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平安隐患和防范措施随着医学模式的开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
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
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平安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但是,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平安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一、存在问题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
如手术室平安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
只有科学的操作标准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防止护理过失事故。
2、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当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平安。
3、环境方面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响而降低工作效率。
4、操作方面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
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
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
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5、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答复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6、清点物品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7、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
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手术室护理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 术室 护理 职业 危 险因素及 防护 措施
张雪征 ’
摘 要: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 , 属于一个高风险的科 室, 护理人员更是第一线工作者。手术室护理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 害之中, 严重威胁护理人 员的身心健康 , 现代医院手术室的设备逐渐现代化, 高新技 术的应用、 新的化 学药物的不断推新应用, 在护理 操作的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 自我防护 , 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伤 害, 工作繁重 , 节奏紧张, 生活缺乏规律容 易造成精神上的压力, 法律知识 的贫乏 、 少 自我保 护 意识 不但 造成 自我 伤 害 , 缺 同时也伤 害了患者 的利 益 , 因此应 充分- e K/ 到各种 危 害 因素 , 高 自 保护 意识 。我从 . 提 我 意外损 伤 、 电离辐射 及 手术 激光 、 消毒 灭 茵剂 、 醉 气体 、 麻 手术 烟雾 、 士生理 及 心理 疲 劳 方 面综 述 了手 术 室护 士 的职 业危 险 因素 , 护 并
6 0
1 麻 醉气体 的 不 良影 响 :目前 对长 期接 触 挥 发性 麻醉 气体 的危 . 3 险性 尚认 识 不足 , 是 , 业性 长 期 接 触微 量 浓 度 的挥发 性 麻醉 但 职 气 体包 括一 氧 化氮 、 氟 醚等 均 会影 响身 体健 康 , 其 是麻 醉废 氨 尤 气 对手术 室 工作人 员有 生育 方面 的不 良影 响 。 1 化学 消毒剂 的危 害 : . 4 各种灭 菌 剂在 手术 室 工作 中 的应 用较 多 。 长时 间接触 含氯 消毒液 对皮 肤有 损 害 , 痛甚 至 引起感 染 迟钝 或 灼 过敏 , 当皮肤 有伤 口时 , 暴露 处有 缓 慢 的损伤 。 则对 而挥发 的氯 也 可通 过呼 吸道进 人人 体造 成损 害 。 2 碱 性 戊二 醛可 引起皮 炎 、 如 % 过敏 、 结膜炎及鼻窦炎等;0 甲醛溶液, 4 %的 可刺激黏膜引起职业 性 哮喘 , 急性大 量接 触可 导致 肺水 肿 。 1 的影响: .X线 5 随着 医 学 的发 展 , 动式 x线 C型臂 机 在 骨科 移 手 术 中的使 用越 来越 广泛 , 多 手 术在 x线下 进 行 , 在 手术 很 护士 配合过程中, 常不可避免地遇到 x线照射 。有文献报道 , 如果每 周在 c臂机下操作 2 ,则每年受 x线照射总计量超过放射人员 h 年剂 量的 6 多 。 倍 1 燃爆因素 : . 6 手术室有多种易燃气体和化学制剂 , 一般都不标有 警示 标 记 , 易被 忽视 , 同时 使用 多 种 高频 电器也 是 导致 燃 爆 的危 险 因素 。 2 防护 措施 21 利仪 器使用 的 防护 : 医护 人员 不 安全 行 为 , 范 护士 的 .锐 改变 规 基 本操作 。术 中手术 刀 、 缝针 、 刀要 规范 摆放 和传 递 , 心不要 剪 小 刺 伤 自己或他 人 , 术后处 理必 须将 针 头 、 刀片 、 缝针 等锐 器 放在 指 定 的容 器 内。 新护 士上 岗时 , 格 带教 , 范每 名护士 的基 本 在 应严 规 操 作 。规范 手术 患者术前 生 化检 查项 目 , 准确 了解 其 肝炎 和艾 滋 病病毒携带情况 ,并重点做好此类手术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 , 对 术前 无法确 定 的患者 , 按 此类 患者处 理 术 中的用 物 。 一律 2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 当调整洗手和巡 回工 作的次数 , . 2 适 既要 保 证 工作 的 连续 性 , 又要 注 意 缓解 护 士 因工 作 姿 势 而 带 来 的 身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手术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治疗环节之一,负责高风险的手术操作和病患的护理工作。
由于手术室环境复杂、操作繁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手术室护理环境的安全,下面将介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
一、人员安全:1.操作人员容易感染:手术室内经常流动的人员较多,护士、医生以及患者家属等都有可能成为感染源。
防范措施包括护士、医生在进入手术室前进行洗手消毒,佩戴手术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手术室内的照明不足:手术室内要求安静、清洁、照明足够,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照明设备老化或其他原因,手术室内容易出现照明不足或光线不均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手术室的照明设备要定期检修和更换,保证手术室内照明良好。
3.操作人员疲劳:手术室内的手术操作需要专业技能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长时间操作易造成操作人员疲劳,影响手术质量和安全。
应在手术室内加强人员轮休制度,定期进行职业康复,增加接班人员的培训和熟悉度。
二、设备安全:1.手术器械不合格: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钳子、各种针头等,如果器械选择不当或质量不合格,容易引起手术并发症。
手术室应定期检查和更新器械,确保质量合格。
2.设备故障:手术室内的设备多样且复杂,例如手术台、手术灯、电动吊车等,如果存在故障或失灵,可能导致手术无法进行,或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事故。
对于设备故障,需要设立维修部门,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环境安全:1.手术室内的洁净度:手术室内的洁净度对于手术操作的成功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要定期进行手术室的消毒和清洁工作,确保手术室内的洁净度符合标准。
2.手术室内人员的活动空间:手术室内设备众多,操作空间有限,并且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灵活行动,因此手术室应合理布局,保证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室的操作中,操作人员和设备都是保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护士和医生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ppt课件

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加强相关研究,不断完善现有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为手术室护士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1
保持手术室通风换气
手术室应安装通风设备,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细菌浓度,降低感染风险。
02
使用高效过滤器
在手术室使用高效过滤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减少感染的风险。
手术室护士长期面对患者的痛苦和死亡,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因此需要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疏导
手术室护士需要学习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缓解紧张气氛,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
对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和漏洞,总结经验教训。
针对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完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学习和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医院和护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完善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制度执行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紧急情况
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如大出血、心脏骤停等,需要护士迅速应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心理压力。
02
CHAPTER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必须使用手套进行防护,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正确使用手套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以防止通过呼吸道传播病菌。
学习沟通技巧
手术室护士需要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增强自信心和职业认同感。
参加专业培训
03
CHAPTER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内容摘要: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措施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在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仅使手术室护士的生活紧张、无规律,而且使手术室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若不注意防护或防护措施不当,会造成各种职业性损伤,直接影响到手术室护理质量。
现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讨论如下。
1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1.1生物因素感染是手术室护士常见而严重的一种威胁。
手术室护士经常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如术中的出血、吸痰引起的呛咳、骨科手术中的敲打均可造成手术室护士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
最具威胁的感染是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丙型病毒性肝炎(HCV)和艾滋病(HIV),它们是通过血液传播的,感染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1]。
1.2化学因素1.2.1化学消毒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是手术室常见的用于浸泡标本、消毒器械、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的挥发性化学制剂。
长时间吸入含有高浓度的戊二醛和含氯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和过氧乙酸、84消毒液可引起皮肤灼伤、头痛、头晕、胸闷、气促、咽喉干痒、色素沉着等症状[2]。
甲醛对人体的损坏更大,不仅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导致肺水肿,是护士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
1.2.2废气的排放用于吸入麻醉的氨氟醚、异氟醚等可从麻醉机衔接管道处漏出,污染手术室的空气。
麻醉气体对手术室工作人员有不良的生育结局,还可引起头痛、脱发、抑郁、失眠、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
经常接触麻醉剂的医务人员中,肝脏病、肾脏病和维生素B12代谢紊乱的发生率较高。
另外电刀及氩气刀所产生的烟雾,骨水泥混合时产生的异味对呼吸系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3物理因素1.3.1意外损伤手术配合中常使用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等传递频繁,极易误伤自己和他人。
有报道称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占80%[3]。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手术室是医院内最重要、最关键的地方之一,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工作,他们要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为病人提供细致的、全面的护理服务。
然而,在手术室工作中,护士也面临着一些危害和安全隐患。
本文将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以及需采取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一、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1.工作强度大手术室护士工作强度大,需要长时间的站立和工作,尤其是在手术紧张的情况下,护士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并且不能离开手术室。
这样长时间的站立工作会导致护士脚部疼痛和不适,甚至引发脊柱病和关节疾病。
2.空气污染手术室空气经常会被感染、污染的生物颗粒物污染,这些颗粒物散布在空气中,可能会对手术室护士造成危害。
在手术室内,手术刀和其他医疗设备使用频繁,若不及时清洗,可能残留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护士在清洁时不慎接触到污染物,可能会感染某些疾病。
3.化学品污染手术室护士日常工作中,会经常接触一些化学药品,如氯己定和吲哚菊酯等。
这些药品虽然有助于手术的成功进行,但是若不注意安全防护工作,很容易造成手术室护士的伤害。
4.职业习惯手术室护士长期接触手术刀具和机器,常会形成一些不良的职业习惯。
由于习惯性刀具和机器的摆放位置,会降低操作手术工具时的警觉性和谨慎性,从而容易引起切割伤等意外情况。
二、防护措施1. 保护自身安全作为护士,医护精神是必须具备的,自我保护应当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在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应注意穿戴医用手套、口罩、防护衣等防护用具,尽量避免手术刀具误伤和污染物接触。
2. 健康管理手术室护士需要注意身体健康,避免腰背疼痛、关节疾病等职业病。
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规律锻炼、按时休息、合理饮食等方式预防职业病发生。
3. 手术刀具消毒清洁和消毒是防范污染传播的基本手段,手术室内各种物品的消毒操作必须得到保障。
手术刀具必须经过高温、压力等消毒方法消毒,防止各种细菌、病毒等造成交叉感染和医源性病。
4. 建立科学的职业习惯手术室护士本职工作需要树立科学的职业习惯,如在使用刀具时,量力而行、小心谨慎,尽量减少误伤事故的发生,建立严格、规范、系统的职业习惯管理,是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室作为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其职责是协助医生完成手术,促进患者康复。
然而,手术室护士在职业生涯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职业危害因素,给其健康与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自我防护对策。
二、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1. 噪音污染手术室的噪音主要来自于手术设备和手术器械,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下容易引起听力损害,甚至导致失聪。
2. 聚集性感染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易感染的环境中,尤其在手术过程中会遭受污染、感染等危险。
细菌和病毒在这种环境中传播较快,容易使护士身体免疫力下降,发生聚集性感染。
3. 电辐射手术设备的使用会产生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如护士长期进行观察、调节和操作这些设备会产生电辐射侵害。
4. 化学危害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接触的药品、消毒剂等化学制品,可能存在化学毒性,引起呼吸、皮肤等各种问题。
5. 重体力劳动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较大,比如搬动病床、患者、器械等大件物品,长期下来会导致骨骼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三、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对策1. 噪音污染方面可以降低手术室内噪音,换上降噪耳机,使用噪音防护耳塞等,避免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
2. 聚集性感染方面应该加强个人卫生,洗手、戴口罩等措施,避免手术室感染给自身和众人带来危害,同时加强对细菌、病毒传播的知识了解,拥有充足的防护措施。
3. 电辐射方面在使用手术设备时,应该合理摆放和使用设备,维护设备正常工作状态,对于操作设备多且持续时间长的护士,可佩戴电磁防护服或手套等安全防护措施。
4. 化学危害方面在使用药品、消毒剂等化学制品时应当全程戴手套,对于患有过敏性体质的护士,应该避免接触或研究相关物品。
5. 重体力劳动方面应该定时进行放松、伸展,进行体育锻炼或者瑜伽活动收缩筋骨,加强腰椎、脊柱等保护,避免长时间站立工作等。
四、结语手术室护士作为医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但其工作也会受到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威胁。
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楚雄州人民医院手术室胡兰花手术室是一个集手术、麻醉、抢救工作为一体的特殊科室,有别于门诊和病房。
而手术室护士又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群体,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面对一些职业危险因素。
来源于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诸方面的不良因素时刻威胁着手术室护士姐妹们的健康。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各种职业危险因素并正确的加强自身防护。
一、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1、意外伤害: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使得护士极易发生针、刀、剪等锐器伤。
例如器械护士传递器械频繁或方法不当容易刺伤别人或误伤自己。
巡回护士在抢救病人时由于时间紧、节奏快也极易发生针头刺伤和玻璃划伤。
这种伤害除了造成开放性伤口外,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而造成感染。
2、感染手术的污染:随着现在疾病谱的改变,手术室接待的手术患者中时不时都会有一些传染病患者。
最常见的是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近年来也越来越多,我们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要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病人的血液和分泌物,工作过度紧张时极易发生锐器伤而造成感染。
3、化学消毒剂、麻醉残余气体:手术室中不可避免要使用一些化学消毒剂,这些消毒剂在物体表面和空气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残留,再者就是各种麻醉药品和麻醉气体在空气中也有一定的挥发性浓度。
手术室护士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会给呼吸道、皮肤、粘膜、眼睛、神经系统等带来不良的刺激。
4、易燃易爆因素:术中使用的氧气、酒精等都有可燃性,使用不当或大意疏忽都可能造成危险性后果。
5、电离辐射与x线损害:目前高科技在手术室中广泛应用,各种先进仪器不断引进。
给我们的手术带来了便捷,但是这些高科技产品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长期电离辐射与x线的蓄积可引起作业人员的疲劳、困倦、食欲不振甚至致癌。
6、心理因素: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
长期处在快节奏、高效率、不间断的工作中。
容易造成身体疲劳,高度精神紧张。
遇到危重、复杂手术和抢救时表现更为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
刘洁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院手术室,陕西安康725000 )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和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细菌病毒污染、化学消毒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锐器刺伤、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如何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
由于工作的需要,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集中;长时间的颈椎前屈位站立;巡回护士经常需快步行走;处理重物;进食时间的不规律;并且不可避免的接触各种化学药物、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的污染以及频繁的直接接触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种体液,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成为高危群体。
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1.刀片、针刺伤打针、输液、配药、传递器械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操作,手术室护士经常与手术创口接触,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的过程中,难免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刀片、安瓿等锐器刺伤。
术中锐器伤、骨科手术操作如敲打、器械的意外松脱或脱落都可能造成手术人员的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
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机率最高。
2.噪音无影灯、麻醉机、电动吸引器、电刀电钻、空调及病人的呻
吟等是手术室噪音的主要来源。
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在紧张和高噪音的环
境中工作,易影响其心血管、内分泌和听力系统的生理变化,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3化学消毒灭菌剂各种消毒灭菌剂在手术室工作应用较多。
每台手术结束后特别是感染手术,污染手术后器械,一次性物品的初步处理都要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戊二醛和含氯消毒剂喷洒、熏蒸、擦拭室内污染的器具,长时间吸入混有高浓度的戊二醛和含氯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84消毒液,可引起皮肤灼伤、头痛、头晕、胸闷、气促、
咽喉干痒、色素沉着等症状。
甲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当浓度>20m g/L 时,接触者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持续头痛、心悸及失眠等。
医院中戊二醛的使用会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及鼻窦炎、是引起职业性哮喘的主要原因。
2%碱性戊二醛含氯消毒液对皮肤也有轻度损害。
4废气主要是氨氟醚、异氟醚等,它可从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的空气。
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手术室护士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能力及操作能力等产生影响,甚至可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下降。
5激光手术的不良影响目前,在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需采用激光手术的方法,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光化效应的作用光谱光化反应可引起酶、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活性发生变化,分子的高级结构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产生如杀菌作用、红斑效应、色素沉着、维生素D
合成等生物效应
6护士的工作姿势、站立时间与处理重物、心理疲劳
专家们已证实:[3]护士的工作姿势与能量消耗有一定关系,工作姿势与疲劳也有一定关系。
我院手术室洗手护士配合手术时保持颈椎前屈15~20℃。
连续站立均 6.5h/日或更长、巡回护士均用240步/m i n
的急速行走工作,累计时间4h/日或以上。
处理重物,如按20例/日手术计算,需搬动约5k g重的器械包20余次,约为6k g重的敷料包20余次,2k g重的手术衣包50余次,以上合计约为350k g重的物品由护士
完成。
疲劳、从职业因素比例高的项目看,有心情焦虑、精神紧张等因素。
身体局部症状,如腰疼受工作姿势、处理重物的影响、全身症状中胃症状与心情焦躁、责任感、处理重物、饮食不规律、超负荷工作有关系。
[8]
手术室护士每日高度精神紧张。
遇有重、急症及复杂手术、抢救等更为明显。
责任上的压力来自多方面,医护人员的心理性危害,主要是精神压力和轮班。
1.1针刺、刀伤的预防
1.1.1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正确认识职业暴露医疗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职业关系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而致感染的称职业暴露。
医生手术前常规为病人做好血液的H B V、H C V、H I V检查,急诊手术病人按阳性处理。
术中医护人员只关注病人的手术进展和生命安全问题,而自身的个人防护无暇顾及。
手术室护士要重视把保护病人及“自身无伤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造成的污染和伤害,确保病人和自身的健康。
1.1.2安全处理针头、刀片用过的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应及时放入利器盒内。
传递刀、缝针时放慢速度,或将手术刀放在弯盘中传递,避免直接手-手接触。
不可直接用手装卸刀片,弯曲或折断针头。
要用持针器夹取缝针,勿用手中的纱布垫直接擦拭手术刀刃上的血液,用毕及时撤除所有不必要的锐器,将电刀、钻头等锐器放入固定保护位置或锁定,以免意外触动开关造成损伤。
手术间内物品及用物只限一人使用,
手术结束后将刀片、缝针置入利器盒内按医疗垃圾焚烧处理。
清洗、消毒器械时,锐利器械单独放置,打包时器械尖锐端使用保护套,避免刺伤。
1.1.3针刺刀伤的应急处理立即将伤口用清水冲洗,离心端挤出残血,用5%碘酊消毒,若病人H B V阳性则应在受伤24h内注射高效价乙肝病
毒抗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如果病人H I V阳性设法在暴露后24h内尽快服药预防,直至I D V感染预防有效果。
发生职业暴露后做好详细记录并上报院感科,尽快采暴露者血液做H I V抗体检测,如为阴性,则分别于暴露后6周、8周、3个月、6个月定期查H I V抗体。
2.1噪音防护电动吸引器、麻醉机、推车等需定期维修,活动部件上润滑剂。
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
3.1化学消毒灭菌剂的防护将戊二醛熏箱安放在有排风能换气的房
间,从里面取物时尽量集中操作,戴好防护镜和口罩帽子;用甲醛液固定标本时必须戴上防护手套,注意勿翻拨。
接触戊二醛溶液时戴好橡胶手套和防护镜,防止溅入眼中或吸入。
用84消毒液喷洒地面时,30m i n 后通风。
4.1麻醉废气的管理选择质量好的麻醉机,添加麻醉剂时要防漏,全麻过程中废气排放管道应通向室外或使用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废气,管道连接要紧密防止漏气,室内有良好通风设备(送新风换气)。
4.2高频电刀使用产生的烟雾、关节置换使用的骨水泥异味,对人体呼吸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使用电刀时要及时吸去烟雾,并持续送新风净化室内空气,减少医务人员有害气体的吸入。
5.1激光手术的防护
我们规定凡手术配合人员必须戴上防护镜。
操作时关闭房门,在房门上并注明“激光”字样。
在术间内有明显标牌示:用氧浓度要低于
40%,必须使用水溶性润滑剂,防止引起火灾。
并将激光手术固定在一个手术间,保证安全。
6.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在工作安排中,我们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洗手和巡回工作的次数,既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姿势带来的身心疲劳,教育和传授年青护士学会恰当的选择工作速度,缓解紧张程度。
尽量减轻行为负荷,借助有效客观条件,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不断地改善工作条件,简化人工运作的行程和程序,减少无效劳动,合理设计工作流程。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007年以来,我们在护士工作的班次,时间安排方面打破了几十年的常规。
根据次日手术情况,合理调整,灵活安排人员。
使以往上午护士多,下午人员紧张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既保证手术的安全配合,也为安排工作提供更宽松,更有利的条件。
讨论手术室护士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在严格执行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防护用具和屏障,减少各种危险行为,加强医务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定期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加强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抓好每个环节的管理,切实作好职业防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使职业损伤的危害性降低到最低,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文献:
刘俐、孙建平传染性手术中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0(1)1420
陈云芳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J)当代护士2005(1):86-87
程月娥、叶志霞手术室麻醉废气污染与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62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