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新版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新课标03)-语文(参考答案)

学科网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03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C2.B3.A4.B5.A6.①家庭成员主动承担养老服务责任,构筑起养老服务的第一道防线。
②推进养老改革,构建稳定、持续的养老金体系,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③培育公办、民办、社会组织并举的服务市场,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
④改变单一养老方式,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体系。
⑤养老方式与养老渠道的创新也应提上日程。
(意思对即可得6分)7.C8.这个说法反映了妻子对他的埋怨和怜惜。
(3分)①物质清简,生活单调,却很满足。
如住房仄陋、衣食简单,天天忙于写作,乐在其中。
(1分)②在时间问题上吝啬小气。
如送孩子上学很简单粗暴,很多费时费事的家务事不干。
(1分)③对待家人给予他作品的反馈很孩子气。
如老婆一赞扬便满脸得意。
(1分)9.示例合理。
主人公方面,他虽然还没发表文章,但他拥有成为作家的良好素质和品质:①他感情细腻,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颇有文学性。
如把周围的楼叫山,调侃说“山高月小”;把下联的“专”改为“尽”等。
②他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
如周围人的生活,他觉得可爱、充满美感,就算是孩子的尿布,在眼中也是幸福的旗子。
③他有正确的写作态度:热爱写作,不投机取巧,锲而不舍,乐此不疲。
如他“天天在写,月月在写”,不愿意走后门等。
(3分)他人的评价方面:他虽然还没发表文章,但是他的妻子和懂行的人对他的写作前景很看好。
如“精神上的大富翁”“说不定将来要去作协工作”都是对他作品质量的肯定。
(1分)作者方面:他虽然还没发表文章,但是作者对他充满了肯定称许,作者想借“一位作家”为题来启发读者思考;真正的作家应该像主人公一样拥有良好的素质和品质,而作品的发表反而是顺其自然的事。
(2分)10.C【解析】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文言断句有很多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
2020年高三语文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共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场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把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多样性有异曲同,土之妙,说表现为各类文化丰富多彩,也意味着每一种文化要不断创新发展。
文化创新不同于熊彼特意义上的科技变革的迭代“破坏”,也不会是一个创新代替彧贬抑另一个创新。
每一个文化.意丈上的创新都是一次人类创造力的礼赞和丰富。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励精图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硬实力”大国强国,但文化意义上的“软实力”尚不足以匹配这样的国际性大国强国。
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亟待更加自信而有活力的文化价值支撑,需要不断满足国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需要凝聚全球华人的价值共识,需要参与国际文明对话,需要为全人类贡献文艺创造力。
文化创新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策略。
文化创新要有文化传承的担当。
如果没有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基本价值、生活方式及发展模式感同身受的热爱与关切,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创新。
文艺创作上所谓“民族即世界”的共识背景就是上述理念的形象表述。
中国的文艺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接续文脉,树立中国文艺精神,以中国几千年积淀的智慧与情怀,讲好已经发生和正在进行的中国故事。
文化创新要有文化实践的自觉。
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是特定人类共同体长期生活的沿袭积淀。
曾经的文明盛绩固然是令人向往和骄傲的文化记忆,但文化从来都应该是鲜活的、不断生长着的。
2020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各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学创作也迎来崭新面貌。
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重视并尝试这一题材的创作,他们以文学笔触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行艺术化再现。
生态文学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较以往有所突破。
它们在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性也获得提升。
去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就有散文《流水似的走马》《遥远的向日葵地》、报告文学《大森林》、中篇小说《蘑菇圈》等多部生态题材作品。
从作品思想内涵来看,早期生态文学创作者往往直接指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以此呼吁人们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在近年涌现的生态文学作品中,作家更多地把生态保护话题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不断深化,作家写作姿态更加理性。
如阿来中篇小说《三只虫草》,没有单纯渲染挖掘虫草的行为对草原植被的破坏,而是更加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应是孤立的,应该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等民生举措紧密联系起来。
在文学表现力方面,生态文学创作也获得进展,生态文学作品正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谱系、多样化的社会视角,带给读者更加丰富新鲜的阅读体验。
人教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北斗交通应用。600余万辆营运车辆安装北斗,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让交通监管部门有迹可循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危险驾驶、疲劳驾驶。据统计,有了北斗之后,道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均下降近50%。同时,国内有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城市的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
2020 年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湖北省黄冈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黄冈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kē)霎时(shà)内帏(wéi)叱咤风云(zhà)B.瘦削(xuē)聒噪(guā)脸颊(jiá)旁稽博采(jī)C.盥洗(guàn)韶光(sháo)驯熟(xùn)不可估量(liáng)D.朱拓(tà)畏葸(xǐ)广袤(máo)卓有成效(zhuó)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廖廓弥谤迫不及待责无旁贷B.毗邻牒血相辅相承感恩戴德C.寒喧嘻戏既往不究不径之谈D.国粹更叠礼尚往来察言观色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世博会印度馆并没有特别引人入胜的奇幻美景,但这里的各种古老展品似一部部厚重的历史画卷,展示了她的古代文明。
②以旭日阳刚为的励志影片《白马王子的春天》即将开拍,制片人东方骏透露,旭日阳刚有可能出演剧中角色。
③报名时限过半,据有关部门介绍, 3月20日,全国已经有12万人报名参加这项知识竞赛活动。
④面对强大的对手,他,赛前比谁的心态都轻松,认为对方根本没有取胜的机会。
A.悠远原型截至不以为意 B.悠远原形截止不以为然C.幽远原形截止不以为意 D.幽远原型截至不以为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人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B.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瞒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
C.最近,湖南电视台制作的亲情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正在热播,那五个孩子的精彩表现得到了全国观众的热切关注。
D.在会上,学生会主席汇报了新年前夕,各班同学准备文艺节目,到处借服装和道具,利用放假后的时间积极排练,准备过一个愉快的“新年艺术节”。
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乡愁记忆: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陆邵明乡愁记忆既能对游子产生一种无声无形的磁力,也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
相比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
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及小城镇产业、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歌曲“小城故事” 中的乡愁记忆及其载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
那么,“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不妨借用赫伯特·西蒙的观点,通过适宜的策略维持活化独特资源与现有环境:尽量保存稀有的乡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愁资源并在允许范围内寻求创新发展。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守住底线,保护保育好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保护好独有的地理禀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保留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与曾经拥有的年代感。
保护好有代表性的住宅、不同时代典型的建筑物(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集市、庙会等),保育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
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相关政策法规是守住底线的中坚力量,主要是通过技术导则来管控。
二是打造创新引擎,开发利用好文化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乡愁资源,要做好科学规划与引导。
在宏观层面的总体布局中,应正确协调好新区与老区、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对乡愁特色资源有干扰影响的建筑、产业或项目,应明确处理措施。
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远方许达然①似乎远方总是使人向往的。
②其实有美的远方,有丑的远方。
③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
那神秘常使我们幻想:远方的平房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驯,冰雪封蔽的远方变成绿土。
一些最坏的形容词,也可能被加在我们所不喜欢的远方。
④血液里似乎遗传着流浪的鲜红,几乎每个人都有远行的冲动。
雪莱的回忆——“我曾是远方原野的浪人,我曾航过大河”——也几乎是每个人的梦。
远方的漫游,虽然掺着乡愁,却一直在开展人们的胸怀,成熟人们的思想。
古希腊的两位史学家希罗多德与修西底德斯和我们的司马迁一样曾漫游远方,而写出那么有气魄的历史!年轻时远游埃及,看到了与雅典不同的另一型态的文化,使柏拉图开拓了视野,而影响到他“理想国”的著作。
人间到处可以找到异乡人,远方的憧憬把他们带到异乡,甚至在异乡成功了他们的事业。
300 多年前,英国有个年轻人离开了故乡来到他的远方伦敦,给了我们不朽的礼物——莎士比亚的戏剧。
⑤如果有人卖梦,小孩子也许要买长大的梦。
小孩子期望自己长大,而可以无羁地去远方的梦土远游。
这虽是小说里天真的对话,其实也是真实人生的写照。
⑥从童年的梦里醒来,年轻人有着遥遥的前程,遥遥的前程是一连串的远方。
一切对他好像那么远,连死亡对他也是远的。
也许他一无所有,却至少有一股澎湃的热血与勇气。
也许他不知走向哪里,却有着走向远方的决心。
远方也许是凶恶的敌人,但他依然向前。
远方也许有暴风,有狂澜,但他依然把船向前驶去。
远方也许像非洲的莽林,满布死亡,但他依然走近。
远方也许是荒漠,但乐园是开拓了的荒漠,他要去,去那远方。
还有什么喜悦比抵达梦土更使人歆羡?——那第一批到达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看到的梦土虽荒凉,却高兴得跪下来感谢上帝。
也许他在远方造乐园。
也许他又觉得老家是亲密的远方。
也许他死在远方。
浙江省宁波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宁波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此中选择题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拾(shí)级歼(jiān)灭..B.洗刷(shù)挟(xié)持..C.自夸(xǔ)均匀(chèn)..D.前瞻(zhān)犷(guǎng)悍..2.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尽(jǐn)管.晕(yūn)船.晌(shǒng)午.瓜蔓(wàn).)给(jǐ)予怜悯.劝善惩(chéng)恶.声名鹊(què)起.乳臭(chòu)未干.A.为提升城市现代文明水平,促使社会和睦发展,宁波市将建设智慧城市,推进平生教育,成立学习型社会。
B.宁波,地处中国海岸线中段,把守南北海运之要冲,雄踞河海运输之枢纽,唐代起就跻身中国三大名港之一。
C.文学艺术家的贡献,固然不像公司家的成就相同,会产生立竿见影的速效,其关于人文发展、道德发展和社会文明,倒是一种巨大而潜伏的影响。
D.为控制在用车实质排放污染,环保部门须在重新车到在用车排放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各个环节拟订严格的管理举措并励行实行。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既然雾霾已经无情地窒息了我们的呼吸和生计,我们就一定取出整改“四风”相同的信心和勇气治理雾霾。
B.在中国大幅而快速兴起的今日,过分重申英语这类带有“自我殖民”性质的心态,不单没有获取有效改良,相反愈来愈肆无忌惮。
C.目前信息碎片化的趋向很危险,千万不要把海量阅读来取代深度阅读,海量浏览就是把自己变为痴人。
.好书屈指可数,“秒读”实在是暴殄天物,只凭追风逐电般的速度掌握书中内容的“窍门”,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假白岩松语录的出现,是大家由于期望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就以其名义说出。
B.面对一个班级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出国,有的老师感觉担忧,有的则以为不如,他们以为假如没有能力行万里路,就不如先读万卷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年是话剧进入中国110周年。
话剧初入中国之时,启发民智,旁不可挡。
之后的几十年,话剧对现实产生巨大影响。
百余年来,话剧界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以及《雷雨》《北京人》《茶馆》等大批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
随着政府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扶持政策,对于当代本土戏剧的发展助力很大,形貌多样的演出剧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各种鼓励原创的政策和措施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
同时,难免有各种力量争相加入戏剧的运作,只为资助和奖励,而置艺术于不顾。
这也是全国上演的剧目数量虽多,但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够引人思考的佳作依然稀少,在舞台技术和表演、导演技艺大幅提升的同时,很多戏剧作品的精神品质反而下滑的原因之一。
戏剧常常是社会的缩影,折射出世态人情。
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娱乐化的浪潮,近年来,戏剧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化,戏剧乃至艺术的生存环境、审美情趣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放任票房、收视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功利主义对于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
一些原创剧目舍本逐末,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却忽视作品的内涵和本质;一些剧目明知文本基础差、有硬伤,却由于种种原因仓促上马;盲目投资、拔苗助长等问题也陆续出现。
精美的舞台呈现配上严重缺失舞台剧特质的电视剧化、空洞、平庸的剧本,都阻碍着戏剧的进一步发展。
戏剧作品若是缺失了精神世界、丧失了思想的光芒,任何所谓的新技术、新方法甚至新形式都难逃被迅速遗忘和淘汰的命运。
在舞台技术性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戏剧返璞归真,加强剧作和演出的精神内涵越发显得迫切。
艺在于技,更在于心,如果创作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戏剧人物的心灵碰撞与选择必然显得虚假。
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敬业和操守是一切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创作者若果仍处于就事论事或者堆积材料的阶段,作品就会在整体上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更多的是以戏剧的形式来讲述一段生活、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这就没有深入到塑造独特角色,探索人物心灵轨迹以及体现独特情感色彩的创作轨道上来。
戏剧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破除创作上的僵硬化、同质化和模式化,从而让戏剧作品透过外在形式,深入人物的内心,找到到直抵人类心灵之路,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
当戏剧创作者自觉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多关注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提炼的时候,中国话剧的潜力和活力才能真正迸发。
(摘编自2017年6月28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话剧进入中国后,启发民智,影响现实,几十年来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和大批优秀本土原创作品。
B.置艺术于不顾的做法,使得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引人思考的戏剧佳作稀少,作品的精神品质下滑。
C.近年来,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都陷入了功利主义泥淖。
D.创作态度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创作者的敬业和操守是戏剧艺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与保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话剧进入中国后的发展、沿革现状,指出当前形势下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B.文章肯定了当前的扶持政策对于戏剧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指出演出市场的繁荣吸引了置艺术于不顾的各种力量的加入,这是导致话剧艺术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C.文章在探讨戏剧今年面临的困境这一议题时,先交代背景,接着列举了戏剧创作与演出中的种种弊端与怪相,发人深省。
D.文章采用了递进论证的结构,正反对比地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论述针对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关部门制度和实施的各种鼓励原创的扶持政策,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
B.当前,一些原创戏剧剧目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导致忽视内涵和本质,剧本空洞平庸,电视剧化。
C.戏剧作品如果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就会就事论事或堆积材料,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
D.只要精益求精,透过外在的形式深入人物内心,就能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提升戏剧水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乌镇的修辞矛盾、木心这两个乌镇之子,应对乌镇熟稔于心并萦回于异乡的梦中。
茅盾,1896年生于乌镇东栅,本名沈雁冰,后外出求学、从文、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先后用过几十个笔名,最终以“茅盾”和《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确立其在中国文坛的位置。
“茅盾”这一笔名,显影出大革命失败后一个左翼文人的苦闷、犹豫和矛盾——人生困境表现为语言的困境。
正因这双重困境,他在1949年之后处于一种微妙、尴尬的位置,反复检讨其内心与行动的革命坚定性,站在了那些表面上从来没有苦闷、犹豫和矛盾的文人的偏远处。
而正是这种“偏远”赢得我的敬意,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人物的敬意,分量不大。
在乌镇上可以找到茅盾笔下林家铺子的原型——一家老杂货店,现改成专营字画古玩的商铺,在观前街茅盾故居对面。
当然,眼前的老板并不姓林,却按《林家铺子》里的描写来打扮自己,着长袍马褂,表情灿烂像乌镇上的晴空,没有一丝面临破产的忧愤。
我伏在柜台上问他,那林老板的后人还在乌镇上否?他说,都去了国外。
因茅盾小说,一个普通店铺有望永远保持其格局而不被拆迁,显现出了修辞的力量。
木心,本名孙牧心,1927年生于茅盾故居附近一富裕人家,入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求学,师从于刘海粟、林风眠学习油画。
1971年蒙冤入狱,三根手指被折断,仍坚持写作,在纸上画出白键黑键“弹钢琴”,后获释。
1982年移居美国纽约,以作画、讲学谋生,后尝试写作,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十多部,像文坛突然出现的一个新人,语言充满汉语言的诗意、别致,例如:“公园石栏上伏着两个男人,毫无作为地容光焕发。
”“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
”“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秋天吹来的。
”——这风,也都是从乌镇吹来的吧?晚年,木心乘风还乡,2011年辞世。
木心家的“孙家花园”,是乌镇最美的私宅。
花园应该有鲜花和如花的女人。
当时乌镇码头上搬运的麻袋,都印着一个“孙”字。
仆人打扫房间,把花瓶抱出抱进重新摆在案头时出错,会遭到主人责备:“怎么把明代的花瓶搬出来了——去,摆宋朝的,要记住样式的不同。
”一个富贵华丽之家,1949年后相继改造成为农具厂、铁器社、五金轴承厂,乃至成为野草高过围墙的废园。
九十年代,木心声名大动于华语文学界,乌镇政府开始在画家陈丹青指导下,于孙家花园原址重建“晚晴小筑”。
2006年,木心回乌镇在此居住五年,去世,晚晴小筑改为“木心纪念馆”,展有各种版本的木心著作、手稿、乐谱,及其用过的写字台、礼帽、皮鞋、手杖等遗物。
依然是修辞的力量,在挽留一个人的余温和气息。
木心不是游客,大概不会喜欢乌镇的面目一新。
在剧变中的故乡,一个人,反而会加重异乡感吧。
孙家花园转化而成晚晴小筑,木心如落叶转化成树根处的泥土,大约会想:乌镇还在乌镇吗?我还是我吗?“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
”木心这样说,充满对“从前”的留恋和对“现在”的谅解。
从前的玉勒雕鞍、锦帽貂裘,现在的霜天断雁、淡茶清酒。
留恋和谅解,我大抵上也是如此态度,对乌镇,对青春。
(选自2017年第3期《散文选刊》,有删改)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对两个乌镇之子的简介入手,淡化作者的旅游踪迹,突出乌镇的地域文化,进而表达了作者浓郁的乡愁。
B.文章第二段概要地叙述了茅盾的巨大文学成就,并用衬托手法表现了他襟怀坦荡、严于解剖自己的高尚品质。
C.“表情灿烂像乌镇上的晴空,没有一丝面临破产的忧愤”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等手法,讥讽老板的滑稽。
D.文章之所以写“孙家花园”几度更名,意在反映时代的变迁对乌镇的影响以及政府对旧时代富豪的谅解与挽留。
5.文章标题“乌镇的修辞”指什么?文中两次写到“修辞的力量”,含义上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意加以理解。
(5分)6.“对乌镇”作者持“留恋和谅解”的态度。
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雕刻火药一把刀——记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①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导弹武器装备的“心脏”,发动机推进剂燃面的尺寸和精度直接决定着导弹的飞行轨道和精准射程,燃面整形迄今仍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再精密的机器依然无法完全替代人工。
②徐立平从事的工作需要极高的精准度,“而与精准相比,这个岗位的高危险性则更令人生畏”,他介绍说,固体燃料的特殊性,使得操作人员在整形时犹如躺在炸药包上,一旦刀具不小心碰到金属壳体,或摩擦过大发生静电放电,就会瞬间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几千度的高温,操作人员一丝安全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③“1987年,我不到19岁,从技校毕业后,在母亲的建议下来到她曾经工作过的装药整形车间工作,虽然心里做足了准备,但进厂第一课的点火试验,现场巨大的轰鸣声和腾起的蘑菇云,还是把我看呆了,没有想到会这么危险。
”徐立平回忆道。
④这堂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规避危险,唯有胆大心细,练好手中这把刀。
⑤由于固体火药有很强的韧性,含有粗糙的颗粒,用刀的力道很难把握,一刀切下去,药面很难保持平整,一旦切多或者留下刀痕,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火药就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导致发动机偏离轨道,甚至爆炸。
药面平不平,每次用刀切多少,都靠技术人员自己判断。
为了练好手上功夫,徐立平就不停地琢磨和练习怎么用力、怎么下刀,比划着切、削、铲等基本功,揣摩着刀具切削量、切削角度、切削力度,手臂酸痛还不放下。
上岗操作时他更是一丝不苟,虚心请教,一刀一刀地勤学苦练,多年下来练坏了30多把刀具,手却越来越有感觉,药面整度也越来越高。
到后来,用手摸一下,他就知道如何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经过他整形的产品保持了100%的合格率。
选择整形岗位,就意味着选择与危险为伍,与死神做伴。
⑥“有一次,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进入研制攻坚阶段,连续两台发动机试车失利,又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再次出现药面脱粘”,徐立平回忆道,为了彻查原因,当时在没有先进检测设备的条件下,专家组毅然决定,就地挖药,寻找“病根儿”。
⑦就地挖药,意味着要钻进已经装填好烈性推进剂的发动机燃烧室内,挖出浇注固化好的火炸药,而且挖药量极大,这在工厂历史上是头一次,艰难可想而知,危险更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