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已知嫦娥6号本身采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发动机,下列关于N204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由2个氮元素和4个氧元素组成B.在该化合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C.一个该分子中含有46个电子D.表示该物质有6个原子构成2.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是HCLB.甲物质分子中硅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比为1:4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乙和丙是单质,均由原子直接构成3.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嫁接和扦插都能较好的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B.夏天雄蛙“蛙声阵阵”是为了吸引雌蛙来抱对完成体内受精C.醛菇等菌类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D.苍蝇和蟋蟀的发育是不充全相同的4.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在图中,此生物的位置是()二岐分类检素表Ia无成形的细胞核...甲Ib有成形的细胞核 (2)2a无细胞壁...乙2b有细胞壁 (3)3a无叶绿体...丙3b有叶绿体...丁A.甲B.乙C.丙D.丁5.如图是一本初中(科学)课本,下列对此课本的估测值与真实值接近的是()A.从地上捡起这本书放到课桌上做功约24焦B.除去封面这本书每张纸的厚度约为1毫米C.这本节的质量约为2牛D.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50帕6.某次飞机飞行过程中,由于飞机故障,迫降在天气寒冷的某机场,乘客们连外套都来不及穿,就从应急滑梯滑下逃生,并在冰天雪地里相拥取暖,在该事件中()A.乘客在逃生过程中呼吸会变得急促,此过程中呼气时胸腔容积变大B.低温使人体消耗大量血糖来增加机体的产热,此时体内胰岛素分巡降低C.机组人员从发现故障到迫降一系列行为仅有神经系统调节完成D.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受寒冷刺激,乘客皮肤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速变慢7.目前,全球超过半数的抗生素都被用于家畜(禽)。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A. 氧气B. 水C. 硫磺D. 铜粉2.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周期是?A. 一天B. 一年C. 一个月D. 一小时3.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4.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蜗牛5. 下列哪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 灼烧木材B. 水合作用C. 光合作用D. 酸碱中和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只发生在胃里。

()3.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

()4.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波长越长,其颜色越______。

2. 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通过______、蒸发和降水三个过程实现。

3.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__。

4.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

5.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对应的物理现象。

2. 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并简述其过程。

3.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4.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 解释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并给出两个例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的电热水器功率为2000瓦,如果连续使用5小时,计算消耗的电能(以千瓦时为单位)。

2.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计算汽车行驶的总距离。

3. 如果实验室有0.5摩尔的盐酸溶液,计算其中含有的氢离子数量。

4. 一块金属的质量为200克,密度为2.5克/立方厘米,计算这块金属的体积。

5. 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如果反应物中有4摩尔的氢气,计算反应后的水的摩尔数。

科学九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科学九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为20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2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Cu-64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80 分)1、在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过程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形成部位是A 、组织四周的毛细血管B 、组织内C、肺泡内 D 、肺泡四周的毛细血管2 、“ 220V 100W”的电热杯和“ 220V 100W”的电电扇各自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同样的时间,放出的热量是A. 电热杯多B.电电扇多C.二者同样多D.条件不足,没法判断3、为预防爱滋病,以下举措有效的是A、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处吐痰B、不吸毒,恪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C、不食用发霉的花生等食品D、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及高度盐制食品4、以下各项中,包括非生物要素的是A、物种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5、小芳采集了一些衣料的纤维,各取一部分做焚烧实验。

以下衣料纤维中,焚烧后能够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A.涤纶 B.锦纶 C.棉纤维D.羊毛纤维6、鱼胆不当心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类苦味,用来清洗的最正确物质是A、水B、氢氧化钠C、食醋D、纯碱7、在 2006 年中考体能测试中,某同学选择跳绳。

他在1min 内跳了120 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cm。

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靠近A. 5W B、50W C、500W D、5000W8、四位同学在进行1500M 跑前,各准备了一些增补能量的食品,甲准备了糖,乙准备了牛肉干,丙准备了水果,丁准备了蛋糕这四位同学准备最适用的是A、甲B、乙C、丙D、丁9、右以下图是健身用的跑步机表示图,运动员使劲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恒为f ,使皮带以速度 v 匀速向后运动。

以下对于运动过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人相对皮带是静止的 B .人对皮带没有做功C.人遇到的摩擦力向后 D .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10、以下图,烧瓶内盛有X 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 a , 使液体Y 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插入滴有Z 的水,翻开弹簧夹b,可见烧瓶液体如喷泉同样喷入烧瓶,并出现颜色改变,则 X、 Y、Z 可能是A. X 是 O2, Y 是硫酸溶液, Z 是石蕊试液 B . X 是 CO, Y 是氢氧化钠溶液, Z 是酚酞试液C. X 是 CO, Y 是氢氧化钙溶液, Z 是酚酞试液D. X 是 HCl , Y 是硝酸银溶液,Z 是石蕊试液程中,需经过心脏的A、两个心房B、两个心室C、一心房一心室D两心房两心室12、依据下表①②③三种液体样本成分剖析,判断它们来自样本蛋白质(﹪)葡萄糖(﹪)尿素(﹪)钠(﹪)①00②8③微量A. 肾盂、血管、肾小囊B.血管、肾小囊、肾盂C.肾小囊、血管、肾盂D.血管、肾盂、肾小囊13、以下生活案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A.功夫深,铁杵成针B.佳节到,焰火绚丽C.春季来,冰雪融化D.美酒开,满屋飘香14、以下图是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头,在用低倍显微镜察看鱼尾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状况时,能获取最大视线范围的镜头组合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5、某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分别表示不一样的分子或原子,则该反响所属的基本反响种类为A.化合反响 B .分解反响C .置换反响 D .复分解反响16、对于太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B.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C. 九大行星绕日运动方向不一样D.太阳系是太阳与九大行星构成的天系统统17、在生态系统中不行缺乏的是A. 绿色植物和动物B.绿色植物和细菌、真菌C.动物和细菌、真菌D. 绿色植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8、以下哪两种养分不含能量,但对生物保持正常生命机能却很重要的是A. 糖类、维生素B.维生素、矿物质C.蛋白质、脂类D.矿物质、蛋白质19、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注入家兔的体内,惹起免疫反响,这一免疫反响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 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20、如图是家庭用电水壶,用规格“220V,1200W”这类电水壶在正常工作时烧开水,将质量为 4千克、温度为 18℃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把水烧开 (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九年级(上)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九年级(上)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九年级(上)科学学科学期末习能力诊断卷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几点:1.有四大题,37小题。

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本卷中g取10Nkg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变化观念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3.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A.所用氢氧化钠溶夜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4.利用厨房用品能完成的实验是()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测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D.比较食用油与水的密度大小5.某人因负伤失血过多,医生给他输入了大量的B型血,据此推断该人的血型最可能是()A.O型或A型B.AB型C.A型D.B型6.下表中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器官与组织,其结构特点与其功能正确的是()选项器官与组织结构特点功能A心脏右心室壁的肌肉最厚使血液获得的动力越大,向前流动越远B 毛细血管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C 主动脉血管内有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D血液含有白细胞的数量最多有利于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运输大量氧气7.如图甲所示,重80N 的物体在大小为30N 水平向左的拉力F 1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0.4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科学期末考试卷考生须知: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Mg-24;Na-23;Cl-35.5;Ca-40;C-12;卷 I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水B、稀硫酸C、氯化钠溶液D、氢氧化钡溶液2、人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其中与肺动脉相连通的是(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 D 、右心室3、下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明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明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4、在车、船的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增大厚度防止撞坏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D、改变金属内部结构5、某病人尿液比重下降,尿量增加,尤其是夜间多尿,其机能异常的结构最可能是( )A、肾小管B、肾小球C、肾盂D、膀胱6、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B、烧碱、碳酸钠、Na2CO3C、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D、食盐、氯化钠、NaCl7、“神舟6号”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发射升空,完成各项任务后,于17日成功返回着陆。

假设飞船返回穿越大气层时,有一段为匀速降落过程,则在此过程中飞船的(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D、动能减小,势能不变8、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B、塑料C、羊毛D、天然橡胶9、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0、若要用5牛的拉力提起20牛的物体,可以采用下列简单机械中的哪一种?( )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杠杆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11、下列四幅图若按氧气、干冰、熟石灰和纯碱的用途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12、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3、一根重200牛的均匀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 )A 、50牛B、75牛 C 、100牛D、150牛14、使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灼热的铜网,最后剩下的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和氧气C、水蒸汽和稀有气体者D、氮气和稀有气体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物体的内能为零B、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大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17、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白雾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口的白雾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瓶内外温度相同,啤酒内能不变C、瓶口的白雾是瓶内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D、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18、一位遇上海难的水手,随木排在海洋上漂流,他用完了淡水,仍感到异常口渴,虽然周围的海水十分清澈,但他不喝海水,因为他知道喝海水会致命,主要理由是( )A、海水有苦涩味,根本喝不下去B、海水中有各种盐类,能使肠胃腐烂致人死亡C、海水中有许多微生物,有些微生物能致人死亡D、海水会造成水分从血液和组织中脱离出来进入肠胃中,致使人脱水死亡19、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就“人类对各种能源的利用问题”提出了下面的一些关于利用和开发能源的建议,你认为其中缺乏理论支持的是( )A、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应研究并采用让燃料充分燃烧的技术,以减少热量损失B、科研部门应加快进行将化学能和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研究,以减少能量在多次转化过程中的损失C、我国应进一步开发水能、风能、核能和太阳能资源D、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应研究出一种既少消耗或不消耗能源,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20、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

九上科学期末考试卷

九上科学期末考试卷

九上科学期末考试卷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 - A. 根- B. 茎- C. 叶- D. 花2.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 A. 静止- B. 匀速直线运动- C. 加速直线运动- D. 任意运动3. 以下哪个不是物质的三态变化?- A. 固态- B. 液态- C. 气态- D. 等离子态4.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由以下哪个定律描述?- A. 欧姆定律- B. 焦耳定律- C.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 牛顿冷却定律5.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 A. 植物- B. 动物- C. 微生物- D. 土壤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______、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2. 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它存在于细胞的______中。

3.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被称为______。

4.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

5.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并解释温度如何影响这一过程。

2. 解释为什么说牛顿第三定律是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3. 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四、实验题(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请描述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结论。

结束语请同学们认真审题,仔细作答,确保答题准确无误。

预祝考试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科学能力检测提优卷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几点:1.全卷共8页,有四大题,33小题。

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本卷中g 取10Nkg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B.粉碎废纸C.切割玻璃D.燃放烟花2.《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这是对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下列有关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的化学式为C 2H 4B.甲烷属于有机物C.甲烷燃烧只生成水D.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一定不会发生爆炸3.小金是一名发育正常的九年级学生,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A.他走上楼梯的功率约为1000WB.他走上楼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C.他从1楼走到4楼教室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1000JD.他把科学课本从地上捡起来放到桌上,对课本做功约为3J4.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5.小金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先上升后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小球从离开手后到落回手中之前,此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D.机械能保持不变6.将过量盐酸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

下列现象或事实描述不合理...的是()A.溶液X 显酸性B.向X 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无沉淀生成C.向X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无沉淀生成D.向X 加入锌粒有气体生成7.非洲旱季,常用Hippo roller(中间有转轴的塑料桶)运水。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期末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试管内通氢气反应时发生的现象是:亮红色固体变黑B.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C.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将氧化铜变成铜单质,都发生了置换反应2.对下列各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滚摆由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B.乙图中,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C.丙图中,人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D.丁图中,人落到蹦床上,从B点到C点人的动能逐渐减小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 Fe(Fe2O3)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 CuSO4溶液(H2SO4)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C NaNO3(Na2SO4)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 NaOH溶液(Na2CO3溶液)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4.如图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B.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最小C.当滑片P在b端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D.当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V5.小金利用如图装置来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甲、乙两瓶中煤油的质量与初温都相同,瓶中电阻丝的大小关系为R1>R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电后,乙瓶中的液面升高得快B.不选择水来做实验,是因为煤油的比热比水小C.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玻璃管内的液面变化来反映的D.烧瓶和玻璃管相当于液体温度计6.如图是人体心脏与某血管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可能是动脉也可能是静脉C.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应在a点处扎紧胶皮管D.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出,应马上结扎c处止血7.在试管中加入一段纯净的镁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如下现象: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了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②镁条表面有明显的气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15题;共60分)1.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 胰腺无法分泌胰液B. 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C. 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D. 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2.下列物质中,都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①金属锌②碳酸钠③氢氧化钙④氯化钡溶液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电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消耗的电能越多B. 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消耗电能越快C. 用电器工作时间越长,电功率越大D. 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只与通电时间有关4.血尿素氮(BUN)是血液中尿素含量的一项生理指标,血检常规值为8~26毫克/分升。

某人被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能作为医生诊断依据的BUN数值应该是()A. 4毫克/分升B. 15毫克/分升C. 26毫克/分升D. 35毫克分升5.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棉花燃烧起来,活塞被向上顶起。

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活塞对棉花做功,使棉花温度升高而燃烧B. 缓慢压下活塞也能看到同样的实验现象C. 压下活塞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 活塞被向上顶起是因为筒内空气对活塞做功6.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的捕蝇草,通过特殊的叶子捕食昆虫补充所缺营养。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贫瘠的土壤在捕蝇草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A. 进行自然选择B. 诱发植物变异C. 影响生长发育D. 提供营养物质7.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

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①Si+O2SiO2;②SiO2+Na2CO3Na2SiO3+CO2↑③SiO2+2C Si+2CO↑;④Si+2NaOH+H2O Na2SiO3+2H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①中Si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B. 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C. 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还原性气体D. 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8.根据示意图中血流方向判断,从上肢静脉给咽炎病人输液,药物随血液到达咽部所经历的循环路线。

正确的是()A. ①→④→②→③B. ②→④→①→③C. ②→③→④→①D. ①→②→④→③9.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①中NaOH溶液易潮解和变质,需密封保存B. ②中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Na+C. 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D. ⑤中浓硫酸的稀释中,甲物质是水10.据报道:今年漩门湾湿地公园又迎来一批新“客人”三只小白额雁。

这也是首次有白额雁来玉环越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额雁的到来能增强湿地公园自动调节能力B. 白额雁及其栖息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群落C. 三只白额雁数量太少所以不能成为一个种群D. 白额雁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11.如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

其中甲是一种蓝色絮状沉淀物,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 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碱B. 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C. 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D.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12.小明骑独轮车,以速度ν匀速通过水平独木桥,独木桥的两端由两根竖直支柱A、B支撑,A、B间距离为L,人和车的总重为G,如图所示。

假设独轮车在A端支柱上方为初始时刻(t=0),则B端支柱所受压力F B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为(不考虑独木桥重力及形变) ()A. B. C. D.13.下列假说与其证据相一致的是()A. AB. BC. CD. D14.如图,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

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假设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小球()A. 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B. 运动至O点时,动能最大C. 运动至最高点,小球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D. 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重力势能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 甲: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B. 乙:向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后生成沉淀的质量C. 丙:等质量的Mg、Fe、Zn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后生成氢气的质量D. 丁: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步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后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共8题;共40分)16.如图表示________分子模型。

该分子上的一些特定片段称为________。

17.人体小肠长度有5-6米,但表面积却达200平方米,这是因为小肠在结构上具有皱襞和________,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并通过小肠管壁进入到血液中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___。

18.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物质A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浓氨水②浓盐酸③浓硫酸19.三门核电站是浙江省第二座核站,装机总功率为750万千瓦。

该核电站获取核能的途径如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反应堆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

该核电站的年发电量为________千瓦时(一年以360天计)20.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甲、乙的两次实验。

(1)图甲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写出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②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2)图乙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滤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1.如图是光学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示意图。

(1)写出序号代表的名称:③________;④________。

(2)若肾脏出现病变,尿液中比较容易检测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2.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瓶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引起的内能变化。

热水瓶若装入的热水未满,盖上软木塞后,软木塞有时会跳起来。

这一过程中水蒸气对软木塞做的功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软木塞增加的机械能。

23.老师要求用规定量的BaCl2溶液与适量的Na2SO4溶液制备BaSO4。

过滤后,小科发现自己错把Na2CO3溶液当成Na2SO4溶液,而此时BaCl2溶液已完全消耗。

老师启发他,可用生成物和其他试剂完成制备BaSO4的实验。

小科设计出整个实验流程图如下所示:(1)溶液b中的溶质有________。

(2)从理论上讲,该实验过程最终得到的BaSO4质量与原方案得到的BaSO4质量是否相等?________(填“是”或“否”)(3)小科不直接往固体B中加入稀硫酸制备BaSO4的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每空3分,共45分)。

(共5题;共45分)24.小钱同学在学习酶的知识后,联系生活中重金属中毒事件,提出了猜想:“重金属中毒”是由于重金属离子影响酶的催化作用所致。

为此他设计如下探究:①取试管3支,编号,按下表分别加入试剂(表格中“-”表示不加试剂);②;③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碘液3滴,发现1、2号试管不变蓝,3号试管变蓝。

(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第②步的操作应是________。

(2)由1、2号试管对照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

(3)小钱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铜离子能抑制酶的催化作用。

小唐却认为凭上述实验还存在不足。

小唐提出了改进方案,他的方案应是________。

25.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氧化铜(CuO)粉末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Cu2O)。

(1)已知CuO和Cu2O在加热条件下均能被X气体还原为Cu,X是CO、H2中的一种气体。

根据装置判断,Ⅹ的化学式应为________。

(2)按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步骤①通入气体;②点燃酒精灯;③气体验纯,其先后顺序为________(填编号)。

(3)已知反应前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m1克,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m2克,m2:m1=8:a 当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时,氧化铜粉末中一定有氧化亚铜。

26.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其中m A=m B<m C,h A=h C>h B。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填序号)。

A.小球在斜面上的动能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D.木块被小球撞击后的动能(2)分析图甲可得出结论:________。

(3)实验中,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感,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小球A、C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________,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27.为了探究NaOH的化学性质,小科将浓CuSO4溶液逐滴滴入过量的浓NaOH溶液中,滴入1~6滴CuSO4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继续滴加3滴CuSO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振荡后沉淀不消失,但沉淀很快变黑。

实验中为何出现了异常现象小科查找资料:Cu(OH)2在室温下稳定,在70℃~80℃时可分解生成CuO。

于是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表所示:(1)实验①基于的假设是少许Cu(OH)2可溶于足量水中,但实验现象不支持假设;实验②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且实验现象支持假设。

(2)根据实验现象________,可知浓CuSO4溶液与浓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欲用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制备稳定的Cu(OH)2蓝色沉淀,需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8.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伏,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伏,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10欧。

(1)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2)实验时,将最大阻值为500欧、50欧、5欧的三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缓慢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U与滑片移动距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你认为选择哪个滑动变阻器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________(3)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后完成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P额= =1.50认为这样数据处理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