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药师考试辅导知识:血

合集下载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血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血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血证【概说】一、▲概念:凡由多种原因,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

二、沿革:1、《内经》对血的生理、病理已有较深刻的认识。

2、《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便血、吐血的方剂。

3、《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将血证称为血病,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4、《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一些较好的治疗血证的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的犀角地黄汤即首载于该书。

5、《济生方失血论治》丰富了血证病因“所致之由,因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

”而对血证的病机,则强调因于热者多。

6、朱丹溪对血证之论治独辟蹊径,提出阳盛阴虚致出血的见解。

7、《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

自此之后,血证之名即为许多医家所采用。

8、《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9、明代张介宾将血证病机以气与火立论。

提出“火盛”与“气伤”,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较大。

10、★晚清唐宗海的《血证论》为血证的专著,对各种出血的病因,病理及辨证施治都有精辟论述,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自己的看法:止血最重要的是针对血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包括适当选用止血药。

消瘀是谓在血止之后,应考虑有无瘀血内留,而适当使用活血化瘀方药。

宁血是谓要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消除导致血证的原因。

补血是谓出血之后,尤其是出血量多者,多有血虚,应予益气生血,以促进康复。

)三、讨论范围: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某些系统的疾病(如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1、共同病机:火热熏灼,破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2、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并可从实转虚。

2020初级中药师考试《相关知识-中医学基础》章节讲义:气血津液

2020初级中药师考试《相关知识-中医学基础》章节讲义:气血津液

2020初级中药师考试《相关知识-中医学基础》章节讲义:气血津液中医学基础——气血津液细目一气要点二气的生理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体温3.防御作用:一是抵御外邪的入侵;二是驱邪外出4.固摄作用:固摄精、血、津液5.气化作用: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及其转化6.营养作用:要点三气的运动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2.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要点四气的分类细目二血要点一血的生成:1.水谷精微化血(1)营气化血:脾(运化营气) 肺(吐故纳新) 心(化赤为血)。

(2)津液化血2.精化血:肾精化生血,主要是通过骨髓和肝脏的作用实现要点二血的生理功能1.营养滋润全身2.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3.运载作用细目三津液要点津液的代谢1.津液的生成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起滋润作用;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

2.津液的输布1)津液的生成:依赖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2)津液的输布:依靠脾的“散精”和肺的“通调水道”功能;3)津液的排泄:在肾的气化蒸腾作用下,以三焦为通道,布散于全身而环流不息津液的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要点津液的生理功能1.滋润濡养2.化生血液3.运载作用细目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之间的关系1.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2.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化气)血能载气二气与津液的关系1.气能生津2.气能行津3.气能摄津4.津能载气5.津液化气三血与津液之间的关系“津血同源”:1.津能生血2.血能化津。

初级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考前点题一(精选题)

初级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考前点题一(精选题)

[单选题]1.治疗阴偏衰时,滋阴的同时适当佐用扶阳药(江南博哥),属于A.阴阳并补B.阴中求阳C.阳中求阴D.扶阳抑阴E.滋阴制阳参考答案:C[单选题]2.延胡索经过醋制后,其发生的变化是A.作用增强B.有效成分易于溶出C.内在成分增加D.毒性降低E.易于服用参考答案:B[单选题]3.理气药对消化道、消化液分泌的影响是A.促进作用B.抑制作用C.没有作用D.促进和抑制双向作用E.与机体所处状态无关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理气药对消化液呈促进和抑制双向作用。

[单选题]4.莪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下列哪项A.抗肿瘤作用B.扩张外周血管作用C.改善肠系膜微循环作用D.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E.体外抗血栓作用参考答案:E[单选题]5.酸枣仁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环节是A.钙通道阻滞作用B.血管内皮保护C.调节血脂和血脂蛋白D.阻断血管壁α受体E.释放NO参考答案:C[单选题]6.可延缓肾衰发展的是A.麻黄B.半夏C.大黄D.厚朴E.苦参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大黄通过降低非蛋白氮,延缓慢性肾衰的发展。

[单选题]7.医疗用毒性药品A.由指定的经营单位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配方使用或限量零售B.仅供医疗单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C.可在新特药店销售D.可在连锁超市销售E.只能在零售药店销售参考答案:A[单选题]8.下列可以申请一级中药品种保护的是A.用于预防和治疗特殊疾病的B.已经解除生产批号的品种C.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物质D.对特定疾病有显著疗效的E.能治疗癌症等疑难杂症的中药参考答案:A[单选题]9.血液运行于脉中不溢出脉外,依赖于A.气的温煦作用B.气的固摄作用C.气的防御作用D.气的气化作用E.气的推动作用参考答案:B[单选题]10.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A.正气不足B.邪气亢盛C.邪正斗争D.体质虚弱E.劳逸失常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正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中医学的发病学说,十分重视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初级中药士基础知识48

初级中药士基础知识48

第十八单元活血祛瘀药一、概述1.概念: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

其中活血作用强者,称破血药。

2.性能特点:本类药味多辛苦,多归心、肝二经,入血分,善走散通行,促进血行。

3.功效:本类药物善活血化瘀,并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调经、止痛、消瘕、消痈及祛瘀生新等作用。

4.适应范围: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血脉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如瘀血内阻之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胸胁脘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关节痹痛、痈肿疮疡、瘀血阻滞经脉所致的出血等证。

5.分类:①活血止痛药:主要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各种疼痛,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肢体痹痛及跌打伤痛等。

②活血调经药:主要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等证。

③活血疗伤药: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筋伤骨折及金疮出血等伤科病证。

④破血消癥药:主要适用于癥瘕积聚,血滞经闭等瘀血重证。

6.使用注意:本类药大多能耗血动血、破血通经,其中部分药还有堕胎、消癥作用,因此,妇女月经量多、血虚经闭无瘀及出血无瘀者忌用,孕妇慎用或禁用。

二、活血止痛药川芎1.性能: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2.功效与应用:①活血行气——特点:通达气血,为“血中气药”。

应用:血瘀气滞的胸痛、胁痛、痛经、半身不遂、外伤瘀痛等。

治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

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能活血调经,用治多种妇产科的疾病②祛风止痛——特点:善上行头目,为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李东垣言:“头痛须用川芎”。

应用:头痛,风湿痹痛。

3.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之出血证和孕妇慎用。

延胡索(元胡)1.性能:辛、苦,温。

归心、肝、脾经。

2.功效与应用:活血,行气,止痛——特点:善行血中气滞,为活血行气止痛良药。

应用:血瘀气滞的多种疼痛(心痛欲死,速觅元胡)。

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为常用的止痛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活血化瘀药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活血化瘀药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活血化瘀药[单选题]1.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引火(血)下行功效的中药是A.桃仁B.丹参C.川芎D.苏木E.牛膝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江南博哥)牛膝的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2.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的药是A.红花B.丹参C.泽兰D.鸡血藤E.月季花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红花的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5.下列被称为治血瘀阻滞诸证之要药的是A.益母草B.桃仁C.红花D.没药E.三棱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桃仁应用:1)瘀血阻滞诸证。

2)肺痈,肠痈。

3)肠燥便秘。

4)咳嗽气喘。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6.既能活血祛瘀,又兼能止咳平喘的药是A.川芎B.姜黄C.延胡索D.桃仁E.丹参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桃仁的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7.不属于牛膝功效的是A.强健筋骨B.接骨疗伤C.利水通淋D.补益肝肾E.活血通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牛膝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8.以下药物不属于妇科常用药的是A.香附B.川芎C.丹参D.桃仁E.益母草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一般桃仁不作为常用的妇科疾病要药。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9.既能活血调经,又能除烦安神,治疗心悸失眠的药物是A.川芎B.延胡索C.丹参D.红花E.郁金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丹参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应用:1)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

为妇科调经常用药。

《妇科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

2)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证。

3)疮痈肿毒。

4)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10.以下病证不是牛膝慎用的是A.中气下陷B.脾虚泄泻C.下元不固D.血滞经闭E.多梦遗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牛膝使用注意:本品为动血之品,性专下行,孕妇月经过多者忌服。

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综合知识(习题卷12)

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综合知识(习题卷12)

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综合知识(习题卷12)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9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与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外溢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C解析:脾主统血,即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主要机制,实际上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脾气充足,血液就能循其常道而行。

如脾气虚弱,不能控制血液在脉管中流行,则可导致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病证,也称作“脾不统血”。

2.[单选题]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水解后生成黄芩素,易被氧化为醌类而显绿色,有效成分被破坏,质量随之降低。

是由于结构中有A)邻三羟基B)邻二羟基C)糖基D)羧基E)甲氧基答案:A解析:黄芩苷为葡萄糖醛酸苷。

在酸水中溶解度小,可溶于热乙酸、含水醇,不易被酸水解,能被黄芩酶水解。

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可溶于热乙酸。

遇三氯化铁显绿色,遇乙酸铅生成橙红色沉淀。

溶于碱及氨水中初显黄色,不久则变为黑棕色。

经水解后生成的黄芩素分子中具有邻三酚羟基,易被氧化转为醌类衍生物而显绿色,这是保存或炮制不当的黄芩能够变绿色的原因。

黄芩变绿后,有效成分受到破坏,质量随之降低。

3.[单选题]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想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A)加增溶剂B)加助溶剂C)制成盐类D)制成酯类E)采用复合溶剂答案:B解析: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如加适量的碘化钾,可明显增加碘在水中溶解度,能配成含碘5%的水溶液。

碘化钾为助溶剂,增加碘溶解度的机理是KI与碘形成分子间的络合物KI3。

【该题针对“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知识点进行考核】4.[单选题]下列对滤过除菌法论述错误的是A)本法需要配合无菌操作技术B)在滤除细菌的同时可以除去一些微粒杂质C)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孔滤材的原理以除去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D)通常用于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方法。

一般繁殖型微生物大小约1μm,芽胞约为0.5μm。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巩固知识补血药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巩固知识补血药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巩固知识:补血药第一节当归当归(一类):甘、辛、苦,温。

归肝、心、脾经。

血虚兼瘀有寒兼肠燥用之为宜,妇、内科之良药。

补润行散:1. 补虚(血); 止痛、调经。

2. 活血、行气3. 润肠燥、通大便功能:补血活血:妇科血虚血瘀诸证- 四物汤行气止痛:产科胎前产后诸证,宫外孕调经:内科:血虚萎黄- 熟地、制何首乌、桑椹虚寒腹痛-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饴糖血痹痛麻- 木瓜、芍药、甘草、鸡矢藤、夜交藤风湿日久- 桑寄生、川断、独活、仙灵脾外科:痈疽疮疡1.久溃不敛,脓成日久不溃- 黄芪、党参、穿山甲。

2.初起未脓时配金银花、蒲公英、连翘。

伤科:跌打瘀肿- 复元活血汤润肠通便:血虚肠燥便秘- 牛膝此外,治疗咳喘,久咳虚喘夹痰,夜咳重- 金水六君煎。

治疗放疗、化疗之白细胞减少症- 黄芪(固定)用量:5〜15g。

注意:全当归补血活血,当归身偏于补血,尾偏于活血化瘀。

崩漏经多慎用,湿盛中满便溏者忌用。

第二节熟地黄熟地黄(一类):玄参科,甘,微温。

归肝、肾经。

滋腻性补虚药, 力强。

补虚,入肝、肾经,养血滋阴,填肾精、生津。

※微温性补血补阴药,凡血虚有寒,阴虚热不盛,阴阳两虚用之为宜。

功能:滋阴填精:治血虚萎黄,心悸心慌,头晕目眩,月经不调, 崩漏-川芎、当归、养血补髓熟地、白芍(固定配伍)。

治阴虚证(体瘦、盗汗)-山药、山萸肉。

治精血亏虚证-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石菖蒲+六味地黄丸须发早白-女贞子。

生津液:治精血亏虚之消渴证(热不甚)。

另治疗肾虚水泛咳喘-金水六君煎。

用量:10〜100g。

常配砂仁、陈皮注意:气滞痰多、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均忌服。

比较:第三节何首乌何首乌(一类):蓼科,苦、甘、涩,微温。

入肝、肾经。

生、制用功异,制用补虚兼收敛,不滋腻,不燥热。

生用行散兼补虚,不收敛,解毒,润肠,截疟。

功能:制用: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精血亏虚证(乌须发(兼敛精气))萎黄苍白-熟地、当归腰膝酸软头晕眼花须发早白-七宝美丹遗精不育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四物汤生用:解毒(兼行散):治疮肿、瘰疬日久,正虚邪未去-蒲公英、生黄芪、金银花、夏枯草。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理血剂(5页)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理血剂(5页)

方剂学——第十三单元理血剂细目一概述要点一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理血剂适用于血瘀证及出血证。

①活血祛瘀剂常配伍理气药,使气行则血行;配伍养血补血药,使祛瘀血不伤血。

②止血剂常配伍活血药,使止血不留瘀;上部出血,多配沉降药;下部出血,多配升提药,以增强止血之力。

要点二理血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辨清瘀血或出血的原因,分清标本缓急。

2.逐瘀需防伤正,止血慎防留瘀。

3.至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法当祛瘀为先。

4.活血祛瘀剂其性破泄,易于动血、伤胎,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当慎用或忌用。

细目二活血祛瘀要点一桃核承气汤《伤寒论》【组成】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组方原理】君——方中桃仁,活血破瘀;大黄,下瘀泻热。

二药瘀热并治,共为君药。

臣——芒硝,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桂枝,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

佐使——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

要点二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桃仁四钱红花当归生地黄各三钱川芎一钱半赤芍二钱牛膝三钱桔梗一钱半柴胡一钱枳壳甘草各二钱【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组方原理】君——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

臣——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祛瘀止痛,引血下行。

佐——生地、当归,养血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与桔梗、枳壳同用,使气行则血行。

使——桔梗,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药性。

全方活血与行气相伍,祛瘀与养血同施,升降兼顾。

【附方】通窍活血汤——由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生姜、红枣、黄酒组成,辛香温通作用较好,重在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之头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即血液,是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液在脉中循行,才能发挥其濡养和滋润的生理效应。

脉,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称为“血府”。

(二)血的生成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化生。

营气和津液均来自于水谷精微,所以说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最基本物质。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血液的生成,还要通过营气和肺气的作用,方能化生为血。

此外,精和血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和转化的关系。

故有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精血同源”之说。

(三)血的主要功能
1.血液具有濡养作用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濡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所以《难经》说:“血主濡之”。

2.血液具有运载作用
一是吸入的清气和水谷之精气,由血液运载于全身,以发挥其营养作用。

二是脏腑组织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气浊物,必须通过血液的运载而达于肺,才能在肺中进行清浊交换。

三是运载传递体内的各种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