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 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在这里》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对自己家庭成员、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的认知和感悟。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培养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对家庭成员有基本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家庭责任等方面的认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家庭,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关爱家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
2.教学难点: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关爱家人,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家庭场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对家庭的热爱。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及相处方式。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方式,分享自己的感悟。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家庭责任感和关爱家人的重要性。
6.实践活动:让学生绘制家庭树,并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祝福,增进亲情意识。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教案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我的家在这里(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社区生活是培养儿童公民意识的重要领域。
关注和参与社区公共生活是儿童形成公民意识的重要实践。
三年级的儿童已有初步的社区生活经验,对社区的人、事、物较为熟识,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情感认同。
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社会性学习,学生并不清楚社区生活的运作和管理方式,不太了解社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社区生活意识和为社区服务的意识淡薄。
因此,本册书根据“社区与家乡”这个学习主题设计了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主要包括从地理位置,从空间中的人、物、事的角度了解社区和家乡,引导学生为社区和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的家在这里》是本单元的第一课,由两个板块组成,分别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和“我能做点什么”。
前者先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后者再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两者有先后逻辑关系。
本节课我围绕后者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公民的责任意识。
由于此课是为微课推送,师生双方无法面对面交流,我把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的学习形式转化为学生和家长的配合学习,主要以案例引导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指导学生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发现居住地中有待改进的地方,能想办法解决,让居住地更美好。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自己的安全有效的方式、以力所能及的行动参与社区建设。
并且能用的自己方式,参与当下社区的防疫工作,为社区安全出一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主人翁意识,能积极参与社区生活,有为社区尽责的意识。
教学重点:有针对居住地需要改进的地方,寻求改进方法。
并能通过自己的方式、以力所能及的行动参与社区建设。
教学难点:增强责任感,做社区小主人。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 我的家在这里课件

你家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
方吗?能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分享一下吗?
•1、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21/10/302021/10/302021/10/3010/30/2021 2:32:40 A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302021/10/302021/10/3010/30/2021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村子或者小 区,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 欢声笑语。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 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学完这一课,希望大 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为 自己家园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板书设计
我的家在这里
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我能做点什么
再见
小结: 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
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不仅 喜欢这里,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
三、共同探讨
你能介绍一下自 己家周围的你比较熟 悉的人和事吗?
你知道为什么大
家要住在同一个村或 社区里呢?
你居住的村庄或社区叫什
么名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来 历吗?
四、阅读角
阅读教材31页《井深情更深》。
•7、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10/302021/10/30October 30, 2021 •8、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2021/10/302021/10/302021/10/302021/10/30
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

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的家在这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我的家在这里》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共有两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二个话题《我能做点什么》,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中的不足,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初步的社区生活经验,对社区的人、事、物较为熟悉,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情感认同,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社会性学习,学生的社区责任感基本上没有形成。
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了解并维护社区的规则,承担起自己的社区责任。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发现社区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2.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中的不足。
3.提升为社区尽责的意识。
教学重点是:发现居住地中有待改进的地方,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居住地更美好。
难点是:针对社区需要改进的地方,寻找解决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活动为主要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课前录制的视频《美丽的社区》,学生对这个社区的环境、管理、发展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到我们居住的社区这个话题,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我做点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三个活动。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及名师点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堂实录及反思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等基本情况。
2.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对居住地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去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本课学生所在学校地处政府所在地附近,城市化进程较快,所有学生均在学校周边小区居住。
据课前了解,学生对自己居住小区具体位置、规模、所属街道社区等基本情况了解较少,对小区、街道的历史沿革基本一无所知。
与之相比,对自己小区中的物、人的直观印象感知却比较丰富。
本班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热情较高,但因为年龄原因,资料收集、整理和表述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教学过程活动一我的家在这里师:同学们,大家从四面八方来上学,老师还不知道你们的家在哪里,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家在哪里?生1:我家住在明月花园。
生2:我家住在天景山小区。
师:(出示小区大门照片)你们认识这个小区吗?这是顾老师的家。
大家看顾老师的家住在二十一世纪花园,地址在江宁东山上元大街,坐落在河定桥头,财政局大楼旁边。
二十一世纪花园归东山街道外港社区管辖。
小区一共有三十多栋楼。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小区内部是什么样。
(出示小区内部照片)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我了解到老师家住在二十一世纪花园,地址在东山上元大街。
师:对,这是小区的名字和地址。
生:我了解到小区位于河定桥和财政局旁边。
师:是的,这是小区周边主要的建筑或是场所。
有的时候我们说地址,比如哪条路、多少号,别人还是不清楚位置在哪里。
这时,我们就可以再说说区周边人流量比较大的建筑或是场所,这样,别人就能更好地明白具体的位置。
师:还有哪位同学再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生:我了解到老师住的小区有三十多栋楼,小区挺漂亮的。
师:你怎么知道老师住的小区挺漂亮的。
生:我看了您拍的照片,觉得挺漂亮的。
师:是啊,用数字告诉别人小区的楼房数量,可以让别人大致了解小区的规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 2课时

我的家在这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3.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重点: 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难点: 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活动一:社区在我心导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社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还有些东西没有改变,那又是什么呢?出示任务: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井深情更深》。
井深情更深我们村里有一口古老的八角形古井,井深足有八九米,井水清澈见底。
尽管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可人们还是习惯用井水淘米、洗菜、洗衣服。
晚饭过后,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井台四周,倚栏而坐,交流一天的新闻。
小孩们则以井台为集合场地,一起玩耍嬉戏。
如果碰到节假日,井边更是热闹,人们来到井边,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快乐地聊天。
如果谁家需要帮手,到井边招呼一声,就有村民主动停下手里的活去帮忙。
这口井,成了全村人的“大客厅”。
记得两年前,由于年久失修,井沿已经破损,井台也坑坑洼洼的。
村民们自发买来水泥、沙石修补水井,很快让水井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添做了井盖,还在井口四周砌起了水泥护栏。
小小的水井,能聚集全村人的心。
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间亲切的情意。
反馈指导:1.小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大家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2.是的,因为这口井不仅仅能为大家供水,她还是村里人情感的纽带。
3.你的社区里也有这样能凝聚全村人的心的地方吗?请给大家讲一讲吧!活动二:我能做点什么导语:大家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或者小区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你能想一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这是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们找出的自己社区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明说:我们小区前面的小河边没有警示牌,如果有人下河游泳会很危险。
小李说:我们小区的草坪有时会被小区里的人种上菜。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1 我是独特的教案2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3 我很诚实教案4 同学相伴教案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5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6 我家的好邻居教案7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8 大家的“朋友”9 生活离不开规则10 爱心的传递者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11 四通八达的交通12 慧眼看交通13 万里一线牵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在所有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学习积极性高,集体荣誉感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逐步提高中。
通过上期四个单元的探索学习,关于学习、学校、家庭、安全的认识在前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呈现螺旋上升提高。
因此,本学期将继续遵循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班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索学习精神和方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同上册一样重点关注了学生自我与周围环境、人群的关系(上册关注了校园、家,关注了自我学习和安全成长),本册在低年级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与同学的不一样之处入手,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与他人和谐相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
第二单元再次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生活的居住地,了解家庭、社区、家乡的联系,感受家人、邻居、家乡建设者为家庭和家乡和谐、美好的付出,增强幸福感和自豪感。
第三个单元又涉及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
最后一个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但是又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安全出行。
三、教学总目标1.学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知道取长补短;能用理解、尊重的眼光看待他人,学会和他人诚实合作、交流,树立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感受自己家的温暖、家乡的美丽,学会和左邻右舍和谐相处、互助互爱,知道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下道法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5.我的家在这里【教学目标】1.健全人格: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2.道德修养: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对家乡、社区的热爱之情;3.责任意识:有为居住地尽责任的意识,积极参与居住地的公共生活。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自己居住的小区或村庄,能大概地描述一下它的位置与环境;2.感受小区里的优美环境,体会它给予自己的快乐;3.通过观察与交流,体会小区或社区里的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激发孩子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难点】认识社区,熟悉社区。
【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引出主题1.小燕子说,这里有温暖的泥窝;小白鹅说,这里有可爱的小河;小山羊说,这里有青青的山坡;小朋友说,这里到处有我成长的足迹。
我们先来读读这首儿歌。
从这首儿歌里,你知道了什么?2.小燕子的家在温暖的泥窝里,小白鹅的家在可爱的小河里,小山羊的甲轻轻的山坡上,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3.同学们,不论你居住在城市的小区、街道,还是乡村,大家共同生活,彼此联系,在这里形成一个共同的“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家”,学习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出示课题)(二)请到我家来做客1.林林和聪聪的家在哪儿呢?我们听他们来介绍一下。
欣赏书P28上的村庄、小区的图片,播放林林和聪聪的录音。
2.他们的家怎么样?3.是啊,林林的家小桥流水、郁郁葱葱,是个美丽的村庄;聪聪所在的小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中心花园百花盛开,是个现代化小区!你们的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课前大家都收集了自己小区或村庄的资料,现在我们也学着林林和聪聪的样儿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吧,谁说得最好,我们就去他家做客。
(板书:请到我家来做客)生上台以图文并茂地形式简单介绍自己所在的小区或村庄。
4.小结: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不但说清楚了小区的名字、所在地理位置,还介绍了小区内部环境,从大家的描述中,老师知道了大家都有个美丽的家!课后可以去好朋友家做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在这里
小镜头
➢在叔叔阿姨的帮助下,开展了一个 小老师辅导班,让年纪大的孩子给 年纪小的孩子辅导作业。
我的家在这里
我是社区小主人
打造美丽社区,你可以增添怎样的光彩 呢?想一想,说一说,看看你有什么好 主意。
社区改造大行动
请你“我能做点什么”和“我是社区小主人” 两个环节中想到的好点子中,选取你认为可 行的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对社区做一点点 力所能及的贡献吧!
想一想,说一说
尽管我们熟悉这里,但也有同学提出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1、为什么大家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呢? 2、为什么我们村叫王家村呢?我们村庄的名字有何 来历? 3、我们的社区是由谁来管理的呢?如果发生了事关 大家利益的事情,怎么办呢? 4、……
我的村庄
➢ 我居住的村庄叫王家村,全村总户数47户 ,总人口122人,耕地实有面积28公顷。 是长乐镇最小的一个村子。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我们的社区与全国最美 社区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为了能够评选上最美 社区,我们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建设美好社 区。
你会怎么办?
小区垃圾没人管,我会找______环__卫__部___门___________________ 水渠遭到破坏,我会向________水__利___部__门______________报告。 生活区道路被占,我会向______城__管__部__门_______________反映。 小区绿地被占,我会找_______物__业__管__理___部__门________________ ……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请你尽可能多地找出是你的社 区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想一想,你能做点什么?
有待改进的地方
我能做
为了让社区里的绿化做得更 好,我领养了这块绿地。
为了让社区变得更加整洁干净,我 和邻居的小伙伴们组成了小分队, 清理社区里的小广告。
叔叔,路被大卡车 压坏了,村委会能 组织人去整修吗?
4、你生活的地方的的电梯谁来维修?
……
我们那里有专门的园林工 人负责修剪花草。
我知道电工师傅会更换掉 小区里不亮的灯泡。
我常看到保洁阿姨,无论刮风下雨,还是 电梯坏了可以去找物业管理处反映,他
烈日当头,都在小区里维护环境卫生。
们会练习维修工人进行维修。
我爱我“家”
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 欢声笑语。这里地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场所,这 里的人们为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更多的帮助。我们热爱这里 的一草一木,我们热爱这里的每一个人。
旧农村
新农村
旧社区
新社区
社区大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社 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有些东西 却还是一点也不变的,是什么呢?
阅读角
井深情更深
我们村里有一口古老的八角形古今,井深足有八九米,井水清澈见底。尽管家 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可人们还是习惯用井水淘米、洗菜、洗衣服。
晚饭过后,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井台四周,倚栏而坐,交流一天的新闻。 小孩们则以井台为集合场地,一起玩耍嬉戏。如果碰到节假日,井边更是热闹,人 们来到井边,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快乐地聊天。如果谁家需要帮手,到井边招 呼一声,就有村民主动停下手里的活去帮忙。这口井,成了全村人的“大客厅”。
➢ 居委会和村委会是为居民服务的组织, 只要和居民生活有关的,就属于居委会 的工作范围。
➢ 居委会经常会组织居民开展一些有益的 活动,如居民运动会,开办健康讲座, 书法班,宣传安全居家生活注意事项等 。到了寒暑假,还会专门组织我们小学 生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
小拓展
课堂小结
5 我的家在这里 第一课时
我给村委会的叔叔提了建议 ,让他们组织整修路面。
小镜头
除了改进自己的社区以外,我们还能可 以为社区增添光彩。我们一起去看看别 人是怎么做的吧!
小镜头
➢我们的社区组建了社区志愿者服务 队,他们会为社区里的孤寡老人提 供帮助和服务。
我的家在这里
小镜头
➢ 我们的社区组织了一个免费成人兴趣班 培训,为社区里的一些家庭主妇等人提 供免费教学,让她们在空闲之余可以学 学弹琴、跳舞等。教的人是社区里的居 民,学的人也是社区里的居民,增进了 大家的感情。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三年级下册
5 我的家在这里 第一课时
我的家在这里
第一课时
视频:马兰谣
小鸟的家,在哪里?
小鱼的家,在哪里?
你的家,在哪里呢?你能用镜头为我们展示一下 你的家吗?
小镜头
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 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是片片 庄稼和树林。
小镜头
我们小区很大,有二十多栋楼 房。到了傍晚,很多人在小区 中心花园聊天、散步。
记得两年前,由于年久失修,井沿已经破损,井台也坑坑洼洼的。村民们自发 买来水泥、沙石修补水井,很快让水井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添做了井盖,还在井 口四周砌起了水泥护栏。
小小的水井,能聚集全村人的心。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间亲切的情意。
小讨论
1、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 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 2、你感觉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庄呢? 3、你的村庄(社区)里也有这样能凝聚 全村人的心的地方吗?
1、我的家在这里 2、我熟悉这里 3、变化的“家”,不变的情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三年级下册
5 我的家在这里 第二课时
我的家在这里
第二课时
视频:西安”最美社区“评选
我当评委团
假如在全国开展一个最美社区评选大赛,你被邀请 当评委,你觉得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够参选全国最 美社区呢?
设施齐全 互帮互助
奶奶经常给我讲家乡的 传说
我们村可是全国著名的 旅游景点
我们小区的张阿姨可是获得过“全 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人物。
我们小区里有一个便民服务中心 ,里面有许多的志愿者为大家提 供帮助。
比一比,谁更熟悉?
1、你生活的地方的花草是谁在维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S
2、你生活的地方的的路灯坏了谁来更换?
3、你生活的地方的的卫生谁来打扫?
变化的村庄,不变的情
我们的村庄、社区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我们的生活也一天天不同,但是无论怎 么变化,不变的是我们村民们、居民们 的感情。
我当村委会(居委会)主任
1、你们村或社区开展过哪些活动?可以在班里模拟表演。 2、如果你是村委会主任或居委会主任,你想为村里或社区 设计什么样的活动
村委会和居委会
➢ 听村里的老人说,我们村子之所以叫王家 村,是因为在清朝的时候,咸丰四年( 1854年),村子的始祖王国松由沙棘子王 家,迁到这里来,兴家立业。后来渐成发 展成村落,并取名为王家村。
我们为什么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 ——村庄的起源
在人类早期,人们的防御、生产能力比较低,大家发现,如 果很多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互助合 作,更好地实现防御、繁衍、获取资源等方面的目的,所以 ,大家就聚居在一起,形成了村落。 一开始,村落是临时的、移动的,可以随时变更的。后来,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逐渐在某地定居下来,形成了固定的村 落。慢慢地,随着城市发展起来,就出现了社区的概念。
环境优美
…… 井然有序
想一想,比一比
以你的标准,你所在的社区能够榜上 有名吗?请你找一找,还有哪些不够 好的地方。
请你带我们到你的社区去看一看,还有哪些不足的、需要改 进的地方吧!
小河边没有警示牌 ,如果有人下河游 泳会很危险。
小区里的健身 器械又坏了 ……
哎!这片草坪 又被小区里的 人种上菜了。
建设更美好和谐的家
我们每一个人的家,都在村庄(社区)里,我们都 希望我们所生活的“家”是一个和乐融融、互爱互 助的大家庭。美好和谐的村庄(社区)是靠我们每 个人去努力建设的,让我们一起共建和谐美好的 “家”吧!
板书设计
5 我的家在这里 第二课时
1、改善社区现状 2、我为社区添光彩
我的快乐基地
在你生活的地方,一定有一个你最喜欢的 快乐基地,是哪里呢?你为什么喜欢这里 呢?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我最喜欢村后的小 树林,我常和伙伴 们在这里看蚂蚁、 捉迷藏。
我最喜欢小区里的儿 童乐园,我常和伙伴 们在这里玩耍。
小小分享会
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我们还熟悉这里的人和 事。你都熟悉你生活的地方的哪些人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