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视觉听觉简单反应时自主实验报告
视觉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视觉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摘要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的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反应,这是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
为了研究在视觉简单反应时试验中不同性别被试间是否存在个体差异?以及优势手与非优势手之间的差异,心理学1001班35名同学参加了实验。
结果表明:试验中被试的性别间的差异不显著;优势手与非优势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优势手非优势手1、引言反应时间的问题最先被发现于天文学中。
19世纪60--70年代,在天文学上关于人差方程的种种发现对于心理学提出了研究反应时间的问题。
1850年,Helmolts成功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后来他又测定了人的神经传导速度。
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 认为时间上的差异就是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奥地利生理学家Exner1873年指出了预备性定时对反应时间的重要性,同时也是Exner1正式使用了“反应时间”这一术语。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当时他便认为Donders指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即心理活动的时间测定工作。
冯特的学生对简单和复杂反应时间进行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工作。
他们所得结果本身有其重要性,但是在注意、知觉、联想和选择等过程上却未测出确切的反应时间。
反应时(response latencies),是指个体从刺激发出到开始反应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首先由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注意,经由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经过加工,再从大脑传递给效应器,效应器做出反应。
其中由三部分时间组成:感觉神经传递时间、大脑加工时间、效应器反应时间,其中大脑加工所需时间最长。
唐德斯后来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的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反应,这是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
而根据刺激呈现的通道不同,简单反应时又可以分为视觉简单反应时和听觉简单反应时。
本实验主要讨论了在视觉简单反应时试验中不同性别被试间是否存在个体差异?以及优势手与非优势手之间的差异。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引言:心理学中的实验方法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认知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其中,简单反应时实验(Simple Reaction Time Experiment)是一种常见且经典的实验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通过测量被试者对一个简单的刺激作出反应的时间,来探究人类认知和反应机制的特点。
本文将通过介绍简单反应时实验的设计、实施及结果分析,探讨这一实验的意义和科学价值。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的目标是测量不同条件下被试者的简单反应时。
我们选择了2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被要求坐在舒适的实验室环境中,并将手指放在键盘上,以准备按下指定的按键作出反应。
实验过程中使用了电子计时器来精确记录被试者的反应时间。
实施过程:为了排除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验室的光线、温度和噪音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
被试者进行实验之前,接受了一次简要的实验说明,并通过实践练习以熟悉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在电脑屏幕上随机呈现一个简单的刺激,被试者被要求尽快按下相应的按键作出反应。
实验中的刺激可以是一张具有明显颜色的图片,或者是一个声音信号。
为了掌握更多数据,我们设计了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组,例如刺激类型(视觉或听觉)和刺激持续时间(短或长)等。
每位被试者都要完成多次实验,在记录数据时去除了实验中的异常值。
结果分析:通过对被试者反应时的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数据。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条件下的简单反应时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在视觉刺激下,被试者的反应时间普遍较快,而在听觉刺激下,反应时间稍长。
这表明了人类感知系统在处理视觉信息时比处理听觉信息更加迅速。
其次,当刺激持续时间较长时,被试者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的平均时间则显著增加。
这可能与被试者需要更多时间来处理和判断较短刺激的信息有关。
讨论与意义:简单反应时实验不仅可以揭示人类感知系统的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认知过程和注意力机制。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人类感知、反应和决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
视觉辨别选择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视觉辨别选择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视觉辨别选择简单反应的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原理:视觉辨别选择简单反应实验是通过观察实验材料的不同特征,根据实验要求做出选择反应,检测被试者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该实验通常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实验材料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图形等,实验要求可以是选择正确符号、数字大小比较等。
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需要在显示器上注意并辨别出正确的实验材料并作出选择反应。
实验结果通常包括反应时间和正确率两个方面。
实验过程:本次实验共招募了30名被试者,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
实验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实验材料为数字,实验要求为选择数字大小。
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需要在显示器上观察数字大小并按键作出反应。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共30个实验材料,被试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正确地完成实验。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发现,被试者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男性被试者的反应时间平均值为0.52s,女性被试者的反应时间平均值为0.58s;男性被试者的正确率平均值为92%,女性被试者的正确率平均值为88%。
而且,随着实验进行,被试者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实验任务的难度逐渐增大,被试者的注意力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视觉辨别选择简单反应实验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可以通过被试者的反应时间、正确率等指标反映出被试者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水平。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实验材料、实验要求和实验难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视觉辨别选择简单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提高了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为今后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

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探讨人类视觉反应时间的差异及其与身体健康状况、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原理:
人类在接受外部刺激时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这个反应时间称为视觉反应时。
实验中,被试者坐在实验室的电脑前,接受屏幕上不定时出现的视觉信号,并在信号出现后尽快做出相应反应(如点击鼠标)。
通过记录反应时间及其它身体与认知数据,分析视觉反应时差异的原因。
实验具体步骤:
1、实验前被试者填写身体健康、运动量、睡眠质量等基础数据并接受简单的认知能力测试。
2、实验中被试者坐于电脑前,接受惯性滚轮刺激或红绿相间的文字刺激。
3、当出现刺激时,被试者需要尽可能快地进行相应反应(如点击鼠标)。
4、分析数据,搜寻影响视觉反应时的因素。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男性在相同条件下的视觉反应时间普遍快于女性。
2、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被试者相对视觉反应时间较短,运动量小于每周3次的被试者反应时间长。
3、认知得分高的个体视觉反应时间较短,认知得分低下的个体反应时间则较长。
4、不同刺激方式下,被试者的反应时间存在差异,而文字刺激对反应时间影响较大。
实验总结:
视觉反应时实验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了解被试者身体健康、认知能力等因素对视觉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而发掘人体机能规律的重要线索。
同时,本次实验也提醒大家注意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关注身体与认知健康。
视觉辨别选择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视觉辨别选择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讨视觉辨别选择对简单反应时的影响。
通过对被试进行简单的视觉辨别选择任务,测量他们在面对不同刺激时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刺激对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而正确率则受到不同的选择条件和刺激类型的组合的影响。
1. 引言1.1 背景视觉辨别选择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认知任务,涉及到对不同刺激的辨别和选择。
简单反应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来研究认知过程中的基本反应时间。
通过结合视觉辨别选择与简单反应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加工过程。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类型的视觉刺激对简单反应时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选择条件下的正确率差异。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刺激和选择条件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 方法2.1 受试者本实验共招募了40名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其中男性20名,女性20名。
受试者年龄范围在18至25岁之间,均无视觉或认知相关的疾病。
2.2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计算机、显示屏、实验软件和键盘。
实验软件用于呈现刺激、记录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2.3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2 (刺激类型: A vs. B) × 2 (选择条件: 选择A vs. 选择B) 的被试内设计。
每位受试者需要完成四个条件下的实验,任务顺序随机分配。
2.4 实验步骤1.受试者坐在实验室的计算机前,调整合适的视角。
2.实验员向受试者解释实验流程,并确认他们已经理解任务的要求。
3.受试者开始进行实验,根据屏幕上呈现的刺激进行选择。
刺激类型根据实验设计确定。
4.实验软件记录受试者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5.受试者完成实验后,实验员向他们提供反馈和感谢,并解答可能存在的问题。
2.5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受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采用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3.1 反应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刺激类型对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F = 4.32, p < 0.05)。
视觉简单 选择反应时 听觉简单反应时

视觉简单反应时、视觉选择反应时以及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量摘要:本实验选取36名心理学专业本科生,4个男生34个女生,分别测量了其视觉简单反应时、视觉选择反应时以及听觉简单反应时。
结果:(1)视觉简单反应时与视觉选择反应时的性别效应不显著。
(2)视觉简单反应时的优势手与非优势手的主效应不显著。
(3)视觉简单反应时与视觉选择反应时的相关性显著,呈中等程度相关。
(4)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性别效应不显著。
关键字:视觉简单反应时视觉选择反应时听觉简单反应时优势手非优势手1 引言反应时(Reaction time),又称反应潜伏期,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
在反应的潜伏期中包含着感觉器官、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以及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其中大脑加工所耗费的时间最多[1]。
对反应时间的研究最早始于天文学中著名的“人差方程”(personal equation)。
而将反应时正是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他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后人将它们成为唐德斯反应时ABC(Donders ABCof reaction time)[2]。
简单反应时(simply reaction time,或A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他做单一的反应。
选择反应时(choice reaction time,或B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几种不同的刺激,要求被试作出几种相应的反应[3]。
在测定反应时的研究中,听觉反应时和视觉反应时的研究比较多。
实验一以4种颜色(红、黄、绿、蓝)的圆为刺激,测量36名被试的视觉简单反应时和视觉选择反应时。
实验二以频率为350Hz、750Hz和2000Hz的纯音为材料,测量33名被试的听觉简单反应时。
2 实验一实验一分别测定被试视觉的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目的是掌握视觉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测量方法。
视觉简单反应时每一个被试进行两次,第一次用优势手按键,第二次用非优势手按键。
听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

听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听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二、报告人及时间:08心理2班XX三、摘要: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专业学生7名。
四、关键词:反应时间实验刺激五、正文1.实验目的:掌握反应是时的测量方法,实验原理,以及研究个体听、视觉反应时间的差异。
2.实验器材:GW-B型心理实验台反应时单元。
3.被试: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专业学生7名。
4.实验程序:①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文“手键”插口。
②开启计时计数器,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
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声、光”选择键,即即选择光刺激③准备实验。
被试坐在反应时测试单元前,双眼平视反应时观察窗口。
④视觉反应,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将食指放在“视觉”键上方。
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注视刺激呈现窗。
当你看到红光刺激后,就迅速按反应键,要求又准又快。
不许提前按键。
如果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
若刺激呈现4秒钟你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
”主试宣布“开始”后,按“声、光”选择键,实验开始。
按照预备实验操作步骤做30次,并记录下30个结果。
⑤听觉反应。
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食指放在“听觉”键上方,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
如果听到声音,就迅速按“听觉”键;要求又准又快,不允许提前按键,也不要按错键。
如果提前按键或按键错误,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
若刺激呈现4秒钟后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
”主试按下“声”键,实验开始。
按照预备实验操作步骤做30次,并记录下30个结果。
⑥判别反应时。
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听觉”上方。
右手将食指放在“视觉”键上方。
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
大学生视觉听觉简单反应时自主实验报告

大学生视觉听觉简单反应时自主实验报告大学生视觉听觉简单反应时自主实验报告摘要:实验选取xx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12级应用心理学专业7男生和8名女生作为被试(一位同学的数据无效,分析时已剔除),对其进行了视觉简单反应时和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验,目的在探究简单反应时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间的差异以及实验中不同性别被试间是否存在差异,使用spss 17.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1)视觉反应时与听觉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0.05)(2)不同性别被试在实验中差异不显著(p>0.05)关键词:视觉听觉简单反应时 spss 性别差异Abstract: the experiment selected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class of 2012 seven boys and eight girls as the subjects, (a classmate of invalid data), on the simple visual reaction time and simple auditory reaction time test, aims to explore simple reaction time whether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subjects in the experiments and simple visual and auditory reaction time difference; Using SPSS software to the measurement result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ifferent gender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eriment. (2) visual reaction with auditory reaction tim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Key words: visual auditory simple reaction time SPSS Gender differences 1.引言:1.1历史背景反应时间问题最先发现与天文学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视觉听觉简单反应时自主实验报告摘要:实验选取xx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12级应用心理学专业7男生和8名女生作为被试(一位同学的数据无效,分析时已剔除),对其进行了视觉简单反应时和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验,目的在探究简单反应时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间的差异以及实验中不同性别被试间是否存在差异,使用spss 17.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1)视觉反应时与听觉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0.05)(2)不同性别被试在实验中差异不显著(p>0.05)关键词:视觉听觉简单反应时 spss 性别差异Abstract: the experiment selected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class of 2012 seven boys and eight girls as the subjects, (a classmate of invalid data), on the simple visual reaction time and simple auditory reaction time test, aims to explore simple reaction time whether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subjects in the experiments and simple visual and auditory reaction time difference; Using SPSS software to the measurement result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ifferent gender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eriment. (2) visual reaction with auditory reaction tim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Key words: visual auditory simple reaction time SPSS Gender differences 1.引言:1.1历史背景反应时间问题最先发现与天文学中。
19世纪60-70年代,在天文学上关于人差方程的种种发现对于心理学提出了研究反应时间的种种问题.反应时的测试是由天文学家 Mitchel 提出的,并于 1858 年创制了第一台测定反应时的仪器。
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 Donders 最早测试了选择性反应时。
1850年,helmolts成功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后来他又测定了人的神经传导速度。
1860年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认为时间的差异就是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奥地利生理学家Exner1873年指出了,预备性定时对反应时间的重要性,同时也是Exner正式使用了反应时间这一术语。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当时他便认为指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即心理活动的时间测定工作。
冯特学生对简单和复杂反应时间进行一系列研究工作。
他们所得结果本身有其重要性,但在注意知觉联想和选择等过程上却未测出具体反应时间。
1.2概念及分类反应时 (reaction time,RT)是指从刺激出行到开始反应的时间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兴奋沿反射弧传递直至引起效应器开始兴奋所需要的时间,又称为反应潜伏期[1]。
Donders 将反应时分为三类,即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选择反应时(choice reaction time) 和辨别反应时 (recognition reaction time)。
1.3反应时测量过程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有五部分组成[2]:(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到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做出反应的时间1.4常见的典型反应时间研究范式启动研究范式是近几十年来基础心理学研究领域最常用的范式之一,研究者运用前置线索为启动刺激,对目标识别与判断的认知过程进行研究,可揭示信息加工的内在机制。
下面介绍的是基于启动范式发展起来的一些主要研究方法[3]。
(1)移动窗口范式,阅读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2)注意线索范式,选择注意研究领域中常用的方法。
(3)注意追踪范式,是多目标追踪范式(简称MOT范式)。
(4)空间线索技术,研究刺激—反应相容性的一种方法。
1.5反应时间测量的应用由于反应时间是在某种任务情境中对刺激的快速应答过程中测量的,它能有效的反映机体发展的水平、身心状况和完成任务时信息加工的复杂性,所以在在心理学研究、实际应用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价值[4]:(1)人才选拔中的反应时间测量.(2)工程设计中的反应时间测量.(3)交通领域的反应时间测量.本实验主要讨研究了视觉反应时和听觉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根据简单反应时的结果比较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2.方法2.1被试xx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2心理学班15名学生,男生7名,女生8名(一位同学的数据无效,分析时被剔除),年龄在18到22岁之间,无视觉听觉疾病2.2仪器与材料2.2.1仪器:计算机、 Psykeyteach3.0心理教学系统软件2.2.2材料:视觉资料、听觉资料2.3实验设计本实验为实验室实验法,采用单因素2水平组内设计,自变量为刺激,有两种水平,分别为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因变量为简单反应时。
2.4实验程序2.4.1.双击桌面“心理教育系统”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陆者首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实验台主界面,点击选择实验中的简单反应时实验,界面会出现视觉和听觉两个选择.选中其中一个(比如“视觉”),单击“开始试验”按钮。
2.4.2.视觉简单反应时指导语如下:下面测试你看见绿色圆后反应有多快,请你把手指轻轻放在E键上,当屏幕上出现“注意”时,你就注意屏幕,当你出现绿色圆时,就尽快的按下E键,然后休息,等待下一次反应,你一定要看准确一定是出现绿色圆后再按键,并尽可能的快。
每五次反应为一组,其中会随机的穿插空白探测刺激,如果此时按键,会导致整组作废并重新开始该组。
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后,点击“确定"按钮键开始。
2.4.3听觉简单反应时指导语如下:下面测试你听见声音后按键反应有多快,请你把手指轻轻放在E键上,当屏幕上出现“注意”时,你就注意听,当计算机发出声音时就尽快的按下E键,然后休息,等待下一次反应。
你一定要听准,确实是听到声音之后再按键,并尽可能的快。
每五次反应为一组,其中会随机的穿插空白探测刺激,如果此时按键,会导致整组作废并重新开始该组。
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后,点击“确定"按钮键开始。
2.4.4.实验开始时,每次呈现刺激前,屏幕会出现“注意”时间为1秒,为保证数据有效性,防止被试抢按,预备时间设置为±0.2秒随机化,即预备时间在0.8和1.2秒之间随机分布。
若出现抢按,则程序显示警告信息,本组实验重新做,程序会自动记录抢按的次数。
被试每次做完按键反应后,自动进入下一轮实验,直至做完设定的次数。
2.4.5.正式实验(1)首先先做视觉反应实验,选择视觉,按照实验指导语的步骤操作,做六组实验,每组五次。
(2)然后做听觉反应实验,选择听觉,按照实验指导语的步骤操作,做六组实验,每组五次。
(3)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仪器会予以提示,如果此时按键,会导致整组作废并重新开始该组。
(4)每做完一组,仪器上都会显示:下面开始第x组实验,点击确定,即可进行下一组实验。
2.4.6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
实验者可以直接查看结果,也可话换被试继续试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2.4.7.数据的处理全部数据收集后使用spss17.0[5]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将14名同学所测记录分析计算得出如附表1数据,并由附表1的数据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实验的简单反应时分别就不同性别、刺激的不同类型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单位:毫秒)刺激n M SD t p视觉14 364.29 50.86 1.882 0.071*听觉14 321.07 65.34(注*为P>0.05,下同)由表1可知,视觉平均反应时364.29毫秒,标准差为50.86;听觉反应时均值为321.07毫秒,标准差为65.34.结果显示,两种刺激的简单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即两种刺激的平均反应时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t=1.882,P>0.05,说明视觉和听觉简单反应时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性别被试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单位:毫秒)性别 n M SD t p男生7 352.64 75.13 0.825 0.417* 女生 7 332.71 42.37由表2可知,男生平均反应时为352.64毫秒,标准差为75.13,女生的平均反应时为332.71毫秒,标准差为42.37,结果显示,两种刺激的简单反应时性别差异不显著,即两种刺激的平均反应时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t=0.825,P>0.05,说明简单反应时性别差异不显著。
4.讨论:听觉简单反应时与视觉简单反应时相比,视觉简单反应时时间更长,这和陈静析[6]的研究结论是相同的,原因在于感官换能时间长.视网膜的工作方式是积累性的,并不是在接受光刺激的同时,感光细胞便能引起神经节细胞的兴奋,而是当光量子达到一定数量后,感光细胞兴奋达到一定程度后, 感光细胞才能引起神经节细胞的兴奋,而听觉刺激的换能过程则不存在能量的积累问题,不同震动频率的刺激引起不同长度纤毛的摆动,并直接将信号传至位听神经,所以听觉反应时与视觉简单反应时本该有显著差异[7],但本实验却无差异,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1)被试先做的视觉简单反应时实验,做听觉简单反应时时形成疲劳效应.,所以比较费时。
(2)被试没有做事先的练习,实验次数少,没有代表性。
(3)实验室比较嘈杂,被试静不下心做实验。
结果:1.实验结果的原始数据,经整理后参见附表1,即简单反应时原始记录数据。
2.视觉简单反应时与听觉简单反应时差异不显著3不同性别被试在视觉简单反应时与听觉简单反应时实验中差异不显著参考文献:[1]杨治良. 实验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5-157[2]刘学勇.浅谈简单反应时测定实验的改进[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22.3[3]文静.孙慧.确定简单反应时标准观测值方法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5[4]邓铸.实验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9-69.168-194[5]张奇.spss for window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2-116[6]陈静析. 视觉、触觉、听觉的简单反应时测定.[Z][7]陈容.汤天约.赵忠诚.白春玉.张迪.沈阳市儿童青少年视觉简单反应时测定分析[J].2003.24.4x附表115名被试视觉和听觉简单反应时实验结果(单位:毫秒)被试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男生 1 398 4112 482 4353 373 2984 440 4005 307 2566 307 2407 350 240女生 1 323 3142 592 2533 399 3164 374 3895 308 3196 315 2657 366 362[参数表]间隔时间(毫秒)=1000准备时间(毫秒)=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