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银行经营管理5_组织机构
跨国公司

第二,国际分部结构。母公司的管理部 门设有一个国际分部,负责管理国外各子公 司的生产、营销和财务等活动,并使各子公 司的业务互相配合、协调。例如,划分子公 司销售市场的范围,以免形成内耗竞争,统 一筹集和调拨资金,以降低整体的筹资成本; 调整各子公司之间商品和劳务的内部调拨定 价,以减少整个公司系统的税收负担等,但 是国际分部一般不处理公司的国内业务,国 内业务的母公司的其他管理部门处理。
还有人提出一个企业要称为跨国公司, 它的所有权必须被一个以上国籍的人士所掌 握,有人认为作为跨国公司的企业其高级经 理人员的国籍必须具有一个以上的国别。
跨国公司定义:具有全球性的 经济动机和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 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子公司并将它们 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 大型企业。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展的雏形阶段
(三)二战后至60年代,突飞猛进的扩展 20世纪70年代后是“大三角”国家跨国 公司“三足鼎立”,跨国公司形成全球网络 的发展阶段。1960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 资最大的五个国家顺序是:美国、英国、茶 兰、法国和加拿大。1981年,国别和顺序是: 1981 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和瑞士。1991 年,顺序改变为:日本、美国、德国、法国 和英国。日本和德国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 异军突起,改变了国际直接投资来源的原有 格局,形成了日本、美国和欧共体成员国国 际直接投资“大三角”的三足鼎立的态势。
(4)混合式结构或矩阵结构。这是同时兼有前述 方式中两种以上的特点的组织形式。混合式结构通常 是对某些技术性能高的重要产品系列实行由该产品副 总经理分管的全球性产品结构,对其他产品则由按地 区设置的副总经理负全部责任。两种形式同时采用, 但互相不发生交叉关系。 矩阵形结构是指同时既按产品系列设置各类产品 的副总经理,又按地区设置地区副总经理,对子公司 的活动实行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其优点是母公司的 总经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不同的渠道加强领导, 提高适应外部竞争压力的能力,子公司的经理会感到 无所适从,这里往往需要母公司的总经理亲自协调。 因此,需要召开的协调性会议也较多。
《国际投资》各章练习题答案

第2章练习
6. 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先驱的是 B 。 A 纳克斯 B 海默 C 邓宁 D 小岛清
7.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折衷理论的三大优势之一。C A 厂商所有权优势 B 内部化优势 C 垄断优势 D 区 位优势
8. 弗农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 A 。 A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 垄断优势理论 C 折衷理论 D 厂商增长理论
9
第4章练习
4. 下面不属于跨国银行功能的是(C )。 A 跨国公司融资中介B 为跨国公司提供信息服务 C 证券承销D 支付中介
5. 下面不属于对冲基金特点的是(B )。 A 私募B 受严格管制C 高杠杆性D 分配机制更灵 活和更富激励性
6. 下面不属于共同基金特点的是(D )。 A 公募B 专家理财 C 规模优势 D 信息披露管制 较少
6.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数量急遽增长,跨国公司的集中 化程度也随着降低。( X )
7. 跨国购并是推动跨国公司规模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 (O )
8. 根据价值链原理,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是根据价值链 上各环节要素配置的要求,匹配全球区位优势,实现 公司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O )
7
第3章练习 9. 名词解释:跨国公司;网络分布指数
5. 下面描述不属于国外子公司特点的是( D)。
A 独立法人地位 B 独立公司名称
C 独立公司章程 D 与母公司合并纳税
15
第6章练习
6. 以下不属于非股权式国际投资运营的方式是( A )。 A 国际合资经营 B 国际合作经营 C 许可证安排 D 特许专营
7. 凡不涉及发行新股票的收购兼并都可以被认为是现金 收购。(O)
1
第1章练习
4.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是以 A 为主。 A 证券投资 B 实业投资 C 直接投资 D 私人投资
第五章 跨国银行

世纪90年代初 (四)调整重组阶段(20世纪 年代初-90年代中 调整重组阶段( 世纪 年代初- 年代中 期)
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经济衰退期,使西方银行陷 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经济衰退期, 年代初 入经营效益滑坡的困境; 入经营效益滑坡的困境;而进入自由化的发展及非银行进入 机构的竞争,又使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 机构的竞争,又使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 6 景下, 景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银行进入大规模的调整和重 组阶段。 组阶段。
1、国际银行间的重组并购愈演愈烈 、 进一步追求大规模化,建立超大型跨国银行。 进一步追求大规模化,建立超大型跨国银行。 商业银行兼并非银行机构开始增多, 商业银行兼并非银行机构开始增多,跨国银行的经营领 域扩展到非银行业务领域。 域扩展到非银行业务领域。 按资产排名的世界最大银行的重组 单位:亿美元
背景:融资证券化(金融脱媒现象) 背景:融资证券化(金融脱媒现象),使银行传统的信 贷业务受到极大的挤压。 贷业务受到极大的挤压。
跨国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 跨国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英国 的银行母公司模式、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的银行母公司模式、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第五章 跨国银行
从理论上讲,跨国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 从理论上讲,跨国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货 货 币的企业,也是跨国公司的一类, 币的企业,也是跨国公司的一类,所以跨国银行 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之一。 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之一。 跨国银行最主要的作用是为跨国公司提供融资、 跨国银行最主要的作用是为跨国公司提供融资、 信息等服务而发挥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中介作用, 信息等服务而发挥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中介作用, 换句话说,跨国银行是国际直接投资的金融支柱。 换句话说,跨国银行是国际直接投资的金融支柱。
浅谈跨国银行的监管

内容提要自从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标志之跨国银行就是适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跨国银行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给各国金融监管带来了复杂的局面。
传统的由一国对跨国银行进行监管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跨国银行发展的形势,这就要求各国在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方面进行良好的国际合作。
母国和东道国都对对跨国银行进行监管,其中,东道国的监管较母国的监管一般更为严格。
目前,发达国家对跨国银行的监管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管理、所有权管理、业务经营管理和资产风险管理四个方面。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对跨国银行监管的专门性国际组织。
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巴塞尔委员会”。
“巴塞尔委员会”所颁布的一系列关于跨国银行监管的文件统称为《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是对跨国银行监管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许多国家都采用了该协议的一些规定。
目前,我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水平比较低下,我们应当在法律问题上以发达国家的制度为借鉴,在技术问题上采用《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建立起完善的跨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并建立起专门的跨国银行监管机构。
从而提高我国对跨国银行监管的水平。
保障我国金融业的稳健、有序的发展。
SummarySincethesixtiesofthe20thcentury,especiallytheeighties,theerathattheinternationaleconomyhasenteredandglobalized,thefinanceoftheworldintegratesoneoftheimportantcharacteristicsthatistheeconomicglobalizationoftheworld.Whilethedevelopmentofthetransnationalbankbringsthepositiveroletointernationaleconomy,hasbroughtthecomplicatedsituationtofinancialsupervisionauthoritiesofvariouscountries.Thetraditionalmodebysinglesupervisionofregisteredplaceofthebankcan’talreadymeettheformofbanking’sdevelopment,thishasputforwarddemandforenteringinternationallingcooperationforthesupervisionofthetransnationalbank.Tothesupervisionofthetransnationalbank.mothercountrysupervisionandsupervisionofthehostcountryarea11importantcomponents,amongthemthesupervisionofthehostcountryisparticularlyimportant.Buttheprerequisiteofeffectivesupervisionofthetransnationalbankistheorganiccooperationbetweenthehomecountryandhostcountry.Atpresent,Therearemanytospecialization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whichthetransnationalbanksupervisedintheworld.themostimportantoneofthemis“Baslecommittee”.Aseriesoffilesthatthiscommitteeissuesarereferredtoas“theagreementofBasel”.“agreementofBasel”isthemainfilesupervisedtothetransnationalbank,itsnormisadoptedextensivelyforcountriesa11overtheworid.Atpresent,thesupervision1eveltothetransnationalbankofourcountryisrelativelylow,weshouldusethenormsoftheexperienceofthedevelopedcountryand‘‘agreementofBasel”ofadoptionforreference,perfectthelawsandregulationsthatourcountrysupervisestothetransnationalbank.Meanwhile,shouldalsosetuptheregulatoroftransnationalbankofspecialization,Thuscarryoneffectiresupervisiontothetransnationalbank,soastoensurethesanedevelopmentofthefinancialcirclesofourcountry.序言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急剧增长,世界经济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交织在一起,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
跨国银行_精品文档

–国际财团银行制 • 由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银行以参股合资或合作的方式 组成一个机构或团体来从事特定国际银行业务的组织方 式
分支行制
跨国银行母公司
一级海外 分支机构
一级海外 分支机构
二级海外 分支机构
二级海外 分支机构
国内分支 机构
控股公司制
银行持股公司
爱治法公司
跨国公司 海外附属行 非银行
• 经营成本低,容易开设或关闭 • 不能在东道国从事一般的银行业务 ,通过代理行
执行 • 跨国银行将来建立更高层次的分支机构的据点 • 与代理行相比较,代表处更能了解母国银行客户的
需要并能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
分行( Branch )
• 根据东道国法律规定设立并经营的境外机构,是母 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资产和 负债要合并到母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母行承担无限 责任
附属行(Subsidiary)(子银行)或 联属行(Affiliate)
• 在东道国当地注册的经营实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由 跨国银行与东道国有关机构共同出资设立或对当地银行 兼并、收购而成立的,跨国银行因持股关系而承担有限 责任
• 优点:可以经营许多分行所不允许经营的业务,在较大 限度内进入东道国市场;母行只承担有限责任,对母行 起着保护作用,
– 经营成本低,不容易受所在国管制的影响 – 银行不能将代理行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 银行往往优先考虑当地客户的需要
代表处( Representation Office)
• 在国外设立的最低层次的分支机构。通常由一个经 理和两三个助手及秘书组成 – 不是“银行”,不直接从事银行业务;目的是帮助 客户在所在国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
母行
国际金融 第七版 第9章 跨国银行业务与经营

1 跨国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 跨国银行的组织架构 3 跨国银行的业务与监管 4 我国跨国银行发展现状
学习目标
● 了解跨国银行兴起的原因和三次浪潮; ● 熟悉跨国银行的组织架构和主要业务; ● 掌握跨国银行设立的模式及其决定因素; ● 了解我国跨国银行发展的特点。
9.1 跨国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代理行 (agency)是为境外商业银行代理业务的银行。从定义上看,代理行 并不属于跨国银行。当商业银行希望跨越国境开展业务,但因为成本或 者政 策上的限制无法设立境外分支机构时,商业银行可以在东道国选择合作 伙伴, 作为其代理行。商业银行在选择境外代理行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多方 面的因 素,例如,分析其资产、资本及其他财务指标,判断其经营稳健性; 甄别其资信 、业务和风险管理能力,确定该银行能否满足业务需求。一旦确 定了目标银 行,商业银行与该行正式签订代理合约,由代理行在贸易融资、 国际清算、外 汇汇兑、国际信贷等方面为商业银行的跨国公司客户提供服务。
3. 属币原则
银行使用本国货币开展的业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属 于国内业务。而 银行使用外币提供的业务,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属于国 际业务。这就意味着, 我国银行只要使用人民币开展的业务,都属于国内业 务。相反,使用美元、英镑 等外币开展的业务都属于国际业务。
银行即使没有境外分支机构,只要能够提供国际业务,就是一家国际银 行 。而跨国银行的本质特征是机构的跨国界性。只要银行到国外设立分支机 构并从事业务经营,就是一家跨国银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跨国银行的标 准是单一的,就是其营业机构的国界性;国际银行的划分标准则是多维的,包括 交易主体、交易场所和交易币种。因此,国际银行的外延大于跨国银行。跨 国银行一定是国际银行,国际银行却不一定是跨国银行。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1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12(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欧洲货币贷款中,因借款人提前偿还贷款而给贷款人造成的损失,贷款人有权根据______获得补偿。
SSS_SINGLE_SELA 利率条款B 补偿银行损失条款C 货币补偿条款D 成本增加条款分值: 1答案:B[解析] 欧洲货币贷款采用的是“借短放长”的方式,即贷款人从同业拆放市场借入短期贷款,作为转期发放中、长期贷款的每期款项。
这就要求借款人恪守约定的时间履行提款和还款义务,使其与贷款人从其他银行筹资的期限相吻合。
其间,只要有任何脱节现象发生,都会给贷款人造成资金运用上的损失。
诸如,借款人提前偿还,在剩余期间内贷款人把还来的款项再贷给他人,所得的利息可能少于其付给同业的拆借利息,等等。
对于这些损失,借款人应根据补偿银行损失条款给予补偿。
答案为B。
2.作为“离岸交易”,欧洲货币贷款最大的法律特点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受贷款货币发行国的法律管制B 不受贷款货币发行国的法律管制C 借款人不需要提供任何担保D 借款人不需要提供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分值: 1答案:B[解析] 作为“离岸交易”,欧洲货币贷款最大的法律特点是不受贷款货币发行国的法律管制。
答案为B。
3.欧洲货币贷款的贷款人从同业拆放市场借入的贷款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长期贷款B 短期贷款C 中期贷款D 中、长期贷款分值: 1答案:B[解析] 欧洲货币贷款采取的是“借短放长”的方式,即贷款人从同业拆放市场借入短期贷款,作为转期发放中、长期贷款的每项款项。
答案为B。
4.贷款人向主办人举办的项目提供贷款,将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所产生的收益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该贷款为______SSS_SINGLE_SELA 银团贷款B 欧洲货币贷款C 项目贷款D 租赁贷款分值: 1答案:C[解析] 项目贷款是国际上对特定工程项目提供融资的方式。
第五章 跨国银行

这次重组呈现出两大趋势特征: 这次重组呈现出两大趋势特征: 1、银行间并购活动频繁,向大型化发展以增强实力和竞 、银行间并购活动频繁, 争优势。 争优势。 首先,以国内并购为主,跨国并购为辅。 ①首先,以国内并购为主,跨国并购为辅。如,美国 仅在1995-1996年,全国就有 件银行并购案。 仅在 - 年 全国就有1176件银行并购案。 件银行并购案 典型的如美国的化学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之间的并 购。国际并购的如以银行和保险业务著称的荷兰银行 集团收购了英国巴林银行。 集团收购了英国巴林银行。 大多数情况并购各方实力相当,属于“强强联合” ②大多数情况并购各方实力相当,属于“强强联合”, 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现象。 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现象。 并购趋于大型化。如三菱银行( ) ③并购趋于大型化。如三菱银行(6)和东京银行 亿美元, (14)合并成东京-三菱银行后资产达 )合并成东京-三菱银行后资产达8180亿美元, 亿美元 排名世界第一。 排名世界第一。 2、跨国银行着力于内部机构的调整和改善。 、跨国银行着力于内部机构的调整和改善。
2、跨国银行的机构设置具有超国界性 、 跨国银行的根本特征之一是在海外广泛地建立各种类型的 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 3、跨国银行的国际业务经营的超本土性 、
跨国银行通过其海外分支机构从事国际业务经营, 跨国银行通过其海外分支机构从事国际业务经营,和通过委 国际业务经营 托代理行代理有以下两点区别: 托代理行代理有以下两点区别:
在5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行或独资银行并从事存款银行业务的金融机银行名称总资产亿美元海外业务占收入比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英国渣打银行7155483437434法国农业信贷银行47733661007030香港汇丰银行40168663806280美国花旗银行2810185665596350中国银行292554316921452000年全球跨国银行排名p教材126127跨国银行是指以国内银行为基础同时在海外拥有或控制着分支机构并通过这些分支机构从事多种多样的国际业务实现其全球性经营战略目标的超级银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银行经营管理第五章国际银行业的组织机构宁波大学商学院贺刻奋第五章国际银行业的组织机构第一节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第二节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一、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含义二、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一、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国际银行业的组织结构是指银行在国外分支机构的具体形式和它们与总行之间的联系。
银行业应在寻求重组兼并以壮大充实力量的同时,努力提高内部机构的运行效率。
不同的组织结构,可以给银行业带来差别悬殊的成本与收益。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二、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既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内部因素的限制。
外部因素包括法律和规范、海外业务量、会计和税收环境等,内部因素则包括自身的规模和实力、发展战略、员工素质等。
但是,内外部因素也不是都可以截然分开的,有不少是互相联系的。
一般地说,银行在国外设置怎样的分支机构,取决于下列因素。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⒈法律和规范这是决定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外部决定因素,它为跨国银行业可能活动的空间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
包括国际惯例、母国的法律规范和东道国的法律规范三个层面。
银行在到国外开设分支机构之前,一定要做好法律咨询,以决定选择哪种形式最为合理;由于各种法律管辖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因此要特别注意一旦发生纠纷,将适用哪一种法律。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⑴国际惯例主要是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以及各种多边和双边经贸协定中关于银行跨国经营的规定。
跨国经营的银行必须遵守起码的国际惯例,否则难以站稳脚跟。
■《巴塞尔协议》的全称就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显然,其基本原则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事实上的国际惯例。
凡是不能满足《巴塞尔协议》要求的银行,就很难在执行《巴塞尔协议》标准的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国际清算银行(BIS banke for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其宗旨是促进国际间货币与金融事务上的合作,同时为各国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银行服务。
接受各国央行的存款,并为他们提供短期贷款。
致力于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该行旗下的巴塞尔委员会致力促进国际间在银行监管事务上的合作,制定并提倡良好的银行运营准则。
国际清算银行以各国中央银行、国际组织为服务对象,不办理私人业务。
国际清算银行是根据海牙国际协定于1930年5月组建的,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
国际清算银行最初创办的目的是为了处理一战后德国的赔偿支付及其有关的清算等业务问题。
1969年12月国际清算银行修改了章程,其宗旨改为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并向之提供更多的国际金融业务的便利,在国际清算业务方面充当受托人或代理人。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⑵母国的法律规范即母行所在国有关银行业的法律和监管框架。
长期以来,母国法律方面的变化一直是左右各国银行跨国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在1978年《国际银行法》实施以前,不允许国内银行从事欧洲货币市场业务,但各银行设在国外的分支机构则不在此限。
于是,许多美国银行为赚取国外市场上的丰厚利润,纷纷设立海外分支机构。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⑶东道国的法律规范是指银行的国外分支机构所在国关于外资银行经营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框架。
它是决定一家银行能否在该国设立分支机构以及设立何种形式分支机构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世界各国关于外资银行经营许可的规定千差万别。
多数国家对外国银行进入本国金融市场后的经营活动有一定的限制,但总的趋势一是走向宽松,二是走向国际合作。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⒉银行自身的状况这主要是影响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内部决定因素,也是最关键因素。
银行的规模、海外业务量、人员素质等都与能否成功建立分支机构密切相关。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⑴银行的规模和海外业务量由于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通常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银行才有能力在海外建立诸如分行之类部门齐全的海外机构。
同样,如果海外业务量少,就是有能力的大银行也不会在海外建立诸如分行之类部门齐全的海外机构。
通常,随着海外业务量的不断增多,海外分支机构将会从部门简单、人员较少的形式逐步向部门齐全、人员充足的形式过渡。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⑵人员的素质国际银行业是一个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极高领域。
如果缺少高素质的员工,即使其他条件具备,也无法设立相应的海外机构。
■关于人员的素质还有一个特殊的因素不能忽视:一些东道国往往要求外国银行机构要聘用一定比例的东道国员工,这对员工的素质也可能造成一定制约。
■如果说规模和业务量的制约还只是成本的问题,那么,人员素质就是一个纯制约因素。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⒊银行发展策略⑴银行的组织结构要服从和服务于发展策略设立国外分支机构是银行一项具有长期意义的事情,不同经营传统和经营风格的银行会有不同的选择。
进取型和稳健型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形式各不相同,业务侧重点不同的银行选择的分支机构的形式也不相同。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⑵银行的三种不同经营策略•征服策略•变革策略•合并策略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征服策略,往往在自身占有竞争优势的市场中采用。
一家银行在自身占有竞争优势的市场中,可以积极进取的态势,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分支机构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主动去击败竞争对手。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变革策略,往往在势均力敌的市场竞争中采用。
一家银行在势均力敌的市场竞争中,可以积极通过加强内部的资产负债管理,改进现有服务,创新业务和工具,主动变革同业竞争态势,争取自身的优势地位。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合并策略,往往在自身不占优势的市场中采用。
一家银行在自身不占优势的市场中,可寻找自己能够合作的对象,通过合资、合营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依靠合力参与竞争。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⑶组织机构形式的选择以上分析并不是意味着组织结构同发展策略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为:•组织结构的选择并不是只由发展策略一个因素决定而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策略本身也是为发展目标服务的,本身就面临着多种选择。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如果不考虑东道国的法律限制,一家进入东道国的外资银行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广设分行选择全面征服的策略,也可以选择合并策略。
因为,哪怕是发达国家的大银行,它在进入另一个国家时,也会面临诸如网点、文化、习惯等方面的不利条件,不一定到处都能咄咄逼人地“征服”别人。
第一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决定因素⒋税收和会计因素这主要也是通过经营成本的一个影响因素。
由于各国的税法大不相同,所以银行就可以利用在对自己税收最有利的地方设立分支机构避税或逃税,以降低经营成本。
会计因素除了类似税收的一面外,还有一个各国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尽相同的问题。
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一、代表处(Representative office)二、办事处(Agency)三、附属行(Affiliated Bank)四、分行(Branch)五、子公司(Subsidiaries)六、合资联营银行(Consortium Bank)七、联系行(Correspondent Bank)八、商人银行子公司(Merchant Bank Subsidiary)九、埃奇法案和协议公司(Edge Act and Agreement Corporation)十、国际银行便利(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y)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一、代表处(Representative office)⒈含义代表处是银行在国外的一种最简单的机构形式,通常只有一名或数名工作人员。
代表处是有志于拓展国外市场的银行在国外设立的前哨,成本较低,作用很大。
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因为它不能经营任何涉及资金的业务。
银行在初步涉足国外市场时,设立代表处比较适合。
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⒉职责和业务代表处由于机构简单,因而职责比较单一。
包括:•搜集东道国的信息;•建立客户网络;•寻找投资机会;•参与策划国际性的合并与收购等。
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⒊利弊东道国法律一般不把代表处看作是真正的经营机构,一旦发生法律纠纷,母行不会成为诉讼的对象。
代表处的不足之处一是经营范围相当狭窄,二是职权很小。
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二、办事处(Agency)⒈含义办事处是介于代表处和分行之间的分支形式。
办事处是国际银行业中最常见的机构形式之一。
它既能使银行进入庞大的国际信贷市场,又能担任母行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桥梁。
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⒉职责和业务办事处的经营范围比较广泛,但具有明显的专门性。
资产业务主要是国际市场上的工商业贷款和贸易融资;负债业务受限制较大,不能接受存款,不能发行CD,只能通过同业拆借或接受“贷方余额”(Credit Balance)筹集资金。
■贷方余额是指办事处拥有的、不是来自普通公众并有某种特殊用途的资金。
贷方余额的期限和数量都受到限制,它必须在给定的时间内取出并用于指定的用途,数量必须与有关账户的规模和特性相吻合。
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⒊利弊办事处形式简单,东道国对办事处往往不会特别注意,这对保护母行的安全很有利。
业务受限制较多,尤其是负债业务。
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三、附属行(Affiliated Bank,也称联营银行)⒈含义附属行一般是东道国银行,由外资银行对其拥有非控制性股权。
银行可以利用向某家东道国银行参股的方式使自己进入东道国的金融市场。
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⒉职责和业务因为附属行实际上是东道国的银行,所以可以不受限制地经营一切银行业务。
母行与附属行在业务上的分工比较明显:母行承担附属行的部分国际业务,附属行则负责处理母行在东道国的业务。
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⒊利弊由于附属行可以经营一切业务,因而大大方面了母行进入当地的金融市场。
不利之处是由于母行对附属行的控制比较薄弱,妨碍了母行经营方针的实施。
在实践中,母行同东道国银行之间总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所以,不少银行不大愿意采取附属行的形式。
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四、分行(Branch)⒈含义分行是银行设在国外的部门齐全的分支机构,是母行在法律上和功能上的全面延伸。
从法律上讲,分行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实体,没有自己的资本,也没有自己的资产和负债。
第二节国际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⒉职责和业务分行在东道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所有的国内和国际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