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中级职称复习材料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最新《城市给排水及水处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大纲

最新《城市给排水及水处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大纲

精品资料《城市给排水及水处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大纲........................................《城市给排水及水处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城市给排水及水处理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城市给排水及水处理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城市给排水及水处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一四年一月第一部分城市给水工程一、给水系统总论1、熟悉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的原则和任务;熟悉城市给水处理厂的设计原则;了解“多级屏障”的概念。

2、掌握给水系统分类、组成及布置形式,以及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3、掌握各类用水量标准、用水量变化规律及变化系数的确定。

4、了解城市给水需水量预测的相关方法。

5、了解城市供水调度、调度中心、水厂监控中心组成及主要功能。

6、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城市给水中的应用。

给排水中级职称复习材料

给排水中级职称复习材料

一、给水系统总论1、熟悉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的原则和任务;熟悉城市给水处理厂的设计原则;了解“多级屏障”的概念。

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的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2)城镇及工业企业规划时应兼顾给水工程。

(3)给水工程规划要服从城镇发展规划。

(4)合理确定近远期规划和建设范围。

(5)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

(6)规划方案应尽可能经济和高效。

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的任务:(1)确定给水系统的服务范围与建设规模。

(2)确定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措施。

(3)确定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

(4)确定给水系统主要构筑物的位置。

(5)确定给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与水质保护措施。

(6)给水管网规划和干管布置与定线。

(7)给水工程规划的技术经济比较,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

城市给水处理厂的设计原则:(1)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

(2)水厂应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

(3)水厂设计中应考虑各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及部分停止工作时,仍满足用水要求。

(4)水厂自动化程度,应本着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可靠性,降低能耗,药耗,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原则,根据实际生产要求,技术经济合理性和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5)设计中必须遵守设计规范的规定。

饮用水安全多级屏障:我国城镇水务工作将围绕(1)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自来水厂水质稳定达标,(3)供水管网建设、改造和运行安全保障,(4)水质预警及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5)饮用水水质基准与标准体系建设等5项重点工作展开,形成饮用水安全多级屏障。

2、掌握给水系统分类、组成及布置形式,以及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给水系统分类:(1)按水源种类:水表水和地下水。

(2)按供水方式:自流系统、水泵供水系统和混合供水系统。

(3)按使用目的:生活用水、水产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

(4)按服务对象:城市给水和工业给水系统(循环系统和复用系统)。

给排水工程考试复习材料

给排水工程考试复习材料

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处理1.建筑给谁的功能:建筑给水的任务是将城镇市政给水管网中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输送到建筑物内部的生活用水中各种卫生器具的给水配件、生产工艺的用水设备或消防系统的灭火设施,并保证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水温等方面的要求。

一.给水系统的分类:①生活给水系统:根据用水需求的不同,生活给谁系统又可以在分为饮用水(优质饮水)系统,杂用水系统,建筑中水系统②生产给水系统:供生产过程中产生工艺用水,清洗用水,冷饮用水,生产空调用水,稀释用水,除尘用水,锅炉用水③消防给水系统:该系统供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中的各种消防设备的用水。

消防给水的要求:为保证各种消防设备的有效使用,消防给水系统必须按照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保证足够的水量和水压,消防用水一般对水质的要求不高。

消防给水系统也可以划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等等。

④组合给水系统:生活-生产给水系统,生活-消防给水系统,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2.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①引入管(是建筑物的总进水管,与室外供水管网连接)②水表节点(引入管上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③给水管道(干管:将引入管送来的水输送到各个立管中去的水平管道)(立管:将干管送来的水输送到各个楼层的竖直管道)(支管:将立管送来的水输送给各个配水设备)④给水附件(给水附件指给水管道上的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或检修用的各类阀门:截至阀,止回阀,安全阀,浮球阀以及各种水龙头和各种仪表等)⑤配水设施(用水设施或配水点。

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其管网deep终端用水点上的设施)⑥增压和贮水设备(当室外供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能满足建筑用水要求,或建筑物内部对供水的稳定性、安全性有要求时,必须设置各种附属设备,起调节水量、升压、贮水等作用。

如:水泵、气压给水装置、水池、水箱等)⑦计量仪表(包括:流量,压力,温度和水位等专用计量仪表如水表,流量计,压力计,温度计和水位计等)3.水泵的种类:DL型立式多级泵、S型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DG型多级离心泵、潜水轴流泵、NB型凝结水泵、锅炉给水泵、SK型水循环真空泵、离心清水管泵、W型真空泵给水方式划分原则:1、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备考给排水专业讲义(冯翠敏付婉霞许萍曹秀芹)

备考给排水专业讲义(冯翠敏付婉霞许萍曹秀芹)

给排水专业讲义(冯翠敏、付婉霞、许萍、曹秀芹)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工程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 3种基本给水系统:生活、生产和消防生活给水系统:分质供水、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水质要求有较大差异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组合给水系统:生活-生产、生活-消防、生产-消防、生活-生产-消防系统的选择,应根据生活、生产、消防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水温的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火采用综合评价法确定2. 给水系统的组成由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给水设备、配水设施和计量仪表等组成。

1)引入管—从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至建筑物内的管段,一般称进户管。

引入管段上一般设有水表、阀门等附件。

2)水表节点—是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

在引入管段上应装设水表,计量建筑物总用水量,在其前后装设阀门、旁通管和泄水阀门等管路附件。

一般设置在水表井中。

当只有一条引入管时,宜在水表井中设旁通管。

水表井温暖地区设在室外,寒冷地区设在采暖房间内。

住宅建筑每户的进户管上均应安装分户水表;宜设在户门外的管道井中、走廊的壁龛(kan)内或集中于水箱间,以便查表。

3)给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支管和分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

我国给水管道可采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和复合管等。

埋地给水管道可用塑料给水管、有衬里的铸铁给水管、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

室内给水管道可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铜管、不锈钢管及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

聚乙烯的铝塑复合管可用于连接卫生器具的给水支管。

生产和消火栓给水管一般采用非镀锌钢管火给水铸铁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给水管应采用镀锌钢管和镀锌无缝钢管。

钢管连接方法:螺纹连接、焊接和法兰连接。

镀锌钢管必须用螺纹连接或沟槽式卡箍连接。

给水铸铁管采用承插连接;塑料管采用螺纹连接、挤压加紧连接、法兰连接、热熔合连接、电容合连接和粘结连接等方法4)给水附件—包括各种阀门、水锤消除器、过滤器、减压孔板等管路附件。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复习教材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复习教材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复习教材 历年真题及答案《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2版)》由“给水工程”篇、“排水工程”篇、“建筑给水排水”篇三部分组成,其编写内容以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注册注册工程师就党的性质专业基本知识为重点,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和设计规范、标准,融理论性、技术性、实用性为一体,力求准确体现考试大纲中“了解、熟悉、掌握”三个不层次的要求,不公对参加执业资格考试人员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正确运用设计规范、标准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有助益,同时,也可作为本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工程咨询设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专业技术管理的辅导读本和高等学校师生教学学习参考用书。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二版)a.给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二版)b.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二版)c.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编著的《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3版)》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暖通注册工程师应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为重点,紧密联系工程实践,运用设计规范、标准融理论性、技术性、实用性为一体;力求准确体现考试大纲中“了解、熟悉、掌握”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参加执业资格考试人员认真复习本教材后,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正确运用设计规范、标准进行工程设计,并且对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也会有所收益,因此可以成为本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工程咨询设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专业技术管理的辅导读本和高等学校师生教学、学习参考用书。

[给水工程]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教材(秘书处三版),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购买正版书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教材(秘书处三版),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购买正版书籍[常用资料]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教材(秘书处三版),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购买正版书籍本书是由建设部注册中心基础考试专家组负责人委托天津大学组织编写的、以《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及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的复习教材。

总结:中级职称复习资料(打印)

总结:中级职称复习资料(打印)

▋掌握>☆熟悉>△了解第一部分水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一)水与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中的水产生了物理和化学上的变化,破坏了水体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水体:地球表面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

包括水、水中溶解物、悬浮物、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底泥。

1、水与水循环(1)熟悉水环境保护水环境: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及水体生物所构成的共同体。

(2)熟悉水循环基本原理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的相互作用下,水分不断的蒸发和蒸腾,并汽化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形成云,又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传播到各处,遇到适当的条件时即成为雨或雪而降落到海洋和陆地.这些降落下来的水分,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土壤或地下水;一部分经植物吸收后再经枝叶蒸腾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可直接从地面蒸发而发散;一部分可能顺地表径流汇入江、河、湖泊流入海洋,再经水面蒸发进入大气圈。

这种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称作自然界水循环。

2、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1)掌握废水的来源与特性根据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三大类。

生活污水:城市机关、学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废水,包括厕所粪尿、洗衣洗澡水、厨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业、医院和游乐场所的排水等.工业废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

工业废水分为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是指较清洁,不经处理即可排放或回用的工业废水。

而那些污染较严重,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的工业废水就称为生产污水。

农业废水: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排出的污水称为农业废水。

(2)掌握污染物种类及水质指标污染物种类:按照存在的形态,废水中的污染物可分为漂浮物、悬浮固体、胶体、低分子有机物、无机离子、溶解性气体、微生物等。

按照水质指标归类,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和热污染等.按照危害特征,废水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漂浮物、悬浮固体、石油类、耗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植物营养物质、重金属、酸碱、放射性污染物、病原体、热污染等.水质指标:有毒物质、有机物质、悬浮物总数、PH值、色度、温度等物理:颜色、浊度、温度、悬浮固体、放射性化学: 生物:水质指标:物理:水温、悬浮物(总不可滤残渣,0.45μm滤膜截留物质的质量,105℃烘干)、浑浊度(水中含有胶体状态和悬浮状态的杂质引起水的浑浊程度)、色度、臭和味、电导率等化学指标:杂质或污染物质的单项指标:如锰、铁、氯化物等;无机特性的综合指标:pH、酸度、碱度、硬度、总含盐量、氧化还原电位等;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COD(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BOD5(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TOC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埃希氏大肠菌、细菌总数等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单位Bq/L水质:指水与其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给排水工程专业类总复习

给排水工程专业类总复习
为保持含水层的稳定性,需要对过滤器的尺寸,尤其是过滤器的外径, 进行入井流速的复核计算:
Q D Lvn
式中:D—过滤器外径(包括填砾厚度),m;
Q—设计出水量, 3 /s; m L—过滤器有效长度(工作部分长度),m;
n—过滤器进水表面有效孔隙度(一般按50%考虑);
v—允许入井流速,m/s。含水层的允许入井流速可用下式近似 计算: 其中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s。
渗渠
位置选择:
①渗渠应选择在河床冲积层较厚、颗粒较粗的河
段,并应避开不透水的夹层;
②渗渠应选择在河流水力条件良好的河段,避免 设在有雍水的河段和弯曲河段的凸岸;但也应 避开冲刷强烈的河岸; ③渗渠应选择在河床稳定的河岸。
布置形式:
渗渠的布置
铺设在不同条件下的渗渠,以及对不同施工条件下的要求,见下图
过滤器
d1 d2
井管段
h2
h1
井管段
井管段
dn
过滤器
过滤器
dn
过滤器
(a)
(b)
(c)
(d)
(a)(b)(c)分段钻进时井壁管的构造 (d)不分段钻进时的同径井管构造
管井的结构
井壁管应有足够的强度,内壁平整光滑,轴线 不弯曲,便于设备安装和管井清洗;可采用钢管、 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 钢管可用于任意井深的管井;铸铁管适用于井 深小于250m的管井;钢筋混凝土管适用于井深小于 150m的管井。 井壁管内径应比水泵设备的外径大100mm。 分段钻进法与不分段钻进法的井壁管构造有所 不同。
坎儿井修复
坎儿井
2.6.1
坎儿井的构造
坎儿井的布设,一般大致顺冲积扇的地面坡降,即地下潜流的流向, 与之相平行或斜交。其构造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即小型蓄水池) 四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精品]给排水专业复习资料.doc

[精品]给排水专业复习资料.doc

1混凝;水中胶粒脱稳凝聚的过程2电性中和原理;通过投加凝聚剂使其水解产物,降低电位屮和电性使胶粒脱稳凝集的机理3低温低浊水难处理的原因及措施低温原因1无机盐类凝聚剂水解吸热2水温低粘度大布朗运动见到不利于颗粒碰撞3水温低粘度大剪切力大不利于形成4水温低水化作用较强措施:采取合适的凝聚剂如Fecl3 A12(S01)3凝聚剂配合值使用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如:活化硅酸低浊原因:胶体悬浮物含量少碰撞次数低速率低措施:1投加高分子助凝剂2投无机矿物颗粒如粘土3亢接过滤4斜管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为什么能改变水里条件?平流淀池采用分格措施斜管沉淀池采用浅池理论增大湿周减少水里半径使雷诺数减少弗劳徳数增大改变水里条件使沉淀效果更好5絮凝池出水为什么整流及措施用管道把水直接送到沉淀池行不行?絮凝池出水整流,调数水流速度,使水流均匀分布在整个进水截面上增大湿周,大大减少水里半径,为了给沉淀创造更好的条件。

所以虚数流措施:过度整流区,栅条穿孔墙进水区也有整流作用不行直接送到沉淀池,水流速度过快,水里半径増大。

Re升高,FR降低,沉淀效果不好6理想沉淀境界沉速在理想沉淀屮。

从顶部开始下沉,被水流冲到池底不远处刚好沉淀的运动颗粒的沉速7网格絮凝池优缺点优点: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池时间短缺点:未端池底积泥现彖,少数水厂发现网格上滋生藻类,堵塞网眼现象8混合作用即要求作用:分散药剂。

给药剂水解创造条件要求:快速剧烈湿投10、30秒甚至更低,干投不超加in G值二700- 1000S-I9混合的目的及水利条件水泵混合如何满足条件冃的:分散药剂,给药剂水解创造有利条件,这阶段发生异向絮凝,因为药剂水解,胶粒脱稳,异向絮凝, 都需要搅拌,使药剂快速混合均匀。

所以要求快速剧烈,药剂投加在泵吸水管或吸水喇叭处。

利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以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10活化硅酸注意事项1所投浓II2S01与水玻璃M20质量比为酸化度,该值宜在75%-100%,否则活化硅酸可能成冻失效2水玻璃较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给水系统总论
1、熟悉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的原则和任务;熟悉城市给水处理厂的设计原则;
了解“多级屏障”的概念。

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的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2)城镇及工业企业规划时应兼顾给水工程。

(3)给水工程规划要服从城镇发展规划。

(4)合理确定近远期规划和建设范围。

(5)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

(6)规划方案应尽可能经济和高效。

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的任务:(1)确定给水系统的服务范围与建设规模。

(2)确定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措施。

(3)确定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

(4)确定给水系统主要构筑物的位置。

(5)确定给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与水质保护措施。

(6)给水管网规划和干管布置与定线。

(7)给水工程规划的技术经济比较,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

城市给水处理厂的设计原则:(1)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

(2)水厂应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

(3)水厂设计中应考虑各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及部分停止工作时,仍满足用水要求。

(4)水厂自动化程度,应本着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可靠性,降低能耗,药耗,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原则,根据实际生产要求,技术经济合理性和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5)设计中必须遵守设计规范的规定。

饮用水安全多级屏障:我国城镇水务工作将围绕(1)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自来水厂水质稳定达标,(3)供水管网建设、改造和运行安全保障,(4)水质预警及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5)饮用水水质基准与标准体系建设等5项重点工作展开,形成饮用水安全多级屏障。

2、掌握给水系统分类、组成及布置形式,以及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给水系统分类:(1)按水源种类:水表水和地下水。

(2)按供水方式:自流系统、水泵供水系统和混合供水系统。

(3)按使用目的:生活用水、水产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

(4)按服务对象:城市给水和工业给水系统(循环系统和复用系统)。

给水系统的组成:(1)取水构筑物。

(2)水处理构筑物。

(3)泵站。

(4)输水管渠和管网。

(5)调节构筑物。

给水系统的布置:(1)统一给水系统①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给水系统②以地下水为水源的给水系统(2)分系统给水①分质给水系统②分压给水系统。

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1)城市规划的影响(2)水源的影响(3)地形的影响
3、掌握各类用水量标准、用水量变化规律及变化系数的确定。

城市用水量的组成(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3)消防用水(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5)未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式水量。

用水量的变化:(1)生活用水随生活习惯和气候而变化(2)生产用水随气温和水温而变化
日变化系数(K
d )和时变化系数(K
b

用水量计算(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
d
=(1.15~1.25)(Q1+Q2+Q3+Q4)(m3/d)式中:Q1为城镇或居住区的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1=qNf(m3/d)Q2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量Q3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Q4工业企业生产用水Q4=qB(1-n)
(m3/d),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水量=(15%~25%)最高日用水量
最高时设计用水量Qh=KhQd/86.4(L/s)Kh时变化系数Qd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4、了解城市给水需水量预测的相关方法。

(1)城市短期用水量的影响因素①天气影响②节假日影响③管网影响(2)城市中长期用水量的影响因素①工业总产值的影响②人均年收入水平的影响③水的重复利用率的影响④人口数量及水价的影响⑤管网运行、管理状况的影响(3)预测方法①定性预测②定量预测1回归分析方法2时间序列分析方法③指数平滑法④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⑤灰色预测方法。

5、了解城市供水调度、调度中心、水厂监控中心组成及主要功能。

城市供水调度系统一般包括:调度中心、水厂监控中心、水厂监控分站、水源井监控站、管网加压站和管网测压站。

主要功能:安全可靠地将符合水量、水压、水质要求的水送网每个用户,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给水系统的运行成本,保证给水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性
供水调度中心须有遥感、遥测、遥讯等成套设备,负责调度水厂监控中心、水厂监控分站、水源井监控站、管网加压站和管网测压站。

主要功能:及时了解整个给水系统生产情况,采取有效的科学方法和强化措施,执行集中调度的任务。

水厂监控中心:由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等工作站、管理工作站、历史服务器打印机等附属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组成。

主要功能:对整个水厂进行组态管理,系统监控,实时监测、显示、处理、控制各PLC子站的状态、通信、数据和信息;报警处理和报表打印;动态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管理;实现与上级系统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6、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3S技术)在城市给水中
的应用。

二、取水工程
1、掌握各类给水水源的特点、选择原则,及水源水质标准、分类标准及评
价方法。

求(3)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宜选先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4)全面考虑统
筹安排,正确处理与给水工程有关部门的关系(5)取水、输水及水处理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6)具备施工条件
2、了解水源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措施。

合理利用水源基本方法(1)工业用水采用地表水源,饮用水宜采用地下水源。

(2)利用处理后的污水灌溉农田。

(3)在工业给水系统中采用循环和复用给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水源取水量(4)利用海水作为某些工业的给水水源。

(5)水库水源要综合利用(6)人工回灌地下水即用地表水补充地下水,以丰水年补充缺水年,以用水少的冬季补充用水多的夏季(7)在沿海城市的潮汐河流,采用“蓄淡避咸”的措施。

保护水源的一般措施:(1)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计划(2)加强水资源管理(3)进行流域面积内的水土保持工作(4)防止水源水质污染
给水水源卫生防护:(1)地表水源卫生防护(2)地下水源卫生防护。

3、了解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类型及适用条件;了解江河、湖泊和水库取水构
筑物选择的基本要求。

地下取水构筑物类型及适用条件(1)管井①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5m,其底版埋藏深度大于15m,②适应于开采深层地下水,在深井泵性能允许的情况下,不受地下水埋深限制。

③适应性强,能用于各种岩性、埋深、含水层厚度和多层含水层,应用范围最为广泛。

(2)大口井①适用于取集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埋深在12m以内,含水层厚度在5~20m以内。

②适用于任何砂石、卵石、砾石层,但渗透系数最好大于20m/d,③含水层厚度大于10m时应做成非完整井④比较适合中小城镇、铁路及农村的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3)辐射井①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在10m以内,②适应性较强,适用于不能用大口井开采的、厚度较薄的含水层及不能用渗渠开采的厚度薄、埋深大的含水层。

(4)复合井①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厚度较大的含水层②比较适合城镇水源、铁路沿线给水站及农业用井的地下取水构筑物(5)渗渠①适用于地下水埋深小于2m,含水层厚度小于6m的浅层地下水②适用于中砂、粗砂、砾石或卵石层③最适宜于开采河床地下水或地表渗透水。

江河、湖泊和水库取水构筑物选择的基本要求(1)江河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的基本要求①设在水质较好地点②具有稳定河床和河岸,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深③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④靠近主要用水地区⑤应注意河流上的人工构筑物或天然障碍物⑥避免冰凌的影响⑦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
江河水取水构筑物(1)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包括合建式和分建式)适用于大、中、小型取水量,宜建在岸边较陡,主流近岸,岸边有足够水深,水质和地质条件较好,水位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但水下施工工程量较大,且须在枯水期或冰冻期施工完毕。

(2)河床式取水构筑物,适用于河床稳定、河岸平坦、枯水期主流离岸较远、岸边水深不够或水质不好、而河中又具有足够水深或较好水质时。

取水方式:自流管取水、虹吸管取水、水泵直接取水、桥墩式取水。

(3)移动式取水构筑物①浮船式取水构筑物②缆车式取水构筑物
湖泊和水库取水构筑物(1)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①不要选择在湖岸芦苇丛生处附近②不要选择在夏季主风向的向风面的凹岸处③应选在靠近大坝附近或远离支流的汇入口④应建在稳定的湖岸和库岸处(2)取水构筑物的类型①隧洞式取水和引水明渠取水②分层取水的取水构筑物③自流管式取水构筑物。

4、了解水源水质监测系统的组成及主要监测内容。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组成(1)提水装置(2)预处理装置(3)监测仪器(4)数据
采集(5)数据处理与传输装置(6)远程数据管理中心
主要监测内容:水温、pH、溶解氧(DO)、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氨氮、磷酸盐、硝酸盐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