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基础知识答案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测试题库附答案

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测试题库附答案

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测试题库附答案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题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现在我们常常听说(或在报纸电视上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

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单选题] *A. 信息B. 通信技术C. 信息技术(正确答案)D. 感测技术2. 世界信息社会日是()。

[单选题] *A. 5月17日(正确答案)B. 6月1日C. 4月1日D. 3月8日3. 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开展调查的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一定要具有()。

[单选题] *A. 完整性B. 可用性C. 真实性(正确答案)D. 多样性4.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测度信息社会,将知识产业分为多个方面,以下()不属于知识产业。

[单选题] *A. 教育B. 大众传媒C. 数字化管理师(正确答案)D. 信息服务业5. 信息社会典型的社会特征是()。

[单选题] *A. 网络化(正确答案)B. 信息化C. 智能化D. 数据化6.()的处理和服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

[单选题] *A. 数据资源B. 网络数据C. 硬件信息D. 在线公共信息(正确答案)7. ()是信息社会的显著特征。

[单选题] *A. 数字化(正确答案)B. 信息化C. 网络化D. 社会化8. 虚拟空间中的大量数据库和服务器经由各种网络联结在一起,成为现实空间的()。

[单选题] *A. 备份B. 缓存C. 映射(正确答案)D. 扩展9. 社会发展至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有()。

[单选题] *A. 信息、知识、经济B. 物质、能源、信息(正确答案)C 通讯、材料、信息D. 工业、农业、轻工业10. 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标是() [单选题] *A 提高电脑技术水平B. 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正确答案)C. 会考的需要D. 学会用电脑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11.2003年12月再瑞士召开的第一次“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正式确认“信息社会”的到来。

第五版《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答案

第五版《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管●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电路●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2. 按综合性能指标,计算机一般分为哪几类?1 高性能计算机2 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3 工作站4 服务器5 嵌入式计算机3.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有意义,而数据没有。

但当数据以某种形式经过处理、描述或与其他数据比较时,便赋予了意义。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1. 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1)取指令2)分析指令3)执行指令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程序计数器加1,然后回到1)。

2. 存储器的容量单位有哪些?若内存的大小为512MB,则它有多少个字节?单位:B KB MB GB TB 512MB=512×1024×1024 B3. 指令和程序有什么区别?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一串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算机能完成的某一种操作。

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

4. 简述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各自的特点。

(1)机器语言是由二进制代码0和1按一定规则组成的、能被机器直接理解和执行的指令集合。

(2)汇编语言是使用一些反应指令功能的助记符代替机器语言的符号语言(3)高级语言是一种接近于自然语言和数学公式的程序设计语言。

5.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主机主要包括了哪些部件?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

6.衡量CPU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1)CPU字长,CPU内部各寄存器之间一次能够传递的数据位,即在单位时间内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的位数。

(2)位宽,CPU通过外部总线与外部设备之间一次能够传递的数据位。

(3)x位CPU,通常用CPU的字长和位宽来称呼CPU(4)CPU外频,即CPU总线频率,是由主板为CPU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5)CPU主频,也叫工作频率,是CPU内核电路的实际运行频率。

信息技术 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信息技术 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P2)信息的三种定义: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题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d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精神、物质、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例题3: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例题4.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C_____。

A.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C.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 D.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都称之谓信息●例题5.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___C____。

(A)声音(B)文字(C)磁带(D)图像●例题6.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C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例题7.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例题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信息的一般特征(P3):①载体依附性价值性②可加工和可处理性③可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一、选择题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王明收到某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该大学已经开学一个月,王明因错过了报到期限而被取消入学资格。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2.气象台及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发布了台风“珍珠”将要登陆的消息,使得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这体现了信息的()。

①时效性②载体依附性③价值性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3.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以传后人,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真伪性D.可加工性4.得知小曼被困的消息后,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施救,使小曼得以及时获救。

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B.共享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可以被多次接收并反复使用B.信息具有可传递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信息一旦被获取后,它的价值将永远不变6.几个市场开拓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

市场开拓者甲觉得"这里没有鞋业市场",市场开拓者乙觉得"这里的鞋业市场潜力很大",这反应了信息具有()。

A.传递性B.共享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7.2008年8月8日,全世界数亿观众通过各种媒体观看了第29界奥运会的开幕盛况。

这个事例说明了信息具有()。

A.共享性B.真伪性C.时效性D.可压缩性8.下面()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在全国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目的是促使信息表达的()。

A.自由化B.通俗化C.数字化D.规范化10.周末快到了,李明看到报纸上对周末的天气预报为"晴朗",于是约人去登山。

没想到登山时被瓢泼大雨淋了个透湿,非常扫兴。

大学计算机mooc第一二章要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mooc第一二章要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mooc第一二章要点整理第一章整理1单选(2分) 关于信息社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催生大批新兴产业,同时,传统产业也普遍实行技术改造。

B.信息社会中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在产业结构优势的地位日益突出。

C.信息社会中所有的工业生产都是自动化的。

D.计算机的发明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E.在信息社会,信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

F.信息社会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又称后工业社会。

正确答案:C2单选(2分) 二进制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A.图灵B.冯·诺依曼C.莱布尼兹D.布尔E.巴贝奇正确答案:C3单选(2分) 在人体器官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脑具有记忆和思维功能。

B.大脑是一种间接感觉器官。

C.人体器官可分为直接感觉器官和间接感觉器官。

D.大脑的思维是对外部事物的直接反应。

正确答案:D4单选(2分) 对于计算思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

B.计算思维是一种借助于计算能力进行问题求解的思维和意识。

C.计算思维是计算机科学家独有的思维方式。

D.计算思维的产生与信息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有关,工具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E.计算思维并不是继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后的人类思维的第三种形态。

正确答案:C5单选(2分) 关于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B.广义而言,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术都可称为信息技术。

C.在信息社会,所有的信息处理中都用到了信息技术。

D.在信息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使用信息技术。

E.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技术。

F.信息技术无法对工业社会形成的传统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成为智能设备。

计算机文化基础复习课

计算机文化基础复习课

计算机文化基础复习课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2月15日,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1946年设计出第一台“存储程序”的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EDVAC)即冯·诺依曼型计算机2、计算机发展阶段:按基本逻辑元器件划分:第一代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第二代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第三代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第四代采用大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重要标志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诞生;3、计算机的基本特征:主要特征是运算速度快。

4、计算机的应用:实际的应用范围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人工智能(AI);网络应用:电子商务(EC)、办公自动化(OA)。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其中重要看:主机、CPU的组成;内、外存储器的划分;哪些软件属于应用软件、哪些是系统软件;P29 语言处理程序:源程序、目标程序、编译和解释等概念;P34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非过程化的语言、智能性语言2、计算机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原理即冯·诺依曼原理 P383、计算机数制:转换、区分合法的进制数、进制数简写:二进制(B)、十(D)、八进制(O)、十六进制(H)。

转换:①非十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二到十:1011.01=1*20+1*21+0*22+1*23+0*2八到十:456.23=6*80+5*81+4*82+2*8-1+3*8十六到十:A2.1D=2*160+10*161+1*16-1+13*16②十进制数转化为N进制数:将138.04转化为十六进制:整数部分:除N取余数的方法138÷16=8 (10)8÷16=0 (8)小数部分:0.04*16=0.64 00.64*16=10.24 (10)0.24*16=3.84 (3)则138.0410=8A.0A3164、计算机中信息编码:字符编码(ASCII)、汉字编码(国标码)5、汉字的字型码:16*16点阵与字节的转换方法(16*16/8=32字节)6、计算机中数据存储单位:位(bit)、字节(byte)、KB、MB、GB 第三章 PC机与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应用1、PC机的基本结构: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2、286、386、PentiumII等为微处理器芯片;后面数字如:533MHZ、1GHZ为时钟频率(主频)3、内存:ROM和RAM的特点;4、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等(注意P56,软盘容量的计算)5、总线的结构特性: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地址总线(AB)6、最常见的输入设备:键盘(101键或104键)、鼠标(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7、最常见的输出设备0:显示器(CRT阴极射线管和LCD液晶显示器)、打印机(针式、喷墨、激光打印机)8、媒体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9、媒体的主要特点:集成性、可控性、交互性、实时性和数字化10、计算机病毒:①特点:传染性、隐蔽性、激发性、破坏性②传播途径:硬盘、软盘、光盘、网络③感染病毒后计算机表现异常有:(1)速度变慢,容易死机(2)系统不能正常启动(3)程序工作异常,如打不开等(4)磁盘空间或内存空间变小(5)屏幕出现不正常画面(6)文件莫名其妙突然丢失(7)工作时,有不正常反应;喇叭有怪声。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三、计算机的分代
时代 一 二 三 四 年份 46-58 58-64 64-70 71年迄今 器件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 软件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 数据库、网络等 应用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文字处理图形处理 社会的各个领域
4. 过程控制
5. CAI、CAD、CAM
6. 多媒体技术
7.人工智能
卡斯帕罗夫对弈“深蓝”
思考题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是什么?(P5) 2. 按综合性能指标,计算机一般分为哪几类?(P6-8) 3.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P11) 4. 什么是信息技术? (P11) 5. 为什么说微电子技术是整个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 (P12) 6. 信息处理技术具体包括哪些内容?3C的含义是什么? (P13) 7. 试述当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P15-16)
计算机科学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 阿兰.图灵
主要贡献:
电子计算机之父: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冯.诺依 曼 主要贡献:
• 提出“存储程序”概念 冯· 诺依曼计算 • 奠定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 建立图灵机模型,奠定了可计算理论的 • 与同事研制人类第二台计算机EDVAC
基础
• 提出图灵测试,阐述了机器智能的概念 机 美国计算机学会(ACM)1966年设立图灵奖
我国首批三金工程:
金关、金桥、金卡
1.3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计算机的应用类型
1. 科学计算 2. 数据处理
3. 电子商务 ① B2B 阿里巴巴:
② B2C 亚 马 逊: ③ C2C 淘 宝 网: 易 趣:

kj1第1章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kj1第1章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发展——巨型化
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
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Cray-I” 超级计算机应用: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 石油和地质勘探,卫星图像处理等大量科学计 算的高科技领域。 中国超级计算机: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 ‚银河1号‛、 ‚银河2号‛和‚银河3号‛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推出的 ‚曙光1000” 、‚曙光200I”和‚曙光3000”
国防及高科 技
工程设计、 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 数据处理 工业、生活 等各方面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
第三代
1964~1970
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 大规模、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
1970~今
计算机基础
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安全
返 回
第23页
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代 (1946~1956) 电子管 5千~4万(次/秒)
计算机基础 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安全
第30页
1.3.5 计算机的分类
(1)巨型机 (2)大型机 (3)中型机 计算机的特点:
按照计算机的规模即存储容量、运算速度 等,计算机可分成:
(4)小型机 (5)微型机
(1)计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4)工作自动化;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基础 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安全
第29页
计算机发展——智能化
“总有一天,人类会造出一些举止跟人一样的 ‘没有灵魂的机械’来‛。
——笛卡尔(1637)
第一代机器人 机械手(1962年出现) 第二代机器人 具有‚感觉‛的机器人 Deepblue 第三代机器人 装有启发式计算机的‚智能机器人‛ Garry Kasparo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_____B___是现代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A. 宾州大学于1946年2月研制成功的ENIAC
B.查尔斯·巴贝奇于1834年设计的分析机
C.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研制的EDVAC
D.艾伦·图灵建立的图灵机模型
2.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_B___。

A.查尔斯·巴贝奇 B.图灵 C.阿塔诺索夫 D.冯,诺依曼
3.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______B_______。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
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4.目前,被人们称为3C的技术是指_______A______。

A.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B.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C.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D.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
5.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技术的是_____D________。

A. 现代信息存储技术 B.信息传输技术
C.信息获取技术 D.微电子技术
6.在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A________ 。

A.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
B.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C.光电子技术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30年来迅猛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
D.信息传输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7.在电子商务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称为_____B________。

A.B2B B.B2C C.C2C D.C2B
8.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_____A________。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过程控制 D.CAD/CAM/CIMS
9.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简称是_______B______。

A.CAD B.CAM C.CAE D.CBE
10.CBE是目前发展迅速的应用领域之一,其含义是
________B_____。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计算机辅助教育
C.计算机辅助工程 D.计算机辅助制造
11.第一款商用计算机是_______D______计算机。

A.ENIAC B.EDVAC C.MARK I D.UNIVAC
二、填充题
1.图灵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建立图灵机模型和提出了
_____图灵测试________ 。

2.最近的研究表明,电子计算机的雏形应该是由阿塔诺索夫和他的研究生在1941年
制作成功的_______ABC___计算机。

3.以“存储程序”的概念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统称为_______冯·诺依曼计算机______。

4.第一款商用计算机是1951年开始生产的_____________计算机。

5.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是___电子管__________。

6.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英文简称是___LSI____。

7.未来计算机将朝着微型化、巨型化、_____网络化________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8.根据用途及其使用的范围,计算机可以分为___通用机
__________和专用机。

9.微型计算机的种类很多,主要分成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
________平板计算机,超便携个人计算机_____。

10.未来新型计算机系统有光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______量子计算机_______。

11.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是物质、能源和______信息_______ 。

12.______微电子技术_______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直接基础。

13.下一代的Internet技术(Internet2)的传输速率将可以达到
_____2.4Gb/s________ 。

14.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全称是_____Computer Aided Design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