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后水解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疏水基改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_童身毅

疏水基改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_童身毅

疏水基改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童身毅 金晓岚 程 琳(武汉化工学院化工系,武汉430073)摘 要 水解型聚丙烯酰胺(HPAM )通过化学接枝反应在其大分子亲水主链上引入少量的十六碳疏水基团的支链,得到一种疏水基改性的接枝共聚物)))水解型聚丙烯酰胺接枝十六醇(HPAM-g-HDO)。

流变性能测定表明,HPAM -g -HDO 的抗盐、抗剪切等性能较HPAM 有明显提高,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驱油用增稠剂。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增稠剂 驱油 疏水改性 接枝共聚收稿日期:2003-09-27。

作者简介:童身毅,教授,1966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1981年获硕士学位,现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与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传统的聚合物驱油作业中,绝大多数使用聚丙烯酰胺,少数使用黄原胶,但石油工业界普遍认为,现有的聚丙烯酰胺在剪切稳定性和耐温、抗盐等方面的性能需要改进。

菲力浦石油公司研制了三类改性聚丙烯酰胺,通过共聚法引入疏水基112。

国内也有关于疏水基团改性聚丙烯酰胺研究的报道122,如用沉淀聚合法制备疏水缔合型聚合物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四酯共聚物P(AM/TA),此聚合物在1.5%的NaCl 溶液中的粘度较聚丙烯酰胺高。

本研究通过接枝共聚法在聚丙烯酰胺的亲水主链上引入极少量侧基,制备了一类新型水溶性聚合物。

1 实验部分1.1 实验方法在带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水解型聚丙烯酰胺(HPAM )(相对分子质量8@106~10@106,工业级)和计量的二甲苯,加热回流脱水约1h 后加入定量的十六醇(化学纯),温度控制在115e 左右,再回流约1h,降温至70~80e ,加入一种含芳香环的偶联剂,保持温度在90~100e 反应3h 。

反应结束后,降温至40e 后出料,真空抽滤,干燥,得到疏水基改性聚丙烯酰胺产物)))水解型聚丙烯酰胺接枝十六醇(HPAM-g-HDO)。

将制得的产物HPAM-g-HDO 试样用热的二甲苯反复洗涤,真空抽滤,干燥,待测。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驱油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驱油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涤 , 除去 催化剂 对 甲苯 磺酸 和 阻聚剂 对 苯二酚 , 以 直 至水 层 无色 为止 ( n a 碱的过 程 中 , 能 会 出现乳 化现 可 象 , 时 可 以 加 入 少 量 的 氯 化 钠 或 无 水 氯 化 钙 破 此


A2
A3
B3
B1
Cl
C3
在三 次 采 油 中 , 聚合 物 水 溶 液驱 油 的 主 要要 对 求是 聚 合物 耐温 、 盐 、 剪 切和粘 度 不降 低 。部分 抗 抗
水解 聚 丙 烯 酰胺 ( AM ) 然 水 溶性 好 、 一 定 粘 HP 虽 有 度 , 由于 其 分 子 链 上 的 C 但 OO一对 盐 极 其 敏感 , 在 盐 水 中粘度 急剧 下 降[ 。为此近 年 来 人们 研 究在亲 】 ] 水 性 高分 子 中引 入疏 水 性 基 团 , 用疏 水 基 之 间 的 利
量 比、 催化 剂用 量 、 阻聚剂 用 量和反 应 时 间定 为考 察 因素 。其余 条 件设 为 固定 值 , 分别 为 : 携水 剂用 量 为 酸 醇总 量的4 , 0 反应 温度 为8 ℃ 一9 ℃ 。 文 以合 5 0 本 成 疏 水 单体 丙烯 酸 正 辛酯 ( 0AB 为 例 , 说 明该 酯 ) 来 化 反应 最适宜 条 件的确 定 。采用 四 因素三 水 平 的正 交实 验方 案 , 表 1 见 。
4 5
Al Al
A2 A2
B2 B3
B1 B2
C2 C3
C2 C3
D2 D3
D3 Dl
8 3 6. 9 .8 0
89 .5 9 2
三 颈 瓶 中加 入适 量 的正 辛醇 、 甲苯 磺酸 ( 对 催化 剂 ) 、 对 苯 二 酚 ( 聚剂 ) 阻 和环 己烷 ( 水剂 ) 在 搅 拌条 件 携 , 下 水浴 加 热 到 6 ℃使 其全 部 溶解 后 加 入 丙烯 酸 , 0 继 续升 温至 8 —9 C , 5 0 反应 若干 小 时 ( 时左 右 ) 反 4小 。 应结 束后 , 反应 混合 液倒 入蒸 馏 瓶 中 , 将 常压 蒸馏 除 去大部 分 携水 剂环 己烷 。 馏完 毕后 , 蒸馏 瓶 中的 蒸 将 粗 酯置 于 分液 漏 斗 中 , w( OH) 5 的溶 液洗 用 Na 为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1.2水溶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酞胺的研究进展1.2.1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液性质[33-39]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也包括水溶性疏水改性聚合物,是指在聚合物的亲水性大分子链上含有少量疏水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疏水基团的摩尔分数一般不超过2%。

与HPAM相比,这类聚合物的分子量不高,但其特有的两亲结构使其溶液特性与一般水溶性聚合物溶液有很大的区别。

在水溶液中,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疏水基团相互缔合,带电离子基团的静电排斥与吸引作用的相互竞争与协同,使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产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的缔合作用。

因此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溶液中存在一个临界浓度,称为临界缔合浓度(CAC) o 当水溶性疏水聚合物的浓度小于CAC时,链段间的疏水作用主要发生在分子内,分子链发生卷曲,流体力学体积较低,体系的特性粘度较小;随聚合物浓度增大并高于CAC聚合物分子链间疏水作用主要以分子间为主,聚合物分子间由于疏水作用缔合形成大的空间网状结构,即“动态物理交联网络结构”,溶液f}k度显著增大。

当溶液中存在电解质时,由于溶液极性增大而使得疏水基团间的疏水缔合作用显著增强,聚合物表现出明显的抗盐性。

当对溶液进行高剪切作用时,聚合物的疏水基团缔合形成的“交联网络”结构被破坏,溶液勃度降低;剪切作用消除后,聚合物分子间“交联网络”结构重新形成,粘度重新恢复,与常规聚合物不可逆降解不同,聚合物分子表现出一定的抗剪切性。

此外,由于疏水缔合是熵驱动的吸热效应,其溶液具有一定的耐温增粘性。

与普通聚合物相比显著的耐温、抗盐性及抗剪切性使得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在三次采油中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另外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涂料、药物缓释、污水处理以及纳米粒子、生物大分子的制备等方面也有很人的应用价值。

1.2.2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单体的合成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通常是由亲水单体和疏水单体共聚制得的。

常用的亲水单体是丙烯酞胺(AM)及其衍生物,这主要是由于与其他类型单体相比,丙烯酸胺及其衍生物非常适用于制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水溶性聚合物,而且根据之前文献,在水溶液中制备浓度小于1}(摩尔比)的水溶性疏水缔合物时,丙烯酞胺是最成功的。

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絮凝性能

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絮凝性能

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絮凝性能郭睿;王映月;郭煜【摘要】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为疏水单体、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了共聚物P(AM-DMC-TFEMA).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总质量分数及反应时间对P(AM-DMC-TFEMA)的产率及阳离子度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5℃,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2%,单体总质量分数26%,反应时间3h.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P(AM-DMC-TFEMA)对硅藻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其对硅藻土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絮凝时间仅为20s,合成的共聚物上清液透过率为97.31%.%With trifluoroethyl methacrylate (TFEMA)as the hydrophobicmonomer,acrylamide (AM)as mainmonomer,methacryloxyeth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DMC)as cationic monomer,ammonium persulfate and sodium bisulfite as composite initiator,the product copolymer P(AM-DMC-TFEMA)was synthesized using free radical micellar copolymerization method.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initiator dosage,mass fraction of total monomers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and level of cationization of P(AM-DMC-TFEMA) were examined.Better process conditions are suggested asfollowing:reaction temperature,65 ℃;dosage of initiator,2% of total mass of the monomers;mass fraction of total monomers,26%;reactiontime,3h.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spectroscopy (FT-IR),1 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NMR)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SEM).Meanwhile,the flocculation effect of the product P(AM-DMC-TFEMA)on diatomaceous earth suspension was also examined.Results show that P(AM-DMC-TFEMA)displays good flocculation effect on diatomaceous earth,the flocculation time is only 20 s,and the ratio of the clear copolymer product liquid achieves 97.31% .【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7(047)007【总页数】6页(P374-378,383)【关键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疏水改性;自由基胶束聚合;絮凝【作者】郭睿;王映月;郭煜【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4.253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以其较好的增黏性能、较好的水溶性和较高的分子量在油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重要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

后水解法制备丙烯酰胺聚合物

后水解法制备丙烯酰胺聚合物

收稿日期:2022-10-20作者简介:张传银(1982-),男,工程师,从事高分子合成工作,。

安徽化工ANHUI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4Aug.2023第49卷,第4期2023年8月后水解法制备丙烯酰胺聚合物张传银(安徽天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00)摘要:以丙烯酰胺(AM )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的丙烯酸(AA )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 ),采用后水解工艺,制备了超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PAM )抗温抗盐产品。

实验考查了聚合浓度、pH 、水解条件、抗盐单体含量等的影响。

通过考查各种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聚合浓度为24%,AMPS ∶AM (质量比)为4∶100,pH 值为6.3,搅拌水解,水解剂采用NaOH 水溶液,水解温度为85℃,水解时间为90min 。

关键词:丙烯酰胺;后水解;聚合doi :10.3969/j.issn.1008-553X.2023.04.026中图分类号:O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53X (2023)04-0110-04聚丙烯酰胺(PAM )具有良好的絮凝、增稠增强、保湿等性质,适用于水处理、油田、造纸等。

在油田上,PAM 的应用主要是阴离子型产品,以中等水解度的聚丙烯酰胺(HPAM )为主。

HPAM 的驱油效果跟分子量相关,一般分子量越大驱油效果越好,油田中使用的HPAM 要有超高的分子量。

HPAM 生产工艺主要有共聚和均聚后水解,目前我国大多使用后水解法,通过后水解法可以得到超高分子量的产品[1]。

本文利用AMPS 、AA 与AM 的聚合后水解工艺,得到了耐温耐盐、高粘度的AM/AMPS/AA 共聚产品。

1实验部分1.1主要原料和仪器丙烯酰胺(AM ),工业级,安徽天润公司;丙烯酸(AA ),分析纯,江苏裕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 ),分析纯,潍坊金石;甲酸钠;偶氮二异庚腈(ABVN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氮气(≥99.99%);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氯化钠、甲基橙、靛蓝二磺酸钠、氯化镁、氯化钙,均为分析纯。

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微交联、性能和结构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微交联、性能和结构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微交联、性能和结构的研究的开
题报告
题目: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微交联、性能和结构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和产业的迅猛发展,高分子聚合物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具有可调控的水解性、优异的表
面活性、吸附性等特点,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然而,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
的应用受到其结构、性能等因素的严重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进行微交联,以改善其结构、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研究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微交联后的结构和性能,为
其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以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为材料,采用微交联技术进行改性,并对其性能和结构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制备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微交联物
将丙烯酰胺、疏水性单体及交联剂等混合,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进行反应,制备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

接着,采用微交联技术对其进行改性。

2. 研究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微交联物的性能
对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微交联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吸附性等性能进行研究。

3. 研究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微交联物的结构
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微交联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究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微交联技术及其结构、性能等相关问题,为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应用提供基础和理论支持。

同时,该研究对于提高疏水
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应用价值,以及推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性能及其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性能及其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参考内容二
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高分子材料,其在 溶液中的结构形态研究对于理解其性能和潜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详 细介绍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方法,性能表征,以及在溶液中的结构形 态。
一、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的 合成
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主要通过自由基聚合来实现。将丙烯酰胺 (AM)单体与疏水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混合,使用氧化剂(如 过硫酸钠)引发聚合反应。在聚合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温度、pH值、单体 浓度等参数,控制聚合反应的速度和产物的分子量。
对于三元共聚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 间3小时,原料配比n(AM)/n(St)/n(DVB)=1/1/0.25。合成的三元共聚阳离子聚 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水溶性,适用于各种水溶性环境。然而,其热稳定性和耐水 解性能略逊于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结论:
本次演示对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和三元共聚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 评价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发现最佳的合成工艺参数,并对其 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合成工艺能显著提高产物的性能表现。
材料和方法:
本实验采用了不同的合成方法来制备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和三元共聚阳离子 聚丙烯酰胺。首先,通过控制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配比,合成了一 系列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样品。接着,采用类似的方法合成三元共聚阳离子聚丙 烯酰胺样品。
在合成过程中,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确定 其化学结构。同时,采用粘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评 价。
四、结论
总的来说,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其 合成方法简单,性能可调,且在溶液中形成独特的结构形态。这种特性使它在众 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水处理、石油化工、生物医学等。深入理解和研 究疏水缔合丙烯酰胺共聚物在溶液中的结构形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性能 和应用,为设计和开发新的高分子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四种丙烯酰胺疏水缔合共聚物合成及性能研究

四种丙烯酰胺疏水缔合共聚物合成及性能研究

四种丙烯酰胺疏水缔合共聚物合成及性能研究封明明;李世伟;苟绍华;赵磊;费玉梅【摘要】以烯丙基癸酰胺(NC10)和烯丙基十四碳酰胺(NC14)有机功能单体,分别与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制备了四种三元疏水缔合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碳链长短及官能团结构对目标聚合物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磺酸基团的聚合物比羧酸基团的聚合物有更紧密的空间网络结构,表现出更优的增黏性能;含烯丙基十四碳酰胺和AMPS结构单元聚合物的黏弹性、耐温性和抗剪切性要明显优于含烯丙基癸酰胺和AA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年(卷),期】2016(033)005【总页数】7页(P9-15)【关键词】丙烯酰胺;共聚物;疏水缔合;自由基聚合;流变性能【作者】封明明;李世伟;苟绍华;赵磊;费玉梅【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安公路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9在油气田开发中,丙烯酰胺类聚合物(HPAM)在高温、高矿化度、酸性或者碱性等恶劣条件下,极易被水解而使其耐温、抗盐、抗剪切性差,从而达不到实际使用要求[1-3]。

一直以来,大量研究工作通过聚合物改性、有机功能单体共聚等来改善聚合物性能,其中疏水缔合聚合物(HAW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十分重要的化学助剂,对其结构与其流变性能关系的研究可以有助于开阔其应用前景。

Yamamoto等[4]研究了2-丙烯酞氨基-2-甲基丙磺酸钠/甲基丙烯酞胺烷基取代无规共聚物,发现聚合物缔合能力随着疏水长链中碳数的增加而增强。

McCormick等[5]发现,N-烷基丙烯酞胺/丙烯酞胺共聚物中随着疏水基团含量的增加,具有相同种类和大小疏水基团的共聚物的黏度随浓度的变化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碱性介质中, 水解比较容易, 酰胺在亲核试 剂 OH - 攻击下, 形成四面体中间产物, 由于酰胺 基上的 C N 键不易断裂, 所以正四面体中间产 物的分解( K1) 是反应的控制步骤。
胶体水解的过程可分两步进行: 首先水解剂 分子必须透过胶体粒子表面的乳化剂膜, 进入被 水溶胀着的聚合物粒子内部, 然后借助强碱, 在高 温下, 经一定时间, 将大分子上的酰胺基部分水解 为羧基[ 6] 。根据这个原理, 水解过程主要与水解 剂及其形态、pH 值、温度、时间等因素有关。
称取一定量粉碎后的胶体, 与含有水解剂、助 溶剂的水溶液混合, 水解剂按产品水解度为 25% 加入, 将反应器密闭, 在恒温干燥箱中进行不同条 件下的实验[ 3] 。水解后测定其特性黏数; 用去离 子水配成质量浓度为 3 000 mg/ L 的溶液, 测量其 表观黏度; 电导法测定溶解时间[ 4] 。
Abstract: Hydrophobic associative polyacrylamide were used as an oil displacement agent in oilf ields, t he requirements of its polymers w ere also improved In t his paper, based on special molecular st ruct ure of t he solut ion and it s special st ruct ure, an ort hogonal test of the post hydrolysis process of hydrophobic associat ion polyacrylam ide w as designed t o regulate all factors of post hy drolysis process and im prove t he solubility of polym er and viscosit y of t he solut ion w hich can meet t he demands of t he oilf ields Polymer solubility, v iscosity and intrinsic viscosit y w ere t 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the t ypes of hy drolyt ic agent , hydrolyt ic temperature, hydrolytic t ime and t he w at er qualit y were select ed based on orthogonal test T he result s showed that the best condit ions for the posthydrolysis process were: hydrolyt ic agent is t he mix ture of Na2CO3/ NaOH, hydroly tic time is 3 h, hydrolyt ic temperature is 90 , and w at er is 60 g Key words: hydrophobic associat ive; post hydrolysis; cross- linking ; deg radation
据文献报导, 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稀溶液 在高于 60 时就易于发生降解, 但本文研究的是 胶体, 在研究温度范围内, 分子仍处于冻结状态, 不会发生稀溶液状态下大分子间的移动。相反, 在浓溶液状态下的交联反应则是主要矛盾, 加入 助溶剂可避免交联反应的发生。水解反应在常温 下进行得很慢。为加快反应, 需要对反应体系进 行加热。故选取 80、90、100 三个水平进行分 析[ 9] 。 2 2 5 水解时间的选择
68海洋石油2源自09 年 3 月等流度控制剂[ 1] 。 水解度对于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来说是一
个重要的参数, 调节其水解度可以改善聚合物的 溶解性; 同时, 由于在水溶液中, 溶液的黏度是由 疏水基团相互缔合以及负电离子基团的静电排斥 共同作用, 因此水解度的调节可以改善其溶液的 黏度; 另外, 调节水解度对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 水溶 液的抗老化时间、抗盐 性均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水解度的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路线 主要有三种方法: 共聚后水解法、共聚共水解法和 共聚法[ 2] 。后水解法虽 然比其它路线 多了一步 水解步骤, 但该工艺未在聚合反应溶液里添加大 量其它物质, 避免了一些杂质的带入, 提高产品的 分子量需控制的因素相对少一些, 聚合反应重现 性好, 分子量稳定, 并且易得到高分子量, 因而此 法备受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疏水缔合型聚丙烯 酰胺后水解工艺的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等因素对 后水解法水解制备阴离子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的影响, 并通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 优选出最佳的 后水解工艺条件。
基金项目: 国家 863 项目子课题 海上注聚提高采收率及配套技术( 2001AA 602014- 3) 部分研究内容 收稿日期: 2008- 09- 18; 改回日期: 2008- 10- 24 作者简介: 王鹤( 1983 ) , 男, 西南石油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从事油田三采领域研究。E-mail: wanghe071598@ sina com。
随反应的进行, 大分子链上 CO O- 基团数目 增加, 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随水解时间的延长而 增大。然而水解时间过长, 大分子链也同样发生 降解, 使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故选取 2、3、4 h 三 个水平。 2 2 6 正交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 水解的同时还会发生交联、降 解两种副反应。实验过程中发生的这三种化学反 应对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性及溶液黏度影响很大, 下面是对交联、降解及水解的影响分析: 水解, 随 着水解剂碱性的增强, 水解时间的增长, 水解温度 的升高, 水解的程度会越来越大。随着水解程度 的增大, 分子链变得更舒展, 特性黏数会增大, 溶 解性变好; 交联, 随着碱性的增强, 时间的增长, 温 度的升高, 交联作用会逐渐增强。交联程度增大, 特性黏数增大, 溶解性变差; 降解, 本实验是用胶 体水解, 由于此时分子处于冻结状 态, 相对较稳 定, 且实验是在用密封袋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 所 以降解的程度不会太明显。温度对降解的影响最 明显, 所以主要从温度方面考虑降解的影响。温 度升高, 降解会越来越严重, 分子链的断链严重, 特性黏数降低, 但这对溶解有利[ 7] 。
本实验研究的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 其本 身的分子结构及其溶液的结构与聚丙烯酰胺相比
均有本质的不同。故不能像聚丙烯酰胺一样单纯
第 29 卷 第 1 期
王鹤, 等 疏水缔合型聚丙 烯酰胺后水解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69
研究各因素与特性黏数的关系来确定最佳水解条 件。本实验研究了各因素与特性黏数、溶解时间 以及表观黏度的关系, 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来确 定最佳水解条件。 2 2 正交实验 2 2 1 水解剂形态的选择
2 结果与讨论
2 1 机理与过程分析 在碱性条件下, 酰胺基与碱发生水解反应:
CH CH2 CH
+ H O-
CH CH 2 CH + NH3
CO NH 2 CON H2
CO NH2 CO O-
由于邻近基团的影响, 产物的理论水解度最 高只能达到 70% [ 5] 。该反应实际上是一个亲核 取代反应, 其反应机理为:
( 1 T he Gr aduate Schoo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 er sity , Chengdu 610500; 2 S tate Key L abor ator y of Oil and Gas Reser voir Geology and Ex p loitation Southw est Petr oleum Univer sity , Chendu 610500)
海洋石油
第 29 卷 第 1 期
O FFSHORE OIL
67
文章编号: 1008- 2336( 2009) 01- 0067- 05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后水解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王 鹤1, 郭拥军2, 冯茹森2, 孙怀宇2, 柳建新1, 付 俊1
( 1 西南石 油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成都 610500; 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成都 610500)
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水解是指在碱性条件 下分子中的酰胺基转化成羧基的过程。由于是大 分子反应, 分子中只有部分酰胺基转化成羧基, 水 解后羧基链节占整个分子链的摩尔分数称为水解 度( degree of hydrolysis) 。油田 上驱油用 聚合物 的水解度一般为 25% 左右, 所以本文就以水解度 为 25% 的理论值计算出各个水解剂的加量, 参考 大量文献, 加水量选为 100 g 胶体中加入 50 g 水, 在后面最佳加水量的确定实验中会确定出最佳加 水量。 2 2 4 水解温度的选择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实验原料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胶体( 自制, 固含量
16 4% ) ; 去离子水;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甲酰胺, 甲 酸钠, OP- 10, 尿素, 均为分析纯; 0 1 mol/ L 盐酸 标准溶液。 1 2 主要仪器
Brookfield LV DV- 黏度计, S312 型数显恒 速搅拌器, 电热恒温水浴锅( 0~ 100 ) , 恒温干 燥箱( 室温~ 300 ) , JJ5000 型精密电子天平( 感 量 0 1 g) , EC- 215 型台 式电导率仪, H I76303 型 含温度传感 器的四环铂金电极, 乌 氏黏度计, 50 mL 酸式滴定管, 10 mL 移液管。 1 3 实验步骤
颗粒以及粉碎的水解剂, 由于水解剂与胶体 不能混合均匀, 导致水解不均, 同时颗粒难以扩散 至胶体颗粒的内部, 导致溶解性较差。因此, 实验 采用把水解剂配成溶液水解。 2 2 2 水解剂种类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