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5级高职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级高职)山东华宇工学院二〇一五年四月2015级高职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制冷与空调技术(代码:550205)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专科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学制3年五、培养目标与职业面向(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现代常用制冷与空调技术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制冷空调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和性能,熟悉制冷空调系统的设计与预算;具备制冷空调设备与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检测与控制、设备检修和工程安装及项目管理能力,能够从事制冷空调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运行管理、销售与售后技术服务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职业面向本专业主要从事的岗位群包括制冷空调设备与系统维护工程师、设计与制图技术人员、制冷空调设备安装与调试人员、施工技术支持人员、制冷空调设备与系统检测人员及营销、售后服务人员等,其岗位描述见下表:专业岗位(群)描述六、人才规格要求(一)社会能力1、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2、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协同工作的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3、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认真、刻苦钻研业务的素质;4、具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专业能力1、能够收集、分析与系统设计相关的资料、产品信息;2、能够进行冷库与中央空调系统的初步设计;3、能够应用绘图、设计、预算软件完成一般工作任务;4、能完成压缩机故障的检测与维修;5、能完成冷库和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6、能完成空调设备的设计及生产图纸的绘制;7、能完成空调设备的安装与调试;8、能完成制冷与空调设备故障的诊断与排除;9、能完成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10、能正确使用制冷与空调系统常用仪器仪表;(三)方法能力1、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2、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3、具有全局思维与系统思维、整体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4、具有决策、迁移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与空调方向)培养方案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与空调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制冷工程与建筑环境空气调节工程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制冷与低温工程和建筑环境空气调节工程的设计、工程管理、制冷空调设备研究开发及营销等方面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基本培养规格培养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1.综合素质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广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生观。
(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4)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较好的人文、艺术、道德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专业基本要求(1)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制冷工艺与设备及暖通空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3)具有制冷装置、制冷系统、空调工程的工艺设计、设备选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4)具有制冷与空调工程方面工艺设计、施工组织、运行技术管理方面的实践技能;(5)了解制冷及低温工程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前沿及发展趋势,并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其他知识。
三、专业特点和服务面向以制冷工艺与设备为主线,突出了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紧密联系与结合,使学生能够同时在制冷与低温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方面从事设计、研究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毕业生可在制冷与低温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空气调节工程领域的工业企业等单位从事设计、研究、工程管理、制冷空调设备研究开发、管理与经营等相关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目录一、培养目标 (1)二、专业定位 (1)四、业务规格 (1)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5)六、课程体系构建 (7)七、人才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 (26)八、实践性教学环节 (27)九、素质教育实施安排 (31)十、毕业方面内容要求 (34)十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35)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502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满足本专业实际工作要求的基本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专业能力,从事制冷与空调系统检测、维护、维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定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冷与空调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从事制冷与空调设备检测、维护、维修、管理等技术工作,专业定位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定位分析表三、学制与招生对象(一)学制:全日制三年(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四、业务规格(一)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冷与空调设备生产与服务一线,从事制冷与空调设备营销及售后服务、制冷与空调设备检测修、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与管理、相关企业技术管理等工作。
主要技术岗位有:1.制冷与空调设备营销企业业务接待;2.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销售企业制冷与空调设备维修;3.冷冻、冷藏企业技术、业务或生产管理;4.制冷与空调生产企业质量检测与客户服务;5.制冷与空调系统设计、安装施工与运行管理。
(二)知识结构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分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三部分,如图1所示。
(三)能力结构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如图2所示。
(四)素质结构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2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六、课程体系构建(一)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遵循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按“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专业学习领域转换”的步骤,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根据思维发展、技术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重构,形成了行动体系的学习领域即课程,如图4所示。
级《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2021 级〔高中后〕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代码: 560205二、招生对象招生对象:高中后三、学制与学历学制:三年,学历:专科四、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掌握根本的科学文化根底知识,在制冷空调装置维修、运行、管理和制造等领域,能从事制冷和空调系统设计、装置安装、维修、运行管理、销售及效劳等工作,具备专业应用技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面向制冷行业生产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本目标:能够进行空调制冷设备的根本操作、维护;能够参与制冷设备的生产管理、设备制造;能够进行空调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施工管理;能够进行小型制冷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选型设计。
开展目标:能够胜任生产管理岗位、能够胜任制冷设备销售工程师岗位。
五、就业面向初始岗位:空调制冷设备运行技术人员:操作制冷设备、维护制冷设备;空调制冷设备制造人员:制冷设备生产管理、设备制造;施工管理人员:制冷设备安装、调试,施工管理;制冷空调系统设计人员:小型制冷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选型设计;开展岗位:生产管理员、制冷设备销售工程师、工程经理。
六、毕业生质量标准1.能力目标〔1〕社会能力1〕具备交往与合作、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2〕具备自我控制、认知、抗挫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3〕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组织和执行任务、推销自我的能力;4〕具备谈判、竞争和创新能力。
(2〕方法能力1〕具备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运用网络、信息收集能力;2〕具备计算数值、决策评价能力;3〕具备自学拓展、终身学习的能力;4〕具备审美与设计能力。
(3〕职业能力1〕具备制冷与空调装置安装、维护和检测的常用器具的使用能力;2〕具备应用一门外语听说、阅读和撰写根底技术资料的能力;3〕具备制冷空调选型设计应用能力;4〕具备制冷与空调装置的安装、施工、控制、运行、调试和维修的应用能力,具备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所要求的操作技能;5〕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修理》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修理〔052900〕 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根本学制 3 年。
四、职业面对五、培育目标与培育规格〔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对制冷和空调行业及相关技术效劳企业,培育从事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安装、调试、修理、操作及产品销售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中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培育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学问和技能: 1、职业素养(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标准和企业规章制度。
(2) 具有创精神、效劳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
所属专业大类及对应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主要职业类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代码 行业领域〕制冷和空调设备 加工制造空调器装配 空调设备安装修理 制冷空调系统安装运用与修理 类制冷设备修理中心空调运行治理修理工〔052900〕(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力气。
(4)具有猎取信息、学习学问的力气。
(5)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力气。
(6)具有确定的计算机操作力气。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约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2、专业学问和技能(1)把握机械制图、机械根底的根本学问,能进展钳工和焊工的根本操作。
(2)把握电工电子技术根底学问,能娴熟使用常见电工工具及仪表。
(3)把握热工与传热、制冷原理与工艺、制冷压缩机、制冷与空调自动化等学问在制冷和空调设备中的应用。
(4)把握制冷和空调设备常用测试仪表和修理工具的使用方法。
(5)能运用机械、电工电子学问识读制冷和空调设备相关图样和技术资料。
(6)把握电冰箱等小型制冷设备的构造、原理,能修理电冰箱。
(7)把握家用空调器等小型制冷设备的构造、原理,能安装、修理小型空调设备。
(8)具有安装、调试和修理冷库等制冷设备的力气。
(9)具有安装、调试和修理中心空调系统的力气。
(10)具有操作、治理和维护冷库等制冷设备的力气。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制冷和空调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物、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为了满足对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培养方案来培养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原理和构造,能够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2.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和故障排除方法,能够独立进行设备的维修工作。
3.熟悉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运行管理,能够对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调整。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协作工作。
5.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能够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制冷与空调设备原理、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调试、制冷与空调设备维修与故障排除、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冷库设计与运行、空气调节技术、热泵技术、制冷与空调控制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关键。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
实验课程既包括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实验,还包括相关软件的模拟实验。
实习是以企事业单位为基地,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维修工作的培训。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三、培养模式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来掌握实际操作和维修工作的技能。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项目式教学将课程设置为项目,学生在每个项目中需要完成一定的任务,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导师制每个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都有一个专业导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工作,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和指导。
制冷与空调人才培养方案(定稿)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代码: 550205]二、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或同等学力2.学制:3年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立足东莞制造业,面向珠三角,辐射广东省,培养从事制冷空调产品生产销售、工程设计施工、系统运行管理、食品冷藏加工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能力(一)能力与素质总体要求1.职业素质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3)具有与人合作、相互沟通的良好愿望和能力,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
2.基本专业能力1)掌握必需的数学、英语、制图、机械、电工电子等基本知识。
2)掌握热力学、流体力学及传热学等必备知识。
3.专业核心能力1)掌握制冷原理、家用冰箱、空调器的原理和结构等知识。
2)掌握中央空调系统构成和空调制冷机组选型及运行管理等知识。
3)具有泵与风机、制冷压缩机结构、原理、维修等方面知识。
4)掌握冰箱、空调器电气系统(包括自动控制)相关知识。
5)了解冰箱、空调器及制冷压缩机主要零部件加工工艺组织、加工技术、组装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知识。
6)掌握冰箱、空调器制冷系统和电气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有关知识。
7)了解制冷空调工程安装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制冷空调设备与系统的组成和安装工艺,具有组织和实施常规制冷空调与系统安装施工的基本能力,并初步掌握其调试方法;8)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语技术资料;9)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知识。
10)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岗位描述(三)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五、专业主干课程描述1、课程名称:《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开设学期:第1学期课程目标:掌握直流和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会分析计算简单的交、直流电路;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熟悉放大电路、整流电路、可控整流电路、数字电路的基本形式和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电路识图能力和实验能力。
2016级《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剖析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2016级(高中后)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代码:560205二、招生对象招生对象:高中后三、学制与学历学制:三年,学历:专科四、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在制冷空调装置维修、运行、管理和制造等领域,能从事制冷和空调系统设计、装置安装、维修、运行管理、销售及服务等工作,具备专业应用技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面向制冷行业生产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基本目标:能够进行空调制冷设备的基本操作、维护;能够参与制冷设备的生产管理、设备制造;能够进行空调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施工管理;能够进行小型制冷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选型设计。
发展目标:能够胜任生产管理岗位、能够胜任制冷设备销售工程师岗位。
五、就业面向初始岗位:空调制冷设备运行技术人员:操作制冷设备、维护制冷设备;空调制冷设备制造人员:制冷设备生产管理、设备制造;施工管理人员:制冷设备安装、调试,施工管理;制冷空调系统设计人员:小型制冷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选型设计;发展岗位:生产管理员、制冷设备销售工程师、项目经理。
六、毕业生质量标准1.能力目标(1)社会能力1)具备交往与合作、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2)具备自我控制、认知、抗挫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3)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组织和执行任务、推销自我的能力;4)具备谈判、竞争和创新能力。
(2)方法能力1)具备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运用网络、信息收集能力;2)具备计算数值、决策评价能力;3)具备自学拓展、终身学习的能力;4)具备审美与设计能力。
(3)职业能力1)具备制冷与空调装置安装、维护和检测的常用器具的使用能力;2)具备应用一门外语听说、阅读和撰写基础技术资料的能力;3)具备制冷空调选型设计应用能力;4)具备制冷与空调装置的安装、施工、控制、运行、调试和维修的应用能力,具备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所要求的操作技能;5)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2016级(高中后)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560205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高中后
三、学制与学历
学制:三年,学历:专科
四、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在制冷空调装置维修、运行、管理和制造等领域,能从事制冷和空调系统设计、装置安装、维修、运行管理、销售及服务等工作,具备专业应用技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面向制冷行业生产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基本目标:能够进行空调制冷设备的基本操作、维护;能够参与制冷设备的生产管理、设备制造;能够进行空调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施工管理;能够进行小型制冷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选型设计。
发展目标:能够胜任生产管理岗位、能够胜任制冷设备销售工程师岗位。
五、就业面向
初始岗位:
空调制冷设备运行技术人员:操作制冷设备、维护制冷设备;
空调制冷设备制造人员:制冷设备生产管理、设备制造;
施工管理人员:制冷设备安装、调试,施工管理;
制冷空调系统设计人员:小型制冷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选型设计;
发展岗位:
生产管理员、制冷设备销售工程师、项目经理。
六、毕业生质量标准
1.能力目标
(1)社会能力
1)具备交往与合作、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
2)具备自我控制、认知、抗挫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3)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组织和执行任务、推销自我的能力; 4)具备谈判、竞争和创新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备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运用网络、信息收集能力;
2)具备计算数值、决策评价能力;
3)具备自学拓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4)具备审美与设计能力。
(3)职业能力
1)具备制冷与空调装置安装、维护和检测的常用器具的使用能力;
2)具备应用一门外语听说、阅读和撰写基础技术资料的能力;
3)具备制冷空调选型设计应用能力;
4)具备制冷与空调装置的安装、施工、控制、运行、调试和维修的应用能力,具备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所要求的操作技能;
5)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高等数学、外语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制图、暖通制图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辅助绘图的使用方法; 3)掌握机械基础、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4)了解电机与电力拖动、单片机原理、空调运行管理、装置施工与工程预算等专业知识;
5)掌握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检测等专业知识;
6)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管理及产品营销管理的一般性基础知识;
7)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及其在制冷空调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运用。
8)了解制冷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先进的制冷技术。
3.素质目标
1)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养成良好的身心素质;
4)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七、毕业生必须获得的证书要求
1.获得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技能证书(必修);
2.通过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获得一级(B)或以上证书;
3.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获得B级或以上证书;
4.获得CAD初级或以上证书;
5.获得全国普通话三级甲等及以上等级证书。
八、专业课程体系
九、专业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专业课程有:《制冷原理及应用》、《冷库制冷技术》、《空气调节技术》、《制冷与空调设备维修技术》、《制冷机器》。
主要实践环节有:《焊工实训》、《暖通制图实训》、《制冷基本操作技能》、《空调技术应用实训》、《中央空调自动控制实训》。
十、项目化课程描述
专业实施项目化课程有:《空气调节技术》、《制冷与空调设备维修技术》、《制冷机器》。
十一、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学生可以通过专转本、专升本、特色自考等深造方式。
十二、教学进程表
附件:
1.《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高中后)课程教学进程表
2.《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高中后)通识课程平台(学院通识选修+特色课程)课程教学进程表
3.《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高中后)实践周教学进程表
4. 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十三、必要的说明
1.本方案根据《关于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原则意见》等有关文件基础上编制而成;
2.学生必须完成必修性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核,对任选性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核,鼓励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选择;
3.教学内容周课时或实践周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附件1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高中后)课程教学进程表
说明:
1、“课程教学周数与学时(周课时)”中单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学时”可省略,其他多学期开设课程必须注明“学时”;
2、“合计”栏目中周课时计算规则:整周实训、选修课不计入周课时。
附件2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高中后)通识课程平台(学院通识选修+特色课程)课程教学进程表
说明:各模块课程开设时要满足最低学分的要求,二级学院及系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同一学期至少要开出2门及以上
的课程供选择。
附件3: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高中后)实践周教学进程表
附件4:
学时与学分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