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基础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精品)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篇一:[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必备政治知识点提纲政治学科的学习离不开一个完整的知识提纲,所以八年级的学生想学好政治,提高政治成绩,平时就要不断完善政治提纲。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政治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重点同侪携手共进一、同学·朋友1.开放自我,积极交往的重要性P31第一段2.受欢迎人的品质P31第二段3.交友的益处有哪些(或朋友的重要性)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朋友可以共同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促进情感发展;朋友可以促进性格形成;朋友可以开阔视野。

4.交友的原则 (怎样建立,保持,增进友谊)(1)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2)欣赏他人,赞赏他人,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我们就会交到更多有趣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

(3)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4)我们切莫轻交甚至滥交朋友,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二、男生·女生1.与异性交往的意义(或男女生交往的意义)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2.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或异性交往原则)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3. 如何把握情感,正视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

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期末复习提纲完整版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期末复习提纲完整版

八上《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提纲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社会生活的特征:绚丽多彩。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不同身份具有不同责任。

3.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①我们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会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亲社会行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等。

5.※亲社会(参与和奉献社会)的作用。

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改变世界体现在哪些方面?(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的进步①网络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网络是把双刃剑体现在哪些方面?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如何合理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020年初二上册政治期末复习提纲

2020年初二上册政治期末复习提纲

2020年初二上册政治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节《自尊自信》1.自尊的含义:是一种对自己人格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2.自尊的重要性(为什么要维护自尊?):(1)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地位);(2)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更好地立身社会(作用)。

3.如何收获自尊?(如何维护自尊?):(1)知耻,拒绝卑下,洁身自爱;(2)克服两种不良倾向:A.走出自卑,树立自信B.克服自负和虚荣。

6.怎样克服自卑?(1)要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树立自信,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积极创造成功的记录。

7.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自尊是恰如其分的肯定自己,而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

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追求得是表面的荣耀。

第一单元第二节《明辨是非》2.如何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①以美好的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②懂得法律规范,遵纪守法;③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④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价值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后果;⑤树立美好理想,启迪自己成长。

3.怎样对待社会影响?①正确对待长辈、亲朋的影响,要分清是非,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②正确对待公共传媒的影响,要学会选择;③正确对待社会流行的影响,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不要盲从。

4.怎样才能跨越障碍,正确选择?①战胜自己,抵制诱惑;②打破情面,不追随犯罪;③坚持理想,身体力行。

第一单元第三节《自我负责》1.少年有哪些责任?具体事例②我们应该对他人负责: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等;③我们应该对集体负责:团结同学,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等;④我们应该对社会负责:遵纪守法,关爱社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2.怎样培养责任感?①树立负责任的人生态度;②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③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④对自己的错误或无意中的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篇】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篇】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篇】导读:本文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课感受青春律动1、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哪些发展时期?从人类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八个连续发展的不同时期,即: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2、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人的生理有哪些变化?(1)性机能发育成熟,第一、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2)身体外形急剧变化。

(3)体内机能迅速健全,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基本成熟。

3、为什么说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1)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2)青春期也是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3)青春期还是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4)青春期的情感、情绪十分丰富。

(5)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

4、青春期有哪些心理特征?(1)困惑是青春期的正常反应。

(2)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是青春期的重要心理特征。

(3)尝试接触社会、理解社会是青春期的行为特点。

5、青春期的三个主要心理矛盾是什么?(1)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

(2)心里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

(3)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6、怎样度过我们的青春期?(1)我们要主动适应生活中的变化。

(2)我们要积极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案。

(3)我们要学会设计自己的青春之路。

第二课共享花季友情1、男女生之间有何差别?女性的感知觉、注意力一般优于男性;女性擅长形象记忆、情感记忆、机械记忆;男性比较擅长逻辑记忆和理解记忆;思维发展方面,女性的形象思维胜于男性,男性的抽象思维超出女性;意志发展方面,男性在坚持性、果断性等方面普遍优于女性;在个人兴趣方面,男性的兴趣要比女性更广泛、更持久、更具有效能。

等等2、为什么说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必要的?与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不仅能够扩大我们的生活交往范围,增强我们与人沟通的能力,还能使不同的个体相互影响,彼此在性格上相互渗透,促进我们的身心发展。

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精选3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精选3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精选3篇)学校八班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篇1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爱在屋檐下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家庭的含义: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部分基于血缘关系。

生命是父母赐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转变。

5、为什么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敬重、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6、几个重要熟悉:(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假如做出不道德的事,要勇于批判与制止,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假如他们触犯法律,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a间接的有了我b他们为社会家庭做出贡献c甚至比父母倾注了更大的关爱和爱惜。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a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怀父母;b行动上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c努力学习、乐观上进,让父母兴奋。

(4)怎样看待父母对子女的爱?a亲情的既然流露b传统美德的彰显与发扬c 当今道德法律的要求。

其次课我与父母交伴侣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冲突的缘由是什么?(1)进入青春期,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备,于是冲突产生了。

2、如何正确熟悉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严要求、高期盼。

这种苛刻的严,反映父母对我们的爱。

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

3、代沟、逆反心理(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缘由,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全部事都与父母对着干。

部编《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完整版80题)

部编《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完整版80题)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完整版)班级:姓名:1、社会的含义?答:社会是由人与人形成的关系总和。

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

2.社会生活的特点及感受历程?答:特点:社会生活是丰富的、是绚丽多彩的。

感受历程:随着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答: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不同的社会关系,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答: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5.社会化的含义?答: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6.个人成长与社会生活有什么关系?答:(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社会生活,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2)我们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7.什么是亲社会行为?答: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8、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是什么?答: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如:文明礼让,礼貌待人,十字路口让他人先行,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让座;谦虚、平易近人、乐于分享;有爱心、帮助他人;宣传环保、交通知识,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扶助老弱病残,到社区打扫卫生等。

9、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答:(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4.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有哪些?★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为什么说网络改变世界?(网络的积极影响)★★(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网络有何弊端?(网络的消极影响)★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如何合理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要提高媒介素养。

②要学会“信息节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社会生活的特点P3绚丽多彩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P4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个人-结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线;社会-网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主要的社会关系种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社会化的途径和结果途径: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结果: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2、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P7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什么是亲社会行为?(补充在P8页页眉位置)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5、亲社会行为的表现P8第一段中间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

如:见义勇为、参加创城活动;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参加“手拉手”活动,为困难同学捐款;参加公益活动,参与劳动体验;参加假期研学活动,主动了解社会6、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
2020年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基础知识点期末复习
1/ 10
提纲(精品)
2020 年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基础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精品)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形式有哪些?(1)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

(2)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

(3)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4)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3.家庭结构的类型有哪些?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4.家庭的功能有哪些?物质生产功能。

人口生产功能。

消费功能。

抚育赡养功能。

教育功能。

休息娱乐功能。

5.我们为什么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父母子女关系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

6.父母的爱是:无私、永恒、无微不至、不求回报的爱。

7.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是:抚养、教育、保护。

8.家的作用是什么?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的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9.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原因?(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2)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
3/ 10
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3)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10.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

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1.父母与子女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由于年龄和阅历差异引起的心理差异 2.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

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

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3.逆反心理有什么危害?惩罚了自己伤害了父母
4.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基于什么?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5.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是什么?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

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6.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是什么?赞赏父母。

认真聆听。

帮助父母。

与父母不必太计较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1.闭锁心理的危害是什么?(1)影响身心健康。

(2)容易形成孤僻性格。

(3)甚至导致自杀念头。

2.怎样克服闭锁心理?(1)正确认识自己、客观看待自己(2)主动开放自我(3)要善于关心别人(4)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5/ 10
4.朋友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要交朋友)(1)带给我们温暖(2) 给我们支持和力量(3)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5.怎样交朋友?(交朋友的原则有哪些)(1)交友是一个平互等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2) 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3)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不能违背道德,触犯法律。

(4)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6.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意义是什么?(1)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

(2)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4)可以增进性别意识。

或:(1)有利于学习。

(2)有利于身心健康。

(3)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

(4)有利于取长补短。

7.男女生应该怎样正常交往?(1)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2)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3)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8.与异性交往时应如何保护自己?(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3)学会自律。

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 1.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7/ 10
2.老师工作的特点有哪些?(或老师的作用或我们为什么敬师爱师?)①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②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

③老师在我们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又是我们的益友。

4.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哪些特点?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5.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6.与老师沟通的方法有哪些?(或如何化解与老师之间的矛盾、隔阂?)(1)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原谅老师的错误。

(4)礼貌待师。

(5)注意场合。

(6)勿失分寸。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结合九年级第五课复兴) 1.世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

2.世界文化的特点可以通过哪些形式表现出来?(1)通过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

(2)有着不同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3)语言存在差异,不分优劣。

(4)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着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3.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单一化?(1)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2)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

9/ 10
(3)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于文化多样性。

(4)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该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发展的局面。

4.面对文化差异我们的态度和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既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价值,也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平等交流,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

做法:消除误解,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探索有效的沟通技巧。

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等。

5.如何对待外来文化?(1)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2)但我们不能迷失自己,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3)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6.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