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刘明园学号:110104231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设计(论文)题目:机械手液压系统设计指导教师:费叶琦2015年1月10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7年3月15日”或“2007-03-1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 机械手的研究背景数百年前人们就希望制造出一种机构能像人一样运动、动作,以方便使人们从繁琐的机械劳动中脱身,早在两千年前就开始出现了一些自动木偶人和简单的机械偶人,所以对于劳动力的解放人们从古至今一直在研究中。
随着现代化工业发展的崛起和迅速发展,人们对机械化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便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工业机械手。
用作再现人们手部动作的机械装置称为机械手。
机械手是模仿人们手部和手臂部的部分动作,按先前给定的程序、轨迹和要求来实现自动抓取、搬运等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1]。
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并且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机械手涉及到机械学、力学、电器液压技术学、自动控制技术学、传感器技术学等多方面领域的综合知识。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机械手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和各个领域。
本设计旨在设计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程度的机械手,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和可行性。
本文将从设计背景、目标、方法和预期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引言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模拟人手动作的自动化装置,它通过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物体的抓取、搬运和放置等操作。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机械手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机械手普遍存在操作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程度的机械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2. 设计背景目前市场上的机械手大多采用传统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其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
因此,本设计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算法,设计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程度的机械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设计目标本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种具有以下特点的机械手:- 高精度:能够实现对物体的准确抓取和放置,精度达到毫米级。
- 高自动化程度:能够通过编程实现自动化操作,并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动。
- 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物体,并能够进行灵活的操作。
4. 设计方法本设计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设计目标:- 机械结构设计:采用先进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法,优化机械手的运动性能和刚度。
- 传感器技术应用: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如视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以实现对物体的准确感知和控制。
- 控制算法设计:设计高效的控制算法,实现机械手的自动化操作和精确控制。
5. 预期结果通过本设计,预期能够实现以下结果:- 设计出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程度的机械手原型。
-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手的性能和可行性。
- 提出优化方案,进一步改进机械手的性能和功能。
6. 计划安排本设计将按照以下计划安排进行:- 第一阶段:调研和文献综述,了解机械手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系统设计(链式)—自动换刀学生姓名崔自帅专业班级机制07-1 学号 310704010103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MC)是适应省力、省时和节能的时代要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自动换刀数控机床,它是综合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拖动技术、现代控制理论、测量及传感技术以及通信诊断、刀具和编程技术的高科技产品。
由于加工中心能集中完成多种工序,因而可减少工件装夹、测量和调整时间,减少工件周转、搬运存放时间,使机床的切削利用率高于通用机床3倍~4倍,所以说,加工中心不仅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而且是数控机床中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机床。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958年,美国卡尼,特雷克(Kearney&Trecker)公司首次把铣、钻、镗等多种工序集中于一台数控机床上,通过换刀方式实现连续加工,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加工中心。
该产品出现后,销路惊人,引起了日、德、美、英、法、意等先进工业国家的高度重视,竞相开发生产,不断扩大和完善机床的功能,成为数控机床中发展最快、需求量最大的商品之一。
如今,世界上出现了立式、卧式、龙门式、落地式等各种加工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1000多个品种规格。
未来加工中心的发展动向是高速化、进一步提高精度和愈发完善的机能。
加工中心是数控机床的代表,是高新技术集成度高的典型机电一体化机械加工设备,我国的加工中心从70年代开始,已有很大发展,但技术、品种和数量上都还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模具制造业、机械加工业的巨大发展,使得数控机床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加工中心更是以其高自动化程度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的都是以大、中型的加工中心为主,小型加工中心几乎是空白,而机械加工业、小型模具的制造、工科院校、技工学校等对小型加工中心存在着大量的需求。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智能化机器人系统,已经成为了工厂自动化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
它主要通过机械手臂和控制系统的相互配合,完成物料的搬运、装配、喷漆等工作。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手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我国的机械手制造技术还有待提升,因此市场上的机械手品质往往有着参差不齐的状况,稳定性和持续性都不尽如人意。
因此,如何提高机械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机械手的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高机械手的稳定性和精准度,为机械手的普及使用和工业自动化生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三、预期成果(1)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构建一种新型机械手结构,使机械手的运动更加平稳、稳定。
(2)引入控制算法和局部运动控制等技术,提升机械手的精准度和速度。
(3)通过实际应用和多组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该机械手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研究方法1.从机械手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出发,通过ADAMS、Solidwork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械手进行结构仿真和性能分析。
2.设计控制系统的硬、软件结构,选择DC/AC伺服电机、编码器等关键部件,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多个轴的联动控制。
3.在机械手的不同运动轨迹上,通过“视觉传感器+控制程序”的组合方式进行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进而建立机械手控制的数学模型。
4.通过实验对比和分析,寻找最优化的控制参数,进一步提高机械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五、论文结构1.绪论。
介绍机械手的相关背景和意义;明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阐述研究意义与意义;梳理研究进展,研究现状;详细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机械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械手的结构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一种优化的机械手结构方案,从而实现机械手的平稳、稳定运动。
3.控制系统设计。
详细介绍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结构及其硬、软件的规划,包括选择关键部件、搭建控制程序、通过局部运动控制的方式提升机械手的精准度和速度的方法等。
平动搬运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58)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平动搬运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注:1)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单面打印;其他格式与毕业论文要求相同。
2)开题报告由各系集中归档保存。
3)开题报告引用参考文献注释格式可参照附录E“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样式”执行。
不进入正文,可以作为附件放在开题报告后面。
参考文献[1] 刘明保,吕春红等.机械手的组成机构及技术指标的确定.[N]河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2] 李超.气动通用上下料机械手的研究与开发. [D]陕西科技大学.2003.[3] 陆祥生,杨绣莲.机械手. [J]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5.1.[4] 张建民.工业机械人. [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2.[5] 史国生.机械手步进控制中的应用. [DB]中国工控信息网. 2005.1.[6] 李允文.工业机械手设计. [J]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4.[7] 蔡自兴.机械人学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 [J]机械人技术. 2001.4.[8] 金茂青,曲忠萍,张桂华.国外工业机械人发展的态势分析. [J]机械人技术与应用. 2001.[9] 蔡自兴.机器人原理及其应用. [J]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8.[10] 过三郎等机器人工程学及其应用. [J]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9.[11] 付京孙等.机器人学. [J]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2] 范印越.机器人技术. [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88.[13] 刘德满,尹朝万.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 [J]长春: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3.[14] 李明.单臂回转机械手设计. [N]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4.06.[15] 张军,封志辉.多工步搬运机械手的设计. [C]机械设计. 2004.04.[16] Craig JJ.Introduction to Roborics[J].New York:Addison Wesky PublishingCo.,1989.[17] Yu. M. Gelfgat. Rotating fields as means to control the hydr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inprocesses of bulksingle crystal growth [J]. Crystal Growth, 1999,8(198/199).[18] Gao F,Li W M.New kinematic strctures for 2-,3-,4-,and 5-DOF parallel manipulator .designs.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M],2002,37:1395-1411.。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机械手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业、医疗等领域。
它能够模拟人手的运动,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手的应用领域和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因此对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设计和开发一种高效、灵活的机械手系统,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探索机械手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研究内容1. 机械手的工作原理机械手主要由机械结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感知系统等组成。
机械结构决定了机械手的运动方式和灵活性,传动系统实现机械手的力和速度传递,控制系统对机械手进行精确控制,感知系统使机械手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和物体。
2. 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基础。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任务需求,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机械手,如平行机械手、串联机械手和混合机械手等。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机械手的负载能力、工作空间、精度要求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3. 机械手的控制方法机械手的控制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基于传感器的反馈控制、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基于学习的自适应控制等。
不同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任务和环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以实现机械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性能。
4. 机械手的应用案例机械手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食品加工等。
以汽车制造为例,机械手可以完成汽车零部件的搬运、焊接、装配等任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研究机械手的应用案例,可以深入了解机械手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和优势。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机械手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同时设计并搭建实验平台,对机械手的性能和控制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可以设计和开发一种高效、灵活的机械手系统,并实现对其性能和控制方法的验证。
机械手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铣床上下料机械手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电08-4班姓名:杨绍宝学号: 080514010415 指导教师:李大勇教师职称:黑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篇二:机械手开题报告附表6:郑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注:课题来源要填写明确(如教师拟定、学生建议、某企事业单位项目等)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e—调研报告(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要求(1)、(2)均要填,如ay,by等。
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篇三: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123 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工业机械手学院名称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机制(专本)10-3班学生姓名 xxx学号 1022060xx 指导教师填表时间: 2012 年3月 23日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1234篇四:机械手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篇五:机械手设计_开题报告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程名称:机械手设计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机制专101 学号: 2010543112 学生姓名:李晓军1、课题来源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型汽车生产以及轻工业生产中,往往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作还需要人工上下料,既费时费力,又影响效率。
而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 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机械手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仓储、医疗卫生等领域。
它通过模拟人手的动作实现物体的抓取、搬运和放置,具有高效、精准、可靠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对机械手的研究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机械手的结构、控制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优化和创新应用,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灵活性,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内容1. 机械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机械手的结构包括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等部分。
本研究将对机械手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各个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工作方式,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2. 机械手的控制方法机械手的控制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传统的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本研究将对这些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估,找出适合机械手控制的最优方法,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3. 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物料搬运、焊接、装配等。
本研究将选择其中的一个应用场景,对机械手在该场景中的工作流程进行研究,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实验搭建机械手的实物模型,进行结构和控制方法的验证和优化。
其次,通过数值模拟对机械手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五、研究意义1. 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机械手的应用可以代替人工完成繁重、重复和危险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 促进工业自动化发展机械手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优化和创新将推动整个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提高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
3. 推动科技进步机械手的研究和改进需要涉及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对机械手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科技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内容
本课题是设计一通过气缸驱动,利用齿轮机构使手爪实现平行开闭抓取零件的机械手,并且能根据被抓取零件的外形更换手爪,以抓取不同形状的零件。
且工作可靠稳定。
工业机械手的种类很多,关于分类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此暂按使用范围、驱动方式和控制系统等进行分类。
按驱动方式分为:
(1)液压传动机械手
是以液压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
其主要特点是:抓重可达几百公斤以上、传动平稳、结构紧凑、动作灵敏。
但对密封装置要求严格,不然油的泄漏对机械手的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且不宜在高温、低温下工作。
若机械手采用电液伺服驱动系统,可实现连续轨迹控制,使机械手的通用性扩大,但是电液伺服阀的制造精度高,油液过滤要求严格,成本高。
(2)气压传动机械手
是以压缩空气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
其主要特点是:介质来源极为方便,输出力小,气动动作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
但是,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的特性,工作速度的稳定性较差,冲击大,而且气源压力较低,抓重一般在30公斤以下,在同样抓重条件下它比液压机械手的结构大,所以适用于高速、轻载、高温和粉尘大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3)机械传动机械手
即由机械传动机构(如凸轮、连杆、齿轮和齿条、间歇机构等)驱动的机械手。
它是一种附属于工作主机的专用机械手,其动力是由工作机械传递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准确可靠,用于工作主机的上、下料。
动作频率大,但结构大,动作程序不可变。
本课题机械手的设计采用气缸驱动,利用齿轮机构实现的的机械手。
2、本设计的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传动装置用气压传动。
现初步拟定以下三种的设计方案:方案一,齿轮齿条驱动连杆,连杆与夹持器两手爪相连实现工件夹紧——放松。
当动力源推动齿条向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时,由于齿条和齿轮啮合,于是带动齿轮逆时针旋转,连杆与齿轮固定连接,与手爪活动连接。
于是在连杆的带动下实现工件的夹紧。
当齿条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时实现放松。
方案二,由两齿轮啮合实现驱动,两连杆带动两手爪实现夹持器的夹紧——放松的操作。
当动力源驱动两齿轮或者其中的某一个齿轮转动时,由于两齿轮相互啮合,两连杆与手爪直接活动连接,与齿轮之间固定连接。
因此,通过连杆的带动实现了两手爪的开和。
图2.2方案二
方案三,动力驱动齿条做左右的往复运动时,活塞杆末端的齿条带动齿轮旋转,通过齿轮的转动使手指齿条实现了平行运动,从而实现了实现了手指的平行开闭的运动。
此运动机构由:一对齿轮、两个相同规格参数的齿轮、一个作为被驱动执行的长齿条以及两个平行放置的手指构成。
图2.3方案三
本设计的机械手部采用方案三,综合了三种方案,且易于实现、紧凑。
主要参数:
(1)抓重:200N;
(2)手指夹持范围:棒料,Φ50mm~Φ70 mm,长度450 mm~1200 mm;
(3)驱动方式: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