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课 百变卡通玩具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百变卡通玩具|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百变卡通玩具|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卡通玩具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和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卡通玩具的基本特点:造型可爱、色彩鲜艳、形象夸张、表情丰富。
2. 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简化、夸张、拟人、变形。
3. 卡通玩具的绘画技巧:线条、色彩、阴影、质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和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设计出独特的卡通玩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卡通玩具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卡通玩具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卡通玩具的基本特点、设计方法和绘画技巧,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设计一款卡通玩具,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一款卡通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5. 展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卡通玩具的基本特点:造型可爱、色彩鲜艳、形象夸张、表情丰富。
2. 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简化、夸张、拟人、变形。
3. 卡通玩具的绘画技巧:线条、色彩、阴影、质感。
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设计一款卡通玩具,要求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具有独特性。
2. 课后作业:收集自己喜欢的卡通玩具图片,分析其设计特点和绘画技巧。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评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和绘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创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二年级美术《百变卡通玩具》教案

二年级美术《百变卡通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卡通玩具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卡通玩具的喜爱。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卡通玩具的特点2. 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3. 卡通玩具的制作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与制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卡通玩具的创新设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卡通玩具图片、视频、制作材料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卡通玩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通玩具的特点。
2. 新课讲解:讲解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与制作步骤。
3. 示范:教师演示卡通玩具的制作过程。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卡通玩具。
5. 评价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卡通玩具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卡通玩具图片,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卡通玩具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设计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增强家校互动。
3. 开展卡通玩具展览,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3. 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关注作品的创意、设计、制作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总结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3.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玩具博物馆,了解玩具的历史与发展。
2. 邀请玩具设计师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专业玩具设计知识。
3. 开展家庭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卡通玩具,增进亲子关系。
《百变卡通玩具》 教案 教学设计

《百变卡通玩具》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不同种类的卡通玩具,如变形金刚、芭比娃娃、喜羊羊等。
培养学生运用卡通玩具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学会识别卡通玩具的特点和构造。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卡通玩具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卡通玩具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资源的准备:准备各种卡通玩具实物或图片,如变形金刚、芭比娃娃、喜羊羊等。
准备卡通玩具制作材料,如塑料瓶、纸张、彩泥等。
2.2 教学过程的设计:通过展示各种卡通玩具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卡通玩具的特点和构造,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分组让学生进行卡通玩具的制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组织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制作的卡通玩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卡通玩具。
采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完成制作任务。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卡通玩具实物或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提供制作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利用评价表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内容:学生对卡通玩具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学生的制作技能和创意能力。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2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进行多角度评价。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5.2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卡通玩具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课时:观察和分析卡通玩具的特点和构造。
第三课时:学习卡通玩具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百变卡通玩具)|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百变卡通玩具)|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卡通玩具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培养他们对卡通玩具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卡通玩具的特点2. 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3. 百变卡通玩具的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设计出独特的卡通玩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些卡通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1.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卡通玩具,教师总结卡通玩具的特点。
2. 学习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2.1 教师讲解卡通玩具的设计方法,如夸张、拟人、简化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设计一个简单的卡通玩具,体会设计过程。
3. 百变卡通玩具的制作3.1 教师示范百变卡通玩具的制作方法,如剪、折、粘等。
3.2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设计并制作百变卡通玩具。
4. 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百变卡通玩具,介绍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4.2 师生共同评价,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等。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卡通玩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卡通玩具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制作百变卡通玩具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独特的作品。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制作技巧。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请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卡通玩具图片,下节课与同学分享,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百变卡通玩具的制作”这一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百变卡通玩具》 教案 教学设计

《百变卡通玩具》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各种卡通玩具的种类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卡通玩具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卡通玩具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1.2 教学内容卡通玩具的定义和分类卡通玩具的特点和魅力卡通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第二章:教学资源与准备2.1 教学资源卡通玩具样品或图片制作卡通玩具的材料和工具教学PPT或幻灯片2.2 教学准备收集各种卡通玩具样品或图片,并进行分类和整理。
准备制作卡通玩具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制作教学PPT或幻灯片,展示卡通玩具的图片和制作方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导入:向学生介绍卡通玩具的定义和分类,引起他们的兴趣。
讲解:通过教学PPT或幻灯片,展示卡通玩具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卡通玩具,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卡通玩具,进行评价和交流。
3.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卡通玩具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展示法:展示卡通玩具样品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卡通玩具的魅力。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卡通玩具,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交流法: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卡通玩具,进行评价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制作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估,了解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意表现。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交流,促进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反思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使用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反思教学评价和反思的实施是否充分,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卡通玩具展览或制作卡通玩具的工作室,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
15. 百变卡通玩具-岭南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5. 百变卡通玩具-岭南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本教案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岭南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中的“百变卡通玩具”这一主题,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1.了解“百变卡通玩具”的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4.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绘制卡通人物。
二、教学内容1.“百变卡通玩具”概念介绍;2.卡通人物的基本构成要素;3.使用不同色彩和线条绘制卡通人物。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百变卡通玩具”的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教学难点使用不同色彩和线条绘制出卡通人物,让卡通人物呈现生动、可爱的形象。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PPT或其他媒体让学生了解“百变卡通玩具”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介绍卡通人物的基本构成要素,让学生了解卡通人物的设计与绘制需要考虑到哪些细节。
3.练习(30分钟)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创作一个自己的卡通人物。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素材供学生参考,同时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
4.分享(2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不同的评价指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品优点和不足。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提交的作品,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卡通人物的基本构成要素,并能够使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进行绘制。
七、教学延伸1.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2.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到校内或者社区的画展等活动中,激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3.教师可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用到不同的场景中,如海报、手绘故事书等。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百变卡通玩具|岭南版

小学美术:《百变卡通玩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岭南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课本二年级(下)第15课《百变卡通玩具》【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属于“设计与运用”学习领域。
本课以卡通玩具为切入点,既关注美术绘画技能的学习,也注重学生制作能力的培养。
卡通形象以百变为主题,通过制作夸张变形、有趣幽默的卡通形象,运用剪、贴产生多种不同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学生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学生对卡通并不陌生,可以说是他们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学生能进行完整的绘画构思,且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
卡通形象的翻贴成为二年级学生的一个挑战,需巧妙的进行引导。
但学生还处于比较贪玩好动的年龄,注意力不够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的精神。
【教学策略】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本课运用小魔术进行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玩一玩”,提高学生制作百变玩具的欲望;在“找一找”中引导学生发现制作百变玩具,首先需要画出6个不同的卡通形象;“赏一赏”中提示学生发现头和身体分割是以下巴为分界线的;“学一学”中采用视频教学,使学生明白“贴”的步骤和方法,突破难点。
为制作百变玩具提供前提条件。
课堂上充分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从“变一变”、“玩一玩”、“找一找”、”赏一赏”到最后的“做一做”。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以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百变卡通玩具”;(2)掌握制作“百变卡通玩具”翻贴的技巧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变一变”中,感受以夸张比例设计的卡通形象,激发学生兴趣;(2)在“玩一玩”中,发现“百变卡通玩具”的折法,感受卡通形象百变的愉悦;(3)在“学一学”中,掌握制作“百变卡通玩具”折、画、剪、贴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对造型的多种变化产生兴趣;(2)能与同学进行合作,共享成功的欢乐。
《百变卡通玩具》 教案 教学设计

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百变卡通玩具的特点和玩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卡通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百变卡通玩具的介绍:了解卡通玩具的种类、特点和玩法。
2. 卡通玩具的制作:学习卡通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 卡通玩具的创新:尝试设计独特的卡通玩具形象和功能。
4. 团队合作:分组进行卡通玩具的制作和创新设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卡通玩具,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师讲解卡通玩具的种类、特点和玩法,为学生制作卡通玩具打下基础。
3. 示范:教师示范卡通玩具的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卡通玩具的制作和创新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各组展示制作完成的卡通玩具,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百变卡通玩具》教程。
2. 教具:各种卡通玩具样品、制作材料(如塑料、彩纸、胶水等)。
3. 设备:投影仪、电脑、展示台等。
1. 学生制作卡通玩具的技能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沟通、协作、创新等方面。
3. 学生对卡通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4. 学生对卡通玩具的创意设计和实用性的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卡通玩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卡通文化的兴趣。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卡通玩具,发现卡通玩具的特点和玩法。
2. 第二步:讲解卡通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实践打下基础。
3. 第三步:分组进行卡通玩具的制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