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技术-2013-1
前列腺疾病的免疫组化诊断

前列腺疾病的免疫组化诊断余英豪;李慧明【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4页(P1329-1332)【关键词】前列腺疾病;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作者】余英豪;李慧明【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25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穿刺标本的病理学检查,而免疫组化染色在其病理辅助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病理医师对免疫组化的依赖性很高。
近年来前列腺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不断涌现,如何选择合适标志物、合理应用鸡尾酒抗体(双标、三标)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检查解决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难题,是日常病理工作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现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讨论。
前列腺疾病诊断中,需选用的免疫组化标志物包括上皮标志物、基底细胞标志物以及在前列腺腺癌中过表达的标志物。
1.1 前列腺上皮标志物前列腺上皮标志物主要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antigen, PSMA)、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rostate specific acid phosphatase, PSAP)和P501s(prostein),这些标志物作用相似,均可表达于前列腺良性和肿瘤性上皮细胞。
PSA虽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在高级别前列腺癌中的反应性不够稳定;PSMA特异性较高,从良性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prostatic intraepith elial neoplasia, PIN)→高级别前列腺癌,阳性细胞逐渐增加,染色也趋于加深;PSAP特异性较低,但能维持前列腺癌放疗后的免疫反应性;P501s是位于高尔基体中的一种跨膜蛋白,对前列腺的特异性很高。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特征性的顶端核周颗粒状染色。
结直肠癌中S100A4的表达及意义

结直肠癌中S100A4的表达及意义任延松;王博;顾页;王倩;林洁【摘要】目的探讨S100A4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100A4 mRNA和蛋白在7个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100A4在多数结直肠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S100A4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结直肠癌细胞质内,结直肠癌组织中S100A4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P<0.0001).S100A4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有关,高龄组阳性率高于低龄组(P=0.026),男性组S100A4蛋白阳性率高于女性组(P-0.038),其表达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S100A4在多数结直肠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S100A4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有关,可能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个性化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6(032)010【总页数】5页(P1084-1088)【关键词】结直肠肿瘤;S100A4;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作者】任延松;王博;顾页;王倩;林洁【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国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第3位和第5位[1,2]。
RORγt、Foxp3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RORγt、Foxp3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吴晶晶;陈雄;黄娟;梁小妍;席晓薇【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中RORγt、Foxp3的表达规律,分析Th17、Treg细胞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方法选取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40例和单纯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切除手术患者38例,选取囊肿的囊壁组织和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0.5 cm ×0.5 cm,常规石蜡包埋备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RORγt、Foxp3蛋白表达. 结果RORγt、Foxp3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均<0.05);RORγt、Foxp3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均有关联(r分别为0.746和0.545,P均<0.05). 结论组织局部微环境中Th17/Treg比例失衡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产生的原因之一.【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5(055)041【总页数】2页(P77-78)【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孤独核受体;叉头状转录因子;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作者】吴晶晶;陈雄;黄娟;梁小妍;席晓薇【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1通信作者:席晓薇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一些特性,如具有侵袭、局部或远处转移、浸润并损伤其他组织的能力[1],其发生可能与免疫异常有着密切关系[2]。
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被认为是参与EMs发生发展的重要免疫细胞成员[3],其中孤独核受体(RORγt)为Th17所特有的转录因子[4],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为Treg细胞的特异性核转录因子。
《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指标选择专家共识》要点

《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指标选择专家共识》要点软组织肿瘤是外科病理学中一类病种最多,也最为复杂的肿瘤。
WHO(2013)软组织肿瘤病理新分类包括12大类。
各类肿瘤又包含很多种疾病类型,并根据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分为良性、中间性和恶性。
与其他类型的肿瘤相似,软组织肿瘤的病理诊断也需与临床、病理相结合。
除部分肿瘤可根据临床特点和镜下形态直接做出诊断外,大多数软组织肿瘤需加做免疫组化标记。
1 免疫组化在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免疫组化不仅在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指导靶向治疗或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要强调的是,免疫组化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代替传统的组织学检查,后者才是病理学诊断的基础。
免疫组化检测必须以病理组织学形态为基础,选择免疫组化检测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⑴熟悉常用抗体的反应谱和适用条件,首选敏感和特异性较高的抗体类型,特别是公认的抗体型号,并合理配伍,力争采用尽可能少的抗体取得最好的检测结果。
⑵免疫组化检测过程需注重质量控制,尽可能做到标准化,使染色切片背景清晰,标记定位准确。
⑶推荐设置阳性对照,尤其是一些与靶向治疗密切相关的标志物,如CD117等,以确保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可信性。
⑷对标记结果要注意辩证分析,因有相当一部分抗体在一些不同类型的肿瘤之间存在交叉反应或有异常表达,如S-100蛋白在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也可高达38%,因此不能仅根据S-100蛋白标记阳性简单地将梭形细胞肉瘤诊断为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
CD31不仅表达于血管肉瘤,也可表达于组织细胞肿瘤。
另外,HMB45是恶性黑色素瘤、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和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E-Coma)的标志物,但最近有文献报道部分子宫平滑肌肉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也可表达HMB-45。
⑸软组织肿瘤中存在一些异常表达的情况,如标记上皮细胞的角蛋白,也可在假肉瘤样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胚胎性或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和骨外尤因肉瘤等一些不具有上皮样分化的软组织肿瘤中表达。
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的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的因素并进行分析。
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影响免疫组化学的染色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包括组织固定、切片、烤片、抗原修复和免疫组化染色等五个方面,该研究主要对不同的固定剂对染色质量的对比进行详尽的分析,对其他的四个方面进行简明的比较和分析。
结果Bouin液对SS和GAS的抗原性的保存较好,结果显示Bouin液保存的阳性细胞的平均数明显高于10%甲醛保存的阳性细胞数,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选择合格免疫组化试剂和染色方法,并设立实验对照样,采取严格实验操作,对该方法至关重要。
结论选择合格和恰当的免疫组化试剂和合适的染色方法,并设立实验对照样,采取严格实验操作,才会得到合格的免疫组化的染色结果,才能是该方法更加可靠和精确。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染色质量;因素分析免疫组织花化学简称为免疫组化,是一种常用作的病理诊断的主要辅助手段,该技术是一种染色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病理学的工作者的欢迎[1]。
近年来,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抗体的被发明,免疫组织化学的技术在病床病理的诊断中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推广。
该方法为肿瘤性质的判断、临床病理的诊断以及预后的检测等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根据[2]。
但是该方法还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使得免疫组化的质量浮动比较大,是免疫组化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何在实际的工作中消除和避免这些因素对免疫组化产生影响,已经成为了众多的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对免疫组化中对染色质量有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报道。
1 不同的组织固定对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的影响组织的固定是对免疫组化染色质量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
为了使得离体的组织的抗原性得到较好的保存,一般要求将离体的组织在15min之内将其固定好。
1.1方法样本选取大鼠的胃窦组织,固定液分别选取Bouin液和10%的甲醛溶液,用图像分析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对大鼠的胃黏膜的胃泌素和生长抑制素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金标准

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金标准
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的金标准是通过免疫组化(IHC)和原位杂
交(ISH)技术对HER2基因进行检测。
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HER2检测指南是由美国凯投格兰癌症
中心(CAP)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于2013年联合发布的指南,该指南包括以下评估准则:
1. 免疫组化(IHC):通过对HER2蛋白表达程度的评估来判断HER2基因状态。
IHC分为4个级别:
- 0级:无HER2蛋白表达;
- 1级:极低水平的HER2蛋白表达;
- 2级:中度水平的HER2蛋白表达;
- 3级:高水平的HER2蛋白表达。
2. 原位杂交(ISH):通过对HER2基因扩增状态的评估来判断HER2基因状态。
ISH主要有两种方法:
- 荧光原位杂交(FISH):利用荧光标记的DNA探针检测HER2基
因扩增。
- 链式原位杂交(CISH):利用酶标标记的DNA探针检测HER2基
因扩增。
一般情况下,IHC 3+或者ISH阳性是乳腺癌HER2基因异常的判
断标准。
如果IHC 2+,则需要进行ISH检测来进一步确定HER2基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HER2基因检测的金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可根据当地的指南和准则
来确定HER2基因异常的判断标准。
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在EBER原位杂交中的应用体会

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在EBER原位杂交中的应用体会陈永钦;郑宇辉;杨映红【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5(031)012【总页数】2页(P1428-1429)【关键词】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原位杂交;EBER【作者】陈永钦;郑宇辉;杨映红【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临床上普遍采用免疫组化法来检测EB病毒,但免疫组化检测操作步骤繁琐,易受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且结果不稳定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大中型医院病理科的仪器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伴随医院规模的扩大,病理工作量不断增长,传统的手工操作已经逐步被全自动化仪器取代。
目前全自动免疫组化仪主要应用于常规免疫组化工作,而原位杂交方面的应用尚未普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自2013年引进BenchMark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并进行EBER原位杂交检测,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1 仪器与设备 BenchMark ULTRA全自动免疫组化仪(美国Ventana公司)。
1.2 试剂 Ventana公司的EZ(脱蜡清洗缓冲液)、LCS(封盖清洗缓冲液)、ReactionBuffer(清洗缓冲液)、CC2(细胞前处理清洗缓冲液)、ISH-Protease3(清洗用蛋白酶)、INFORM EBER Probe(探针)、iVIEW Blue Detection(蓝染试剂)、ISH Red Counterstain(复染试剂)。
1.3 方法首先编辑程序并保存:Deparaffinization(脱蜡)→CellConditioning(Mild)(细胞前处理)→Ventana Protease(ISH-Protease3,Incubation Time:20 min)(蛋白酶)→Inform EBER(EBER探针)→Counterstain(Red StainⅡ,Incubation Time:4 min)(红染)。
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免疫组化方案

BenchMark XT IHC/ISH Staining 精品文 个人人认证 机构合作 Module
文VIP个人人中心心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免疫组化方案
troy410 上传于 2015-12-14
Protocol No
1
|
计划/解决方案
Ventana Medical Systems, Inc., 1910 Innovation Park Drive Tucson, Arizona USA 解决方案
Protocol Name
| |
Creation Date
11/01/2011
暂无评价
9人阅读 0次下载 Her-2 AUTO
|
暂无简介
|
举报文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Paraffin [Selected] Deparaffinization [Selected] Cell Conditioning [Selected] Conditioner #1 [Selected] Mild CC1 [Selected] Standard CC1 [Selected] Ab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Selected] 37 C Ab Inc. [Selected] Antibody [Selected] Apply One Drop of [HER-2/neu (4B5)] ( Antibody ), and Incubate for [0 Hr 32 Min] Counterstain [Selected] Apply One Drop of [HEMATOXYLIN II] ( Counterstain ), Apply Coverslip, and Incubate for [4 Minutes] Post Counterstain [Selected] Apply One Drop of [BLUING REAGENT] ( Post Counterstain ), Apply Coverslip, and Incubate for [4 Minutes] 2 hbnk 07/28/20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碱性磷酸酶(AP) ▪ alkaline phosphatase(AP) ▪ 溴氯羟吲哚磷酸盐(BCIP)
精选ppt
29
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
P AP PAP复合物
精选ppt
30
抗体选择
❖ 第一抗体 ▪ 识别抗原
精选ppt
44
非特异性显色
❖主要原因 ▪ 内源性酶 ▪ 内源性生物素 ▪ 抗体特异性不强 ▪ 漂洗不充分 ▪ 基质制作
精选ppt
45
非特异性背景显色
❖ 预先处理 ▪ 加底物消耗 ▪ 正常血清封闭
精选ppt
46
47
精选ppt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35
EnVision
精选ppt
36
授课提纲
❖ 基质标本的制作 ❖ 荧光免疫组化技术 ❖ 酶免疫组化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 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精选ppt
37
精选ppt
38
识别抗体(第一)选择
❖ 单克隆抗体(McAb) ▪ 特异性强 ▪ 敏感性差
❖ 多克隆抗体(McAb) ▪ 特异性差 ▪ 敏感性强
精选ppt
39
识别(第一)抗体选择
糖基化
构象
碳水化合物
精选ppt
40
第二抗体选择
精选ppt
41
选择显色系统
❖ 荧光免疫组化
❖ 酶免疫组化
▪ PAP
?
▪ APAAP
▪ ABC
▪ LAB
精选ppt
42
封闭非特异性结合
精选ppt
43
特异性显色
❖ 具备 ▪ 特定部位显色 • 特定组织、特定细胞、特定结构 ▪ 不均一显色
10
固定与保存
❖ 固定剂 ▪ 蛋白类
• 乙醇或甲醇
▪ 微生物类
• 丙酮、三氯化碳 ▪ 多糖类
• 10%福尔马林
精选ppt
11
抗原修复
❖ 目的: ▪ 充分暴露抗原表位,利于抗体识别。
❖ 方法: ▪ 酶(无花果蛋白酶,胰蛋白酶)消化法;
▪ 盐酸水解 ▪ 微波处理 ▪ 煮沸法
精选ppt
12
授课提纲
❖ 基质标本的制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李会强 医学检验学院
1 Email:lihuiqiang1965@163.co精m选ppt
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 Histochemistry Technique ❖ 观察对象
▪ 组织、细胞 ❖ 使用工具
▪ 普通显微镜 ▪ 荧光显微镜
精选ppt
形 态 与 结 构
2
苏木素
曙红
精选ppt
精选ppt
21
荧光显微镜(落射式)
❖关键 ▪ 汞灯光源 ▪ 激发滤片 ▪ 暗场聚光镜 ▪ 吸收滤片
精选ppt
22
荧光显微镜(落射式)
精选ppt
23
荧光显微镜(落射式)
精选ppt
24
授课提纲
❖ 基质标本的制作 ❖ 荧光免疫组化技术
❖ 酶免疫组化技术
❖ 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
精选ppt
25
主要类型
❖ 第二抗体(桥联抗体) ▪ 能同时与第一、第三抗体结合
❖ 第三抗体 ▪ 抗酶抗体 ▪ 与第一抗体同源
精选ppt
31
兔PAP
P
PP
A
A 鼠APAAP A
GAR IgG
GAM. IgG
兔抗κ
鼠抗λ
Ag
κ
λ
图 双酶双底物(复合物法)双重酶标染色原理
精选ppt
32
实例:淋巴瘤轻链双重染色法
❖ 一抗
▪ 兔抗κ ▪ 鼠抗λ
18
18
间接法
精选ppt
19
实例:检测抗核抗体
❖ 检测原理 ▪ 已知抗原 • 肝细胞/HEp-2 ▪ 待检抗体 ▪ 第二抗体 • 荧光标记兔抗人Ig
精选ppt
20
实例:检测病原体(病毒、细菌)
❖检测原理 ▪ 待检病毒(抗原) ▪ 已知抗体 •单抗或多抗 ▪ 第二抗体 •荧光标记羊抗鼠(或兔)Ig
❖ 荧光免疫组化技术
❖ 酶免疫组化技术 ❖ 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
精选ppt
13
标记物
❖ 荧光素 ▪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 四乙基罗丹明(RB200) ▪ 藻红蛋白(PE) ▪ 藻红蛋白花青苷(PE-Cy5)
精选ppt
14
技术类型
❖ 直接染色法 ▪ 荧光素直接标记在特异性抗体(Ab1)
❖ 间接染色法 ▪ 荧光素标记第二抗体(Ab2) ▪ 第二抗体针对第一抗体种属特异性的表 位(如羊抗鼠Ig或羊抗人Ig)
❖ 二抗
▪ 羊抗兔 ▪ 羊抗鼠
❖ 显色系统 ▪ PAP ▪ APAAP
精选ppt
33
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体(ABC)
❖ 生物素(Biotin) ❖ 亲和素(Avidin) ❖ 生物素标记抗体(B-Ab) ❖ 生物素标记过氧化物酶(B-P)
精选ppt
34
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体(ABC)
精选ppt
15
直接法
精选ppt
16
实例:细胞鉴定
❖ 免疫细胞及其亚群(流式细胞术) ▪ T细胞 • CD3+
• CD4+ • CD8+
▪ B细胞 ▪ NK细胞
精选ppt
17
免疫细胞分类与计数
Helper T cell
R1
T cell / B cell
Suppressor T cell
精选ppt
❖ 酶标记抗体
▪ 同荧光免疫组化
❖ 非酶标记抗体
▪ 酶-抗酶系统 ▪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
精选ppt
26
技术特点
❖以酶作为抗原,制备抗酶抗体; ❖酶(抗原)与抗酶(抗体)结合制备酶-抗
酶复合物; ❖通过桥联抗体与识别系统(待检抗原-特异
性抗体)连接;
精选ppt
27
酶桥法
精选ppt
28
常用酶和相应底物
❖ 细胞标本 ▪ 体外培养细胞(单层细胞、悬浮细胞) ▪ 体液细胞(涂片)
精选ppt
9
固定与保存
❖ 固定的目的
▪ 防止细胞自溶,保持细胞形态与机构; ▪ 保存组织细胞抗原性; ▪ 防止标本脱落; ▪ 防止滋生微生物,预防组织腐败 ❖ 标本固定以不损伤细胞形态、不损伤抗原特异性 为基本原则
精选ppt
特定蛋白(抗原)
精选ppt
5
(透膜)
精选ppt
6
授课提纲
❖ 基质标本的制作 ❖ 荧光免疫组化技术 ❖ 酶免疫组化技术 ❖ 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
精选ppt
7
授课提纲
❖ 基质标本的制作
❖ 荧光免疫组化技术 ❖ 酶免疫组化技术 ❖ 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
精选ppt
8
标本类型
❖ 组织标本 ▪ 冰冻切片 ▪ 石蜡切片
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 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 ▪ 指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 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 应,对相应抗原(目的蛋白)进行定性、 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免疫检测方法。
精选ppt
4
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