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设备爆炸的原理及防范措施(正式)

合集下载

美、苏对空分设备防止爆炸的措施

美、苏对空分设备防止爆炸的措施
述事项。
()当工厂区域条件存在不正常的重烃和氮的 5 氧化物污染时,需要对主换热器进行定期部分解 冻。 这些铝制切换式热交换器为杂质的去除提供了 一个安全屏障。 () 再沸器冷凝器应仔细进行特殊设 6 精馏塔中
计与操作。
()在厂区应有空气分析仪,以确认潜在的污 7
染程度 ,判断可能出现的问题。 碳氢化合物的去除可能是空分厂安全所面对的
场线
N () E i l
0. 1 0. 1 00 .5
CH 和重 , 烃 . .

HS 2
在用于排出液氧的阀件及其连接管道中屡次发
生过爆炸。


0. 生 10 .
在液空吸附器内,由于有爆炸危险的杂质积聚 在吸附器进口 花板上 ( 有润滑油的场合) 受冲击 , 产生静电导致爆炸。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原料空气 被严重污染的场合。 乙炔由于它的爆炸性和在液氧中溶解度低、起
数的9%以上。 5 对于液氧在管间沸腾的冷凝蒸发器和板翅式冷
美国 空气制品与化学品公司 (PI 是世界五 AC) 大跨国 气体公司之一。表 1 示出 AC所采用的空 PI
气质量设计基础。
表 , A C 空分质f设计基础[ P} b )

1 1 2
C O
凝蒸发器, 通常发生的是小爆炸。在外置式冷凝蒸 发器、 工艺氧塔和氢塔的冷凝蒸发器中, 发生过管 子的小爆炸。主要是因为被蒸发液氧中所含碳氢化 合物在管子表面上积累到有爆炸危险的量所致。这 是由 于设备的 个别管子或所有管子流体力学工况不 良引起堵塞造成的。 在氧蓄冷器阀箱和蓄冷器前的气氧管道中,由 于提取气氧时液滴分离不完全, 导致含有爆炸危险 性杂质的液氧进入管道和阀箱, 积累到一定量可引
蒸发器液氧中乙炔的分析间隔时间,通常为 8 小

浅谈空分主冷凝蒸发器爆炸机理及防范措施

浅谈空分主冷凝蒸发器爆炸机理及防范措施

浅谈空分主冷凝蒸发器爆炸机理及防范措施摘要:空分装置是以空气为原料经过压缩、低温膨胀做功和塔内低温精馏,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各气体和低温液体产品,是冶金、化工等行业的核心设备之一。

近年来,因空分设备制造缺陷和操作管理不善等原因,已发生多起空分设备爆炸事故,特别是空分主冷凝蒸发器中烃类物质超标引起的爆炸是近年来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本文以空分装置主冷凝蒸发器发器为例,对空分装置爆炸原因及防范措施加以分析。

关键词:空分设备、主冷凝蒸发器、爆炸。

一、空分装置主冷凝蒸发器爆炸的机理空分主冷凝蒸发器的爆炸种类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

从爆炸的实例分析来看,化学性爆炸占主要部分。

众所周知形成化学性爆炸的必要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爆源。

在空分设备主冷凝蒸发器器中,引爆源主要有:(1)爆炸性杂质固体微粒相互摩擦或与器壁摩擦发热;(2)静电放电。

当液氧中含有少量冰粒、固体二氧化碳时,会产生静电荷。

有关数据显示:二氧化碳的含量提高到200-300ppm时,所产生的静电位可达到3000V;(3)气波冲击、流体冲击或汽蚀现象引起的压力脉冲,造成局部压力高而使温度升高;(4)化学活性特别强的物质(臭氧、氮氧化合物等)存在,使液氧中可燃物质混合物的爆炸敏感性增大。

助燃物为气氧和液氧;可燃物主要是碳氢化合物、乙炔或油分等高烃类杂质。

乙炔为不饱,其分子结构很不稳定,是极易燃烧爆炸的物质,乙炔在塔中,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液空中,但溶解度是一定的,当超过溶解度时,乙炔则以固体微颗粒形式出现。

乙炔在液空中的溶解度约为20ppm;在液氧中(-180℃左右)约为6.5ppm。

乙炔在被氧中的溶解度较小,过剩的乙炔以固体微颗粒悬浮在液氧中或附于管壁与通道内壁上。

在冷凝蒸发器中,液氧的平均温度为-180℃,气中能带走的乙炔量不到总量的5%,所以随着液氧的不断蒸发,液氧中的乙炔越聚越多,当超过其溶解度时就以固体形式析出,固体乙炔具有极不稳定的化学特性,当形成“死端沸腾”、“干蒸发”时就形成了爆炸的内因,一旦受到来自机械、物理、化学方面的冲击,即刻诱发爆炸。

浅谈空分装置主冷爆炸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浅谈空分装置主冷爆炸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浅谈空分装置主冷爆炸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作者:刘巍来源:《硅谷》2009年第21期[摘要]介绍空分装置主冷爆炸对生产的影响,乙炔等危险杂质的来源及其爆炸危险性,采取多种净化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清除乙炔等危险杂质,定期化验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并排放主冷中的液氧。

[关键词]乙炔主冷爆炸清除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15-01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钢产量不断提高,对生产过程中的氧气需求量迅速增加。

各钢铁企业的空分装置也不断增加,其安全运行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一、空分装置主冷爆炸的影响空分装置主冷爆炸按其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可分为严重爆炸和微爆。

主冷发生严重爆炸可使空分装置的保冷箱被炸开,整体发生倾斜倒塌,砸向厂房方向还可造成厂房损坏和厂房内人员的伤亡。

如,江西某钢铁公司的空分设备大爆炸,空分塔倾倒,造成厂房破坏。

主冷内部微爆虽不产生严重的后果,但其微爆可破坏空分装置的工况平衡,造成氧气纯度下降,氧气产量下降,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二、危险杂质来源及其爆炸危险性(一)碳氢化合物来源。

引起主冷爆炸的主要原因是危险杂质乙炔及其它碳氢化合物在主冷中浓缩及析出所致。

乙炔等危险杂质主要是随原料空气而带入。

此外,如果空气压缩过程中气体带油而裂解也会增加原料空气中的乙炔及碳氢化合物的含量。

大气中碳氢化合物的含量见表1。

这些微量的碳氢化合物随原料空气进入空分装置,在主换热器能够析出的有丁烯、丁烷。

其它将进入下塔溶解液空中。

(二)爆炸危险性。

随原料空气进入主冷中的乙炔等危险杂质尽管它们的含量甚微,但由于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可分解,产生大量的热及氢气而产生危险;或者因与氧发生氧化反应,放热且反应速度极快而造成爆炸。

碳氢化合物的爆炸下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化学稳定性及危险性。

通常,碳原子数相等的碳氢化合物,随未饱和度增加相对危险增加,即炔>烯>烷;不同碳原子数的碳氢化合物相对危险性随碳原子数增多而增大。

空分知识空分设备的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空分知识空分设备的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空分知识空分设备的危险源及防范措施空分之家空分之家每天发布最新空分招聘信息、空分项目动态、空分技术知识、事故案例等。

空分之家是中国空分网旗下空分人交流平台,服务气体分离从业者,始创于2010年。

7篇原创内容公众号杜荣生黑龙江黑化集团有限公司造气厂摘要:空分设备就是以空气为原料,通过压缩循环深度冷冻的方法把空气变成液态,再经过精馏而从液态空气中逐步分离生产出氧气、氮气及氩气等惰性气体的设备。

如同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一样,空分设备在运行中也存在危险因素。

如果能够清晰地辨别危险的来源、产生方式、造成的后果,我们从业者就可以采取措施趋利避害,将隐患降到最低,实现真正的安全生产。

安全工作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应当包括两个涵义:一是预知危险-二是消除危险。

两者必须兼备。

因此,广义上讲,安全工作就是预知人类话动各个领域里存在的固有或潜在的危险,以及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务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的总称。

安全技术则是解决^类活动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工程技术。

空分设备是化工、冶金等行业重要的生产设备之一,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介质的理化性质,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较大。

近些年来,因空分设备制造缺陷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已发生多起空分设备的爆炸事故。

空气分离装置的安全生产要以防爆为中心。

根据危险因素存在空分设备中位置的不同,分为设备外部和设备内部危险因素。

而设备内部危险冈素按爆炸性质的不同分为化学性爆炸和物理『生爆炸危险因素,化学性爆炸危险因索接爆炸条件分为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爆源危险网素。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末、80年代初,全国共发生小型空分设备的爆炸事故100多起,大中型空分设备事故30多起,就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国内外连续发生大型空分设备爆炸,特别是空分主冷凝蒸发器中烃类物质超标引起的爆炸是近几年来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不仅影响了生产设备的平稳运行,而且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以下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浅谈空分设备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空分设备及设施燃爆危险预防方法和措施2100字

空分设备及设施燃爆危险预防方法和措施2100字

空分设备及设施燃爆危险预防方法和措施2100字在我国,空分设备的种类极其丰富,在相关工作人员利用其对空气中各种气体进行分离时,需要进行压缩、精馏一类的操作,但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危险,燃爆危险是其中最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一种,为了保证空分设备可以安全的将空气中的成分进行分离,需要对燃爆危险的预防方法以及措施进行研究。

毕业空分设备;设施;燃爆危险;预防方法;措施自空分设备大规模使用以来,燃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这些事故的危险程度较高,破坏力较强,为人们对空分设备的应用带来很多阻碍,基于以上内容,我国研究人员对燃爆危险进行分析,并对其预防方法以及措施等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空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提供保障,相关部门可以对本文内容进行借鉴,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

一、高压纯氧燃爆危险当空分设备在运行时,需要将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进行分离,其中自然涉及到O2、N2等气体,由于O2特殊的性质,在设备运行时可能发生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而氧气压力方面的因素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通常情况下,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氧气浓度在99.3上下浮动,而氧气作为一种性质很好的氧化剂,导致爆炸事故发生时,连带诱发严重的火情。

氧气可以外界流动,在高压条件下发生的火情不能被简单的控制住,一旦发生燃爆事故可能会使建筑内可燃物以及建筑构建等进一步燃烧,导致人们无法对事故事态方面进行控制。

二、燃爆危险预防方法和措施(一)精馏塔燃爆危险预防方法和措施在精馏塔内,由于撞击、摩擦等原因可能会使乙炔类物质与设备器壁等因接触产生过多能量或静电电压等;因阀门高速开启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气流冲击以及压力脉冲,同时设备可能出现温度过高等现象;在精馏塔内可能因化学反应出现硝基化合物等,导致发生爆炸事故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预防,例如对其中的可燃物比例进行控制,并将氧气站建设在与危险源距离较远的位置,进行切割钢铁的加工场地也需要与氧气站拉开距离,对风向方面的因素也需要进行考虑;对空分设备进行一定调整,减少NO2混进塔内;通过吸附剂及各类手段对可燃物进行排除;通过排液氧的方式对其中碳氢一类物质进行含量方面的调节,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尽量对塔内液面状态进行控制,一旦设备较长时间不被使用时,需要将液氧进行完全清除,并且在进行相应的作业时需要使压力脉冲尽可能降低;空分设备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减少爆炸性的物质残留,从而为其今后的运行提供更多保障,对燃爆危险进行预防;将塔内位置较远的两设置进行接地处理,减少因静电原因造成燃爆事故,对危险进行预防等。

最新整理空分设备运行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docx

最新整理空分设备运行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docx

最新整理空分设备运行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空分设备是化工、冶金等行业重要的生产设备之一,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介质的理化性质,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较大。

近些年来,因空分设备制造缺陷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已发生多起空分设备的爆炸事故,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末、80年代初,全国共发生小型空分设备的爆炸事故100多起,大中型空分设备事故30多起,就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国内外连续发生大型空分设备爆炸,特别是空分主冷凝蒸发器中烃类物质超标引起的爆炸是近几年来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不仅影响了生产设备的平稳运行,而且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以下从实际运行经验出发,浅谈空分设备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1.危险因素1.1设备外部危险因素1.1.1油类空分设备主要使用透平油和润滑油。

透平油闪点(开口)≥195℃,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可燃液体,增压透平膨胀机透平油管,一旦输油管道发生泄漏,遇高热或明火,会引起火灾、爆炸;润滑油闪点(开口)≥230℃,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的可燃液体,输油管道一旦发生泄漏,高热或明火,也会引起火灾、爆炸。

1.1.2雷电雷电现象是大自然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于雷电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瞬时性和强放电性,因此能给各用电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空分设备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雷击能够造成电wang波动或供电中断。

这将造成动力设备如压缩机、泵等的停运或损坏;油泵停运,极易造成高速运转的膨胀机的轴承于得不到强制润滑而出现故障,甚至烧瓦的事故;压缩机的停运,导致向精馏塔输送的原料空气中断,造成严重后果;雷击能造成分子筛的电感式直流接近开关损坏,造成分子筛电加热器因连锁而无法启动;雷击还能够造成空分装置电子电气设备损坏,控制系统瘫痪,空分设备停车,直接导致后序生产的停止,严重时能造成不可想象的事故。

1.2空分设备内部危险因素1.2.1化学性爆炸危险因素从大多数空分设备爆炸实例的分析来看,化学性爆炸是主要的。

空分设备爆炸原因及管控措施

空分设备爆炸原因及管控措施

空分设备爆炸原因及管控措施一、空分设备爆炸原因(一)空分设备物理爆炸发生原因1、存有低温液体的分储塔内进入大量高温气体,低温液体急剧汽化,造成分储塔内压力升高,安全阀卸压速度慢,空分塔发生变形破裂。

2、空分冷箱内存有低温液体的分储塔外装满数千立方保温材料珠光砂,分储塔发生漏液故障,珠光砂内就会存有大量低温液体,遇到高温气体,低温液体急剧蒸发,把空分冷箱撑破,珠光砂大量喷到周围,专业术语称为砂爆或液爆。

(二)空分设备化学爆炸发生原因1、1%液氧排放不及时,液氧中碳氢化合物积聚,达到超标,液氧中的总碳氢化合物,尤其是乙块,会发生超标反应,造成化学爆炸。

液氧中乙块超过0.5PPiTl或者碳氢化合物总含量超过300PPm,就有可能发生自燃爆炸。

2、膨胀机密封气管道堵塞,膨胀机轴承润滑油经过油封渗入到空气侧,被膨胀空气带入上塔,造成上塔底部主冷液氧中总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

3、分子筛后二氧化碳分析仪失灵,并且分子筛发生超期使用,超温使用,再生不足,进入游离水,进油中毒等原因,不能完全吸附二氧化碳、总碳氢化合物等,碳氢化合物穿过分子筛进入分储塔内,造成下塔底部液空和上塔底部主冷液氧总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

4、对于自由端轴承在吸风管内的空压机来说,自由端轴承密封气管断开或堵塞,吸风管内产生的负压会把轴承内的、润滑油吸入空气中,造成分子筛中毒,空气中的总碳氢化合物会穿过分子筛,进入分储塔内,造成下塔底部液空和上塔底部主冷液氧总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

5、由于化工厂或化工车辆放散口在空压机吸风口附近放散杂环燃1#、杂环烽2#、粗酚、轻粗苯、硫磺、硫酸镂等化产气体,空气含有大量的总碳氢化合物。

空压机吸入总碳氢化合物含量高的空气,会造成总碳氢化合物会穿过分子筛,进入分储塔内,造成下塔底部液空和上塔底部主冷液氧总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

二、制氧应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1、操作空分塔进塔阀门必须缓慢,热空气进塔速度根据压力变化逐步调整。

空分装置爆炸事故

空分装置爆炸事故

空分装置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7月27日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前进化工厂1号3200m3/h空分发生爆炸,原因是大气条件与环境条件极差,200米内堆积较多化工物质、化工产品,还有化工污水排放,均释放一定的有害气体,附近还有制氢装置,炼油装置,化工尾气不断排放,事故前阴雨不停,化工废气无法外散,成为这次事故的外部主要根源。

7月18日哈尔滨气化厂空分分厂3号10000m3/h空分设备发生爆炸,主冷和上塔报废,损失惨重。

这起事故的其中主要原因是空气污染,空分分厂与造气、甲醇、净化分厂较近,不正常排放对空分安全生产造成威胁。

主冷中碳氢化合物超标时有发生。

5月16日抚顺乙烯化工厂6000m3/h空分塔,因周围车间排放含有乙烯、甲烷、二氧化碳组份的碳氢化合物,被空分装置吸入,发生了恶性爆炸,损失惨重。

12月25日马来西亚莎拉瓦克宾突鲁壳牌石油公司中间蒸馏工厂一套由法液空设计制造的81760m3/h空分装置发一爆炸。

因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造成空分塔周围被烟气严重污染,而引起氮氢化合物和氧化亚氮积聚发生爆炸。

二、事故原因空分装置最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是装置因总烃含量超标,造成主冷凝蒸发器发生爆炸。

所以对空分装置的空气吸入口的空气质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空分装置的空气吸入口的空气中的总烃含量小于8ppm。

三、防范措施1、控制空分装置吸入口大气中总烃含量,降低主冷总烃含量1.1抬高空气吸风口根据国家标准GB 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要求[3],空分设备的吸风口应位于空气洁净处,并位于烃类等杂质及固体尘埃散发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吸风管的高度,应高出厂房屋檐1m及以上。

而KDN-3000型空分离心机空气过滤器距地面低(不到2m),所处位置在各生产装置之间,不符合氧站的设计规范要求。

在恶劣气候期间,机械杂质含量大,总烃含量高。

因吸风口的位置无法改变,抬高空气过滤器,可以减少恶劣环境对空分的影响。

1.2建立异常情况的应急机制因空气质量对我车间来讲无法控制,只能要求空分周围各装置防止排放可燃物质,如果周围各装置出现生产异常排放有害物质,生产调度要通知到空分岗位,同时协调化验加大周围环境的分析频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空分设备爆炸的原理及防范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455-62 空分设备爆炸的原理及防范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空气分离依然是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的重要生产装置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对空分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介质的理化性质,空分设备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较大。

近年来,因空分设备的制造缺陷、操作和管理不善等原因,空分设备爆炸事故频发,特别是空分主冷凝蒸发器中烃类物质超标引起的爆炸非常多,这不仅影响了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而且给企业和国家、职工造成重大的损失。

因此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产品的产量和纯度已经成为赢得市场的必要条件。

以下从我们装置的实际运行经验和义马当地的实际气候和环境出发,探讨一下预防空分装置爆炸的措施。

首先我们从空分装置的流程开始,我们厂采用的是开封空分厂的高低压结合的流程,20800Nm3/h氧气空分装置包括压缩、冷却、吸附、精馏等主要流程,在这几个环节中吸附是关键,精馏塔的主冷凝蒸发器的操作也很重要。

1 主冷凝蒸发器爆炸的原因空分塔的爆炸原因很多,也比较复杂,但基本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

从大多数爆炸的实例分析来看,化学性爆炸是主要的。

形成化学性爆炸的必要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爆源。

在空分设备主冷凝蒸发器中,可燃物主要是乙炔、碳氢化合物或油分等高烃类杂质;助燃物为气氧和液氧;引爆源主要有:(1)爆炸性杂质固体微粒相互摩擦或与器壁摩擦发热;(2)静电放电。

当液氧中含有少量冰粒、固体二氧化碳时,会产生静电荷。

有关数据显示:二氧化碳的含量提高到200300ppm时,所产生的静电位可达到3000V;(3)气波冲击、流体冲击或汽蚀现象引起的压力脉冲,造成局部压力高而使温度升高;(4)化学活性特别强的物质(臭氧、氮的氧化物等)存在,使液氧中可燃物质混合物的爆炸敏感性增大。

2 爆炸源形成条件空气中除氧气、氮气外,还会有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乙炔和其它碳氢化合物等气体以及少量的灰尘等固体物质,国内大中型分子筛净化流程清除空气中水分、二氧化碳和乙炔等杂质的方法多采用吸附法,即利用分子筛或硅胶等作吸附剂把空气(液空、液氧)中所含的水分、二氧化碳和乙炔等杂质分离出来,浓缩在吸附剂表面上,加温再生时进行脱除,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对分子筛流程空分装置,分子筛具有孔径相近的极性分子吸附性强的特点,水分、二氧化碳和乙炔基本上可以在分子筛吸附器中脱除,其它烃如甲烷、乙烷绝大部分随空气进入空分塔中,这些物质大部分溶解在液体中,少量随氧气的蒸发带走。

但由于化工装置比较集中,如果装置泄漏量过高或烃类产品直接放空,就会造成空分设备吸入口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而且当液体中烃的浓度不断增加,并超过其溶解度时,就会以固体形式析出并聚集,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混合形成爆炸源,当引爆因素存在时就会发生化学性爆炸。

大量事实证明,液氧中乙炔的爆炸敏感性最高。

因为乙炔在空气中的分压很低,即使将空气冷却至一173℃,乙炔也不会以固态形式析出;而且乙炔在液空中的溶解度较大,约为20cm3/dm3,因此一般不会在液空中析出,它将随空气带入空分塔内。

乙炔随液空进入上塔,而其在液氧中的溶解度极低,约为5.2 cm3/dm3。

当液氧在主冷凝蒸发器中蒸发时,随气氧带走的乙炔量仅为液氧中乙炔总量的1/24左右;这样随着液氧的蒸发,液氧中乙炔浓度就不断增高,当乙炔超其溶解度时,过剩的乙炔就会以白色固体微粒悬浮在液氧中,加之乙炔又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泼性,这些固体乙炔或其它碳氢化合物颗粒与塔壁及通道壁发生摩擦或液氧沸腾产生压力脉冲,以及臭氧与氮氧化物的促进作用所产生的能量都将可能致空分塔爆炸。

但在实际生产中有时液氧中乙炔及其它碳氢化合物没有超标却发生爆炸,主要是由于冷凝蒸发器的结构不合理,存在某些制造缺陷。

若因某些通道堵塞和操作不当,造成液氧的局部流动性不好,产生乙炔局部浓缩而发生爆炸。

其它不饱和碳氢化合物也能发生爆炸分解反应,虽然它们在液氧中的溶解度比乙炔高,但由于吸附器对这些碳氢化合物的吸附能力极小,因此也存在在液氧中积聚而构成爆炸的可能。

大量研究表明,碳氢化合物由于各组分在液氧中的溶解度及化学活性不同,其爆炸敏感性也不同,爆炸敏感性按以下顺序递增:甲烷一乙烷一丁烷一乙烯一丙烯一丁烯一乙炔,可见乙炔的敏感性最高。

3 空分防爆措施由于空分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和危险性,为确保空分装置的安全运行,降低烃类物质进入液氧中的可能性,需加强监控手段如下:3.1 抓住空气来源关空分装置的原料就是大气,大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主冷液氧中烃类的变化。

(1)建立了大气质量监测,每周分析一次;(2)设立了风向标,随时掌握四季风向的变化,如果主冷的总碳氢的含量超标就及时安操作规程的要求排放;3.2 把住空气压缩关从空分装置的流程来看,进入分馏塔系统的空气来源于空压机系统,在此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存在润滑脂,这些润滑油脂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液氧中的油脂能附着在主冷的翅片上,当油膜达一定厚度时,它将与不饱和烃、氮氧化物和氧气的混合物在低温下起化学反应生成灵敏度较大的可燃物,这些可燃物一旦遇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另外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被带人分馏塔中也是危险的,一是它可以在板式换热器中堵塞;二是进入分馏塔中的固体悬浮在液氧液面上,摩擦产生静电打火,这就形成了引火源。

为了避免这些物质的进入,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我们将空气吸人口的过滤器改装成为自洁式过滤器,能最大限度的改善空压机入口的空气质量;(2)空压机轴封采用空气迷宫密封无油润滑,确保空压机出口空气不带油;(3)空压机设置了自保联锁和在线振动监测系统,确保空压机的正常运行,防止因频繁开停机而将油脂或杂质带人系统。

3.3 加强空气净化压缩后送来的无油、干净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水、乙炔、甲烷、二氧化碳、乙烷、乙烯、丙烯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净化过程中要尽量脱除,若水分和二氧化碳带入冷箱就会造成冻堵;不饱和烃在分子筛中能大部分被吸附,而饱和烃不易被吸附就会带入分馏塔内,引起严重后果。

为了使这些物质的含量降低到最低程度,我们采取了:(1)空冷塔设置了高、低液位联锁,防止在除沫器损坏或空压机异常的情况下,空冷塔的液位失控而使空气中带水;这在我厂空分装置的试车时也有分子筛带水而引起不良后果的惨痛教训;(2)根据我们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分子筛吸附器内分子筛填量进行调整,这样通过增加分子筛装填量,提高了对烃类及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烃类及二氧化碳带入分馏塔中;(3)夏季环境温度高,分子筛吸附器在高负荷运行的前提下调节空间不大,对分子筛出口的二氧化碳在线检测仪加强监控,防止因二氧化碳超标引起设备冻堵。

离线通过对出分子筛的空气露点分析,确保水含量不超标。

3.4 强化深冷分离空分装置的最危险、也是最关键的是分馏塔部分,由于分子筛对饱和烃基本不吸附,这样烃类物质就会带入馏塔中,对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确保主冷的安全运行,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主冷凝蒸发器结构设计为防爆型,特殊结构防止烃类析出堆积在翅片的某些部位上,使局部烃类超高。

目前,各国通过对主冷爆炸的研究,一致认为由于空分主冷凝蒸发器中液氧的不断沸腾、蒸发,使可燃物在此浓缩积聚,且摩擦冲击最强烈,所以容易在主冷中形成爆炸中心,通过采用新型防爆结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爆炸的可能;(2)主冷板式单元采用全浸式操作,防止烃类析出发生危险;(3)增设了1%液氧连续排放,和间断式不定量的排放,使主冷液氧始终保持部分更新,防止烃类积聚增浓;(4)增大液氧吸附器的能力,增加其脱炔和脱极性有机物的能力,并定期按规程进行再生;(5)设立了在线分析仪,分别对主冷液氧中甲烷、乙烷、乙烯、乙炔、丙烯、丙烷、碳四和总烃八个组分进行检测,各检测数据每9分钟循环一次,可随时监测液氧中烃类的变化;另外离线有直接法和浓缩法两种形式的色谱分析,做到每8小时分析一次。

通过在线法、离线直接法、离线浓缩法三种分析方法对比,更准确地掌握液氧中的烃类动态,确保装置安全运行。

3.5 树立产品贮存、输送安全空分装置不但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其气、液产品的贮存和输送也尤为重要,因为氧气与可燃气体能形成爆炸危险的爆鸣性气体,一旦达到了引燃引爆所需的能量,就会发生激烈的、威力巨大的爆炸。

由于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因而很快就能达到油脂的燃点而使油脂迅速燃烧,如果燃烧发生在管道、容器中,其温度会急剧升高。

压力可增加10倍,势必造成爆炸。

而氮气浓度高时易使人窒息,也是十分危险的。

化工企业中氧气、氮气又直接与下游装置的烃类物质接触,一旦失控则有可能造成反窜,其后果也是十分危险的,这在夏某化肥厂的空分爆炸事故在这方面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活塞式氧压机的密封及刮油系统定期进行检验,确保无油、无泄漏;(2)氧气用户增设了停车严密联锁系统,通过三个快速切断阀防止因氧压机停车而造成烃类气体的反窜;(3)氮气送出管线上设有单向阀和联锁快速切断阀;这在20xx年烧毁氮压机的事故中我们的认识是深刻的。

(4)对液氧贮槽中的烃类物质坚持每天分析一次,发现超标现象及时进行排放;(5)高压氧气送出阀增设小旁路,避免因压差过大使流速过快而发生危险。

3.6 深化人员培训随着空分安全技术的不断完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因而管理问题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全面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才能适应装置变化的需求。

为此我们采取了:(1)随着装置运行条件的变化定期修改《操作规程》,使操作有章可循;(2)组织编写了空分装置技术培训大纲,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3)操作人员不但要通过装置的上岗考核,还必须通过当地劳动部门签订的特殊工种合格证方能上岗操作;(4)坚持不定期的事故演练,使操作人员对空分装置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牢记在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