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细则
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检测标准

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检测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抗压弹性模量是评估混凝土抗压性和弹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检测标准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检测方法1.试验设备(1)压力机:满足试件最大承载力的要求,能够保证试件的稳定加载。
(2)弹性模量计:能够精确测量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变化。
(3)计时器:用于记录试验时间。
2.试验流程(1)试件制备:按照相应的标准要求制备试件。
(2)试验前处理:将试件浸泡在水中至少24小时,以确保试件表面充分湿润。
(3)试验操作:①在试件的两端平面上涂上一层轻薄的润滑剂。
②将试件放置在压力机的测试台上,调整两侧的支撑点,使试件的轴线与支撑点对齐。
③进行初次加载,使试件承受荷载约为10%的极限荷载,保持5分钟,然后卸载。
④进行正式加载,以每秒0.5mm的速度加载试件,记录试件的荷载和应变数据,直至试件破坏。
⑤记录试件的试验时间。
(4)数据处理:①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
②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和荷载-位移曲线。
(5)试验结果的评定:根据相应的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
三、试验样本和试验条件1.试验样本(1)试件类型:标准立方体试件或标准圆柱体试件。
(2)试件尺寸:根据不同的标准要求,选择相应的试件尺寸。
(3)试件数量:根据不同的标准要求,选择相应的试件数量。
2.试验条件(1)环境条件:试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3)试验人员:试验人员应具有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四、试验数据的处理1.试验数据的记录(1)试件的编号、尺寸和质量。
(2)试验的日期和时间。
(3)试验前处理的情况。
(4)试验过程中的荷载、应变和时间数据。
(5)试验结束后的试件破坏状态。
2.试验数据的分析(1)计算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
(2)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和荷载-位移曲线。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弹性模量是评估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
一、实验前准备1.试件制备:将混凝土按照标准配合比制备成试块或试筒,试块的尺寸一般为100mm×100mm×100mm,试筒的尺寸一般为150mm×300mm。
2.试件养护:在试件制备完成后,需要对试件进行养护。
试块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试筒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
养护条件一般为温度为20℃±2℃,湿度为95%。
3.实验设备:弹性模量仪、电子天平、千分尺、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等。
二、实验步骤1.试件测量:使用千分尺对试件的尺寸进行测量,记录试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2.试件质量测量:使用电子天平对试件进行质量测量,记录试件的质量。
3.试件表面处理:将试件表面清理干净,并涂上一层细沙,以保证试件与仪器的接触面光滑。
4.试件装置:将试件放置在弹性模量仪上,并固定好。
5.试件受力:通过压力传感器施加力,使试件产生微小的变形,受力过程中需保持稳定。
6.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试件受力过程中的变形数据和施加力的数据。
7.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出试件的弹性模量。
三、实验注意事项1.试件制备时应按照标准配合比进行,试件养护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试件表面清理干净,并涂上一层细沙,以保证试件与仪器的接触面光滑,从而减小数据误差。
3.在试件受力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避免试件产生破坏或变形过大,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4.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应具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分析1.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弹性模量E=σ/ε,其中σ为试件所受的应力,ε为试件的应变。
2.弹性模量的单位:弹性模量的单位为帕斯卡(Pa)或兆帕(MPa)。
3.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试件的尺寸、配合比、养护时间等因素。
混凝土弹性模量检测方法标准

混凝土弹性模量检测方法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耐久性、耐磨性等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混凝土会因为长期的受力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形。
因此,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评估其变形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弹性模量检测方法标准。
二、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评估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试。
三、检测设备1. 压力机:用于施加载荷。
2. 位移计:用于测量载荷下混凝土试件的变形量。
3. 外部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4. 加热器:用于提高试件温度至标准温度。
5. 恒温槽:用于控制试件温度。
四、试件准备1.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0,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
2. 制作:按照国家标准制作混凝土试件,试件规格应符合要求。
3. 养护:试件养护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
五、试验前准备1. 试件状态:试件应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以上,以达到试件稳定状态。
2. 温度:试件应在标准温度下进行测试,标准温度为20℃±2℃。
3. 湿度:试件表面应干燥无水分。
4. 装置:安装试件时应保证试件与压力机、位移计等设备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5. 校准:对所有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符合要求。
六、试验过程1. 施加载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加载速度施加载荷,载荷应均匀施加。
2. 记录数据:在载荷施加的过程中,记录载荷与位移计的数据,记录的数据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卸载:在试件达到最大载荷后,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卸载速度卸载试件。
4. 记录数据:在卸载的过程中,记录载荷与位移计的数据,记录的数据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七、数据处理1. 计算弹性模量:根据国家标准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2. 数据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八、试验结果报告试验结果应包括试验数据、弹性模量计算值、试验条件等信息,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九、试验注意事项1. 试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 试件表面应干燥无水分。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标准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弹性模量的测定对于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标准,以便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准确测定。
二、测定方法1. 弹性模量的定义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能力。
在混凝土的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之间的比值称为弹性模量。
它是衡量混凝土抵抗变形的能力的指标之一。
2. 测定方法混凝土弹性模量可以通过静载试验、动载试验、振动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测定。
其中,静载试验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下文将主要介绍静载试验的测定方法。
3. 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恒定的载荷,测定其形变和应力的关系,从而计算出弹性模量。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的制备要符合相关标准规定,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试验要求。
(2)试件表面处理试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裂缝和凸起。
(3)试件支承试件的支承应保证其底部和顶部的平行度和水平度,支承面积应符合规定要求。
(4)施加载荷载荷的大小应根据试验要求确定,载荷的施加应平稳、均匀,不得有冲击和震动。
(5)测量变形和应力试件在施加载荷后会发生变形,通过测量试件的变形和应力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其弹性模量。
三、测定标准1. 装置和仪器(1)试验机:试验机的最大载荷应符合试验要求,其误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测量仪器:应力应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如应变计、应变片等。
2. 试件制备试件应按照相关标准制备,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试验要求。
3. 试件表面处理试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裂缝和凸起。
4. 试件支承试件的支承应保证其底部和顶部的平行度和水平度,支承面积应符合规定要求。
5. 载荷施加载荷的大小应根据试验要求确定,载荷的施加应平稳、均匀,不得有冲击和震动。
6. 测量变形和应力试件在施加载荷后会发生变形,通过测量试件的变形和应力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其弹性模量。
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细则

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细则1.适用范围、检验参数及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1.2检验参数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1.3技术标准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2.检测环境1.1 实验室制作混凝土试件及静置时间,温度应保持在20℃±5℃。
1.2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件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
1.3 混凝土抗压、混凝土抗折试验环境温度:10℃~35℃。
3.检测设备压力试验机(DY2008型),量程为0.2000KN,最小分度值为±1%。
微变型测量仪(),最小分度值0.001mm。
4.试样数量、代表批量见表1。
表1检验项目试样尺寸(mm)骨料最大粒径(mm)取样数量(个)静力受压弹性模量100×100×300(非标准试件)31.56 150×150×300(标准试件)40200×200×400(非标准试件)635.检测方法5.1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5.1.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做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记录环境温度,并记录。
5.1.2试件制备、检查5.1.2.1试件制备试件制备依据标准:GB/T 50081-2002。
环境条件:混凝土拌合、试件成型及静置期间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试件制备的细节,注意事项:a.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应以三个试件为一组,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
b.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GB/T 50081-2002中的技术要求的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c.在实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水泥、掺和料、水和外加剂为±0.5%;骨料为±0.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法GBJ81―85 主编部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 年7 月1 日关于发布《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国家标准的通知计标〔1985〕1889 号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 号通知的要求,由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 -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 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 等三本标准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该三本标准由城乡建设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 号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验论证工作,收集并参考了国际标准和其它国内外有关的规范标准,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曾多次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才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标准为普通混凝土基本性能中有关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
内容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等五个方法。
由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涉及范围较广,本身又将随着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测试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故希望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如发现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研究所,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九八五年七月第一章总则第1.0.1 条为了在确定混凝土设计特征值、检验或控制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特制订本标准。
混凝土中弹性模量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弹性模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准确测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混凝土中弹性模量检测技术规程,以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准确、有效地完成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检测工作。
二、检测原理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指的是应力-应变曲线在弹性阶段的斜率,通常用单位长度的应力值除以单位长度的应变值来表示。
在混凝土的弹性阶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施加不同的应力并测量混凝土的应变值,来计算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三、检测设备1. 张拉试验机:用于施加不同的应力。
2. 应变计:用于测量混凝土的应变值。
3. 数字显示仪:用于显示和记录应变计的读数。
四、检测步骤1. 根据检测需要,制备混凝土试件,并标明试件编号和制备日期等基本信息。
2. 将试件放置在张拉试验机上,并调整试件的位置和方向,使其垂直于试验机的方向。
3. 通过试验机的控制面板设置所需的应力值,并开始施加应力。
4. 在试件受力的过程中,使用应变计测量试件的应变值,并将读数记录在数字显示仪上。
5. 当试件达到所需的应力值时,停止施加应力,并记录应变计的最终读数。
6. 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混凝土在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即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五、检测注意事项1. 检测前应对试件的尺寸、密度、水泥用量等进行充分的检查,确保试件符合标准要求。
2. 在施加应力前,应先对试件进行预加载,使试件在弹性阶段内达到恒定状态。
3. 在测量应变值时,应保证应变计的位置准确、稳定,以避免测量误差。
4. 在施加应力时,应逐渐增加应力值,以避免试件过度变形或破坏。
5. 在检测过程中,应保持试件表面的平整和干燥,以避免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六、检测结果分析1. 检测结果应与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试件的强度等级和弹性模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量标准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量标准混凝土弹性模量测量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指在弹性阶段内,混凝土在受到一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变与应力之比。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量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量标准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建筑工程中实际操作时能够准确测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二、测量仪器和设备1. 压力计:用于测量荷载;2. 应变计:用于测量应变;3.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试件质量;4. 混凝土试件:用于测量弹性模量;5. 水平仪:用于校正试件的水平度;6. 砂纸:用于打磨试件表面。
三、试件制备1. 试件的制备应符合《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标准》GB/T 50081的规定;2. 试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3. 试件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缝、凹凸等影响测量的缺陷;4. 试件的表面应经过打磨处理,砂纸的粗细度为320目;5. 试件的表面应水平放置,使用水平仪进行校正;6. 试件应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以上,以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
四、测量步骤1. 将试件放置在测量仪器上,使其水平度达到要求;2. 启动压力计和应变计,记录试件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变数据;3. 在每次施加荷载后,等待试件稳定后记录数据;4. 在试件受到最大荷载时,逐渐减小荷载,记录试件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变数据;5. 停止测量,计算试件的弹性模量。
五、计算公式试件的弹性模量计算公式为:E = σ/ε,其中E为弹性模量,σ为应力,ε为应变。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试件的弹性模量。
六、注意事项1. 试件制备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2. 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3. 试件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水平,避免影响测量结果;4. 测量数据应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5. 测量结束后,要对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证下次使用的准确性。
七、结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量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适用范围、检验参数及技术标准
1.1适用范围
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
1.2检验参数
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1.3技术标准
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检测环境
1.1 实验室制作混凝土试件及静置时间,温度应保持在20℃±5℃。
1.2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件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
1.3 混凝土抗压、混凝土抗折试验环境温度:10℃~35℃。
3.检测设备
压力试验机(DY2008型),量程为0.2000KN,最小分度值为±1%。
微变型测量仪(),最小分度值0.001mm。
4.试样数量、代表批量
见表1。
5.1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5.1.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
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做记录;
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
记录环境温度,并记录。
5.1.2试件制备、检查
5.1.2.1试件制备
试件制备依据标准:GB/T 50081-2002。
环境条件:混凝土拌合、试件成型及静置期间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试件制备的细节,注意事项:
a.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应以三个试件为一组,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
b.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GB/T 50081-2002中的技术要求的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c.在实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水泥、掺和料、水和外加剂为±0.5%;骨料为±0.1%。
d.取样或实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
e.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宜与实际采用的方法相同。
f.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锹再来回拌合三次。
g.按5.1.2.1e的规定,选择成型方法成型。
1)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ⅰ.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ⅱ.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符合GB/T 50081-2002第4.2节要求的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
2)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ⅰ.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ⅱ.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
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ⅲ.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2
mm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ⅳ.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3)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ⅰ.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ⅱ.宜用直径为 2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插入试模振捣时,振捣棒距试模底板10~20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以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振捣时间为20s。
振捣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空洞。
h. 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4)试件的养护
a.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b 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c.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
d 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5.1.2.2试件核对检查
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1.3检测(试验)与计算
5.1.3.1检测(试验)
检测(试验)方法依据GB/T 50081-2002。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
a.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b. 取三个试件测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f),另三个试件用于测定混
cp
凝土的弹性模量,在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将测量变形的仪表安装在供弹性模量测定的试件上,仪表应安装在试件成型时两侧面的中线上,并对称于试件两端。
标准试件测量标距采用
150mm ;非标准试件的测量标距不应大于试件高度的1/2,也不应小于100mm
及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
c. 应仔细调整试件在压力试验机上的位置,使其轴心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线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在电脑中选择相应试件的编号。
d 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 的初始荷载值0F ,保持恒载60s 并在以后的30s 内记录每测点的变形读数0ε。
应立即连续均匀地加荷至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cp f 的1/3的荷载值a F ,保持恒载60s 并在以后的30s 内记录每一侧点的变形读数 a ε;所用加荷速度见表2。
e 当以上这些变形值之差与它们平均值之比大于20%时,应重新对中试件后
重复本条第d 款的试验。
如果无法使其减少到低于20%时,则此次试验无效。
f 在确认试件对中后,以与加荷速度相同的速度卸荷至基准应力0.5MPa(0F ),恒载60s ;然后用同样的加荷和卸荷速度以及60s 的保持恒载(0F 及a F )至少进行两次反复预压。
在最后一次预压完成后,在基准应力0.5MPa (0F )持荷60s 并在以后的30s 内记录每一侧点的变形读数 ;再用同样的加荷速度加荷至a F ,持荷60s 并在以后的30s 内记录每一侧点的变形读数a ε。
g 卸除变形测量仪,以同样的速度加荷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如果试件的
抗压强度与 cp f 之差超过cp f 的20%时。
则应在报告中注明。
h. 关紧送油阀,将回油阀旋钮向左转卸荷,使工作活塞回到初始位置。
i. 试验结束,关掉油泵,切断总电源,清洁设备。
表2
5.1.3.2 计算
计算、修约间隔依据GB/T 50081-2002第8.0.5条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值应按下式计算:
()n
a c L A F F E ∆⨯-=0 式中:c E ──混凝土弹性模量(a MP )
a F ──应力为1/3轴心抗压强度时的荷载(N )
0F ──应力为0.5 a MP 时的初始荷载(N )
A ──试件承压面积(2mm )
L ──测量表距(mm )
0εε-=∆a n
式中:n ∆──最后一次从0F 加荷到a F 时试件两侧变形差的平均值(mm )
a ε──a F 时试件两侧变形的平均值(mm )
0ε──0F 时试件两侧变形的平均值(mm )
弹性模量的计算结果应精确至100(a MP ),弹性模量按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
如果其中一个试件在测定弹性模量后,发现其抗压强度值与用以决定试验控制荷载的轴心抗压强度值相差超过后者的20%时,则弹性模量值按另两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有两个试件超过上述规定,则试验结果无效。
6. 检测结果
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检测结果以测定值表示。
7. 检测结果核对
7.1试样、样品核对并记录。
7.2检测方法核对。
7.3数据、计算核对。
7.4结果判定核对。
8. 检测结束工作
检测设备、环境检查,登记检测设备使用记录,整理现场。
9. 异常事故处理
发生异常事故,按照《程序文件》NCZJ/CX18-09/11《异常情况及意外事故处理程序》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