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word文档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 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

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 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深呼气呢?
结论:
当深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当深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吸入气体
肋间肌收缩
膈肌收缩
肋骨向上、 向外移动
膈顶降落
胸廓前后径、 左右径增大
胸廓上下径增大
胸廓扩大
肺扩张(容积增大)
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
细 血
细胞
二氧
管 化碳
肺与外 肺泡与血 气体在 血液与组 界的气 液的气体 血液中 织细胞的 体交换 交换 的运输 气体交换
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扩散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气体扩散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膈肌 收缩 (收缩/舒张)
膈顶 降落 (上升/降落) 胸廓上下径 增大 (增大/减小) 气球 膨胀 气球内气压 减小 , 气体 进入 (进入/排出)
气管下端分成左 右支气管,分别通 向左、右肺。支气 管在肺叶中一再分 支,成为各级支气 管,越分越细,越
气管和支气管树(部分) 分管壁越薄。
肺泡肺 B血液 C心脏 D细胞
3外界空气中的氧进入体内血液,需经过
__B _细胞膜. A3层 B4层 C5层 D6层
4.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 接关系的叙述是( D ) 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 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学习目标: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6-
6.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量 多 。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 一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7.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 血液循环 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 细胞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 含量减少,
A.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 B.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 C.曲线bc、cd段表示吸气过程 D.曲线ab、de段表示吸气过程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0-
4.[赤峰中考]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 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D )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8-
2.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吸气时,胸廓缩小,外界空气进入肺 B.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C.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D.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9-
3.如图是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1.体检时连续三次测得小明的肺活量值分别是2700毫升、 2600毫升、2800毫升,则小明的肺活量是( A ) A.2800毫升 B.2600毫升 C.2700毫升 D.8100毫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人教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处的
静脉血 毛细血管
动脉血பைடு நூலகம்
静脉
CO2
组织
动脉
O2
气体交换后,使动 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肺
部
外 界 空 气
氧的
呼吸道肺
毛 细
二氧 化碳
血 管
血液 循环
组
织
的氧
毛 组织
细 血
细胞
二氧
管 化碳
肺与外 肺泡与血 气体在 血液与组 界的气 液的气体 血液中 织细胞的 体交换 交换 的运输 气体交换
根据氧气的含量多少对下列排序: 动脉血、静脉血、肺泡、组织细胞
血变成了动脉血
原理:气体扩散
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 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 为止。
• 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 和毛细血管壁都是只由一层上皮细胞 构成,便于气体交换。
• 运动员的肺活量比一般人大,是因为 呼吸肌收缩能力强,参与气体交换的 肺泡数量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 的面积。
肺泡 动脉血 静脉血 组织细胞
小结
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 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胸腔容积的变化还和膈的活 动有关,膈肌收缩,膈顶部下 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 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 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为什么肺积 的变化会导致 吸气和呼气?
我们总结一下吸气、呼气的过程。 再次按住胸腔,边感受边总结: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
气体交换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
下表是某位学生测量结果, 计算该同学的胸围差。
状态
平静
尽力深吸 气时 尽力深呼 气时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与答案

4.(2021·贺州)“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的呼吸实质 上包含如下几个连续的过程: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随血液流动,④血液 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⑤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B.②和④过程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9.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 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D )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10.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结构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 推测该结构为 ( A )
A.肺
B.组织细胞
C.肝脏
D.肾脏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3.(2021·邵阳)如右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 的组合示意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 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②状态向①状态转化时,图甲a、b、 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C )
A.b<c<a B.a<b<c
C.a<c<b D.c<a<b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呼吸运 动
肋间外肌、 膈肌
胸廓前后径、 左右径
肺
肺容积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
吸气
收缩 增大
被动扩 张
增大
变小(低于外 外界→肺
界)
内
呼气
舒张 缩小
弹性回 缩
缩小
增大(高于外 肺内→外
界)
界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共19张PPT)

胸膜腔
胸膜腔
位置:在肺与胸廓的内壁之间。
特点:封闭,里面没有空气,只 有很薄的一层浆液。
作用: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腔内 的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
吸气时
肌缩胸扩氧气来 肌舒胸缩废气去
肋骨间肌肉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胸廓前后、上下、左右径增大 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胸廓扩大
呼气时
肋骨间肌肉舒张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胸廓前后、上下、左右径缩小 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胸廓缩小
亲身体验
请同学们将双手放在肋骨外侧深吸一口气, 感受一下。
观点一: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观点二:由于吸气使得胸廓扩大
模拟实验
模型中的结构 玻璃罩
“Y”型玻璃管 气球
弹力膜
代表的人体中的结构 胸廓
气管、支气管 肺 膈
模拟实验
胸廓的扩大导致吸气 胸廓的缩小导致呼气
现象 上推橡皮膜,气球回缩
本质 膈顶上升,肺收缩缩小
现象 放松橡皮膜,气球膨大 本质 膈顶下降,肺扩张扩大
亲身体验
请同学们将双手放在肋骨外侧深吸一口气, 感受一下。
√ 观点一: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观点二:由于吸气使得胸廓扩大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膈肌收缩
胸廓容积 扩大
肺扩张
肺内气压小 于大气压
吸气
膈肌舒张
胸廓容积 缩小
肺收缩
肺内气压大 于大气压
呼气
形成压力差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温故知新
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两部分: 呼吸道和肺
会厌软骨
呼吸系统的 主要器官
肺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是怎样行 使它的功能呢?
七年级生物下册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后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选择题1.人在吸气时,肺和肺内气压的变化是()A.肺扩张,肺内气压增大B.肺收缩,肺内气压减小C.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D.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2.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胸围差不能完全反映出胸腔容积的变化C.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氨气和二氧化碳3.新冠患者胸片表现肺部纤维化,也就是肺泡坏死,由此推测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A.对吸入空气的清洁B.对吸入空气的湿润C.肺泡与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D.痰的形成4.吸入的氧最终到达()A.肺泡B.血液C.心脏D.细胞5.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示意图,其演示的是()A.吸气过程,膈肌收缩B.吸气过程,膈肌舒张C.呼气过程,膈肌收缩D.呼气过程,膈肌舒张6.人体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部位是()A.肺动脉B.右心室C.肺部毛细血管D.身体各器官毛细血管7.当膈顶部上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膈肌收缩,胸廓缩小B.膈肌舒张,胸廓扩大C.膈肌收缩,胸廓扩大D.膈肌舒张,胸廓缩小8.如图中①和②表示的气体分别是A.氧气、氧气B.氧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氧气D.二氧化碳、二氧化碳9.如下表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能发生气体交换的是()空气①呼吸道②肺泡③血液④组织细胞A.①和②B.②和④C.①和③D.③和④10.如图为人体的部分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
其中a、b、c、d代表物质,①、②、③、④表示生命活动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表示氧气,b 表示二氧化碳,c 是葡萄糖B .①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示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C .③和④表示的过程是消化和吸收,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在胃D .b 和c 在细胞中产生a 和d ,该过程是呼吸作用11.如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20t ~膈下降B .24t t ~膈肌舒张C .吸气结束的瞬间是2tD .3t 是呼气结束的瞬间12.如图中,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2022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题--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大约每分钟呼吸多少次( )A.5B.10C.16D.25答案C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C正确。
2.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主要肌肉是( )A.胸部的肌肉B.腹部肌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D.背部肌肉答案C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骨之间的肌肉。
3.在人的呼吸中,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没有变化的成分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答案A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没有变化的成分是氮气(78%),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4.人在平静状态下完成吸气过程,膈肌和胸廓的变化是( )A.膈肌收缩,胸廓扩大B.膈肌收缩,胸廓缩小C.膈肌舒张,胸廓缩小D.膈肌舒张,胸廓扩大答案A人在平静状态下完成吸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
5.下列哪项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 )A.肺泡虽小,数目很多B.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D.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答案D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很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
6.如图是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吸气完成的瞬间,膈处于A位置B.呼气开始的瞬间,膈处于B位置C.膈肌舒张,膈从B到A,胸腔变小,吸气D.膈肌收缩,膈从A到B,胸腔变大,呼气答案B吸气完成的瞬间,膈处于B位置;膈肌舒张,膈从B到A,胸腔变小,呼气;膈肌收缩,膈从A到B,胸腔变大,吸气。
呼吸运动模型实验说课

01. 实验分析 02. 实验教学目标 03. 实验设计思路 04. 实验教学过程 05. 实验效果评价
01
实验分析
教材分析
本实验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中的一个 演示实验。
本节是这一章也是这一册的教学难点,尤 其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 难懂。通过模拟实验,很直观的体现出肺与外 界气体交换的原理。
(2)由此推测,当气体的量不变时,容积越小,气体的压力越大;容积越大,气体的压力越小。
实验三:探究肋间肌对胸廓容积的影响
实验器材: 简易可伸缩衣框、绳子,绳子缠绕在衣框间, 其中可伸缩衣框模拟胸廓,绳子模拟肋间肌。
实验三:探究肋间肌对胸廓容积的影响
一个学生用手按胸部两侧,先深吸气再深呼 气,感受肋骨运动和胸廓的变化。另一个学 生一只手拿着可伸缩衣框,另一只手拉动绳 子,观察绳子的运动与可伸缩衣框的变化, 从而模拟肋间肌对胸廓容积的影响。这两位 学生同时进行,观察动作和状态是否一致。
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科学思 维
通过对胸腔结构的分析和讨 论,归纳呼吸运动的原理。
科学探 究
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跨学科的
探究、设计并制作呼吸运动
模型,借助模型探究呼吸运
动的原理。
社会责 任
理解胸廓容积变化对呼吸运 动恢复的意义,掌握必备急 救知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03
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设计思路
原实验是演示实验,学生的参与度低,但 学生对该实验很感兴趣,因此本节课设置互动 环节和分组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谈论 与实践。
向上推气球膜时,气球变小,相当于膈 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 气压增大,气体从肺排除体外,此为呼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实验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通过今天的学习进一步构建细胞呼吸这一重要概念。
2、课程标准要求
课标指出本节的重要概念是: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呼吸肌的运动如何引起胸腔容积的变化,甚至有学生误认为是气体的进入和排出引起了胸腔容积的变化。
为此采用构建模型的方法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三、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科学思维:通过对胸腔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归纳呼吸运动的原理。
3、科学探究:设计并制作呼吸运动模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推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借助模型探究呼吸运动的原理。
4、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呼吸系统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激发学生珍惜健康的情感。
四、实验创新与教学过程
模型一:模拟肋间肌运动模型
1、实验方式改进:原实验是演示实验,学生的参与度低,但学生对该实验很感兴趣,为此改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分组实验。
2、实验材料改进:实验之前学生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原实验材料中模拟胸廓的玻璃罩、模拟气管的玻璃管数量有限、易碎,用于密封的橡皮塞材质较硬打孔困难。
同学讨论后改为用透明的塑料瓶模拟胸廓、塑料吸管模拟气管、橡皮泥用于密封,改进后的材料容易获得而且安全,能保证每位同学都能自己准备一份
3、实验步骤:
(1)取适合的塑料瓶,去除底部;
(2)利用橡皮筋,将模拟肺的小气球固定在饮料吸管的一端;
(3)取适量的橡皮泥,将瓶口密封;
(4)将模拟膈肌的气球固定在塑料瓶底部。
4、实验结果分析:当膈肌收缩向下运动时胸腔容积扩大,通过物理知识可知胸腔容积扩大,其压力降低,肺便扩张,由于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气体从气压较高外界进入气压较低的肺完成吸气过程。
反之为呼气过程。
5、实验物理原理分析: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气压与体积成反比;
(2)气体是由气压较高处流行气压较低处;
由于橡皮泥的可塑性,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进行了艺术创作。
比如以下作品。
模型二:模拟肋间肌运动模型
1、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提出怎么样才能体现肋间肌运动对胸腔容积的影响,为此我提议让学生将双手放胸腔两侧和前后侧,通过呼吸运动感受胸腔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
2、启发教学:在此启发下同学提出可以通过测量胸围差的方式,胸围差=尽力吸取时胸围长度---尽力呼气时胸围长度,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将胸腔的变化用数字体现。
3、实验材料:直尺、铁丝、橡皮泥、螺丝钉
4、实验原理:为了进一步的了解肋骨的运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人体的骨骼进行了研究,提议观察人体胸腔的纵切面,同学们提出可以将人体纵切面看着为由脊椎骨、胸骨、肋骨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在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外向上运动,平行四边形向长方形变化的过程中,底不变,高在慢慢变长,面积变大,胸腔容积扩大。
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腔容积缩小。
小组合作制作出了模拟肋间肌运动模型
5、模型修正:模型中模拟肋骨的结构是平面的,为此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设计、买材料、制作了模拟肋间肌运动的模型。
该模型能够直观的反映肋间肌运动时对胸腔容积的影响,但不能看到肺的变化。
模型三:模拟呼吸运动模型
1、实验材料:塑料瓶、气球、吸管、橡皮泥、橡皮膜
2、实验原理:该模型是在模型一的基础上,从塑料瓶的侧面开口贴上橡皮膜,通过拉动橡皮膜改变胸腔容积,模拟肋间肌运动时对胸腔容积的影响,为了模拟肋骨的运动,在外层加一层塑料瓶,将橡皮膜固定在塑料瓶一侧,通过拉动外层的塑料瓶就可以改变胸腔容积。
该模型能直观的反映肋间肌、膈肌运动时对胸腔容积的影响。
当膈肌、肋间肌收缩时,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降低,气体由外界进入到肺,完成吸气过程。
当膈肌、肋间肌舒张时,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由肺到外界,完成呼气过程。
最后通过练习题的检查结果发现,同学们利用呼吸运动模型对本节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掌握的较好。
五、教学反思及收获
1、将体验式教学法、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融入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堂生动有趣
2、将物理、数学、美术学科融入在教学过程中,让生物课堂丰富多彩
3、实验教具的创新。
创造性地改进了呼吸运动模拟装置,改进后的模型,制作科学,外观形象,效果显著,形象地演示了呼吸运动的过程。
能够提高学生兴趣,激发潜力,充分实现学生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效促进课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