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 牙颌面畸形
颌面畸形正畸学教学课件

度治疗和副作用
5
颌面畸形正畸学治疗技术
矫形器的制作与调整
矫形器的类型:固定矫形器、活动 矫形器、半固定矫形器等
矫形器的制作过程:设计、制作、 调整、佩戴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矫形器的材料:金属、塑料、橡胶 等
矫形器的调整方法:根据患者的实 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 疗效果。
颌面畸形正畸学教学课件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颌 面 畸 形 的 定 义 与 分 类 03 颌 面 畸 形 正 畸 学 理 论 04 颌 面 畸 形 正 畸 学 治 疗 方 法 05 颌 面 畸 形 正 畸 学 治 疗 技 术 06 颌 面 畸 形 正 畸 学 的 临 床 应 用
1
添加章节标题
2
颌面畸因:遗传、环境因素、疾 病、外伤等
颌面畸形:指颌骨和面部骨 骼的形态、位置和比例异常
分类:根据畸形的部位和程 度,可分为上颌骨畸形、下
颌骨畸形、面部不对称等
治疗:通过正畸治疗、手术 治疗等方式进行矫正和改善
颌面畸形的分类
牙源性畸形:包括牙列 拥挤、牙列稀疏、牙列 扭转等
正畸学的目的:改善牙齿排列和咬 合关系,提高口腔功能和美观
正畸学的主要方法:固定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隐形矫治器等
颌面畸形正畸学的基本理论
颌面畸形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颌面畸形的诊断和评估
颌面畸形的定义和分类
颌面畸形的正畸治疗原则和 方法
颌面畸形正畸学的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 在生长发育 期进行干预, 以获得最佳
骨源性畸形:包括上颌 骨畸形、下颌骨畸形、 颏部畸形等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研名校试题讲解

目录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1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与镇痛2第四章牙及牙槽外科4第五章种植外科7第六章口腔颌脸部感染9第七章口腔颌脸部损伤11第八章口腔颌脸部肿瘤13第九章唾液腺疾病15第十章颞下颌关节疾病17第十一章颌脸部神经疾患19第十二章先本性唇腭裂与面裂21第十三章牙颌面畸形23第十五章口腔颌脸部后天缺损和畸形25352口腔综合《口腔颌面外科学》名校真题解析及典型题精讲精练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本章【考情分析】1.常考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2.分值分析:约占5~20分。
3.重点及难点:★张口度的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要点★唾液腺分泌功能的检查★切取活检注意事项本章【考点回顾】◆张口受限分级(4度)◆颞下颌关节检查(面形及关节动度、咀嚼肌、下和运动、牙合关系检查)◆唾液腺的检查方式(腮腺-扪诊,示、中、无名指三指平触;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导管内结石)及其定量和定性检测◆切取活检注意事项一、选择题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均为()(四川大学真题)A.4.0cmB.3.0cmC.3.5cmD.3.7cmE.4.7cm二、简答题活组织检查的注意事项及要点。
【本章小结】1.开口度的考查多以数据题形式出现,对其分级可很少考查简答题,可是对每一个分级对应的数据,应该注意一下,避免选择题考查。
2.切取活检的注意事项需要重点记忆,这个常常会考查简答题,而且在答题时建议分条论述,这样调理更清楚。
3.整体看本章考查点不多,所以比较容易掌握。
—1—1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与镇痛本章【考情分析】1.常考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2.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不高,可是每一年都有考题3.重点及难点:★浸润、阻滞麻醉★局麻并发症本章【考点回顾】◆局麻方式:冷冻、表面、浸润、阻滞麻醉◆阻滞麻醉的临床解剖标志点: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眶下神经阻滞麻醉腭前神经阻滞麻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局麻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置方式一、选择题1.下牙槽神经麻醉的标志点是()(青岛大学2009年)A.下颌孔B.卵圆孔C.颏孔D.棘孔2.上颌结节阻滞麻醉容易发生的并发症是()(青岛大学2012年)A.注射针尖折断B.病人恶心C.血肿D.注射区疼痛和水肿二、填空题1.室性心律失常病源首选的麻醉药是。
牙颌面畸形名词解释

牙颌面畸形名词解释
牙颌面畸形是指口腔、颌骨和面部发育不正常所导致的结构异
常或功能障碍。
这种畸形可以涉及牙齿的排列、颌骨的大小和位置、咬合关系以及面部外形等方面。
以下是对牙颌面畸形中常见名词的
解释:
1. 错牙(Malocclusion),指牙齿的不正常排列,包括牙齿拥挤、前突、反颌等情况。
2. 颌骨不对称(Asymmetry of the jaws),指上下颌骨的大
小或位置不平衡,导致面部外观不对称。
3. 开颌(Open bite),指上下牙齿在咬合时无法接触,造成
咀嚼和发音困难。
4. 闭合不良(Malocclusion),指上下牙齿在咬合时无法正确
配合,可能导致咬合不稳定或不舒适。
5. 下颌后缩(Retrognathia),指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过于后缩,造成面部外观的不协调。
6. 上颌突出(Prognathism),指上颌骨相对于下颌骨过于突出,导致面部外观的不平衡。
7. 骨性开颌(Skeletal open bite),指开颌问题主要由颌骨的不正常发育引起,而非牙齿排列的问题。
8. 骨性错牙(Skeletal malocclusion),指错牙问题主要由颌骨的不正常发育引起,而非牙齿本身的问题。
这些名词解释了牙颌面畸形中常见的情况,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由专业的牙医或正畸专家进行评估和决定。
牙颌面畸形名词解释

牙颌面畸形名词解释牙颌面畸形是指下颌或上颌骨发育异常或牙齿排列不齐所导致的面部外形和咬合功能异常的疾病。
该疾病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
下面将对牙颌面畸形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锁齿:指上颌骨与下颌骨之间咬合不正常,下颌齿颌关系错误,无法正常关闭咬合,导致口腔功能受损和牙齿不正常磨损。
2. 开颌:指上颌骨与下颌骨之间垂直距离过大,使得正常的咬合关系无法形成,通常因为面部骨骼发育不良或功能不协调引起。
3. 交叉咬合:指上颌齿在咬合时向内移动,与下颌齿覆盖在一起,导致上下牙齿不正常接触,进而影响咀嚼和发音功能。
4. 龅牙:指上颌前牙突出,超过正常范围,造成不协调的面部外形和咬合功能障碍。
5. 唇颊侧咬:指唇颊侧牙齿咬合干扰正常咬合关系,影响咬合功能和面部外形。
6. 口腔开裂:指颌面部区域发育不良,造成口唇和(或)腭裂,严重影响面部外形和语言发音。
7. 骨改型矫治:指通过牙齿矫正和骨骼形态重塑的手术治疗方法,旨在修正牙颌面畸形,恢复正常面部外形和咬合功能。
8. 功能矫治:指通过牙齿矫正和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旨在调整牙齿排列和改善咬合功能,达到美观和正常咀嚼功能。
9. 正颌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对上颌骨或下颌骨进行骨切除或骨移位等矫正手术,以使牙齿得到合理的排列和咬合关系。
10. 正畸:指采用牙齿矫正器或矫正装置对不良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进行调整的治疗方法,旨在改善牙颌面畸形,恢复正常面部外形和咬合功能。
总之,牙颌面畸形是一种牙齿和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严重影响面部外形和咬合功能。
通过骨改型矫治、功能矫治、正颌术和正畸等治疗方法,可以纠正牙颌面畸形,使患者恢复正常面部外形和咬合功能。
医师执业口腔外科学讲义1301

第十三单元牙颌面畸形(一)概论牙颌面畸形系指因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畸形和其伴发的牙(牙合)关系以及颜面形态异常。
常见的颌骨发育畸形包括发育过度与发育不足两大类,可以单独或同时发生在上颌骨及下颌骨。
畸形可以是对称的,也可能是非对称性的。
(二)临床分类牙颌面畸形患者,必然存在错(牙合),但错(牙合)远不能反映和代表牙颌面畸形基本的病变特征,特别是骨性牙颌面畸形患者,往往存在颅与颌、(牙合)与颌,以及上、下颌骨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异常。
1.颌骨发育过度所致牙颌面畸形(1)上颌骨发育过度(AngleⅠ类或Ⅱ类(牙合))(2)下颌骨发育过度(Angle Ⅲ类(牙合))。
(3)上下颌骨发育过度((牙合)关系视上、下颌骨发育过度的程度而有不同)。
2.颌骨发育不足所致牙颌面畸形(1)上颌骨发育不足(Angle Ⅲ类(牙合))。
(2)下颌骨发育不足(AngleⅡ类(牙合))。
(3)上下颌骨发育不足((牙合)关系视上、下颌骨发育不足的程度而不同)。
3.长面畸形(AngleⅡ类(牙合))通常伴有下颌发育不足及开(牙合)。
4.牙源性错(牙合)畸形(AngleⅠ类(牙合))错(牙合)可表现为多种(牙合)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常见类型为上前牙前突(伴深覆(牙合)或并(牙合)),下前牙前突(反(牙合)或伴开(牙合))以及牙排列拥挤、错位等。
5.复合性牙颌面畸形上述各类畸形在不同个体可形成相互交叉的复合类型,如:上颌发育过度伴下颌发育不足(AngleⅡ类),伴开(牙合)或不伴开(牙合);上颌发育不足伴下颌发育过度(Angle Ⅲ类),伴开(牙合)或不伴开(牙合);下颌发育不足(AngleⅡ类)伴面下1/3高度正常或变短等。
6.不对称性牙颌面畸形在上述各分类中均可出现不对称性畸形,其治疗难度较大,在诊治设计及处理上均需特别注意。
(三)治疗原则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在确定治疗方案后,必须按照严格的治疗程序进行,才能获得最佳的预期效果及避免可能出现的误差。
2018口腔颌面外科习题集

口腔颌面外科习题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第四章牙及牙槽外科第五章种植外科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损伤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第九章唾液腺疾病第十章颞下颌关节疾病第十一章颌面部神经疾患第十二章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第十三章牙颌面畸形第十四章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第一章绪论【A型题】1.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B.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颈部疾病C.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及某些颈部疾病D.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及某些颈部疾病的防治E.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唾液腺、颞下颌关节疾病的防治【X型题】2.在学习口腔颌面外科学时,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A.作为医学的分支,必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具备全身观点B.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临床主诉和体征中探寻疾病的本质C.具备扎实的普通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口腔颌面外科学中D.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E.加强临床实践【简答题】3.简述口腔颌面外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参考答案}1.C2.ABCDE3.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一部分,与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粘膜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密不可分;同时,口腔颌面外科学又是医学科学的一部分,必须具备普通外科学、麻醉学、内科学、儿科学等有关临床各科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一些更专门的分科知识,如龈科学、耳鼻喉科学、整形外科学、肿瘤学等,必须掌握丰富而扎实的普通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A型题】1.颌面外科医生检查颌骨骨折患者的牙齿时,最重要的是了解A.牙有无松动及松动原因B.上下牙咬合关系是否正常C.牙列有无缺失D.牙齿有无叩痛E.牙龈瘘管及其走行方向2.颌骨肿瘤最容易出现的牙问题是A.颌骨上的牙齿松动、移位B.牙龈撕脱或坏死C.咬合关系错乱D.牙齿自发痛E.慢性牙髓炎3.张口度的测量是指A.上、下唇之间的距离B.上、下前牙的切缘间的距离C上、下中切牙的切缘间的距离 D.上、下切牙之间的距离E.上、下颌骨之间的距离4.正常张口度的简易测量A.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末节的宽度B.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中节的宽度C.被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末节的宽度D.被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中节的宽度E.被检查者除拇指外的任意三指宽度5.临床上张口受限可分为A.1度B.2度C.3度D.4度E.5度6.上、下中切牙切缘间距在1Cm以内,称为A.轻度张口受限B.中度张口受限C.中重度张口受限D.重度张口受限E完全性张口受限7.上、下中切牙间距在1~2Cm左右,称为A.轻度张口受限B.中度张口受限C.中重度张口受限D.重度张口受限E.完全性张口受限8.对舌肌内病损临床检查通常选用A.双手双合诊法B.双指双合诊法C.B超,D.CT或核磁共振E.穿刺检查9.对口底病损的临床检查通常采用A.B超B.CT或核磁共振C.穿刺检查D.双指双合诊法E.双手双合诊法10.对腮腺的扪诊检查应选用A.双手双合诊法B.双指双合诊法C.三指平触诊D.双指提拉式扪诊E.单指扪诊11.对颌下腺及舌下腺的扪诊常采用A.双手双合诊法B.双指双合诊法C.三指平触诊D.单指扪诊E.双指提拉式扪诊12.穿刺检查最适用于A.深部实体包块的诊断B.深部囊性包块的诊断C.表面实体包块的诊断D.表面新生物的诊断E.浆液期炎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3.冰冻活检的标本切取后,应A.立即放入10%甲醛固定液中B.立即放入3%戊二醛固定液中C.立即放入75%酒精中脱水D.立即放入0.9%生理盐水中E.不作任何处理,尽快送病理科14.对颞下区深部包块的早期诊断,最佳的手段是A.切取活检B.穿刺活检C.CrD.B超E.放射性核素检查15.要判断口腔癌晚期有无全身转移,最佳的检查手段是A.全身CRB.MRIC.ECRD. D. C.AE.B超[B型题}16-18题备选答案A.张口度2.5-3.7Cm左右B.张口度2-2.5Cm左右C.张口度1-2Cm左右D.张口度1Cm以下E.牙关紧闭,完全不能张口16.轻度张口受限17.中度张口受限18.重度张口受限[C型题}A.99m TEB.1251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9.口腔内异位甲状腺20.颌骨恶性肿瘤A.CT检查B.磁共振检查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21.确定颞下区深部恶性肿瘤的侵犯边界22.明确腮腺恶性肿瘤是否侵及面神经[x型题}2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适用于A.颈动脉体瘤B.颈鞘浅面的转移性淋巴粘C颞面部血管瘤D.腮腺浅叶肿瘤E.血运丰富的恶性肿瘤24.口腔检查应遵循A.由前至后B由外及内C由浅入深 D.健、患两侧对比E.上、下部位对比25.口腔前庭检查应警惕艾滋病的早期口腔表现,常见体征有A.牙龈线性红斑B.口炎C白色念珠菌感染D.粘膜、牙龈新生物E.坏死性牙周炎26.检查、描述颞面部外形应包括A.左右对称否B.比例协调否C.有无突出和凹陷D.表情E.意识神态27.双手双合诊适用于哪些部位的检查A.舌肌内病损B.口底深在病损C.唇、颊部病损D.颌下区E.颈侧包块28.双指双合诊适用于哪些部位的检查A.舌肌内病损B.口底深在病损C.唇、颊部病损D.颌下区E.颈侧包块29.怀疑有以下哪些疾病时,需作听诊检查A.蔓状血管瘤B.海绵状血管瘤C.淋巴管瘤D.颈动脉体瘤E.颞下颌关节紊乱病30.颞下颌关节髁突动度检查,常采用A.关节区听诊法、B.外耳道指诊法C耳屏前扪诊法D.双手双合诊E.双指双合诊31.唾液腺分泌功能检查时,可选用A.酸性物剌激定性测定B.酸性物剌激定量测定C.收集24小时自然分泌量D.某一时段的自然分泌量测定E.放射性核素扫描32.穿刺检查适用于A.表皮样囊肿B.腮裂囊肿C.海绵状血管瘤D.颈动脉体瘤E.脓肿33.细针穿刺适用于A.深在脓肿B.血管瘤C.实体肿瘤针吸活检D.囊性淋巴管瘤E.动脉瘤34.常用的活体组织检查方法有A.切取活检B.吸取活检C.切除活检D.钳取活检E.冰冻活检35.冰冻活检诊断常用于A.表浅恶性肿瘤B.深部恶性肿瘤C.唾液腺肿瘤D.颌骨肿瘤E.恶性淋巴瘤36.切取活检适用于A.位置表浅的溃疡型肿瘤B.位于皮下的小肿瘤C.浅表淋巴粘D.高度疑为恶性黑色素瘤E.血管瘤37.涂片检查常用于A.血管瘤内血液B.囊肿内的囊液C.脓肿的脓液D.溃疡面分泌液E.口腔内唾液38.超声检查在口腔颌面外科检查中多用于A.颈部肿块B.下颌下区肿块C.颌骨内肿块D.颞下区肿块E.腮腺肿块39.超声检查的目的A.确定有无占位性病变B.判断是囊性还是实性肿块C.明确肿块的良恶性D.仅为肿瘤良恶性提供信息E.确定肿块与邻近重要血管的关系40.X线造影检查可用于A.腮腺良性肿瘤B.腮腺恶性肿瘤C.舌下腺恶性肿瘤D.海绵状血管瘤E.颌下腺导管阳性粘石41.X线造影检查可用于A.颌下腺导管阳性粘石B.颌下腺导管阴性粘石C.毛细血管瘤D.腮裂囊肿E.腮腺舍格伦综合征【填空题】42.下颌下淋巴粘群,位于____三角内,主要收钠来自颊、鼻侧、上唇、下唇外侧、舌尖、舌侧、________、牙龈、________部和下淋巴粘输出管,然后汇入颈____淋巴粘________群。
牙颌畸形

Angle分类
Angle Ⅰ正常
Angle Ⅰ错
Angle Ⅱ错
Angle Ⅲ错
下颌后缩或 上颌前突
上颌后缩或 下颌前突
一、颌骨发育过度畸形
(一)前后向发育过度畸形
1.上颌发育过度(前突) Angle I 类或 Angle II 类 合
2.下颌发育过度(前突) Angle III 类合
3.下颌颏部发育过度
1.模板外科(Visual Treatment Objective, VTO)
2.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疗效预测
3. 模型外科(model surgery)
• 三维立体空间结构 • 确定骨块移动方向、移动量 • 保证术后的咬合关系 • 制作合导板
截骨线 板
板
• 确保术后咬合关系 • 确保骨块移动方向、移动量
所致,以半侧下颌发育不全为主,同时累及上颌 骨、颧骨甚至颅骨,可伴有面横裂和附耳(第一 和二鳃弓综合征)。 5.半侧颜面萎缩 又称为进行性偏面萎缩或帕-罗综合 征。
六、继发性牙颌面畸形
本类主要指在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因 各种疾病或其治疗引起的牙颌面畸形。如 颞下颌关节强直,口腔颌面部损伤,尤其 以骨折的错位愈合,颞下颌关节损伤,以 及因骨肿瘤或骨髓炎等外科治疗后引起的 继发性牙颌面畸形。
第十三章 牙颌面畸形
Dentomaxillofacial Deformities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关雪剑
第一节 牙颌面畸形与正颌外科
牙 颌 面 畸 形 (dentomaxillofacial deformities)主要系指因颌骨生长发育异常 所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结构以及上下颌 骨之间及其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的位置关 系失调和随之伴发的咬合关系错乱及口颌 系统功能异常,外观则表现为颌面形态异 常 . 又 称 为 骨 性 错 颌 ( skeletal malocclusion)。
第十三章 牙颌面畸形

第十三章牙颌面畸形提要牙颌面畸形是一种因颌面骨骼生长发育失调引起的颌面形态异常与咬合关系错乱,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与牙颌功能,以研究和诊治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称为正颌外科。
通过本章的理论学习与实习教学,须掌握牙颌面畸形的定义、分类以及正颌外科的矫治原则,熟悉外科一正畸联合治疗牙颌面畸形的程序和步骤,了解临床常用的正颌外科术式与方法。
第一节牙颌面畸形与正颌外科牙颌面畸形(dentomaxillofacial deformities)是一种因颌骨生长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结构以及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的位置关系失调,表现为颜面外形异常,咬合关系错乱与口颌系统功能障碍,又称为骨性错(skeletal malocclusion)。
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人群中约有40%有错畸形,其中约5%为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牙颌面畸形。
以研究和诊治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称为正颌外科学(orthognathicsurgery),它集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美学、心理学、解剖生理学、围手术学以及麻醉学等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为一体,特别是采用现代外科手术与口腔正畸治疗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颌骨专用手术器械,矫治通常由单独的正畸或手术治疗难达到满意效果的骨性牙颌面畸形。
采用手术矫治颌骨发育性畸形由Hullihen于1848年创用,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才在欧洲及北美得到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生Bell为代表的学者们,在颌骨及颌周组织血供的应用解剖,以及上、下颌骨各型骨切开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动物实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各种骨切开术通过牙一骨复合组织瓣的带蒂异位移植达到矫治目的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奠定了现代正颌外科的生物学基础。
外科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颌面畸形原则的确立与实施,正颌手术的不断改进与创新以及各种高效颌骨动力手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使牙颌面畸形的治疗技术日趋完善,取得了颜面形态与牙颌功能俱佳的矫治效果,成为口腔颌面外科学中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展迅速,成果显著的一个新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牙颌面畸形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教学内容(1)牙颌面畸形的概念;正颌外科的定义、治疗原则、治疗步骤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处理。
(2)常见的牙颌面畸形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3)临床常用的正颌外科术式与适应证;正颌外科手术的生物学基础。
(4)牵张成骨的定义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2.目的要求(1)掌握正颌外科的治疗原则、治疗步骤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2)掌握常见牙颌面畸形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3)熟悉常见的牙颌面畸形的临床表现。
(4)了解牵张成骨的定义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5)了解常用正颌外科术式及其生物学基础。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1)牙颌面畸形的概念及正颌外科的定义(2)正颌外科的治疗原则(3)正颌外科的治疗步骤(4)常见的牙颌面畸形的临床表现与其治疗方法2.难点(1)临床常用的正颌外科术式与适应证(2)常见的牙颌面畸形的诊断与矫治方案方设计(3)正颌外科的概念与方法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扩展应用(4)正颌外科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处理三、试题及参考答案【A型题】1. 1848年,采用骨切开术矫治一名因幼年时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致颏颈粘连,引起下唇外翻,继发下颌前部的前突伴开牙合畸形的医师是A.FanchardB.HullihenC. CunninghanD. KostechaE.Bell2.1957年,首次报道经口内途径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矫治下颌发育畸形的是A. WassmuundB. SchuchardtC.ObwegeserD.BellE.Fanchard3. 20世纪60~70年代,在颌骨及颌周组织血供的应用解剖,以及骨切开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作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而奠定了现代正颌外科生物学基础的是A.HullihenB.BellC.ObwegeserD. TraunerE.Dal Pont4.正颌外科手术骨切开线设计时,为避免牙髓坏死,切骨线应距根尖A.1mmB.2mmC.3mmD.4mmE.5mm5.牵张成骨术中适当的牵张速率非常重要,在颅颌面骨的牵张过程中,目前认为较适宜的牵张速率为A. 0.5mm/dB. 1.0mm/dC. 1.5mm/dD. 2.0mm/dE. 2.5mm/d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中,选用适合的正颌外科手术可有效地解除或缓解症状,可选用A.全上颌骨水平向骨切开术B.经口内下颌升支斜行骨切开术C.经口内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D.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术E.下颌前部根尖下骨切开术【B型题】X线头影测量中,反映下列关系的项目是A.下颌与前颅底的前后向位置关系B.下颌与前颅底的前后向位置关系C.上、下颌基骨的前后向位置关系D.上、下颌基骨相对于面平面的前后向的位置关系E.下中切牙与下颌基骨的相对位置关系7.∠ANB8.∠SNA9.∠SNBA.∠SNB增大B.∠SNB减小C.∠SNA增大D.∠SNA减小E.∠uA-SA增大10.上颌前突11.下颌后缩12.下颌前突13.下颌后缩在正位片头影测量中,下列项目代表A.额宽距(Mf-Mf)B.眶横距(L0-L0)C.颧弓横距(Z yg-Z yg)D.上颌宽距(M x-M x)E.下颌角宽距(G0-G0)14.上面宽15.中面宽16.下面宽X线头影测量中对应的测量项目是A.颌平面角B.面角C.上、下牙槽座角D.颅底-上牙槽座角E.颅底-下牙槽座角17.∠SNA18.∠SNB19.∠ANB20.∠SN-MP头影测量中相对应的项目是A.前颅底平面B.下颌平面C.面平面D.鼻根点至上牙槽座点连线E.鼻根点至下牙槽座点连线21.SN22.NA23.NB按Steiner头影测量法,我国汉族正牙合的平均角度为:A.79°±1°B.80°±1°C.82°±1°D.2°±1°E.3°±1°24.∠SNA25.∠SNB26.∠ANB下列术后并发症多见于A.口底血肿B.腭降动脉大出血C.下齿槽动脉大出血D.牙髓坏死E.整个骨块坏死27.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术28.颏成形术29.全上颌骨水平向骨切开术30.经口内下颌支斜行骨切开术31.经口内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C型题】下列畸形宜选择的手术术式A.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术B.Le FortI型骨切开术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32、上颌前突,AngleI类牙合33、上颌前突,AngleII类牙合34、双颌前突、AngleI类牙合35、下颌前突、AngleIII类牙合下列畸形宜选择的手术术式A.经口内下颌支斜行骨切开术B.经口内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36、下颌骨发育不足、小下颌畸形37、真性下颌前突,Angle III类牙合38、下颌前突,Angle I类牙合下列畸形宜选择的手术术式A.Le FortI型骨切开术B.经口内下颌支矢状骨辟开术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39、下颌前突伴上颌发育不足40、上颌垂直向发育过度伴下颌骨发育不足41、双颌前突,Angle I类牙合【X型题】42、以下对牙颌面畸形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是颌骨生长发育异常B.上、下颌骨关系异常C.颌骨与颅面其它骨骼的关系异常D.牙牙合关系异常E.口颌系统功能异常43、颌骨发育畸形是A.基因遗传B.母体内环境异常C.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感染、创伤等引起的牙颌面发育障碍D.少数是全身器官遗传性发育异常在口腔颌面部的表现E.大多数是一种独立存在的颌面生长发育异常44、以下对牙颌面畸形的理解,正确的是A.是患者出生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各种疾病及其治疗才出现的畸形,是后天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先天性因素无关B.有牙颌面畸形,必然存在错牙合C.颌骨骨性畸形者,往往存在颌与颅、颌与牙合、、上颌与下颌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异常D.畸形可单独发生在上颌骨或下颌骨E.畸形可以是对称的或非对称的45、牙颌面畸形一般是指:A.颌骨发育过度畸形B.颌骨发育不足畸形C.前牙伴牙槽突前突的牙源性错牙合畸形D.进行性偏面萎缩E.先天性唇、腭裂畸形46、牙颌面畸形的特点常包括A.前后向发育畸形B.垂直向发育畸形C.横向发育畸形D.上、下颌骨位置关系不协调E.口颌系统功能异常47、正颌外科术前准备应包括A.术前正畸B.深入了解病员的治疗要求C.病员的心理状态D.颅颌面三维形态的美学评估E.X线头影软组织测量分析48、一患者以反就诊,可能存在地畸形:A.真性下颌前突B.上颌发育不足C.上下颌骨发育不足D.下颌前突伴上颌发育不足E.宽面综合征【填空题】49、Cephalometric radiography的中文名称是,它是牙颌面诊治程序中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步骤,包括位和位两种。
前者用于揭示颅面向关系,向关系,后者用于揭示颅面横向关系、分析颅面的对称性、面宽等特别重要。
50.在正颌外科术前对颜面美学的评估中,有两个方面十分重要:一是,二是。
51.正颌外科的治疗设计及预测,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用的方法有:1 ,2 ,3 ,4 。
52.牵张成骨术的基本治疗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1 ,2 ,3 ,4 。
53.牵张成骨术中的三要素是:1 、2 、3 。
54.经口内牵张成骨矫正下颌骨缩短,可采用三种模式:1 、2 、3。
【简答题】55. 简述正颌外科的治疗原则56. 简述正颌外科术前与术后正畸治疗的目的57. 为什么正颌外科手术的设计与操作应遵循颌骨生物学和血供动力学基础?58. 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治疗为什么要生理与心理治疗兼顾?59.为什么正颌外科治疗需要外科和正畸联合,形态与功能并举?60.简述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的含义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61.简述牵张成骨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62.简述牵张成骨术的基本疗程及实施要点63.简述外科—正畸联合治疗的主要步骤64.简述正颌外科的常规治疗程序65.简述正颌外科的手术模拟设计及预测方法66.简述正颌外科的术前检查要点67. 简述颏成形术(genioplasty)适应证68. 简述全上颌骨水平向骨切开术(total horizontal maxillary osteotomy)(LeFortⅠ型骨切开术)适应证69. 简述模型外科(model surgery)的应用原理及目的70.正颌外科手术移动牙骨块存活的可能性和骨愈合质量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71.什么是下颌前突?简述下颌前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矫治设计72.简述下颌前突的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73.简述上颌后缩并下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特点及其矫治设计74.简述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特点。
75.正颌外科术后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如何避免及如何处理。
76.上颌LeFortⅠ型骨切开术后出血的原因,如何避免及如何处理?77.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后出血和血肿的原因,如何避免及如何处理?78.下颌升支垂直或斜行骨切开术后出血和血肿的原因,如何避免及如何处理?79. 颏成形术术后出血和血肿的原因,如何避免及如何处理?80.正颌外科术后感染和脓肿形成的原因,如何避免及如何处理?81.正颌外科术后骨块坏死或骨段不愈合的原因,如何避免及如何处理?82.正颌外科术后复发的原因,如何避免及如何处理?83.正颌外科手术下齿槽神经损伤的原因,如何避免及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B2.C3.B4.E5.B6.C7.C8.A9.B 10.C 11 .D 12.A 13.B 14.B 15.C 16.E 17.D 18.E 19.C 20.A21.A 22.D 23.E 24.C 25.A 26.E 27.D 28.A 29.B 30.C 31.C 32.A 33.B 34.A 35.D 36.B 37.C 38.D 39.C40.C 41.D 42.A B C D 43.A B C D E 44.B C D E 45. A B C D 46.A B C D E 47.A B C D E 48.A B C D49 .X线头影测量,侧位,后前位,前后,垂直50.颜面的中线和对称性,比例匀称51.头影描迹、设计、预测投影剪裁模拟手术试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疗效预测石膏模型外科52.骨切开并安置牵张器,将切开的骨段原位固定5~7d,牵张延长期,在矫正位固定牵张器6~8周53.适宜的牵张速率,一般为1mm/d, 牵张频率为2~4次/d保持牵张力和方向的稳定54.单切开线式牵张成骨术,双切开线式牵张成骨术三切开线式牵张成骨术55答案:为实现矫治牙颌面畸形的特殊目的和需要,正颌外科手术除应遵循一般外科手术的原则和操作外,尚需按照下列基本原则和要求,方能保证治疗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