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中心修蹄服务记录

合集下载

奶牛的修蹄技术

奶牛的修蹄技术
中国畜牧 兽医文摘
2 0 1 4 年
3 0 卷
第2 期
临 床 兽 医
奶 牛 的修蹄技术
孟庆 丰
( 黑龙江省格球 山农场畜牧 兽医科 ,黑龙江黑河 1 6 4 1 5 4 )
如果 有 赘 生角 质 的话 ), 以使 外 奶牛 蹄 病是 奶 牛最 常 发 的三 大疾 病 之一 ,蹄病 病 因是 由于各 表 面 。尽 量减 少 对角 质 的修 剪 ( 侧 蹄较 容易 与 内侧 蹄位 于 同一平 面 ( 即两 蹄厚 度相 同 )。 种不 良因素 ( 营养 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 ) 综合作用,致使 ( 2 ) 剪 掉外侧 蹄 的蹄 尖赘 生部 分 ,与 内侧 蹄 长度一 致 。如有 蹄角 质 异 常生 长 ,且 蹄外 形 发生 改 变 。随 着奶 牛集 约 化 饲养 程 度 的不 断 加 强和 产奶 量 的持 续 性提 高 ,奶 牛 蹄病 的发病 率 有逐 年 上 可能,再修剪外侧蹄蹄底表面 ,使之与内侧蹄高度一致。有的2 只 升的趋势。由于各个奶牛养殖场 的具体情况不 同,蹄病的发病率 蹄不能达到相同高度 ,因为如果强求高度一致 ,蹄底可能会被削 前 面 的边 线必 须 向 同一个 方 向对 准 ,确 也不 同 ,有些 养 牛场 发 病 率高 达4 0 %,严 重 影 响 了奶 牛 的生 产 性 减 得太 薄 。 比较 两蹄 时 ,
力 表 面 。一个 “ 平 滑 ”的受 力 表 面指 的是 此 平 面必 须与 胫 骨 的纵 定期 蹄浴 和 进行 维 护性 修蹄 。通过 上 述综 合 措施 ,可 以有 效 维 护 轴 线垂 直 ,这样 才 能保 证 牛蹄 在坚 硬 的地 面 上有 一 个稳 固的支 撑 奶牛 肢蹄健 康 。
蹄锉 修 好 ,最 后 根据 需 要进 行 涂蹄 油 。蹄 要 长短 适 宜 、修 平 、去 壁 。整 形 、矫正 蹄角 度时 ,则 应从 小蹄 开始 。

奶牛蹄部修理与保健护理规程

奶牛蹄部修理与保健护理规程

奶牛蹄部修理与保健护理规程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通过肢蹄运动可以充分发挥心脏供血功能和消化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运动,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优良性能能否发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保证奶牛蹄的健康,降低因肢蹄病给公司造成的巨大损失。

一、蹄的修蹄与护理意义(一)蹄病定义:奶牛在走路时发生跛行的状态即为蹄病。

(二)蹄病是奶牛场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因蹄病导致大量奶牛被直接或间接淘汰。

(三)蹄病病牛空怀期增加28天。

(四)每年,每100头蹄病牛带来9000美元经济损失。

二、肢蹄保健措施(一)蹄浴1、浴蹄池的规格(1)在挤奶厅回牛通道里设计清水池和浴蹄池,清水池在前浴蹄池在后,清水池和浴蹄池之间距离为10-20cm。

浴蹄池和清水池的宽度为2-2.5m,长2.5m,高15cm。

(2)每个牧场必须要有标准的浴蹄池,不符合要求对场长负激励1000元。

2、浴蹄药物、浓度及液面高度浴蹄药物:硫酸铜、甲醛;浓度:硫酸铜5%,甲醛:没有传染性蹄病的牧场由以前纯甲醛浓度5%调整为甲醛溶液浓度为5%(蹄浴液浓度5%=1升36%的甲醛溶解到20升水中),有传染性蹄病的牧场由以前纯甲醛浓度5%调整为甲醛溶液浓度为8%(蹄浴液浓度8%=1升36%的甲醛溶解到16.5升水中);液面高度以没过蹄冠为宜。

浴蹄液浓度及液面高度不符合标准对挤奶主管负激励200元/次。

3、浴蹄牛群浴蹄牛群:在干奶牛群和青年牛群牛蹄健康的情况下只对泌乳牛群进行浴蹄。

4、常规浴蹄(1)蹄浴频次:连续两天用同一种药物(硫酸铜)蹄浴后隔两天再次连续两天用同一种药物(甲醛)浴蹄,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2)每一次药浴液最多可供500头牛进行浴蹄,浴蹄牛头数超过500头后要把浴蹄池清理干净,重新更换浓度为5%的药浴液,存放清水的池子同时进行更换。

5、特殊情况(1)泌乳牛群出现传染性蹄病浴蹄频次变为3天甲醛(浓度为8%)两天硫酸铜(浓度为5%),要连续的做蹄浴,中间不停。

奶牛注意肢蹄保健护理

奶牛注意肢蹄保健护理

奶牛注意肢蹄保健护理营养管理奶牛营养管理在降低奶牛肢蹄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瘤胃酸中毒就是造成蹄叶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建议不超过45%,且日粮中纤维含量要充足。

按照经验来讲,一般草料的组成应占泌乳牛干物质采食量的1/3以上,如使用TMR日粮则需要注意搅拌均匀、TMR筛检查每层的比例合适且日粮稳定。

另外,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蹄部健康也非常重要。

锌是角质生长所必须的,推荐用量为40毫克/公斤,它在肝脏中与维生素A 结合,后者在维持上皮组织及细胞复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铜缺乏或者钼过度摄取会造成跛行牛增加,可见奶牛关节变大等现象,铜推荐用量为大于10毫克/公斤。

夏季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饲喂的饲料容易发酵发热,所以饲喂前配制好饲料,不得提前几个小时配制,防止腐败饲料诱发肢蹄疾病,且每次饲喂前应及时清理料槽,保证料槽的干净,必要时还应做好料槽消毒工作。

选种选育在选择高性能种公牛的同时,也应考虑肢蹄性状等功能性指标,以帮助牛群从种质上改良肢蹄,减少肢蹄疾病发生。

环境管理卫生。

夏季来临,潮湿度增加,尤其需要及时清理粪便,通过肢蹄卫生评估分值比例来评价奶牛肢蹄所处环境的优劣。

当粪便超过蹄冠状带后则会影响奶牛蹄部健康,3分以上超过10%的时候则必须做出环境整改措施,以提高肢蹄卫生状况。

防滑。

潮湿时候也容易造成水泥地面易滑,当经常出现奶牛滑倒或者蹄外侧伤情较多的时候,应及时做好地面打磨防滑工作,减少跌倒、蹄底物理性受损风险。

干燥。

在清理好路面、牛舍的同时,应尽量通风,并定期消毒,保证牛床、牛舍、通道、待挤厅等牛活动场所的干燥,减少细菌滋生繁殖。

护理蹄浴。

有效的蹄浴能很好地预防蹄叉炎,减少传染性蹄病发生,但蹄浴管理很重要,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蹄浴的效果。

预防性护理。

为保证奶牛肢蹄形和站姿正常,一般需要预防性整修蹄部,其整修时间点有两种思路。

一是在体质量急剧增加前进行蹄形矫正,保证后期正常生产,即新干奶牛、产后120天开始蹄形整修;二是在每年的春秋时期进行季节性整蹄,此阶段蹄部角质生长快,整修后能快速恢复。

修蹄计划——精选推荐

修蹄计划——精选推荐

修蹄计划:计划奶牛修蹄车奶牛修蹄技术演示教程修蹄刀价格篇一:修蹄——牛场效益提高的密匙有句古谚说“无蹄则无马”,对于同是大型动物的奶牛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头奶牛,如果蹄部出现问题,不管是变形蹄还是发生蹄病,都会影响其产奶量,甚至不得不将其淘汰,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近年来,有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的蹄病和变形蹄的发病率达到近30%,天津地区较低也达到了近15%。

奶牛变形蹄和蹄病严重危害着奶牛生产和牛群健康。

变形蹄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不同于正常奶牛的蹄形,又叫蹄变形。

一般来说,变形蹄后肢较前肢多发,且后肢的外侧趾以及前肢的内侧指更易发生变形。

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加强和产奶量的持续高,变形蹄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变形蹄有很多种表现形式,目前国内过没有统一的分类,于春明老师(1974)将奶牛变形蹄大致归为低蹄、高蹄、滚蹄、散蹄和趾跷蹄五类。

一般来说变形蹄的出现与长期延误修蹄、修蹄操作不当、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因素和环境潮湿不良等)、外伤、动物遗传因素(如动物遗传性站姿不良导致体重分配不合理)等有关。

一般来说变形蹄不会直接引起动物跛行等状况发生,但是会引起其他蹄病发生率大大升高。

通过制定常规的预防性修蹄计划和牛群趾蹄状况监控记录,并长期坚持实施,可以很好地预防变形蹄的出现和将已经变形的牛蹄修整成正常蹄形,从而防止变形蹄进一步发展为蹄病。

蹄病之所以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是与其发病特征和病程经过分不开的。

蹄病不管由什么原因引起,如果在你的牛场没有常规的预防性修蹄和牛群趾蹄状况监控记录这样管理措施,一般都是在牛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后才被发现,这时情况一般都很严重了。

母牛会出现从跛行到躺卧不起,甚至是饮食废绝等临床症状,如果在这时仍然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和治疗措施,母牛会发展到全身症状或是出现一些继发的代谢性疾病,最终导致牛只淘汰。

有调查显示,因蹄病引起的跛行约占奶牛跛行的80%,蹄病的发病率在有些牛场达到了14%左右,给奶牛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奶牛场生产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例文

奶牛场生产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例文

奶牛场生产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例文奶牛场生产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篇1牛场概况:牛场建场时间为20某某年,是广西皇氏乳业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同时也是广西最大的奶牛场。

黑白花奶牛养殖共有13栋栏舍,每栋栏舍分为南、北两面,分为产房舍、犊牛舍、育肥牛舍、育成后备牛舍、高产牛舍、中产牛舍、低产牛舍、干奶牛舍,牛场建有挤奶厅、流动挤奶车、饲料房等,共有技术员10人。

水牛养殖共有6栋,栏舍情况如上,牛场无挤奶厅、流动挤奶车,技术员有3名。

修蹄组工作学习我于10月30日至11月4日在修蹄组学习,修蹄组共有三名修蹄师傅,主要内容有以下:修蹄的操作修蹄操作的前提是在认识与学会使用修蹄器具的情况下进行,修蹄器具有修蹄刀与修蹄钳。

修蹄为四脚全修,把两蹄间隙处修理为弯月状,蹄根高于蹄胸,把蹄尖剪平。

此修理方法有利于牛在直立或行走时重心落于蹄根与蹄尖。

修理过程中把掺杂在蹄上的污质、坏死部分、裂缝部分等清除掉。

修蹄工作要求在牛保定的情况下进行,保定方法为机器保定,所以要求学会使用修蹄保定车与牛脚的固定。

修蹄对象为经产母牛,修蹄完成后用5%碘酊+敌百虫混合药液消毒。

常见蹄病的治疗常见蹄病有(1)蹄炎。

牛蹄因被机械损伤后再被细菌感染而出现化脓、腐烂。

治疗:先将创伤部分修理好,同时削除腐烂化脓部分,然后用碘酊混合药液消毒,最后用药包扎,用药为木瓜提取素+云南白药+鱼石脂。

(2)蹄叶炎。

病因:蹄间隙部分因炎症反应产生的肉芽组织过多而出现红肿热痛的肉团。

治疗:用刀切除肉团,然后用药包扎如上。

(3)寄生虫。

因蹄修理不当而有污质物或因蹄有伤口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寄生虫寄居于此生长繁殖从而损伤牛蹄,出现化脓、腐烂、创伤口等。

治疗:清除污质、寄生虫、炎症部分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把牛蹄修理工整,必要时修改牛蹄受力点,最后包扎用药如上。

如有蹄病严重的牛只要登记好耳号与栏号,向兽医组汇报。

畜牧组工作学习我于11月5日至11月11日在畜牧组学习,畜牧组有两位技术员,内容如下:奶牛常喂饲料有:羊草、苜蓿草、花生藤、棉籽、豆皮、菊花粕、啤酒糟、麦麸、玉米粉、饲料添加剂、水等。

奶牛修蹄操作规程与常见错误

奶牛修蹄操作规程与常见错误

奶牛修蹄操作规程与常见错误肢蹄病作为奶牛四大类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及牛场的经 济效益。

据报道,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 5.6%~40% ,其中88%~99% 发生于蹄部,证明蹄病较肢病更为常见。

奶牛蹄病 84%发生于后蹄,其中85%见于 后蹄外侧趾。

因此,蹄病的控制是奶牛肢蹄健康控制的重中之重。

修蹄是奶牛场矫正蹄形、治疗蹄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但修蹄的操作规程在不 同的牛场差异很大,且有部分不正确的做法反而会加重跛行。

本文简要介绍常规 修蹄规程,通过修蹄重建两指/趾的负重平衡,继而减轻底球结合部受力,降低 发生蹄底溃疡的风险。

下面的内容介绍了修蹄的主要步骤, 但修蹄的过程中要根 据实践经验和牛蹄的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修整。

健康牛和跛行牛均可按下述步骤 修蹄,确保蹄形正常和重建负重。

根据牛蹄的状况,可将修蹄步骤分为预防性修 蹄和治疗性修蹄。

、修蹄方法矫正蹄长。

正常状态下,后肢内侧趾从蹄冠带至蹄尖长约 7.5cm (约人手四指宽,或一支普通香烟的长度)(参见图1,图2 )。

如不能确定,修剪时允许蹄长稍长,但不能修剪地过短。

将蹄尖处的角质修剪过多,可能引起严重的继发症一一如造成真皮损伤导致 出血或奶牛不适;修整蹄底,使蹄底角质厚度至约5mm 厚。

修整位置主要集中在靠近蹄尖的位置,蹄踵处不修整。

修整后,蹄壁与蹄底间可见清晰的白线部。

修整顺序参见图3,图4。

1. 第一步:确定后肢内侧趾长度。

2. 第二步:修整后肢内侧趾蹄底。

或为确保蹄形美观,将蹄尖处蹄底修剪地过薄。

如果内侧趾趾尖处的角质修剪不到位者, 蹄长过长,可能会修剪蹄踵处角质。

绝大多数牛的内侧趾蹄踵无需修整,如需要修整,对应的外侧趾也应作出相 应修整。

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修剪外侧趾(参见图 5,图6,图7)将内外侧趾蹄长修剪一致,然后从趾尖至蹄踵方向将蹄底厚度修整一致。

如蹄踵处角质过厚,可适度削薄。

一般情况下,蹄踵无需修整,修整后的蹄 底位于同一平面。

奶牛修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奶牛修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带、脱脂棉、高锰酸钾、松馏油等 。
修 蹄 时奶 牛的保 定 很重 要 ,因为修 蹄 使 用的 全部 为 1 修蹄 前 的检 查 . 3 铁 质 刃器 ,奶 牛 活动 幅 度较 大 ,容 易造 成 腿部 骨 折或 脱 修 蹄 前 必须对 奶 牛进 行 认真 检 查 ,根 据蹄 形 变化 程 度 、站 立姿 势和 行走 步样 等确 定修 蹄 的重 点和 部位 。

要 :奶牛修蹄是 饲养 管理 的一个 关键步骤 ,但 大 多数养 殖户对此都 不够重视 ,由此造 成的奶牛肢蹄 病发
病率逐年增加 ,降低 了奶牛健康状 况,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本文就奶牛修蹄 方法及 注意事项做一概述。
关键 词 :奶牛 ;修蹄 ;方法
奶 牛 由 于 运 动 量 较 小 ,蹄 部 不 能 正 常 磨 损 ,出 现
2 修 蹄 方法
21 维持修 蹄 .
维 持修 蹄是 预 防肢 蹄 异 常和 变形 的一 种修 蹄 方 法。
修蹄工具种类较多 ,由于南北地域差异 ,使用方法
知识等。因此 ,奶牛肢蹄疾病逐年增加 ,影响了奶牛养 和 习惯不 同 。因此修 蹄 工 具也 各 不相 同 。大体 分 为以下
殖 业 的健 康 发展 。 为 了尽 快 普及 修 蹄技 术 ,降 低奶 牛 肢 几 种 : ( )切 削工 具 :蹄铲 、直 蹄 刀 、镰 形 蹄 刀 ( 1 分 蹄 病发 生 率 ,提 高奶 牛 养殖 的经 济 效益 ,本文 就奶 牛 修 左 蹄 刀 和 右 蹄 刀 两 种 )、砍 刀 、削 蹄 踏 铲 、 削蹄 凿 、
卞 斗 21 ‘2 圈 02 1
TECHN 0 L0G Y W O RLD

奶 牛修 蹄 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防治牛跛行的修蹄、浴蹄法

防治牛跛行的修蹄、浴蹄法

牛跛行的发病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集约化程度高的奶牛牧场更高。

引起牛跛行的病因较多,且较为复杂,应做好防治工作。

本文介绍防治牛跛行的修蹄法和浴蹄法。

1修蹄随着时间的延长,牛的蹄部会磨损,蹄底的形状会改变,使得站立不稳。

两个蹄子在纵向和侧面都变得不平衡。

因此,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使蹄子恢复正常,均衡承重。

正常情况下,蹄子尾质的增生与磨损是同步的。

蹄子后面的增长、磨损率比前面高。

干燥的角质极耐磨,可能长的比正常长。

在草地上的牛,由于磨损低于增生而使蹄子变长;在极湿润的环境下,牛蹄子比正常软,更容易磨损。

如果牛在水泥地上饲养,侧后方蹄子的磨损比中间轻。

据报道,如果正确的修剪蹄子至少1次·年-1,牛能多活1年。

但修剪会少产2d奶,会减少产奶0.45~0.9kg·d-1。

修剪蹄子的位置离饲养圈舍和挤奶间远点,不要一个人对牛进行修蹄,应避免不熟练的修蹄,这些对牛的健康会有不良的影响。

在许多国家,修蹄由专业人员施行,而不是兽医。

修蹄人员应保存所有蹄子的损伤记录,这可为兽医提供宝贵的信息,兽医需要调查牛群中跛行的情况。

在修剪前,需要对所有蹄子进行评估。

后蹄前壁从尖端到蹄冠平均长度7.5cm。

当蹄壁增长时,蹄壁凹陷,使得重量转移到蹄子的后面,增加了指(趾)骨远端屈肌的病变风险,蹄底容易形成溃疡。

蹄子越长,屈肌系统的压力越大。

平常背部蹄壁和地面之间的角度应为45°。

蹄短时,背侧壁>7.5cm,此时蹄尖部的蹄底厚度不足削蹄适宜厚度的7mm,削蹄有相当大的风险。

因此不应把短蹄牛的蹄尖削薄。

修蹄方法可分为5个步骤。

每个跛行的病例都有蹄底的损伤,在其本身损伤前要进行前3个步骤。

步骤1:蹄子中间背部蹄壁的长度削减到7.5cm。

尖端蹄底的厚度在5~7mm。

蹄球下面的角质在这个阶段不用削减。

步骤2:蹄底壁和蹄侧壁削短至与蹄子中间修剪相匹配。

如果中间蹄子不到7.5cm长,那这种削减不太可能。

当蹄踵侧面显著增厚,多余的角质需要被切削掉,以维持侧面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