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占用耕地进行耕作层剥离保护试点的感想

合集下载

贵州省非农建设用地表土剥离再利用的做法与启示

贵州省非农建设用地表土剥离再利用的做法与启示

1基本定义表土剥离利用全称为建设用地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它对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补充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的地力肥力、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征收、征用耕地时,对耕层表土进行临时性或永久性剥离,是征地管理和土壤保护相结合的新型土地利用方式。

积极而有序地推进表土剥离利用,能显著增强地球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1-2]。

2产生背景2.1贵州省的石漠化非常严重,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在贵州山区是一个很好的创新贵州省开展的非农业建设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很有前瞻性。

按照《贵州省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再利用实施办法(试行)》的工作要求,督促用地企业履行表土剥离协议,率先在石漠化严重的毕节市织金县官寨、三甲两乡实施全县第一期表土剥离再利用项目,项目总面积79.3457hm 2,客土源点面积54.8163hm 2,土地整治项目点24.5294hm 2,建成后新增耕地20hm 2。

2.2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贵州省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围绕“山”字做文章,按照“一区两城多园”的模式,实施产业园区和城区建设组团式发展,在园区建设、新城区建设、道路建设等方面主动向山“靠拢”,劈山开路,开山建城,挖山建园,同时掘出石头用于修桥、筑路、砌墙等工程领域,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有效促进耕地保护[3-4]。

2.3开创多元耕地保护新格局全省开展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拓展耕地保护思路,开创了多元耕地保护新格局。

从试点开展到现在,全省已完成耕作层剥离面积410.67hm 2,产生土方123.19万m 3,利用区已利用量97.69万m 3,新增耕地205.33hm 2,改良中低产耕地92.00hm 2,临时存储25.5万m 3耕作层土壤用于城市绿化等用途。

2.4开展耕地耕作层表土剥离保护生态工作贵州省对开展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实施路径初探——以无锡市为例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实施路径初探——以无锡市为例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实施路径初探——以无锡市为例摘要:本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惠山区工作试点,探索无锡市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实施路径,围绕“谁来剥,钱哪来,剥什么,怎么剥”等一系列问题,尝试运用行政管理、经济调节、技术实施等手段建立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机制。

关键词:耕作层;剥离;再利用1 前言耕地耕作层是经长期自然演化和耕作培肥形成的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优质表土,是耕地精华,是农业生产物质基础,是粮食生产之本。

开展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是《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条例》、2015和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文件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优质土壤资源、落实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的重要途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无锡市地处江南鱼米之乡,人多地少,2016年末人均耕地为0.27亩(按常住人口计算),耕地耕作层尤为珍贵。

由于过去对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不够重视,大量有价值的表土被当作废土遗弃,加之没有专项资金对表土进行存储、运输和利用,导致实施土地整治新开垦耕地、改良中低产田缺乏肥土,影响了耕地质量建设。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发达国家开展表土剥离再利用时间较早,表土剥离再利用主要发生在矿产开发和生产建设中,也见于土地改良和污染治理等活动中,日益呈现目标综合化、主体多元化、资金明确化、技术规范化和实施法治化等特征。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农用地表土剥离制度,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

澳大利亚从1980年已要求采矿活动结束后将剥离的表土放回并恢复植被。

在日本,生产建设中只要挖取或堆积土方的深度、面积超过一定标准,就要对被占土地进行表土剥离。

近年来,国内吉林、贵州、甘肃、重庆、湖北、浙江等都在加快推动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

吉林省于2015年发布了全国首个《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技术规范》标准;江苏省苏州常熟市、徐州市铜山区等地已制定相关文件,明确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的责任部门、管理办法、资金来源,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经济调节、技术实施等手段推进该项工作。

2024年耕地保护工作的自我总结的(三篇)

2024年耕地保护工作的自我总结的(三篇)

2024年耕地保护工作的自我总结的2024年是我参与耕地保护工作的第一年,也是一个充满收获和挑战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我参与并主导了多项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通过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我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为以后的工作做出改进。

首先,耕地保护工作需要做好耕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

在____年,我参与了一项耕地资源调查项目,通过对全市耕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掌握了全市耕地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耕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

通过这项工作,我认识到耕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对于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其次,耕地保护工作需要做好耕地整治和管理工作。

在____年,我参与了一项耕地整治和管理项目,通过对一些耕地进行整治和管理,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和保育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耕地整治和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技术,例如合理利用砖石和水泥,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等。

这些技术对于提高耕地的保护和管理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项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地质环境复杂、耕地资源有限等,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解决。

再次,耕地保护工作需要做好耕地景观的保护和塑造工作。

在2024年,我参与了一项耕地景观保护和塑造项目,在该项目中,我们通过对一些耕地进行景观保护和塑造,提高了耕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一些关于耕地景观保护和塑造的知识,例如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合理规划和设计耕地景观等。

通过这项工作,我认识到耕地景观保护和塑造对于提高耕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以后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工作。

最后,耕地保护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与了一些有关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定工作,例如耕地保护条例、耕地保护规划等。

通过这些工作,我认识到法律法规和制度对于推动耕地保护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后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保护性耕作实习心得体会

保护性耕作实习心得体会

保护性耕作实习心得体会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耕作方法和措施,保护和改善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并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进行保护性耕作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我了解到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是保护土壤。

土壤是农田的基础,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如轻耕、深翻、留茬等,可以保护土壤的结构和质地,减少土壤的侵蚀和退化,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在实习中,我亲身参与了耕地整理和耕作管理等环节,了解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的影响,并对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我学习到了保护性耕作的原则和方法。

保护性耕作强调科学的耕作方式和合理的农事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实习中,我了解了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要求,学会了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作方式,以及有效的灌溉和施肥技术。

我也学到了合理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如利用生物防治和合理的化学农药使用,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对土壤和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此外,在实习中,我还学到了如何科学地评估和监测农田的土壤质量和环境状况。

通过土壤采样和分析,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等指标,从而调整施肥方案和农作物种植结构,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通过监测农田的水质和气候状况等环境指标,可以及时调整灌溉和施肥策略,以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

通过这些评估和监测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证农田的持续生产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亲身体会到了保护性耕作的益处和挑战。

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然而,实施保护性耕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技术难度较高,需要有科学的耕作知识和技能;耕地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农田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政策解读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政策解读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政策解读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政策解读1. 背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之一。

然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耕地资源遭受压缩。

-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出台了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政策,旨在最大程度地保护土壤资源,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2. 政策内容解读- 建设占用耕地必须进行耕作层土壤剥离。

耕作层土壤是农田土壤中最肥沃的一层,其剥离是为了保护和储存这一宝贵的资源,确保后续的农业发展。

- 剥离的耕作层土壤要进行利用,比如用于工程填方或者农田改良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 政策要求建设单位必须采取种植复垦、重新布置或者进行农田土地补偿等措施,确保被占用的耕地有有效的补偿和保护。

3. 政策意义和影响-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政策的出台对保护土地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这一政策能够减少建设对耕地资源的侵占,保护农业生产的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耕作层土壤的剥离利用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 政策要求建设单位进行补偿和保护,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维护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

4. 个人观点和理解-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政策的出台是对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

-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和建设单位的密切合作,加强监管和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地生根。

- 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土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5. 总结回顾-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政策旨在保护土地资源,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 这一政策要求建设单位剥离耕作层土壤并进行利用,同时也要进行农田复垦和补偿保护措施。

- 政策的出台对保护土地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个人认为政府和建设单位需要密切合作,加强监管和执行力度,宣传和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当前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关于农村荒废耕地再利用建议

关于当前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关于农村荒废耕地再利用建议

关于当前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_关于农村荒废耕地再利用建议关于当前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工作是对耕地保护及其耕作层永续利用的重要实践,对有效保护现有耕地资源,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建设方积极性不高、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效率不高、农民对利用耕作层土壤改善地力认识不足等问题,导致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工作效果不如预期,亟待关注。

一是建设方积极性不高。

建设方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一般都会马上开工进行建设,以达到早建设早投产的目的。

剥离耕作层土壤会使工期延长,建设费用增加。

据调查,建设前期剥离耕作层土壤25-30厘米、后期因剥离耕作层土壤造成地面下降回填砂石所需机械工程费、人工费、设施费等成本不低于每亩1.8万元,工期较不剥离耕作层土壤增加15-20天,如果再加上覆土选址、测绘、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招投标、施工、监理和验收等环节,工期增加时间更长,各种成本也自然大幅增加。

由于当前对剥离耕作层土壤增加的劳动成本和时间成本没有给予充分补偿,导致建设方对剥离耕作层积极性不高,不够重视,不能把剥离耕作层土壤变成自觉行动。

二是耕作层剥离土壤利用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当前耕作层土壤剥离一般都是由建设单位自行进行,建设单位出于工期、成本等原因考虑,一般剥离方式较为粗放,达不到分层剥离的要求;运输和储存环节只是简单搬运,没有在运输距离、开工时间上进行统筹安排,实现最优选择,容易造成熟化土壤养分流失和运输费用增加,根据测算,运输距离每增加1公里,每亩土地剥离土壤运输成本会增加400元左右,增加一次储存环节,每亩土地剥离土壤成本增加20__0元;土壤利用也是以简单的覆盖改良为主,无法实现最优利用。

应该看到,被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包括耕作层土壤剥离、土壤运输、土壤覆盖等环节需要形成的完善技术标准以及技术方案,应当进行综合分析,合理统筹安排,选择利用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最优方案进行实施。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政策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政策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政策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政策是一项旨在改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的政策。

该政策的核心是将农田的耕作层剥离下来,加工后再利用于
土地整治、植树造林等领域。

该政策实施的背景是土地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作为一个农
业大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而耕作层是农田
生产的关键,其质量和厚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政策的实施,可以大幅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土
地资源配置。

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剥离下
来的耕作层需要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其市场价值。

其次,在再利用
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环保和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减少对
环境的影响。

最后,需要制定合理的技术规范,确保再利用后的耕作
层质量稳定。

截至目前,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政策已经在不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和推广。

在农村土地整治和城市绿化方面,该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优化,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政
策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总的来说,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政策是为了改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而推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

只有通过强化政策落实和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规范,才能够充分发挥这项政策的效益。

同时,要注重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考虑到环保和资源利用的问题,确保再利用后的耕作层质量和市场价值的稳定提高。

耕地保护的思考与感悟

耕地保护的思考与感悟

耕地保护的思考与感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耕地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粮食的来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耕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耕地保护这一重要问题。

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严格控制耕地占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一些地方存在着滥占耕地建设房地产的现象。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耕地资源,也危及了粮食安全。

政府部门应该出台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切实控制耕地的占用,确保农田得到充分的保护。

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农田水利设施是提高土地产量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才能保证农田的灌溉和排水工作得到有效展开。

科学的耕作方式也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关键。

农民要根据土地品质和气候条件,科学选种、合理施肥,做到精耕细作,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和投入,提升耕地的生产效率。

农业是一个科技密集型产业,要想提高农田的产出,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和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农田的生产效率。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耕地资源。

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生存基础。

土地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是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意识,不擅自破坏耕地资源,不乱倒垃圾,保持土地的整洁和肥沃。

只有做到共同守护,我们才能保障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在未来的发展中,耕地保护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议题。

只有认真对待耕地资源,才能保障粮食的供应,确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从点滴做起,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生存基础,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的世界。

【本篇文章共计772字】第二篇示例:耕地保护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建设占用耕地进行耕作层剥离保护试点的感想
[摘要]本文以六枝特区为例,结合新增耕地占补平衡以质抵量,阐述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相关问题的部分不成熟想法。

讨论认为,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工作十分必要,同时应注重剥离保护工艺和制度建设等若干问题。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作层剥离占补平衡以质抵量
中图分类号:tu3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7-454-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要求占用耕地的单位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用
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但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未按规定办理,造成了土壤资源的严重破坏,给农业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

为此,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广吉林省开展被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工作有关做法的通知》,希望各地尤其是人均耕地资源偏紧省份,应认真学习借鉴吉林省的做法,结合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积极推行被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并从政策、机制上作进一步探讨,逐步建立制度,加以推广。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加大对贵州发展支持的力度,同时支持贵州探索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折抵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途径。

六枝特区“喀斯特”地貌高度发育,占土地总面积的82%,土壤资源十分珍贵,如不进行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就造成该部分
土壤资源永久损毁。

为此,本文以六枝特区为例,结合新增耕地占补平衡以质抵量,阐述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相关问题的部分不成熟想法。

一、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设占用耕地土壤物质与经济损失估计
2006- 2012年,六枝特区建设占用耕地838公顷,仅以耕作层厚度0- 20cm计算,土壤颗粒损失量约201.12万吨,土壤有机质损失量5.0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0.40万吨,土壤有效磷损失量30.17吨,土壤有效钾损失量301.68吨。

将土壤n、p、k损失量折算成对应的化肥量,相当于损失尿素近396.52吨、过磷酸钙7.6
吨和氯化钾22.43吨,分别损失95.17万元、0.61万元和8.61万元,共计损失104.38万元。

土壤颗粒和土壤有机质的损失是经不起的,肥料元素和经济损失也是难于弥补的。

(二)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些议论认为,土壤中的n、p和k的损失可以通过施用化肥来弥补,所需经费也不多,殊不知土壤中的n、p、k主要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有机态的n、p、k,作物可以直接吸收来组成细胞物质,比利用化学态的n、p、k少用一些能量,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助于降低农业成本;况且,土壤有机质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破坏,短期内很难达到原有水平。

更重要的是土壤颗粒,它是更难再生的土壤资源,一旦破坏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而且六枝特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浅薄型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5%,
而建设占用耕地大多数土层较厚。

因此,在耕地上进行非农建设时,进行耕作层的剥离,甚至更深土层的剥离和保护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保护的可行性
对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保护以往做得不够理想,除了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以外,管理不严、缺乏科学规划和正确的剥离与保护工艺也是主要因素,但更直接的因素是剥离及运输的成本。

剥离20cm耕作层,每公顷约2000m3土方,运距10公里挖运直接工程费不足10万元,每亩不过6700元左右,加上造地和养护工程最多每亩花费一万元,这对一个建设工程来讲,实在不是一个接受不了的负担。

因此,实施对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保护是可行的。

由于六枝特区坡耕地土壤资源尤其缺乏,土层浅薄,因此,对建设占用耕地土壤剥离,根据不同的情况还可以扩大到40㎝,甚至60㎝。

三、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保护工艺
(一)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建设用地和土地整治的区位,原则上已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中作了安排,因此可以优化匹配剥离后的土壤用途和运距,节约剥离运输成本和更有效的改造中低产田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二)优先做好土壤利用区土壤分配方案及工程设计
在仔细考察分析了剥离区和土壤利用区土壤耕作层及土体构型特征,特别是对土壤有机质、质地和有无超标的污染元素等理化性质了解清楚以后,做好土壤剥离、运输和接纳利用分配方案。

优先在建设区附近,选择土地整治地块,剥离土层肥力原则上应高于利用区土壤肥力。

旱作土需先行土地平整和梯化后将剥离土壤平铺在利用区耕作层之上;利用区土壤为水稻土,可在水稻收割且土表干枯后,将剥离区土壤平铺在耕作层上;土壤利用区是荒地,必须提前建设接纳设施,在满足土层≥60㎝前提下,尽量分散,一次形成高标准农田,但不得建筑大型土坝、浆砌石土坝。

土壤利用区要先进行土壤的分配方案的设计,地块大小、宽窄、田土坎高度和机械化、水利化必要的道路、农田水利及水土保持等工程设施尽量优先考虑完善,避免重复建设。

(三)严格掌握剥离与填方的最佳施工期
土壤,尤其是粘性土壤,只有在其含水量处于可塑性最低的时候才能耕作或者施工,否则造成的不良耕性很难改良!
(四)建造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土体构型
建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土体构型”,就是建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具体来说,壤质土在填方前把原表土犁松,然后填土,填土完成后,可以用耙耙平土面,粘性土需要一两次犁耙把土壤打粹;如果是水稻土,可以把原来的耕作层浅耕一次(10㎝左右),作为新造田的犁底层,然后填土推平,作为新的耕作层,春雨来临,需要在保持10㎝水层的条件下,几
犁几耙,使土壤充分起浆,然后让其自然沉淀,以填补犁底层的裂隙,同时,用泥浆糊好田埂,使土壤的日渗漏量达到2- 8㎜左右。

(五)土壤利用区填方完成后土壤的保护与培肥
土壤保护主要注意不要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重,尤其是要避免造成大量粘粒的流失。

土壤培肥要把耕作层培肥和塑造良好的土体构型联系在一起,坚持以农艺措施和有机培肥为主。

四、建设占用耕地进行耕作层剥离保护机制建议
(一)法律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可以在《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第四章耕地保护中,增加耕作层剥离的内容,如“凡是占用耕地的单位必须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
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二)经费来源
耕作层剥离、运输和填入的经费建议在新增耕地有偿使用费或者土地整治经费中解决,并纳入计划管理。

(三)方案实施
在土地出让之前,由当地政府或征用单位,提出耕作层剥离实施方案,方案的实施由乡镇人民政府主持。

(四)激励机制
若利用区为荒地,可增加有效耕地和占补平衡指标;若利用区为低产田土,可提高耕地的质量,可以通过“以质抵量”增加建设用
地指标。

“以质抵量”的前提是做好利用区土壤地力评价,确定耕地质量提高等级和产能。

根据一年两熟制不同耕地等级作物产量比矩阵显示:水稻随耕地提高一个等级,单产可以增加1.04—1.15倍左右;玉米单产可以提高1.05—1.25倍左右,提高两个等级,水稻和玉米单产分别可以提高1.2—1.3倍及1.25—1.5倍左右,这个数据可以作为耕地“以质抵量”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土地资源汇编》(内部资料).
[2]《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贵州卷),isbn:7802463172,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
[3] 汪远品,李迅,张毅,汪宇涛等.对建设占用耕地进行耕作层剥离保护若干问题的雏见.西部十三个省级土地(国土资源)学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