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豫北商贸物流园区规划

合集下载

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濮东产业集聚区位于濮阳市区东部,规划范围北至北环路、南至黄河路、西至文化路、东至龙乡路,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为12.57平方公里(不含106国道绿化带),是河南省首批17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

结合上级规划、现状分析和规划构思,规划区在布局结构上形成了“一心、三轴、一廊、多片”的规划结构与形态。

一心指以中央生态公园及其周边商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和文化娱乐用地等公共空间共同组成的综合服务休闲区为核心的区域。

三轴即“两横一纵”的轴向关系。

“两横”是指贯穿规划区中部的东西向城市空间发展轴和绿城路以北的东西产业发展轴,“一纵”是指东环路以东纵贯南北的产业发展轴。

一廊东环路(106国道)两侧绿带贯穿整个规划区,形成防护绿廊,同时也是规划区内纵贯南北的自然景观廊道。

多片六个主要功能区为:机械加工制造区、电子轻工业园区、高新科技园区、商贸物流区、综合服务区和生活服务区。

濮东产业聚集区简介濮东产业集聚区是濮阳市华龙区重要的工业集聚区。

总面积12.57平方公里。

至2008年,濮东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2.23亿元,已建成4.33平方公里;落户企业214个,累计完成项目投入36.3亿元,2008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4亿元。

初步形成了以石油科技园和汇腾实业为代表的石油机械、以天地人环保公司为代表的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以星驰电源制造为代表的电子仪器仪表等支柱产业,集聚效应日趋凸显,已成为中原地区最佳的投资凹地。

目前濮东产业集聚区已实现了“九通一平”,4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外商投资项目随时可以进驻。

濮东产业集聚区位于濮阳市华龙区106国道东侧,东西宽2.4公里,南北长4.6公里,总面积12.57平方公里。

投资政策为加快濮东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濮东产业集聚区投资兴业,实现互惠双赢,对入驻濮东产业集聚区的工业项目制定以下优惠政策。

濮阳选址意见书

濮阳选址意见书

濮阳选址意见书
尊敬的领导:
根据濮阳市新一轮经济发展规划,我作为选址专家向您提出如下意见:
首先,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它东临软榆河,南接介休河,北临黄河,三面环水,形成了独特的水资源优势。

因此,在选址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以便更好地利用水资源进行经济发展。

同时,还应考虑交通便利的地区,以便方便货物的运输和人员的流动。

其次,濮阳市尚未形成明确的产业特色,因此在选址时需要考虑到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可以选择适合发展的特色产业。

例如,可以结合濮阳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水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水产品养殖业。

同时还可以考虑发展一些新兴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以增加经济的新动能。

再次,选址时还需要充分考虑人口分布和用地情况。

应优先选择人口密集的地区,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

同时,还要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选择合适的用地,尽量降低选址过程中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选址时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

应优先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地区,以确保项目的收益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要考虑到项目的规模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以便项目可以持续
发展并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在总结意见时,我认为濮阳市选址应充分考虑水资源优势、产业特色、人口分布和用地情况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选址出更加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地区,为濮阳市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

河南省商务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商务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商务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经济技术
开发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商务厅
•【公布日期】2022.04.25
•【字号】豫商开发〔2022〕3号
•【施行日期】2022.04.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河南省商务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规划》的通知
豫商开发〔2022〕3号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商务主管部门,各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现将《河南省“十四五”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河南省“十四五”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河南省商务厅
2022年4月25日。

濮东产业集聚区工作汇报

濮东产业集聚区工作汇报

濮东产业集聚区工作汇报一、概述濮东产业集聚区是一块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的综合性产业集聚区,地处中国河南省南部的濮阳市东北部,毗邻河南省淇县、滑县,距京广铁路、官厅水库等重要交通要道不远,交通便利。

产业集聚区致力于打造高端制造、现代服务、新兴产业等多领域产业集聚,以推动濮阳经济转型为核心使命,是濮阳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性产业基地的关键区域之一。

二、产业发展目前,该区块已经拥有数百家企业入驻,产业涵盖多个领域,其中制造业、物流业、投资业、建筑业是主要的业务方向。

在制造业领域,该区集中了一批生产钢材、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等高端制造业的企业,有效推动了当地产业升级,提高了区块的整体产业水平。

在物流业方面,该区打造了一批现代化物流园区,引进了多家大型物流企业,为当地的物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而投资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三、政策引导为了提高当地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整体水平,濮阳市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另外,为了支撑区块内企业的发展,政府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环保、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

四、人才引进作为综合性产业集聚区,濮东产业集聚区要想真正发展壮大,离不开人才的引进和支持。

因此,政府在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重视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

该区块加大了对高科技、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人才的吸引力,采取了多种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包括提供高额的补贴和福利待遇、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

五、创新服务濮东产业集聚区提供了全方位的创新服务,在技术研发、投融资、人力资源等方面不断创新,助力企业实现科技进步。

该区块设立了专业的技术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产业研究等服务。

同时,在融资方面,该区块还设立了高效专业的投资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投融资服务。

此外,该区块还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吸纳,提供了雇佣补贴、专业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支持。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6.22•【字号】濮政〔2020〕15号•【施行日期】2020.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濮政〔2020〕1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濮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安排好2020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2020年6月22日濮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9年,面对内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四大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较好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保持健康增长生产供给总体稳定。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按原统计口径增长7.3%(按新口径调整为6.8%)。

全年粮食总产58.3亿斤,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工业用电量增长6.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各领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低于年度控制目标。

三大需求运行平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1%、居全省第3位。

濮东产业集聚区工作汇报

濮东产业集聚区工作汇报

濮东产业集聚区工作汇报一、基本情况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地处濮阳市城区东北部,是全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和47个优势集群之一,总规划面积为19.25平方公里。

2012年10月,(扩区)发展规划调整方案获得省发改委批复,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2.57平方公里调整为19.25平方公里,新增面积6.68平方公里。

新的规划范围是:东至经四路,西至文化路、106国道,南至黄河路、纬一路,北至开阳路。

根据产城融合、功能协调的发展原则引进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以石油机械制造为引领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和环保设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

按照产业定位建设了三大产业园,即现代商贸物流园(2.79平方公里)、能源装备石油机械制造园(7.06平方公里)、环保设备制造园(1.41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入驻企业182家,其中投产项目167个,在建项目15个,能源装备制造类企业138家。

培育出了信宇、中泰、东方龙等20余家集产品设计研发、设备制造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龙头,中拓石油项目正在积极筹划上市,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已经形成了钻机设备、采油设备、储运设备、特种车辆制造、集输管网服务五大产业链。

产品大到钻井平台、小到零部件1600余种,拥有科技研发中心16家,科技发明专利累计申请量486项,专利授权量283项。

集聚区各企业均实行订单式生产,产品大到海上钻井平台、移动停车设备、节能型抽油机,小到油套管接箍、短节等,都有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

依托濮范高速、S101省道、106国道等便利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打造辐射冀鲁豫三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园区建设以来,新上、续建商贸物流项目25个,总投资85亿元,完成投资52亿元。

目前,圣大物流中心、中原诚德信等一批现代商贸物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同时,按照城市新区标准建设综合服务区(7.99平方公里),“立足1个定位”、“发挥2个功能”、“建设3个核心”、“打造1个水系”。

“1个定位”就是打造濮阳城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新区东部组团的重要增长极;“2个功能”一是服务东部城市组团,二是服务中原油田;“3个核心”就是建设龙湖广场、濮东森林生态园和新扩区湿地公园3个分别占地600亩的核心区域;“1个水系”就是建设一条包括龙湖、森林生态园、景观河湿地等在内的贯穿整个产业集聚区的水系景观带。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濮阳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七月目录引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濮阳市概况 (1)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成效 (2)第三节土地利用概况 (3)第四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0)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10)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6)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6)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8)第三节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 (26)第四节合理调控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28)第四章加强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 (29)第一节耕地保护 (29)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31)第三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33)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37)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7)第二节集约节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38)第三节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39)第四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1)第六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4)第一节保障重大工程建设用地 (44)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 (45)第七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47)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47)第二节土地利用分区管制 (48)第三节县乡土地利用规划调控 (51)第八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 (53)第一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原则 (53)第二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54)第三节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56)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8)第一节建立完善、规范的规划体系 (58)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59)第三节加强规划技术管理保障 (61)第四节强化规划经济调节手段 (62)第五节加强规划实施制度建设 (62)第六节提高规划社会保障能力 (63)附表 (64)附表1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 (64)附表2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65)附表3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 (66)附表4建设用地指标 (66)附表5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 (67)附表6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指标 (67)附表7园地指标 (68)附表8林地指标 (68)附表9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69)附表10濮阳市重点建设项目 (71)附表11濮阳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项目 (73)附表12新农村建设规划 (7482)引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濮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2011年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为动力,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坚持“4321”发展思路,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全市国民经济在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和“二三五”奋斗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929.54亿元,同比增长12.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4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26.12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74.93亿元,增长8.5%。

人均生产总值25965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13.8:67.4:18.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8%。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4%。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末从业人员244.07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90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20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2.7%。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73.60亿元,比上年增长29.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02亿元,增长29.3%,其中:税收收入31.43亿元,增长29.3%,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5%,与上年持平。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8.45亿元,增长31.5%,其中:教育支出28.50亿元,增长34.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8.64亿元,增长29.9%,医疗卫生支出12.94亿元,增长38.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12亿元,下降6.2%。

全年五县完成生产总值63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占全市的比重为68.4%。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占全市的比重为3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现状用地统计表
用地代码 R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R4 四类居住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S1 道路用地 市政设施用地 U29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 水域和其他用地 E1 E E2 E3 E4 现状总用地 水域 耕地 园地 林地 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面积(ha) 30.83 30.83 2.88 2.88 0.42 0.42 34.18 187.67 5.32 177.10 0.29 4.96 221.84 占规划用地比例(%) 90.02 90.02 8.43 8.43 1.23 1.23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年);
(5)《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6)《濮阳市城市规划管理简明技术规定》; (7)《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2009-2020年) (8)《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2020年) (9) 国家、河南省、濮阳市的相关
豫北商贸物流园区于濮阳市中心城区的东部。片区规划范围西至文化路,东至 东濮路,北至北环路,南至锦湖西路、盘锦路、绿城路围合的区域,规划总面积为 221.84公顷(其中发展区用地108.57公顷,控制区用地113.27公顷)。
5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6
四、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
1、《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
规划范围位于总规“七片区”中的文教与油田服务 片区的北部。 功能定位:综合功能区,包括文教科研、油田管理 服务、居住功能。 空间发展策略:以科研、大中专文教和油田管理服 务为主的综合区,扩展与整理相结合。本区域是上世纪 70年末开始建设的油田总部,是城市近中期重点改造完 善的区域。
2、区域发展分析
濮阳的城市发展具有鲜明的组团式分片集中建设 的特点。在油田和化工工业发展的带动下、市区和油 田基地两个组团扩张较快,目前开始连接成片。 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产业空间的重心分散转移。 老城区及其外围地段基本成为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 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给城市功能分区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并由此促进城市新兴功能的出现。豫北商贸物 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将是城市功能重组的集中体现区。
10
5、《濮阳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年)》 城东枢纽,位于绿城路、盘锦路交叉口西南,用地0.6ha,属公交综合枢纽; 东环路口枢纽,位于东环路和卫都路交叉口西南角,用地0.2ha,属一般首末站。
11
五、区域概况
1、地理位置
濮阳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北部与山东 省的聊城毗邻,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菏泽隔河相望,西南部与河南省的新乡市相倚 ,西部与河南省的安阳市、北部与河北省的邯郸市相连。全市土地面积4188平方公里, 总人口352.60万人。
城市总体规划对规划片区 的要求:
发展备用地;设立市政基 础设施用地。
7
2、《濮阳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年—2020年)》
该规划由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该规划确定豫北商贸物流园区:
(1)卫都路两侧设立道路防护绿地;
(2)绿城路两侧设立道路防护绿地; (3)北环路北侧设立生态防护绿地; (4)东濮路东侧设立有生态防护绿地; (5)卫都路与盘锦路交叉口处设立街头绿地。
8
3、《濮阳市中小学规划(2020年)》 苏北路小学,位于苏北路东段,占地1.86ha,教职工24人,12班; 北环路小学,位于杨干城村,占地0.71ha,教职工人数19人,12班;
华龙区三中,位于绿城路南,占地4.6ha,教职工数96人,24班。
盘锦路、苏北路西北规划高中1所,占地150亩。
9
4、《濮阳市商业网点规划(2007—2020年)》 规划确立绿城路南设立大型专业市场区,106国道东设立区域物流中心。
濮阳市豫北商贸物流园区规划
(2009-2020)
2010.07
1
规划内容
第一部分:规划基础 第二部分:现状评析 第三部分:总体布局 第四部分:规划控制
2
第一部分:规划基础
一、规划背景
二、规划范围
三、规划依据 四、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 五、区域概况
3
一、规划背景
1、濮阳市战略地位的调整,促使城市功能进行相应改变, 以适应作为连接中原城市群、环渤海、山东经济圈纽带的作 用。 2、《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20092020年)已于2010年完成编制,豫北商贸物流园区具备开发 建设的基础。为有效控制和指导其各项建设活动,亟需编制 该园区规划。 3、濮阳市对外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濮范高速和山西 中南部电气化铁路濮阳段建设对城市功能产生重大影响。
3、地下水位
一般为2-6m,局部大于10米。 4、地震资料 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划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濮阳城区基本烈度为7度。
15
二、现状用地分析
1、现状用地 规划总用地221.84公顷。现 状已建设用地34.18ha,占规划 总用地的15.41%。
16
2、现状建设用地 规划总用地221.84公顷。现状 已建设用地34.18ha。 现状片区内包含:居住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
12
3、历史文化 濮阳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濮阳市文物古迹众多,其 中西水坡遗址出土的六千年前用蚌壳砌塑的龙虎图案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市 也由此获得“龙乡”的美誉。 濮阳还保留下来众多的革命遗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命家朱德、刘伯承、邓小平、陈毅、万里等都曾在这里工作战斗过。 4、气候 濮阳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 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光辐射值高,能充分满足农作 物一年两熟的需要。常年主导风向是南风、北风。夏季多南风,冬季多北风,春秋两 季风向风速多变。
13
第二部分:现状评析
一、现状用地建设条件评价 二、现状用地评价 三、现状理解与认知
14
一、现状用地建设条件评价
1、地貌特征 场地平坦开阔,地面海拔高程一般为49——51 米。 2、工程地质 低级土多为粘性土,粉土、粘性土及粉砂交替 分布,均匀性较差,地基承载力一般为100—150kpa。 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