输行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和使用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传递和监控,提高了物流运输的可视化和可控性。

同时,大连物流运输行业注重真实性,在信息发布和交流过程中坚持诚信原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种真实性使得大连物流运输行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

再者,大连物流运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运输行业面临着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大连作为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通过不断完善港口设施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线和跨境贸易。

其次,大连还积极推动物流运输行业与先进的科技手段结合,如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等,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在未来,大连物流运输行业需要继续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以提高整体运输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大连物流运输行业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港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 (1)ABSTRACT (1)第一章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2)第二章港口行业的发展趋势 (2)1.世界港口发展趋势 (2)2.中国港口发展趋势 (3)3.港口行业分析 (4)2.3.1新加入者的影响 (5)2.3.2集装箱运输替代品的影响 (5)第三章大连港口物流集团概况及现状 (5)3.1大连港集团概况 (5)3.2大连港集团现状 (6)3.2.1. 大连港口物流的交通概况 (6)3.2.2 大连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7)3.2.3大连港口物流经济腹地概况 (7)3.2.4.大连港口物流业务概况 (7)第四章大连港现代物流发展形势对策分析 (8)4.1.完善港口设施建设 (8)4.2.完善综合集疏运系统 (9)4.3.完善口岸综合服务系统 (9)4.4.建立口岸物流信息网络 (9)4.5.以人为本,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9)4.6.在港口功能拓展上取得新突破 (9)4.7.大力发展邮轮经济。

(9)4.8. 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开放,创新经营管理。

(10)4.9. 科技创新,提高物流技术和信息化水平 (10)总结 (10)摘要WTO,海洋运输的发展更加日益加大,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专业化,集装箱船舶也随之大型化、专业化,致使港口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日趋激烈的经济大潮中,企业发展的辉煌与艰辛,都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岁月的蹉跎。

世界经济全球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大连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论文阐述了现代港口物流的内涵,分析了大连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优势和现状,提出了整合港口资源,构建现代信息平台,加强港腹互动,大力培养现代港口物流人才的发展策略。

ABSTRACTW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transport more growing wide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transpor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pecialized,container ship also will be large, specialized, resulting in competition between por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ierce.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economic tid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glory and hardships, have experienced a baptism of wind and rain, the years wasted.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changes, and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Zone Development Plan as a 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alian port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rought a rar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n port logistics,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Dalian modern port logistics industry, the proposed integration of port resources, building a modern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enhance interaction Port abdomen vigorously develop modern port logistics personnel development strategy第一章我国港口发展现状我国拥有 1.8万千米的海岸线,11万千米的内河航道,承担着 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沿海沿江有 1460多个商港,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宁波、青岛、广州、深圳等八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大港已占世界亿吨大港的半壁江山,其中上海港超过3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大港。

与此同时,集装箱吞吐量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目前,港口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我国对外开放的港口已有 140多个,已与 50多个国家签订了海运协定,已有 30多个国家近百家境外航运公司获准在中国港口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与美国、欧洲、亚洲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流量。

目前,在世界港口集装箱运量排名榜中,香港、上海、深圳三地稳居二至四位。

中国已占到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近 1/4。

我国已形成环渤海经济带、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及西南沿海等地区的五大港口群;亿吨级大港均在积极筹划其跳跃式发展的蓝图,中小港口也望在中国港口发展的大潮中把握机遇。

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与合作局面,各港口群间相互争夺货源,竞争异常激烈。

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将进一步加剧港口间的恶性竞争,甚至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

区域范围内缺乏合理分工,重复建设严重,远未形成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相互协调发展的局面第二章港口行业的发展趋势1.世界港口发展趋势(1)在港口与所在城市的关系上,呈现出规划、建设与布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临港产业为城市产业主体的发展新模式,使整个港城交融在一起,密不可分。

(2)在港口与经济腹地的关系上,呈现出围绕港口这一物流基础平台而协调化的发展趋势,港口日益成为其所辐射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决策、组织与运行基地。

(3)在港口与港口之间的关系上,呈现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并且以竞争为主导的发展趋势。

(4)在港口自身建设上,呈现出进一步深水化、大型化和专门化的发展趋势。

(5)在港口的地理布局上,呈现出主辅相配、纲举目张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以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为主体的、以地区性枢纽港和支线港为辅助的港口网络已经或正在形成。

“组合港"发展模式正在成为世界各地港口界探讨的热门话题。

(6)在港口的技术结构上,呈现出管理技术信息化、控制技术智能化、位移技术高效化和环保技术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7)在港口的功能定位上,呈现出从“多元化”向“基地化"的发展趋势,以往并行分散、主次混合的“多元化”港口功能定位,开始朝着集生产、运输、经贸和服务于一身的新功能定位方向转变,即港口已开始跳出传统意义上的以处理客货物流为主要功能的框架,发展成为整合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和信息的基地。

2.中国港口发展趋势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拉动下,2013年我国港口航运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表1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2013年1月未来经济贸易的发展,世界制造重心的转移,将为中国港口的发展带来机遇。

“十二五"规划中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港口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快煤炭、石油、矿石、集装箱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和进出港深水航道的建设;大力推进华南地区形成以香港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华东地区形成以上海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北方形成以大连、天津、青岛为主的环渤海湾港口群。

中国港口未来将向大型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

3.港口行业分析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只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竞争对手、现有企业的竞争、替代品的竞争、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由于大港集箱主要从事服务行业,在这里主要就潜在竞争对手、现有企业的竞争、替代品的竞争和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3.1新加入者的影响潜在加入者是否会采取行动加入行业中来,取决于入侵者对进入行业壁垒认识。

进入壁垒主要由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优势、资本需求、转换成本、销售渠道、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这几个因素来决定。

由于集装箱行业规模经济要求很高,必须以较大的生产规模才能够适应这个行业,所以使得进入壁垒也就相应的高了起来。

产品差异优势在集装箱行业几乎没有影响,因为有行业统一标准,现有的集装箱的尺寸是8英尺术,8英尺*20英尺和8英尺术8英尺*40英尺。

这两种集装箱都与标准的40英尺拖车及其他运输方式相吻合。

同时装卸设备等只能要求更加快捷方便,所以这一点在集装箱行业影响很小。

但在资本需求方面影响是很大的,因为集装箱行业是依存在港口的条件下,所承载的货物都是大规模的,它的硬件设施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一般的企业很难提供这么大的投资,即使贸然进入,也要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和运作风险。

由于各个集装箱公司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固定的,而潜在的客户一般也都在自己的腹地之内,所以新进入者在客户方面有很大的难题,很难在开始发展阶段,就有大量的客户接受自己的服务。

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也是决定潜在进入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当行业内现有的企业对新进入者进行强烈的遏制,新进入者很难取得成功。

所以说,集装箱行业的进入壁垒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它一方面存在着成本、资金等方面的壁垒,另一面因为集装箱行业是依存着港口生存的,所以还存在着地域的壁垒。

但是,由于大连港以前的危机意识并不是很强烈,所以给省内的营口、锦州两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当这两个港口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就将对大连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2.3.2集装箱运输替代品的影响集装箱运输的替代品主要是陆路运输、空运和水路散装货物的运输。

而陆路运输主要是一些距离比较短的运输,比如地区内的运输。

空运主要是一些贵重物品的运输,或者是企业要求的时间比较紧的货物和易腐烂、周期比较短的货物的运输。

相比之下,陆路运输在短距离内是最节省成本的,空运是最快捷的但也是最昂贵的,水路运输中集装箱的运输可以说是跨国跨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

在长距离的运输中,集装箱运输是成本最低、也是最安全的运输方式。

第三章大连港口物流集团概况及现状3.1大连港集团概况大连港集团是辽宁省及大连市最大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港口企业。

大连港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港阔水深,不淤不冻,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走向世界最近的港口。

随着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港集团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现已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散矿、粮食、煤炭、滚装等现代化专业泊位8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50多个,实现了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大连港就有多大的码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