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文学院《849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_2014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2014年清华大学84
)
(回忆版
回忆版)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8499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7*10
一、名解7*10
1.善不受报
2.太极图说
3.心即理(还给个提示,陆九渊)
4.大同书
2*20
二、简答题2*20
1.孟子论王霸之异,当然完整版是,孟子是如何分辨王道与霸道。
2.夫圣心冥寂。
理极同无。
不疾而疾。
不徐而徐。
是以知不废寂寂不废知。
末始不寂。
末始不知。
故其运物成功化世之道。
虽处有名之中。
而远与无名同。
斯理之玄,....
找出处,全题目要加标点,翻译并解释,并说明这篇文章在中哲史的作用 40*1
三、论述题40*1
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
清华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清华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中哲题目:一、名词解释(7*10)1.三生万物。
2.复性说。
3.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4.黄宗羲。
5.缘起性空。
6.还有一道明代以后的题。
7.太久远了,不好意思,欢迎补充。
二、论述(2*10)1.易经。
2.中庸的“诚”的论述。
三、标注标点。
四、论述题(1*40)程朱陆王的格物致知说。
西哲(5*30)。
一、柏拉图的知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三、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之间观点的异同(大致这个意思吧)。
四、休谟的因果论貌似(总之是休谟)。
五、康德的道德论。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2016年清华大学哲学(人文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年清华大学哲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16年清华大学哲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69-人文学院010100哲学01马克思主义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47西方哲学史④890马克思主义哲学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
02中国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47西方哲学史④849中国哲学史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中国哲学史专题。
03外国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47西方哲学史④849中国哲学史容:西方哲学史专题。
04伦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37中国哲学史④891伦理学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伦理学。
05逻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303数学三或647西方哲学史④894数理逻辑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一阶逻辑。
05宗教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37中西哲学④892宗教学理论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宗教学基础。
07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38美学理论④893文艺批评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美学原理。
二、2015年清华大学哲学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政治外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哲学50509090360三、2016年清华大学哲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647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49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四、2012年清华大学哲学专业考研真题(回忆版)647西方哲学史简答题五道1.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残篇的哲学意义2.柏拉图关于知识,意见,无知的划分的哲学意义3.奥古斯丁自由意志的哲学,神学意义4,洛克的观念理论5.康德先验哲学中先验概念的意义849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1.易传十翼2.白马非马3.春秋繁露4.不真空论5.太极图说6.心外无物7.鹅湖之会二.简答题1.简释老子反者道之动2.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修养论三.论述题详论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五、2016年清华大学哲学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前识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
《老子》三十八章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
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而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
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
韩非认为,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
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2.通几答:通几是明清之际方以智用语,意即哲学。
语原出《易·系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方以智《通雅》中说:“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皆以通而通其质者也。”并认为通几寓于质测(自然科学)之中。方以智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类。
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即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
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即哲学。
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
这三种知识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无名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古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
因而,“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提升,而成其大我。
4.三表法答:“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三条标准。
《墨子·非命上》记载:“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根据、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根据,以政治实践是否符合国家、民众利益为验证。墨子重视感觉经验,肯定古代文献的记载,尤其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的重要标准。
2015年武汉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武汉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二、名词、命题解释(8选6,60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
“本始”是指原始,本初。
“材朴”是指资质朴素。
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
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
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
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4.尚贤·尚同答:“尚贤”、“尚同”是墨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二者的结合反映了墨子独特的治国理念。
①“尚贤”是指任用人才,不计出身贵贱,一切以能力为准。
2016年清华大学中国哲学考研,复试真题,考研大纲,考研流程,考研笔记,真题解析

清华考研详解与指导中哲题目:一、名词解释(7*10)1.三生万物。
2.复性说。
3.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4.黄宗羲。
5.缘起性空。
6.还有一道明代以后的题。
7.太久远了,不好意思,欢迎补充。
二、论述(2*10)1.易经。
2.中庸的“诚”的论述。
三、标注标点。
四、论述题(1*40)程朱陆王的格物致知说。
西哲(5*30)。
一、柏拉图的知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三、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之间观点的异同(大致这个意思吧)。
四、休谟的因果论貌似(总之是休谟)。
五、康德的道德论。
复试:四选二1.论述“内圣外王”;2.古希腊各家“逻各斯”;3.1844年手稿;4.逻辑学的一道题;一般来讲,复试的英语考核涉及到听力及口语,之前大多数的同学是没有准备的或者准备不够充分,但是只要考生能够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技巧,复试英语成绩是能够提高很多的!口语:根据不同的学校的情况,口语考试一般有2到3个考官和1到4个考生,考官一般是本校的外语系的老师或研究生,甚至是本专业的导师,所以说难度一般不会太大。
老师问的问题也比较常规或者说是模式化,如:个人自我介绍,让考生介绍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学校或家乡;或者是一些压力性的问题,如What is your greatest weakness?(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有极少数的学校是让考生朗读文章,这个是比较简单的;还有一种是两个考生对话,考官给两个考生一个话题,给一段准备的时间,然后让考生进行对话讨论。
所以,提前撰写英文自我介绍,熟读至背诵还是有必要的。
此外,自我发挥时,多介绍自己英语方面的高水平弥足重要,因为硕士导师往往比较喜欢英语成绩好的学生。
听力:一方面,要摆正听、读顺序,即使一下子听不懂,也不要忙于看文字材料,这时再听第二遍、第三遍,如果还是听不懂,在求助于文字材料;另一方面,边听边记,训练短期的记忆能力。
平时听录音时就要有意识地将关键信息写下来,训练信息瞬间接受的准确性,主要的还是要强迫自己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NEW)清华大学人文学院《647西方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
2014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4清华西哲(千真万确是硕士题)
1、论数学-几何学对西方哲学的思维形式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论自由概念在西方道德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3、论西方思想史上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2014清华中哲
一、名词解释(10’×7)
1、兼爱
2、无名天地之始
3、独化论
4、善不受报
5、太极图说
6、陆九渊“心即理”
7、《大同书》
二、简答(20’×2)
1、论孟子对王道与霸道的区别
2、标点题(应该是郭相的《庄子注》)
三、详论中国哲学的特点(40’)
2012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回忆版)
简答题
1.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残篇的哲学意义
2.柏拉图关于知识,意见,无知的划分的哲学意义
3.奥古斯丁自由意志的哲学,神学意义
4.洛克的观念理论
5.康德先验哲学中先验概念的意义。
2013清华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

2013年清华大学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中哲题目:一、名词解释(7*10)1.三生万物。
2.复性说。
3.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4.黄宗羲。
5.缘起性空。
6.还有一道明代以后的题。
二、论述(2*10)1.易经。
2.中庸的“诚”的论述。
三、标注标点。
四、论述题(1*40)程朱陆王的格物致知说。
西哲(5*30)。
一、柏拉图的知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三、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之间观点的异同(大致这个意思吧)。
四、休谟的因果论貌似(总之是休谟)。
五、康德的道德论。
复试:四选二1.论述“内圣外王”;2.古希腊各家“逻各斯”;3.1844年手稿;4.逻辑学的一道题;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