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修蹄操作规程与常见错误
奶牛的修蹄技术

2 0 1 4 年
3 0 卷
第2 期
临 床 兽 医
奶 牛 的修蹄技术
孟庆 丰
( 黑龙江省格球 山农场畜牧 兽医科 ,黑龙江黑河 1 6 4 1 5 4 )
如果 有 赘 生角 质 的话 ), 以使 外 奶牛 蹄 病是 奶 牛最 常 发 的三 大疾 病 之一 ,蹄病 病 因是 由于各 表 面 。尽 量减 少 对角 质 的修 剪 ( 侧 蹄较 容易 与 内侧 蹄位 于 同一平 面 ( 即两 蹄厚 度相 同 )。 种不 良因素 ( 营养 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 ) 综合作用,致使 ( 2 ) 剪 掉外侧 蹄 的蹄 尖赘 生部 分 ,与 内侧 蹄 长度一 致 。如有 蹄角 质 异 常生 长 ,且 蹄外 形 发生 改 变 。随 着奶 牛集 约 化 饲养 程 度 的不 断 加 强和 产奶 量 的持 续 性提 高 ,奶 牛 蹄病 的发病 率 有逐 年 上 可能,再修剪外侧蹄蹄底表面 ,使之与内侧蹄高度一致。有的2 只 升的趋势。由于各个奶牛养殖场 的具体情况不 同,蹄病的发病率 蹄不能达到相同高度 ,因为如果强求高度一致 ,蹄底可能会被削 前 面 的边 线必 须 向 同一个 方 向对 准 ,确 也不 同 ,有些 养 牛场 发 病 率高 达4 0 %,严 重 影 响 了奶 牛 的生 产 性 减 得太 薄 。 比较 两蹄 时 ,
力 表 面 。一个 “ 平 滑 ”的受 力 表 面指 的是 此 平 面必 须与 胫 骨 的纵 定期 蹄浴 和 进行 维 护性 修蹄 。通过 上 述综 合 措施 ,可 以有 效 维 护 轴 线垂 直 ,这样 才 能保 证 牛蹄 在坚 硬 的地 面 上有 一 个稳 固的支 撑 奶牛 肢蹄健 康 。
蹄锉 修 好 ,最 后 根据 需 要进 行 涂蹄 油 。蹄 要 长短 适 宜 、修 平 、去 壁 。整 形 、矫正 蹄角 度时 ,则 应从 小蹄 开始 。
奶牛蹄部修理与保健护理规程

奶牛蹄部修理与保健护理规程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通过肢蹄运动可以充分发挥心脏供血功能和消化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运动,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优良性能能否发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保证奶牛蹄的健康,降低因肢蹄病给公司造成的巨大损失。
一、蹄的修蹄与护理意义(一)蹄病定义:奶牛在走路时发生跛行的状态即为蹄病。
(二)蹄病是奶牛场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因蹄病导致大量奶牛被直接或间接淘汰。
(三)蹄病病牛空怀期增加28天。
(四)每年,每100头蹄病牛带来9000美元经济损失。
二、肢蹄保健措施(一)蹄浴1、浴蹄池的规格(1)在挤奶厅回牛通道里设计清水池和浴蹄池,清水池在前浴蹄池在后,清水池和浴蹄池之间距离为10-20cm。
浴蹄池和清水池的宽度为2-2.5m,长2.5m,高15cm。
(2)每个牧场必须要有标准的浴蹄池,不符合要求对场长负激励1000元。
2、浴蹄药物、浓度及液面高度浴蹄药物:硫酸铜、甲醛;浓度:硫酸铜5%,甲醛:没有传染性蹄病的牧场由以前纯甲醛浓度5%调整为甲醛溶液浓度为5%(蹄浴液浓度5%=1升36%的甲醛溶解到20升水中),有传染性蹄病的牧场由以前纯甲醛浓度5%调整为甲醛溶液浓度为8%(蹄浴液浓度8%=1升36%的甲醛溶解到16.5升水中);液面高度以没过蹄冠为宜。
浴蹄液浓度及液面高度不符合标准对挤奶主管负激励200元/次。
3、浴蹄牛群浴蹄牛群:在干奶牛群和青年牛群牛蹄健康的情况下只对泌乳牛群进行浴蹄。
4、常规浴蹄(1)蹄浴频次:连续两天用同一种药物(硫酸铜)蹄浴后隔两天再次连续两天用同一种药物(甲醛)浴蹄,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2)每一次药浴液最多可供500头牛进行浴蹄,浴蹄牛头数超过500头后要把浴蹄池清理干净,重新更换浓度为5%的药浴液,存放清水的池子同时进行更换。
5、特殊情况(1)泌乳牛群出现传染性蹄病浴蹄频次变为3天甲醛(浓度为8%)两天硫酸铜(浓度为5%),要连续的做蹄浴,中间不停。
奶牛修蹄的方法与保健的措施

奶 牛 修 蹄 的 方 法 与 保 健 的 措 施
王显 臣 ( 黑龙 江省 安 达 市吉兴 岗镇 农牧 业技 术综合服 务 中心 黑龙 江安 达 1 5 1 4 0 0 )
蹄是 奶 牛 身体 的重 要 支撑 器 官 ,其 坚 实 的 角质 壳, 具有 保护 知觉 部 和支 持牛 体重 的作 用 。预防 蹄病 的发 生对 奶定 期 给奶 牛修 蹄就 是 预 防奶 牛 蹄病 的一 项有 效措 施 。
须 先 洗净 牛 蹄 上粪 污 后再 浴 蹄 。药 浴 液 要 注 意有 效
浓 度 和有 效 期 , 配 制浓 度 要 准确 , 并 注 意 掌 握更 换 药 液 的 时间 , 一般经 7 0 0 ~ 8 0 0头牛 蹄浴 后更 换药 液 。第
糜烂 、 指( 趾) 间增殖 、 蹄底刺 伤和蹄 冠蜂 窝织炎等 蹄病均应在干奶期进行修蹄与治疗 。
季进 行牛
.。
根据蹄病具体情况 , 对蹄部进行修整 、 消毒与包扎 。 第 四, 牛蹄 上 面 的粪便 用水 冲洗干 净或 擦 干净 。各 种 修蹄刀工具用 5 %碘酊或 1 %“ 新洁尔灭 ”( 苯扎溴 铵) 消 毒 。第 五 , 根 据 牛蹄 的变 形程 度 用修 蹄 钳切 除 多余 的角质 , 剪出接近正常蹄子的形状 。蹄前壁长一 般为并起 的 4 指宽度一样长 。正常蹄 的长度 为前蹄
能爬跨 , 也无法进行采精 。
2 奶牛修蹄 护理意义及适应 症
蹄部的健康是奶牛产后 良好开端另一个重要 因 素 。蹄病是奶牛场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 , 因蹄病导致
大 量奶 牛 被淘 汰 。 蹄 病病 牛 空怀期 增加 2 8天 。 此外 , 根 据 美 国 多个 奶 牛 牧场 的统计 ,每 年 每 1 0 0头 蹄 病 牛 带来 大 约 9 0 0 0美 元经 济 损失 。 干奶 期 是最 佳 的蹄 部 护理 阶段 。对 延 长蹄 、 变形 蹄 、 剪蹄 、 蹄底溃疡 、 蹄
奶牛修蹄的四项措施

奶牛修蹄的四项措施作者:来源:《农村百事通》2015年第04期编者按:奶牛由于运动量较小,蹄部不能正常磨损,出现变形蹄和病蹄的概率很高。
近年来,大多数奶牛养殖场对奶牛修蹄不够重视。
具体原因是:不懂修蹄技术,缺乏专业修蹄人员和专业修蹄工具,不了解奶牛蹄部保健知识等。
因此,奶牛肢蹄疾病逐年增加,影响了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尽快普及修蹄技术,降低奶牛肢蹄病发生率,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奶牛修蹄方法及注意事项做一概述,供养殖户参考。
一、治疗性修蹄和跛行牛记录对跛行牛来讲,修蹄的前四步既是蹄形修整的过程,也是检查的过程。
修蹄,可确保蹄形恢复正常,重建负重平衡,并能全面地对蹄部进行检查,查找引起跛行的原因。
虽然蹄病常发于后肢外侧趾和前肢内侧指,但其对侧指上角质的修整、检查也要全面进行。
减轻病灶处的负重可有效缓解疼痛并促进病损恢复,改变负重状态既可通过仅对患指进行修整,健侧不进行修整以减轻患侧负重来达到,也可通过黏附蹄垫的方法来达到。
如果治疗时病灶创面已清理至真皮层,则应采取上述任一方法来减轻患侧负重。
如果有条件,则应将治疗后的牛饲养于水泥地面或干净干燥的环境中,以免创口被污染。
对于患白线病的牛,要尽可能将其病灶周围角质削除干净,以便排出坏死组织、脓汁。
对患白线病的牛,要尽可能削掉病灶旁的蹄壁,以免内部有潜在的窦道或潜匿的污物。
治疗蹄底溃疡病例时,患指的底球结合部轴侧的凹陷应尽可能削大,使病灶处不再负重。
将病灶表面异常角质全部削掉,最好在健侧趾黏附蹄垫减轻患趾负重。
进一步治疗,如局部或全身用药、是否包扎,由兽医或修工决定。
跛行的牛应作为牛场记录体系的一部分详细记录,以便通过定期地回顾性分析监测场内主要病原的变化并调整控制方案。
通过良好的记录,还能找出重复治疗慢性跛行的牛,以便加以关注或及时淘汰。
记录体系尽量简单化、标准化,应包括牛的基本信息、检查情况和损伤情况,通过记录能确定相应的防控方案,需记录的信息包括牛号、日期、病损类型。
如何正确修蹄

以下几方面常用来指导如何正确修蹄:趾指背侧75mm从后肢的内侧趾开始修剪,测量内侧趾的前背部,垂直剪除超出75mm的趾尖角质,然后修剪外侧趾,使其与内侧趾匹配。
而前肢应该从外侧趾开始修剪。
75mm是指从硬角质的起始位置到趾尖的距离,对于成熟荷斯坦奶牛来说,这个长度比较恰当。
公牛和特别大型的乳牛可适度延长,一般为8.5~10.0cm。
除非是小母牛,否则不能小于75mm。
趾尖厚5—10mm从蹄球与蹄底相连的部位开始向前修剪,修至趾尖与蹄底间的距离为5mm。
修剪后的蹄底部应该平整。
蹄球部如没有损伤,一般不要修剪。
检查白线修剪后的蹄底白线应该保持完整,内侧有合适的弧度。
检查负重的均匀性修剪后的蹄底或两趾必须在同一个平面,才能保证负重的均匀分布。
角磨:前蹄以外侧,后蹄以内侧,内侧修直。
(1)平衡:横向——蹄尖、蹄中、蹄踵(2)纵向——内侧、外侧。
将刀柄横向放置在蹄底的前中后端,竖向放置在每个趾指底部,可检查它们是否平整。
修蹄顺序:(1)清除蹄匣及蹄底粪便、污物等。
(2)掐蹄壳长度:公牛8.5~10.0cm,母牛7 .5cm左右。
(3)抠蹄窝。
(4)平衡负重面:前蹄以外侧,后蹄以内侧。
包括横向和纵向都必须平衡(可以用修蹄刀柄测量)。
(5)处理病变异常情况。
诸如蹄白线、蹄底损伤等首先进行扩创至露出健康组织,并保证创口为开放的喇叭口形,对于已形成双层的蹄底,要去除双层,但要注意保留蹄踵处的负重点,必要时进行临床处理和包扎。
***趾间增生的处理:(1)增生处消毒。
(2)手术切除。
(3)0.1%KMn O4处理。
奶牛修蹄技巧详解

一
什 么 样 才 是 健 康 的 牛 蹄 ?
如 图 .健 康 的 牛 蹄 拥 有 完 好
的 形 状 和 角 度 .满 足 奶 牛 正 确 站
立 的 要 求 ,蹄 底 品 莹 剔 透 .角 质
层 结 实 平 整 .没 有 任 何 腐 蚀 或 者
溃 烂 .这 才 是 我 们 应 该追 求 的 目
如 下 图 所 示 .首 先 是 用 蹄 尺 测 出 长 度 .从 蹄 背 面 正 中 间 有 毛 发 的 地 方 .用 蹄 尺 测 量 到 蹄 尖 7.5cm 的 位 置 .无 论 何 种 品 种 奶 牛 .蹄 长 度 基 本 不 能 少 于 7.5cm。 对 于 地 面 环 境 比 较 坚 硬 和 多 沙 石 的 牧 场 .可 适 当 留 长 一 点 ,比 如 7.8cm 或 以 上
多 于 这 个 测 量 长 度 的 部 分 . 用 蹄 钳 剪 掉 如 果 牛 蹄 测 量 出 来 小 于 这 个 长 度 ,则 不 应 修 剪 。
保 证 蹄 尖 的 角 质 厚 度 在 安 全 范 围 。现 在 的 修 蹄 师 大 部 分 都 使 用 角 磨 机 快 速 打 掉 蹄 底 . 效 率 更 高 .注 意 刀 盘 和 蹄 底 底 面 基 本 垂 直 。
2 第 二 步 ,内 蹄 的 蹄 尖 ,蹄 跟 , 长 度 削 到 基 本 标 准 之 后 .以 内蹄 为 标 ;位削 外蹄 .注 意 保 持 蹄 底 平 整 .使 奶 牛 的 重 量 能 均 匀 分 担
如 下 图 所 示 .不 平 的 地 方 继 续 削 平 。
如 下 图 所 示 .一 定 要 注 意 角 度 .蹄 钳 的 截 面 一 定 要 和 蹄 面 是 90度 的 角 度 关 系 .这 样 是 为 了
奶牛修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带、脱脂棉、高锰酸钾、松馏油等 。
修 蹄 时奶 牛的保 定 很重 要 ,因为修 蹄 使 用的 全部 为 1 修蹄 前 的检 查 . 3 铁 质 刃器 ,奶 牛 活动 幅 度较 大 ,容 易造 成 腿部 骨 折或 脱 修 蹄 前 必须对 奶 牛进 行 认真 检 查 ,根 据蹄 形 变化 程 度 、站 立姿 势和 行走 步样 等确 定修 蹄 的重 点和 部位 。
摘
要 :奶牛修蹄是 饲养 管理 的一个 关键步骤 ,但 大 多数养 殖户对此都 不够重视 ,由此造 成的奶牛肢蹄 病发
病率逐年增加 ,降低 了奶牛健康状 况,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本文就奶牛修蹄 方法及 注意事项做一概述。
关键 词 :奶牛 ;修蹄 ;方法
奶 牛 由 于 运 动 量 较 小 ,蹄 部 不 能 正 常 磨 损 ,出 现
2 修 蹄 方法
21 维持修 蹄 .
维 持修 蹄是 预 防肢 蹄 异 常和 变形 的一 种修 蹄 方 法。
修蹄工具种类较多 ,由于南北地域差异 ,使用方法
知识等。因此 ,奶牛肢蹄疾病逐年增加 ,影响了奶牛养 和 习惯不 同 。因此修 蹄 工 具也 各 不相 同 。大体 分 为以下
殖 业 的健 康 发展 。 为 了尽 快 普及 修 蹄技 术 ,降 低奶 牛 肢 几 种 : ( )切 削工 具 :蹄铲 、直 蹄 刀 、镰 形 蹄 刀 ( 1 分 蹄 病发 生 率 ,提 高奶 牛 养殖 的经 济 效益 ,本文 就奶 牛 修 左 蹄 刀 和 右 蹄 刀 两 种 )、砍 刀 、削 蹄 踏 铲 、 削蹄 凿 、
卞 斗 21 ‘2 圈 02 1
TECHN 0 L0G Y W O RLD
圆
奶 牛修 蹄 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修蹄操作规范

牛修蹄操作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牛修蹄的操作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专业教学、牧场兽医和动物诊疗人员等对牛进行预防性修蹄的具体操作。
本文不涉及病蹄的修蹄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蹄缘limbus被毛皮肤与蹄冠之间的角质带,由该区域真皮乳头上的表皮生发层生成,在蹄背侧宽约5mm。
3.2蹄冠corona蹄缘与蹄壁之间的部分,为蹄壁中层角质的起始部。
3.3蹄壁paries蹄冠和蹄底负重边缘侧之间的区域,分为远轴侧壁和近轴侧壁,厚约5mm~10mm。
3.4蹄底solea蹄匣的底面,常与地面接触。
3.5蹄踵heel是蹄壁的延续,由较软的角质覆盖的圆形区域。
3.61修蹄hoof trimming利用各种工具对牛蹄进行切削修整,以恢复蹄形和功能的一种外科手术方法。
3.7保定restraint通过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限制动物的活动,易于对其进行检查、诊疗等操作,从而保障人畜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4牛修蹄操作技术4.1物品准备蹄刷、镰形修蹄刀、直形蹄刀、蹄钳、电动修蹄机、保护手套、护目镜、胶靴、工作服、记号笔。
4.2核对牛的信息术前根据登记,核对牛的耳标号等信息,确认无误。
4.3保定站立保定,可借助于六柱栏、四柱栏或者二柱栏,进行前肢或者后肢提举保定,充分暴露蹄底和蹄壁,如果有翻转手术台或者多功能修蹄架,可以直接进行牛的保定,并将前后肢固定,显露蹄部。
4.4修蹄4.4.1牛蹄清理清理牛蹄上的粪便和泥土,检查蹄底有无异物,用蹄刷将异物清理,并刷洗干净。
4.4.2蹄前壁修剪在前蹄蹄前壁7.5cm,后蹄蹄前壁8cm处用记号笔做好标记,用蹄钳将蹄前壁修剪至正常长度。
修剪时蹄钳的钳口应与蹄底平行,将内、外侧指(趾)修剪至相同的长度,对于远轴侧壁过度生长的角质也可以一并修剪。
4.4.3多余角质的修剪依据正常的蹄前壁和蹄角度(前蹄角度47°~48°、后蹄蹄角度43°~47°),从蹄尖划线至蹄踵部,使用电动修蹄机削除多余的蹄角质,应先削除前蹄的外侧指或后蹄的内侧趾,然后以上述为参照,削除对侧指(趾),保证蹄底的厚度不小于0.7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修蹄操作规程与常见错误
肢蹄病作为奶牛四大类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及牛场的经 济效益。
据报道,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 5.6%~40% ,其中88%~99% 发生于
蹄部,证明蹄病较肢病更为常见。
奶牛蹄病 84%发生于后蹄,其中85%见于 后蹄外侧趾。
因此,蹄病的控制是奶牛肢蹄健康控制的重中之重。
修蹄是奶牛场矫正蹄形、治疗蹄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但修蹄的操作规程在不 同的牛场差异很大,且有部分不正确的做法反而会加重跛行。
本文简要介绍常规 修蹄规程,通过修蹄重建两指/趾的负重平衡,继而减轻底球结合部受力,降低 发生蹄底溃疡的风险。
下面的内容介绍了修蹄的主要步骤, 但修蹄的过程中要根 据实践经验和牛蹄的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修整。
健康牛和跛行牛均可按下述步骤 修蹄,确保蹄形正常和重建负重。
根据牛蹄的状况,可将修蹄步骤分为预防性修 蹄和治疗性修蹄。
、修蹄方法
矫正蹄长。
正常状态下,后肢内侧趾从蹄冠带至蹄尖长约 7.5cm (约人手
四指宽,或一支普通香烟的长度)(参见图
1,图2 )。
如不能确定,修剪时允许蹄长稍长,但不能修剪地过短。
将蹄尖处的角质修剪过多,可能引起严重的继发症一一如造成真皮损伤导致 出血或奶牛不适;
修整蹄底,使蹄底角质厚度至约5mm 厚。
修整位置主要集中在靠近蹄尖的
位置,蹄踵处不修整。
修整后,蹄壁与蹄底间可见清晰的白线部。
修整顺序参见图
3,图4。
1. 第一步:确定后肢内侧趾长度。
2. 第二步:修整后肢内侧趾蹄底。
或为确保蹄形美观,将蹄尖处蹄底修剪地过薄。
如果内侧趾趾尖处的角质修剪不到位者, 蹄长过长,可能会修剪蹄踵处角质。
绝大多数牛的内侧趾蹄踵无需修整,如需要修整,对应的外侧趾也应作出相 应修整。
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修剪外侧趾(参见图 5,图6,图7)
将内外侧趾蹄长修剪一致,然后从趾尖至蹄踵方向将蹄底厚度修整一致。
如蹄踵处角质过厚,可适度削薄。
一般情况下,蹄踵无需修整,修整后的蹄 底位于同一平面。
图8.
平衡蹄踵,使蹄底位于同一平面
3.
4. 第三步:平衡蹄踵(参见图8 )。
修整后将内外侧趾蹄底找平,避免蹄底有凸起的角质。
图5.修剪外侧趾蹄尖 图6.修整外侧趾蹄底 图7.修整外侧趾蹄底
5.第四步:重建负重面(参见图9,图10)
将蹄底轴侧部中1/3部分,向远轴侧方向削成盘状,重建负重面。
修整时注
用上述方法修整前蹄。
治疗性修蹄:也称矫形性修蹄,第五步和第六步为治疗和矫形修蹄的步骤, 可按需确定是否需要实施。
6.第五步:清理疏松角质,修整硬的凸起的角质。
对于角质表现出损征蹄或指
/趾,需进行治疗性修蹄。
清除所有疏松的角质、削除硬的凸起的角质(蹄 糜烂),无论疏松角质占多大范围(如假蹄底),都要清除彻底。
彻底清除
病变角质后,病灶周围的健康角质组织可削成漏斗状。
如治疗蹄底溃疡病例 时,可将病灶周围坏死的角质清除掉后,可偏轴侧向切削病灶周围健康蹄角
质,尽量不影响患趾负重(参见图 11 )。
还有,治疗远轴侧白线区等位置 的白线病时,可将病灶周围远轴侧壁角质削掉,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参见图 12 )。
但修整过程中尽量避免伤及真皮组织(如修蹄过程中出血,即已损伤 真皮组织)。
意不要削掉过多角质,以免伤及真皮层。
根据牛蹄状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图9.重建负重面
■ 图10.牛蹄底负重面模式图
式减轻患指/趾的负重状态可以促进患指/趾的恢复。
绝大多数病例的病变发 生于后肢的外侧趾和前肢的内侧指。
修蹄过程中所见的有些特殊指征可由特 定原因导致,如蹄角质的过度生长与其负重过多有关,疼痛可导致肢势或步 态异常。
减轻患指/趾的负重,可加速病灶的恢复速度,使患指/趾容易恢复 正常功能和健康状态。
蹄垫的使用方法(参见图13):
在治疗性修蹄的最后一步中,通过调整两指 /趾的高度可加速患趾的恢复。
但对于疼痛严重的或难以人为调整两指/趾高度的病例,仅通过修蹄可能难以达 到这一目的,所以需要使用蹄垫调节。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木块、塑料等多种材 料的蹄垫。
蹄垫用专用胶粘合于患肢的健指/趾上,以减轻患指/趾负重,促进患 指/趾的恢复。
蹄垫的选择与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按修蹄步骤修整牛蹄,在健指/趾蹄底粘附蹄垫前,要将蹄底修平,确保蹄 垫安装后不影响肢的受力。
使用专用胶粘附蹄垫,确保粘牢。
蹄垫长度最好较蹄底长度稍长,粘附时前端与蹄尖对其,尾端稍长出蹄踵。
粘牢后的蹄垫应与蹄底平行,近地面水平。
7.第六步:调整患趾负重状态。
⑴
(3
⑷
图11.蹄底溃疡治疗
白线病的治疗
Z
⑵
图12. 白线病蹄底观模式图 角质切除部位模式图 切除角质后蹄底观 切除角质后的远轴侧面观
/趾蹄底或垫咼健指/趾蹄底的方
(1) (2) (3)
(4) 通过削低
患指
涂胶时,蹄踵处用量稍少。
因为蹄踵处的角质较软,比较容易受损。
蹄垫粘附4-6周后即可去除,如期间发现牛因粘附蹄垫而表现出不适,
时去除。
去除蹄垫后,要重新修蹄,以重建负重面。
二、修蹄常见的错误
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修蹄工,可能会犯下列错误,导致牛的跛行更加严重。
1. 蹄底削成轴侧向坡度,使之呈倒“ V”形(图14,斜线部分),修蹄后指
(趾)间隙过大,指(趾)间皮肤易受损;
2. 蹄前壁角质切削过多,破坏蹄负重状态,使蹄底软角质和白线部直接负重
(图14,方框部分)应及
2八二
•
图14错误修蹄:蹄底呈倒“ V ”形(斜线所示),蹄前壁角质切削过多(方框位置) 蹄尖部蹄
壳角质削掉过多,蹄尖部蹄底(蹄底三角区)过薄,奶牛运步后
局部受力易使之发生蹄尖溃疡(图 15 )
图15蹄壳部角质切削过多,蹄底白线区过薄,导致蹄尖溃疡
16.蹄底溃疡、蹄踵糜烂病例,蹄底溃疡病灶处未将角质彻底清除,引流不
修蹄是牛场蹄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一部分,需经过系统培训后方可做好此项工 作。
修蹄既是预防规程,又是治疗方法。
在生产中,要根据牛场的状况,制定合 理的规程,预防蹄病的发生更为重要。
3.
4. 5. 蹄前壁长度过短,蹄底切削过薄;
病灶处坏死角质未切削干净,局部引流不畅(图 16);
6.
切削蹄踵角质过多。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