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测试的几种策略与选择原则
集成测试计划及措施

集成测试计划及措施随着软件开发的不断发展,集成测试作为软件测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软件开发周期中,集成测试旨在验证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和集成,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
为了有效地进行集成测试,制定详细的集成测试计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集成测试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测试范围,明确定义需要进行集成测试的模块和子系统,以及测试的深度和广度。
2. 测试资源,确定测试所需的人员、设备和环境,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资源。
3. 测试进度,制定测试的时间表和里程碑,确保测试能够按时进行并与开发周期相协调。
4. 测试策略,确定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数据准备和执行策略等。
5. 缺陷管理,建立缺陷跟踪和处理机制,确保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跟踪和解决。
在制定集成测试计划的基础上,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测试的有效进行:1. 确保充分的测试覆盖,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设计充分的测试用例,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和场景。
2. 搭建适当的测试环境,搭建符合测试需求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的网络和数据。
3. 进行测试数据的准备,准备符合测试用例需求的测试数据,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 进行测试执行和结果分析,执行测试用例,收集测试数据和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5. 进行问题跟踪和修复验证,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6. 编写测试报告和总结,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阶段的测试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集成测试计划及措施是确保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进行集成测试,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软件产品。
功能测试与持续集成的集成策略

功能测试与持续集成的集成策略随着软件开发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功能测试和持续集成成为了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功能测试旨在验证软件是否按照预期的功能和规格进行工作,而持续集成则旨在确保团队在进行软件开发和集成时的持续交付。
为了确保功能测试与持续集成能够相互协调,开发团队需要制定一种有效的集成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集成策略,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集成策略概述集成策略的目标是确保功能测试和持续集成紧密结合,保证软件在不同阶段的开发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质量。
一个合理的集成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集成频率:选择合适的集成频率是确保软件持续集成的关键。
集成频率的选择应该根据团队的开发速度、软件的复杂性和测试资源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每天或每隔几天进行一次集成是较为常见的选择。
2. 自动化测试:在持续集成过程中,自动化测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回归测试的准确性。
自动化测试包括单元测试、接口测试、功能测试等。
3. 并行测试:为了减少集成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可以考虑使用并行测试。
通过将测试任务分解为多个并行的子任务,可以加快整个集成过程的执行速度。
4. 报告和反馈:在集成过程中,及时生成测试报告,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开发团队非常重要。
测试报告应该准确地描述每个测试案例的执行结果和问题。
开发团队应该及时处理这些问题,确保软件的质量。
5. 环境隔离:为了防止功能测试对生产环境造成影响,应该在集成时采用环境隔离策略。
可以使用虚拟化技术或者容器化技术来创建隔离的测试环境,确保集成过程的稳定性。
二、集成策略的优势与挑战适用于功能测试与持续集成的集成策略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
1. 优势:- 提高软件的质量:集成策略能够确保软件在集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质量,帮助开发团队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 提高开发效率:自动化测试和并行测试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测试与集成过程的时间成本。
13、集成测试

(2)根据集成的方式(深度或广度),下 层的桩模块一次一次地被替换为真正的模块。
(3)在每个模块被集成时,都必须进行单 元测试。 重复第2步,直到整个系统被测试完成。
32
深度优先组装方式
33 33
广度优先组装方式
34 34
优缺点分析
优点:
较早地验证了主要控制和判断点; 按深度优先可以首先实现和验证一个完整的软件功 能; 功能较早证实,带来信心; 只需一个驱动,减少驱动器开发的费用; 支持故障隔离。
表示传送的参数信息
41
自底向上增量式集成测试步骤:
(1)起始于模块依赖关系树的底层叶子模 块,也可以把两个或多个叶子模块合并到一 起进行测试 (2)使用驱动模块对步骤1选定的模块 (或模块组)进行测试 (3)用实际模块代替驱动模块,与它已测 试的直属子模块组装成一个更大的模块进行 测试 (4)重复上面的行为,直到系统最顶层模 块被加入到已测系统中
13.5.1对象交互 13.5.2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的步骤 13.5.3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常用的测试技术
3
13.5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
13.6小结
13.1 概述
1999年9月,火星气象轨道人造卫星的使命, 在经过41周4.16亿英里的成功飞行之后,终于 失败了。这颗卫星在就要开始进入火星轨道时消 失。 为此,美国NASA曾经投资5万美元调查事故原 因。而事实上卫星的缺陷本来可以通过集成测试 查出:
40
6.2.2 自底向上增量式测试
自底向上进行集成和测试时,需要为所测模块或 子系统编制相应的驱动模块。常见的几种类型 的驱动模块如图所示:
软件测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表明软件的正确性B) 评价软件质量C) 尽可能发现软件中的错误D) 判定软件是否合格2、导致软件缺陷的最大原因是:()A.软件需求说明书B.设计方案C.编码D.维护3.关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的最主要区别,正确的是()。
A) 白盒测试侧重于程序结构,黑盒测试侧重于功能B) 白盒测试可以使用测试工具,黑盒测试不能使用工具C) 白盒测试需要程序参与,黑盒测试不需要D) 黑盒测试比白盒测试应用更广泛4、()是一种关注变量定义赋值点(语句)和引用或使用这些值的点(语句)的结构性测试,主要用作路径测试的真实性检查。
A、基本路径测试B、逻辑覆盖C、决策表D、数据流测试5.软件测试类型按开发阶段划分( ) 。
A)需要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B)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C)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D)调试﹑单元测试﹑功能测试6.测试的关键问题是()。
A)如何组织软件评审B)如何选择测试用例C)如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D)如何采用综合策略7.下列几种逻辑覆盖标准中,查错能力最强的是()。
A)语句覆盖B)判定覆盖C)条件覆盖D)条件组合覆盖8.软件测试用例主要由输入数据和()两部分组成。
A)测试计划B)测试规则C)预期输出结果D)以往测试记录分析9. 单元测试主要针对模块的几个基本特征进行测试,该阶段不能完成的测试是()。
A) 系统功能B) 局部数据结构C) 重要的执行路径D) 错误处理10. 增量式集成测试有3种方式:自顶向下增量测试方法,()和混合增量测试方式。
A)自中向下增量测试方法B)自底向上增量测试方法C)多次性测试D)维护11.不属于白盒测试的技术是( )A) 路径覆盖B) 判定覆盖C)边界值分析D) 条件覆盖12.下列模型哪个是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A) W模型B) 漠布模型C) L模型D) G模型13.下面( ) 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可能引起的错误。
如何进行集成测试的用例设计

如何进行集成测试的用例设计集成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目的是验证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是否正常,以及整个系统是否符合需求。
在进行集成测试时,用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集成测试的用例设计。
一、确定测试策略在进行用例设计之前,需要先确定测试策略。
测试策略是指测试的目标、范围、方法和资源等方面的规划。
测试策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到项目的需求、时间、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在确定测试策略时,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1.测试目标:测试的目标是什么?是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还是验证系统的性能、安全性等方面?2.测试范围:测试的范围是什么?是整个系统还是部分模块?3.测试方法:测试的方法是什么?是手动测试还是自动化测试?4.测试资源:测试需要哪些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方面的资源。
二、确定测试用例设计的原则在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覆盖所有功能点:测试用例需要覆盖所有的功能点,确保每个功能都被测试到。
2.覆盖所有路径:测试用例需要覆盖所有的路径,确保每个路径都被测试到。
3.覆盖所有边界条件:测试用例需要覆盖所有的边界条件,确保系统在边界条件下的表现符合预期。
4.避免重复测试:测试用例需要避免重复测试,确保每个测试用例都是独立的。
5.考虑异常情况:测试用例需要考虑各种异常情况,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表现符合预期。
三、确定测试用例的类型在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时,需要确定测试用例的类型。
测试用例的类型包括:1.功能测试用例: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2.性能测试用例:验证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安全测试用例:验证系统的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
4.兼容性测试用例:验证系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浏览器、设备等环境下的表现是否符合要求。
5.可靠性测试用例:验证系统的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四、确定测试用例的编写规范在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时,需要确定测试用例的编写规范。
测试用例的编写规范包括:1.测试用例的命名规范:测试用例的命名应该简洁明了,能够清楚地表达测试的目的和内容。
软件测试面试笔试题大全含答案

软件测试面试笔试题大全含答案软件测试面试笔试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Y)2.Beta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Y)3.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N)4.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Y)5.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
(Y)6.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N)7.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Y)8.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N)9.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N)10.代码评审员一般由测试员担任。
(N)11.我们可以人为的使得软件不存在配置问题。
(N)12.集成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末提交。
(N)2二、选填1.软件验收测试的合格通过准则是:(ABCD)A.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中定义的所有功能已全部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B.所有测试项没有残余一级、二级和三级错误。
C.立项审批表、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和编码实现一致。
D.验收测试工件齐全。
2.软件测试计划评审会需要哪些人员参加?(ABCD)A.项目经理B.SQA负责人C.配置负责人D.测试组3.下列关于alpha测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D)A.alpha测试需要用户代表参加B.alpha测试不需要用户代表参加C.alpha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一种D.alpha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4.测试设计员的职责有:(BC)A.制定测试计划B.设计测试用例C.设计测试过程、脚本D.评估测试活动5.软件实施活动的进入准则是:(ABC)A.需求工件已经被基线化B.详细设计工件已经被基线化C.构架工件已经被基线化D.项目阶段成果已经被基线化3三、添空1.软件验收测试包括:正式验收测试,alpha测试,beta测试。
2.系统测试的策略有: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负载测试,易用性测试,强度测试,安全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卸载测试,文挡测试,故障恢复测试,界面测试,容量测试,兼容性测试,分布测试,可用性测试,(有的可以合在一起,分开写只要写出15就满分哦)3.设计系统测试计划需要参考的项目文挡有:软件测试计划,软件需求工件和迭代计划。
软件测试-集成测试

• 集成测试又叫组装测试、联合测试、子系统 测试、部件测试
• 一般情况下,简单软件的集成测试设计采用
的都是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
• 随着软件复杂度的增加,尤其是在大型的应 用软件中,常常会使用把白盒测试与黑盒测 试结合起来进行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所以
们一般只进行很少的数据处理,例如打印入口和反馈,以
便于检验待测模块与其下级模块的接口。
测试用例
驱动模块
测试结果
待测模块
桩模块
桩模块
桩模块
5.2.1 非渐增式集成
• 非渐增式集成方法首先对每个子模块进行 测试(即单元测试),然后将所有模块全 部集成起来一次性进行集成测试。
A
SB
SC
SD
DA
DA
B
• 测试执行结果应当如实的记录。
5.2 集成测试策略
• 由模块组装成程序时有两种方法:
– 非渐增式集成 先分别测试每个模块,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
求放在一起结合成所要的程序。
– 渐增式集成 把下一个要测试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那些模
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测试完以后再把下一个应 该测试的模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
– 集成测试可以服务于架构设计,可以检验设计 中是否存在错误和遗漏
5.1.4 集成测试的层次与原则
1.集成测试的层次 对于传统软件来说,按集成粒度不同,可以把集成 测试分为3个层次,即:
(1)模块间集成测试 (2)子系统内集成测试 (3)子系统间集成测试
2.集成测试的原则
• 所有公共接口必须被测试到; • 关键模块必须进行充分测试; • 集成测试应当按一定层次进行; • 集成测试策略选择应当综合考虑质量、成本和进度三者之间的
软件测试(集成测试)

大爆炸集成( Bang) 大爆炸集成(Big Bang)
将所有系统组件一次性集合到被测系统中
s1、s2、s3、s4、s5是 s1、s2、s3、s4、s5是 为单元测试而建立的桩 模块
d1、d2、d3、d4、d5是 d1、d2、d3、d4、d5是 为单元测试时建立的驱 动模块 15
大爆炸集成( Bang) 大爆炸集成(Big Bang)
为什么总是集成不起来? 为什么总是集成不起来?
集成测试 Integration Testing
梁瑞仕 liangrs@
2
第5章 集成测试
什么是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策略 集成测试用例设计 集成测试过程 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
3
软件测试的过程
被测 模块 单元
测试
设计 信息 集成 测试
20
集成步骤
(1)以主模块为所测模块兼驱动模块,所有直属于主 以主模块为所测模块兼驱动模块, 模块的下属模块全部用桩模块对主模块进行测试。 模块的下属模块全部用桩模块对主模块进行测试。 (2)采用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的策略,用实际模块替 采用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的策略, 换相应桩模块,再用桩代替它们的直接下属模块, 换相应桩模块,再用桩代替它们的直接下属模块, 与已测试的模块或子系统集成为新的子系统。 与已测试的模块或子系统集成为新的子系统。 (3)进行回归测试(即重新执行以前做过的全部测试 进行回归测试( 或部分测试),排除集成过程中引起错误的可能。 ),排除集成过程中引起错误的可能 或部分测试),排除集成过程中引起错误的可能。 (4)判断是否所有的模块都已集成到系统中,是则结 判断是否所有的模块都已集成到系统中, 束测试,否则转到( 去执行。 束测试,否则转到(2)去执行。 21
第5章 集成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顶向下集成
• 自顶向下
– 从最顶层程序开始,所有被主程序调用的下层单元全 部使用桩来代替,然后一层一层向下进行测试,每层 程序调用的下一层程序单元都要打桩。 – 整个集成可以按深度优先的策略进行,也可按照广度 优先的策略进行。采用深度优先策略可以较快验证一 个子系统的完整功能。 – 优点:可以较早验证主要程序的功能,缺陷隔离方面 做得较好; – 缺点:桩的开发工作量大;
集成测试与单元测试和系统测试的 区别
• 测试的单元不同
– 单元测试针对软件基本单元(如函数)做测试,集成测试时以模 块和子系统为单位进行的测试,主要测试接口间的关系;
• 测试的依据不同
– 单元测试依据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测试,集成测试依据概要设计 说明书测试,系统测试依据需求说明书测试;
• 测试的空间不同
模块1 模块2
模块3
模块4
模块5
模块6
模块7
模块8
三明治集成
• 三明治集成
– 结合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集成方法,对于 底层模块采用自底向上的集成方法,对于顶层 模块采用自顶向下的集成方法进行测试。
三明治集成
模块2
• 测试模块6采 用自底向上集 成,测试模块 2采用自顶向 下集成。
模块1
模块4
模块5
集成测试策略
Sarah 2010.4
大爆炸集成
• 大爆炸集成
– 一种一次性将系统内的组件全部集合到测试系统中进 行测试的方法; – 可以很快看到程序运行起来,但很难定位问题; – 必须先对所有单元进行单元测试,然后再将所有单元 组装起来进行测试;
• 优缺点:
– 优点:需要的桩和驱动非常少,需要的测试用例少, 多个测试人员可以并行测试; – 缺点:接口间的交互关系只被测试到很少一部分,大 量的实际中会运行到的程序执行路径没有被测试到, 风险高;
模块3 模块6 模块7
模块8
集成方法的选用原则
• 对于较大规模的项目,可以先用大爆炸集成法使 整个系统运行起来,然后再采用自顶向下、自底 向上或三明治集成的方法进行测试; • 也可按照进度选择集成方法,优先测试已经完成 的模块,如果已完成的模块所调用的模块没完成, 可以使用自顶向下集成进行打桩测试,如果完成 的模块的上层模块没有完成,可以采用自底向上 的集成方法进行测试。
模块7
模块8
自底向上集成
• 自底向上
– 从最底层模块开始按照接口依赖关系,逐层向 上集成。 – 优点:每个模块调用的其他底层模块已经被测 试号,不需要桩模块; – 缺点:需要为每个模块些驱动模块,并且缺陷 隔离没有自顶向下好,定位难度比自顶向下稍 大;
自底向上集成
• 测试模块6时, 不需要些桩模块, 但是需要为模块 6编写驱动模块, 测试完模块6和7 后,再对模块3 进行集成测试; 由于模块6和模 块7已经测试完, 不需要写桩模块, 但还需要为模块 3编写驱动模块;
自顶向下集成
• 对模块1进行集成测试时, 先测试模块1的内部接口 的集成,需对模块3和模 块4打桩,然后进行测试。 然后再测试模块1和模块3、 模块3 4的集成关系,当测试模 块1和3的集成关系时,需 对模块4打桩,同理,测 试模块1和4的集成关系时,模块6 需对模块3打桩。
模块2 模块1
模块4
模块5
– 集成测试不关心内部实现层的测试空间,重点关注接口层的测试 空间,即关注接口层可变数据间的组合关系;
• 集成测试使用的方法和单元测试不同
– 集成测试关注接口的集成; – 单元测试关注单个单元;
Hale Waihona Puke 集成测试与单元测试和系统测试的 区别
• • • • 测试的单元不同 测试的而依据不同 测试的空间不同 集成测试使用的方法和单元测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